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带兔的成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拼音: yī diāo shuāng tù 简拼: ydst
解释: 唐李林甫、张九龄、裴耀卿并为相,李抑扬张、裴自得,张裴二人罄折卑逊,时人窃言“一雕挟两兔”。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及《新唐书·李林甫传》。后因以“一雕双兔”谓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
乌踆兔走
拼音: wū cún tù zǒu 简拼: wctz
解释: 指日月运行。兔,传说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乌飞兔走
拼音: wū fēi tù zǒu 简拼: wftz
近义词: 日月如梭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形容光阴过得很快
解释: 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出处: 元·不忽木《点绛唇·辞朝》套曲:“你看这汛指间乌飞兔走,假若名利成,至如田园就,都是些去马来牛。”
例子: ~,瞬息光阴,暑往寒来,不觉七载。(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二回)
兔死犬饥
拼音: tù sǐ quǎn jī 简拼: tsqj
解释: 比喻敌人灭亡后,功臣不受重用。
兔死凫举
拼音: tǔ sǐ fú jǔ 简拼: tsfj
解释: 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出处: 《吕氏春秋·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 之地矣。”
兔缺乌沉
拼音: tù quē wū chén 简拼: tqwc
解释: 犹兔走乌飞。
成语词典
兔角龟毛
拼音: tu jiao gui mao 简拼: tjgm
解释: 兔生角,龟长毛。都是没有的事。比喻有名无实。
兔起凫举
拼音: tǔ qǐ fú jǔ 简拼: tqfj
近义词: 兔起鹘落
用法: 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解释: 凫:野鸭。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出处: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
兔死狐悲
拼音: tù sǐ hú bēi 简拼: tshb
近义词: 物伤其类 反义词: 幸灾乐祸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解释: 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出处: 元·汪元亨《折桂令·归隐》曲:“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
例子: 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明·田艺蘅《玉笑零音》)
兔起鹘落
拼音: tù qǐ hú luò 简拼: tqhl
近义词: 兔起凫举 反义词: 拖泥带水、蜗行牛步
用法: 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解释: 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出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例子: 此事如~,少纵即逝,此媪亦捷疾若神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
白兔赤乌
拼音: bái tù chì wū 简拼: btcw
解释: 〖解释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出处: 〖出处唐·白居易《劝酒》诗:“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得兔忘蹄
拼音: dé tù wàng tí 简拼: dtwt
解释: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龟毛兔角
拼音: guī máo tù jiǎo 简拼: gmtj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比喻有名无实的东西
解释: 乌龟身上生毛,兔子头上长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
出处: 晋·干宝《搜神记》第六卷:“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例子: ~,岂是有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
惊猿脱兔
拼音: jīng yuán tuō tù 简拼: jytt
解释: 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待兔守株
拼音: dài tù shǒu zhū 简拼: dtsz
解释: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东兔西乌
拼音: dōng tù xī wū 简拼: dtxw
解释: 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出处: 宋·吴潜《瑞鹤仙》:“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见兔放鹰
拼音: jiàn tù fàng yīng 简拼: jtfy
近义词: 有的放矢
用法: 连动式;作宾语、定语;指有的放矢
解释: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
例子: 当今世情,何人不趋炎附势,~,谁肯结交穷秀才。(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
狐死兔泣
拼音: hú sǐ tù qì 简拼: hstq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解释: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出处: 《宋史·叛臣传下·李全传下》:“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得独存?愿将军垂盼。”
狡兔三窟
拼音: jiǎo tù sān kū 简拼: jtsk
近义词: 移花接木、掩人耳目 反义词: 瓮中之鳖、坐以待毙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 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例子: 见柴曰:“汝~,何归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
获兔烹狗
拼音: huò tù pēng gǒu 简拼: htpg
近义词: 过河拆桥
关键词:传统图案 现代设计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220-01
中国文化当中的传统图案最早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随后转变为绘画,在器具雕刻及手工艺品的创作之中持续发展。经历了反复的历史实践后,成为了现代产品设计必不可少的一种设计元素。将传统图案简单而粗暴地加诸在产品的结构和样式上,并不能算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吸收,只能说是一种流于表面的形式表现。每一个成功的产品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与灵感来源,而传统文化与民族元素无疑是这些来源的重要依据,所以更好的把握传统文化与民族元素的精神内涵,将其和谐地融入到现代产品设计中。
1 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传统图案与艺术创作本质上便存在着必要的联系,一个追求发展的国家必须保有自己的发展形式,这种发展形式也必须体现在设计趋势上。现代设计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具有特定的文化发展价值。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一大优势元素,传统图案正是民族文化的产物。现代设计的成功与否,倚靠传统文化和艺术审美的指导。但表达中国文化并非贴上传统图形的历史标签,传统图形和造型都是有它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含义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传统典故和风俗在现代文化中都有所保留,所以在现代设计当中,用一种和谐的方式和方法借鉴运用那些表现通俗、涵义深刻的造型元素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2 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现状
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条件下,对现代设计的需求具有实质上的意义。随着西方艺术文化的不断渗透,设计师们的艺术创作观念收到了极大地冲击,在作品的创作上趋向于西方创作方式。设计师们在吸取西方设计方式来提高自身创作水平的同时,忽视了中国设计思维的文化底蕴在艺术上的应用。其中,一些设计师为了达到彻底转变创作观念的目的,照抄照搬西方设计方式。还有一部分设计师认为,中国的传统图案设计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审美节奏。这些不能正视自己国家的民族特点,一味的在效仿西方艺术成果的中国设计师们,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现代设计的局限性。
中国是文化大国、设计大国。但对于设计强国的称号一直没有实至名归。虽然近年来国内对于产品设计越来越重视,但是始终没有使中国的产品设计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中国设计师面临的新课题,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的内涵及形式,认识到这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从它丰富的题材和内涵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当中发掘其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中国要想成为设计强国,必须在本质上继承传统文化的内涵。
3 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图案中表现出来的四个基本观念可以运用到产品设计当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造型各部分间的比例与尺度、实用性与审美性的调和、整体美和局部美的协调统一。这是对产品造型中基本美学法则(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统一与变化)的生态美学法则补充。
设计师NicolasThomkins从中国古典哲学中获取灵感,利用太极的图案设计出这个荣膺德国红点奖最高奖项“最佳设计奖”(BestoftheBest)的杰作(图1)。整个设计由两个高分子聚合纤维编织的座椅组成,古铜为阴,银白为阳。利用太极阴阳图当中的两个极点作为椅子的坐垫;阴阳鱼靠近极点的部分隆起作为靠背,紧靠椅垫;鱼尾自然延展成为椅面。这个设计巧妙地利用了太极阴阳图各部分的图案元素,相互搭配形成了椅子的各个部分;太极阴阳图本身讲求的阴阳调和,采用对称的形式调和各部分的比例和尺度;椅子的放置沿着阴阳的交界,传统现代和谐交融,单独成立,双而圆满,这样的形态使椅子在使用时既能保有个人的空间,同时也能具备增强沟通和互动的功能。这个设计完美地体现了传统图案的四个基本观念从形态到内涵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4 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创新
创新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动力,传统图案在现代艺术应用上讲求创新的必要性显著。照搬历史文化、照搬西方文化都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体会传统图案的内涵,传统图案进行图形提炼,再运用到现代产品设计的形式与形态中去,作为创新的发展点。把图形的元素结合产品的造型,甚至产品的操作界面,丰富现代创作手法。这样的作品使受众者容易辨别图案的表达意境,而非空虚作画。
5 结语
传统图案与现代技术的互相融合,是现代艺术设计的独特创新理念和途径。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现代的审美艺术风格,而且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为我国美术设计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造物文化的美观与品质相得益彰、功能与形式和谐统一的造物主张,也是产品设计师突破现代设计的困境的最佳方式之一。我们应将现代的设计方法与中国的造物文化相结合,从而化作新的民族艺术设计风格,把传统图案的精神元素融入到现代的艺术灵魂传授中,必定会使现代设计作品更具艺术特色和欣赏价值。
参考文献
[1] 袁熙阳.外国艺术设计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6.
[关键词]中职;服装设计;现代学徒制;研究
一、现代学徒制的解读
现代学徒制是相比较于传统学徒制而言的。德国、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模式早在20世纪就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这为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传统的学徒制中,学徒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某一个特定的技能与工作,他与师傅之间的关系只是学徒与个体经营者或者企业之间的协议关系,既没有政府介入也没有法律保障。现代学徒制度是传统学徒制度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创新、自我实现和终身学习等教育理念,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教育水平息息相关。因此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如果要实施,必须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合作来实现。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中等职业院校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重视。因此,完善现代学徒制成为我国现阶段教育部门以及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实行现代学徒制的时间比较早,发展也比较完善,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借鉴有利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通过对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分析,可以总结出两条经验,首先,应该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障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其次,学校应该制定学徒属性的管理方式,合理安排学生的理论学习时间和企业工作时间,使学生在学好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到企业进行实习。
三、我国中职服装设计教学模式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服装设计专业采用的人才培养还是以比较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来进行的,教学缺乏创意,并且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一般都是围绕教材进行,教师在讲台上照搬课本,学生在课上或者课下在作业本上进行练习,学生的思维受到极大的限制,知识面比较狭窄,缺乏创新思想。另外,学校的教师虽然拥有比较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在仅有的一点点实践的机会中得不到专业的实践指导,使实践教学在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应有的比重和地位被削弱,学生的动手能力都比较差,只会纸上谈兵。而且,在校学生缺乏直接参与服装设计实践的机会。虽然中职学校已经很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了,但是由于各方面工作的缺失,导致学生的实习工作不到位,实习时间少,并且企业考虑到商业利益问题,并不会让实习学生亲自参加到工作中,学生只能够在旁边看着,这都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上岗就业能力的提高。
四、服装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中国特色的设想
现代学徒制度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同时提高,但是如何使之发挥其最大的效果最重要的就是探索出符合我国社会制度和经济社会的实施方法。
1.更新理念。我国职业教育一直以来的观念都是,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负主要责任,企业只需要进学校进行招聘就可以,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阻碍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因此,要想使现代学徒制有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更新理念,认识到职业教育中企业实践才是命门的事实,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真正获得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2.依托校企合作平台进行教学。带领学生进入企业现场观摩学习,采用师带徒的模式,邀请企业专业技师人员指导学生学习,有利于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同样,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带领学生进入企业也可以促进学生设计水平的提高。学生亲自到企业,由专业人员带领、指导,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例如:在进行面料认知的学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面料市场,由专业的面料辨别人员给学生介绍,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的方式可以增加他们对面料知识的认知。总之,现阶段我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比较缓慢,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系统的、符合我国中职院校实际情况的教学理论。因此,教育各界以及中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研究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努力进行实践探索,提出符合我国服装设计专业和服装企业特点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晓刚.服装设计管理中的几个问题[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
【关键词】现代教育手段 工程制图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教学法”在土木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29-01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传统工程制图教学中存在一些弊端。在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始终唱主角,满堂灌,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气氛呆板、沉闷,影响了教学效果,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学生的发展。在计算机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如何在制图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确定课题目标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现代教育手段有效应用于制图教学的目标:主要集中在以教材为代表的教学内容和以CAI课件及加入三维制图软件为代表的教学手段改革方面,就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达成了共识。
2.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他们在学习制图课程后对该课程的内容设置及教师的教学方法上看法如何呢?这也是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依据之一,为此,笔者在学生中做了问卷调查,虽然各项调查存在着学生的一些主观因素,但统计结果与教学观察基本一致,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这门课,但认为这门课比较难学; 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薄弱,学生强烈希望加入一些现代教育手段,解决教学过程中较难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3.编写课程大纲、授课计划及书写教案
根据调查问卷,课题组针对发现的问题,组织编写了教学大纲,并结合近些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及每周的集体备课,讨论如何将现代教育手段和多媒体课件结合,最终制定出授课计划。课题组教师认真书写教案,认真备课、授课。
4.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现代意义上的新教学法则不再局限于教的行为,而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对其因材施教。本课题研究,首先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手段、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和运用等方面着手,研究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应用于课程教学的模式。
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工作中,主动学习有关教学理论,钻研教材和教法,互相交流学习体验,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并积极探索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总结经验。形成一支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先进教育思想的教师队伍。
(2)调整工程制图教学课程结构,构建新的制图教学体系
课程组的成员把课程内容划分为三部分进行设置,即课程的核心内容――拓展内容――延伸内容。重新构建了工程制图教学体系,确保本课程与其他相关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衔接。
课程结构发生了变化。删去了难度大且今后很少应用的内容,本着以识图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精简内容,同时尽量联系实际,让学生发现自己看的、画的形体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难度降低了,学习内容又在身边,学生自然不会对制图课程产生畏惧心理。
(3)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引入现代教育手段,课堂中研究性学习的引入,不同教学方法的采用,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所在。利用CATIA、Solidworks等制作三维电子模型,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电子模型的研究,达到对真实形体的理解,从而较快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讲授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时,可以采用图像型与实物型组合的方式。但对于相对复杂或模型未能表达清楚的组合部分,可运用由相应的三维立体图引导学生的思维,甚至可以进入其内部进行观察,从而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总结和反思
1.总结
(1)通过课题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制图课程内容较难,学生是越往后学,学习兴趣越不高,而对制图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授课班级中学习气氛非常浓。课程结构删去了难度大且今后很少应用的内容,本着以识图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精简内容,同时尽量联系实际,让学生发现自己看的、画的形体就在自己的身边。
(2)通过课题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三维造型软件的使用可将形体的内部结构、外部结构及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都能表达清楚,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课题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
在访谈中,学生觉得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动手能力提高了,在实际的读图绘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会想办法去解决。
2.反思
制图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尽量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
(1)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并不是对传统教法的否定。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讲解清楚,学生也可理解的教学内容,就没有必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应互为补充、各自发挥长处。不能为了应用新技术便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
(2)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教育教学的研究中,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教师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为迫切。教师不但要能熟练操作使用课件,而且要参与到课件的制作中来,并创建多媒体课件库。
四、结束语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特点是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三维与二维转换的模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大量的直观模型,有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仅靠多媒体不利于学生掌握绘图技能。为此,工程制图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方式应相结合,在教学中必须保留一定的传统教学手段,对着实物模型,在黑板上绘制图形,并让学生有时间跟着绘制,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好制图的知识,并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生实际,不断优化工程制图课的教学方法,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王艳芳. 高职院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147-148.
[2]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 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人们思考和谈论最多的是教育质量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对远程教育这种教学方式的质疑。从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国际上的成功范例、各国政府重视程度以及远程教育理论看,人们对远程教育从基本上还是认同的,但为什么又对其教学形式会发生质疑呢?笔者以为,问题的基本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现实模式与理想模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现实教育环境和人们固有教育思想下的远程教育与远程教育理论构建起的理想模式相去甚远。因此,在看待远程教育的发展时,要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出发,去考察它不断走向成熟的轨迹,而不是单从理论出发,以理想模式去对照现实模式,并以此为据作出成功与否的判断。同时也要对照理想模式对现实模式不断作出调整,促使现实模式向理想模式快速发展。
二、现实模式与理想模式冲突的基点:人的自醒与自觉
在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中,人始终是活动的主体,教育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主要社会活动和载体,人的主体作用更为强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都投入学习活动,而且学习是由自我发起的,同时也认为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对获得的信息主动实现意义建构。远程教育理想模式就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基础上的教育形式,因此它的所有理论和设计都是以人的自醒和自觉为前提的。而在现实模式中,人的自醒与自觉却被忽视。下面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1.新生环境中人的自我发现
环境与人的关系一般是环境影响着人的生存状态,反过来人又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特别是在新生环境中人总是在了解、熟悉新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与环境的不协调之处,进而通过自我检讨改变自己、改善环境,使人与环境达到和谐。当人类社会到了上世纪末时,整个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通信技术的全面提升,使地球变小了,而生存竞争加剧了,人的自我超越意识增强了,更加重视人的生命质量。这种新生的环境给很多人带来了生存的恐惧,也带来了很大的不适应。为了力求与新环境达到和谐,人便更加重视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因而构建学习化社会成为时代的要求。远程教育理想模式就是基于这样的社会前沿环境而构建的。但是远程教育的现实模式是建立在具体的发展环境基础上的,地区特征比较明显。比如我国的远程教育在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当然一方面与技术和教育理论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与社会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有直接关系。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还存在着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在新生环境中,人的自我发现还停留在最初阶段,即开始认识到自我与环境的不适应,因此仅从外包装上力求使自己与环境相协调(如获取文凭)。远程教育的现实模式正是顺应了人的这种需要,所以一开始就迅速膨胀起来。
2.学习者自治能力影响自主程度与教学形式
远程教育成熟的真正标志不是学科的建立,也不是教学平台的搭建,而应该是学习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治。远程教育理想模式最核心的内容是学习者个别化自主学习,而在个别化自主学习中显然学习者内因起着关键作用,社会和教学机构要做的事只有两点:一是为学习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为学习者学习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所以,我们首先需要讨论两个问题:在远程教育中学习者有哪些自?学习者自治能力是否影响教学形式?对于第一个问题,远程教育理想模式的答案是:(1)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教育目标和选学课程;(2)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决定学习进度;(3)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而这些自是建立在学生自治基础上的,可见学生自治能力的水平决定学习者在远程学习中的自,同时也就影响到教学的基本模式。面对自治能力很强的学习者(完全成熟的远程学习者),教学模式就是个别化自主学习:而对于自治水平比较低的学习者就更需要教师的“教”。前者是属于理想模式,而后者是属于现实模式。在目前学习者自醒、自觉程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学习者远程学习的自治能力也相应比较弱,教学自然要特别重视教师的“教”。
3.需要、自醒与自觉
为了能够进一步厘清人的自醒与自觉在远程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还有必要对需要、自醒与自觉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分析。人的需要一般包括两类,一是自然需要,即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饭、睡觉等;另一类是发展需要,即人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提高生命质量,总是谋求最好的生存环境,自我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如谋求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成就等。这两类需要中,显然后者是建立在自醒基础上的。同时人的自醒程度影响需要程度和自觉程度,而在需要与自觉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人的需求心理越强烈,自觉程度就越高;反过来,自觉程度的高低影响需要的实现。
综上所述,远程教育的理想模式是以人的高度自醒和自觉为前提的,以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自主学习为其基本教学模式;而现实模式中由于人的自醒与自觉程度不高,因此在教学模式上重视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面授与自主学习相统一;在管理模式上计划管理大于学习者自我控制、过程管理重于支持服务。
三、现实模式与理想模式冲突的四个关键指标
分析现实模式与理想模式冲突的具体内容,从教育模式的构成看,主要有四个关键指标,即学习环境是否完全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支持服务是否完全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学生自治是否完全能够达到穆尔提出的学生自治程度的准则,教学模式是否完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真正实现个别化自主学习。下面通过对现实模式与理想模式的比照,对此四个关键指标再作进一步解读。
分析上表,从客体的角度看,学习环境是造成现实模式与理想模式冲突的关键因素。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家所构建的教育模式是以四个要素为其内核的,一是人人具有适合远程学习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环境,二是具有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三是有良好的支持服务系统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四是学习主体是属于自治能力很强的成熟的远程学习者。前三者都属于学习环境的范畴,因此我们说环境是主要的因素。假设这些学习环境是现实的,那么远程教育的优良品质就真正能够得到体现,如打破时空界限进行学习、实现教育公平、为偏远地区的学习者提供远程教育服务等。但是现实的远程学习环境与理想的环境还有一定距离,首先表现为学习环境的不平衡性,因此在教学模式上要体现现实性,也就是要根据地区特点、学生特点来构建教学模式。同样我们在对远程教育进行评估时,评价 指标应建立在现实模式的基础上,而不是以理想模式去评价现实模式。
四、个人学习需要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现实模式通向理想模式的桥梁
我们在分析某一种教育存在的问题时,或评价教育质量时,往往从教育本身寻找原因,并进而不断改善教育形式。这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是无可厚非的,但结果往往并不是令人十分满意的。教育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又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因此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也是力求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过程。远程教育的初级形式――函授教育,之所以一开始就得到社会的认同,是因为在教育形式上与传统教育比较接近,也适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在社会需要方面,人才短缺,教育落后。远程教育的中级形式――广播电视教育,1979年创办伊始,就取得了很大成就,它虽然利用广播、电视进行教学,但在教学的基本形式上传统授课的色彩还非常浓厚,所以有人称为“黑板搬家”。从社会需要看,上世纪80年代我国正处于人才断层时期,社会需要人才,人们需要知识,这就促使广播电视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分析上述两种远程教育形式,它们的成功都反映出:社会与个人对此种教育的需要是一致的,也就是社会环境与个人学习需要是和谐的。
远程教育理想模式定义下的社会是人人需要学习、学习环境良好、学习者自主而成熟,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和谐的学习化社会。远程教育现实模式要通向理想模式,就必须实现个人学习需要与社会环境(包括学习环境)的和谐,具体表现为以下7个指标:
(1)社会人才观由重学历转为重能力;
(2)工作业绩成为个人升职的关键指标;
(3)社会信息化程度极大提高,并向农村延伸;
(4)学习资源极大丰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健全而优质;
(5)学习者学习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进而提升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个体生命质量;
(6)个人学习需要与社会人才需要相一致;
(7)远程教育发展周期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