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个人特长

个人特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个人特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个人特长范文第1篇

健康长寿成为人类追求的生活目标,科学家们研究认为,以下10种人有望健康长寿。

1.身材矮者:美国科学家认为,人类存在着一个适宜的高度,以便让身体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个高度是男子1.65~1.72米,女子1.56~1.62米。

2.稍胖者:美国科学家在调查了600万人的体重与寿命的关系后发现,稍胖的人从体能、抗病力到抗癌力,均比瘦人占有优势,因而寿命长。

3.秃顶者:男子秃顶多精力充沛,白发晚生,平均寿命在80岁以上。原来是秃顶多因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所致,而雄性激素恰是男子的护身符。

4.耳长者:耳朵长的人多享高寿,可能与其体内肾气旺盛有关。

5.腰细者:裤带越长,寿命越短。腰细者活过70岁以上的约占95%,且很少患心血管疾病。

6.头胎者:中国调查资料表明,一、二胎寿命最长。在90岁高龄组中,第一、二胎出生的占60.6%,100岁年龄组则占77.3%。

7.居绿者:在物质生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常年忙碌于绿叶红花丛中的花匠,比长居于花木稀少、空气污浊的闹市中的人平均多活7年。

8.B型血者:B型血者性格多温和平静,从容大度,随遇而安,不过分争强好胜。研究人员发现,长寿人群中B型血的人占83%。

9.血压略高者:芬兰医学院发现,80岁以上寿星,血压大多保持在160/90毫米汞柱左右,其长寿的情况比血压只有120/70毫米汞柱的老人要好。

10.性格和缓从容者:这种人乐观幽默,豁达大度,性格和缓,遇事从容,在困难和压力面前能积极应对从容不迫,不悲观气馁,不杞人忧天。

长寿者的10个特征

最近,美国纽约精神医学院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活过90岁的老人常有以下10条特征:

1.很少去看病:在中年时未遭受重大疾病,也没有罹患老年痴呆症。

2.生理特征:身材中等,平均身高男性为1.71米,女性为1.57米。体重不过重或过轻,而且一生中体重变化小,皮肤看起来年轻,握力佳。

3.天赋较高:对于新鲜事物相当感兴趣,理解能力强,且拥有良好的记忆力。

4.退休较晚:通常从事农业或养殖业的人以及从事法律、医学及建筑的专家,较为长寿,其中主要的共同点是较晚退休。

5.克制忧郁:通常在五六十岁会出现忧郁的情绪,但他们都能重新开始新生活。

6.无忧无虑:懂得享受生活,个性乐观且有幽默感,容易感到愉悦。生活中充满冒险,能在别人认为丑陋的情形下,看到美好的事物。每天都过着知足的日子。

7.适应能力强:对不同环境和复杂局面都能从容面对,能从容应对压力。

8.饮食节制:乐意品尝新的食物。食物多样性,所食食物蛋白质含量高且脂肪含量低。

9.早起:平均睡眠时间为7个小时,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会全神贯注地议论死亡的话题。

个人特长范文第2篇

2、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3、逐队成群:形容人多。

4、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5、人喊马嘶: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

6、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个人特长范文第3篇

这位和奥巴马谈笑风生走在一起的大叔就是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特斯拉的老板兼CEO、火箭计划SpaceX的创始人、以及民用太阳能公司ColarCity的老板!

他被誉为现实版的“钢铁侠”

就是因为他有着超越现实的判断力与执行力,更重要的是他有着对人类未来科技的无穷无尽的梦想!更是因为特斯拉的超级全自动生产工厂,当你看完之后,就会知道为什么叫“钢铁侠”了!

特斯拉的这个号称全球最智能的全自动化生产车间里,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的组装,全部生产过程除了少量零部件外,几乎所有生产工作都自给自足。。。

冲压生产线、车身中心、烤漆中心与组装中心,这四大制造环节种总共有超过150台机器人参与工作。当然,在车间中你很少能见到有人的影子。。。

组装中心,全部是机器人

每一个机器人可以完成多种动作

喷漆烤漆车间

组装车间,按装挡风玻璃

组装车间,安装座椅

6秒钟完成一个发动机盖的冲压

发动机的精细加工

一个机器人就能独立搬运车架

整个过程流水线运营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无缝对接

全程都是由电脑控制的机器人根据事先设定好的程序完成!这也太牛逼了吧!

终于明白为什么埃隆·马斯克被美国媒体誉为现实版的“钢铁侠”了,对于他来说,这里目前也仅仅只是生产出了他的一个梦想而已。。。很快,特斯拉还会在美国内华达州的荒漠里建一个更大的汽车工厂“GIGAFACTORY”,2017年投入使用,这将更大地增加特斯拉的生产效率。。

今年,埃隆·马斯克的火箭计划SpaceX,还将继续进行可回收火箭的往返计划,这是他另一个伟大的“钢铁侠”雄心!

民用光伏计划SolarCity也将继续在不赢利的情况下继续大面积推进下去!

个人特长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非理;个人投资者

一、我国证券市场现状

我国证券市场发发展迅速,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成绩斐然。根据中国证监会最新统计资料:截至2010年12月,沪深交易所股票市价总值从1991年12月底109.19亿元增长到现在总市值265422.59亿元,总流通市值193110.41亿元,总股本33184.35亿股,中国上市公司为2063家,证券公司106家,股票有效账户数为13391.04万户。由此说明,证券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但与欧美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的股票市场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市场,在诸多方面尚未成熟。证券市场中存在着过度的投机行为、上市公司不诚信行为、股民盲目相信虚假信息、股价异常波动、换手率高等现象,这些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若处理和治理不及时,将会对我国金融系统产生非常大的破坏性影响,大大弱化证券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

二、投资者非理的宏观表象

(一)市盈率分析

市盈率是衡量一个股票市场整体是否存在泡沫或分析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投资者为获取一定的预期收益而付出的成本倍数。市盈率的高低直接反应了证券投资相对成本的高低,体现了证券市场的风险,市盈率越高,风险越大。一般而言,过高的市盈率往往隐含着较强的投机性。1994年至2010年证券市场市盈率,如图1所示。

自沪深两市建立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市盈率普遍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可以看出我国沪深两市绝大部分时间的市盈率都在30-40之间,和其他国家相比是较高的。如韩国为15-19,香港为10-20,纽约证券市场为15-20。特别是2000年和2007年平均市盈率超过了50,这几乎是同期世界最高的,但市盈率高的公司并不是具备增长潜力的公司。相反一些盈利较差的公司,市盈率却是高的惊人。我国证券市场有着如此高的市盈率和市盈率的不正常分布的现象,说明我国投资者存在着非理。

(二)换手率分析

换手率是衡量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且可以作为衡量市场噪声交易程度的首要指标。只要有交易,就存在换手率,它也是保证股市流动性的必要条件。

在成熟发达的股票市场中,根据经验数据,换手率保持在30%-60%是正常的。纽约股票市场年换手率在60%左右,日本在30%左右,伦敦60%左右,香港在65%左右,新加坡在60%左右。在若换手率过高,则意味着交易热衷于短线操作,投机行为严重。

1994年到2010年我国主要股票市场的年换手率,如图2所示。

从我国主要股票市场的年换手率情况,可以看出我国股票市场的年换手率大多在400%-600%之间,这意味着上市流通的每一张股票平均每年要转手4次-6次以上,即停留在每位持股人手中的平均时间不超过两个月;也就是说每年600%的换手率意味着,40个交易日左右全体流通股股东就要进行一次“大换班”。整个市场的交易情况极为活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股票市场具有较强的投机性,说明我国投资者存在着明显的非理。

(三)波动率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历来波动异常,股价超出预期值的情况经常出现。一般的股价涨跌是正常行为,但我国的证券市场的波动异常体现在振幅的剧烈、涨跌幅度过大。我国股票市场年振幅程度,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我国的沪深指数振幅剧烈,最高振幅与最低振幅相差超过150%。市场上充斥着过度投机的行为,投资者不在关注公司的好坏,而是非理性的投机最高价格。我国证券市场的情况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相关性十分大,每一次的宏观政策的出台,股价的波动明显。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利用虚假信息,虚报利润和业绩,从而导致股价异动。这些都充分地说明我国的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存在着非理。

三、投资者非理的微观表象

(一)投资者认知偏差

所谓认知偏差即心理、知识水平和行为均很正常的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对事物的认识产生一定程度的非理性偏离。

我国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上存在诸多的认知偏差,这些偏差有的在国外的研究中已有发现,有的则具有“中国特色”,它们对投资者的行为交互作用,导致其投资行为常常呈现过度反应的倾向,进而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证券市场的震荡。众多的投资者均预期公司的未来高成长性,认为公司的股价在未来必定大涨而入市,就会形成一种强买的操作模式,股票的价值真地就能上涨。投资者可以择时利用价差来实现自己投资收益的目的,他们对上市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并不感兴趣。这就导致了证券市场投机气氛浓烈,投资者有着严重“赌博心理”,大多数投资者认为股市就是一场“赌博”。

(二)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通常指在不完全信息环境下,投资者因受其他人行为的影响,进而忽视自己的私人信息而模仿他人行动的决策行为。由于羊群行为具有传染性,因此存在于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羊群行为现象又被称为羊群效应。

(三)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投资者认知偏差,表现为投资者对投资赢利的“确定性心理”和对亏损的“损失厌恶心理”;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急于卖出赢利的股票,轻易不愿卖出亏损的股票。处置效应反映了投资者回避实现损失的倾向。在很多情况下,处置效应主要是受到投资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它会削弱投资者对投资风险和股票未来收益状况的客观判断。投资者非理性地长期持有一些失去基本因素的股票,必然是赢少亏多。

(四)过度交易

过度交易是指市场中的投资者习惯于不断地进行买卖交易,主观认为通过买卖交易的次数的增多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市场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市场种类相对单一,投资者选择性较少的情况下出现。但如今我国的证券市场已发展到了流通市值193110.41亿元,这么大的一个市场中,投资者的交易次数仍然居高不下。说明我国的投资者存在着交易偏好。

四、我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非理的特性

(一)个人投资者交易十分频繁

我国证券市场的年换手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是日本的20倍,是美国的10倍,流动性居全球股票市场之首,并且这种高换手率的现象并没有减缓的趋势。我国证券市场高换手率的特点,使得投资者持股时间降低,直接降低了投资的收益率。

(二)个人投资者风险分散化程度较低

总体来看我国个人投资者持有十分少的股票,平均仅有2.09家不同公司的股票。相比较起来,美国个人投资者持有4家公司的股票,平均而言我国投资者分散化程度不及美国投资者的一半。

(三)个人投资者理念不成熟

由于我国股市缺乏足够的蓝筹股和绩优成长股,股市存在着高投机性、高换手率,以及市场和个股频繁和剧烈的波动特点。多数个人投资者对公开信息反应不足,而投资者过分自信。这就表现出浮躁的心态,行为与效益最大化不一致,令市场中充斥着投机理念。追逐热点、短线炒作的投机方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主流。

(四)强烈的“政策依赖”倾向

我国股票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政策市场”特征,股市的波动大多与政府的行为有关。利好政策的出台加剧了个人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倾向,而利空政策的颁布却导致个人投资者的过度恐惧心理。这种强烈的“政策依赖”倾向是我国股票市场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有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大多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异化,其投资策略表现为“政策性套利”。

五、总结

传统的证券市场中对于投资者的分析,多为建立在理基础之上的,但从具体的日常交易中可以发现证券市场存在着很多的非理,投资者交易行为并非有效性的投资。找出这些异常现象背后的原因,建立科学的评判标准,对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2004年国务院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保护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要“处理好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与防范市场风险的关系”,因此研究证券市场投资者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非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投资策略,对于指导我国投资者正确投资,保护我国投资者合法权益和防范市场风险都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海峰.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非理及治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7).

2、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中国的证据[M].上海三联书店,2004.

3、张华庆.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行为研究[J].金融研究,2003(4).

个人特长范文第5篇

关键词:神经质;日常应激;抑郁症状;调节作用;中介作用

中图分类号:B8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5-0147-05

一、前言

近年来,抑郁的人格易感性成为抑郁心理病理学研究的热点,之前大量研究发现神经质人格特征与抑郁症状之间有显著的联系。而Abela等2005年的研究表明,神经质人格对成年人及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神经质人格得分越高,抑郁症状的得分也越高。

以往关于神经质人格与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一些其他变量可能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例如个体遭遇的重大生活事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日常应激与个体的抑郁症状也有重要联系。各类急慢性应激因素与易感性因素相互作用,是导致抑郁发生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日常应激可能在神经质人格特征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调节作用:日常应激可以导致抑郁的触发,但仅仅是具有某些易感性因素的人,才会使得抑郁症状长久持续存在,并影响到抑郁的状态、性质的发展与改变,并最终导致抑郁。Zuroff则通过实验室实验和纵向研究等方法验证了拥有人格易感性因素的个体分别遭遇更高水平的人际压力和成就压力源时,会产生更高水平的抑郁症状。

其次,日常应激可能在神经质人格特征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个体人格特质影响个体感知、应对遭遇的日常应激或压力源的方式与特征。Hammen最早对抑郁和应激的双向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应激激发模型(StressGeneration Model)。该模型认为,抑郁的易感者和正常个体相比,有可能经历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并且这些事件可能受到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另外有些研究也发现神经质人格类型的个体可能有更多的日常应激的发生。

基于以往研究基础,我们认为日常应激可能作为中介与调节因素,影响神经质人格特征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而Gibb与Alloy等学者也提出,一个变量可以同时作为其他两者关系的中介与调节变量。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学生神经质人格特征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日常应激是如何影响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两者之间关系的。

二、方法与对象

(一)施测对象与程序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样本来自北京某大学,在该校参与心理学公选课的各专业大一、大二本科生中发放问卷共628份,收回有效问卷547份。其中男生165人,女生382人,90.4%为汉族学生,9.6%为少数民族学生。年龄范围:16岁到22岁,平均年龄18.83岁,男女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施测采取在学校大型多媒体教室团体集中施测方法,由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心理学研究生作为工作人员组织施测,所有被试均参与三份问卷调查,即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学生日常社会与学业应激量表-简式(SHS)。

1 工具

(1)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教授艾森克(Eysenck H.J)编制出的有关个性的测量方法。他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归纳出人格的三个基本因素:内外向(Extraversion)、神经质(Neuroticism)和精神质(Psychotieism)。本研究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选用艾森克问卷的神经质维度,该维度共24个条目。

(2)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nter for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

该量表于1977年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Radloff编制。主要为了评价当前的抑郁症状(一周内)。该问卷共20个条目,要求受试者说明一周内相应症状或感觉出现的频度。所有条目分之和为量表总分,总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高。

(3)学生日常社会与学业应激量表一简式(General Social and Academic Hassles Scale,SHS)

本研究采用学生日常社会与学业应激量表的简式,共30个条目,分为社会应激(SocialHassle)、学业应激(Academic Hassle)、一般知觉应激(Perceived General Hassles)三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均为10个条目。该量表采用0(无应激)到6(应急经常发生)7级评分。该量表主要是评价过去一个月之内所遭受的日常应激。

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

三、结果

(一)神经质人格特质、日常应激和抑郁症状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56,p

(二)调节作用

1 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日常应激的调节作用

如表2所示: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两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后,日常应激对神经质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的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β=0.371,p=0.093)。但我们发现,虽然整体结果表现调节作用不显著,但却显示出有调节效应的倾向,即日常应激*神经质人格特质一项的β=0.371。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种调节作用的可能性进入深入研究。

2 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学业应激的调节作用

根据姚树桥等人的研究,将日常应激分为社会应激、学业应激和一般知觉应激三个维度。采用回归分析分别考察日常应激的三个维度,对神经质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的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如表3所示:学业应激与神经质人格特质的交互作用显著,即学业应激对神经质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β=0.433,p=0.033)。

为了进一步考察神经质人格特质水平对不同学业应激水平个体的抑郁症状的影响,根据龚耀先的修订艾森克人格特征问卷手册评分标准,将神经质人格特质分为两组,即高神经质组(T>56.7)和低神经质组(T

(三)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日常应激的中介作用

在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时,首先构建中介效应路径图,如图2。采用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和刘红云等学者提出的对中介作用的检验方法,分别对各个路径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4所示:以神经质人格特质为自变量,以抑郁症状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人格特质对抑郁症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56,p

以上相关分析结果说明,日常应激满足中介变量的条件。神经质人格特质到抑郁症状的回归系数为0.56,p

四、讨论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人格特质对抑郁症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与之前的一些研究结果相似:例如姚树桥等学者研究表明,神经质能够预测抑郁症状的变化,是抑郁症状的易感因素,以往研究也发现神经质得分比较高的个体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拥有神经质人格特征的个体情绪的稳定性更糟糕,有更多的负性情绪存在。

本研究结果发现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的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但是将日常应激按类型区分开来以后,学业应激对神经质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这一结果表明当拥有更多神经质人格特征的个体遭遇学业应激时,将有更多的抑郁风险。对于这一结果可能的解释是:(1)应激性事件常包括众多领域,对于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学业方面的日常应激;(2)学业应激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的日常应激,出现的频率更高。因此学业应激在抑郁的心理病理学发展中是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Bolger与Schilling两位学者提出了:高水平的神经质人格特征的个体遭遇日常应激时有更多的情绪活动性,这种活动性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系统)的唤醒有关,而抑郁症状与个体的HPA系统的失调有关。另外神经质人格特征的个体可能有更多的特定的行为与消极认知特征,因此,当更多的神经质人格特征水平的个体在遭遇与之切身利益特别相关的学业应激时,个体有更多的负性情绪反应并有更多糟糕无效的情绪关注应对,从而导致更多抑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