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形象

中国形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形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形象

中国形象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形象;东方学;西方视野

西方对中国的关注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最早,《马可·波罗游记》把一个物产丰饶,遍地铺满黄金的中国介绍到欧洲,就让欧洲人对天堂般的中国充满了幻想。而传教士利玛窦的中国之旅,更是把中国文化最全面地展现在西方面前。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中国形象的真正意义不是地理上一个确定的、现实的国家,而是文化想象中某一个具体特定伦理意义的虚构的空间,一个比西方更好或更坏的地方,香格里拉或人间地狱。”当中国在西方以一种近乎神圣的形象被追捧时,另一种“黄祸”恐慌却也在渐渐蔓延。事件成为一条导火线,触动了西方人敏感、脆弱的神经。成员对西方传教士的仇视,对外国领事馆的破坏,对黄头发蓝眼睛的鄢夷。让西方人畏惧,中国形象就这样在瞬间跌入低谷。

中国形象在西方视野下两极摇摆,不断循环反复。就如现今的中国形象,也不是在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是有一个缓慢的铺垫过程。1998年,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的出现,首先引起了西方讨论中国形象的热潮。趁着余温还在。2004年,迪斯尼又推出了《花木兰2》,把这个“中国风”推向。但是,当西方人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动画成就时,许多中国人就指出,动画电影中的“花木兰”不是中国人熟知的花木兰。

在《木兰辞》中,花木兰是一个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替父从军的英雄女子形象。而动画电影《花木兰》运用了多少这些因素,却令人质疑。影片一开始,花木兰吊带背心,齐膝短裤的造型,让多少中国人跌破眼镜,人们不得不问,中国古代妇女是这种形象吗。至于论及影片中所包含的中国精神,更是让人匪夷所思。中国古代妇女顺从三从四德。一切行为举止都是依法而动,不会擅自妄为。而影片中活泼的花木兰已经与中国古代妇女的形象相去甚远,更不用说相亲时的毛躁与胡闹。

由此,我们不得不问,《花木兰》是在演绎中国传说。还是要表达美国精神?

影片《花木兰》在美国上映,创造了当时的票房记录,美国硅谷的主流媒体《圣荷西水星报》称;“在美籍中国人适应主流社会150年以后,动画片《花木兰》代表了主流社会发现可从中国文化中汲取一些东西。”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花木兰》这部电影主要目的是为了迎合美国主流社会的口味,而从中国汲取文化的。这一点与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所论述的观点不谋而合。

所谓东方学,是指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欧美国家学术机构中的以教授东方、书写东方或研究东方人为耳的的一门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的学科,它带有早期欧洲殖民主义政治色彩,以“东方”(theorient)与“西方”(theoccident)二者之间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的对立为其基础。它的对象包罗万象,是西方的所谓“东方学家”、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和经济学家等(包括雨果、福楼拜、但丁和马克思等)做出的有关“东方”的陈述、关于“东方”各种复杂的观念组合,以及一切有关“东方”的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影片《花木兰》可以说是美国对中国的“东方学”研究。美国电影公司以中国为陈述对象,把中国的花木兰形象进行重新建构,达成美国的话语意图。因此我们从影片中可以看出浓郁的女性主义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女性主义思潮在美国出现甚至引起关注,这是美国社会的一大特点。在美国,妇女有独立的身份和政治地位。然而在中国,女性是一直处于权利之外的,“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句话传出来的意思是,只有匹夫对国家才有政治义务,妇女没有这种权利。而《花木兰》扩大了花木兰的女性身份及其政治义务,她甚至肩负着国家兴亡的重要使命,这种对女性的尊重和关注,显然是从美国视野出发。

在中国,崇尚的是集体的力量。众志成城,才能克服困难。而在影片中,花木兰的个人作用起了决定性的因素。这种对个人力量的推崇,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描写,显然更符合美国人的口味。

说到底,影片《花木兰》只是截取了某些中国符号,来传达美国精神。

萨义德在《东方学》中说:“将东方视为欧洲和大西洋诸国在与东方的关系中所处强势地位的符号比将其视为关于东方的真实话语更有价值。东方学不是欧洲对东方的纯粹虚构或奇想,而是一套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影片《花木兰》需要的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而是通过中国去述说一个与此有关的西方价值体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对东方进行归化,使其符合西方的要求。东方学家,就像任何对东方进行过思考或有过体验的西方人一样,对东方人为地实施了归化。因为东方由于存在于欧洲社会、“我们的”世界之外而被修正,甚至被惩罚;因此东方被东方化了,这一过程不仅将东方标识为东方学家的领地,而且迫使不谙此道的西方读者将东方学对东方的编码作为真正的东西接受下来。人们应该想到,所有的文化都是对原始事实进行修正,将其由自由存在的物体转变为连贯的知识体。所有文化都一直倾向于对其他文化进行彻底的归化,不是将其他文化作为真实存在的东西而接受,而是为了接受者的利益将其作为应该存在的东西来接受。

在西方对东方实施东方化的过程中,西方的受众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西方人接受了被东方化的东方,他们热爱“东方”,对“东方”津津乐道。在此情况下,好莱坞再次推出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功夫熊猫》比《花木兰》做得好,在打造中国形象方面下足了功夫,但是弊端还是显而易见的。

在《功夫熊猫》中,熊猫阿波是鸭子的儿子,吃面条长大,成天做着英雄的梦,却又好吃、懒惰,再加上臃肿、硕大的身躯,阿波俨然就是一个成事不足的累赘。但是在中国,熊猫肥肥胖胖,圆圆壮壮,那是可爱的象征。在竹林中慵懒地前行,随意找处地方然后懒散地坐着啃竹子,这是我们自己赋予熊猫的形象。

中国形象范文第2篇

展现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国家形象

在奥运会这样一个密集的时间内,向如此庞大而密集的人群展示中国形象,是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重大机遇。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准备,精心策划,努力向世界人民展示一个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国家形象,展示中国多姿多彩的辉煌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当代成就,展示中国热爱和平、开放进取的大国风范,展示中国自然与文化、环境与人类协调共处的人文生态,展示中国和谐进步的社会面貌。

“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文化是中国面对世界最为深厚的积淀。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观”经过现代转换,对当代西方世界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中国文化历经五千余年,是世界上惟一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人类文化瑰宝,是人类童年时代便已产生的、不可企及也无法再造的世界文明的辉煌顶峰之一。它弘浩博大,流丽万有;它克明峻德,修道以仁;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它阴阳相济,追求神人以和。北京提出的人文奥运,体现了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拓与发展。和谐、和睦、和美的和谐观是对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文化的生动补充。北京奥运会将充分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展示中华文明,尽显东方神韵,创造性地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获得了全面高速的发展,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大繁荣。奥运给中国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全新人文面貌的极好时机,奥运也构建了一个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文化创新推动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宽阔平台;它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改变单纯GDP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北京及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层次,建设创意中国、创意北京,增强国际文化竞争力的绝好的实践舞台。作为人文奥运与绿色奥运的基础,北京奥运首次提出科学技术和举办奥运会结合的科技奥运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北京科技奥运领导小组,根据奥运的科技需求,一共实施了1200多个攻关项目,使科技奥运在场馆建设、生态环境、网络信息、食品安全和赛事组织等方面基本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培育发展中大国国民的良好风范

奥运会是展示国家形象的最好舞台,也是塑造中国国民形象的最好机遇和最大挑战。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实现传统文明礼仪的现代转换,向世界展现一个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文明、现代的中国人形象。

北京提出的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奥运。它关注人,热爱人,尊重人,提升人,追求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在现代意义上,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可见,奥林匹克主义给竞技运动设置了一个理想主义的目标和方向,对当代体育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强调体育的人文价值,强调体育应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进而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建立。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奥林匹克生活哲学的展开与发展。

中国是古老的礼仪大国、礼仪之邦,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克己复礼为仁”,并特别告诫:“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今天,在举办奥运的时候,我们深切感受到传统礼仪的缺失。毕竟,民族的根基还是应该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传统扬弃的基础上,礼仪也是这样。我们既要保留传统礼仪中崇德、重义、敦厚、诚信等良好传统,又要有发展中大国国民开明开放、自信进取的现代风范。

中国形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链;媒介;张艺谋;功夫;历史献礼片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90-01

中国电影塑造中国形象的例子比比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西方媒体和对中国电影构造的中国形象的反应和国人大相径庭,在下文中也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一、中国电影与形象建构

(一)以张艺谋作品为主要代表作的获奖电影

导演张艺谋可谓是导演界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导演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都不能少》、《英雄》、《金陵十三钗》等多部电影多次获得了西方电影节奖项。

尽管取得了多数奖项,他早期的作品因为富有严重的标签化和悲剧化特点,使得中外影界褒贬不一。反对的声音认为,这种民族特色不应以西方人审视东方人的偏见和固有的误解为标准,更不能抱有取悦西方人的功利主义为目的,寻找通向成功的捷径。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华人导演,其电影在国际化传播的过程中对中国形象的构建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功夫电影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另一个门槛便是中国功夫片。中国作为一个纵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老祖辈所遗传下来的独有的文化也成为了中国电影的卖点之一。早年的中国功夫片崛起于香港,比较著名的就是李小龙和成龙的作品,《天下第一圈》、《红番区》等冲出亚洲走向了国际市场。有些人对于这些电影走进国际市场持较为偏激的意见,认为这是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消极对待,更深层的去看待这个问题,其实这些电影将中国功夫和中国精神带向了世界,对于中国形象的构建作用是不可磨灭的。电影作为宣扬功夫文化的媒介,使得西方国家在对中国独有功夫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重建了东方人在西方的形象,而与功夫相关的精神文化也得到了宣扬,在中国形象的塑造上起了一定的决定性作用。

(三)历史献礼作品片

这里我要探讨的第三类电影,便是以《建国大业》、《风声》、《南京!南京!》等为代表的历史献礼片。这类影片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帜,向国人、乃至世界宣扬着中国的主流价值观。而这一类电影,恰恰是前两类电影的反例。

以《建国大业》为例,在上映短短3天后,国内票房过亿,更是包含了成龙、李小龙、甄子丹、吴宇森、陈凯歌、冯小刚等众多大腕明星。而就是这样一部大片,在国内的票房超过4亿,在国外却令众多片商望而却步,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国外片商将《建国大业》引进当地市场。可以说,自《建国大业》开始,献礼片正在渐渐从以政治正确,但观赏性较差的主旋律片,开始向“主流价值观+商业大片”转型。以《建国大业》为代表的国产献礼片的集体出击,把主旋律影片的转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这仅仅是在形式上向国际靠近了一大步。作为主流价值观的载体,影片的内容却无法得到国际上的肯定,历史献礼片在国内得到成功是因为其宣扬的积极内容是国人所喜闻乐见的,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是不屑一顾、甚至是嗤之以鼻的。作为二战后不断崛起的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大众传媒中得以体现,而《建国大业》对于战争后期整个国家的重建和崛起过于主观,与前文所提到的“制造共识”有所相悖,因此不能被西方市场所接受。

二、中国电影构建中国形象

有了大受欢迎的获奖电影,自然也有不受欢迎的。而这些不被国人所知的电影,有些在国内被禁,在国外却获得多项电影节大奖。这些电影内容大多以敏锐的视角,特立独行的手法,展现中国被遮蔽的残酷现实,主人公大多是社会底层人物,比如、小偷、矿工等等。因此这些独立电影呈现出非常态的电影形态,比如非商业性,相对偏重的艺术性,高度生活化。而这类电影在国际传播中,虽然只能以另类、偏颇的角度来展现中国形象,外媒评选其获奖的心态也有待揣摩,但这类电影在传播的过程中属于主动参与,从整体上饱满了中国影片自身塑造的中国形象。只是这类影片过多的关注负面,如果长此以往只会引起西方不良居心的煽动,不利于国家形象的构建。

中国形象范文第4篇

在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小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总裁周明伟提出,“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传媒功能,成了承载中国形象的两个主体,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不改善,会增加中国对外交往的成本。”

中国国家形象与国力发展、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周明伟说:“过去3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有许多与国力发展、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在对外交往中的国家形象问题。”

国家形象属于软实力,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塑造国家形象主要通过媒介,“现在我认为单靠媒体来对外介绍中国是不行的”,周明伟表示,现在承载中国形象的不可替代的两个主体,一个是MADE INCHINA(“中国制造”),另一个是中国人。

周明伟认为,现在70%的小商品都是中国制造,“中国制造”的产品,无论品牌、质量、信用等如何,实际上都已成为中国.形象的载体。2012年中国出境人数为8000多万人次,已经超过入境人数,对外投资额达652亿美元,“世界通过中国人、中国企业来感受中国形象,这个作用已经不是媒体所能承载的了,其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人的形象不改善会增加中国对外交往的成本

周明伟认为,我们积极推动公共外交,而开展公共外交的主体是具体的个人,如果不注意人的形象的话,势必事与愿违。他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非洲媒体关于中国在非某企业负责人的报道,此人不仅不按时给当地工人发工资、不保证当地工人的休息时间,甚至还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能到你们这里来,因为我过去就是少拿工资、多干活、为了你的儿子和生活,你就得像我一样,不要在乎你的工资、不要在乎你的休假,努力地工作,你将来就可以像我一样富。”“但人家为什么要像你一样富,为什么要放弃自己休息的权利,为什么不要自己的工资?”周明伟反问道。

这不是个别企业的事,也不是偶然的事件,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周明伟说,“我觉得,中国人的形象、中国人在世界人民面前的举止行为、国际社会对我们的信任程度,都是中国人真正的软实力”。“我们过去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我们的经济对外开放,目前我们经济对外的依存度,无论是能源还是市场,无论是资金还是智力,都已经达到较高程度,但如果我们不注意自己的国家形象,如果我们国人的形象同我们的快速发展、同我们的国际影响力不相匹配的话,会大大增加我们走出去或对外交往的成本”。

中国文化能够走多远,中国就能够走多远

在谈到如何改善中国形象时,周明伟表示,十提出的核心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让国际社会知道,我们不仅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我们是有道德取向的”。他建议在介绍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注意和世界文明、世界文化的关联度,我们的价值观不能搞成另类的,搞成别人不太认识、不太了解、无法比较的。

“事实上,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文化和世界的文化有很多的共性,我们必须找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文化同世界文化发展的共同点,要更多地介绍相同的地方。”周明伟指出。

周明伟认为,在了解西方价值观的同时,也要了解西方社会。“改革开放30多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了解西方,当年老一代革命家就是这么做的,尽管我们对西方的了解有了巨大的改观,但我觉得还是远远不够。”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文化能够走多远,我们在国际社会就能够走多远,而我们的中国文化能够走多远,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取决于你对别人了解多少。”

要把对人的教育放到教育的首位

在谈到如何改善中国形象时,周明伟认为首先“要从国家的长远战略来看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的国民教育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最后都要受到制约。不能简单地认为经济上去了,自然而然就什么都好。这些年改革开放过程中,国民道德教育的缺失已经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了。

周明伟认为,国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把人的教育放到教育的首位。“人的教育不是简单的人才教育,有些大学,所谓人才的教育可以让学生考出很高的分数,可以做出很好的实验,但是却使他们缺乏基本的道德约束,这已经说明我们有些教育方向是有问题的。”

他还认为:“人的教育应该符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应该从幼儿园开始,应该有更符合目前多元社会发展、多元取向、多元道德教育的内容。”

对走出去的企业应该有“硬的杠杠”

周明伟表示,媒体和企业在塑造中国形象方面的责任都非常重大。

中国形象范文第5篇

国家形象的定位

中国是举世瞩目的大国,塑造文明、民主、发展、和平、环保的整体形象,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逐步消除各种误解,维护国家形象和根本利益,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文明的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突出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已日益成为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向世界展示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古国的形象,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的优秀民族文化成果,塑造文化强国的形象。

民主的中国。为了有效地转变世界长期以来对中国存在的误解与偏见,我们必须继续大力发展政治文明,赢得国际社会更为普遍的理解与支持。同时,还要顺应当前国际社会的发展潮流,支持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时坚持对话、交流与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现有的国际秩序建设,承担自己的国际义务,逐步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既是中国扩展自身国家利益的前提条件,也是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主流体系的必然要求。

发展的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并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与“稳定器”。当前,一方面,应努力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误解和疑虑,主动向世界说明自身的发展状况,化解一些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资源需求的担忧;另一方面,应更加致力于塑造自己谋求合作共赢的国际形象,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类型、原因等方面的误读。

和平的中国。和平形象是中国在迅速发展中最迫切需要向国际社会所展示的国家形象。热爱和平、追求和谐,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中国一直依据国际法原则履行自身的国际义务,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远洋打击海盗、促进半岛和谈等都表明,中国正在向世界人民展示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形象。

环保的中国。从倡导“绿色奥运”到积极参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再到把PM2.5值纳入环保监测范围,说明中国已将环境变化作为关系全人类发展的重大议题,纳入国家的整体战略考虑。目前,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确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中国还应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各种环境合作,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形象,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环境变化。

国家形象塑造的机制与途径

在明确了自身的国家形象定位之后,我们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完善公共外交机制。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外交管理体制,以确保本国的文化交流得以正常高效实施。如美国,就形成了以“美国新闻署”为核心的完善而成熟的公共外交系统,集中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的主要手段,推销和宣传美国形象。中国应该整合外交部与国务院新闻办等部委资源,来协调各涉外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公共外交中的最高领导权、决策权的问题,确保决策部门与执行部门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职,避免在处理对外交流宣传时各部门因条块分割、缺乏沟通而导致的重复操作,以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稳定而高效的公共外交机制,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中国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

提高文化交流的能力。与国际社会打交道,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只有在实践中积累起丰富经验,才能做到留有余地、游刃有余、共谋发展。当前推行的中国“文化周”、“文化月”、“文化年”等各种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尽管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轰动一时,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也有很强的助推作用,但却很难让外国民众深入领会中国文化的细微之处。文化传播讲究细水长流,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应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时间长、接触面广,这样才能使对方对我们的文化有全方位的了解,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同时,中国还应深入分析国际受众市场,研究不同国家民众的思维特点与对中国的反应,做到因人、因地制宜,增强对外宣传的针对性与亲和力。

大力扶植民间文化交流。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民众,历来比较抵触“官方文化”。因此,中国要尽快在世界范围进一步提升整体亲和力,就必须着重借助民间力量。中国政府应整合现有的各种民间文化组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与人力投向民间文化交流领域,尽量淡化文化交流的官方宣传色彩。例如,在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之后,中国还应争取更多的国际会议、体育赛事等落户中国,通过邀请各类知名人士来华,以其所见所闻影响其本国公众,在交流中逐步提升中国形象。同时,中国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与网络技术,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打破西方国家的信息垄断,激发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帮助他们加深对当代中国的了解。

加强教育文化交流。教育文化活动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属于“长远收效”。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留学生培养。中国已吸引了众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今后应更加注重在留学软硬件等方面加强建设,为外国留学生提供更多保障,让他们不仅在中国能学有所成,而且成为对中国友好的国际支持者,以及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形象传播者;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汉语战略。输出语言主要是为本国培育一批海外拥护者,并影响他们对当前各类问题的看法。截至2010年10月,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处孔子课堂,成为各国民众学习中国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此外,还应将设立国外文化中心等,作为国家文化与国家形象“走出去”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坚持。

推动文化产业与文化贸易。与世界文化产业大国相比,中国文化产业目前还处于劣势,文化品牌难以走出国门,制约着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对此,必须要寻求突破。一方面,应该加大对该领域的资金投入与一定的政策扶植,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培养一大批专业人才,以提高对外文化交流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应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快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法规,为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贸易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面对各国的竞争对手,只有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才能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争取发展空间,使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正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塑造一个正面、积极的中国形象,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