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破釜沉舟出自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颜迈为了赞扬蒲松龄坚忍不拔的意志的一副赠联,张于蒲的书斋聊斋中。蒲松龄评价其为《落第自勉联》。全部内容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形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翻译为: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使百二秦关都归楚所有;苦励心志的人,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用三千兵马,就灭亡了吴国。
(来源:文章屋网 )
有趣的形容成语:
【奥妙无穷】:奥:深奥。指其中不易为人所知而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枯燥无味】:枯燥:单调。形容单调,没有趣味。
【妙语解烦】: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妙语解颐】:解颐:开颜而笑。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庆赏无厌】:庆赏:欣赏;厌:厌烦。指某种事物或作品很有趣,令人百看不厌。
【饶有兴趣】:令人感到很有趣,并十分注意。
【谈论风生】:风生:谈话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形容谈话活跃而有趣。
【谈吐风声】:形容谈话活跃而有趣。
【相映成趣】:映:对照,映衬。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关于成语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想当年巨鹿之战,项羽利用破釜沉舟之计,激励将士有进无退,勇往直前。可是用什么来“破釜”,也就是砸锅呢?用兵器吗?刀枪棍棒都是打仗杀敌用的,用来砸锅万一卷了刀刃掉了枪把,就误了事了。用石头砸?个头太小,砸不烂。于是项羽决定,全体将士每人拿出自己的手机,向锅里狠狠掷去,一口口大锅被应声砸碎。队伍整装出发,带着砸锅之仇和毁机之痛,冲向战场,异常勇猛顽强,最终以少胜多,赢得胜利。
项羽杀进咸阳城,准备火烧阿房宫。等待命令的军官,木柴、火石都已备好,左等传令官不到,右等传令官不来。正在烦闷不安的时候,突然铃声响起,一个短信进来,打开一看,是项羽发来短信。一个字没有,只有一个标点符号“.”。这军官何等的聪明,立刻明白其中含义,乃是“点”的意思。遂传令手下士兵:“点火!”宫中顿时火光冲天,一代巨筑付之一炬。
项羽摆下鸿门宴,意欲置刘邦于死地。席间项庄舞剑,意在杀死沛公。其实项庄未杀沛公,实际是在等待项羽的命令。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项羽偷偷拿出手机,背着众人拨通项庄的电话,要下杀人之令。可就在此时,话筒里传来“您拨打的电话已欠费停机”的声音。项羽鼻子都气歪了,心中大骂,给你发的饷哪去了,连电话费都不交,以后坚决不给你报销。如此一来沛公躲过劫难,以至后来终成大业。
项羽大军被困垓下,刘邦谋士想出一计。楚兵离家甚久,人困马乏,情势紧迫,定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只要放楚歌给他们听,必然军心涣散,不战自败。于是刘邦命全体士兵一律开通彩铃,播放楚歌。只听和弦真唱的楚歌在山谷间响起。楚兵一个个思乡心切,都放下兵器,四散逃走,和弦铃声的效果可见一斑。
最后项羽兵败乌江,前有滔滔江水,后有数万追兵。此时心急如焚的项羽只有使出杀手锏,拿出落鸡鸭的手机,拨打船夫的电话,请船夫速来载他过江。就在这时,最不幸的事发生了。“您拨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请稍后再拨。”霸王缓缓放下握着手机的胳膊,说出一句流传后世的经典之语:“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所以看起来,手机还是信号强的好,“城里山区都覆盖”,才不至于误事啊。
项羽用手机,有何为证?
0. 引言
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成语承载着不同的人类历史和文化脉息。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如果我们不熟悉异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成语恰是异域文化交流的盲点。我们从文化视角品味成语有益于理解其深刻寓意。
1. 溯源品文
1.1 历史事件映射成语的文化沉淀
一则故事承载一段历史,记录大洋两岸曾经的战乱。印刻天涯若比邻的文化遗迹。
相传古罗马朱力斯恺撒大军乘船越过Rubicon后就把船烧了,以此向士兵表明后路已断,“burn one’s boats”恰似汉语的“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表述了同样的意境。
1.2传说使成语寓意增辉
据说公元前447年波斯将军马多尼奥斯在希腊的普拉蒂亚兵败被杀后,留下一大批财宝在军帐里。底比斯的波利克拉特斯搜寻却一无所获,请示德尔斐神后知道要“Leave no stone unturned”(翻转所有的石头)最后找到了财宝。相似 “千方百计”。
1.3历史典故是成语不息的源泉
“Sword Damocles”(达摩克利斯的宝剑)出自古代希腊的一则历史故事:纪元前4世纪西西里岛上狄奥尼修斯一世有个亲信叫达摩克利斯,他很羡慕帝王的豪华生活,常说:君王是人世间最幸福的人。狄奥尼修斯为了教训这个妄想君位者,在一次宴会上,要他坐在国王的宝座上,当他猛然抬头,只见头顶上有一把用头发悬着的宝剑,随时都有刺到头顶的危险,吓得战战兢兢,惶惶不安。由此“达摩克利斯的宝剑”被用来比喻临头的危险。即“千钧一发”,出自《汉书・枚乘传》
1.4古代寓言是孕育英汉成语的温床
“blow hot and cold”出自《伊索寓言》,讲一个人冬夜在山林中迷路,碰到山林小神领他回自己小屋。路上这人不断向手上哈气,小神问他干什么,他说手冷麻木了,哈气取暖。到家后,小神给他端来热粥,那人端到嘴边又吹气。小神问他又干什么,他说粥很烫,想吹凉。小神说:“你嘴里的气既吹热又吹冷,这样的人我不接待,你走吧。”此寓言原喻“避免与性情模棱两可的人交往”,现意:“动摇不定,反复无常”。而与之相近的汉语成语――“朝三暮四”出自《列子・黄帝》,描述一个养猴子的人拿橡子喂猴子,告诉他们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猴子很生气。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猴子就都高兴了。原来比喻诈术欺骗,后喻反复无常。
1.5诗文和史书给成语一片沃土
英汉成语浩如烟海,源远流长。追本溯源,大多数成语与诗文和史书相连:孜孜不倦,有备无患,出自《尚书》;忧心如焚,战战兢兢,出自《诗经》;学而不厌,出自《论语》;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英语许多成语来自《圣经》。如:to fall from grace (堕落犯罪),at the last gasp (奄奄一息), to castle pearls before a swine (明珠暗投),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等。
由历史渊源形成的成语众多,它们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倘若知其本源,方可用之自如,解其谜疑。
2. 修辞话义
2.1 喻义相仿
喻体不同,喻义相仿的中西成语比比皆是。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a flash in the pan“昙花一现”;have one foot in the grave“风烛残年”;at the end of one’s rope“山穷水尽”;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
2.2 异曲同工
英汉语言中都有些成语明明暗暗,远远近近,似懂非懂。如:“rain cats and dogs”源于北欧神话故事,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好向往。据说猫被当做暴雨的象征,狗是伴随暴雨的强风。即“倾盆大雨”出自唐・杜甫《白帝》诗:“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2.3望文生义
同义、同喻、同形的中西成语拉近了异域文化差距。如: an eye for an eye (以眼还眼),a tooth for a tooth (以牙还牙), pour oil on the flame (火上加油), fish in troubled water (浑水摸鱼),castles in the air (空中楼阁),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赴汤蹈火),plain sailing( 一帆风顺),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箭双雕)。
2.4 如出一辙
词汇重叠:欣欣向荣,栩栩如生,津津有味, 生气勃勃,神采奕奕;neck and neck (并驾齐驱),through and through (彻头彻尾), shoulder to shoulder (齐心协力)。
声韵复沓:即辅音或元音的重复现象。叠声使语音自然、和谐、悦耳铿锵;叠韵使语音婉转、美感如乐。这一现象不失为成语修辞之特色:开天辟地,蜻蜓点水,根深蒂固,从容不迫,未雨绸缪,虚无缥缈,蹉跎岁月;with might and main (全力以赴),black and blue (遍体鳞伤)。
明喻借喻: 明喻、借喻这两种修辞方法在英汉成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语言生动、形象,言简意明:光阴似箭,胆小如鼠,虽死犹生,浩如烟海;as firm as a rock (坚如磐石),as light as a feather (轻如鸿毛),as gentle as a lamb (驯如羔羊),as free as air (自由自在)。
交错词语:两种语系均有由反正高低互相矛盾的概念组成错落有致的成语,形成鲜明的对比:转危为安,反败为胜,以少胜多,同床异梦;to move heaven and earth (竭尽全力),to blow hot and cold (摇摆不定),to play fast and loose (反复无常)。
3. 异彩纷呈
3.1 意在言外
生活环境是成语滋生的土壤,也是文化相斥的因由。中华大地盛产竹,便出现与竹有关的成语:雨后春笋,势如破竹,功垂竹帛,揭竿而起,罄竹难书等。英国人善航海,许多成语则与航海有关。如:to sail under false color (欺世盗名),to sail before the wind (获得成功),to trim the sail to the wind (见风使舵)等。
3.2各有千秋
“胸有成竹”“气冲牛斗”“刮目相看”“惊弓之鸟”令外国人惊诧不已。all Dutch/Greek to me(一窍不通),hammer and tongs亦非“锤子和钳子”,而是“精神抖擞”。
3.3不可思议
有些成语貌似义离:To move heaven and earth,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惊天动地”“翻天覆地”。其实它只是表示“千方百计”“不遗余力”的意思;To wash one’s hand,很容易误解为“洗手不干”,其实,它却含有“断绝关系”“推脱责任”的意思;Bark at (或bay)the moon和“蜀犬吠日”,这两个成语虽然设喻差不多,但情景和思路大不一样。前者是狗想吓唬月亮,而后者指狗见到太阳感到怪异而害怕。前者比喻“空嚷”“做徒劳无益的事”,后者比喻“少见多怪”。
【关 键 词】 成语;古汉语;语言;活化石
成语的产生有一定的渊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源于寓言故事,如“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二是出自历史轶闻故事,如“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三是诗文语句,古典文学作品,如“集思广益”出自《诸葛亮丞相集》。四是来自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五是来自一般的口语、俗语,如“唇亡齿寒”“亡羊补牢”等,这些词的意义浅显易懂,比喻义也较明确,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六是来自外来语,如“天方夜谭”等。成语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各种语言因素,又为人们所习用,是一种活的化石。下面我们分别从成语的文字、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分析。
一、成语中的古今字、通假字
(一)古今字
古今字是在某一意义上相同,其他意义不同而先后产生的不同形体的字,产生在前的称为古字,产生在后的称为今字。为了把多种意义加以区分,就另造一个字代替某一个意义,今字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古字宽,也就是说今字并不能代替古字。如“图穷匕见”中的“见”是古字,今字为“现”,意思为显露。
1. 古今字的来源
一是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如“被”与“披”,成语“被发文身”“被褐怀玉”中的“被”是古字,今字是“披”。《说文解字》:“被,寝衣,长一身有半。”指被子。又“披,从旁持曰披。”“被”“披”两字均从“皮”字得声,加上不同的形行,产生不同的字。
二是同音假借形成的古今字。如“然”与“燃”,《说文》:“然,烧也。”本义是燃烧,后来假借为指示代词这、这样,如“大谬不然”“不知其所以然”中的“然”即此义,为避免词义混淆,就另造一个新字表示本义,即“燃”,如“燃眉之急”“蜡烛自燃”中的“燃”,是根据音同而造的今字,于是跟古字“然”形成古今字。
2. 古字和今字的构成关系
首先,今字一般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形成一个新字,表示某种意义。如“反躬自省”中的“反”与“积重难返”中的“返”就是一对古今字,“返”是在古字“反”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形符(之)形成的。
其次,今字在古字的基础上更换形符。如“不亦说乎’中的“说”,即“悦”字。《说文》:“说,说释也。”“说释”即“悦择”,喜悦之意。《说文》中没有“悦”“烽”,以“说”更换形符,造“悦”字,表示喜悦。即“说”“悦”是一对古今字。
再次,从语音的角度来看,今字一般以古字作为声符,或沿用古字的声符。如“求”与“裘”,成语“轻裘肥马”中的“裘”指皮袄,古字为“求”,后以“求”为声符另造“裘”表示皮袄。其他的“昏”与“婚”,“取”与“娶”等。
最后,声符、形符全换另造个字,从而形成古今字。如“三战三北”“追亡逐北”中的“北”,甲骨文中是二人相背的形状,“北”由相背引申为逃跑,从而另造一个“败”字表示此义,因此,“北”与“败”就形成一对古今字。
(二)通假字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弃本字不用,另找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借另一字的声音代此字的意义。有的把通假字叫假借字,就是古汉语通用的借字。理解成语的通假字要用本字,否则很容易望字生义,导致误解。
1. 从本字的有无可分为本无其字的通假和本有其字的通假两种。本无其字的通假也就是假借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这样下的定义:“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也就是本来没有这个字,借用一个同音字表示这个意义。成语中仍保留这种现象,如“匪夷所思”“匪石匪席”中的“匪”本义最一种竹器,这里假借为一个否定副词,而另造一个“篚”字表示本义。本有其字的通假实际是古人写别字,就是书写的人图省事或忘却,用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久而久之,这个被用来代替的字被社会所承认,就通用了。成语“妒贤疾能”中的“疾”,本义是指一般的病,在这里通“嫉”,表示妒忌。
2. 从声音联系来看,有音同假借和音近假借两种。音同假借是通假字中最多的一种,它包括声音完全相同,或四声相承。成语“分文不直”中的“直”本义是直视,正直,通“值”。还有“流言蜚语”中的“蜚”通“飞”,“披沙简金”的“简”通“拣”。音近假借即声音相近的通假。如“博闻强识”亦作“博闻强志”,即“识”通“志”,是韵母相同的通假。
二、成语中的词义变化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词汇表现得最为突出,词义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我们在理解掌握成语时应注意词义的变化。
(一)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指词义的范围扩大。成语“尖嘴猴腮”的“嘴”,古汉语里指鸟嘴,人的嘴称“口”,在现代汉语里,“口”与“嘴”的词义不分,“口”多用于书面语,“嘴”多用于口语,即“嘴’可泛指人和动物的嘴,词义的范围明显扩大了。
(二)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指词义范围的缩小。成语“无色无臭”的“臭”古代指气味,现代汉语里指恶臭气味,专指难闻的气味。
(三)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指词义发生了变化。如“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的“假”,古汉语里指借,凭借,汉以后,当作“非真”讲,现代汉语里常用此义,由动词转为了形容词,如“以假乱真”“弄虚作假”“弄假成真”等。
(四)词义感彩的变化
成语“闭门造车”,古代的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只要遵照一定的标准,关起门来造的车也能合用,是褒义,现在指不顾客观情况,单凭主观想象行事,变成了贬义。
(五)成语整体意义的转变
成语整体意义的变化,也是词义发展变化的一种,我们将原义和变化后的意义进行比较,往往觉得大相径庭,天壤之别,看不出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认真的分析研究,仍有贯连之处。成语“穷则思变”,原义指事物到了尽头,极限,就会发生变化,现指人们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就要改变现状。“穷”由“尽,极限”之义转为“贫穷,穷困”。
综上所述,从成语的文字、词汇、语法可窥探出,成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古汉语的各种语言因素,又有所发展、创新。成语是约定俗成的,意思是稳定的,结构是定型的,它是历史的产物,遗留了古汉语的特点。如果没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往往会望字生义、望词释义,借用误解成语。我们通过对成语深入细致的分析,可以准确理解、掌握成语,提高现代语文的写作水平,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让祖国语言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进永战. 成语中的古汉语现象[J].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8(1).
[2] 兰寿春. 汉语成语中的古汉语现象辨析[J]. 龙岩师专学报,2002(1).
[3] 冉生国、宋淑玲. 成语中的古汉语现象略谈[J]. 语文世界,1998(6).
[4] 张红华. 成语中的古汉语现象[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6(7).
[5] 史式. 汉语成语研究[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