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践课题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从事幼教工作十多年,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发现“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人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阅读的人”。阅读能力应从学前开始培养的观念,目前已逐渐为世界各国幼教界所认同。但是,通过早期阅读现状调查我们了解到,幼儿园及家庭对幼儿早期阅读还不够重视,在观念和行为上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家长、教师不理解早期阅读的正确含义,多数家长和部分教师认为早期阅读就是识字,幼儿不识字就不能阅读;其次,幼儿园及家庭缺乏良好的有效指导。这些现象引起了我们高度的重视和深深的思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分享阅读家庭读本运用的教育研究来解决以上问题。
二、研究目标
1.通过家庭读本阅读,来发现家庭读本阅读对于幼儿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都能得到提高。
2.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
3.通过实施分享阅读课题,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力度,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三、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3~5岁幼儿。2.具体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自然实验法、访谈法及观察法。3.研究时间: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
四、研究计划
1.准备阶段:2010年8月收集整理。确定课题实验研究方案,选拔实验老师、成立实验领导和实验小组。
2.实验阶段: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根据实验研究方案实施研究工作,对儿童阅读能力展开前期测评工作,开展家教讲座,写出调查报告,实现初步研究目标,围绕活动目标探索分享式阅读的途径和策略。小班主要研究在分享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习惯、中班主要研究在分享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能力、大班主要研究拓展阅读内容,促进幼儿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发展。并在实践中探索、梳理主题背景下分享阅读活动设计的方法和策路。不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并向总课组汇报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定期收集论文。
3.巩固、扩大成果阶段:2013年6月至2013年7月,实验检测、分析结果、撰写论文,进行理论总结,上报结果。
五、实验措施
1.问卷调查。2.阶段性测评:小结、总结。3.跟踪调查,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研讨会议,同时采用各种激励措施。
四年来课题有序、平稳地开展了系列活动:召开了“亲子阅读”的沙龙活动、幼儿自制图书的活动,举行幼儿分享阅读大赛。
同时结合对分享阅读的实践及教学活动的思考,我撰写了经验论文和分享阅读的案例。分享阅读专家袁园老师来园对课题进行指导,给予了较好的评价及合理的建议。对课题的实施、阅读环境的创设给予了肯定。同时我园与北京分享阅读的专家与老师进行了《幼儿园主题活动背景下,分享阅读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的交流,对分享阅读课程进行了诊断,专家认为课题立足于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挖掘和拓展适宜各个年龄段“分享阅读”的内容和读物,既丰富新教参的内容,又促进幼儿、教师的发展,提高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形成幼儿园阅读特色。
2013年4月,幼儿园在全园召开了《主题背景下的分享阅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论证会。论证会上,为了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向大家展示我的课题成果,我展示主题背景下分享阅读集体活动以及相关的一些拓展活动,并进行了《快乐阅读,分享快乐》案例介绍,家长就幼儿园开展分享阅读以来的感受进行了分享,孩子们还进行了“唱诗诵诗”等有趣的活动。
这里我要做的不是规范的学术报告,主要是向大家汇报思想品德课题组两年来所做的工作。另外,探讨本课题组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还不是很成熟,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课题研究所做的工作
本课题自开展以来,我们以课题研究的“目标”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具体如下:
(一)学习教学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逐步转变教学观念,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信念。我们组织教师有目的地学习教学理论,学习新课标,使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及时更新和提高。同时,我们还开展一些经验交流会,围绕某个专题,进行讨论、交流。为了及时了解教改动向,获取最新教育信息,我们还组织适当的外出学习。另外,课题组还坚持组织教师进行每月一次的新课标学习,使课题组教师的教学理念能紧跟时代潮流。学习的书籍有《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课堂教学论》----
(二)理论结合实践,追求有效课堂。
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成长学生、成就教师。我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还结合课题研究的目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活动。另外,因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学艺术的基础,而创新教学方法更是教育的生命线,如果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每学期都开展一次课堂教学及说课大赛,以此来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演讲新教法,努力增强教研课改能力。通过上述活动,教师们达成了共识:①好的思想品德课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但又不能让生活替代思想品德课;②教师的语言要科学、规范,要有美感并富有激励性,教师平时要善于博览群书,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③教师平时要多关注并研究“评价”,要让学生学会合理评价自己和他人,以发挥评价的激励机制。
课题组积极把研究的成果向外推广。2月份,吉留祥、杨义平老师的全市公开课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高度评价。3月份,刘美珍老师送课下乡。另外,课题组把九年级思想品德所有科目制作成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放在二中网上,与全省思想品德老师共享交流。
(三)开展沙龙活动,争辩中明方向。
教科研“沙龙”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科研方式,应该说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们在交流中得到收益,感觉到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课题组利用暑假时间,在学校开展中考试题赏析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预设与生成”教学月活动。除了开展校内沙龙活动外,课题组成员还发挥网络优势,参加人教版思想品德qq群、鲁教版思想品德qq群,自己建立苏教版思想品德qq群。在网络上与各地思想品德专家学者进行交流研讨活动。
(四)教科研一体化,提高研究实效。
要求课题组成员制订详实有效的研究计划,扎实研究过程,进行开拓性研究工作。课题研究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可搞专题研究、学术沙龙、课题研究课等。
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教育论文竞赛活动,如吉留祥老师的《回归生活,让课堂更精彩》获得常州市2009年思想品德年会论文二等奖。
(五)让教学回归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为使课题研究与学生的活动紧密联系,每学期,课题组都举办一次思想品德课活动周。内容丰富多彩,如:手抄报设计比赛,演讲比赛,表演比赛,故事征文比赛,社会调查报告等,促使学生在竞争中体验、在交流中感悟、在实践中探索、在训练中拓展、在开放中提升,从不同的角度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促进自身个性发展--这是课题研究成功的又一表现。
我校潘国庆老师见义勇为,获得金坛、常州政府表彰,课题组利用这一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居委会自行车失窃情况调查活动”。还开展了“塑料瓶回收研究”活动;“盲道行走体验”活动-----
(六)让生活化作教材,营造文化氛围
有人说:“校园应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使每座墙都能说话。”确实如此,为了营造思想品德课文化氛围,学校的教育作用不仅是通过词语、说教起作用,更是通过立体的、多彩的、无声的环境文化时时处处、无时不在地对师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着熏陶、渗透和影响的作用。校园过道里的板报和书画,宣传栏和各班的黑板报,是我校的一大特色。这些墙报、宣传画、黑板报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品德教育,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课题研究的成效
1、促进了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原先那种视课堂为“生命”,认为只要掌握了课堂上传授的理论,学生便能有效地掌握知识,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旧观念得到了彻底的转变。课题组每位成员都能有意识地驾驭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效地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树立了正确的教学观。同时,学校已逐渐形成了以课研促教学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它使教师们提高了思想认识,更新了教学观念,使教研成为了自觉行动,教师们实现了“要我研究”变成“我要研究”,在教学和课研上的自觉性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们养成了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每一位成员均能结合教学实际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多次的研究中,教师们的教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有多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或获奖。共2页,当前第1页1
3、培养了学生学政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立足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上,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形象化。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课堂中再也坐不住了,纷纷积极、主动地去尝试、去体验,学生有体验就会有感悟、有思考、有话说;活动时敢于提出疑问,不愿意与别人的方法相同,总想另辟蹊径;平时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会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去判断、去猜想。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具体成果有:
活动课教学的设计、课堂教学个案; 教师论文选编;
学生小论文选编;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光盘);
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获奖证书。
关键词:一般中学;四环双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76-3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一般中学”
在我国当前的办学体系中,由于历史或区域的原因,学校是分层级的。尽管在义务教育领域已经取消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之分,但学校事实的差距依然客观存在。本课题所讨论的“一般中学”是指位于农村、城郊以及城市内部区别于重点中学的相对薄弱学校。与拥有各方面优质资源的“重点中学”相比,一般中学突出的特点是生源状况不佳,师资力量不强,无法适应当前“整体划一”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因此,“一般中学”师生要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课堂不能等同于“重点中学”的课堂,在牢固确立“为完满生活作准备”的理念基础上,更宜将培养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幸福公民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推进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全面改革,走适合“一般中学”学生的教育教学路线。
(二)“四环双学”
“四环双学”是本课题所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统称。其核心在于重新核定并正面回答一般中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两个基本的问题。
“四环”:
此处系指课堂教学中师生需共同实施的四个基本学习环节或者须共同完成不同任务的一个过程。这个概念的重点在于明确定位“一般中学”学生课堂学习的基本内容及实施的基本程序。在基本的知识与技能领域,本着循序渐进与回环往复的原则,我们认为所有的课堂学致可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相对固定的任务,这样在任务与过程之间即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我们将其中的每一个对应称作“一环”,这样每节课大致形成以下几个环节:
“一环”:让绝大部分学生了解“最直接的知识”。
何谓“最直接的知识”?本课题系指一些最常用、最简单和最直观的知识。获取最直接的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模仿式学习。模仿学习知识、技能和技艺是我国传统的方法。如孟子主张制定一定的教学标准,要求学习者通过模仿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他指出:“大匠不为拙工改废墨,羿不为拙射变其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意思是引导学生学习时,要有既定尺度和标准,然后让学习者细心观察模仿,自动去学。在第一环,通过模仿的途径激起“一般中学”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他们更主动地学习,并保持学习兴趣。因此,模仿、了解最直接的知识,是为了更主动地学习。
“二环”:让绝大部分学生把握“最亲近的内容”。
何谓“最亲近的内容”?本课题系指学生个性内心乐于接受的、最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奥秘和生活意义的知识。让教育回归生活,是教育幸福的不二法门。新课改理念不提倡教育教学脱离生活,一切教学都应该紧密围绕生活这个原点进行拓展。在第二环,文科课堂,学生能“闻书香,聆听窗外的声音”;理科课堂,学生能“做实验,试验生活的真理”。这种自然化、生活化的学习才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也是最亲近的。
“三环”:让绝大部分学生解决最基本的问题。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而最基本的问题才是“一般中学”学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何谓“最基本的问题”?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不同的学校、甚至不同的学生也有具体的区别。但它一定是基于“双基”而言的。教育者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双基”,从而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讲的最基本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知识性的问题,而是有利于“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
“四环”:让绝大部分学生获得最实用的技能。
“最实用的技能”即是新课标指出的最基本的技能。新课标对基本技能进行了重新定位,本技能的界定在于它的发展性。文科类学生的演讲写作技能和理科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都是“一般中学”需要开发的校本课程,因为这些技能最适用,最有利于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双学”:
就学生主体及内容而言,在任何课堂教学中,都存在着以下一些双向的关系:如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课内与课外、书本与社会、一般与特殊等……理论上,教师与学生之间都有互相学习的必要,是谓“教学相长”;学生与学生之间更有相互学习的必要,此为“合作或互动式学习”。就学习的具体内容而言,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知识,还需掌握技能;不仅在课内学习,还要课外巩固;不仅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关注社会大课堂。据此,本课题将“双学”,定位于课堂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和“互助式学习”。
1.个性化学习。
个体差异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历来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两者关系的研究与应用促进了教学的变革。一方面,多元智能理念指导下的个性化教育从“教”的角度出发,改变了传统教育“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在充分考虑到学生智力因素、认知方式、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后,对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了新探索。另一方面,多元智能理论也从“学”的角度指出:现代教育的因材施教,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发现自我闪光点的基础上“学会学习”。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成功的教学应在继承“以学论教”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学习,“使教育在每个人身上得到最大的成功”。
基于上述理念,个性化学习方式致力于在学生智能测评和学业测评结果的分析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校本课程自主选修,选择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为其量身定做学习方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确定最为合适的学习内容,设定切实的学习目标,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一般中学的学生只有在“把握学习基点,做好学习准备”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学习的基本环节才能保证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2.互助式学习。
是指师生、生生之间在课堂上就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讨论、交流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互助式学习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如果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环”之内容,一环也无法实现。基于一般中学学生长期形成的学习惰性、畏惧感及不自信,课堂上需要教师牵头组织学习,需要互为师生、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助”的核心实不在“助”知识,而在助信心、助习惯、助成长。要通过生生之间互为师生式的充分互动,努力改变学生原有的机械、被动学习习惯,强调人人主动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操作流程可概括如下:教师首先讲授基础知识,设置情境,然后有目的地引出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学生先围绕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自主讨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积极的研讨,并现场汇报结果。
互助式学习以大家切实“亲近”的问题为核心,以“思考”、“讨论”、“互为师生”为手段,以“文科感悟、理科实验”为途径,以“发现”、“创新”为目的。学习和交流的内容首先须对学生是有足够的吸引力的,同时,要充分注意设置必要的悬念与障碍,使研究内容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难度,促使学生形成渴望排疑解难、寻根究底的强烈愿望,从而逐步实现自疑自解。
(三)“课堂教学模式”
综合各教育理论家对教学模式的阐释,我们以为:教学模式指的是导向特定的学习结果的一步步的程序,它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一定的教学程序来促进学生开放性、个性化的积极学习。
“四环双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系我们根据自身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结合“一般中学”的具体教学实际提出的一种基本架构。与“重点中学”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四环双学”不追求高投入,高收益,不强化思维的无限止拓展,而是侧重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开放性地引导学生掌握并挑战“最直接、最亲近、最基本、最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四环双学”的课堂应该是“让课堂焕发最基本生命活力”课堂,应该真正做到了“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真正做到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实践研究”
“实践”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的具体行为行动;“研究”则主要是指研究者的探索活动。实践研究则是把两种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一边探索一边践行,一边践行一边探索。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研究、实践,解决问题,探索新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实践研究的基本特征是:实践研究以提高实践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强调实际工作者与科学研究者的合作,实践与研究的结合;重视及时反馈;允许在总课题目标的指引下边实践边调整方案。
综合而言,本课题“实践研究”强调以下原则:
1.为实践而研究。
传统上,受一般科学研究的影响,教育(教学)研究的旨趣是为了获取“真理”,这种旨趣假定关于教育真理的知识能够通过教育实践工作者很好地再现于教育实践之中,而教育(教学)研究的任务则是直接为这类知识的增加作贡献。虽然直到今天,这种研究观还是许多研究者甚至许多实践工作者所持的立场,然而最近几十年来通过对教师的研究却越来越清晰地发现:这种实质上是把教师视为一个简单“中转站”的观念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估计得过于简单了,教师这个与专业理论研究者一样有着理解能力、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样有着知识与思想的“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绝不仅止是某个“专家”理论的简单执行者。科学概括出来的研究知识并不能直接地驱使社会实践,还必须有一个“启蒙过程”,以使某一情境中的参与者能够对自己的情境有一真正的理解,井作出明智而谨慎的决定。实践研究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启蒙过程”,实践者不但直接参与了研究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是教育科学研究群体中平等的一员,而不是某种“权威”教诲的聆听者。实践研究的根本旨趣不是为了理论上的产出,而是为了实践本身的改进。实践研究的精义在于:它是这样一种革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目的在于改善某个人或某团体自己的、而不是其他人的实践。因为“改善”是一个难有终结的目标,所以“为实践而研究”的旨趣要求实践研究是一个不间断的螺旋上升、循环反复的过程。
2.对实践的研究。
“对实践的研究”表明实践研究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形式。实践研究关心的“问题”(实践中值得研究的对象)可有不同的层次:一是可以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通过某种技术的刨制或应用而获得解决的问题;二是可以使教师了解他的行动“意味着什么(已经或可能在学生身上产生什么样的实际影响)”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变化的。不管是哪类问题,问题的发现与界定都是行动研究的起点。因为特定环境中的实践者所面临的问题总是特定的,所以实践研究中作为研究对象的样本往往也是特定的,而不必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这个特点也决定了实践研究应该是有弹性的,而不是生硬地遵循某一个严格的程序。它不但要求课题组成员掌握一定的研究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要求课题组成员有对实践问题保持一定的敏感,并有适时调节研究方法或侧重点的应变能力。
3.在实践中研究。
实践研究既不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研究,更不是在图书馆中进行的研究。实践研究的环境就是教师工作于其中的实际环境,从事研究的人员就是将要应用研究结果的人,研究结果的应用者也就是研究结果的产出者(至少是其中之一)。这双重身份整合在同一主体的身上,使得实践研究过程实际上成为教师的一个“学习过程”。课题组成员在行动研究过程中通过不间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直接或间接的观察与反思,通过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合作者的交流,不断地加深对自己、对自己实践的理解,并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这样,实践研究就超越了传统上对“研究”功能的界定――真理知识的增加,而成为“人的发展”的一个过程。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略)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建立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新型有序的课堂“四环双学”体系,使课堂教学在科学的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得以优化。具体内涵如下:1.通过教师正确的激励、组织、点拨、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分层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2.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很好地发挥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力和才干;3.在认真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揭示出在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模式,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理论上的自觉和实践上的高效、优质,为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确定如下:
1.初中各学科“四环”具体内涵确认和归类的实践研究;
2.高中各学科“四环”具体内涵确认和归类的实践研究;
3.一般中学“个性化学习”具体实施策略的研究;
4.一般中学“互助式学习”最佳方式、方法及策略调整的研究;
5.“四环双学”课堂教学模式整体架构及模型的研究。
关于“四环双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我们设置了知识、能力、程序和时效分配四个系统,有机匹配上述系统,可以形成下表所示具体操作流程:
系统牵引:每节课前5分钟学生都将课前准备的问题以纸条的形式呈现,并提问班级其他同学,以互问互答的形式自助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系统延展:一环一最,层层递进,逐步实现新授目标;
系统迁移:测“四最”,探“技能”,完成自主建构;
系统回归:形成学生各自独特的知识树,完成系统归类。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以本校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样本,分高初中、分学科展开独立的行动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着力遵循以下七大原则:
(1)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2)整体研究与分散研究相结合。
(3)以人为本、发展教师的原则。
(4)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5)评价考核跟进,骨干引领与评比激励相结合,个体与团队相结合(“班集体”、“学习小组”、“教研组”等团队)。
(6)反思性原则。
(7)教育资源的最优化原则。
(二)实施过程(略)
(三)研究方法
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1)行动研究法。按照预定的模式各学科进行相应的研究,对参与课题实验的行为过程进行跟踪、观察、调查、分析,并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和调整。
(2)文献资料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相关资料,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结合本校实际找到新的生长点,避免重复和走弯路,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
(3)问卷调查法。形式有问卷、访谈等。
(4)案例研究法。选取重点学科进行全程跟踪,通过归纳、筛选和分析发现问题,从而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文化体育工作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跨越,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逐步提高我县的文化创造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文化体育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推动发展繁荣、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着力推动文化体育的大繁荣大发展。
一、我县文化体育基本情况
(一)城乡文化体育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县积极挖掘历史文化,接通历史文脉,建设文化强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特色,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了以县城为主体、乡镇为纽带、村级为重点,特色村寨、传承点为补充的四级文化服务网络。
(二)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新建规模均为国家一级馆的县文化馆、图书馆。文化馆占地面积1765平方米,建筑面积3996平方米;图书馆占地面积1281平方米,建筑面积3326平方米,并投入大量资金配备了相应的设施,已于20__年7月投入使用。乡镇文化站建设方面。大桥文化站被评估定级为__省一级文化站。完成了哨冲、牛街、龙武、坝心、新城等乡镇文化站的主体工程建设,改造、修缮了宝秀、龙朋2个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室建设采取上级投资一部份,村民议事集一点,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在群众文化活动基础好、积极性较高的农村率先实施。目前,全县已组建乡村文化室100余个。
(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样
一是利用春节、五一、国庆及周末等节假日,频频举办书法、美术、摄影展览,举行专题文艺晚会,县城共有各类文艺演出队伍21支,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参与文化娱乐蔚然成风,广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都要举行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200余场次,极大地活跃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是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活跃农民生活为主题,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一批为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在农村演出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三下乡”文艺演出受到群众的喜爱。“2131”工程惠及农村,放映一系列适合农村观众观看的科技片和故事片。全县共有农民业余演出队500余支,每年在春节等各类节日举办各类演出1000余场,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
三是图书馆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馆藏图书达20多万册,已实现数字化管理。新建图书馆已接待读者5万余人次,图书馆网站点击率达100多万次。信息共享工程正在建设中,县级节点已投入使用。积极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在全县115个村委会都设立了“民兵之家”图书室,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到有力保护和传承
我县认真贯彻实施《__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到有力保护。20__—20__年,完成了民间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形成县级保护名录246项,州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123项,4项被列入__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族海菜腔、烟盒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设立了龙武镇粟树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宝秀镇小冲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为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我县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民间文化交流和民俗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全县共开办17个民族文化传承班、7个烟盒舞传承点,把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培训班办到农村、学校,采取老年带中年、中年带少年的方法,传承歌舞、刺绣、民族传统乐器制作等民族民间艺术。整合了原有的演出队伍,从农村民间艺人和农民中招聘演员,面向市场,发展演艺产业,多次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严格按《彝族烟盒舞》保护方案积极开展工作,20__年共组织“广场烟盒舞”培训活动16次,参加人次达1万多人次,既丰富了广场文化,又传承了民族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民间艺人后宝云、施万恒、阿家文被命名为国家级民间艺人。文化部命名__县为“彝族烟盒舞之乡”、哨冲镇为“花腰彝族歌舞、刺绣之乡”、龙朋镇为“彝族歌舞之乡”。
(五)对外文化交流及宣传工作颇有成效
我县紧紧围绕打造__文化品牌,建设民族文化强县的战略,立足__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资源,挖掘历史文化,提炼人文资源,以优秀的精神产品和优质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烟盒舞、海菜腔、花腰歌舞、女子舞龙,仆拉大鼓舞等资源打造我县文化品牌,充分展现__文献名邦风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狠抓对外交流演出,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了__的知名度。
20__年,民间歌手李怀秀、施万恒在首届“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中一举夺得了原生态民歌对唱组金奖。五名花腰歌手参加第二届全国南北民歌擂台赛,获得优秀歌手奖和优秀表演奖,李怀秀姐弟的海菜腔对唱获得擂台赛最高奖─歌王奖,并在20__年全国青歌赛中获得原生态组金奖。在我县摄制完成的以展示我县彝族花腰民风民俗为背景的影片《花腰新娘》获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奖等。以民族民间文化元素为基础创作的各类文艺节目屡获殊荣,1999年参加“国安杯”百龙大赛获金奖,多次参加“群星奖”等高级别的比赛。成功举办的四届“花腰歌舞节”,每年举办杨梅节、荷花节,每年都要组织20多批次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使__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烟盒舞、海菜腔、花腰歌舞、花腰女子舞龙等__民族文化现象引起了外界的极大关注,民族文化对外影响不断扩大,__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特别是花腰歌舞《凤舞龙飞》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相约北京20__”文化活动的演出、西部博览会开幕式演出、央视《同一首歌》的演出任务圆满完成,使我县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得到广泛的宣传、推介,为进一步打造我县的民族文化品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加大
我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20__年,出台了《__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于20__年对古城进行全面普查,把古城区具有较高的价值的192间古民居和其它古建筑列为县级保护民居挂牌保护。陈氏宗祠、企鹤楼被列为全国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新公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项,全县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达67处,文物藏品达1231件。认真做好各级文物的保护、修缮工作,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宗祠、企鹤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来鹤亭等文物的维修正在有序进行中。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正在积极申报郑氏宗祠、秀山、文庙建筑群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文化市场进一步规范和发展
在文化市场和出版物市场管理工作中,我县始终坚持“繁荣发展、服务管理”的工作理念,以网吧、图书音像、歌舞娱乐和演出市场等场所整治工作为重点,进一步规范 文化市场和出版物市场经营秩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全县共有文化产业经营门类12类,经营户257户,分布全县9个乡镇,社会各界投资文化产业的趋势明显增多,文化消费呈上升趋势,文化旅游日趋升温,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八)体育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20__年,结合“奥运年”举办了__县“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冬季长跑活动”,__县“迎奥运 庆新春”三人制篮球赛,组队参加了红河州首届少儿跆拳道邀请赛,举办了“太极柔力球”培训班,参加了州老年人运动会,举办了荣诚杯中国女蓝邀请赛、中学生运动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了全县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的文化体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特别是经营性文化体育产业还处于较低水平,还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体制的改革还很滞后,文化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内涵挖掘培育不够,表现形式不够丰富,品牌特色不鲜明;二是文化体育建设的投入小,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场所规模层次还较低;三是文化体育产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四是文化体育市场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管理还不规范,发育不成熟,活力不足;五是人才激励和推出机制还不完善,队伍建设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各门类艺术拔尖人才数量极少。
这些问题,是当前影响我县文化体育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实现我县文化体育大繁荣大发展,任务相当艰巨。但我们相信,通过党委、政府的重视、社会各界和广大文化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使我市的文化体育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四、今后的工作重点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终是要以学习实践的有效成果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今年是建国60周年大庆,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建设将得到全社会的更加重视,文化体育事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继续牢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要求,坚持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两轮驱动,狠抓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文化品牌创造、激励机制的建立,加强文化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涵养能力建设,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抢抓机遇,力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有突破。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县文化体育工作的重点。当前,我们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做好图书馆、文化馆的设备、设施配套工作;加快__县体育场馆、演艺中心、博物馆的立项建设步伐;加快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健身工程、烟农学校和农家书屋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市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
2、打造精品,力求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以“五个一工程”为目标,充分发掘民族民间文化,狠抓文艺精品创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文化精品。精心打造烟盒舞、海菜腔、花腰歌舞、花腰女子舞龙等文化精品。以“三下乡”和“文化惠民工程”为基础,坚持“农闲抓农村,农忙抓城镇,节日抓重点,庆典抓特点”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文化活动。通过组织“我们的节日”节庆文化体育系列活动、乡镇文艺汇演、企业文艺展演、民间节日、群众文化专业技能大赛、庆祝60周年、建党88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等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扶持优秀农民文化艺术团队。积极引导农村文化精品走入市场,娱乐大众。真正使文化贴近百姓,融入生活,让城乡居民在奔上“经济小康”的同时,享有“文化小康”深入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挖掘、收集、整理和传统特色艺术的开发,挖掘文化底蕴,突出特色文化,扶持文化精品创作。
3、创新思路,力求文化体育产业发展上水平。一是加强文化馆演出队伍的建设力度,为宣传__、推介__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加大民族民间艺术品的研究开发力度,充分利用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民间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等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三是做好图书馆古籍的普查、保护和开发工作,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创办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四是做好民族文化保护区的申报工作,依托我县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建成集农耕文化休闲园、民族民间艺术研发园、民族风情演艺园、体育健身园、文化娱乐园等为一体的示范基地,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五是拓展文艺培训的空间,在打造品牌和增加收入上做大做强,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六是努力发展全民健身和国民体质监测等体育产业。
一、心理保健参与式主题班会的概念
主题班会就是围绕这一个主题在班级成员内部开展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智慧和力量,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我教育的活动。主题班会的历史由来已久,在高等学校里出现了很多年。传统的主题班会是进行学生的文明习惯、道德品质和进行自我管理教育的平台。传统主题班会有很多明显的不足之处,譬如计划主题是随意设定,主题陈旧同学们不感兴趣,学生不经过充分准备等。正因为这样,很多同学们对主题班会参与热情度不高,在主题班会上往往听别人谈论,自己的想法不能表达出来。为了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作用,必须改变传统主题班会的主题和组织形式。心理健康是关系到每个人的问题,每个人对这一个问题都有话要说。因此,开展心理保健参与式主题班会不仅受到同学们欢迎,也有利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
二、心理保健参与式主题班会的作用
(一)心理保健参与式主题班会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新平台。心理保健参与式主题班会很符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脑具有对新鲜事物的探索能力,人脑喜欢新鲜的事物。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的将贮存在人脑里的知识和经验与未知的新鲜知识和经验建立某种联系,从而重新获得新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心理保健参与式主题班会中,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在会上也会听到别人对这一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活动中通过安排大量的合作学习,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体验、社会实践等环节,一切以学生为核心,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开展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与训练,使系列班会成为学生体验情感、塑造人格、完善自我的重要平台,使每个学生都会在认真讨论和主动参与后,对自己的心理观点重新认识,重新修正。这种心理保健参与式主题班会,可以培养大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面对挫折和失意,了解情绪发生和心理变化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将知识与其产生和应用的情境融合到一起,从根本上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信心。
(二)心理保健参与式主题班会有利于培养学生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最先是由德国人提出的,后来经过许多心理学家的努力,情绪智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情绪智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我国学者认为情绪智力是指一个人成功完成各种心理活动所需的心理特征。从情绪智力的完成来看,情绪智力包括观察、理解、表达和调控等过程。观察就是要看别人对自己言行的反应,而理解则是因每个人的大脑对事物分析结果决定的,理解之后还要在心中进行评价,并作出反应。表达是主题人针对听话者的反馈做出的反应,以试图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是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调控是个人在谈话过程中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尽可能保证谈话能进行下去而控制自己的行为。心理保健参与式主题班会,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学习主体独立而自觉地完成上述过程,在现场练习和课后作业中得到反复强化和充分体验,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情绪智力。
三、心理保健参与式主题班会的特征
(一)互动性。心理保健参与式主题班会与传统式主题班会不同,心理保健参与式主题班会的最大特征就是互动性。班里的全体同学都要参加,每一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同学之间通过会上会后的互助学习,共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通过在参与式主题班会中交流,走进彼此内心的世界,相互了解,相互接纳。
(二)体验性。传统的主题班会或课堂教学是以老师为主,主要进行说教式教育,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心理保健参与式主题班会保证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属于体验式学习模式。因此参与式主题班会模式可以满足不同性格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励学生在班会中积极进行自我体验与情感宣泄,增强主观能动作用。
(三)成长性。心理保健参与式主题班会可以促使大学生尽快的了解与开放自我,适应社会,加速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学会彼此交流,共同分享知识和经验,这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心理保健参与式主题班会就是在彼此的互助学习中完善自己的心理发展水平,使能力得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