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费预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范文第1篇

课题经费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的基础,预算如何编,怎样保证预算的真实可行,做到既能保证科研课题计划的顺利完成,又能合理地节约使用项目资金,编好课题经费预算是科研课题预算管理的关键。科研课题经费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组成。按照一般财务预算编制的要求,收入必须有经费来源,支出必须有计算依据。对科研单位而言,收入预算一般较易编制,因为按科研课题经费来源说,大体有申请国家财政拨款、单位自筹、社会资助三项收入,在编制科研课题经费预算时,自身有无自筹能力,能否得到社会资助都是可以预测的。而对支出预算的编制依据就遇到很大困难。因此,首先应研究确定的是科研周期问题。因为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不可能像物质产品生产那样,从原料投入经过加工到产品产出,可以准确确定生产周期。科研活动是创造性劳动,是探索未知,就很难预测从开始到完成课题计划的准确研究周期,是一年内,一年以上,或者更长,都不好预期。然而编预算应该是有预算周期的。目前现行的办法,就是按认定的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来编制阶段性课题预算,在执行中随着课题研究情况变化进行调整。

再者,就是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耗费、预算编制依据的研究。它不像物质产品的生产,每一件产品生产不论是物资消耗,还是劳动消耗,都可制定相应的定额指标,成本预算可以按消耗定额乘生产量进行编制。科研课题研究的消耗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还无法掌握它的定量指标。一项研究,谁都无法确定需要经过若干次的实验,就可以达到理想要求。应当说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规律,科研活动也一样,这就更需要科研单位的管理者去不断地探索,逐步掌握科学研究过程对物资消耗和人力消耗的规律性,从而对科研单位科研课题经费预算的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三,还有一个费用定额问题。前面我们讲的是物质、劳动量的问题,也涉及一些费用定额的问题,但是按照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对各项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现行规定,课题项目费用中,还包括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这其中除“管理费”规定“按照课题专项经费预算分段超额累进比例法核定”外,其他费用项目,因各个科研课题的任务不同,目标不同,周期不同,涉及科研领域不同,采用科研手段不同等,都是无法按定额编制,这也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经费预算编制依据是预算编制的关键。无依据的预算最多只能称为估算。所以认真研究课题经费预算的编制依据,不仅关乎预算编制准确程度,更关系到预算能否适应科研课题研究的需要,预算资金能否保证科研计划的实现,也是搞好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特别是科研课题经费管理的基础工作。

2科研课题经费预算的执行问题

对课题预算的执行,国家财政部、科技部近年来出台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都提出了一些明确要求。比如,课题承担单位是课题预算管理的主体,所有经费必须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科研财务及课题主持人的管理职责;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支出,按政府采购规定执行;要执行预算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严禁挤占挪用,严禁支付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等,并对实际执行中的预算调整,课题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等都作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办法的贯彻执行,对管好课题经费经费预算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使我们在预算执行中有了准确的执行依据。然而在课题经费预算执行中还需认真研究的问题,则是科研单位如何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即需要建立哪些内部管理制度,如何划分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比如预算经费使用决策权、审批权,报销程序,核算办法,物资的使用与管理等。在研究所(院)领导、课题主持人、科研管理部门、物资采购供应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如何划分职责范围,如何加强协作配合等等,都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

3科研课题经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与评价问题

对预算执行的考评,一般情况下是依据核定的收支预算,检查考核是否按核准的经费预算执行,在财务收支中是否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规章,预算执行结果能否保证业务工作目标的完成,以及所获取的经济、社会效益等。在科研课题经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评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效益评估的依据与参照物如何取得,一个课题投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取得科研成果后,获取的经济、社会效益以什么为依据或参照物来说明,就需要我们认真的研究。特别是基础性科研课题和公益性课题,都是无法用经济、社会效益的大与小,高与低来评价的。再加上科学研究活动属创造性劳动的特点。课题效益评价也是关系到科技人员劳动价值的肯定,所以也不能笼统地说他们创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来作为评价结论。因此,如何确认科研课题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依据,课题经费预算是重要内容之一。

4完善科研课题经费的会计核算办法

会计核算的数据,是反映财务活动的基本信息,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通过会计核算准确无误的反映其财务信息,以适应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要真正管理好科研课题经费预算,搞好课题成本费用核算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作。关于科研课题成本费用核算,自1987年财政部、国家科委颁布《科研单位会计制度》就提出要进行科研课题成本核算,至今已经探索了20多年,其中包括1997年财政部、科技部重新修订颁布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科研课题成本核算,但至今依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核算办法。为此,笔者也曾撰文等杂志上提出过一些办法和做法。然而,从制度规范的角度上讲,它只能说是个人的见解与设想,不能作为规范性制度去执行。所以,要加强科研课题经费管理,认真研究制定相应的课题成本费用核算办法,用制度规范科研课题的核算对象,核算项目及内容,核算方法等等,也是当前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5总结

经费预算范文第2篇

文化部门经费预算执行绩效监管工作主要由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两方面组成。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内部监管工作不够到位,具体执行疲软,奖惩措施不明,权责划分不清等问题较多。在外部监管方面也如同隔靴搔痒。上级单位的外部监管工作往往偏重于对时候的审查及处理,而且处理工作也多为罚款为主,久而久之,罚款这种监管的手段变成了目的,被罚单位也尽可能的将罚款数额变相编入经费预算列支当中,相当于用上级划拨的钱来支付上级所罚的款。这种反常态状态大大减弱了监管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提高经费预算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

(一)促进管理机制权责统一

经费预算制定方面,对于单位内部各组织及部门的经费预算需求要进行严格审查,并大力压缩不必要的经费开支要求。财务管理部门要与单位内部各部门和组织负责人员签订经费预算管理及执行协议,施行责任分干到户的制度,对经费的正确实用全权负责。

(二)赋予监督部门人事处分权

过去单位财务监管工作一直无法做到行之有效,往往就在于监管部门及工作人员只具有监督管理权力而没有实际的处罚权力,从而让执行部门有恃无恐。所以为了提升财务监管工作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应赋予财务监管部门及工作人员适度的人事处置权力,从而提升内部财务监管工作的威慑力。要注意一点的是,在赋予财务监督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适度人事处置权限的同时,要加强对财务监督人员自身的具体管理,要制定出严格的人事处置程序及执行规范。

(三)实现财会部门相对独立

预算编制及管理工作是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内容。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升经费预算编制工作的有效性,应该加强财务会计工作部门的相对独立性,将财务会计部门的部门利益与单位内部其他工作部门的关系清楚明了的区分开来,从而避免财务会计工作及监督管理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同时为了提升单位内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用,还应该积极响应上级机关对财会人员跨单位统一管理的政策,从而为本单位经费预算管理及使用绩效考核工作营造出一个更为良好的内部环境。

(四)建立完善经费执行绩效考核制度

预算执行考核评价制度是实现经费预算有效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过去经费预算执行往往没有与单位内部各部门级具体人员的实际经济利益挂钩,让部门及人员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够重视。所以建立与完善经费执行绩效考核制度势在必行。在制度具体制定上面,要加强刚性标准与弹性空间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刚性标准的考核评价不用过多陈述,按照定额经费划拨分干到户原则即可,需要加强的是对于弹性空间的考核评价力度,在考核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取证,认真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

(五)提升财会人员素质

经费预算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政单位 财务工作 预算经费 精细化管理

一、预算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预算精细化管理就是指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将日常的管理工作更加细化。行政单位是维护国家公共秩序,组织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单位,行政单位的预算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做到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完善责任和评价制度,明确各个部门以及各个职工的责任,加强部门之间、个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避免粗放式管理,对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和要求更加细化,要针对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弥补,还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执行力,做到用高效的执行水平创作高效的管理结果。

二、预算管理精细化遵循的原则

行政单位要做到预算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要遵循便于监督的原则。财务管理部门要将监督职能落实到预算工作的全部过程之中,这样才能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不断提高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这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也能为国家的相关政策产生积极地影响;第二,要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量入为出是预算支出应该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有非常多因素都会制约到预算支出,由此看见,必须要贯彻落实量入为出原则,这样才能为预算的执行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第三,要遵循协调配合、讲求效率的原则。行政单位如果想要做好预算工作,就必须要优化自己的预算管理流程,简化繁琐的程序,还要不断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配合,因此,行政单位一定要提高自身的预算执行效率,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各部门积极配合,这就是精细化的重要原则。

三、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对实际工作预测不到位

预算是工作的影子,预算编制时需要对下年度工作开展预想,按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测算每一项支出需求,这样才可确保预算的全面准确性。但在操作中,预算和实际工作脱节的情况并不少见,从客观上说,预算编制时间短,“一上”和“二上”的时间周期基本上各一个月,短时间内编制出来的预算方案对收支情况安排存在调研不细致不全面的问题;从主观上说,预算编制参与人员的“预算意识”未牢固树立,仅仅是在上级布置以后才开始介入预算编制工作,平时缺少对预算需求的收集。

(二)预算编制方法缺乏科学性

相关部门在编制预算时会参考上一年度的支出情况,以此作为基础,这种编制预算的方法会导致一些预算编制的不科学,对新形势新问题的预见性不够。结合当前行政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行政单位的预算编制与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对于项目资金的论证也不够充分,不利于行政单位优化自身资金结构。

(三)预算执行不到位

很多行政单位没有理清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虽然对预算的编制工作比较重视,但是对预算执行过程以及执行情况的监控不到位,预算工作的执行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相关部门应有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缺乏完善的预算体系,监管力度不够。

四、实施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

行政单位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在选拔人才时要按照注重实绩的原则将德才兼备的人才用于自己的财务工作中,充分调动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认同感,为自身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提供智力保障,提高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性。与此同时,还应该细化财务人员的职责,科学设置岗位,明确个人责任。此外,还要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让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财务理念,提高业务能力,明确自己的业务目标。财务工作人员需强化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统筹兼顾,为行政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提高精细化程度

行政单位要改革支出预算管理过于粗放的问题,有两种方案:第一,可以根据核算的项目种类,增加项目分类明细,完善现有的预算编制中的不足之处,这样能够更加完整地反应预算项目的支出情况,提高精细化程度。第二就是对基础建设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增加会计科目,并将预算与基础建设制度接轨,紧密联系起来,实现预算会计核算的一体化。

(三)加强预算的信息化建设

现如今科技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所以行政单位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提高预算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行政单位的预算精细化管理必须要以大量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不能离开信息化的技术支撑。因此,行政单位要加强“金财工程”的建设,不断完善自身预算编制的审核制度,完善与预算精细化管理相关的信息系统。行政单位在实际操作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对接和资源共享。同时,行政单位还应该加大对信息系统研发的投入,不断完善采购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综合平台等多方面精细化系统,这些信息化系统的运用一来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二来还能够确保信息数据的及时性、有效性,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信息传递,为预算精细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五、结束语

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关系到其他各类业务活动的展开,更加会影响行政单位的经济利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发挥,而预算经费精细化管理就可以最大程度上使行政单位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有效提高行政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由此可见,预算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是十分明显,行政单位要不断加强其预算精细化管理,这样才能为我国的财政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经费预算范文第4篇

(连云港市浦南中学 江苏·连云港)

摘 要:我国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是学校日常管理及维持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着中小学校每个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又决定着每个学校的未来发展走向。据报道2014年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占GDP总量的4%,虽然这还远远达不到目前教育的需求,但是随着我国各领域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会大幅度增加。然而,我国目前中小学经费的预算管理上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笔者将针对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的现在状况、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相关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中小学经费;现状;问题;措施

目前,中小学经费是指为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发生在教学活动及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我国各中小学经费的取得主要是以财政部门拨付流动资金的形式;支出范畴则包括:教育业务管理费用、教师的培训费用、实验费用、差旅费、水电费、取暖费,教具费、仪器及设备费用、图书、办公设备及房屋维修费用等。虽然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趋于规范,但是违反经费预算管理规定的问题也时有发生,这对于学校的发展以及在校学生的教育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一、我国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现状及问题

(1)经费预算编制不实,形式大于实质。我国的中小学大部分都属于事业单位,在日常管理中的支出都需要事先上报经费预算。但是学校在编制预算过程中,有时候流于形式。甚至还有一些人觉得,编制预算只是为了让财政部门拨经费而已,因此在编报过程中,态度不端正,预算编制得不细致,只是为了编预算而编。有些单位没有按“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只考虑自己小团体的利益,多列支出预算,甚至虚报预算,编制不切合实际的预算,使得预算不实。

(2)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把成效预算加入到相关项目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中小学进行项目预算的时候,仅看中预算中的收入与支出部分,对于成效预算则忽视不计。这种现象导致了中小学财政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费预算工作的发展进程。

(3)经费处理较随意。在我国中小学中,可能存在有虚报招生人数的现象,出现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预算时间与招生时间不一致。学校在进行经费预算的时候,没有一个远期规划,不能准确估算出下半年的相关经费预算。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一些学校对经费款项进行“包装”。

(4)经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各个中小学每年都编制经费预算,但一些学校财务人员总是没有充分认识执行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及严肃性,觉得预算只是一种形式。随着我国对教育投入的逐步加大,尤其是向中小学义务教育倾斜,使得中小学校上级拔付的经费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由于经费的增多,从而导致学校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加大,也就出现了审核预算支出过程中把关不严,核销了一些不是预算支出的费用项目,挤占、挪用经费现象时有发生。

二、经费预算管理的改进措施

1.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编制经费预算

虽然,国家财政每年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毕竟我们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依旧相对贫乏。各单位编制经费预算时,要本着“量人为出”的原则,要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对该项工作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要觉得预算编制工作可有可无、流于形式。不可以采用虚报招生人数的作法,来套取预算费用。在编制过程中随意编写、应付差事,编制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预算。编制预算时要有通盘考虑,不能只注重眼前,要有一个长远的想法,考虑学校未来的发展。

2.加强各个中小学校对预算经费管理执行中重要性的认识

(1)《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中可以看出,学校的负责人要对中小学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任。使得中小学校对预算经费管理从领导的层面上重视起来,才能让经费管理落到实处。

(2)《会计法》第五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各学校的财务人员负起会计监督的责任,不要觉得财务监督工作可有可无,要积极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严格执行预算费用管理制度,杜绝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3)学校的其他部门及人员,从每个人做起,自觉遵守学校的经费预算管理规定,保证每一笔预算费用的支出都是为了学校的教学出发,不为个人谋取私利。

从以上三个方面出发,建立一套“三位一体”的预算费用的管理模式,才能使学校的经费管理落到实处。

3.聘请会计c介机构审计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的执行情况也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中介机构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较高,可以排除干扰,对中小学校的预算执行情况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经费预算范文第5篇

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1.预算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

高校财务经费预算主要是指财务收支经费预算,目的是为了确保高校年度教学等各项工作任务的正常进行。首先,高校每年要预算不同时段的资金需求量和供给量,预测筹资需要和筹资能力。实际工作中一般是资金用到哪算到哪,导致财务被动付款,致使高校发展规划和学校的资金供求计划脱节,影响了高校规划的实施。其次,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循规蹈矩,方法单一,以历史情况为依据对现在和未来进行评判,也就是预算仅仅依据上一年的实际收支数做增减调整,并没有依据高校当前发展目标和任务的相关标准以及定额编制确定,促使预算不能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无法实现预计目标。最后,预算编制弹性不足,一般是编制一年,执行一年,同时具体规定了极细微的支出,降低了各职能部门的自主性,影响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2.预算缺乏时效性和控制力

高校缺乏完整的预算控制管理机制,如果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引发变化时,高校以及各个职能部门无法及时反映。此外,有些高校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也有些高校虽然制定了预算管理制度,可是却没有依照制度执行,甚至随意更改制度。事前,由于编制时间以及下达指标不够及时,无法实施事前控制;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制度,导致管理混乱;事后,由于缺乏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以及相应的考核评价措施,无法激发员工执行预算管理的主动性。高校一般在每年5、6月份下达预算指标,此时1到4月份发生的经费支出和收入已经成为过去,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经费预算也就失去了作用。

3.预算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考核

通常,高校财务管理以及内部各职能部门都能积极申请经费预算,但却没有认真细致的管理项目经费,没有考核和评价经费投入后的项目绩效。高校财务部门在进行经费预算时应该充分考虑部门的工作任务、工作业绩以及经济效果等,对预算经费的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有效使用预算资金。

二、努力提高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效果

我国不断完善和发展高校经济体制改革,促使预算管理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加强管理高校经费预算,可以使高校有效利用资金,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效果。

1.对预算编制模式进行创新

首先,从宏观上建立高校新的预算编制管理体系。高校可以明确现财理念,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对财务管理工作实践进行指导,从整体上提高财务管理的效果。要增强预算意识,对财务预算编制工作机制进行完善,促使预算更加科学合理,明确预算刚性,限制资金的额度,有效利用资金。可以全面编制预算,高校财务预算以综合预算为原则,全面反映学校收支以及结余情况,反映出高校的实际发展需求,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将执行预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提前解决。可以细化预算,既要纵向细化预算制度、责任、经费、指标等,又要横向控制财政体制改革后的国库集中支付执行中的人员支出、项目支出等,规范国库支付的执行。

其次,从微观上建立校内责任预算体系。高校需要将责任预算纳入高校预算管理体系。高校的预算编制方法是上下结合。以当前的预算编制和控制为基础,将管理责任下放到预算归口管理部门,更新内控模式,促使各部门可以自主再分配预算资源,有效提高执行预算时的配置效率。此外,高校应建立健全内部预算管理制度,并将其纳入内部预算管理体系,例如预算编制和审批程序、评价和考核预算等。

2.加强管理财政专项资金

首先,加强研究专项经费申报的可行性。当年,高校论证清楚申报的预算之后,再确定项目是否急需,避免发生经费落实,项目实施情况不好的现象。此外,要依据预算程序申报预算,对各单位报送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核,全面管理二级预算单位,依据高校综合财力对预算资金进行安排。

其次,高校要建立健全专项经费预算编制体系,建立专项经费预算编制制度,并对预算编制表格和程序进行统一设计;依据单位发展明确下一年的工作任务以及目标,进而进行预算;还要确定申请专项资金的要求,明确必须和必要的项目,合理规划经费项目。

3.重视评价和考核预算管理的绩效

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的宗旨是效益。以目标管理和部门预算为基础,建立健全效益分析框架以及绩效预算管理运行模式。高校内部部门提出建设项目的目标以及预算;财务部门约束部门预算,依照项目管理要求控制和调整预算,并且以项目绩效的评估结果和执行部门预算的结果进行奖惩。此模式转变了资源配置机制,有效提高了高校教育服务能力。高校各单位的工作任务、业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决定了其预算经费。高校预算审计监督部门每年评议各部门执行预算的情况,分出等级,以此为依据,高校财务部门安排下年的预算,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促使单位切实落实预算,发挥预算的作用。

4.有效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当前高校具有多样化的经济成本和多元的利益主体,高校财务活动需要面对各方关系,有关财务人员就要提高自身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明确自己的责任,提高自己的财务管理能力。还要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和知识,有效解决财务问题;并且积极参与会计培训,有效利用会计信息,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还要学习和创新财务管理方法,更好的为各个单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