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道寄奴曾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5、《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1 (上海卷)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___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2 (广东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3 (山东卷)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___________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江苏卷)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5 (北京卷)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山映斜阳天接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苏幕遮》)
6 (湖北卷)____________,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7 (天津卷)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舞榭歌台,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重庆卷)____________,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
9 (福建卷)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10 (安徽卷)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1 (江西卷)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12 (浙江卷)____________。独上高楼,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13 (四川卷)《沁园春・长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参考答案]
四、古词曲名句名篇默写
1 梧桐更兼细雨
最喜小儿无赖
2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3 会挽雕弓如满月
斜阳草树
4 不知天上宫阙 又恐琼楼玉宇
5 只是朱颜改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6 乍暖还寒时候
7 叶上初阳干宿雨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8 自胡马窥江去后
9 如今有谁堪摘
10 楚天千里清秋
11 雕栏玉砌应犹在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关键词:南宋词人;黍离之悲;爱国情感;战乱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4-082-1
南宋是靖康之变后由宋皇族在江南建立的小朝廷,宋金分疆而治,但战火始终并未停止。战火的侵袭彻底改变南宋词人的人生轨迹和创作方向,所以文章的主旨大都是表现战乱时期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体壮怀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
姜白石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位,《扬州慢》道出他对国事的痛惜感伤之情,情真意切,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将今昔扬州城的巨大变化展现在每一个读者的眼前。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用“名都”、“佳处”与“空城”作比较,悲从中来,无从排遣和释怀;以“桥边红药”年年花开,与“知为谁生”花开无主的凄凉景象作比较,让红药做永恒的见证,写尽悲凉之感。而归根结底的原因,巧妙的用一个领字“自”将原因引出,“胡马窥江去后”,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归结于战争。白石怀古伤今,极力地渲染强盛时代的名城风光,来哀叹中原沦丧,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南宋小朝廷,不思进取,让人心痛不已,情调低沉伤感。今中忆昔,忆昔伤今,深化了“黍离”之感,读来颇有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是姜夔洒落襟怀的写照。表达出作者对国事的关注,对遭受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对破碎山河的痛惜之情。
辛弃疾晚年在镇江知府任上,曾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其中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之语,指出他南归时,看到“扬州路”沉没在一片战乱之中,四十三年过去了,依旧在金人的统治之下,有志报国而不被重用的忧伤和苦闷跃然纸上,一连串大量典故用的恰当好处,缅怀那些驰骋战场的历史人物,与古人进行比较,现如今的朝廷一心求和,偏安一方,放弃了多少北伐的大好机会,悲壮中可见悲凉。辛弃疾的所见所感于姜白石何其相似,涌动着情感的波澜,由个人到群体,流露出的都是南宋词人普遍的爱国情感――“黍离之悲”。
陆游,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生于动乱,长于忧患,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受环境的影响,绝大多数作品都释放一种对国家兴亡的关怀之心,作品中蕴含着振聋发聩的战斗号角。如《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聊,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词中作者壮志满怀,却无处施展的无可奈何之情荡气回肠。“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今日的失望,做梦都没有想到现如今会落得一个“身老沧州”的结局,如同一只折了翅膀的雄鹰,任凭怎么嘶喊吼叫,可无人听懂,自己也无能为力。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在老泪纵横中传递出的是对祖国炙热的情感――黍离之悲。
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以靖康之难,南渡之后为界,她的词风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清新自然,后期沉痛哀伤,多寓故国黍离之悲。尤其她在南渡后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作品的内容多是对国事的忧思生活流落的苦痛,爱国情结显得深沉。这种深沉的爱国情结往往是将国家的灾难与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表现。《蝶恋花》(上巳召亲族)一首南渡之后的词: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
关键词:诗歌;美;探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132-02
一、教材介绍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本共五册,除必修五外,其余四本均有一个单元安排的是诗歌。如此多的诗歌内容如芬芳花卉,创设了语文园地绚丽怡人的一景,为陶冶审美情趣,提高阅读欣赏与写作能力承担起了应有的责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审美特性,带领同学们赏析诗歌其美。本人将以教材为例,来品味古代诗歌之美并挖掘其源流。
二、古代诗歌美的体现
教材中古代诗歌内容涉及怀古(咏史)、咏物、山水田园、边塞、羁旅行役、闺怨、送别、讽喻等。无论什么内容的诗歌,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人性之美、自然之美、风物之美、历史之美、格律之美。
(一)人性之美
它分为诗人之人性美和主人公之人性美,涵盖德操、情感、心态、哲思等诸多方面,翻开教材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屈原《离骚》),直抒忧民爱国之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表明求贤若渴之心;“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书写豁达心境彰显哲理意味;“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尽显爱情忠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婉述朋友之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表露愉悦归隐向往自由的心态……一首首古诗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涤荡着我们的心灵,如品茗沁脾,啜醴醉心,令我们深受熏染。
(二)自然之美
无论是山水还是田园,无论是江南还是边塞,无论是晴明还是阴雨,都以其各自鲜明的特点在伟大诗人的笔下点染而成,尽显峥嵘。李白《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写尽了山川的奇险;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咏唱了田园的恬静;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道尽了春江水景的雄奇;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渲染了秋景的悲凉;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突显了江南的湖山之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描写了边塞的天地之苍茫。站点不同,景色各异,但都显示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情怀,令我们倍觉山川形胜之美而忘言。
(三)风物之美
诗人生活环境不同,接触社会人情迥异,故于诗歌之中我们能置身于各色世俗尽览人间百态。《诗经·邶风·静女》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其中“彤管”、“荑”作为定情信物显示当时风土人情的社会信息,给我们研究历史风物的沿革留下了诗意的物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展示了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读者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芙蓉”(荷花)暗关着“夫容”,借江南风景婉转传达了游子思乡的苦闷。“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常以自己家乡风物入诗,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让我们尽情体验了丰富多样的家乡文化。
(四)历史之美
咏史诗借历史以讽今。历史或恢宏或细微的生活画卷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发无穷遐思。“潮满冶诚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刘禹锡《金陵怀古》)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以暗示千古兴亡之所由。“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历史事件与自己当年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相对比,烘托英雄保家卫国的威猛。历史古迹、事件虽已随岁月流转而变化,但其蕴含的历史意蕴却历久弥鲜,令人感怀不已。
(五)格律之美
且不说诗歌之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比拟、双关、对仗、炼字之妙,单说其音韵格律的讲究就是一门美的学问,在世界诗坛上独领。无论五言还是七言,无论古体还是近体,不仅讲究内容的先声夺人,更讲求诵读的朗朗上口,使人未知其意先闻其声。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或执铁板,音调铿锵;或红牙板,浅吟低唱,一切皆讲究抑扬顿挫,与现今之美声、民俗、流行、摇滚之各有不同。
三、古代诗歌美的形成
(一)才学功底
如仲永有天赋,可“不使学”终“泯然众已”。任何可载入史册或留下千古绝唱诗歌的诗人怀有异禀,都经历了刻苦求学的过程,不然哪得脍炙人口的诗篇供后人分享。如南宋诗人陆游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二十五岁左右,向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存诗将近万首。“读书破万卷”的杜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贾岛,“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朱熹,那个不是饱读诗书的渊博之士。正是因为广大诗人学识广博,才能用笔墨于自如之中,运纤毫在须臾之间,雕琢的千古美文歆享后人。
(二)思想境界
自古以儒家为尊。儒学的入世情怀自幼滋养着文人的情怀,使他们普遍抱有济世救国的伟大理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念如钢钉般锲入人心,不可动摇。崇高思想化作万般情怀,千种笔法,流畅出骈词俪句,激励着我们,或慷慨,或愤慨,或愉悦,或惋惜。诗歌主旨表现的无论是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洁身自好的高尚情趣,还是笃定为公的清廉思想,恬淡闲适的悠游心态,哪一种不是建立在诗人的立志为国的基础之上的呢?“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的志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理想,“富贵不贫贱乐”是程颢的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誓言。
(三)境遇与情感?摇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
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 声!
下面,我主要讲四点,一是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二是用典的主要形式;三是用典的手法;四是用典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首先具体说一下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
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如:
泊秦准(杜牧)
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诗中的《花》歌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花》,被后人称为为“亡国之音”。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如:
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引用了一个典故。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诗人身在密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魏尚自喻,希望有一天,朝廷也能派遣象冯唐这样的人前来,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用了四个典故,典中套典,我们就说一下最后用的廉颇的典故。廉颇为赵名将,赵王听信谗言不信任他。后秦攻赵,赵王想用廉颇,派人去了解他的情况。廉颇一心为国,当着使者的面吃下一斗米饭、十斤肉,披挂上马,以表示可以上阵,而使者受人贿赂,却谎报廉“一饭三遗屎”,赵王以为廉老,终于不用。词中概括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以表达自己想报效国家却无人过问甚至还被小人中伤的悲愤之情。
由此我们也看出,诗人往往对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能正面直说,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
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如: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诗中“八百里”“的卢”涉及两个典故:一是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二是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运用这两个典故,创造一个雄奇的意境,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具穿透力。
四、简洁精练,内涵丰富。如: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运用了向秀闻笛、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短短的十四个字,就表达出了如此复杂 的情感,这岂不是用典的魅力?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用典还使诗歌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结构严谨。在增加诗歌内涵的同时,还增加其外形之工整。
其次我们来说诗词用典的主要形式。
用典从形式来看,常用和常见的主要有引用历史故事和化用前人诗句两种。
引用历史故事,也叫“用事”。即把典故浓缩化为诗句,借以抒怀言志或影射时事。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后世对她的词评价颇高,称其“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词坛丛话》)。相对而言,李清照的诗流传下来的极少,但这一首却一扫其词的婉约缠绵,风格悲壮飘逸,最为人所赞叹!诗的一、二句语气激昂慷慨,铿锵有力,已成千古名句。三、四句随即用典: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天下。刘邦的主将韩信于垓下设十面埋伏,项羽杀出重围,败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回江东去重振旗鼓,东山再起,像当年率八百儿郎那样破釜沉舟,还可背水一战!但他羞愧难当,自言“无颜见江东父老”,终不肯渡,遂拨剑自刎而死,死得英勇,毫无腆颜偷生,博得女词人的深深敬意和扼腕!这就是把历史故事浓缩化为诗句,用高度概括的形式颂扬了项羽不苟活的崇高气节,从侧面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忍辱偷生的行径进行了有力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再如孟浩然《过故人庄》的“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句中,“鸡黍”即为用典。语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章”,说子路随孔子出行楚国而落了后,遇见一位荷(diào)丈人,子路非常恭敬地向老人询问,老人就留子路住宿,且“杀鸡为黍而食之”。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孟浩然借这个典故写出了主人的款款深情和客人感激欣喜之情,十分自然贴切。
另一种用典形式是化用前人诗句,也叫用句。也分两种,一是直接引用前人现成诗句,七律《人民占领南京》诗最后两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原诗:“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宋代的孙洙亦在《何满子?秋怨》里用过:“天若有情天亦 老,摇摇幽恨难禁。”欧阳修《减字花木兰》中“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用句的另一种是在原句基础上改动一字或数字,或是只借用其中的某些词语。
李白著名的《行路难》其一中之名句:“拔剑四顾心茫然!”实是化自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六中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便是有名的模仿诗句之水平过于原典之典型一例。此外,太白更为著名的《将进酒》中的“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仍化自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六中“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以上两例则可明显看出诗仙水平之高、心思之敏、手段之巧!且说苏子最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用典之处便颇多。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乃用太白诗《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之意; “千里共婵娟”句,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此处还是用其意,且感情已然变化,不含原赋愁苦颓丧之意味。
用典既要师其意,又要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方为佳境。上述两例正是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我们了解了古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和形式。今天我们把用典的形式和内容结合起来看,用典的手法还可以分为若干类,这里只谈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四类,即明用、暗用、化用、正用、反用四种手法。
用典是用词问题。在组词成句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时候,有时不是直接使用词,而是使用古书中记载过的古人的事迹或语言,使读者由于这些材料的启示发生联想,因而体会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是用典。在古书中使用典故是经常有的,在现代散文中一般中不再使用这种办法。
但是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在现代诗人写的旧体诗词中,有时还出现这种表达的方式,因为在诗词中适当地用典,有时还很有必要。在诗词这种特殊文体中用典的好处。
1、诗词的语言是最精炼的,要用最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思想感情。使用一般的词,说少了可能不达意;说多了,可能罗唆。况且诗词的字数有限,不容多说。如果用典,可以利用大家熟知的材料,使读者联 想,就可以节省语言做到精炼。
2、诗词“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要含蓄,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好的用典能做到这样。
3、诗词的语言要说得具体,要用形象,少用抽象概念。典故多数是古人的事迹,往往是具体的人或事物,可以避免抽象概念。下边通过一些具体的诗词,进一步谈谈用典的好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七律?人民占领南京》)第二句是说:切不可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在胜利的面前止步不前,同敌人讲“义气”,把行将灭亡的敌人放走,使他得到喘息的机会,有朝一日卷土重来,使革命遭到失败。如果不用典故,把这样复杂的内容装在七个字里,是非常困难的。何况还要押韵,还要对仗,还要讲平仄,还要形象具体不抽象,更增加了难度。但是用了楚霸王的故事,使读者立刻想起了楚汉争霸的时候,当年项羽在鸿门宴上,只顾“仁义”的虚名而轻易放走刘邦,后来刘邦又养精蓄锐,卷土重来,使项羽身败名裂,遗恨千古。再同当前的形势对比,对的观点就不能不心悦诚服,五体投地。这样只用了七个字,不但内容上说服力强,并且语言自然,平仄、对仗、押韵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这就是用典的功效。
在古人的诗词中善于用典例子非常多,如胡世将《酹江月》首句“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 眼看中原沦于敌手,哪里有范仲淹、韩琦式的人物,当年范仲淹、韩琦曾主持陕西边防,西夏不敢骚扰。当时《边上谣》曰“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再看“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的典故,告诉人们历史上收复陕西一带有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 “百二山河”也是在用典,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关中形容关中形势险要,二人扼守,可敌百人。还用了“拜将台”“怀贤阁”的典故,以“台欹”、“阁杳”这些历史实物的破坏,表达了对当时朝廷轻视和糟蹋人材愤怒。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觅封侯”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以上谈了一些在诗词中使用典故的积极意义。但必须指出典故不能滥用,要用得适当。一般说有以下两种滥用的情况。
1、可以用作者自己的话而一定要用典故,以致这些典故不起积极作用,反而使诗意晦涩。
读者只看到这些典故在对仗和色彩上的工整和美观,而不能通过这些典故很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古代一些诗人因为古书读得多,材料记得熟,下笔时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因此容易产生滥用典故的毛病,一些名家也往往难免。
例如李商隐的诗,和鲁迅先生都很喜欢。鲁迅先生说“玉豁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但也同时指出他“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大家所熟知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间两联全用典故,这些典故本身并不难理解,但是通过这些典故所表达的事实和思想感情是什么,古今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是恋爱诗,有人说是咏物,有人说是悼亡等等。有的人对这首诗赞赏,也有的人把这首诗说得一无是处。例如黄子云说“‘庄生晓梦’二语,更又不知何所指。原其意亦不自解,……欲以欺后世之人。”这些攻击的话不免过火,但是《锦瑟》这首诗用典太多,以致使读者不得要领,这是导致意见分歧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李商隐诗的一大缺点。现在人写诗绝不应该学习这样用典。
2、用典生僻,使读者不懂或误解。
古代有些诗人,对历史典故的知识面广。在他写诗词的时候有时只考虑格律的需要和文字的华美,却忽略了读者的接受能力。
例如苏轼的诗词用典较多,其中有的是比较生僻的,如:“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其中“玉楼”和“银海”对仗工整,字面美观。但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如果没有注解,不翻词书,即使知识面较广,对古典文学有一定修养的人,也不一定能理解。原来“玉楼”是肩项骨,“银海”是眼睛,出于道家的书和医书,一般人是不会翻阅这些书的。这样的用典未免和读者为难。现在不应该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