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门事件集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考试时间
河南三门峡2017级会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考试时间安排在2018年12月27-29日,信息技术学科的考试时间安排在2019年1月上旬。
考试对象
凡具有普通高中学籍的2017级在校学生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获得D等级或因故未参加上次学业水平考试的2016级学生应参加相应学科的补考。
考试科目
河南三门峡2017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10个学科。
考试内容
各学科考试内容为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考试范围见附件。
关键词:门诊药师 处方审核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c)-0234-01
随着现代医药的发展,药品的数目、种类与日俱增,带动了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增加,因此,门诊药师对于处方的审核就变得不可或缺,成为门诊药师处方调配的一个关键步骤。按照有关规定,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若是认为存在不合理用药,应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药方,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由于不能及时取药而产生的不满或是投诉。为此,分析处方审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对其进行合理解决,对医院的医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选取该院门诊在2014年第三季度的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粗略分析,以便更好地发挥门诊药师的合理用药指导作用。现研究报告如下。
1 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
1.1 药品摆放不合理
外观、名称相近或是疗效相近的药品若是摆放在一起,例如复方逍遥合剂和复方地黄合剂,这两种药都可以用来治疗儿童性早熟,仅仅是外观标签不同,在门诊药房调配的高峰时间段,药师在忙碌时很可能会将两者搞混、拿错;颜色、外观类似,疗效不同的药品若是摆放在一起,例如氯化钠注射液和利多卡因注射液,若是门诊药师将利多卡因注射液当做氯化钠注射液,造成病患神经抑制。
1.2 药品使用不合理
药品使用不合理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重复用药等几种情况,详细阐述如下。
1.2.1 用法用量不合理
这一种情况主要存在于抗菌类药物的使用中,例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以及青霉素类抗生素,此类药物大都是静脉输液,每天一次,以保证抗生素在靶器官、靶组织内保持有效的浓度以及合理的时间,以便更好地发挥杀菌、抑菌作用。如果给药时间与给药量分配不合理,致使此类抗生素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达到有效的浓度,无法达到抗菌、杀菌的要求,则容易引发耐药细菌生长,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1.1.2 联合用药不合理
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发生在抗菌类药物中,例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和青霉素G钠针,两者都可以用于儿童抗生素处方中。如果分开使用,并且按照合理的用法用量,二者都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抑菌、杀菌效果,但是如果将这两类抗生素联合使用,不仅不会提高抗菌作用,还可能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带来反作用。如果门诊药师没有注意到联合用药的不合理之处,或者发现不合理也没有及时和医师进行有效沟通,那么也将会影响治疗。
1.1.3 重复用药
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科室开具同类药物。或是同一处方上出现同类药物的情况,例如用于消炎杀菌的甲硝唑和替硝唑,还有罗红霉素与克拉霉素磷脂酸;吗丁啉与胃复安;乙酰氨基酚与马来酸氨苯那敏;复方降压片与氢氯噻嗪等等。他们可能是没有注意复方制剂而导致的重复用药,也可能是作用相似而导致的重复用药。并且,重复用药并不一定会带来双倍药效,很有可能会影响治疗,甚至会加重药物的副作用。
2 预防对策
2.1 定期培训,提升药师业务水平
由于门诊处方审核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而现阶段该院的门诊药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并且随着现代药物医学的发展,药品的种类也会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医院方面要定期为门诊药师组织培训。具体可以在培训期间讲授医学药物方面最新发展,或是医疗药物方面的专业知识;邀请相关专家对药师进行医风医德以及医学方面专业法规的教育,以此增进门诊药师的工作责任意识,提升其药物医学专业水平,降低处方审核中发生错误的概率。
2.2 建立医疗绩效考核
对门诊药师定期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并且将考核成绩与每月绩效工资挂钩。除此之外,建立电子处方档案,每一个药师负责审核的处方都由其签字确认,由其负责到底。若是在配药、那要环节出现错误,都由其负责。
2.3 合理安排药师组合以及工作时间
在门诊药房工作最忙碌的时候,也就是处方审核最容易审核的时候。医院要保证在配药高峰期的每一个窗口,都会有一个性格较缓、做事井井有条的医师负责处方审核。其次,要注意门诊医师的工作与休息时间安排,最大可能地保障每一个药师的休息时间,以便其在工作时间可以用有充足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
3 结语
在门诊处方调配中,审核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处方审核出现问题,不仅会浪费患者治疗时间,甚至危害患者的健康,还会伤害到医院的信誉。因此,该院需要针对门诊处方审核的出现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门诊处方审核的合理性,也切实帮助患者实现医药的合理、安全化。
参考文献
[1] 唐秀能,梁秀群,王宁援.门诊处方质量抽查存在问题与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7):79-80.
[2] 杨毓英,陈文,沈百余.不合理用药分析200例(第二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01.
2018年河南三门峡成人高考成绩查询入口将会在2018年11月中下旬进行,届时,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成绩查询入口进行查询。
1、评卷工作由省招办统一组织和管理。要完善网上评卷考务管理办法,制定网上评卷实施细则。加强网上评卷数据管理,确保数据安全。
2、评卷院校要成立评卷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主管领导担任,全面组织评卷点的评卷工作。
3、评卷工作要贯彻“严格、公正、准确”的原则,做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宽严适度、始终如一。阅卷评分实行岗位责任制。评卷院校要加强对评卷人员的选聘、培训和管理,使其熟悉网上评卷的规定和程序,严格按照要求开展网上评卷工作。
4、考生答卷自考试结束起,按国家秘密级材料由省招办集中保存半年。
5、考生的成绩在考试信息公布前属国家秘密,参与评卷的工作人员不得向外界透露评分有关情况。
6、按照教育部规定,考生成绩通知本人,不公布,不对考生查卷。
2018年河南成人高考录取工作于12月3日至11日进行。
关键词:造船式起重机;安全性;技术检验;分析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TH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4-0079-01
1 造船门式起重机事故的影响
1.1 造船门式起重机的重要性
造船业在我国沿海城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新型研制出来的船舶在吨位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造船的结构也变成了将船进行大分段进行制造。[1]由于以往的门座起重机不能满足现代造船业的发展需求,无法进行安全高效的大分段船舶制造。而造船门式起重机在制造中,起升、移动、翻动、抬起的功能与配合上都有相当大的优势,最大程度的提升了船台的利用效率。
1.2 事故造成的影响
造船式起重机的造价非常高,但它是造船生产中的一项关键环节,所以有发生事故的概率。起重机在逐渐大型化的过程中,事故的影响会非常大,起重机的造价甚至达到上亿元,发生事故后对其进行整修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其修理时间也很长。对于造船的影响来看,分段造船的工艺在没有大型吊装设施的状况中,会使用小分段制作取代大分段制作,制作周期会变长,影响其生产效率。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影响来看,会导致伤亡的后果。
2 造船门式起重机安全性分析
2.1 造船设备安全的重要意义
造船门式起重机在实际生产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与发生事故的概率,所以对相关设备的安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实际的事故教训,都印证了起重机在实际生产中的安全性对整个工程有极大的意义,是保障日常工作秩序与按时完成生产的重要基础。
2.2 造船门式起重机安全状况分析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造船门式起重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比例是80%左右,在存储运输使用中的比例是7%左右,在调试与安装的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比例是6.5%左右,在维修改造中发生的比例是7%左右,在进行运行设备性能检测状态的操作中的比例是0.4%左右。[2]根据相关数据可以很明确的判断出,起重机在实际应用中发生的安全故障占全部实际发生故障的数量比例最高,这也是由于实际应用中频繁的对设备有所使用造成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更要正确的对起重机在应用中进行规范操作,减小在各个操作环节发生事故的概率。
2.3 提升造船门式起重机的安全性措施
该起重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工作,在设计管理措施的时候,要结合实际设备操作的技术流程。造船业要切实的建立健全的生产流程使用规范,真正提升造船业工作人员正常的责任安全意识。对于起重机的生产与运输、存储与安装使用作业的全过程,要有系统的安全性能保护措施,将安全放到生产作业的首位。一定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操作,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3 造船门式起重机的技术检验
3.1 技术检验的特征
该起重机的功能特征与普通的起重机有比较明显的区别,该起重机的跨度与高度都比较大,内部架构与控制电气系统也相对比较复杂,安全防护与保护装置的数量比普通的起重机要多很多。这些明显的特征直接导致该起重机需要技术检验的项目众多,并且时间也非常长。所以,通常检测的有关单位要提前做好一系列准备措施,以保障好检测能够顺利的进行。
3.2 造船门式起重机的检验措施
(1)在展开工作之前,检验的工作人员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充分了解起重机的内部构造,如设备数据参数、运行特点、安全防护装置等。[3]其次,选择好相应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检测的有效方式应该是从全局出发,以全面的角度挑选检测的出发点,应用好合理的设备,制定完善的检测方案。
(2)严格操作检测环节。相关的检测项目要以我国质检局的检测规范为技术指导依据,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检测。在实际性能检测中,起重机的起重量非常大,承载物体实验的准备时间会非常长,为使检测的结果有一定的精确性,在正确进行操作的范围内科学的进行检测流程,尽量减少调配重物的时间。在进行载重额定检测时,要求制动下滑量等一定会要符合相关要求,不论是静载还是动载,在检测结束后所有的部件、涂层、框架等都不能有破p的现象。
(3)检测技术结束后,要及时的整理核对检测报告结果,通知接受检测的单位,提供相关的检测书面数据。在检测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受检单位要立即进行整改并给与相关问题回复。
4 结语
造船门式起重机在实际应用操作中是非常复杂的,并且会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造船业对起重机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为了减少甚至杜绝起重机事故的发生,企业在安全性能管理工作中要以设备全周期寿命为出发点,将所有环节的质量安全问题都处于可以操控的状态中,加强落实各步骤的安全措施的实行,保障好起重机作业中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彭光玉,张建辉.大型造船门式起重机的维护保养[J].机械工程师,2012,10:157-161.
关键词:机制缓冲区;立测绘法;权力代替科学;机制耦合;庇护所;两只手;两条腿
正文:
要说起测绘与质监两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那真是犹如两人之间同床异梦。必须有缓冲区,不然谁碰了谁都感觉不舒服。面对同座楼宇却不搭噶,为了避免冲突都会给予对方留有余地。这样的缓冲区是源于机制的话,我们不妨称之为“机制缓冲区”。
这个“缓冲区”就像城乡结合部成为隐患的庇护所,这是认为的更是机制造成的。
应当说测绘部门与质监部门是一座建筑从开工到竣工的守护神,如果同心同德,如果各怀用心肯定不是一个结果。我们先谈谈测绘部门是怎样工作的。
如果本着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测绘部门应当是全程跟踪建筑全过程才是合理的。恰恰相反测绘部门到场展开时业已竣工,测量的建筑很可能是一个已经包装过了的垃圾。现在的框架结构建筑物尤其如此!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真实数据:垂直、水平度。已无从采集。墙面的垂直度不等于框架的垂直度,这是建筑常识。如果,框架稍有偏差却隐藏于罩面内就是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何不能全程测绘及时纠偏?
这仅仅是外面,楼内的问题更加复杂了!
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同一单元的上下楼层的某个房间面积有误差――上下楼层的过梁一定有了偏差!不仅如此上下楼层的高度在某些房间也不一致――上下楼层的楼板厚度不一致或者水平不同面!这依然是个严重的问题
我们说了三个问题,都是框架结构建筑下人为带来的问题,更是机制问题。框架结构的确先进,我们应当注意到它所带来的隐患更加致命。如果上海倒塌的那座楼,砸倒身边的楼,那将是一个骨牌效应!不可怕吗?
我们再谈谈质监部门是怎样工作的。
我们不敢说他们,而且认为他们一丝不苟。但是他们无非是水泥钢筋专家而已。我能不否认他们全程跟踪监督,他们对结构从未对施工单位提出异议,着眼点在钢筋水泥。只注意肉眼看到的问题。可惜他们不是火眼金睛。我看到过他们使用仪器勘察,可惜他们不是此方面的专家。由此我们想到了那某多的建筑短命坍塌,桥涵突然断裂惨剧了!
在质监部门的眼中测绘部门仅仅是丈量面积的一群人而已。对质量而言无足轻重,更无须多嘴。在测绘部门的眼中质监部门仅仅是钢筋水泥检查员而已,根本不懂“质量”概念中尚有结构一环的一群傻帽而已。严重问题是两者之间几乎不存在沟通,更严重的是两者之间互相避让。由此产生了缓冲区,就监管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漏洞!最终必将酿成巨大祸患。
作为一名测绘工作人员,深知测绘工作的重要性。工程质量的检测必须要用严谨的科学手段,一丝不苟。我把测绘与质监比喻为质量检验的两只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个人两只手是自然进化的结果,当然是最符合科学逻辑的自然法则。然而如此浅显的道理,是没有人懂得,还是都装作不懂?
建筑物在逐年增高,可我们的意识却依然如故,是不符合情理的,谈不上符合科学了。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一直致力于对此的探讨,并作为主攻课题。我曾经写过《浅析房产测绘与质检两部门的工作关系》做为初步的探讨。今天,我要进一步的探讨一下两者之间的机
制耦合的可能性。建筑业的今天不准许我们继续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用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两方机制耦合呢?首先一定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测数
据纳入为质监依据,逐步的健全质监的科学体系。彻底结束陈旧的管理理念,使严谨的科学理念主宰建筑市场的质量监管。严肃的说来“监”是一种科学符号,我们不能允许用权利来
代替科学;“管”是一个履行科学的执法符号,绝不可以用行政命令代替科学执法。最终实
现质监管理市场化我们可以分三步走,进入科学管理轨道。
第一步,机制科学化:给予建筑测绘工作以新的科学定位。实现测绘部门对建筑的全程监控,诸层测绘,诸层验收,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确保建筑物骨架结构质量。测绘部门对于建筑物质量的验收结果有自己的充分话语权。测绘与质监两条腿走路的监管是确保建筑工程全方位全时空高质量竣工的有效方法,更是建筑业市场良性发展必要措施!使《合格证》成为科学的结晶。
以往的验收过程中间环节缺乏有效机制,监管形同虚设。关键环节是最后领取《合格证》。质监部门独揽验收,这个老掉牙的程序依然主宰着今天的建筑业。那么多豆腐渣工程的合格,不单单是腐败与行贿的问题,机制上的问题大于其他问题。也就是说,因缺少制约而渎职,所产生的问题更为严重。这个“渎职”应算做是机制性的“渎职”与人为性的双重渎职。
假如一座斜拉索大桥的结构在测绘中没有偏差,不可能因混凝土质量问题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轰然落架的。这种垮塌绝对是中国建筑监管的“综合征”。
第二步,机制法制化:必须为测绘工作立法。也就是说依法治“监”治“测”。
明确测绘人员所应承担的司法责任,对保障建筑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们自己也应当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不单是为用户经济利益服务、为业主的经济利益服务更要为人的生命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建筑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负责。
对于质监部门而言也应当实行与测绘部门相同的机制与法规,在实现两条腿走路的机制同时实现另一个“两条腿走路”。那就是“机制上的科学化”与“责任上的法制化”。最终是实现市场化。
第三步,引入市场机制即“市场化”:
两条腿机制是测绘与质检实现耦合的保证的同时,使引入市场化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的“市场化”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彻底摆脱以权代监,以官代管举措。有人会怀疑“市场化”的可能性,质疑市场化是否带会来比“官管”话更严重的弊端。这些担忧是毫无科学依据,是杞人忧天。我不妨列举一些人们亲身体验到过的事列。我们就说按图施工这个最普通的建筑常识问题吧。
现今的房产测绘部门与质监是权力的附属品,按图施工成虚话。信不信?
无论任何民居建筑面积无一例外地都超出设计图纸的设计要求。这个人为地色彩官权色彩格外的浓重。明显的是建筑商刻意而为!然而,设计部门每每协同规划部门一致的同意变更规划与设计图纸。一寸土地一寸金的时代,开发商不显山不漏水的赚了多少便宜,就是损害了业主多大的利益?两者是成正比的!不然为何都是超出没有缩小的呢?误差是在允许的范围内的,超出了应当按规定进行处罚才对。没有,都混过去了。预购的业主必须再缴多出面积的款,否则不发钥匙!也从另一侧面也不难看出测绘部门不能提早介入的因素。
只有从现行的管理体制中脱胎换骨独立出来,才能有效地履行房产测绘部门的司法责任。我一再的提到“机制”的问题,怎样的建立起新的有效的运行机制才是最终解决官权危害的有效办法。应与现行的管理部门彻底脱钩――权利绝对不可代替科学!
摆脱权力的附属品的局面,走“市场化”之路,别无他途。任重道远!
探索出一个适合于中国的建筑质量监管体系是我的课题,更是我撰写本文的初衷!
参考文献:
[1]《房产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6.1―2000
[2]《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T 50353-2005
[3]《质量监督人员工作手册》ISBN:97875618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