首页 > 文章中心 >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范文第1篇

一、高校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情况

(一)绩效工资制度的启动

按照国家文件的相关精神,很多高等院校在绩效改革方面从2010年就已经开始了,国务院以及政府和事业单位等等在绩效工资方面都受到了非常大的重视,按照国家的相关精神指示,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在各省的高校就关于实施绩效工资的意见和暂行办法。在这次事业单位单位绩效工资规范实行的同时,还要对事业单位的津贴补贴制度进行同步的规范和清理,某省在绩效工资总量上都是依照于当地的公务员规范津贴和补贴的基本情况去核算的,这种绩效工资是从2014年开始实行的,一直到2015年年底,全省已经有将近80%的高校实施了绩效工资方案,这样也就是说还有将近20%以上的高校正在实施绩效工资的路上。

(二)绩效工资认同度存在差异性

按照一些省市高校的走访调查中能够看到,大约有61%以上的受访人员都认为高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有将近35%的受访人员认为绩效工资的方式实际上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剩下一部分人对高校实施绩效工资持观望的态度。在调查过程中还有很多40岁以下的受访人员更为关心的是绩效工资的考核和实施的办法,40岁以上的很多职工都认为实施绩效工资也无关紧要,因此说很多高校职工在绩效工资的实施办法上持差异性的态度。

(三)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首先,绩效工资的界定主要是要和考核形成统一的体系,但是当前阶段不仅仅不统一,而且标准的确定也非常困难,缺少相关理论和技术的支持,由此非常大的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高校有很多较为复杂的津贴和补贴将近等等都给绩效工资的实施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能很好的界定关于津贴补贴和奖金的落实情况,因此说很多高校的绩效考核只是一种和工作量以及工作质量有关的方案,并没有包含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准和科学的考核办法。

其次,国家需要给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方案作出指示,但是在指示过程中没有从高校绩效工资的实际出发给出高校的相关考核意见,在高校中也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绩效考核标准,绩效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很多岗位上的设置都比较混乱,也没有评判标准的理论性指导,理论和实践不够统一,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发展。

(四)改革机制不健全

绩效工资改革的信息和反馈机制不够健全。在绩效工资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很多行政人员都是单纯的进行绩效方案的执行,并没有建立起相关的交流机制,这样在一些绩效工资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比重,缺少了反馈信息,即使一些教师有比较完善的建议和意见,那么也没有相关的交流渠道,在绩效工资实施以后,并没有对教师职工做回访的工作,更没有深入到高校中去调查绩效改革方案实施的满意程度,改革的推进缺少实效性,这样对很多事情的发展极为不利[1]。

二、提升高校实施绩效工资的对策办法

(一)提升绩效工资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能力

在高校的绩效工资改革过程中,作为实施主体的管理人员是整个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更是维系工资有效运转的前提和基础,绩效工资管理人员自身素养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对绩效工资改革有非常大的推进性作用,这是改革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内在因素,为了能够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管理体系,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为了能够提升绩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能力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和培训,听讲相关的讲座,听专家的演讲,这对于专业能力提升有非常大的促进性作用[2]。

(二)完善绩效工资改革信息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和相关的细则。信息公开制度是各个行动的指标,也是检验实际工作能力的标准,机关的领导也要发挥出子参谋的作用,利用相关的专家力量来优化和制定绩效工资的标准,积极的拓展绩效工资管理内容,让管理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有所增加,尽量将信息的公开内容做量化处理,以便于能够及时的进行绩效的审核和评估[3]。

其次,完善信息公开管理体制,明确行政信息管理机构。高校要建立起绩效工资考核的专门信息管理机构,在绩效工资信息的方面对执行力度和行政问责制度都要公开执行,以此让行政人员的知识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信息基础的建设,让信息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4]。

(三)建立健全绩效工资的信息反馈机制

信息资源是高校绩效工作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性因素,因此只有全面的掌握了绩效工资的实施信息才能让绩效考核方案能够更加具体的执行下去,其中,健全完善的绩效工资制定和信息反馈机制包含了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国家政策和高校的津贴补助以及教职工的期望性收入,这些信息只有公开化并且在此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才能更好的对高校的绩效工资情况进行反应,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指导性建议和意见[5]。

(四)利用政府的的支持和引导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为了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事业单位进行绩效工资的改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缺少了对高校的支持和引导,让高校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高校对绩效工资制度的制定以及在法律上的进行保障,做出更多的经济倾向性决策。

高校是国家的机关事业单位,薪资水平要在事业单位的基础之上增加,但是即使是发展水平特别高的学校,也要和人才聚集的行业形成一个较为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之下,高校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个背景下高校也可以借鉴一些??外的绩效工资发展经验,了解一些教职工的薪资水平市场情况,让市场、高校和政府共同对教师的薪资进行作用,其中政府可以说是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使用宏观调控的办法,能够增加政府在高校方面的资金支持,以此提升高校的薪资水平,这对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非常大的促进性作用,还能帮助高校保留住人才,政府在增加财政收投入的基础上,让高校实现自我发展,实现更大的自给自足,以此对绩效工资的改革各个方面进行协调安排,有效的处理高校教育和高校发展之间的关系[6]。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成效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7.036

随着现代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在全部事业单位推行了岗位设置工作,事业单位原有的员工工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国家提出了进行绩效工资改革。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0年起我国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绩效工资有一个核心指标即多劳多得,事业单位在分析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制定绩效分配细则,根据职工的劳动成果及业绩来发放工资福利待遇。推进绩效工资制度,首先要对岗位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岗位所需要的技术高低以及劳动强度和风险等确定劳动者的绩效分配比例,简单来理解也就是说员工的劳动报酬是由员工对其岗位的贡献水平来决定的。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员工工资收入中最为灵活的一部分。员工的劳动报酬可以直接的通过其业绩表现出来,这样可以极大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使得能者多劳,进而提升单位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很多工作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完不成的,有了绩效工资制度的督促,员工就会认识到协同合作的重要性,这样在无形中加强了单位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凝聚力,提高了事业单位为公众服务的质量。

1事业单位工资构成分析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包括基础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三部分。每个工资构成部门对职工具有不同激励作用。岗位工资体现的是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及学历要求;薪级工资体现的是职工的工龄;绩效工资体现职工的业绩和能力;岗位津贴根据岗位实行动态管理机制。为了倡导多劳多得的用人激励导向,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基本工资制度的基础上,灵活制定绩效分配方案,总收入同工作成绩直接挂钩,但是不能突破人社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按照规范程序和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人社部门做好备案。

2绩效工资的实施策略分析

2.1广泛调研基础上,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具体为首先召开职工大会,由各层级员工代表组成绩效工资考核小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要体现民意,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尽量做到公平合理,因岗设事,因事定绩效,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等进行量化和细化。绩效工资方案要在职代会上反复讨论、修订,为了确保可行性和权威性,还要出台正式文件经院领导批准授权实施。

2.2合理设置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重

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为了确保职工得到基本收入,同时也能给单位一定的灵活性来奖励先进者,这样的设置是十分合理的。其中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所占比例,事业单位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按人社部门核定的标准按月发放给职工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按照优绩优酬和能者多得的原则,在人社部门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内,以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细则为标准实行量化考核分配并发放。

2.3确保绩效考评的严格落实

职工代表组成的考核小组人员名单应该公示,同时及时公开考核办法。每月按时对每个职工进行绩效考核,在网络及单位通知栏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财务部门根据每个人的业绩发放相应的待遇,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制度的正向激励和导向作用。

2.4加强职工思想沟通与交流

进行绩效工Y考核出现误差在所难免,政策推进过程中也会出现不恰当的地方,因为这会直接影响职工的收入水平。因此,在严格审核不断优化分配方案的基础上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让职工清醒的认识到,事业单位已经走向了现代管理模式,不能等靠要吃大锅饭了,要按劳取酬,只要职工能从思想上正确认识绩效考核工作,就能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正常开展。

3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成效分析

3.1有利于事业单位推进岗位设置科学化、合理化

合理的岗位设置是建立绩效工资制度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岗位不同那么劳动技能和职责必然不相同。对现有岗位进行科学分析,采用从下而上的方式制定岗位说明书,这既是个人的行为准则也是绩效考核的依据,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制度,才能做到因岗设事,岗变薪变。

3.2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内部管理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推广肯定注重职工的价

值,通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能有效激励职工工作热情。事业单位只有在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发挥自主管理的能动性,强化的内部规范管理,才能使绩效工资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3.3有利于调动事业单位管理者的积极性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分配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一个缺乏驱动力的分配模式,难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必须进行自我革新,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必须将收入与服务质量、个人贡献等挂钩。职工收入取决于劳动量、劳动质量,有利于打破长期为人诟病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分配模式的弊端,实行绩效工资后事业单位内部分配的自进一步扩大,可以给事业单位以更多的评价权力,一方面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调动了事业单位管理者的积极性。

3.4激发职工的工作潜能

绩效工资是职工在单位工作价值的一种体现,每个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单位的组织目标也能得到实现,所以说通过绩效考核,一定能激励和引导职工转变工作态度、行为方式,让每位职工充分发挥其技能和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众所周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若单位激励措施得当,职工都有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来实现个人需求的最高层次,从这个方面也充分说明,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对单位对个人均有益处。

3.5有利于事业单位人才培育

绩效工资的实施可以加深单位对职工能力、素质水平的认知,通过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职工的优势和不足,职工层面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学习和自律,提高劳动效率和成绩。单位层面可以通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职工培训计划,帮助职工弥补不足、提升个人综合素质,通过个人价值的实现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4结语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与绩效工资改革可以同步推进,两者具有互补作用,不能割裂开来实施。这两项改革任重而道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绩效工资改革的推进应该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其在运行中的积极性应该肯定,其能有效调动单位职工的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政策,进而有效提升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顾芸.探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7,(09):297.

[2]李燕子.新时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创新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6,(01):5960.

[3]徐丽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中的几个难点问题[J].中国农垦,2015,(11):6566.

[4]王化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与发放探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126127.

[5]周静.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意义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224.

[6]贾佳.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现状及其策略探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6,(20):221222.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 绩效工资; 条件

2009年9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明确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共分三步实施:第一步从2009年1月1日起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第二步从2009年10月1日起,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2012年4月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通知》(苏人社发〔2012〕142号)文件。高校作为事业单位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式开始实施绩效工资。本文所述的绩效工资的实施是自2006年7月起进行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此次收入分配制度是解放以来改革跨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其成败与否关键在于绩效工资能否积极稳妥地实施。高校绩效工资对于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李佳林、李振林,2011)。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顺利实施绩效工资的有关条件。

一、岗位设置是高校顺利实施绩效工资的前提

高校岗位设置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提。2006年人事部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其实施意见,明确把岗位设置管理作为当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王学军,2010)。

2006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的工资体系明确为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可见岗位是顺利实施绩效工资的前提。根据文件规定,高校的岗位将分为三类:专业技术岗、管理岗、工勤岗。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三个岗位均实行最高等级控制和结构比例控制。不同的岗位反映不同性质的工作、职责、任务,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聘任人员的经验、能力、资历和任职条件。不同类型的岗位所对应的岗位工资也不相同。因此,岗位设置应以各项工作的需求与目标任务为基础,以调动各类人员工作热情为目的,是实现岗位绩效工资管理的前提条件。

二、考核办法是高校顺利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成果评价机制,是绩效工资实施的基础。实行绩效工资制度,首先是要建立起细致可行的激励机制、奖励机制。岗位设置完成后绩效工资实施前重要的工作就是结合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及工勤技能岗位的特点和工作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适合自身特点的,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办法。比如:对教师岗位侧重考核教学质量、科研成果、论文著作水平,对实验、工程教辅岗位重点考核辅助教学、准备实验、工程设计、研发等工作的完成情况和质量,对管理岗位重点考核岗位重要程度、工作质量、岗位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工勤岗位重点考核岗位技术含量、操作技能、服务水平质量等。

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考核办法不能光对个体进行考核,还要在对个体考核的基础上加强对团队的考核;在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还要对完成的教学工作质量加强考核;在强调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要着眼科学研究层次的提高以及科学研究对社会生产和教学工作的促进和提高;在定量考核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定性考核,以便顺利开展各级部门的社会工作;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部门的目标考核,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绩效工资的实施建立起牢固的基础。

三、合理方案是高校顺利实施绩效工资的关键

很显然,要顺利实施绩效工资关键在于是不是有一个合理的分配方案,这里无须讨论一个合理分配方案的意义,重点在于如何设计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案。我们在做方案设计的时候应注意如下问题。

(一)绩效工资总量由上级主管部门核定,各高校在核定的总量内进行自主分配

上级主管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以目前高校工资总额达到的水平为基准。在现行的岗位津贴制度实行的基础上,适当留有存量,兼顾学校自身特点统筹考虑各院系部门、各学科、各类人员之间利益关系,以保障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顺利实施。根据江苏省的有关文件精神,绩效工资由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基础性绩效工资由省工资主管部门直接给出标准,那么各高校真正有权自主分配的只有奖励性绩效工资了。

(二)各类岗位不同级别人员之间关系及标准的确定

在国家政策规定范围框架内采取多样灵活的分配办法和分配形式,正确处理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各类别人员间的绩效工资分配关系,既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差距太大,确保高校各类别人员岗位绩效工资的横向比例相对一致,同类别岗位高低级别纵向之间也有一定的级差规律性。将专业人员与其他人员的利益综合起来考虑,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范围之内,构建绩效工资参考标准体系。同类别岗位内部的垂直比较,主要是处理好高一级职务与低一级职务之间的关系,要适当合理拉开差距;不同类别岗位之间的横向比较,主要是平衡各类人员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不但要体现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而且要保证各类人员的协调发展。再者,还要根据教职员工工作年限、任职年限以及业绩贡献预留晋级空间,对累积贡献大的员工给予更高的待遇,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产生激励效应。

(三)奖励性绩效工资宜采用按要素进行切块的二次分配模式

奖励性绩效工资在总量控制下,可以按表1的要素和各要素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进行二次分配。

四、充足财力是高校顺利实施绩效工资的保证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各高校收入来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预算收入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为绩效工资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高校各类各级人员在合理的绩效工资方案激励下也会焕发出不断的激情,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充分考虑高校发展的历史和过去津贴分配过程中积累的优良传统,同时还要建立起一个安全稳定有效的资金来源体系。要注意高校员工的绩效工资收入水平与外单位(主要是公务员和包括通信、电力、金融的一些高垄断行业)的工资收入水平的合理关系。

2.实现稳定与可持续的收入增长机制,一方面在制度设计上要体现收入增长机制,另一方面国家也要不断加大对高校的投入以确保高校各层次人员的收入水平的稳定提高。

3.各高校也要通过内涵建设,对内挖潜力开源节流,对外扩信誉争取资金,以保证绩效工资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李佳林,李振林.高等院校绩效工资改革初探[J].现代商业,2011(14).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范文第4篇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贯彻落实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按照“积极稳妥、理顺体制、建立机制、保障投入”原则,推进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确保乡镇卫生院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内容

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市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规定及全市医改工作会议精神,乡镇卫生院要完成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药物制度、保障制度等综合改革任务。

(一)管理体制改革

乡镇卫生院的人员(含离退休人员)、资产、业务、财务等上划,由区政府根据部门职能和人员管理权限,统一安排部署。其中资产由财政局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债权债务清收渠道不变;财务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由财政局按财务管理制度统一管理;人员由人事局、编办、卫生局、各乡镇摸底核查、登记造册,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归口管理;业务由卫生局按行业制度进行管理。

各乡镇对卫生院的改扩建、招商引资、改善办公条件、解决邻里纠纷等仍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对目前尚未竣工的工程,继续由乡镇负责,按时保质完成,贾庄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按时限竣工并投入使用;对改制前的遗留问题,仍由原渠道妥善解决。

各乡镇继续组织实施辖区内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职工、居民医保;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村级改水改厕;抓好乡村卫生机构的建设,继续对乡镇卫生院的基本设施建设给予多方面的扶持;积极处理好各种医患纠纷;负责各项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的落实。

人事局、卫生局对职工、院长等人事的考核、定级、奖励、聘用、续聘、辞退等,要征求乡镇党委、政府意见,有重大分歧报区委、区政府研究解决。

[此项工作由区发改局、卫生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计局、土地局与各乡镇根据各自职责和属地管理权限抓好落实]

(二)核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补助

区财政局和卫生局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原则,共同对乡镇卫生院近3年的收支状况进行测算,确定收支范围和补助标准。根据核定的年度收支预算额度,按月预拨的方式拨付资金。

从2011年7月起,乡镇卫生院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区级其他事业单位标准,核定绩效工资比例,实行绩效工资。

[此项工作由区财政局、卫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各乡镇做好协助配合]

(三)改革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

1、改革院长任用与管理办法。乡镇卫生院院长实行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离任审计制。

[此项工作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审计局、各乡镇按职责权限归口负责]

2、科学设置岗位。依据核定的编制和职责任务,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科学合理设置岗位。

[此项工作由区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3.实行全员聘任制。卫生院用人,一律实行聘用制。按照因事设岗、按岗定人、执业准入、竞争上岗、择优聘用、评聘分开的原则,推行全员聘任制,实行竞争上岗、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

[此项工作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各乡镇归口负责]

4、严格实施绩效考核。由区卫生局按照《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试点办法》,组织对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发放补助的依据。考核合格的,按照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不合格的,按照考核档次确定相应的补助水平。各乡镇卫生院考核不合格的扣除补助资金,由区财政局和卫生局统筹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建设。

乡镇卫生院在区卫生局的监督指导下,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乡镇卫生院对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作为其考核周期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其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

[此项工作由区卫生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四)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

乡镇卫生院使用的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品由省组织采购,实行网上集中招标,统一定价、配送,实行零差率销售。我区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具体实施时间为5月31日。

各乡镇卫生院要建立完善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基本药物的质量管理,强化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时收集上报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数据,落实质量责任,确保使用环节药品质量安全。

[此项工作由区卫生局负责]

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密切配合,确保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顺利完成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事关全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健康保障,事关广大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区政府成立由政府常务副区长苏志超任组长,胡兰江副区长任副组长,卫生、财政、发改、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监察、国土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由赵会平同志兼任,工作人员从各成员单位抽调,具体负责制定财政预算方案、清产核资方案、岗位设置方案、竞聘方案、绩效考核等,并加大对改革进度的督导检查,保质保量地完成改革任务。

(二)用足用好国家政策。财政、卫生、乡镇要加大跑办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支持政策。对省市规定的绩效工资补助收入、一般诊疗费收入等补助资金,各级各部门要及时足额拨付,不得截留;积极争取上级以奖代补等奖励资金,确保用于乡镇卫生院,切实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形成全社会都来参与、支持医改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坚持原则,严肃纪律。体制改革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党纪、政纪教育,严格按政策办事,发改局要做好相关政策的把握及引导、监督,推进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工作按时保质完成,编办、人事部门要做好岗位设置,对人员严格管理。改制过程中要如实反映情况,杜绝弄虚作假,严禁借改革之机,随意变更、侵占国有资产,致使国有资产流失。对违规违纪者,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四)搞好衔接,顺利推进。乡镇政府、各部门也要根据区机构设置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专人负责,认真组织实施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工作。通过扎实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广大医务人员正确对待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顾全大局,服从安排,积极支持和参与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尤其要做好待岗、分流、离岗学习人员的稳定工作,要维护乡镇卫生院稳定,保证医疗、预防、保健等各项工作不受影响。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01

绩效工资是指的医院根据职工在岗的技术含量、劳动强度、责任大小以及所需要承担的风险程度确认登记后,通过医院所运行发展的合理的预期进行从良控制、结构调整后,通过职工劳动的业绩为主要依据来核算的报酬,是一项将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所结合的一类薪酬体系。在医院内采用科学且符合医院发展的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医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能力。绩效工资改革一直是医院改革的一项重点。本文则主要对新形势下医院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进行了讨论。

一、在医院实行绩效工资核算分配的必要性有可行性

(一)在医院实行绩效工资核算分配的必要性

在新形势下实施会计制度改革,为医院的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提供了保障。但是我国的医疗事业还在发展阶段,医院内的收入分配机制还未完善,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因此配合新形势的改革,对于医院的发展都起到了较大的阻碍。因此必须要在原有的工资分配机制的基础上实行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

(二)在医院实行绩效工资核算分配的可行性

在新形势下对医院的内部管理也有新的要求。近几年来医疗事故发生的几率越来越大,原因除了医务人员在治疗方案上的选择错误外,还与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有关。因此在医院内部如果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分配制度,就能有效避免这类的情况的出现。在医院里实施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是以明确岗位职责为基础的。所以实施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是可行的,能够有效推动医院内部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发展,强化医务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

医院属于事业单位,本身具有公益性是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为了广大群众的健康所设的。但是对于医务人员的工资方面,财政拨款江绍,主要依靠医院的经营,这就违背了公益性的理念,变成了盈利单位。因此会导致医院的民众度降低,声誉下降。因此需要实施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对医院不同部门实行工资的配比,改变现有的提成制度,让医院职员的工作得到回报,这才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二、 新形势下实行医院绩效工资核算的分配方案

(一)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

在医院中医生是医院的顶梁柱,医院的专业水平直接对医院的正常运行的水平。而对于医生来说影响工作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地位、专业能力以、工作稳定性以及专业技术知识等。因此医院在实行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时需要先对成本进行控制,与医院的收入呈正比。在进行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时要充分考虑到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所承担的责任以及风险指数,这些作为绩效分配的重要指标。对于医务人员的工作评价主要是包括了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在治疗中所承担的风险,诊断病情的难易程度还包括了医疗技术的水平作为实行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的参照对象。对医务人员进行绩效核算时需要与患者的评价、为患者服务的质量以及医疗的水平结合,不能仅仅与医院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而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工作的核心是患者的评价、医疗服务的水平以及节约医院的医疗成本等方面,同时这也将作为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的中应该参考的重要条件。具体方案如下:

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安通工作量和收支的结余进行考核:临床科室的绩效工资=(工作量考核+收支结余×目标KPI考核)±日常质量缺陷管理考核。

医技科室的医务人员因为工作量复杂,在工作中所用到技术和采取的劳动强度无法进行测量所以均根据收入转化成有效工作额,支出按收入的增长额控制支出作为考核的内容:医技科室绩效工资=(本月有效工作额-成本控制额)×分配率±日常质量缺陷管理考核。

(二)医院管理人员的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

对于医院的管理人员绩效分配是受到了机会、环境以及能力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在对医院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评价时需要采取定性指标和量化指标相结合的衡量标准。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自身的专业素质作为定性衡量的标准,同时对于不同的管理部门的人员要对其工作的内容进行分析与评价,从多方面展开研究。如果有管理人员升职或者有经济奖惩的情况,要与绩效工资的核算进行有机的结核,这才能有利于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的实施。

(三)医院其他方面的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

对于新录用的在见习期的应届毕业生,在见习的时间内是不能与现有职工享受同等的绩效工资待遇,但可以由医院按一定的固定值发放,在见习期满成为正式的合同制员工后开始享有与工作岗位相应的绩效工资。对于医院因为医疗需要抽调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绩效工资要根据所在科室的绩效工资补贴给个人。休假期间由所在的科室决定是否享有绩效工资。

三、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实施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对于医院的分配公平起到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工作量绩效工资向个人倾斜,体现效率优先,提高了医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曾工作能力的提升。对于医院的经营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应该完善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大力推动医院的绩效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妍.医院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的探讨[J].财经界,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