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设计实训总结

机械设计实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机械设计实训总结

机械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多维创新能力

1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机制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措施

1.1探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改革方式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行业见习与企业实习、毕业设计和课外实践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出其各自有效的改革途径,如何通过引入企业案例,或者进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行业知识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2面向行业重构和优化机制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机械行业涵盖范围比较广,不同的企业需求人才能力不同,如何在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中归纳出共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既保证人才培养的共性,又具备不同企业的人才个性能力。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立足于“中国制造2025”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跨学科、综合化等新要求,在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既追求学科知识的广博性,又注重专业技能的精深程度,[3]把传统的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导向的课程结构转型为以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发展为主的课程结构,构建完整的理论加实践的机械制造课程体系结构,同时通过课程整合形成跨学科的课程群,使之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求相匹配。一方面,通过广泛地调研相关企业在“中国制造2025”的新形势下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并立足于实际生产过程,根据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适当调整课程内容,使培养的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专业教师要密切关注制造行业特别是量大面广的核心制造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并将这些内容及时引入到机械制造课程教学中来,使教学内容紧扣行业发展趋势,让学生紧跟本专业先进技术的发展形势。

1.3依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理念,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体系包含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金工实习、各类实训、顶岗实习、毕业综合训练、职业资格培训以及学科竞赛等多个方面。同时考虑“阶段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又可以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实践与创新能力模块。基本技能模块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性实验;专业技能模块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综合设计;实践与创新能力模块包括社会调查、专业技能训练及认证、创新性实验、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参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办的各类学科竞赛、“互联网+”大赛以及大学生挑战杯竞赛。[4]

2实施过程

(1)顶层设计阶段。为成果形成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实施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梳理机制专业人才培养前期积淀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和行业专家开展广泛讨论,制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2)具体实施阶段。对接行业需求,明确能力标准,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优化、实习实训改革、课堂教学革命、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全面落实学生能力培养。(3)总结提炼阶段。对成果的实施进行总结、修正,并加以提炼。在成果实施的不同阶段,依据成果实施的阶段性成果组织分析,指出不足,并在后期加以修正。收集、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研究数据、教案资料、论文资料等),并总结提炼,同时以书面形式呈现,并转化为论文。(4)交流推广阶段。通过媒体报道、、著作出版及经验交流等方式对成果进行应用推广。

机械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机械设计;教学;方法;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089-02

随着我国铁路、公路等重大建设项目的不断展开,大型工程专用机械的市场需求急剧增加,亟须大量专业的设计人才。“工程机械设计”课程作为我校工程机械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的通过对工程机械系统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让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常见工程机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它的课程教学成功与否,从个体层次来讲涉及到学生个人设计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从社会层次来讲可能会影响工程机械设计人才后备力量。但是由于本课程复杂广泛的课程内容与有限的课时之间存在的矛盾,限制了学生掌握深层次的有关工程机械设计知识,再者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必备的实践经验,因此对于这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顾的课程,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这门课程感觉吃力,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和工程素质的培养质量。

本文针对“工程机械设计”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多年的“工程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以期培养具有工程意识、设计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一、教学内容注重系统性、实践性、拓展性、创新性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表现在系统性、实践性、拓展性、创新性等几个方面,不仅内容选择合理,难度程度适中,重点突出基本理论和分析设计方法,密切联系实际应用,还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更新,根据最新科研成果,补充一些教材中未包括的新技术。[1]

1.系统性。“工程机械设计”课程内容多而杂,各个章节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疏松,重点不突出。各个部件的知识和设计方法缺乏共性介绍和系统阐述,缺少工程应用实例和应用背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组织教学活动中逐步归纳总结,在授课之初强调系统性,不仅是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组合,还要促使学生具备系统性思维以理解掌握工程机械设计知识。首先简要但系统地介绍其总体设计和计算原理,让学生仅需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工程机械设计的相对完整概念。可以这么认为,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习可“不求甚解”,但是肯定会促使学生产生“知识空白”,自然会激发学生将后期学到的各个章节的知识自动“填空”。这种改变,彻底颠覆了以往教学中首先介绍相关概念,然后讲述主要零部件的设计方法,最后才进行整机设计的教学内容,避免了在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将学到的知识视为“无的之矢”,逐步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内容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工程机械设计能力的提高。

2.实践性。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是实现高等工程院校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由于课程的教学环节实践性较强,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求在实践教学基础上完成理论教学,并以实践来验证理论。因为学生此前对于工程机械的作业特点、工作原理、施工工艺技术等并不十分了解,必须适当补充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授课前组织学生通过对校内实训基地的铲土机、挖掘机等常规工程机械进行课前实习,使学生真实地了解工程机械的用途、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等,这样可保证学生在对各章节的设计理论学习中,能够将所学知识“对号入座”,便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并且在授课期间,该实训基地及其他相关实训室全程开放,学生可动手进行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泵、阀等主要部件的拆装,以此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3.拓展性。笔者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工程机械的整机和部件设计中有关强度和刚度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入。为了弥补该缺陷,在授课意加入部分“钢结构”设计知识,尽管这部分知识没有纳入工程机械设计专业的教学计划,但是从学生整体把握和设计工程机械的角度来说显然是必要的。并且引导学生应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相关绘图和仿真计算,例如,学生们前期课程学过SolidWorks软件,在工程机械设计的相关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鼓励学生应用该软件进行产品“样品设计”和“虚拟设计”,进行模拟装配和运动仿真,这将大大减少设计错误。并且应用专业软件对零件的三维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此外,还向学生们讲授了MIDAS软件进行简单的钢结构计算。经多次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表明,学生们对于此类扩展性的知识很感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和应用效果。

4.创新性。从工程机械发展趋势来看,全球工程机械将向着环保、智能、大型化方向发展,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掌握工程机械的生命线。在“工程机械设计”授课中,引领学生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生产需要出发,尊重前人的知识和经验,不“闭门造车”,创造性地学、创造性地用,在理论研究和创新取得良好成果的基础上争取技术研发和创新。课上以徐工集团设计制造的“钢铁蜘蛛侠”ET110步履式挖掘机为例,讲解其步履、轮式驱动结合的符合式结构,能全轮驱动、全轮转向、轮腿复合,以实现跋山涉水如履平地,灵活机动操控自如的目的,并强调自主创新是工程机械设计的生命力。

二、教学方法突出范例教学、实例讲解、案例实践

为了保障在“工程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实践性、实用性、拓展性、创新性一一体现出来,并且能够让学生们轻松接受,需采用突破常规的教学方法,突出范例教学、实例讲解、案例实践这三种授课方法,它们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环环相扣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法体系。

1.剔除冗杂臃肿,讲求范例教学。由于“工程机械设计”课程课时有限,而内容繁多冗杂,教学内容中着重提出了系统性的概念。采用范例教学的方法,对轮式工程机械和履带式工程机械各个系统设计的共性介绍和阐述,例如:对轮式工程机械的传动系计算传动比时,包括总传动比的计算,传动比的分配,以及变速箱档位数和中间传动比的确定,这些是经过精选的基本性的基础性的知识,以起到示范窗口作用,从这个窗口可以看到全室。通过范例教学,首先达到“个”的认识,进而达到“类”的认识,再者达到规律性的认识,最后还要达到通过自己的体验,提高对各个系统及整体结构的完整认识。

2.现场理论教学,实现实例讲解。“工程机械设计”这门课程本身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因此,很有必要带领学生到学校实验室、训练中心,或距离学校较近的工程施工现场,进行部分课时的现场理论教学,对典型工程机械的种类、特点、工作原理及运用进行集中合理的直观教学。例如,对铲土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类别、组成构造、现场布置、运用等内容,可以按照课程大纲要求,结合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施工现场理论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工程机械的有关内容,能够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理解困难或吃力的内容起到弥补的作用。

此外,还提出引入科研成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十多年来,我校在大吨位架桥机、造桥机、全断面隧道硬岩掘进机、大断面隧道盾构机等设备的研制与施工领域承担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我们通过筛选、整理,将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学中,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枯燥知识变得生动具体,而且同学们感到学习“工程机械设计”课程的实用性,增加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3.改革实践环节,倡导案例实践。本课程理论性较强,实践性也较强,本科生学习的目的是:将所学的工程机械设计方法和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在授课结束后安排为期一周的“工程机械课程设计”,使用案例法进行实践教学,突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指导思想,以达到以下目的[2-3]:(1)通过设置工程需求,将学生置身于真实复杂的工作环境中;(2)让学生练习使用在课堂所学及其拓展的知识和技能来进行设计决策;(3)帮助学生获得解决工程机械领域内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根据我校专业特点,近几年开设的工程机械设计范畴的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有:有轨平板运输车设计、起重机主结构设计、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等,课程设计内容既与课堂教学内容衔接,又有所扩充。

三、改革的效果

在“工程机械设计”课程的改革和实践中,为实现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的教育目的,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改革,深入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本次改革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工程机械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是培养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能很快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学生的有效途径,近几届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靳玉乐.理解教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机械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机械设计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非常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本文从机械设计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与探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教学中应用意义,并为提升机械设计教学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设计

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位于世界前茅,国家的强势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技能型的人才。过去几十年,国家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普及,如今每年上千万的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变得异常严峻,可是企业与社会依然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尤其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中国制造业的复兴与发展,需要技术技能型人才。机械设计,是现代工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许多制造业需要机械设计人才,目前的教育依然无法实现企业与社会的用人要求。很多学校的机械设计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对此课程的兴趣。在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年代,计算机在教学的应用也是开始普及,但是很多学校教师依然没有发挥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教学中应用,因此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与人才的培养工作。本课题,重点探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为提升机械设计教学提出科学的建议与对策。

二、浅谈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教学中应用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课程的兴趣

技术型专业的学习,需要不停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与实操技能,就必须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课程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机械设计教学中,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借助PROE、CAD等软件绘制二维图,能够给学生展示更加清晰美观的图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随着现代学校信息技术的普及,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也得到了推进,部分学校的机械设计课程,直接安排在计算机房,通过计算机去学习机械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有助于减轻机械设计教师的教学压力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竞争非常激烈,如今房价、物价的上涨,给现代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很多学校的机械设计教师十分紧缺,通常一个人带十几个班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任务非常沉重。要消化这些教学任务,教师如果采用过去的教学方法,是非常疲惫的。例如机械设计课程,要进行二维绘图、三维设计等,通过人工的手段绘图会消耗教师太多的精力。另外,在机械设计教学中,要对图形进行编辑调整,对各种数据进行计算,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很方便地处理这些步骤,非常快速教会学生机械设计。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教师可以采用驱动任务教学方法,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布置设计任务,让学生以小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设计任务,整个过程教师不需要直接干预,减少讲授的课程的时间。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有助于组织各种机械设计大赛

人才的培养,不仅仅需要做好日常教学工作,同时要组织各种技能竞赛。例如广东某高校,每年都会举办“机械设计大赛”,吸引了许多大学生的参与,通过竞赛能够锻炼学生的胆量,加强学生的实操能力。在进行机械设计大赛,计算机辅助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参赛者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出精美的参赛产品,在模拟重装组配零件的时候能够激发参赛者的灵感,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生能够快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融合,有效地设计出高质量的参赛作品。

三、提升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教学应用水平的措施

(一)改善机械设计教学硬件条件

国内很多学校的教学硬件条件比较落后,特别是一些职业学校,机械设计等课程经常要到别的高校借用实训场地教学,严重影响机械设计的教学质量。因此,改善机械设计教学硬件条件,尤其是学校计算机房的硬件与软件,教师使用的教学电脑都要比较先进。例如某理工大学,为了提升机械设计教学质量,引进了先进的机械设备,采用最新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大大满足了机械教学的需求。其次,计算机设备一般的学校,可以在暑假或者寒假组织学生到工厂学习一线机械设计,参观各种大型机械设备,了解最前沿的机械设计技术。

(二)加强机械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是现代教学发展的重点工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教学,需要有一批优秀的教师。一方面,要引进优秀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师,尤其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以及机械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保证在实际机械教学中,不仅能够给学生传授扎实的机械设计技能,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企业素养,为提升将来职场竞争力打下基础。另外一方面,要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尤其是提升机械设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争取让每位机械设计教师都能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教学。同时,要加强教师对外交流,组织教师到一些名校理工大学,例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学习,吸取名师的教学经验,有条件可以输送部分机械教师到国外学习,例如可以到德国参观当地工业化建设,了解德国的机械化水平等,开阔教师的视野。

四、总结

总的来说,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教学中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机械设计的兴趣,同时可以减轻机械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有助于开展机械设计大赛。要进一步提升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就要改善机械设计教学硬件条件,进一步加强机械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

作者:梁冬冬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超.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教学中应用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4:250.

机械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类院校与近机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初步具有这方面的分析、设计能力,并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随着我国教育结构的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师资结构、学生来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高职学生的需要,必须做出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包含了静力学、平面力系、空间力系、四种材料力学构件变形形式、平面连杆机构、凸轮、带传动和链传动,齿轮、轴、联结,液压与气压传动等丰富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材的滞后性越来越呈现出来,因此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要删除陈旧的章节,增加必要的新知识等手段,精心设计课程体系。针对高职学生对理论不感兴趣、喜欢动手实训操作的特点,根据“理论够用”的原则,尽量减免理论的推理计算内容,抽取更多的课时为适合实训的内容。

机械设计是前序课程运用的综合,它涉及工程力学、金属及热处理、公差与配合、机械制图等课程。要想将设计做好,必须将这些知识综合运用,同时还要自学一些相关的设计知识,能熟练的查阅手册。同时,要增加计算机辅助设计,proe零部件组装和三维动态仿真等相关专业知识。

原理的推导、证明不是重点,应分配更多的学时在学生练习,掌握公式、定理,熟悉设计方法。例如:带传动的打滑原理的推导,变为齿轮的原理等知识点都可不作为重点,只需说明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教学方面多数情况下也是沿用传统教学手段,即使现阶段引入了多媒体教学,但由于课件的滞后,多媒体演示也与传统的图纸和黑板粉笔教学大同小异,对于学生来讲,学习枯燥乏味,宛若听天书,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理解,对于教师则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制作课件、写教案和改作业,而教学效果甚差。随着国际国内形式的变化,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感兴趣甚至教师不受欢迎会直接导致学生精神上的罢课,教学效果自然谈不上。

从笔者自身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来说,这门课程的确有大量理论知识,但是教学方法应该灵活机动。例如齿轮机构的分类和特点、工作原理、设计计算,结构设计等,在教学中遵循由简到难,由表及里,充分利用实物、挂图,动画等教学工具进行讲解,组织学生进行实物的装拆,使学生充分理解机构的常见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再设置典型实例设计题目,分组分析讨论,将所学知识链接起来,形成扎实的知识网络,设计思路,以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教师在设计思路上加以引导,对方案的合理性、正确性进行把关验收,并对一些知识、经验参数加以补充总结。又例如,在平面四杆机构项目中,鼓励学生用废纸板、木棍、木块、钉子和销轴自制机构模型,通过改变钉子和销轴的位置,控制机架、连架杆和连杆的长度,记录什么条件下可生成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或双摇杆机构。学生也能够在学习中实现了边学边练,充分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最终考核成绩的主要由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训考试成绩共同决定,并偏向于实训考试。理论成绩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测试成绩、平时作业成绩、上课表现情况等。实训成绩可为若干次实训项目(包括企业的实习成绩)的平均成绩。考核内容尽可能简单而全面,能够使学生看到自身不足的同时不会对学习丧失信心。而且由于期末考试成绩在总分中占的比重不大,使学生明白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临时抱佛脚和作弊都无济于事。

四、教师和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

机械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

21世纪的机械制造业是一个现代化的崭新的产业。机械制造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机械加工,而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技术与新兴工业的综合体。为了使教育与经济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国家“十五”科技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必须加快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步伐。数控技术、先进加工工艺的应用,先进加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理念的贯彻,都急需大批高中级技术型、创新型的应用人才,而培养应用型人才正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形势下,如何让机械基础课的教学适应或紧跟制造业飞速发展和新技术变革空前活跃的时期,建立高职机械制造业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以就业为导向,对课程内容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用人机制越来越完善,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已被定位为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要围绕培养既懂理论又能动手操作的“应用型人才”这一中心而进行。在《机械基础》这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课程内容也应该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改革,从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出发,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按照这一思路,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那些多而杂的知识进行取舍,以够用、实用为准。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设计都是以机构运动简图为研究模型,建立机械运动简图应该是机械设计的基础,因此应把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运动简图的定义、性质和常用运动副的代号、机构运动简图的建立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对于机械传动和零件设计部分,应减少理论和公式的推导,把重点放在结论的应用上,如零件结构的性能、参数选取的原则、零件失效的原因等等。比如多种传动方式的组合、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应用与维护;又如,轴承的安装、配合、紧固、调节、、密封等。类似这样的内容都是一些实践性很强的技术问题,是中职学生就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理解、会用。在学习了这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再举一些工程实例,如车床主轴支撑的例子,通过实例,使学生重点掌握轴承的组合结构,轴承的调整以及轴承的精度对机床主轴传动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整合,使学生既学会了轴承的基本知识,又掌握了轴承的应用技术,同时使学生明确轴承在工程实际中的重要地位。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机械基础》不同于《语文》、《历史》等学科,很多内容枯燥乏味,在课堂教学中,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职业中学的学生好奇心较强,心理学上称这种特征为“潜兴趣”,教学时充分利用“潜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学习。如在学习变速机构时,向同学们介绍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经常用右手拨动右侧的拨杆,根据路况使汽车行驶速度时快时慢,有时还要把车向后倒。告诉学生驾驶员拨动拨杆的操作,是在改变一对齿轮传动比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车轮的转速和转向。使学生感到很新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学科的很多内容如各种机构的教学,要求有动态的演示,在缺乏教具和设备的情况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时,采用CAI课件,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以及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进行演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得以加强。声、像、文、图并茂的教学信息,增强了教学的艺术效果,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教具仪器,如挂图、实物、动画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和实训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学校可以专门设置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陈列室,陈列一些来自生产生活实际且有趣的机构和机械零件的模型或实物,如搅面机构、奔马机构、指南车、脚踏水车、水排、机械钟表、各种机械传动机构零件以及一些简易机械等等。在讲授《机械设计基础》的第一课时就让学生参观陈列室,通过参观,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机械的感性认识,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中讲到某个机构或机械零件时,再让学生参观陈列室,使学生对机构和机械零件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多注意列举一些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例子。如在讲凸轮机构时,列举补鞋机;在讲齿轮机构时,列举玩具汽车和汽车、机床变速箱;在讲各种机械传动和机械零件时,列举自行车和摩托车等,使学生认识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所学知识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实际,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感到这门课程很实用。同时,要十分注意加强实训教学,可以设置“机构创意设计”、“齿轮参数测定”、“各种机械传动和减速器的装拆”、“轴承与齿轮的组合设计”等实训项目,通过实训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要注意多利用模型或实物、挂图等直观性的教学辅助工具,讲课时让学生看一些常用机构和机械零件的录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复习、巩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所学的有关知识。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很有用,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大多都是采用封闭式教学,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十分重要。必须做到前后知识应衔接,讲解由易到难,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学得更轻松,同时在心理上对教师产生信任和接纳,对自己会产生自信心,教和学便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教具是专业基础课学习的一项重要工具,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组织好教材的同时,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型。如:在学习画零件的剖面图时,拿一个已剖开的零件模型组合体,先让学生去想象剖开面,绘出草图,然后把模型分开,对照剖面,看看自己的草图是否正确。在这个简单的过程中,通过摸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的兴趣有了,也就有了上进心,对自己产生自信,学生的学习状况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其次可配合教材采用一些演示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合理地采用机械传动模型的演示,有助于学生对每种机械传动在直观上的认识,能够深刻理解每种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特点。也便于记忆和以后的应用。

五、积极塑造教师形象,提高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有些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能说不好,但学生对他的课不感兴趣,或感到枯燥无味,或感到负担很重,或对该教师有这样那样的意见。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一种缺陷。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努力处理好课堂教学问题,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就有可能进入好上加好,锦上添花的境界。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呢?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艺术,让自己上的课丰富多彩。教师良好的业务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牢固的专业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流畅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感情内涵,能说较标准的普通话,能写较漂亮的汉文字。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艺术体现在:新颖别致,构思巧妙的教学设计;通俗易懂,条理清晰的分析讲解;幽默风趣,内涵丰富的语言表达;启迪思维,深入浅出的启发引导;沉着冷静,应变自如的教学机智;有条不紊,精炼周密的板书设计。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学习知识,训练技能,让自己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完善,教学艺术进一步提高,以便在教学中厚积薄发,应用自如,左右逢源,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让自己的课上得生动活泼,从而树立良好的教学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极力模仿。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不断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加精湛,我们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

总之,中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地位十分重要。中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有限,实际经验缺乏。因此,有必要加强直观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根据学生掌握的现有知识摸索一些规律,总结一套使学生易懂、易学、易掌握的教学方法;要深入现场进行教学,理论联系实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师要不断地探索、研究,使中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

参考文献

[1]谢利民,郑百伟.现代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乔丽平.浅谈《机械基础》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