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离骚名句

离骚名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离骚名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离骚名句范文第1篇

名句, 是前人思想和聪明的结晶, 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 闪烁着永恒的灵感和诗意的光线。多用名句, 能使我们的表达精练而生动;善用名句, 则能使我们的作文意蕴深刻, 神采飞扬。

名句的运用, 一般分为“引用”和“化用”引用又分“明引”和“暗引”。所谓“明引”, 即点明名句的出处和来源, 如例文《以平和之心对待人生》的最后两节, 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引用;所谓“暗引”, 即不指明出处, 直接将名句编织在自己的语言中, 这种引用不露斧痕, 最受作者青睐。如例文《断岸千尺?气定神闲》的开文三节。

“化用”也可分为两种。

一是“借用式”, 即借用名句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属于“旧瓶装新酒”。如苏轼的“如蝇在食, 吐之方快”一句, 便是借用了《汉书.杜钦传》中的“如鲠在喉, 不吐不快”, 但表意已有所不同:“鲠”在喉, 给人的是痛感, 而“蝇”在食, 则让人恶心。这样一改.就将苏轼对权贵的厌恶之情和无畏之意表达得更为强烈可感。

二是“引申式”, 即发挥名句的原意, 在原有意思上引出新意来。例文《所谓伊人, 在水之溪》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不难看出, 这篇记叙性散文的情节, 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中“屈原行吟江畔”和屈原《涉江》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的诗句申发而来。考生充分利用文史知识, 对屈原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了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 并加上简练雅致又不失细致生动的文笔, 将屈原热爱祖国决不犹疑、坚持真理毫不妥协的高贵品质和伟大情怀, 表现得淋漓而隽永, 令阅卷者赞叹。值得一提的是, 与例文2考生对苏轼的诗文烂熟于心了如指掌一样, 本文对《诗》《易》《论语》《史记》以及《离骚》《涉江》《九歌》的运用也是信手拈来, 俯拾即是, 充分反映了考生非同一般的文化底蕴, 难怪阅卷老师说:“就冲这功力, 也会打个高分!”

显然, 名句的运用, 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 丰富我们的审美情趣, 还能培养我们的创造思维。在我们的作文中, 名句的运用, 有这样几种具体的途径。

1. 以名句为题, 画龙点睛。

例文3的“所谓伊人, 在水之诶”, 言简意赅, 一语双关:既是屈原心中追随的“伊人”一一明主, 又是考生心中崇尚的爱国先行者——屈原, 可谓典雅传神, 韵味无穷。

2.以名句开篇, 先声夺人。

“拣尽寒枝不肯栖”“嫣然一笑竹篱间”“玄裳缟衣嘎然长呜”, 暗引苏轼的名句, 构成语意上的排比, 为正文论述“断岸千尺?气定神闲”的苏轼做了极富神韵的渲染, 引人入胜。

3.以名句对比, 突出见解。

明引北岛的“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和舒婷的“未来的一切, 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 通过绝望与希望的鲜明对比, 有力地突出了人生的聪明就是拥有平和心态的见解。

4.以名句为料, 别致传神。

以暗引, 作为开头, 它们起到了摄人眼目、先声夺人的作用, 而作为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些富有象征意味的诗句, 含蓄隽永, 别致传神, 虽不是主要材料, 但对表现主旨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5.以名句穿插, 一气呵成。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三句屈原《离骚》中的名句为小标题, 既巧妙衔接三个片段, 又通过层层叠加, 使屈原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的伟大品性更加鲜明突出。

6.以名句煞尾, 强化主题。

离骚名句范文第2篇

课内部分的处置方法:①及早规划,适当分层,初背到位;②查漏补缺,温故知新,复背到位;③了解出错类型,掌握默写技巧。常见错误类型有错位搭配、答非所问、添字、漏字、写错别字、笔画不清等。

课外部分的处置方法:先圈定范围(圈定原则是120句老师熟知的、符合江苏高考特点的名句),再记忆过关,然后开放范围补充名句。

四点需要提醒:①首先要理解名句的意思;②边写边诵;③不要将名句中写错的字与正确的字对照记忆,这样容易负面强化;④名句记忆与作文名句引用相结合,这样能将名句名篇记忆效益最大化。

高中课内部分该背诵默写的内容大家比较熟悉,现列举课外名句,希望同学们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充分吸纳,为阅读能力提升提供帮助,为作文提供素材。

课外名句精选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微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史记•管婴列传》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史记》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史记》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战国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赵翼《论诗》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李世民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白头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红楼梦》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治家格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离骚名句范文第3篇

【考题回放】

文学常识与古诗文默写(8分)(2009年临沂市中考试题第4题)

读下列一副对联,从下联中任选四个短语,写出短语所涉及的人物姓名,并默写一句他的作品中的诗文句子。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示例:相如娥――司马相如――“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点解说】

本题摒弃以往的直接默写、理解默写、情景默写、串联默写、开放默写等形式,开启了利用对联考查古诗文默写的先河。本题考查了考生有关对联的知识,又考查了对联中所涉及人物的文学常识,以及考查对这个人物的重要古诗文的积累。可谓一石三鸟,独树一帜,妙不可言。

【解题指津】

做好本题,要首先认真阅读题干中的要求,即“从下联中任选四个短语,写出短语所涉及的人物姓名,并默写一句他的作品中的诗文句子”,完全按要求默写;其次再从下联中选择你熟悉的人物,以及他的代表性的诗文名句进行默写;再其次默写时分析示例,示例中包括:对联短语,名字,名言。最后写作时按照由课内到课外,由短(针对诗歌每句的字数而言)到长的原则,同时写作时要规范、认真,不添、漏字即可。

【参考答案】

少陵诗――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摩诘画――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左传文――左丘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马迁史――司马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薛涛笺――薛涛――“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右军帖――王羲之――“分间布白,远近宜均”

南华经――庄子――“无用之用,方是大用”

屈子离骚――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同步演练】

阅读下列一副窦撰《岳阳市岳阳楼联》,从对联中任选四个短语,写出短语所涉及的人物姓名,并默写一句他的作品中的诗文句子。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杜少陵――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范希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离骚名句范文第4篇

一、五星级考查榜(共8句,按重复出现率从高到低排列)

考查指数: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十则》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西山村》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评点:这些名句重复出现率最高,最高的达23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共有大连、河南、山东济宁、福建莆田等23地考查了此句。)

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重复出现率?一是因为这些名句体现了新课标中“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理念,二是能激励广大考生爱家、爱国、爱社会的热情和为社会主义建设而献身的精神。据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名句的考查指数最高了。(特别说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位居榜首的主要原因是:作为世纪盛会的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办,这体现了中考对时政的关注:也直接体现了“生活处处是语文”这一理念。)

2009年预测:重点永远是重点。预计2009年各地依然会强化此类名句的考查。

二、四星级考查榜(共18句,按重复出现率从高到低排列)

考查指数: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8.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鹊楼》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1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1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1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论诗》

评点:这些名句重复出现率也很高。最高的达15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有江苏泰州、南京、湖北襄樊、山东潍坊等15地考查了此句。)

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重复出现率?究其原因是这些名言名句,或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或抒发思乡之情,或抒发奉献精神,或抒发报国情怀,或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等,这些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教育是很有益的。

2009年预测:预计2009年此类名句考查指数将会呈上升之势。

三、三星级考查榜(共22句,按重复出现率从高到低排列)

考查指数: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竹枝词》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9.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杜少府之任蜀州》

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11.亲贤臣,远小人。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1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1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2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2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

评点:这些名句的重复出现率相对低一些,但也不可忽视。其内容比较宽泛,有写景的,有论学习的,有突出边塞壮美的,有蕴含自然情趣的。有感叹时光流逝的。等等。

离骚名句范文第5篇

[摘 要]人教版语文“日积月累”板块内容经典、形式丰富,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积淀文化。重视并合理利用这一板块的内容开展教学,就能提升学生的学识,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日积月累”板块 教学 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52

在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日积月累”板块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贯穿始终,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积淀文化。“园地”里的“日积月累”,特别是中高年段的“日积月累”有何特点?如何有效教学呢?笔者对此做了些许探索和研究。

一、“日积月累”板块内容的特点

1.民族语言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日积月累”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了韵律和谐的儿歌、童谣,丰富多彩的成语、对联、歇后语、古诗、名句、谚语等。这些语言形式都是我国语言文化中流光溢彩的瑰宝,言简意赅,意味无穷。

2.国学启蒙

经整理,小学阶段语文课本中,“日积月累”涉及《三字经》《论语》《后汉书》《孟子》《孝经》《周易》《传家宝》《离骚》《老子》《庄子》《礼记》《袁氏世范》《师说》《左传》《墨子》《传习录》《文心雕龙》等,使“日积月累”板块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因子。

3.外国经典

托尔斯泰、雨果、歌德、雪莱等人也通过“日积月累”让学生有所接触。“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这些外国经典的选入显示出一种宽宏的文化视野和博大的文化胸襟。

二、“日积月累”板块教学的现状

多数教师处理“日积月累”时,只是作为一种知识,要求学生背出、记住。如果学生存在认知困难,教师也只是帮助他们疏通文义而已。殊不知,当“日积月累”变成“读读背背”,于学生已经变成了一种学业负担,浇灭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也遮住了学生的两只眼睛,遮住了学生求知识、求学问、求做人的梦想。学生的文化积淀也只是蜻蜓点水。

三、“日积月累”板块教学的教学形态与教学艺术

朱自清先生说,经典的价值在于文化,而不在于训练。经典教学如何开展?笔者在日常教学时有以下实践。

1.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活课堂

“日积月累”板块里的成语、对联、歇后语、古诗等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教学时绝不能只是机械地背诵和抄写。遇到成语,我会把成语意思讲解完之后,将成语学习和填字游戏巧妙地结合起来,设计成类似“九宫格”的填字游戏,学生学习的兴致马上就被激发起来。整节课下来,学生不仅能把所有的成语记住,还学得很快乐。

遇到对联(对对子),我就设计一定的情境来和学生一起对对子。如三年级上册“园地三”的“日积月累”教学,我模仿古人的口吻同学生对对子。我指着天空说“天”,学生马上接“地”;我说“雨”,学生对“风”;我说“大陆”,学生接“长空”。学生在玩中学,学到了古文知识,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洗礼。

古典诗歌的教育作用不言而喻。面对小学阶段“日积月累”里大量的古诗以及名句,我就组织学生开展吟诵比赛。在悠扬的乐曲中,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也不断上扬。

2.关注历史文化背景与作者的思想文化追求

四年级下册“园地二”的“日积月累”是几篇古籍的名句:“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名句隐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绵绵不绝的民族文化,但都是孤立零散的。于是,我在教学时先给学生讲孔子的故事。我从孔子踏上仕途,讲到他周游列国,再讲到他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最后讲到他驾鹤西去。学生们早已听得如临其境,如痴如醉。等学生安静下来后,我再结合“日积月累”里的句子,结合原文内容给他们讲解,效果很好。学生们没有背诵知识的枯燥乏味,有的是生活智慧的理解。第二节课我也简单地给学生们讲解了《后汉书》《孟子》这两部书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作者背景,学生也非常喜欢。

再后来的时间里,我给学生讲了率直鲁莽的子路,温雅贤良的颜回,聪颖善辩的子贡,潇洒脱俗的曾晳等。《子路受教》《负米奉亲》《子路问道》《颜回好学》《颜回攫甑》《子贡问道》《子贡赎人》等故事,我们班学生已耳熟能详。我还发现班级里有的学生已在阅读《论语》这本小册子。短短的几个课时,却为学生的传统文化启蒙开启了一道曙光。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楚辞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屈原学会

中国训诂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训诂学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