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社团章程

大学社团章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社团章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社团章程

大学社团章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社团 教育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 G45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003-03

17世纪,当夸美纽斯在论述班级(授课)制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时,恐怕更多的是看到了一种作为大生产组织形式的班级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的价值。班级作为教育组织形式的历史走过了4个世纪的历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至今仍然在发挥作用。但是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学分制管理和宿舍公寓化管理制度的不断推行和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行政班级的集体色彩,新的组织载体的发现和发展显得非常的必要。以班级作为组织形式的教育已经不完整、不完善了;并且,关于教育的本质和人的主体性发展的问题日益地提到了教育者的案前,人们对它的思考也引发了对新型的、可能的教育形式的思考和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社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有益尝试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1]

一、大学社团发展的现实背景

大学社团是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载体,作为大学教育中一种可以广泛尝试的组织形式,在极大程度上对大学定义做出了表达和丰富,积极参与社团并躬身其中已成为很多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以大学教育第二课堂身份出现的大学社团,在相当一些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思维视角里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第一课堂。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社团及其文化,高等教育工作者不能不对此做出敏锐地捕捉和声扬,重新审视和定位大学社团在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一)社会的变迁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关于人才高素质的判别标准和具体要求有着太多的说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有限的课堂教育所能带给学生的技术性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在大学里通过人与事的接触和锻炼,能够获得非技术性知识诸如成熟的个性品质、与人交往的能力等,可以使自己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历程显得相对平稳。这些人与事,存在和表现的形式是多样的,但社团无疑是比较具体和规范的形式之一。一个组织完备的社团的存在和活动必然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大学生在其中必然可以受到有计划、有规律的教育。

(二)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崛起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传统方式和内容已经越来越不满足,而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步伐却明显落后于学生包括社会的需要。学生要弥补这样的缺陷,只有依靠一些非传统的途径,通过参与作为校园文化载体的大学社团就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方式。一些有分量和水准的校园文化活动正悄然改变大学生“根深蒂固”的一些观念,至于听一两场讲座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的事情已经不耸人听闻了,这样的情景反而让其他教育途径望尘莫及。社团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相对固定而呆板的班级教育组织形式前显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三)高等教育自身的丰富和发展需要新的教育途径

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功能之一。但培养何种素质的学生历来是具有时代特性的,也始终伴随着争议。历史地看,高校通过培养人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于大学而言是责无旁贷的。随着高等教育自身的丰富和发展,要想通过传统的方式全面解决和达到教育目的是不现实的,必然要有其他类型的教育组织形式来补充。因而,当社团及社团文化成为一种有组织的行为时,作为新的教育途径就必然成了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二、社团作为教育组织形式的要素考察

社团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而不是简单地被视为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在于其可以而且已经有着独立的教育组织要素:宗旨、系统、制度。虽然这三种要素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当中,但其具有独立性并且成长着却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的大学里能够完全不受大学社团影响的大学生恐怕已经不多了。对照班级这一教育组织形式我们不妨对社团做一番考察。

(一)宗旨

社团存在的宗旨是可以概括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延伸,但这种补充和延伸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缺失性,已经不完全是配角。如果说课堂教育是一种技术知识的学习,那么社团更多的是对非技术性知识的学习和对技术性知识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团存在的宗旨是明确的,更是不可替代的。当然,不是说除了社团这一形式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形式了,而是从目前来看,社团是发展得相对最成熟、最稳定和最有影响力的。

(二)系统

正如班级的教育组织形式,为了保证其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水平,必须有相关人事、物质、资金等要素的配套和保障。社团的组织系统,从水平和地位来说,其获得的要素支持自然无法与班级教育组织形式相比,但这些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并且已经得到保障的。而且,系统内要素的操作、运行、管理在相关法规和符合社团自身特色的制度约束下是合法的、规范的、可控的,尽管其组织的形式和方法与班级教育组织不一致。

(三)制度

为了保证系统健康、有序、稳定地运行,确保既定的宗旨能够顺利实现,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制度,大学社团自然也不例外。这些制度有着不同的层次,在校园内,基本包括学校、主管部门、具体办事机构、社团及其内部等各种层次。各种层次的制度从宏观指导意见、各项管理制度、具体实施细则等角度,对社团组织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日常各项管理等具体事务,对社团活动的组织、协调、落实、控制、管理、奖惩等具体的环节都加以明确,并不断地根据形势的变化加以修正,使得社团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有制度的保障和规范。

三、社团的组织特征

基于上述背景和形势,在各种因素的促成下,大学社团从活动、组织、文化等各个层次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那么,作为一种成长中的教育组织形式,社团区别于传统的班级、宿舍等教育组织形式究竟有哪些积极的价值值得探究呢?我们在此考察一下社团区别于其他教育组织形式的显著特性。当然,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社团在其活动和发展的过程中还有更多的特征,但以下四种特征体现了社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存在的根本属性。[2]

(一)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要求在大学的环境下有着更为便利和可能的实现条件。这种主体性表现为大学生以活动为载体,在各种社团文化中能动地进行选择,积极地体验社团文化的价值,根据自身的需要创造社团文化。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性逐步地被激发出来并最终占据主动地位,从最初的评价文化、接受文化到改造文化、创新文化,使得自身成为社团文化的创造者、实践者和享用者。大学生在社团里的实践,其主体性人格受到了尊重和发扬,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二)灵活性

这是社团教育形式区别于班级、宿舍教育形式的一个明显特征。社团以活动为载体,可以灵活多样地及时捕捉时代的前沿信息,不仅体现了时代的特征,还突出地表现在其能够迅速、敏捷地把捕捉到的信息加工、转化,推出符合校园文化特色的活动。这样的反应速度和方式是其他教育组织形式不能比拟的。

(三)开放性

大学社团在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内部管理上体现出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开放性。在组织形式上,任何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可以在校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归属社团,并具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在活动内容上,大学社团已注重吸收各种社会组织的资金、理念、信息和经验为己所用;在内部管理上,对成员流动特别是流出的看待已日趋地松弛和宽容,在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前提条件下,让更多的同学在社团之间自由地作出选择已成为社团之间的共识。

(四)平等性

从成员关系上看,大学社团里没有以物质利益区分的群体关系,体现在社团里的人际和组织关系上,不同层次的人员之间只是工作上的领导关系,并不存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当然,为保持组织的活力和工作的有序,必要的层次分工是可取的。平等性保证了社团成员之间交流的真实和健康,使在社团内部首先形成并获得发展的社团文化能够在成员心理得到极大的认同。

四、大学社团建设的基本思路

现阶段,如何建设大学社团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一系列的问题。除了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必须在一些原则性、方向性的问题上做出必须的说明和一定的厘清。[1]

(一)认识到位

如前所述,社团的发展有其深刻的背景和要求,也有着独特鲜明的属性。社团作为新的组织形式在大学教育中的功能已经凸现;区别于传统的班级组织、宿舍组织,其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早已存在,但以此发挥重要的育人作用,还是在高校学生社团异军突起的今天。它以表达和丰富大学生活的形象和目的出现,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的存在成为校园文化和校园教育不可分割与或缺的一部分。因而,对大学社团投入一定的人事、物质、资金方面的支持是相当必要的。但是,由于当前社团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以及各个社团建设水平的良莠不济,使得部分师生对大学社团可以起到的教育功能还存有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而这也必须在大学社团发展的过程中加以解决。

(二)创造环境

在制度既定的前提下,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施行的发展性环境显得非常必要。因为制度始终是物质性的,制度的制定、实施必须放到具体的环境当中去才能发生效用,并且,制度效能的高低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符合实际的制度必然可以整合、优化环境,使得社团健康地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必然可以使制度的制定、实施减少不必要的障碍。制度与环境,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相互的依赖性和关联性都比较大,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相得益彰。因此,在制度已经产生的情况下,我们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制度实施的环境。

(三)摆正关系

各级各类社团的发展都需要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正确处理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是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对大学社团既要进行强制的管理,更要提供及时的服务。管理在服务中管理,方不显暴戾;服务在管理中服务,才不失规范。管理不能长权不放,服务不能越俎代庖,都是应当把握的原则和力度。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团存在的主体性,从而保护学生建设社团的积极性。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社团的广泛存在和社团文化的活跃存在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初、中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社团文化的繁荣程度与品质品位也是高校之间的实力和大学生整体素质、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具有很大程度上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以上各种原因,把大学社团及社团文化放到一种新的成长中的教育组织形式的高度来进行研究进而推进,既能够促进社团自身的发展,也能够以此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殷忠勇.大学社团文化研究[M].香港:中国国际科技出版社,2005.

大学社团章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资助 工作社团化 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能力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一直以来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2007年新的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得到有效缓解。但由于生长环境和经历等原因,很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低于于非贫困学生,在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扰。因此,实现资助工作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资助育人”模式的转变就变得十分迫切。

一、高校资助工作社团化管理的优势

首先,社团产生和发展是基于学生自愿以及自觉遵守成员认可的社团章程,其凝聚力、向心力主要依赖成员的观念内化和自律意识,具有内化自律功能。其次,社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兴趣和爱好的纽带中,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具有凝聚激励功能。再次,学生社团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具有素质拓展功能。最后,学生社团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活动,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特殊的导向作用,具有教育导向功能。

学生社团本身具有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特点,通过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途径达到了解社会、完善自身、陶冶情操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实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社团成员逐渐将道德、伦理、惯例、传统等精神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学生社团的自发性、自主性、专门性和松散性还能为经济困难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才能、发展个性、提升素质提供广阔的平台,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

二、西安工程大学高校资助工作社团化探索实例

(一)西安工程大学社团化情况介绍

西安工程大学早在2005年就开始实施贫困学生教育社团化,目前已有贫困学生社团14个,贫困学生实践基地3个,中国大学生创业真维斯实践基地是其中的成功案例。该基地以“真维斯爱心社”为载体,以真维斯助学金受助学生为主体,在学校设立纯公益性质真维斯服饰店铺,坚持学生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和创业就业实践机会,以此积累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该项目具有很好的示范效用。

1.明确社团定位。“西安工程大学真维斯爱心社”全部由贫困学生组成,相似的人生经历和共同的梦想,使他们能够自由地交流和沟通,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

2.专业化指导,正规化管理。校学生资助中心配备了1名指导教师,全程指导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并协同真维斯公司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同时在学校团委备案注册,严格按照社团管理规定建设社团。

3.加强社团内部建设。爱心社严格按照社团章程进行建设,构建组织结构,设定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依规依据开展工作。

4.是丰富活动内容。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加强社团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二)创建创业实践基地平台

1.提供优质的场所。学校为该基地提供了60多平米的专用场地,按照实践要求进行设计装修和用品配置,并免除运营电费和水费。

2.实行专业化管理。严格按照真维斯正规店铺管理规定实行公司化管理。

3.采取灵活的实践方式。根据学生课程情况安排实践时间和班次,实践结果由学校和真维斯公司共同做出评定。

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安排工作岗位,强化学生的专业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三)实施立体化的创业教育

一是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一方面邀请KAB专业教师为学生做专业培训;另一方面邀请知名企业家做创业报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二是专业的公司培训。不定期邀请真维斯公司各个部门负责人来校进行管理、销售、人力资源、服装设计等方面的培训和讲座,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三是丰富的立德树人教育。组织基地学生参加各类社会知名人士的演讲、参观人文景点等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操守。

(四)树立精品公益活动品牌

一是强化感恩教育。依托学校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公益意识。如“真维斯公开课”、“大手拉小手”义务家教、赴贫困山区支教等活动。二是突出重点。在广泛开展活动的同时,主抓重点活动,树立公益品牌,形成了“爱心铅笔”“真维斯希望教师计划”等有较大影响力的公益活动品牌。

(五)主要经验

1.把握规律。通过研判工作形势,把握工作规律,该项目准确定位了重点和难点,确立了科学的工作思路和方案,再辅之以强有力的落实,这是取得成绩的前提。

2.因校制宜。该项目很好地契合了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很好地借力了知名服装品牌企业支持,完全符合学校办学特色。这是取得成绩的基础。

3.突出特色。该项目的“特”体现在独特的群体组建独特的团队、独特的机制实行独特的管理,独特的视角树立独特的品牌。全部由贫困生组建的社团、自我经营自我管理、希望工程和明星助力等等。这些独特视角和新闻点,无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这是取得成绩的保证。

随着高校扶贫助学工作的深入开展,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激励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西安工程大学高校资助工作社团化特色探索可以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神激励的实践中适时引入学生社团这一崭新载体,并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社团的管理,使得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困难得以解决,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凤英.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

[2]李静.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作者简介:张旭(1980― ),男,陕西西安市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

大学社团章程范文第3篇

一、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

每个新学年,随着高三学生毕业,高一新生入学,学校的各个社团都会陆续发展新成员。“博雅文学社”是爱好文学的学生聚集地。加入社团可以畅谈文学理想:“百家讲坛”和“辩论社”里演讲、辩论的精彩场面,让人体会到高超的口才,来源于广泛汲取史学、文学、哲学、逻辑学的知识;“疯狂英语”和“韩语角”的社员,有优秀的外语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千和合唱团”和“青春话剧社”活跃了学校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学生走上文艺之路;“陶艺、泥塑社”绽放着土与火的技艺;“剪纸与扑灰年画社”展示着民间艺术的精华;“心灵驿站”慰藉着学生成长的情感家园;“模拟联合国”、“传统文化研究会”与“郑玄研究协会”等社团,可以拓展学生探究的领域。

社团没有领导的戒律,没有教师的清规,完全由学生自主举办,自主选择,自主招生。36个学生社团组织。涵盖了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综合五个大类。在校90%以上的学生至少都参加了一个社团,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自主的发展。

二、“三三模式”激发社团活力

总结学生社团建设的基本经验,概而言之即为“三三模式”:认识三升华、课程三结合、管理三到位。

1.认识三升华

一是升华社团价值的认识。有些教师以为学生社团活动影响学业,影响高考,因此对社团很冷漠,甚至阻挠学生参加。但是实际上,社团建设可以深化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如曾任学校辩论社社长的陈昆同学在考入厦门大学后,第二年就竞选为厦门大学记者站的站长,而竞选的成功得益于在母校辩论社的锻造。高考没考出来的能力和才干,却成了竞选站长的资本。陈昆同学认为学校应该大胆放手办好学生社团。他说社团不会影响学业,相反,它的收获会让学生受益一生。

二是升华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学校过多地干预社团活动,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我选择教育的要求。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社团的举办权、选择权、活动权一并交给学生。学生有了自,就能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锻炼自己。如连学校最犯愁的活动时间问题,学生也能自主解决。社团利用闲暇时间,自发组织校外活动。

三是升华家庭对社团的认识。学校刚开展社团活动的时候,有些家长对学生社团有偏见,不但不支持,甚至认为学校不务正业。教师们利用家长会、学校开放日。讲社团建设的意义,展示社团成果,让家长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让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价值,从而转变家长的观念,让他们支持孩子发展特长。

2.课程三结合

尽管各社团的锻造目标不同,但目标达成的实施途径,都离不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与课程实施的三维目标是相同的。因此,需要引导社团把课程作为实现锻造目标的主渠道,做到三结合。

其一,与国家和地方的必修课程结合。在必修课程的各学科里都渗透社团活动的内容,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面的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内容、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各种社团存在关联。通过社团组织,学生们能更好地学习相关课程;而相关课程的学习,又激发了学生进行社团活动的兴趣。

其二,与校本课程结合。国家与地方课程经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改造以后形成的新课程,应该兼顾社团的知识需求;学校的校本课程,半数以上是面向社团开发,可直接作为社团活动的教材:少数探究性的社团,还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发了自己的社团课程,按各自的社团活动计划,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应用。

其三,与活动课程结合。以“励志修身、增长才干、实践探究、体验感悟”等为主题,开发的“人生目标规划”、“名人对话”、“朝阳读书”、“阳光体育”、“节日纪念”、“闲暇生活指导”等各种活动课程,有机地结合了社团锻造,使得活动课程与社团组织之间有了紧密的联系。

3.管理三到位

一是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措施到位。学校调整内部机构,增设了社团管理办公室和科技教育处两个中层部门,配备了中层干部和管理人员,遵照《康成中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具体负责策划、组织社团建设和社团活动;管理每个社团独立一宗的社团档案(其中包括社团成员登记表、社团章程、活动计划、活动记录、集体与个体锻造成果等):统筹安排和调度社团活动场所和时间;交流总结社团经验:组织、评价和评选表彰优秀社团、优秀个人(包括优秀辅导员和优秀学生)。

二是辅导导师和辅导规范落实到位。对社团的辅导实施导师制,每个社团经过各自的民主投票,从全体教师队伍中选聘了1~3名的辅导教师。同时,学校还从社会上聘请了一批相关专业的名人,成立了特长生导师团,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的社团导师辅导队伍。学校制定了“社团导师辅导规范”,按照规范,可为社团出谋划策、举行讲座、提供资料,可帮助社团解答疑难、总结提高,但不能越俎代庖,必须充分尊重社团学生的自。

三是装备条件与活动经费落实到位。学校为社团专门配备了通用技术实验室、探究实验室、科技创新实验室和“爱迪生”工作室,配备了满足社团活动所需的设备,连同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等常用设施,一并全天候开放,供社团社员随时选择使用。同时,学校为社团活动提供专项经费,列入学校经费预算,确保社团活动能够正常开展。

三、学生社团收获的成果

1.学生社团给学校带来荣誉

作为学生自主成长的乐园。学生社团有效助推了学校的蓬勃发展,给学校带来了荣誉。在200多平方米的学校“荣誉展室”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各种奖牌、奖杯、奖状、奖旗。如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第十六届信息学竞赛“金牌学校”、国家重点课题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实验学校、中科院重大课题协作单位等称号。2010-2011学年度,在潍坊市教育局组织的普通高中第二次专项督导评估中,康成中学以学生社团建设的突出特色赢得了评估专家的青睐,被评为五星级学校,而整个潍坊市获得这一殊荣的普通高中只有五所。

2.学生社团促进学生发展

大学社团章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和谐 学生社团 校园文化

高校学生社团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是适应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的题中之义。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文化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差异化素质、拓展学生人文素养上作用明显。社团建设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学校育人环境和学生成长成才。因此,引导高校社团和谐健康发展,从而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和谐高校学生社团的特征

所谓和谐的高校社团,就是一个集体舆论健康、组织文化高尚、社团氛围融洽,社团成员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各个环节系统协调有序的集体组织。和谐的高校社团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社团成员身心和谐,关系融洽。学生是社团的因子,没有学生个体身心的和谐,就难以实现整个社团组织的和谐。社团组织的作用应当是在整个社团活动中营造健康的集体舆论、高尚的组织文化、融洽的社团氛围。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同一”[1]p103的特征表明:大学生作为客体接受社团文化的教化作用,最终成为社团文化的主体,这样就形成了个体与社团组织的良性互动,个体的和谐能促进整体社团的和谐,反之,社团的和谐亦对学生个体具有熏陶、完善作用。

2、社团管理民主平等。和谐民主的社团管理就是指社团成员以社团制度为行为准则,以主人翁的身份,通过社团活动或其他形式对该社团各项活动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参与,达到自我管理、自我规范,形成和谐氛围。在管理民主的社团中,所有成员之间、成员与指导老师之间不能有高低尊卑和等级差别,各成员的利益也都得到保障,各种制度、管理、利益关系的调整在大家的协商下共同参与完成,社团成员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纠正,社团成员自己本身是制度的制定者,同时也是制度的约束对象。这种主客同一的角色定位正是高校社团的特点之一。

3、社团活动百花齐放,和而不同。和谐社会要求“充满活力”,从而有利于拓展社会成员的发展空间。目前各高校学生社团平均有30多个,社团成员已占到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一半左右[2]p42,这无疑有利于社团文化的繁荣。实践证明,繁荣的社团文化对于消除不和谐的因素有着积极的作用。社团成员通过丰富的社团文化发现自我、锻炼自我、展现自我、成就自我,这样可以极大地满足社团成员发展自我的欲望,提升社团成员的各项素质。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社团活动的百花齐放必然带来社团管理、社团文化的冲撞,因此,和谐的高校社团不仅要百花齐放,更要安定有序、和而不同。

二、高校学生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的群众性组织,作为校园中的“民营企业”,它以影响的广泛性、内容的直接性、参与者的自愿性和活动方式的多样性越来越为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成为高校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学生组织,在大学生兴趣培养、素质拓展、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学生社团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高校和谐发展的保证。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功能是指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所起的作用,表现为社团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3]p92社团文化所倡导的社团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体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服务精神、开拓精神,不仅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途径、添加了新的活力,更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更好地开展“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学生社团是繁荣大学校园文化的阵地。和谐校园的构建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文化熏陶为主要手段。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其文化的认同与超越同一性使其能够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通过各类“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社团活动让校园文化百花齐放,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有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的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如何充分生成。”[4]p3而高校社团就为学生发展自身潜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教育活动的开展。

3、学生社团是实现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阵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当前教育体制自身的制约,单一课堂教学难以让当代大学生综合发展,而且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文秋林先生指出:就社团的整体功能言,它是实践全人教育、潜在教育、通识教育的最佳方式。[5]p82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使得学生在活动中既巩固和发展了兴趣、爱好、特长,又促进了具有个性特征点的志向、品格、意志和情感的生成。21世纪需求的人才须是拥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善于人际交往,关心社会和他人,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的高素质人才。学生社团适应这一社会需求,不仅其本身为学生提供了锻炼技能,增进交往的机会,而且其活动内容和方式与社会接轨,也为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适应、促进自我社会化等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实现自我发展。

三、高校学生社团和谐发展之路

尽管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学生在共同爱好、特长、观念的基础上自发组织起来的[6]p127,但是也必须纳入学校日常工作管理的体系,这样才有利于整个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巩固。

1、实施“四重”领导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党团组织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领导,包括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思想领导是灵魂,要杜绝社团文化的低级趣味;组织领导是关键,要掌握社团管理的核心力量。只有坚持学生社团的党团领导制度,才能够实现高校社团代表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代表高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其次,聘请德高望重的专业老师实施技术指导,侧重于对社团成员进行专业指导,如知识普及、实验指导、写作训练、社会调查、交际技巧及其它科研活动,提升各类社团的专业性和特色,满足社团成员的求真知、求发展的欲望。第三,鼓励各专业社团挂靠高校教学单位,既得地利,又得人和,如文学社挂靠中文系,数学建模协会挂靠数学系,话剧社挂靠表演系等。让社团成员既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又可以合理利用各院系的特色资源。第四,成立校级社团联合会和协会主席团,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制度,让社团成员充分发展各自的特长,充分享受民主。

2、建立健全学生社团干部管理培训制度。学生社团干部是社团的骨干力量,他们来自社团成员但又具备较高的工作热情、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因此积极探索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建设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党团组织应该组织定期业务素质培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这样的系统培训既能提高社团的团队意识,又能拓展其实际能力。

3、坚持社团集群化管理发展战略。在党团和社团联合会、协会主席团的直接领导下建立社团集群化管理是高校社团提升战斗力的有益尝试。高校可以根据学校正规注册运营的大量学生社团的实际情况,对各种社团归类,如法律服务团、心理协会、演讲与辩论协会等侧重实际运用能力,可归入社会实践类社团;文学社、话剧社、舞蹈社、书画社等主要活动在艺术领域,可归入艺术创作类社团;武术协会、乒乓球协会、跆拳道协会、健美操协会等体育项目则归入体育运动类社团。这样就可以形成集群优势,同一类型的社团在社团管理、社团活动、社团运营诸方面都可以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实现社团发展的规模化、规范化,更有利于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和强化。

4、注重社团项目培优机制。榜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高校社团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社团项目培优机制的运用,树立一定的榜样来激励各类社团的发展斗志。社团项目培优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引导社团之间良性竞争,通过星级社团评选,对优秀的社团重点支持;二是鼓励社团精品活动,通过社团品牌活动带动社团文化建设,增强社团整体实力。这样,以星级社团刺激社团建设,以精品活动引领社团文化,形成团结有序、充满活力的高校社团运营模式。

5、加强规范运营执行力度。高校社团管理一般都有包括社团报批、社团章程、社团评优、会员管理、社团干部选拔考核等完善的制度,但是制度存在的意义在于其实施效果上,因此加强规范运营执行力度才是高校社团和谐发展的保障。党团组织必须对学生社团的成立、审批、考核等各环节认真把关,对不合格的学生社团进行“关、停、并、改”,用优胜劣汰的制度实现高校社团的有序竞争和良性运营,最终铸就校园文化欣欣向荣的局面。

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以特色彰显繁荣、以繁荣促进和谐的高校社团是绽放在和谐校园建设进程中的生力军。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高校社团将会以更加繁荣的姿态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代卉霞,何海兵.高校社团文化及其建设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3,(1):103.

[2]邵栀兰.高校学生社团运作情况调查报告[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3):42.

[3]程斌,蔡为青.关于高校社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4):92.

[4]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大学社团章程范文第5篇

[摘要]就业类社团在高职院校起步不久,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它作为就业能力培养的新渠道,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丰富社团种类,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当前社团发展存在对重要性认识不足、定位模糊、指导力量薄弱、梯队建设困难等问题,必须加强指导和扶持,规范管理,完善架构,内外兼修,建设成熟的就业类社团,充分发挥社团的价值。

[

关键词 ]就业类社团 高职院校 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叶晓丹(1979-),女,江苏常州人,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室,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苏 常州 213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类社团发展模式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14SJD53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1-0041-03

一、就业类社团及就业能力的相关概念

就业类社团可定义为学生自愿成立的,以服务学生和服务自己为宗旨,围绕就业这一中心,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提高职业素养的各类学生组织。广义的就业类社团,一般被称为就业创业类社团,包括以培养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就业类社团、以培养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创业类社团、以提供就业服务为主要目标的就业服务类社团等。狭义的就业类社团,仅指以培养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社团,但不排除部分参与创业能力培养和提供就业服务的社团。本文所论述的就业类社团,指狭义的就业类社团。

国内外关于就业能力有多种定义,一般认为就业能力是学生通过丰富自身知识、挖掘和开发潜能而获得的,能实现就业目标、满足社会需求并在职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及职业道德和法律水平等。本文论述的就业类社团培养的就业能力,主要指提升除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那部分就业能力,因为专业技能属于专业课程和专业类社团的培养范畴。

二、高职院校就业类社团发展的价值分析

鉴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特点和培养中的实际情况,就业类社团对高职院校具有独特的价值。

1.契合高职的培养目标,拓宽就业能力培养的渠道。南于高职生的入学分数低于本科生,毕业后多在基层岗位工作,因此,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高职毕业生常出现职业道德水平低下、违反工作纪律、人际沟通差等专业技能以外的问题,这些都是缺乏就业能力的表现。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里的高素质指的就是较高的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制仅为三年。在三年的课程中,专业类课程占绝大多数,就业类课程课时普遍不足,学生通过有限的课程来提升就业能力是不现实的。建设就业类社团,有利于拓宽就业能力培养的渠道,弥补课程培养的不足,与专业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核心能力、思政理论课等课程相辅相成,将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2.增强就业能力培养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提高实效性。高职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低于本科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足,因此,要发动他们参加社团,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提升自我认知。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的自组织,开展的活动更具自觉性和针对性,能帮助学生自觉、自主地锻炼就业能力,实现从被动到主动、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可以找准定位、发现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能力锻炼。

3.丰富高校社团种类,提升学生活动质量,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高校社团一般分为兴趣爱好类、文娱体育类、理论学习类等,而就业类社团锻炼的是综合就业能力。从社团目标和社团活动来看,就业类社团是既涵盖各类社团又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综合类专门性社团,它丰富了高校社团的种类。此类社团既开展与就业密切相关的活动,如职业规划讲座、简历制作比赛、校园招聘会、就业信息、企业调研等,也开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如演讲与口才培训、身体素质和形体训练、人际交往能力培训、法律知识学习、英语口语练习等。就业类社团既可以搞社团就业特色活动,也可以与其他社团联合活动。另外,协助学校就业部门开展工作,也是就业类社团的职责之一。就业类社团在做好沟通大学生与就业部门之间的桥梁、为就业工作提供信息支持、通过各种活动推动就业工作开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高职院校就业类社团发展的局限性分析

就业类社团虽然在本科院校有所发展,但很少成为品牌社团,而高职院校的就业类社团出现得更晚、数量更少,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

1.对重要性认识不足,限制了潜力发挥。很多高职院校对就业类社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业类社团建设不够规范,没有明确的社团章程、日常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干部竞争和选拔机制等,组织架构不健全。由于学校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就业类社团的各种资源紧缺,缺乏足够的经费、活动场地及适合的指导教师等。学生对就业类社团的认识也不足,或不认真参加社团活动,或把社团当作找兼职的跳板等。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社团的发展,不利于社团潜力的发挥和社团目标的实现。

2.对社团定位模糊,偏离发展方向。就业类社团应以培养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如果定位不准确,在实际运行中将向以下三个方向偏离,影响社团建设的真正目标。一是向“创业俱乐部”偏离。把创业能力培养作为社团的主要目标,以训练创业能力和开展创业实践为主要活动内容,导致成员的就业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二是向“兼职介绍所”偏离。以介绍兼职和实习岗位为主要活动,导致成员入社的目的不纯粹,影响社团形象。三是向“就业部门打杂者”偏离。为学校就业部门办理琐事和行政性事务,容易变成就业部门的下属部门而失去自主性和独立性,导致社团无法开展正常活动。

3.指导力量薄弱,影响社团效果。首先,社团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或能力不足。由于学校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要求不明确,考核机制不完善,教师工作任务重,造成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指导工作力度不够。就业类社团对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指导能力的要求较高,如果指导教师的能力不足,将限制社团的发展。其次,缺乏完备的顾问团队。就业类社团仅靠指导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完备的顾问团队。例如,有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员提供专业辅导和咨询,有行业人员提供实际工作方面的帮助。

4.成员稳定性差,建设团队困难。就业类社团不同于一般的文体、兴趣类社团,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综合性、连续性和长期性特征,成员参加和退出社团的随意性过强,参加社团活动的随意性过强,这些都加大了社团干部的工作难度和社团组织的建设难度,不利于社团目标的实现。

在社团的团队建设中,主要存在两类困难:一是社团干部受大环境的影响,易出现行政化、官僚化、功利化倾向,导致社团的发展方向出现偏差;二是很多高职学生在大三就进入实习阶段,导致社团成员的更替速度比本科院校快,社团梯队建设困难,社团活动难以在两年时间内全面展开,影响社团发展的后劲。

四、高职院校就业类社团的发展模式研究

1.完善扶持体系,加强指导力度。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充分重视就业类社团建设,帮助就业类社团发挥自我教育功能,发挥能力培养新渠道的作用。其次,完善扶持体系,院团委、就业部门、学工处以及各院系应密切配合,为社团提供政策、场地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方便社团开展活动,提高活动质量。最后,学校要加强指导力度,为社团配备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帮助聘请优质的社团顾问。要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对指导教师和顾问进行科学管理与考核,把工作水平与薪酬、职务晋升等挂钩,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社团管理。高职院校的就业类社团属于新兴社团,处于社团初创期,在管理方面并无成熟的经验,因此,应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和就业类社团的定位,借鉴其他社团和本科院校就业类社团的管理经验,创新管理机制。

3.完善组织架构,形成合理梯队。根据社团规模和本校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部门,特别要注意梯队建设。由于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二年级学生是干部队伍的主力,因此,要及时做好一年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社团中应尽量保留部分三年级学生,便于向一、二年级学生传授经验和指导。由于高职生在校时间短,为了让社团成员锻炼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干部可以比其他社团轮换更快,甚至每学期更换一次。这需要指导教师在干部轮换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轮换后的衔接工作,并对新任领导班子进行指导。

4.创新社团机制,内外兼修发展。社团发展实行“内外兼修”机制,把“内修素质”与“外塑品质”相结合、“内行性活动”与“外行性活动”相结合。首先,开展以内部训练和自我提升为主的内行性活动。如组织内部培训,包括职业能力情境训练、形体礼仪训练、职场心理辅导、劳动法学习会等,提高社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及职业竞争力;定期撰写自我分析报告,在不断反思中体会自身的进步并发现不足,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定期干部轮换竞选,提高竞争合作意识;每次组织外行性活动都执行“计划一总结一反思一提高”流程,且每个环节均为全员参加,提高活动参与度,并通过活动提高团队的合作创新意识、组织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假期社会实践结束后,组织召开心得交流会,锻炼社员的表达、交流能力;定期开展全社英语学习和体能训练,提高社员的外语能力和身体素质;对就业问题开展调研总结,提高社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将调研结果作为就业部门工作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