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与君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无情意
一人彷徨思见君
君离别
生残意
何日与君再相会?
相见时
泪纷飞
君不怪我单相思
只怨儿女情深
灭菌程度为一次性口罩灭菌与非灭菌的区别之一,虽然两者都是在无菌车间生产的,但是灭菌型口罩的灭菌程度和标准会远远大于非灭菌型,且生产灭菌口罩车间的无菌级别会高于非灭菌型。
2、微生物指标不同
一次性灭菌型口罩和非灭菌型口罩都属于一次性医用口罩,都是按照YY/T 0969的规定生产的,但是两者对口罩的微生物指标也有所不同,灭菌型口罩要求无菌,而非灭菌型口罩只是对微生物有限度要求。
3、主要用途不同
平均查找长度:为确定记录在查找表中的位置,需和给定值进行比较的关键字个数的期望值称为查找算法在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时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是同一问题可用不同算法解决,而一个算法的质量优劣将影响到算法乃至程序的效率。算法分析的目的在于选择合适算法和改进算法。计算机科学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一个函数,它定性描述了该算法的运行时间。这是一个关于代表算法输入值的字符串的长度的函数。时间复杂度常用大O符号表述,不包括这个函数的低阶项和首项系数。使用这种方式时,时间复杂度可被称为是渐近的,它考察当输入值大小趋近无穷时的情况。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痢疾;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中图分类号] R5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099-01
痢疾是夏季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痢疾有两种,一种是阿米巴痢疾,即菌痢;另一种是阿米巴痢疾,即虫痢。两者都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但又有明显差异,如果用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方法治疗阿米巴痢疾,或者用治疗阿米巴痢疾的方法治疗细菌性痢疾,不但治不好,而且还要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必须正确识别两种痢疾。
在医院里,我们可以通过显微镜直接检验病原菌做出诊断,也可以通过免疫学诊断方法给出诊断结果。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识别、诊断。
1 看大便性质
细菌性痢疾粪便是含粪质的脓血冻样大便,很像带血的浓稠鼻涕或红白胨,没有特殊的臭味;阿米巴痢疾粪便是脓血、粘液和粪质混在一起的暗红色样冻酱样大便,有特殊的腥臭味。
2 问大便次数、分量和有无“里急后重”
细菌性痢疾的大便次数比较多,有的每天要拉十几次或几十次,但是每次的分量极少,有明显的“里急后重”(感到大便拉不完,刚拉过不久又要拉,但拉不畅快的感觉);阿米巴痢疾的大便次数比较少,每天只有3到5次,最多不过8-10次,每次分量比较多,里急后重的感觉很轻微,或者完全没有里急后重的感觉。
3 看病情,量体温
细菌性痢疾一般发病急,全身不舒服,食欲差,无力气,畏寒、发热、有腹痛,用手压腹部痛的较明显,小儿发病骤急,表现症状为突然出现高热(≥40℃),惊厥,昏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细菌性痢疾若治疗不彻底,转为慢性,可迁延超过两个月。阿米巴痢疾起病比较慢,大都不怕冷、不发热,即使发热体温也不是很高(≤38.5℃),用手压右下腹时痛得比较明显。
4 其他表现
细菌性痢疾有明显的流行性,在人群集聚地可能不止一两个人而是不少人同时发病,虽然大人小孩都会发病,但常常小孩生病的比较多些;阿米巴痢疾常常是散发性的,不象细菌性痢疾那样会出现大批的病人,生病的机会是大人比较多。阿米巴痢疾的并发症较多,如肠外阿米巴病,以阿米巴肝脓肿最多见,其次是肺脓肿、脑脓肿等。
5 治疗药物不同
细菌性痢疾的首选药物是喹诺酮类(如氟哌酸、培氟沙星、环丙沙星等),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等),痢特灵,氯霉素、黄连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药物,中药黄连、黄柏、白头翁、马齿苋等亦有效。而阿米巴痢疾的首选药物则是甲硝唑(灭滴灵)、替硝唑、依米丁、二氯散糠酸酯、四环素、巴龙霉素、吡哌酸等药物,中药白头翁、鸦胆子、大蒜等亦有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健,主编.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2] 陈兴保, 主编.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M].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0.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政策是无空间差别的。但是在县级层面提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一个操作层面问题。因此就必然地牵涉到将科学发展观理念在空间上如何落实的问题。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最关键的就是如何依据各地区不同的空间承载能力,实施空间差别化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共同的理念和目标,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许多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实行非均衡的空间发展战略,即依据地球空间不同的经济活动承载能力,实现集中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我们的东邻日本,就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日本的人口约为中国的1/10,但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约1/30,日本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不到中国的1/5。
我认为,放弃抽象的理论思考,当前在县域层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强调的就是依据不同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充分考虑到资源的集约使用,包括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推行非均衡的空间发展战略。
国家在“十二五”期间推出的划分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非均衡的空间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关键就是要依据各地区不同的资源秉赋、区位条件、人文环境、发展基础以及路径依赖等发展条件,实施差别化的发展战略,而不是一刀切的发展战略。
在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空间发展战略,是否会导致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从而和区域协调发展相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证明这是可以避免的。其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是鼓励要素流动。这样,生态承载能力和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相对较低地区的人口就会转移出去,就能够提高该地区单位人口的资源拥有水平,为当地居民的致富创造外部条件;第二是增加区域间的转移支付。这有两个途径,其一是民间的转移支付,转移出去的人口,在发达地区创造了更高的要素回报水平,并通过各种社会网络,回流到原居住地区,推动这些地区的福利改善;其二是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
健全不同功能地区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推进差别化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条件。日本经济发达、产业高度集聚的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其人均GDP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8倍。如前所述,日本全国的产业分布是高度不均衡的,但日本国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包括人均收入最高地区和人均收入最低地区之间的差距,仅为1.8:1。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在不同地区之间推行了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
在县级层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除了要求因地制宜地实现非均衡的空间发展战略,鼓励要素流动、推行财政转移支付之外,建立分类指导,分区管理的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差别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大制度障碍,就是单一的以GDP考核为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忽略了区域间的差异性和GDP指标自身的局限性,也是导致许多地区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建设方面,如何制定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具有不同考核重点的区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典型案例
日本非均衡发展战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