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时作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范文第1篇

一、预习的意义

在工作中观察发现,众多教师的回家作业主要以复习为主,较少涉及预习作业,甚至部分作业从未提到预习作业。主要表现为:无预习作业;预习作业内容及要求随意,缺乏针对性,即便有预习作业,往往也是相比复习比重差距大,预习作业含糊不明确,如“预习P32”等。教师所布置的预习作业,“预习内容与教学内容不相关或相关度不高”;“预习能力要求不科学”,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不重视预习”[1]。长期的教学经验证明,精心的预习作业对于强化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预习作业作为教学的第一环节,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其他各个环节。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预习及预习作业对于教与学的意义。

1.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学生提前预习,可以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知识点,甚至通过自学,能解决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在上课期间,老师的提问,学生如能应答,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就会高涨,可从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获得学习的自信,提高学习兴趣。即所谓的“预习让你很主动”[2]。

2.预习可避免学生思想开小差。当学生遇到理解困难时,很容易思想开小差。如果预习工作做得好,教师上到哪里,学生思绪就比较容易跟到哪里。即使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开点小差,其思绪的回归也比较迅速。

3.了解预习情况可帮助教师了解学情,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学生有哪些问题,哪些是学习的难点,总是和教师的想象有所偏差的。教师认为的难点不见得就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使教学具有针对性,要靠预习的作业提供给教师参考。

4.具体的预习任务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明确下节课的教学大致内容甚至重难点,也能明确自己的思想困惑及希望能在下节课中想要学习的内容。

5.科学的预习方法能有效指导学生的自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对形成缜密的思维和做事方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习及预习作业的特点

由于预习具有前瞻性特点,同时具备简要性(任务不能复杂)、承接性(联系前后知识)、方向性(了解学习要点)的特点,即所谓的“先学”,需要和课堂学习及课后复习紧密配合。

根据预习的特点,预习作业需教师设计,从而衍生出预习作业的自身特点,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就应该注意这些特点。预了具有全局性、针对性、趣味性、循序性外[3],还有以下一些特点:(1)简易性,因预习的初步性特点,所以预习作业不宜太多,分量轻便,简单可行。(2)指导性,预习作业必须明确清楚,能指导学生学习,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学习习惯养成。(3)开放性,作业既要包含知识方面又要包含能力方面;既要有规定性,又要有学生自由提问的空间。学生预习提出的问题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材料和来源。(4)启发性,预习作业应尽量做到无答而能使学生获知的效果。精心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获得新知,有的问题可以只思考,无需回答,或留到课堂讨论,或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探索。(5)探究性,精心设计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资料的查询获取想要的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6)多样性,形式单一,不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和兴趣。(7)层次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不同的层次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也不同,预习作业需有不同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的学生需求。(8)承接性,预习作业可以承接上节课内容,为下节课做好准备;也可以贯通复习,甚至代替部分复习作业。

三、关于预习作业提交时间的探讨

预习分为学期预习、阶段预习和课前预习[4]。然而,一般预习作业由教师设计,尤其是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需要指导,一份比较全面而高效的预习作业显得非常重要。预习作业一般采用学期预习作业比较方便些,有利于提前下发作业,有充分的提交作业的时间,方便教师教案的及时修改。笔者通过反复实践,认为课前预习作业一般要求在新课的前2天上交,以方便教师及时调整教案内容,不至于让学生忘记预习的内容,做好课前准备。在澳大利亚“教师讲的作业是上个月布置的”[5]中可以看出作业布置时间上存在中外差异,方法各有不同。笔者认为,小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时间久远的作业并不十分合理。澳大利亚的“作业的内容尽管也有解答式的,但大多数却是探究式的作业。这既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又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5]。探究需要更多时间,那么“上个月布置的”也有其必要性。从这点看,预习作业提交的时间需要和作业的性质相匹配。

四、小学预习作业的实践探索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弱,学习习惯尚未真正养成,同时意志比较薄弱,那么小学预习就必须有更加明确而详细的作业要求。就小学英语预习作业而言,预习作业无外乎口头作业、听力作业和书面作业三种。

小学预习作业的形式可以根据教师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和喜好选择相应的形式。如安徽铜陵金昌小学的张婷在《巧设英语预习作业,精彩课堂有备而来》中提倡的形式是:(1)我会听;(2)我会看;(3)我会找;(4)我会做[6]。洪泽县实验小学的朱从宝提出的是“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7]。

当然,预习作业的形式还可以根据教师的意图而变化多样。笔者根据预习作业的特点,以上海牛津英语4B Module3 Unit2预习作业设计为例,试设计一个单元的预习作业并作简要分析,供为参考。其中题较难,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题后括号部分为预习作业设计说明。

P37

(一)听课文,并跟读2-3遍。(正音,接受能力强的2遍,弱些3遍。检验主要靠课堂上学生范读。)(约5-10分钟)

(二)根据提示划出课文的中词语及句子。(遵循预习作业的简要性特点,初步解决词汇和重难句子,节约学生的查字典时间,若仍有个别词语,则学生自己通过字典查询。)(3分钟)

1.起床?摇?摇?摇 ?摇?摇2.七点一刻?摇 ?摇?摇?摇?摇3.七点半?摇?摇?摇?摇 ?摇

4.刷牙?摇 ?摇?摇?摇?摇5.七点四十五?摇?摇?摇 ?摇?摇6.吃早饭?摇?摇?摇 ?摇?摇

7.迟到了?摇 ?摇?摇?摇?摇8.现在什么时间了?

(三)回答。(初步理解短文大意,理清短文思路,同时凸显重点句型。)(约2分钟)

1.What time does Kitty get up?

2.What time does Kitty brush her teeth?

3.What time does Kitty have breakfast?

(四)学生问题。(“学生问题”应该是教师最为关注的地方。此项设计遵循预习作业的开放性特点,提供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此处提的问题深度存在很大区别。“学生问题”有利于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同时教师可通过学生所提问题了解学生学习所需,调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体现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约1~2分钟)

P38

(一)听课文,并跟读2~3遍。

(二)根据提示画出课文中词语及句子。(略)

(三)试用自己的话说说“My morning timetable”。(遵循预习作业的分层性特点,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有所不同,然后课堂上检验评价。)

(四)学生问题。

P39

(一)听课文,并跟读2-3遍。

(二)根据提示划出课文中词语及句子。(略)

(三)回答。(略)

(四)试查查下面是哪两种时间的表达法。(遵循预习作业的探究性特点,由学生通过资料查询,自我梳理出时间表达的两种方法。)

five forty-five ?摇?摇?摇 ?摇?摇

a quarter to six ?摇?摇?摇 ?摇?摇

(五)试说说“My Friday evening”。(分层要求,课堂上检验,用作复习作业时再做较高要求。)

(六)学生问题。

P40

(一)听课文,并跟读2-3遍。

(二)根据提示划出课文中词语及句子。(略)

拓展比较:tomorrow morning与the next morning。

(三)回答。

(四)学生问题。

P41

(一)听课文,并跟读2遍。

(二)根据提示划出课文中词语及句子。(略)

(三)试辨音。

1.A.mouse B.house C.touch D.owl (答案课上公布。)

(四) 罗列一些包含/au/音的学过的词汇。(课上通过学生脑风暴或思维导图完成。)

(五)学生问题。

五、结语

实践证明,一份精心设计的具有针对性的预习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非常有帮助。同时,预习作业重视落实,重交流,重思考。应让预习作业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帮手,成为调动学生的积极、增强学习自信心的推动工具。

参考文献:

[1]秦贤.浅谈小学英语预习作业布置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3).

[2]金伟.最高效的学习方法[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1:59.

[3]刘凤瑞,董成栋主编.当代教育科学探索[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5:147-148.

[4]金伟.最高效的学习方法[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1:60-61.

[5]刘.作业改革浅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2(12).

课时作业范文第2篇

《小学数学教学建议》的教学准备与设计中第5条明确指出: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含的知识点,关注例题和习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在把握重点、难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等方法完善教材资源。

所谓“数学教师下水作业”,就是数学教师在上课前,把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自己先做一遍。也许,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足以轻松面对每一道习题的解答,但是教师先行“下水作业”,将有助于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品质的榜样范例,有助于教师自身更加系统地把握知识间的联系,更好地定位课时教学目标、重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适时调整教学过程,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作业时间,更好地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数量及作业间的内在联系,防止偏难、偏繁和作业间相互脱节,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训练目标的题目,同时对于学生在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通过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等方式完善教材资源,有助于多解的问题完整地出示不同解法,便于激励不同层次学生的思考结果,更给学生优化思想、发散思维等训练的机会,有助于师生课后针对解题过程出现的错误等做出更好地反思、总结梳理,从而达到课堂的实效与深刻。全学段式的“下水作业”,在令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升的同时,更可使学生深刻构建系统化学段知识、构建系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有序渐进。

以下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数学教师先行“下水作业”的缘由。

一、“下水作业”,朴实教学得规范

《小学数学教学建议》的作业设计与辅导中第21条明确指出:教师要规范学生的作业格式,在学生做作业时,教师要进行巡视,及时进行指导,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代教学论专家卡斯特金指出:“学习不是玩耍,而是劳动,也不是轻松的劳动,它要求全力以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是数学学科严谨的体现,在学习常规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细心指导、耐心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学生计算作业中常犯的错误有:漏写数字或错写运算符号,竖式的数位对位,小数点的书写、对位不规范;解方程时忘记先写“解”字,解的过程等号书写与原方程等号没有对齐;解决问题中没有完整书写过程来呈现正确的审题、分析的过程,写“答”过程忘记末尾带上句号来体现作业书写的规范性;作图时没有用作图工具做出标准的作图作业……如果我们数学教师能全力以赴坚持“下水作业”,不仅帮助我们找到了有效解决这些细小错误的方法。这样处处以身作则的行为更给了学生以书写格式的范例,学习习惯养成的指引,良好学习品质的榜样作用。

二、“下水作业”,研读教材更深刻

新课程改革以后,教材内容的设置发生了许多变化,不仅内容有增,同时出现了一些知识前移与偏难的现象。如,“平移、旋转、概率、估算、找规律”等,把高年级所学的内容前移至低年级……都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先行“下水作业”,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真实有效。

例如:一些原本知识的认知过程清晰呈现在教材当中,但是新的课程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旧教材的较为专一的学科知识教学为更多元,如,使学生通过学习明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学习的本质,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课本通常呈现给学生生活化的情境,再回归到知识点学习,这个过程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先行“下水作业”:对于难解题或有疑问的习题虚心请教同行教师;对于一题多解的题目认真思考不同解题方法,尽可能呈现所有解答方法;对于那些疑难怪偏的题目做好应对的措施。只有这样,教师上课时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才不会出现顾此失彼措手不及,不知可否的那种尴尬局面,也不会出现己昏昏而生昏昏的那种贻误学生学业的情况。也许有的教师可能会想,小学数学里的那点“知识”还用“下水”作业吗?我从来不做“下水作业”,那么多年了,我书不也是教得好好的吗?是的,小学数学的知识难度有限,但是总打无准备之战,就总会有战败的可能。

又如,新教材也出现了一些章节的教材例题与练习配套比例失调的现象,此时我们如何面对习题的挑战?相信教师先行“下水作业”,通过周密的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等方式,就可以避免一堂课下来学生似乎全学懂了,可在进行独立作业的时候却难以轻松应对习题,交上来的作业错题层出不穷,千奇百怪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课堂上学习的例题与课后作业本习题脱节较大,这种脱节体现在:难易程度提升严重,学生一时不易接受,其次是形式完全不同,对于学生来说是与课堂学习例题知识完全不同的。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3页,是关于0的运算的教学内容,但是在配套作业本上安排的练习题却是:

同学们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去山顶风景区春游。

(1)从学校到山顶风景区有多少千米?

(2)从学校到山顶风景区平均每小时骑多少千米?

本习题中的第一个问题学生只要稍作思考就可以轻松解答,但是第二个问题,其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广泛,首先要求出上坡路的速度,再求出上坡路所用的时间,然后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两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像这样的题目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题步骤又比较多,如果没有经过教师的点拨和指导,部分学生是很难正确完成的,而类似这样的情况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是比较多见的。

因此,教师唯有通过提前做好“下水作业”,才能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涵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在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认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通过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等方式完善教材资源,达到理解教材,应用教材,活用教材的目的。

三、“下水作业”,教学本质准定位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无疑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数学本质”即“知识和方法”,坚守“教学本位”即“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透彻地领悟教材。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课程的重要资源,是教师教学的依托,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依据。没有对教材的“深入”,也就没有对教材的“浅出”。而教师先行“下水”每一道例题和习题,就能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所教学内容中的数学本质,从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将教材中的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的沟通,与学生经验、成长需要的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的沟通,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呈现出生命的活力。教师在把握了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以后,也会自然地把注意力从“研究教材”转向“研究学生”,从而实现由“教书”到“育人”的转变。例如:为了将在小学图形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中十分重要的“转化”的数学思想很好的渗透给学生,教师在“下水作业”后,灵活处理教材、合理重组教材,设计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课后的“变与不变”的数学活动。具体活动有三个:

活动一,把一座假山放入玻璃缸中完全浸没,水面升高,求假山的体积。这是将假山的体积转换成长方体水面的体积,问题得到解决。

活动二,同一个封闭的长方体容器(高25cm,长和宽都是10cm),水深8cm。变换容器的放置方向,容器底面变为长25cm,宽10cm,求水的高度。活动时,学生围绕“容器中水的体积不变”解决问题后,教师仍不满足,接着要求学生观察、思考:除水的体积不变之外,还有什么也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空余部分的容积不变),进而引向第三个活动。

活动三,酒瓶中的体积问题。一个主体为长方体、上部为不规则形状的酒瓶内,装着大半瓶酒。酒瓶正放,测得酒瓶底面的长度、宽度以及酒的高度;酒瓶倒放,测得此时酒瓶空余部分的高度,让学生尝试计算酒瓶的容积。

这个活动以一块正方体橡皮泥捏成长方体,让学生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来引入数学活动,整个数学活动重点探索如何将不规则物体通过变形,转换成规则物体来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活动中,图形的转化能力获得了综合的训练,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整堂课中得到了合理的渗透。特别是活动三,它是对活动一、活动二的提升――将酒瓶正放时不规则的空余部分体积转换成倒放时规则的(长方体)空余部分体积,从而计算出整个酒瓶的容积。如此先行“下水”换来的不正是教师都期待的扎实、深刻吗?

四、“下水”作业,专业素养获提升

数学教师经常做“下水作业”,可以起到熟能生巧的功效,这与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同一个道理。教师的解题思维敏捷,思路广阔,就可以最大限度缩短备课、解题等的工作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教师在研读教材时,通过认真做“下水作业”,能够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对各教学环节做出合理的安排和时间的分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最后,教师的“下水作业”经过学校统一保管后再使用,更能成为其他教师在教学上少走弯路的宝贵财富。

课时作业范文第3篇

一、打铁先要自身硬

教师应该熟知课本内容,熟悉教学重点。每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备课时应当择出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根据课时难点及重点有针对性的把作业布置到位。例如在讲解到三年级数学下册的脱式计算时,有的学生一时很难接受两步运算,尤其是带有括号的脱式计算题,更容易出错。在布置作业时,我就有针对性的给学生们布置课外作业。除了学生自己的作业习题外,还要求学生自己给自己列脱式计算的算式习题,通过多练习掌握知识点。但有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以课外习题为准,不考虑学生的知识弱点,殊不知这样布置下去的作业学生不但觉得繁重,更会应付以了事,过一段时间后会把知识点忘的一干二净。

二、与家长多沟通,帮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

当今社会,各种通讯媒体极为发达,有的教师通过微信等手机通讯工具建立了家长群。这样不但能及时反应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也能及时得到家长反馈回来的孩子在家的作业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孩子的知识弱点进行强化。在三年级下学期的教学中,我曾遇见过这样的问题。我的一个学生成绩一直都在中上游。在学期快要结束时的几次摸底考试中,成绩有了较大退步。通过与家长交流,原来是孩子的家长疏于课后对孩子的管理,一些不懂的知识点孩子不能自己解决,又怕老师和家长批评,慢慢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通过和家长交流,课上我有针对性的给孩子补习重点知识,课后家长及时辅导,这样不但增长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在期末考试时,孩子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我通过跟学生家长交流发现,很多家长会给孩子买一套甚至两三套课外习题,如果不想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那么,这些课外习题非但不会成为孩子的学习垫脚石,反而会成为孩子的学习负担。

三、认真总结考试错题,要求学生补漏查错

每一次的考试都能真实反应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考卷,教师应该做到”掌握大动向,划分小细节”。所谓掌握大动向就是教师在阅卷判卷时对于出错较多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所谓划分小细节就是要求学生在拿到试卷后,自己认真总结错题,最好做到记录笔记。这样就能在以后的复习时老师能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并详细讲解,学生能针对自己的弱点多加练习,做到事半功倍。

四、作业布置应该做到有的放矢,切不可以偏概全

一个合格的有责任心的教师应当熟知自己学生的知识长处和知识弱点。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作业布置的时候就会很笼统的把相同的作业给学生布置下去。这样的结果就是,已经掌握了作业中的知识点儿的学生产生浮躁心理且会觉得作业枯燥乏味。我们曾经在实验小学学习听课时,有一个四年级的老师在下课布置作业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课时结束时,她把当天的作业以不同小组为单位分成了四个部分布置。哪个小组生字基础较差,哪个小组作文能力不强,老师都能熟知于心。作业布置完了督促小组长及时收取本组作业。通过听课学习也让我体会到,学生是与教师朝夕相处的,了解他们的不足,表扬他们的长处都将会让学生进步的更快。

五、学习兴趣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

经过一天的课程学习,放学后的一段时间可能就成为了孩子们最渴望的时光。可放学后的作业也是孩子们不得不面临的任务。如何使孩子们保持学习兴趣,更好的完成课后作业以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就要每个老师都下一番功夫了。我觉得除了上边说到的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布置作业外,还应当适时的多鼓励学生,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此外,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很大动力。只有保持高昂的兴趣,良好的心态,学生在学习中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时才能做到轻松无压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课时作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课堂 零作业

一.“英语零作业”的萌生

(一)新课程改革的冲击。

在教学的前几年里,我脑海里一直被一种“英语不做题,等于没复习”的思想占据着,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我一直把题海战术作为我教学的主要手段,从来没有质疑过。当然,在教学中也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发挥了他特有的作用,我们的教学成绩曾一路攀升。2008年,全省实施了新课程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一天学生的在校上课时间不超过8课时,并实施双休日,这对课堂教学无疑是一个挑战,原有的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都做了重新调整,各科课时都相应减少,有的减少近一半,这种变革教师们不能再用节数和时间控制在校生,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

(二)传统教学方式屡屡受阻

虽然各学校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时时作怪。老师们在课堂上拼命的讲,课下则布置大量的形式多样的作业,课间叫大批的学生到办公室作思想工作或检查作业。班主任更是全员盯靠,真正做到了无缝隙管理。学生则早起晚睡拼命地学习,有的早晨4―5点就起床开始学习,课间10分钟走出教室活动的学生很少很少,音体美课有时也被剥夺取消,晚上有的住校生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学习……,令人奇怪和不可理解地是,学生成绩进步并不快,甚至感觉到教师越努力学生成绩越下降。这是怎么了?是教师素质差,是学生脑子笨,我们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当时作为英语教师的我,就和同学科老师们反复讨论分析,带领老师深入到学生中调查,听取学生心声。经过反复考虑,一个大胆而又令人忐忑不安的设想诞生了:控制课下作业,作业当堂完成,必须全批全改,把自习彻底还给学生。为此,我们不断的和自己进行思想斗争,我们决心走出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英语零作业”探索

(一)尝试作业改革:踏上破冰之旅

尝试改革以前,老师们下课铃一响便立即发放一套作业题,常见在放学最后一节课时,有三四个老师在等着为学生布置作业。课上老师满堂灌,课下无计划、无选择的发放各式各样的作业。但是老师却不批阅这些作业,上课讲解不分重难点,给学生对对答案,以题代讲。学生则因大量的作业等着要去完成,导致书写潦草,抄袭成风。这样形成的恶性循环,带来了极大的副作用,老师教的苦,学生学的累,效率极低。老师之间则因抢时间布置作业导致矛盾重重。每次课下布置的英语作业,不是收不全就是质量不堪入目,作业泛滥可以说是英语成绩长期落后的顽症。我们深深感到:英语作业改革迫在眉睫。

(二)英语作业改革走向明朗

我们英语教师一律不准布置任何形式的课下书面作业,不准课下发放成套试题,课上完不成的作业不准留在课下做,确保不布置隐性作业。作业改革使学校教学秩序得到了改善,英语教学成绩显著提升,至此,零作业的实施拉开了帷幕,以此为改革教学、推进素质教育。

三.“英语零作业”的解读

(一)“英语零作业”实施方案

我校实施的学案、教案、预习笔记一体化教学改革是保证零作业教学落实的关键之所在。每一节课备课组都精心设计学案,即预习提纲。本节的知识点均以提纲或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将教材、教辅等教学资料上相关的训练题目精选后融在学案中。学案印发给相关的每位学生和老师,课堂上预习时学生以学案为依据,有些内容可以在教材上标记,不能直接在教材上标记的问题用蓝色笔写在学案右侧的空白处,教师的教案也以学案为基本框架,学生课堂活动的设计及重点强调的内容写在右侧的空白处。这样大大减少了学生学习资料中内容的重复和机械的训练,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学习过程的重心由重课后训练转变为重前置预习,这是零作业教学对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落实。前置预习是真正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每个班分成十个小组,每组都有成绩较好地学生担任正副组长和二至三个成员组成,这样全班就多了20个小老师,老师增加了20个小助手,这样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学会一些容易的知识,同时对有难度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有老师帮助点拨讲解解决。彻底改变了灌输式、训练式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每堂课都体验参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英语零作业”,教育“博弈”中的决绝

“零作业”,即取消一切形式的课下作业,彻底把时间还给学生。我们对作业布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刚性管理,引领老师向课堂要效率要成绩。一是净化作业布置环境,规定各年级一律不准布置任何形式的课下书面作业,不准课下发放成套试题,课上完不成的作业不准留在课下做,更不准布置隐性作业。二是提倡精批精改课堂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评价和激励功能。要求老师所选习题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份量的深度和广度要适当,而且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选做题,以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的做法,充分发挥了作业的复习旧知、萌发新知,激发思维,促使消化、理解和运用的功能。三是推行作业当堂完成制度,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模式上,要求教师做到“定目标、快节奏、大容量,讲练结合、当堂训练”,突出体现“学一点、记一点、会一点、知识当堂消化”的原则,因此要求老师上课必须有当堂训练题或测试题,做到当堂训练、当堂检测、当堂达标。

我们的“零作业”,从“零”上分析,这是一次作业回归行动,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行动。我们本着“零作业”同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行动的主题跃然纸上,体现其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体现出农村中学教育“高耗低效”作业的结束,一方面体现出基于新课程改革要求,对“低耗高效”作业以及教师发展的探索。

四.“英语零作业”必须以高效课堂为前提

“顽症需要猛药医”,我坚信在以往作业改革的基础上,只要课堂教学改革跟上,‘零作业’就是一个医治痼疾的良方。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个体,这是我主张的教育观点。多从横向的角度去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会实现教育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平化。“零作业”需要高效的课堂教学为前提,零作业下的课堂自然成了众人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我们的课堂改革基本上是从两方面展开的,一是常规型课堂,二是开放的大课堂。这两类课堂都以课程为载体,因为不以课程为载体的课堂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们只有在高效课堂的前提下的“零作业“英语教学才是真正走上素质教育之路。

课时作业范文第5篇

由于经济、文化、基础设施、师资等方面的原因,当前部分学校的教学,基本是在一种严重的高耗低效模式下疲惫运行。有专家指出,当前的学生作业,有近一半是无效的。学校之间、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已演化成为时间的竞争。课时既定,怎样才能拼得更多的时间呢?教师们就把争夺的焦点集中在课后作业身上,部分教师为了所教学科多布置点作业,相互之间陷入了一种无序竞争。教师关注点不在自身的专业发展上,不在课堂的精讲高效上,而是陷入了作业堆,陷入了作业的重复布置与批改中。这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严重超载的现状。可以说,作业问题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痼疾。作业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教师的专业发展,更谈不上学生的健康成长。

所以,在当前减负的背景下,教师要做到“减负不减责,减负不减质”,教学要及时“换汤”,还要防止“换汤不换药”。我们不能再将学生死死地捆在教室里,填鸭式地灌输知识,让他们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公式和定理,而是要引导和帮助他们找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课题研究的目标

对从事中学教学的一线工作者来说,要树立正确的负担观和减负观。过重的负担要削减下去,必要的负担要承担起来。脱离实际抽象谈“减负”,可能会误人、误教、误国。而到底要减什么负担、加什么任务,关键要看其是否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生成才和社会发展。

本课题试图通过对科学教材的有效处理,设计“自助餐式”的作业。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笔者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高效作业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作业的方法,在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作业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三、 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 对“自助餐式”作业的界定

所谓“自助餐式”作业,是指教师以新课标为导向,着眼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分层设计、布置作业,以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作业。它使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自助餐式”作业一般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以复习、掌握已学知识为主;选做题有的是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以及举一反三,有的是对所学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以及对学生智力的深度挖掘,还有的是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了解社会。

(二) 科学“自助餐式”作业的设计

“自助餐式”作业的设计理念就是,在内容上把“弹性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享有学习的主动权,进而让他们爱上做作业。

1. 给学生一定“选择”作业的权利

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积累,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趋于分化,层次不一,其学习基础、能力、习惯等都有了较大差别。对此,科学“自助餐式”作业强调让学生进行分层练习,并把作业分为夯实基础、综合提升、拓展探究、挑战自我和点击中考五个层次。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存在自律性不强的问题,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必做“夯实基础”这个模块,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与能力选做其他模块。

2. 在紧抓教材特点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有趣味、形式多样的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题目呆板,形式单一,学生就会缺乏学习的兴趣。科学“自助餐式”作业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新作业形式,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的作业,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作业氛围。

3. 给学生提供“实践”作业的机会

科学是一门基础实验学科,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与思考能力、总结与归纳能力等都能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科学“自助餐”式作业强调适时让学生做一些具有可行性且操作性较强的动手实验,让他们充分体会科学实验的快乐。这是任何书面的文字习题所不能替代的。

(三) 科学“自助餐式”作业的实施

为了定量研究实施“自助餐式”作业后的实验效果,笔者选取了初一年级科学基础相当、人数相同且都由笔者任课的甲、乙两个班学生作为跟踪研究对象,并确定了甲班为实验组,乙班为对照组。甲班完全按“自助餐式”作业实施,乙班完全按传统作业实施。

在实验过程中,笔者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调查。调查显示,“自助餐式”作业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有87.4%的学生认为这种作业模式“好”;9.6%的学生认为“较好”;1.5%的学生认为“一般”;1.5%的学生认为“需要改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自助餐式”作业有助于解决学生差异的矛盾,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同时还减少了学生重复、机械地做作业的时间。经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成绩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如表1所示。

四、 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 学生方面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了“自助餐式”作业的一些基本规律,如作业批改与否以及批改的质量会对学生的整体进步产生不同影响。这为后进生转化和临界生的管理找到了一条合适的途径。

此外,“自助餐式”作业的实施,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自助餐式”作业的有效性既体现在量上,也体现在质上,是两方面的有机结合。通过实验,学生除了在成绩上有所提升外,学业负担也得到了减轻,这有利于他们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 教师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