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吉林长春130028)
摘要:本文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学实际,以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为载体,展示了“选拔—培养—竞赛—反哺”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ACM竞赛与程序设计类课程改革密切结合,可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目的。
关键词 :程序设计大赛;ACM;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078—02
ACM?ICPC(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即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1]ACM竞赛的级别包括地区(省)赛、大洲预选赛和全球总决赛。[2]2007年,吉林省教育厅主办了首届吉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自吉林省赛区开设以来,我校已组织学生参加过三届ACM独立学院组别的竞赛。但受课程体制和时间限制,以往对人才的培养只停留在赛前短期培训的层面,并没有形成以程序设计类课程为基础的、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因此,根据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学实际,构建以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为依托的完备的、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教学水平,提高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以ACM竞赛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意义
在社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帮助其通过自我实现获得成就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ACM竞赛以其权威性和参赛对象的普遍性成为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宽知识面并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2]同时,将ACM竞赛与程序设计类课程改革密切结合,可以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最终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目的。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构建以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为依托的“选拔—培养—竞赛—反哺”一体化的可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
(一)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确立创新型、高素质、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地方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相统一。明确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职业素质,在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学科前沿知识的同时,注重技能训练,增强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以ACM竞赛为依托,借鉴竞赛的基本理念、考核规则及试题设计思路,进行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
(三)根据我校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情感特点,建立适合于高职高专学生的ACM竞赛培训网络资源包,包括系列教材库、竞赛辅导视频库、竞赛试题库等,用于教学和赛前训练。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ACM竞赛为教师提供了进行教学改革的平台,教师在指导学生备赛、参赛的过程中,将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理论知识、实践技巧传授给学生,使其能够合理运用并解决实际问题,这为传统的常规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可以根据培训内容的组织、培训方式的采用以及培训平台的建立等问题进行科研立项,更深入地反思目前教学模式的漏洞与缺陷,探讨和扩展新的教育思路。同时,聘请经验丰富的ACM竞赛指导教师,为我校教师和学生进行专项培训,并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上提供指导与支持,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更为充分的师资基础。
(五)建立并完善ACM大赛备赛机制,将竞赛培训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日常教学过程融于一体,实现长期备赛、人才选拔、短期集训、赛前辅导、赛后反哺等环节的全流程和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方案
(一)尝试确立“三段式双分流”的人才选拔机制
第一阶段为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主要完成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普及工作。指导教师在课堂中适当地宣讲和介绍程序设计大赛,并播放往年的参赛图片,介绍参赛获奖队员目前良好的就业或深造情况,提供各大名校的Online Judge(简称OJ)平台地址,让学生对ACM大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新生的可塑性很强,学习兴趣尤为浓厚,可以挑选一批学生作为团队的储备力量。
第二学年上学期进入人才选拔的第二阶段,对学生进行第一次分流,选拔队伍中的优秀学员。依据各种形式的考核结果,选拔新生中编程能力提高迅速、学习兴趣浓厚、潜力较大的学生进入ACM团队,接受后续更加系统和深入的专业培训,更深层次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第三阶段,即第二学年下学期,学生在程序设计竞赛领域内自由选择专业方向,进行第二次分流,即专业方向分流。[3]这是因为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涉及的领域很宽泛,试题考查内容较为繁杂,并且注重考查团队成员间的协同合作,所以,需要各成员在能力方面具有互补性。另外,应选拔拔尖学生,作为团队的主力队员,从而进一步提高团队竞争力。[4]
(二)尝试建立“由零到整,由全到专”的赛前培训模式
合理的培训模式是保证我校ACM程序设计竞赛备赛、参赛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我校计算机系各专业均开设了“C/C++程序设计”等必修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学习到竞赛中涉及到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在兼顾教学计划的刚性前提下,课程时间非常有限,同时需要考虑和照顾到全体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程度,因此,在课堂中无法进行ACM竞赛的深入指导。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充分利用学生课后的零散时间,为新加入的大一学员开设了第二课堂,对其进行拓展训练,进一步培养其程序设计思维方式,提高其综合能力。同时,与我系原有的IT技能大赛相结合,将ACM程序设计竞赛校内赛作为大赛中的分赛事,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选拔参赛人才的第二阶段,完成第一次分流后,大一优秀学员组建成ACM团队,我校5名指导教师针对竞赛中所涉及到的某一类型的知识点,分别对其进行专项知识剖析与讲解;同时,聘请具有丰富参赛指导经验的外校教师,对其进行综合培训和指导。
赛题实战训练在学员完成专业方向分流后开展,该项训练为每位学生安排特定领域的题目,进行专项练习。把学生分为3组,每位学生在学习所有知识的同时,专攻2~3类问题,每组学生专攻问题尽量不交叉。[5]
(三)尝试确立“以老带新”的反哺机制
组织有参赛经验的学生为ACM团队中的新生力量提供一对多的训练,为新队员讲解ACM竞赛相关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分享个人的备赛经验,充分发挥团队中榜样的力量,为新队员树立信心,帮助团队新生力量迅速适应备赛培训的节奏。反哺机制不但可以帮助新生力量尽快融入竞赛团队,而且可以为ACM团队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
参考文献]
[1]朱朝艳,陈根浪.基于ACM-ICPC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改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2]芶生平.以ACM/ICPC竞赛为载体探索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0(7).
[3]朱文球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IT人才培养新模式[J].计算机教育,2008(18).
人类社会的繁衍和绵绵发展是和创意、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社会每个阶段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创意和创新的实践,从生产工具、生活方式以及道德规范等,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人类每每进步的过程中都有创意与创新的力量和作用。因此,意和创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创意在大学的各处萌芽,未来从现在开始起步。
在中国,从高中以应试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走入大学,不少年轻人会有一段“失重”的时间。但他们中的多数都会很快调整自己,在学校阅读、辩论与实践的过程中,去进行不同的尝试,努力向前探索方向,看自己可以走到多远。
高校的老师们和社会上的其他力量也在不断探索,寻找恰当的方式以推动年轻人和社会的联动,去培养年轻人,给予他们锻炼和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建立起更真实的能力与自信。
中国工商银行从2010年开始举办的“工商银行杯”全国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已成功举办了7届。其形式和内容日益完善,规模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举办“工商银行杯”全国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对于中国工商银行来说,目的是切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实践的效果来看,应该说它是中国工商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典型样本。通过创意大赛,中国工商银行体现出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因为大赛设置本身就是一种创意和创新,这也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担当才能实现。同时,创意大赛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举办,反映了中国工商银行至诚、开放的企业文化态度。一方面,中国工商银行通过创意大赛普及宣传了金融知识和相关产品服务信息,相对地讲,专业性和针对性比较强;另一方面,创意大赛在培养和发掘社会创新型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在培养树立创新精神和加强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方面,对于参赛大学生来说有着不可小觑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专业性设计竞赛;教学改革;启示
广告设计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国内外高校都越来越受到重视。部分高校以及教育部门针对社会发展现状,每年举办针对大学的设计大赛。为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与专业性设计竞赛进行结合的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了基础。
一、当前广告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广告设计教学内容,重创意、轻制作,重分析,轻整体,重个体、轻协作。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在参与专业性设计竞赛时,就会发生诸多的问题。如创意很好缺无法用软件制作出来:表现商品某一角度的海报设计很好,却无法系统整体表现商品属性:个人能力很强却各自为政,不能实现强强联合等。这是因为专业性设计竞赛既不是单纯的创意设计竞赛也不仅仅是软件制作竞赛,而是由一个参赛组共同设计、制作完成一个有特定属性的商品或公益题目的竞赛。它既强调创意设计,更强调整体实现。它考核了学生综合运用广告设计知识的能力,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制作能力。题目涉及的内容是一个广告设计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而非单一的商品或公益广告创意制作。因此专业性设计竞赛的形式与内容基本上符合面向网络信息时代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和需求,是对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一个挑战,如不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一个新的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就无法适应现代高教教育的需要。同时,竞赛成绩从侧面反映了这个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的成败。
二、国内外专业性设计竞赛活动对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启发
在国外,有专门为大学生举办各种专业性设计竞赛,如:SIGN AGAlNST FUR国际大学生“反对皮草”艺术设计大赛,大赛由世界各地35家动物保护机构联合成立的国际皮草解放联盟主办,包括成立于1861年的瑞士动物保护协会,联合国常任咨询动物保护机构WSPA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等,已经举办了八届,今年是第九届。“Adobe Design Achievement Awards奥多比设计成就奖”是由Adobe公司面向全球高校学生的设计大赛,已经举办了十届。今年是第十一届,此次比赛将扩展到全球15种语言,并新添增了针对教师和学生的奖项类别。还有每年不同主题的国际海报设计大赛,如2010年第四届秘鲁YAKU国际海报展;18届芬兰拉赫蒂国际海报双年展作品征集,第一届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学生海报竞赛全球征集等等,这些大赛为国际问的设计交流提供了平台,也为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提供了交流平台。
在国内,各种专业设计竞赛活动蓬勃开展。如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唯一全国性高校文科大赛。“金犊奖”比赛,是由台湾主办,为现在国内设计界公认的一项权威设计大赛,截止目前该项赛事已经成功举办了,今年是第二十届。此外,还有“白金创意设计大赛”,“靳埭强设计奖全球华人大学生设计比赛”“设计之都(中国・深圳)公益广告大赛”等。在国际设计教学理念与专业性设计竞赛交流的影响下,国内部分高校也在不断调整广告设计教学,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人才竞争需求。
当前,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信息丰富,传达迅速及时,使得专业性设计竞赛的信息能迅速的传达到世界各地。同时很多大赛都直接利用网络投稿,可以说参赛跟方便快捷,摆脱了信息接收依靠教师灵通与否的局面,也为教师和学生交流提供了交流平台,对推动全国普通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如何在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与设计能力的培养,是摆在我们前面的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三、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径
笔者认为,当前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将专业设计竞赛活动作为重要环节纳入到正常的教学中。
1.修订广告设计课程计划
如何面向网络信息时代,加强广告设计基础知识教育,扩展知识面,创造各种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特长以及协作能力是修订广告设计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广告设计课程教学计划修订的主要内容有:精简和压缩广告设计课程传统基础内容,加强创意和实践环节,增大创意表现制作学时数:大胆引入新创意表现手法、拓展媒体表现手段,重视广告设计创新教育的探索和实践;调整广告设计的开课时问,广告设计课程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最后六周开设。
2.修订广告设计创意和实践计划
除在广告设计训练内容上增加实践性、商业性的训练项目外,在广告设计创意和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对有创新设计思想、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可以增加训练内容,或安排难度较大的创意和实践课题,也可让学生自选设计方案,教师可提供相关指导。对创意和实践课题完成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较高的成绩。
3.设立广告设计选修课程
开设了广告设计选修课,打破专业设计的界线,让不同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广告设计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意表现能力促进很大,选修这门课程极大部分是大三年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这些学生学过如三大构成、图形创意与世界设计史等相关基础课程。在学习广告设计课程的同时,鼓励学生参赛,另外课题设计形式可采用与专业性设计竞赛三人一组的形式相同。允许学生在参赛策略单中自由选题。开设本选修课程能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广告设计过程选题、主题分析、创意方案、方案论证、创意制作、创意实现、老师同学对此的创意解读反馈、整体调整、打印作品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并付诸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和创造力,培养竞争意识、沟通与团队协作精神,完成学生由个体创意设计向整体系统设计的过渡,并掌握广告设计的整体设计和商业中的应用,为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专业性设计竞赛打下坚固的基础。
4.建立广告设计工作室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给优秀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研究的环境,展现新思维、新设计的舞台,应建立广告设计工作室。工作室的设备配置应有计算机、投影仪、扫描仪,打印机等。广告设计工作室面向提高班学生、竞赛活动骨干、参加专业性设计竞赛等优秀学生全面开放。
5.学生评价模式的改革
课程教学改革,最终要落实到对学生的评价。改革过去只注重专业考试、课堂作业的完成质量等方面的学生评价模式,是当前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具体而言,就是要将学生参加专业性设计竞赛活动的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开展融入教学基本环节的校内广告设计竞赛活动几个关键
1.应重视和鼓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立广告设计创新设计基金,制定多种奖励政策。创新设计基金主要资助运用新创意、新媒介、新表现形式的广告设计与制作的课题,学生每年都可以申请。为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应提高奖励力度,如对获得全国大赛一等奖的学生给予重奖并免费送他们去参加全国性的设计培训,其指导教师也应给予相应的奖励。
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专业性设计竞赛活动,将课外专业性设计竞赛活动取得的成果纳入学分。
3.安排广告设计教学效果好、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多讲课并提高课酬。
4.成立广告设计活动中心。广告设计活动中心主要由广告设计活动积极分子组成。活动中心的仪器设备,可由广告设计工作室资助,由学生管理。可开展一些义务广告设计等活动,即提高了动手能力,又服务于社会。
专业性设计竞赛对推动我系的广告设计教学改革必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对广告设计教学改革成果进行检验与肯定的手段。在广泛吸引学生参加的同时,也为发现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获奖不是最终目的,深入持久地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文流开拓视野,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2012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是由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广东纺织服装教育协会和广州国际轻纺城联合举办的公益性活动。旨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增进院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展现服装教育水平,推动服装设计与国际接轨。承托前六届的成功经验与巨大影响力,本届大学生时装周在规模、档次、深度上又有了很大的提升;23所高校热情参与,活动规模创历史新高;国际交流再度起航,韩国建国大学实力之作首次亮相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名瑞杯”中国晚礼服设计大奖赛再次华丽归来!
本届大学生时装周自去年8月开始筹备以来,得到了广东各大服装院校的全力支持和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韩国建国大学、香港设计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五邑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培正学院、私立华联学院、香港服装学院、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以及广州秀丽服装培训学院等二十三所院校都在本次大学生时装周中举行了精彩的演出。
时装周期间还举办了2013年春夏韩国流行趋势讲座、韩国明宝2013春夏时尚面料展览会、2012“名瑞杯”中国晚礼服设计大奖赛、“广州国际轻纺城杯”2012广东大学生优秀服装设计大赛、2012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指定面料团体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据统计,本届时装周,来自23所院校的千余名学生踏上了梦想的天桥、演绎自己的精彩作品,有2万多名院校师生、服装企业家、服装设计师等专业观众进场观看演出。
6月3日晚,由20所非首次参与大学生时装周的院校精选的,经过“60进25”复赛筛选出来的25个精英作品在“广州国际轻纺城杯”2012广东大学生优秀服装设计大赛即时装周总决赛的舞台上一决高低。与竞争的激烈相对应,胜利者获得的奖励也会更加丰厚。大赛金奖奖金从原来的2万元一跃提升为5万元,其它奖项的奖金也有大幅提高,目前大赛奖金额度已经一跃位居非政府主办的服装设计大赛之首。
高规格、专业化的宗旨始终贯穿整个大赛,决赛评委阵容也是极其强大。评判长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当岐担任,评委有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刘洋、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杨棋彬、中国服装设计师最高荣誉“金顶奖”获得者、上海标顶服饰有限公司创意总监武学凯、中国服装设计师最高荣誉“金顶奖”获得者、利郎(中国)有限公司总设计师计文波。当晚,决赛现场还特别邀请了安邦针织总经理表治国、利达成纺织总经理吴洪春、容才(荣华)纺织总经理李先才、赛艺植绒总经理黄健志、盈艺纺织总经理洪我助等企业家担任大赛颁奖嘉宾。
“广州国际轻纺城杯”广东大学生优秀服装设计大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广东服装教育发展的成果,一个个系列精彩的作品昭示着广东服装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本次大赛最终评出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最佳工艺制作奖、最佳创意奖各1名、最佳市场价值奖1名,以及优秀奖若干名。来自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23号选手吴的作品《refresh》夺得金奖。
金奖
最佳工艺制作奖
23号 吴
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作品名称:refresh
设计理念
打破常规的事物,冲开固有的束缚。创新如玻璃瞬间被击碎,光芒被无限放大,重组碎片获得新生!运用打破重组的面料变化,完成面料二次改造,使原本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破碎面料重新组合在一起,做工细腻,每条分割线的分合都恰到好处。
银奖
最佳创意奖
18号 邓宇铭 陈玲旋
广东培正学院
作品名称:夜的斑斓
设计理念
设计灵感来源于夜空中繁星闪烁的璀璨斑斓,服装造型具有厚重的层叠感,线条流畅,并且服装是通过分解又重新拼接在一起的设计手法使服装的每一部分都是完整而又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运用流苏和复古金属纽扣塑造出黑夜的流云和闪烁斑斓的夜空,面料选取漂移垂感强的重磅针织,丝滑的垂感加以斑斓的装饰,飘逸并闪烁,形成一系列服装的亮点,金属的配饰为时尚流行细节添加了愉悦的动感。
银奖
2号 刘杰锋
五邑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作品名称:潜伏者
设计理念
风,藏于天空:雨,匿于川河;隐而无声,却触手可及!生活就像一场战斗,成功的男人往往藏而不露,深不可测;他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们低调沉稳,他们隐而有力,因而一击即中。《潜伏者》系列,所塑造的即是生活中,坚忍不拔,耐力十足,并最终抓住时机,得以成功的英雄形象。《潜伏者》系列,通过昵料、梭织料与薄针织的对比来强调隐忍的力量,款式上则运用包裹、尖形下摆、袖口等细节的变化来突出潜伏者的力量所在。修身的板形,尖形的细节处理,无一不在诉说着潜伏者的蓄势待发。
铜奖
最佳市场价值奖
1号 余晴
香港服装学院
作品名称:晴系巴洛克
设计理念
富丽堂皇的巴洛克时代再一次空袭了2012秋冬国际时装周,人们经历了几年经济危机的冲击,精神萎糜不振,巴洛克时代高贵华丽的服饰让2012秋冬的女性心灵得以抚慰,内心的满足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经济好转充满了期盼。
铜奖
9号 黄晓雯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作品名称:miss independent
设计理念
女性都拥有她妩媚动人的一面,同时在另一面她们也拥有着和男性一般的坚强、强势的一面,特别现代城市的职业女性。此设计点从现代女性的特质出发。从当今职业女性的心里出发去设计此系列。此系列运用了近年流行的大片印花加以沉着稳重的黑色来体现女性的柔与刚,加以闪耀的金属配色以及金属配饰来强调体现现代女性的时尚与独立的一面。
铜奖
3号 唐颢珅
五邑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作品名称:树下听壶
作为职业院校中的工科专业,电子通信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更高,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以赛促学提升高职电子通信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践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1)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大部分具有高学历并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在教学理念中,都想把所学的技能传授给学生,往往会造成学生对知识“消化不足”。以赛促学是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实行“做中学,学中做”一体化教学。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手段,增加案例教学法和面向项目实践教学方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2)积极组织各项电子通信类专业比赛;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课程,组织院系专业比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在比赛中发现不足,能主动的分析问题,寻求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系为例,在2014-2015学年,先后组织了电子焊接大赛、LED灯饰设计大赛、电子创意竞赛、嵌入式产品开发技能竞赛、4G网络通信大赛等技能竞赛。竞赛分不同的学习阶段,比如大一第一学期的同学参加电子焊接比赛,大二大三的同学就可以参加电子创意设计等专业知识要求更高的赛事。竞赛主要的思维是创新、实用。
(3)组织参赛团队参加国家、省、市级电子通信类专业技能竞赛;教学模式的改变,将学生理论学习过程有机融合在专业实践当中,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系为例,该系成立了“挑战队”,专门从事各项电子通信类比赛的筹备和研究,以点带面,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各项赛事中获得成绩的同时,减轻教师团队的工作量,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学生在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过程中,通过系统设计、方案论证、电路设计、选用材料以及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4)积极开展各类就业创业竞赛活动;针对高职电子通信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状,在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核心能力可以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加优势。大学生就业创业竞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尽早树立奋斗目标,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规划好大学三年的生活,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积极开展了职业规划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还邀请一些有过大赛经验的校友回校开展经验分享活动,对提高电子通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2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成果
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强化工学结合特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近3年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电子通信类专业竞赛,到目前为止,累计参加省级、国家级乃至国际级大赛26次,参与师生达到968人次。先后参加了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粤台高职院校“单片机MCU协同创新”职业技能竞赛、单晶片创意暨认证技能国际竞赛等专业技能大赛,获得国际比赛、国家级、省部级比赛奖项一等奖、二等奖38项。
通过以赛促学是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将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以专业技能大赛的形式融合到教学改革中,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相结合,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系为例,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明显提升。2012到2014年,该系学生就业率分别为98.67%、98.87%和99.21%。,就业率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就业质量明显上升。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