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效节水灌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发展高效性节水灌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为了更大程度地减小城乡贫富差距,保证农村地区现代化工农业高速发展,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切实提高农民的收益,高效性的节水灌溉已俨然成为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
1 发展高效性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1.1 部署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候需要实施高效性的节水灌溉
宁夏地区虽是全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但却是传统的农业大区,在宁夏的农业生产中扬黄、机井和水库灌区更是尤为重要的基地,实施节水灌溉应该符合中央对于西部大开发的提倡精神,以节水为中心的工程改造,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发展,保证农民的收入和民族的团结以及社会的稳定,减小我国东西部的差距,促进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2要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实施高效性节水灌溉
水浇地的面积过小以及涝旱保收是宁夏现有耕地的问题,农业生产自然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宁夏又十分缺水,少雨干旱,农业生产与灌溉息息相关,没有灌溉,就自然不会有农业生产。同时,制约着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的还有灌区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年久失修和严重浪费水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要想实现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合理地去调配不多的水资源,通过高效性节水灌溉将旱地变为水浇地。
1.3 为了贯彻落实“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和退耕还林,以粮食换生态的指示,要大力实施高效性节水灌溉
大力实施高效性节水灌溉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以提升灌区的经济实力,增加灌区的粮食产量,还可以减少水土的流失,改良土壤,保证了山区的退耕还林的进行,其生态环境也会日益改善。[1]
1.4 要想缓解宁夏区的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就应该选择高效性节水灌溉技术
在发展速度以及规模上来说,高效性节水灌溉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相关技术和优点也没有深入民心,因此该项工作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要想建设和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就需要实施高效性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项持久并且艰难的任务,高效性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的越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也就会更好。[2]
高效性节水灌溉是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高效性节水灌溉归根到底是一种科学灌溉和现代灌溉。实施高效性节水灌溉的过程,是加快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和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根本。建立节水型的种植结构,是一种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约束来优化生产的配置,要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生产潜力,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保护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以确保粮食安全生产,这是一种战略选择。将高效性节水灌溉推广到农业节水工作中,可以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措施。
2 高效性节水灌溉发展路线
2.1切实结合我国现状,使农业发展与优质水资源配置得到结合
目前我国在高效性节水灌溉工程上还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虽然部分地区已实现高效性节水灌溉工程,但是结合我国水资源相对贫乏的现状,相关的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应进行综合考虑,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分配,实行分质供水。
2.2 明确出发点
相关的建设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明确,大力加强高校的高效性节水灌溉工程可以快速地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者在进行相关的设计时,要努力结合高效性节水灌溉工程的真题特点,建立相对完善的工程指标,在完善工程利益的同时,在农业分布区较为密集的地区,努力快速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主义化高效性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对于高效性节水灌溉工程的选址问题,必须得坚持几个原则性问题:
2.2.1对于那些相对缺水严重以及地方经济发展不是很高的地区,优先选择自流灌溉;
2.2.2对于那些相对的经济发展较快,种植作物多为经济类作物地区优先考虑;
2.2.3干部包括党员在内地区思想较为先进,能过努力积极地支持建设的地区实行优先选择;
2.2.4相对的社会治安较稳定,没有发生过恶性刑事案件的地区优先考虑。在以上地区实现高效性节水灌溉工程工作,会得到地方的群众支持,对于加快相对的建设工作有益的一面。[3]
2.3因地制宜
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之间的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经济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差别很大,所以当我们在大力发展高效性节水灌溉时,切记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发展速度上应采用“宜快则快,宜慢则慢”的理念,而且要不能超过当地实际的经济承受能力;在选取高效性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时,可以使用高标准、先进的技术,例如管道式喷灌、微喷灌、固定式滴灌等。同时,我们也可以使用科技含量一般的常规技术,例如:膜上灌、坐水种等,总的来说我们要因地制宜,合理选取适合的灌溉技术,这样才能提高其高效性。
3 总结
结合当前中国现状,建立相对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综合传统农业灌溉技术以及先进的现代高效性节水灌溉技术,加强这一民生工程的建设,这对于提高农业经济生产效益,节约当前我国相对贫乏的水资源,对于环境的保护,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都有极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 高静萍,姚萍.对农业高效性节水灌溉问题的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11) : 259.
关键词: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056
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
农业节水建设在新疆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在提高当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方面的作用
由于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结合了当今一些现代化的先进科技技术,并以先进的科技配套设做为辅助,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转变新疆地区传统的老式的农业用水方式与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促进农业发展。
1.2 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方式发挥的作用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农村水利的现代化进程。一些地区通过高效节水技术通过膜下滴灌建立起的节约型种植模式,解除了资源短缺和市场竞争束缚,使生产要素得到优化,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与生产潜力优势,如通过先进的灌溉系统,可以使传统的人工作业实现机械化作业,大幅度提升灌溉劳动生产率,使传统的耕作技术和种植结构得到创新,最终实现新疆地区农田灌溉现代化。
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发展现状
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基于特殊的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目前,新疆农业主要靠水利灌溉为典型的灌溉农业作业方式,因各方面重要性的显著体现,受到当地农民的接受和认可,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将会得到普遍应用与推广。
2.1 灌区建设方面
农业节水是灌区建设的重要核心内容。根据新疆目前拥有的大小河流是以及河川径流总量,为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提供了应用基础。在灌区建设上,全疆农业总灌溉面积增长近6.5倍,各种配套渠系建筑物如水闸、排水渠均有所增加,鉴于此,大大提高了渠系利用系数。
2.2 水资源利用方面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措施。随着农业需水量和自然生态总缺水量的不断增加的利用现状,以及当地工业化建设与人居、自然环境的需求情况,农业节水建设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保护与合理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农、果作物种类普及性方面
2.3.1 农作物
新疆采用滴灌灌溉的农作物已由原来单一的棉花、葡萄、果树等少数作物扩大到辣椒、番茄、土豆、玉米、甜菜、打瓜等所有特色经济作物。近几年,阜康市、沙湾县、博乐市等地开始了小麦、玉米滴灌试验示范的规模化管理与规划,滴灌技术适应灌溉农作物种类不断扩大。
2.3.2 果树
一些果树发展区如干旱的吐鲁番地区,基于其水资源紧缺、种植作物主要为葡萄、灌溉水平较低等特点,实施并进行了高效节水滴灌技术的试验研究,成龄葡萄的灌溉定额由地面沟灌的1300m3左右降至800m3左右,在保证果品品质和产量的同时,节水效果也非常显著。
3 新疆农业节水技术发展主要模式分析
3.1 以大田棉花膜下滴灌为主导的技术模式分析
膜下滴灌的节水灌溉模式在棉花生产中具有很强的节水增产效果,可有效缓解投资资金短缺或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在新疆地区发展非常迅速,它主要是将传统滴灌技术与覆膜种植技术进行的一种有机结合,在配合高密栽培、水肥耦合等农艺技术的同时,用新方式延伸和细化以往的传统地膜栽培技术的另一种节水形式,实现了棉花单产产量的提高。
3.2 规模化的自压喷灌技术模式分析
新疆的自压喷灌技术模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昌吉州的木垒、吉木萨尔县,阿勒泰的吉木乃县,哈密的巴里坤、伊吾县等广泛采用这种形式。基于新疆地区天气和地形优势的影响,与常规灌溉相比,压喷灌运行成本低廉,节约用水量高达30%左右,成本核算后,每667m2可节约50~60元的费用。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S6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而其管理是高效节水灌溉的关键,发挥其效益是目的。为了保证已经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长期运行,必须大力加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为了保证工程管理落到实处,首先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乡镇村组协调合作管理,明确其责权利,将制度落实到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长期发挥其作用。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发展不平衡、工程建设标准低、高效节水灌溉占节水灌溉面积比例小、投入建设资金近年来严重不足、管理不善等方面。
1.1 工程普及程度低
与河南省的缺水程度相比,节水灌溉的普及,特别是高效节水灌溉的普及程度还很不够。全省节水灌溉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 29.15% ,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 14.48% ,占节水灌溉面积的 49.68 % 。此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各地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总的发展趋势是西、北部快于东、南部。
1.2 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河南省的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开发利用过度、地表水开发利用不足,单元开发较多、区域开发缺乏;因受项目投资偏小的限制,高效节水灌溉的规划往往只是选择现成的水源或就近打井开发地下水,针对工程性缺水地区水源工程一体化开发缺乏。投资力度偏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全省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需要。现有节水灌溉工程普遍存在管理组织不健全、管理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农业用水尚未征收水资源费,政府又无节奖超罚政策,致使农民自主节水意识淡薄,灌溉用水的随意性大,灌溉用水量得不到有效控制,水的资源价值不能体现,农民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调动,高效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缺乏内在动力,用水定额管理得不到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不能实现,全省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 0.57。
1.3 投资渠道分散,缺乏统一规划
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发改委、财政、水利、农业、扶贫、农业开发、国土资源等多部门都加大了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投入。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相应的协调机制,这些部门用于节水灌溉工程的投资渠道分散,形不成合力,造成建设标准、补助标准和验收标准不统一、建设内容和地点不合理、重复建设等现象,不仅使工程建设标准、质量参差不齐,还影响到部分地区群众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使有限的建设资金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制约了节水灌溉工程健康发展。与其它部门相比,水利部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hm2均投资偏低,造成工程标准低,直接影响水利投资节水灌溉工程的可持续性增长与基层水利部门发展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的积极性。
2“.十二五”期间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高效节水发展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节水灌溉现代化为目标,以大力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和微灌为主要措施,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创收并重,重点示范和普及推广相结合,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效益为中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建立节水高效农业为任务,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争取加大各级、各渠道资金投入,大力推广和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2.1 发展目标
根据全省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要求和可利用水资源量的分析,以及财政投入的可能性,确定我省“十二五”期间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目标为:在农业用水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节水挖潜,进一步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在全省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全 省 计 划 新 增 高 效 节 水 灌 溉 面 积 400.00khm2, 达 到1176.68khm2。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完成后,新增节水能力5.02 亿 m3,新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91 亿 Kg、新增效益13.40 亿元、节地 0.67 万 hm2。管道输水灌溉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 0.8,喷灌区不低于 0.85,微灌不低于 0.9。
2.2 基本原则
在管理上,统一管理,优化配置,节约优先,注重保护。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根据各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把农业灌溉节约用水放到优先位置,千方百计地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效益。在开展工作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制订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加强对各省辖市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指导,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特点,明确各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作重点与任务目标,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实施。在具体措施上,因地制宜,措施配套,狠抓管理,注重实效。根据各省辖市的实际情况,抓住影响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关键环节,采用适合各地的高效节水工程措施,先进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兼顾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注重实际效果。在发展机制上,政府调控、扶持引导,农民参与,活化机制。在推动全省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调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运用经济、科技、行政、政策等多种手段,增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节水机制的内在活力。
2.3 总体思路
2.3.1 统筹规划,科学发展
统筹规划地表水和地下水,把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灌溉水量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衔接全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和近期、中远期全省节水灌溉规划。2.3.2 优化配置,以水资源定发展
河南省水资源贫乏,必须加强管理,联合运用,分质供水、合理配置水资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要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条件,统筹兼顾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注重新建工程评价和已建工程的监测、评估,坚持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明确各灌区、各用水单位农业用水总量和田间灌溉定额指标,要求用水户在指标控制下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确保实现人口 - 生态 - 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3.3 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指导
针对河南省水资源紧缺的特点,结合全省节水灌溉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分区分类积极推广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一是在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群众积极性高的驻马店、周口两市,大力发展大田喷灌。二是在地表水相对缺乏而地下水又相对丰富的安阳市、新乡市、焦作市、南阳市、许昌市、郑州市、商丘市、开封市等平原井灌区,采取开采与补给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普及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建设节水型井灌区。
2.3.4 适用性与前瞻性结合,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标准,把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做成水利基础设施。根据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任务及其工程特点,既要考虑当前的现实适用性,又要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工程建设中要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建设标准,建设一大批标准高、基础好、示范推广带动能力强的片区,进一步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安全。
3.3.5 建设与管理并重,完善体制机制
加强依法治水,理顺体制,改革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改进管理手段,全面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运行管理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用水价格形成机制和完善的服务体系。
针对井灌、自流灌和补源灌确定不同水费价格。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用经济杠杆促进片区节水效益。强化农业水价制定和计量征收监管,推行用水户水价听证会制度,增加透明度。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提高农民对水价改革的承受能力。建立并完善农业用水计量体系,利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加快实行按方计量、按户收费。鼓励、引导相关水利企业加入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的售后服务中,由政府协调定期对用水户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用好、管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的先进灌溉技术和设备,充分发挥片区的节水、增产、增收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语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运行实施,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实践证明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 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 增加了农民收入, 富裕了当地农民, 节约了水源, 同时又节能省地, 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张宁,张军华,王玉英. 1978—2008 年河南粮食生产变化趋势研究[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3):33- 35.
[2]王玉霞,刘宁豫,马勇,等.低压管灌技术在河南节水农业中的应用研究[J]. 河南科学,2006,24(6):933- 936.
[3]吕朝阳,郭宗楼. 节水灌区指标体系与总效益评价方法探讨研究[J].节水灌溉,2008,( 3):52- 54.
墨玉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现状年灌区总灌溉面积为128.36万亩,可供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是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喀河径流补给均以融冰雪水为主,流量日变化特征显著,呈现一日一峰、谷的流量过程,冬季则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小且平稳。受补给水源影响,径流年际变化比较平稳,喀拉喀什河径流年内分配十分不均,七月份为水量最大月份,该月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29.5%,七、八两月水量占年总量的57%,连续最大四个月(6-9月)水量占到年总量的81.3%,喀拉喀什河P=50%、P=75%频率年份地表来水量分别为21.19亿m3、18.21亿m3。根据分水协议,墨玉县灌区在P=50%、P=75%保证率下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10.63亿m3、9.13亿m3。墨玉县已发展灌溉面积128.36万亩。现状年全县的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2,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6,综合毛灌溉定额为952m3/亩。灌区缺水主要集中在3-5月及9-11月,形成了灌区春秋季严重缺水,季节性缺水量1.67亿m3。现状年灌区全年水量供需是不平衡的,缺水量大于余水量,属于缺水状态,因此属于区域资源性缺水。
二、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墨玉县灌溉输水网络已经形成,但资金短缺和水资源贫乏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全县工农业的发展。全县的灌溉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1.春旱问题突出由于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春季增温迅速,夏季气候炎热而且多风,因而蒸发强烈。作物播种及小麦生长期灌水时又逢河流的枯水期,因而经受干旱威胁,除个别年份外,小麦生长都有不同程度受旱,受旱年概率达90%以上。
2.水资源利用率低由于地表来水季节上分配不均,水库调蓄能力有限,加之灌区输水线路长,渠系利用系数偏低,渠系渗漏量大,有些骨干工程年久失修,又疏于管理,因此实际运行能力远低于设计能力,使有限的地表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
三、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目标
1.规划的控制指标2011~2015年: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2.0万亩,使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比例由现状的0.8%提高到16.5%;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6提高到0.51;亩均灌溉水量由952m3/亩下降到797m3/亩。2016~2020年: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4.0万亩,使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比例进一步提高到30.9%;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亩均灌溉用水量下降至624m3/亩。
2.规划水平年本次规划以2009年为现状年,2015年为近期规划水平年,2020年为远期规划水平年。
3.高效节水方式的选择与确定高效节水方式的选择有多种,田间高效节水工程主要有管灌、滴灌、涌泉灌、喷灌等。
(1)低压管道灌低压管道灌是以管道代替明渠输水的一种新的节水灌溉方式,可以大大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使输水效率达95%以上,比土渠、砌石渠道、混凝土板衬砌渠道分别多节水约30%、15%和7%,亩投资相对较低,对各类作物均适用。
(2)滴灌滴灌适应性强,对水质要求高,节水效率较高,但亩投资较大,主要用于效益比较好的一些经济作物,如果树、棉花、蔬菜等。该技术可节水40~60%,增产20%以上,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3)涌泉灌涌泉灌属于小管出流灌溉方式,以小股水流、射流形式局部灌溉作物根区土壤中,涌泉灌抗堵能力强,水质净化处理简单,特别适用于透水能力大,保墒性差的沙性土壤,被广泛地应用于果树灌溉。
四、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农业发展指标预测
(1)总灌溉面积规划目前墨玉县灌区作物种植以冬小麦、玉米、棉花、苜蓿为主,现状年灌区总灌溉面积为128.36万亩,其中种植业为56.09万亩,林果业为58.72万亩,牧草为13.55万亩,农、林、草用地结构比例44:46:11。2015年灌区总灌溉面积调整为139.36万亩,较现状新增11.0万亩;2020年总灌溉面积调整为152.36万亩,在2015年基础上再新增13.0万亩,两个规划水平年灌区农、林、草用地结构比例均为43:46:11。
(2)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规划灌区现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45万亩,其中滴灌0.285万亩,低压管灌0.76万亩。根据和田地区中长期农业高效节水规划思路,墨玉灌区在“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6万亩,其中在灌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万亩,灌区内部共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8万亩,全部利用地下水。其中:发展涌泉灌4.0万亩,滴灌25.0万亩,低压管灌17.0万亩。
2.各业需水预测
(1)工业用水量预测工业需水量按万元产业总产值需水量进行预测。据调查,墨玉县现状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50m3/万元。随着工业节水水平的提高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需水量将逐年降低,规划2015年为130m3/万元,2020为100m3/万元。
(2)人畜生活用水量预测根调查,墨玉县现状生活用水定额城镇85L/人•日、乡村60L/人•日。预测近期城镇95L/人•日、乡村65L/人•日,远期城镇105L/人•日、乡村70L/人•日。牲畜用水量按10L/只•日计算。
(3)渔业用水量预测灌区渔业用水量按每亩水面每年灌水定额1,500m3测算。
(4)水利用系数规划灌区人畜及工业全部利用地下水,规划利用系数为0.9;渔业用水一般从支渠引用,利用系数随干支渠防渗率的提高而提高,各水平年分别规划为0.70、0.73、0.77。
(5)农业用水量预测灌区2009年农业灌溉总需水量为12.22亿m3,农业综合毛灌溉定额为952m3/亩。2015年农业灌溉总需水量为11.11亿m3,农业综合毛灌溉定额为797m3/亩。2020年农业灌溉总需水量为10.35亿m3,农业综合毛灌溉定额为679m3/亩。
3.规划年供需平衡分析
(1)近期2015年P=50%年份,墨玉县灌区可利用河水为9.84亿m3,利用地下水(含泉水)为2.60亿m3,可供水量合计为12.44亿m3,灌区需水量为11.46亿m3,灌区余水0.78亿m3。灌区66万亩天然林草的生态需水量为1.22亿m3,若计入生态需水量后,灌区尚缺水0.44亿m3。P=75%年份,墨玉县灌区可利用河水为8.62亿m3,利用地下水(含泉水)为3.08亿m3,可供水量合计为11.70亿m3,灌区需水量为11.46亿m3,灌区余水0.04亿m3。
(2)远期2020年P=50%年份,墨玉县灌区可利用河水为9.84亿m3,利用地下水(含泉水)为2.63亿m3,可供水量合计为12.47亿m3,灌区需水量为10.74亿m3,灌区余水1.56亿m3。灌区天然林草的生态需水量为1.22亿m3,计入生态需水量后,灌区尚有余水0.34亿m3。P=75%年份,墨玉县灌区可利用河水为8.62亿m3,利用地下水(含泉水)为2.78亿m3,可供水量合计为11.40亿m3,灌区需水量为10.74亿m3,灌区余水0.49亿m3。
4.节水量分析
根据规划,灌区至2020年共发展高效节水工程面积46万亩,其中新增地建设面积为24万亩,老灌区改造面积为22万亩。根据老灌区项目建设前后灌溉定额的变化,可计算项目建设总节水量。根据计算,项目建设共可节约水量10,928万m3。
五、项目区节水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1.适当增加灌溉面积对环境的影响
本次规划是在维持生态环境现状,使其不至于进一步恶化的前提下,经水土平衡、生态耗水平衡分析,在对原灌区进行节水改造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的灌溉面积。这必将促进墨玉县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局部地区由人工生态系统代替原来的荒漠生态系统。
2.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高效节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开挖、回填大量土方,应按规定将其合理堆放,并对弃土进行及时清理,避免对周围景观产生不利影响,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同时,由于机械挖掘、平整场地、运输等作业引起扬尘污染,将对施工区域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大气环境影响将消除。对周围的声环境产生影响,预计工地附近区域最高声级将达到85dB(A),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中的70-75dB限值。但影响范围在50~60m内,项目区周围为农田,居民人数极少,并且噪声是非连续性的。
【关键词】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生态环境
焉耆县以高效节水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以高效节水与抗旱相结合、以高效节水与地下水开发相结合、以高效节水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等为一体,把握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带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基本情况
我们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林牧并举的农业县。近年,唯一的地表水灌溉水源开都河进入枯水期,来水量明显减少,用水指标逐年下调,加之无坝引水,用水保证率低,形成了“春旱、夏洪、秋缺水”的局面,水量指标严重不足与农业用水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日趋明显,严重制约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开展高效节水工程迫在眉睫。仅2008年就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使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了8万亩,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主要做法
2.1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加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广力度
为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步伐,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通过考察和学习,制定下发了《焉耆县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的目标任务。同时,加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投资力度,2009年投入高效节水资金1200万元,用3-4年的时间在全县完成3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通过广泛发展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一步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将我县的灌溉水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全县用水指标短缺问题。
2.2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为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营造良好氛围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首先是农民的观念问题。通过采取宣传、示范、引导等措施,反复宣传和引导村民走合作种植和节水灌溉之路。以种植工业番茄为主的“裕民”专业合作社为典型,为合作社新打配套机井2眼,并以个人名义筹措资金10万元,作为滴灌工程的前期投入资金和增收保证金,并承诺采用滴灌工程亩产不增加的,筹措资金不予退还。此举使农民看到了政府及水利部门的决心和信心,消除了以往的顾虑,农民的干劲也调动了起来。当年,该合作社2000亩工业番茄就取得了大丰收,从以往的6吨/亩提高到8吨/亩,每亩收入达3680元,农民不但将10万元前期投入资金和增收保证金予以返还,并扩大了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由原来的53户扩大到了204户。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典型带动,开启了高效节水灌溉新征程。
2.3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农民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积极性
为加快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步伐,坚持 “以政策为保障,以技术为推动”的原则,采取政府积极扶持、引导和补助的发展模式,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凡农民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800亩以上的,耕地以条田为单位,且连片统一种植的滴灌工程,除自治区、自治州高效节水补助资金以外,我县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补助,一是没有建设机电井的,争取项目资金在其滴灌项目区内配套1眼机井,提供首部系统1套,再给予50元/亩的补助资金;二是利用现有水源地机井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的,县财政补助改造机井费用,提供首部系统1套;三是基本农户自筹资金打井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的,免费对井房进行改造,并补助固定式首部系统1套,再给予100元/亩补助资金。优惠政策的制定实施,调动了农民开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快速发展。
2.4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步伐
一是利用机井建设项目,开展机井改造,完善配套设施。二是充分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作用,引导农民积极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自筹资金新打机井。三是大力推广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覆盖面。
3.取得的成效
一是可以解决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问题。按照“一个允许”和“三个不得”的原则,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动了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农作物的集中连片种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可以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为依托,共同发展。
三是可以解决农业发展资金贷款难的问题。以往金融机构向小而散的农户发放农业生产贷款,不但运行成本高,风险也很大,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实行土地合作经营以后,合作社作为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金融机构可放心发放贷款,有效解决了农业发展资金贷款难的问题。
四是可以解决盐碱地治理的问题。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有效降低了地下水位,土壤盐渍化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减轻。
五是可以促进生态环境合理有效保护。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节约出来的水资源将通过开都河直接进入博斯腾湖,同时也减少了向博斯腾湖的碱水排放量,以焉耆盆地农田排水含盐量每升2克计算每年可减少20万吨盐排入博斯腾湖,有效保护了博斯腾湖的水质,达到了降低地下水水位,改良土地盐渍化程度的目的,实现了农牧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