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爱读爱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是在一个傍晚草地上发生的事。这天天色很好,作家赵宇宁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他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7、8米远的玻璃瓶。
赵宇宁在那孩子母亲的身边看孩子打弹弓,他第一次看到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因为那孩子有时居然打偏一米,忽上忽下很不稳。
赵宇宁对那孩子的妈妈说:“让我教他好吗?”孩子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谢谢,不用了,”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说:“他看不见”。
赵宇宁怔住了。他喃喃的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呢?”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的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赵宇宁沉默了。
渐渐的天黑了,已经看不清瓶子的轮廓了。
“看来他今天打不中了。”赵宇宁想。他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向回走。
赵宇宁走出不远,身后便传来了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毒液:致命守护者》改编自漫威漫画,讲述了埃迪·布洛克受到不明外星物质共生体的入侵与控制,成为亦正亦邪的另类超级英雄的故事,电影由鲁本·弗雷斯彻执导,汤姆·哈迪、米歇尔·威廉姆斯、里兹·阿迈德等人主演。
毒液是一种外星的液态生命,被人类的宇宙飞船带回了地球,需要寄生在人类身上活动。被他寄生的人类被称为“宿主”。
在剧中汤姆·哈迪饰演的记者埃迪·布洛克就是毒液的宿主。埃迪为了寻找德雷克博士拿人类做实验的罪行进入了实验室,阴差阳错中被寄生。
里兹·阿迈德饰演的德雷克博士是一个疯狂的科学家,他认为共生体具有无限前景,他希望创造“一个全新的物种,更高级的生命形式”,不仅用飞船带回了外星生物,还用活人做实验。
香港人,美国海归小资,美食节目制片人,善于市场推广,以国际视野建立品牌,社交达人。上海筑桥公司创办人,愿为中西文化筑桥。
适逢情人节,编辑给了我一个有趣的题目――《关于爱情》。当时我脑子一晕――离我很远的题目,好像让我又一次回到情窦初开的时代了!
我花了很多时间跟身边单身的朋友聊天。对于爱情,我不能算是专家,可是因为在美国和香港居住超过三十年,对于中西爱情,从社会经济的角度上来说,我倒有一些非正式的观察与理解。
爱情自古以来,便是不分种族与宗教的。如同人类一直孜孜不倦地探寻生命的意义一样,爱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对爱情的体验和感受都是不同的,爱情对每个人一生的影响也有轻有重。
爱情有重量么?答案是肯定的。它的重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爱情是有条件的;二是爱情对人生的影响。
可能由于我是天秤座,最看重的便是平衡。爱情的条件就如天平的砝码,男女必须逐个在天平两端加上一定的重量,直到平衡,否则爱情的天平就会失衡,分手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从古至今,男人最重要的砝码几乎没有怎么变过,比如学识、经济能力、社会地位、家庭背景、身高等等;女人的砝码是长相、身材、青春、温柔、善良等等。中国老祖宗讲究的“门当户对”还是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除非社会进化到物质极其丰富,只要资源有限,只要有贫富之分,这种爱情天平会一直存在,因为它符合人性的本质。每个人都喜欢好的东西、悦目的东西,想过优质的生活,这无可厚非。
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如果一个男人无车无房、长相一般,他是不是就注定悲剧了呢?未必!他还是有机会的,只不过要多付出一些。如果他想在当代社会同一位长相美丽、经济独立的女士长久交往并走向婚姻,他一定要在他的“爱情重量”上添加很重要的砝码,那就是对女方要格外的体贴照顾、温柔呵护、任劳任怨,否则他们的爱情天平就会失衡,这是很现实的例子。如果你留心,这样的例子在你身边并不少见。
相比于我们对爱情的条件无比看重,西方的爱情好像略微有了些不一样的东西。纵观西方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知道,倒推50-100年,他们的爱情观也是讲究门当户对的。然而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较富裕,有着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物质生活的丰富、医疗和养老保险的完善,极大地解放了人们对爱情物质条件的选择,更注重精神、情感层面的契合与碰撞。但即使在这样的社会下,爱情依旧是有重量、有条件的,只不过相对而言,他们朝着爱情的本质走得更近了一些而已。
爱情的重量还体现在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上,有的人为了爱情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西方社会有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古代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当爱情的重量需要以生命来付出时,注定会成为悲剧。他们爱情的悲剧正源于没有了所谓世俗的爱情条件,是一种纯粹的吸引、好感、激情,不考虑社会地位、经济差别,也注定不为当时的社会所容纳。
今天还会有人为爱情殉情、轻生,但换来的已然不是歌颂,更不会有人为他们写下可以流传千年的故事,只因为爱情在当代人的生活中的重量越来越轻,大多数人对类似事情的评价要么漠然,要么调侃几句。如80后说的“脑残”或90后喜欢的“脑洞大开”,爱情的份量已然越来越轻,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年轻人去考虑,他们需要的是一份维持起来轻松、愉快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更长久。韩剧中苦情戏般的爱情,必定只能在虚拟中存在,这样的爱情在现实世界中是艰辛而痛苦的,基本会以分手和逃离结束。
爱情对于个人生活长久的影响,在于你怎么衡量和评价每段感情,是抱怨、郁闷、恋恋不舍、无法割舍,还是带着感激的心情去看,无论是伤害还是美好,它都带给你足够多的成长。爱情的份量取决于你的心态。
爱情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众所周知,随着人们意识的改变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晚婚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然而更为深刻的一个现象则是由于就业状况的不稳定导致年轻人不敢结婚,没有一定经济基础支撑的年轻人根本没有能力组建家庭。很多日韩的年轻人甚至都懒得谈恋爱,因为很麻烦,最后要么结婚,要么分手,经历过几次,就越来越不想再去重复。没有了婚姻的催迫,爱情越发成为一种非常个性化的选择,怎么谈,什么时候谈,要不要谈,都在于个人的主动选择,而不是来自社会和他人的催迫。
关键词: 乡村爱情 刻板成见 迎合
2013年2月12日,《乡村爱情变奏曲》在各大卫视登台亮相,这也是本山乡村爱情系列剧的第六部,乡村爱情系列的持续上演,使得观众产生一种期待视野,收视率居高不下。一方面,面对电视泛娱乐化,受众与大众传播者的平等已经逐渐被打破,虽然观众有选择看什么的权利,却没得选择,横向比较同时段电视剧,红色经典泛滥,翻拍剧、穿越剧蔚然成风,剧情模板化,乡村爱情确实更能满足观众的收视心理。另一方面,搞笑风格已经沦为本山式的刻板模式,再也难以满足观众的期待视野,在剧集延伸的同时也越来越失去原有的味道。
一、本山式的刻板成见
刻板成见是传播学者李普曼提出的,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大众媒介荧屏已经将赵本山定格为两个符号化印象:东北农民和小品王。而后者远远大于前者,人们慢慢形成的刻板成见和期待视野更多的是关注他的搞笑,而赵本山也乐于自己喜剧的表达。尤其是在乡村爱情系列的后几部,笑点十足,作为大众传播者,本山及其创作团队已经由对农村生活农民形象的刻画描写转移到了设置笑料包袱上,乡村爱情系列剧走向了歧途。这种本山式刻板模式搞笑风格势必导致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且这种趋势正在渐渐展现,乡村爱情系列中二人转舞台化的插科打诨,小品化的语言笑点已在渐渐向人物动作上转变,与人物夸张动作相结合来引爆笑点。这正是从侧面说明了小品话语言已经体现不出原有的笑点张力,是依靠夸张的表演来实现笑点的最大化。所以我们在乡村爱情后几部戏中看到了说话嘴角抽搐、打架张牙舞爪的赵四;一个走路一瘸一拐爱照镜子的刘大脑袋,赵四、刘能和谢广坤的三人混战,赵四与水利站老袁打架,这一系列场景所展现的已经架空了农村生活,走向了纯感官的畸形搞笑路线。乡村爱情本身所带有的两种性质:喜剧和农村剧,这种捆绑式的结构使得电视剧带给观众的不仅仅只有笑声,它还传达着农村生活的真实记录,这就使得搞笑不能脱离这种生活而被束之高阁,更多的时候,电视剧在笑的方面做足了工夫,却同时又消解了农村生活的深度和现实性。可以看一下《乡村爱情变奏曲》片段式的故事发展,本山团队所经营的不再是创造式的生活,不再是艺术中的高于生活,而是将生活异化,呈现的是这样一个模式:追求单纯的搞笑——低俗——架空农村。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乡村爱情变奏曲》中单纯的搞笑导致了其拥有了低俗的嫌疑,因为低俗而脱离了农村的真实而架空农村。架空农村目的就是追求单纯的搞笑。所以《乡村爱情变奏曲》中所展现的只是一个农村的外壳。
二、大众传播娱乐下的迎合
电子时代背景下,电视作为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而人们对电视剧的关注已经超过了新闻,电视剧是电视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1],电视的产生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传播者将信息编码成为适应当下的电视语言来进行传播,在当下,后现代主义和德里达解构主义的盛行,作品向无深度、娱乐化延伸。整个社会弥漫着浮夸与狂躁,乡村爱情系列中片段式的叙事节奏与易碎性、短暂性的现代社会节奏相一致。为迎合娱乐受众,乡村爱情系列与其创作初衷背道而驰,追求娱乐的同时消解了艺术审美。在《乡村爱情变奏曲》中我们看到的是符号化的人物形象,片段式的叙事结构,以及地域文化的缺失。
首先是符号化的人物形象。《乡村爱情变奏曲》中所描绘的不再是典型人物的典型形象,不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贯穿整个剧中的小品化二人转式表演,在其形式下,没有农村,只有舞台,农村的形转变成了舞台的场,使得电视剧充斥舞台化气息,以至于人物表演夸张放大,成为固定的符号化形象,刘能、赵四、谢广坤这些形象已经定格,他们更多的是在乡村爱情系列剧拼贴式的叙事中完成舞台上的插科打诨。《乡村爱情》第一部中,像谢永强、王小蒙这些农村知识青年是有自己的理想,追求爱情自由,充满人性色彩的形象,在《乡村爱情变奏曲》里变成了青年人搭台,老年人唱主戏,谢永强、王小蒙、王天来等新时期农村青年都沦为陪衬。这从一方面说明,乡村爱情系列逐步向纯娱乐的转化。这些青年有着超前的思想和反叛的意识,理应有与传统思想的冲突反抗,可在《乡村爱情变奏曲》中,谢永强从头到尾都是无表情化的表演,受到父亲谢广坤的压制一味听从、忍让、逃避,对父亲的无理取闹表现出一种愚孝,对妻子王小蒙表现出一种若即若离。在传统压制下的苟延残喘,青年之间的爱情刻画得拘谨和保守,爱情发展的主线完全被舞台娱乐表演所遮盖。在剧中王小蒙成了一个宣传式的人物形象,面对公公的压制和丈夫的软弱,始终是一种贤惠姿态,任劳任怨照顾公婆管理自己的事业,完全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形象,一个现代版的刘慧芳,而应有的公媳矛盾,思想的反抗也都在娱乐之中被消解,没有了缺点也就没有了性格,人物形象缺少了鲜活性和真实感。另外,像秋歌、香秀、小李秘书这些人在剧中也都没了性格特点,成了“花瓶式”的人物形象。赵本山将越来越多的二人转演员纳入剧中,旅店花姐、宋富贵的出现都是为了制造笑点,尤其是花姐男扮女装的出现完全是一种搞笑的噱头,这些人物无一不是符号化的形象。《乡村爱情变奏曲》在迎合大众感官的同时缺乏本质的真实,没有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群体特征。文化工业背景下,把艺术提升为一种商品类型,正如霍克海默所说:欺骗不在于文化工业为人们提供娱乐,而在于它彻底破坏了娱乐,因为这种意识形态般的陈词滥调里,文化工业使商业将这种娱乐吞噬掉了[2]。
其次是片段式的叙事结构。《乡村爱情变奏曲》中二人转舞台式表演,对搞笑路线的一味追寻,使得其叙事结构上呈现片段化、无主题性,深度被消解,所呈现的是浮光掠影般的生活表层,在叙事发展中,爱情主线被填充、拼贴式的副线所湮没,刺激观众收视欲的不再是整体叙事情节的跌宕起伏,环环相扣,而是陷入了人物的个人化表演,用这种方式娱乐观众,掩盖了电视剧情节的发散和游离,在描绘农村的生活场景,也仅仅体现出一种理想化和过场式。剧中赵本山的戏份增加,也可以看出该剧将搞笑式表演推向了极致,追讨被骗资金,将两个贼感化自首,给人一种过度拔高、脱离实际的感觉。新青年村主任赵玉田实行改革招商引资,也仅仅以被骗的闹剧结束,并没有更深地触及农村生活。片段式的叙事结构使得剧中各人物关系之间有一种割裂感,不再是为情节、主题服务,成为可有可无的填充式人物形象;剧中矛盾冲突平淡,没有能激发起的点。在王小蒙和谢永强的矛盾设置上,完全源于谢广坤的刁难、无理取闹、冷嘲热讽,尽管有了黄亚萍带来的爱情危机与考验,也并没有引爆点,反而让人们在刘能、赵四、赵本山的笑声中将其淡化。《乡村爱情变奏曲》无广度和深度的片段式叙事结构,所描绘的农村生活没有贴近那份情感、命运,更没有表现出其本质,平民化并不代表平庸化。乌托邦式情节所进行的思想灌输便不单是宣传,而变成了一种模板的生活方式,起到迷惑和操纵的作用,阻碍了人们对农村的真实认知,由此便产生了一种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模式[3]。
最后是地域文化的缺失。二人转是东北地域文化的特色,能够形象地表现人物性格和极具地方特色的做派,在影视剧中表现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差异,描绘地方真实的人文、自然景观都强化其审美特征和表现。而在《乡村爱情变奏曲》中,二人转式表演过于泛滥,小品化语言台词带有同质性,难以彰显人物鲜明的个性,在对东北农村生活场景、地貌、人文的展现也并没有深入其中,仅仅将之作为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进行二人转表演。地域文化是为人物、为叙事、为主题服务,一旦脱离了作品,就成了地域文化的缺失。
三、结语
在当今社会,社会结构和文化之间存在着惊人的根本分裂,受经济原则和非理性、反智性风气所主导,艺术逐渐商品化[4]。大众传播时代催生了影视的多元化发展,大众传播者理应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升观众的审美水平,不能一味迎合受众,使人们沉溺于影视所带来的虚拟世界,影视剧应该有消遣娱乐的底线,在消遣的同时,也要还原给受众良好的精神家园,乡村爱情系列打破为搞笑而搞笑的怪圈,更多地捕捉生活的本质,少一些舞台式的痕迹,贴近农村生活,把握人物情感,用审美而不是低俗来解除观众疲劳,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否则,就会真如波兹曼所说的那样,成了娱乐至死的物种[5]。
参考文献:
[1][加拿大]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增订评注本)[M].译林出版社,2011:24.
[2][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著.渠敬东,曹卫东译.西奥多·阿道尔多.启蒙辩证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59.
[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1.
历来有关《看不见的城市》的研究论文大多针对叙事艺术,这的确是读完整本书后观感中最清晰的回音。除此之外,我还想谈一谈“看不见的城市”本身。正如卡尔维诺所说:“我认为我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
它诞生的方式很特别。
它来自一个文件夹,装满关于超越于空间和时间的想象的城市的纸页。卡尔维诺把这个文件夹带在身边,断断续续地写。卡尔维诺在城市里写城市。最初,它随着心情和经历更迭,但“所有的一切最后转变成了城市的图像”。这些零碎的纸页被归类、排序,在形成一本书的过程中,以“相互交替,相互交织”的结构第二次被书写。
卡尔维诺说,他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发现使人们生活在这些城市中的秘密理由,是能够胜过所有这些危机的理由”。比如他写了一个叫做扎伊拉的城市,有着高大林立的碉堡,高低起伏的街道,拱廊弯成弧形,屋顶铺设锌片,可他说构成这个城市的不是这些,而是她的空间量度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在每一个城市都充斥着玻璃幕墙、高架通道、绿化带和红绿灯的今天,该怎么区分呢?该怎么区分北京与纽约,莫斯科与巴塞罗那呢?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如果说城市是一个人,那相似的皮囊下包裹的却是不同的灵魂,是空间量度,历史事件,方言口音,人文剧情。我们要做的,就是如同端起镜子一样,在城市的外观中反映出它们独有的精神特质。
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不是模板,而是可能。他描写了五十五个不同的城市,有的辉煌,有的优雅,有的丑陋,有的早已崩溃,有的城市仅仅是城市,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无法苛责也难以褒贬,它们更像是在城市规划书外的闲闲一笔。对此最为突出的是伊帕奇亚,你必须到马厩和驯马场才能见到骑在马鞍上的美貌女子,必须到墓地才能听到笛子的颤音和竖琴的和弦,必须爬上城堡最高的尖塔,才能等到一条路经那里的船只。因为名字不过是符号,符号不过是语言。人们为每一件事物取名字,可把玫瑰花叫做蜣螂也无损它的芬芳,人们创造了各种事物,忘了在最低矮的茅屋下也可以跳舞。名字能代表什么呢?正因为此,卡尔维诺才写下这个开玩笑般的故事,来提醒我们不要忘记。
在城市本身之外,《看不见的城市》还揭示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主题,即一个人对城市的认识实际上取决于人而不是城市,正如马可所讲述的故事实际上取决于皇帝而非他自己。李碧华在《霸王别姬》里借程蝶衣之口说:“越是在北京,就越是想北京”,正是因为城市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景观,还有一个人在城市的所有欲望和回忆。它是如此独特和珍贵,以至于只能为单单一个城市所保有。你走过了,你看过了,你经历过了,一切都不一样了。而在这些经历之中,你又能通过他人照见包含在你的全部过去和未来中的无限可能。时间远远不是线性前进的,枝伸叶横,人的一生就是在一个个节点间跳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