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八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预设 有效生成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99-02
传统教学较多关注教师怎样教,因此,研究教材、教法是教学预设的重心。而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怎样学,新的教学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材不断碰撞,新的学习需求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兴趣,认识和体验也随之不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所谓动态生成,是指在课堂教学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随机生成的问题(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生成性因素这个概念主要是针对预设性因素而言。教师按照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按计划认真备好每一堂课,预设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但是课堂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出现许多教师所预料不到的情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
余文森教授也指出:预设与生成具有统一的一面,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预设体现对教学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预设过度必然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因此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应服从于有效,高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在精心设计教案的同时,不仅应做到领会目标、把握教材,也应该预设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更应该关注学生,关注课堂中“随机生成”的知识。教师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有活力
那么怎样的预设才能有效生成呢?它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和教学的精心准备
凡事预则立,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教师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才能有真正的“生成”。这种“预设”越充分,生成才会越有效。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要做到有效生成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要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我在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3时,由于这一课的内容与动物紧密相关,于是在课前我就布置了学生以大组为单位,复习列举所了解的动物名称,然后思考自己最喜欢那种动物,为什么?上课时,当我要求学生列举动物名称时,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言,甚至还有学生知道鸵鸟,鸭嘴兽,大猩猩的名称。我不失时机地请这些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这些单词,并教其他同学朗读。于是,小老师们格外自豪,其他的孩子也学得很快。紧接着,我又问“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Why?”学生们都能回答:I like……best,Because it’s cute/interesting……,我的教学任务也就在轻松的过程中完成了。
2、教师对学生的把握和了解
教是为学服务的,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进行预设,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想,从而使预设更具有针对性。我校的邓老师在处理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3时,对于如何引入“过去进行时”这个语法项目,就针对学生现已具备的认知条件,对教学内容做了精心设计。首先她拍摄了本班学生昨晚在宿舍的活动,将其制作成课件。在引入新课环节之后,利用课件,让学生们猜猜“When I got to the boys‘dormitory last night,what was he doing?”看着自己熟悉的伙伴出现在屏幕上,学生们乐不可支,纷纷举手猜测,“He was eating an apple”“He wastaking a shower”学生通过“温故”而“知新”,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习掌握了过去进行时态的结构和用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是一个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制定研究计划,用工具收集、分析信息,提出解答、新的预测,或解释数据结果,或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以及交流结果。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探究,甚至探究什么,而不是单纯接受教师、书上的现成结论。
探究学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活动:(一)提出问题,学习者围绕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二)收集数据,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所探究问题的证据;(三)形成解释,学习者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问题作出回答;(四)评价结果,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使解释和学科知识相联系;(五)表达结果,学习者要阐述、论证和交流他们提出的解释。
课堂中探究学习的特点是:(一)主题明确,学生所探究的问题应该与相关课的知识、技能密切联系;(二)规模适当,教学计划可以先以主题、课时为起点,而后再延伸到单元和学期课程;(三)时机灵活,根据教学的目标、意图及学生实际,决定探究的什么环节放在课堂上进行,什么环节放在课外进行;(四)伸缩自由,探究学习可分为全程性的和局部性的,探究学习的所有环节不一定在某节课中一一展开。
一、明确探究主题,放手让学生搜集素材
案例一:Go for it 七年级下册 Unit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教学片段
...Groupwork: Imagine you are all foreigners on vacation in Beijing .You meet each other at the airport on your way home. Talk about what you did on your vacations in your group.
老师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他们在北京的假期过得怎么样。
(一些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他的学生听到那些自己熟悉的或曾经去过的地方时,也显得非常的兴奋,教室里一片热闹。)
Teacher: Now, I will show you some photos of interesting places in Beijing. Please say something about them.
(当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熟悉的或向往已久的地名时,学生们激动的谈论着。但讨论到某些地方一些具体的信息时,好多学生显得很茫然或不确定。于是老师按照预先制作好的课件,把这些信息一一展示给学生,在学生恍然大悟的表情中,一节课很快结束了。)
这一案例谈论的是在北京的假期过得怎么样。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话题,然而教师对选题不够重视,缺乏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的提出显得很随意,没有设置很好的问题情景,使得探究学习的任务不明确。
教师有效地选择适合教学目标的探究材料,所选材料要具有结构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又不标新立异,内容丰富且具有多种相互作用。《中学教育心理学》提出: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来寻求了解、发现要点、获得知识。知识的掌握是通过一系列的认识活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去搜集相关的素材,谈论的内容可以涉及这些地名的背景、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和愿望,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作引导,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究
案例二:Go for it 八年级下册 Unit12 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教学片段
T: There are some places to have lunch near our school. What are they?
许多学生争先回答,有KFC,McDonald’s,Pizza Hut等,还有顺旺基、阳明快餐等中式餐厅。
T:Now,talk about these places please.Decide on the best place to have lunch.
Q1:How much is a meal?
Q2:How far is it from school?
Q3:Is the service good?
Q4:Is the food delicious?
Please work in pairs and make conversations.
五分钟后,一些活跃的学生展示自己的对话。但是他们的对话非常的单一,仅凭老师给出的问题编造了非常相似的对话。
在这一案例中,探究的问题确定之后,课堂教学的重点便是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讨论。老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编对话,在表演了很多组后,虽然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学生的词汇和了解的知识实在有限,他们只是根据老师提示的问题进行对话而已,根本没有任何知识的活用和新意。
因此,我们提倡开展探究式的课堂教学,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集中和分组结合,提高探究效率
案例三:Go for it 八年级上册 Unit12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教学片段
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形容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的用法。
教师通过实物比较(三个球、三个头发长短不一的学生、三本价格不同的书本)和同学进行问答,引出本课的结构和功能。
...T:The first book is 18 yuan. The second book is 15 yuan .Which is cheaper,the first one or the second one?
S:The second one is cheaper (than the first one).
T:Wonderful!The third book is 10 yuan.So the third one is the cheapest of the three.(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鼓励学生根据任务去寻找和发现语言的规律。)
Ss:...
T:Now,can you tell me how to use the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degrees of adjectives? You may have a discussion in your group.
Ss:...
听到指令后,学生们立刻开始讨论。很快,学生们得出比较级表示两人或两事物的比较,最高级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人或事物的比较。在比较级的句型中用than,最高级的前面一般要加定冠词the,后面可加of或in短语等。在大家的七嘴八舌的发言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协助下很快总结出了用形容词进行比较的一些规则:没有比较用原级,两者比较用比较级,三者或三者以上进行比较用最高级。very后用原级,than用于比较级,the用于最高级前。
(看着学生那么积极,教师再次布置新的任务。)
T: Can you use adjectives to compare people or things around you ?
Please make up conversations.
Ss:...
(学生联想生活中哪些时候用比较级、最高级,根据其用法来编对话。)
S-S:... (Pair work)
S1S2S3:...(Group work)
课堂上,向全班提问包括创设问题情境,为引入探究主题,激发探究兴趣,从而达成探究目标。本课大部分的时间是学生活动,学生的思维活动量大,更易选用良好的学习方法、策略,而且小组学习的形式,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比较、联想、推理等,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问时要求教师问在有疑之处,问题难度适宜,并有启发性。在进行探究性讨论之前,教师需要为讨论作一些积极的准备,讨论开始时,宣布讨论的规则,帮助学生规划合作小组,监控和支持学生的合作活动,要力图保持学生有平等的发言机会。总之,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的先前知识经验水平来决定题材,选择活动,创设问题情景。教师还要为学生设置一个平台,划分小组。在学习期间,教师要提供指导,而且要作为一名得力助手,鼓励学生提出假想、分析先前的个人或学术的有效性,鼓励他们自我表现,充分发表意见和讨论各种有分歧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认识并拓展批判思维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注意把握自己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教学方法以适应《英语课程标准》中的“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显国.《课堂提问的艺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2.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3.兰文杰.《中学教育心理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