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记忆中的歌声

记忆中的歌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记忆中的歌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记忆中的歌声

记忆中的歌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唱姿;呼吸;发声;嗓音保护

中学生在声乐练声过程中,鉴于本身年龄生理的特点,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中学生在练声过程中也要讲究练声的姿势

它和唱歌时的站姿是基本相同的。注意练声时应该是站立式的,其他方式都不适于身体呼吸、共鸣器官的正常练习。正确的练声姿势应该是:①人体自然直立,上身放松,下半身稳而不僵硬,使整个身心处于精神饱满的状态。②两脚如肩宽,成丁字型分开站立,支撑点可放在前脚或上,以便练声时保持重心。③腰部直立,使胸部挺起,同时微收小腹,两肩平放而向后舒展,手臂自然下垂(手臂的放置也可以双手合抱,放于小腹处,这样有助于使学生在呼吸时有一种“气沉丹田”的意识)。④头眼平视,颈部放松,下巴自然下垂而微向后收,切不可向前突出。两眼向上或向下看和颈部收紧都会影响调节共鸣和发声点的意识。⑤脸部肌肉放松,表情大方。切忌皱眉、噘嘴、歪头等。正确的练声姿势,简言之就是“自然、放松。”

二、练声时的呼吸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说明呼吸对于歌唱的重要性。中学生在练声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呼吸的方法。我们平时说话一般是用胸式呼吸,用这种呼吸方式来歌唱练声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学会运用胸腹式呼吸法。才能让呼吸有一定的深度,歌唱练声才有气息支持。中学生呼吸训练应注意:①吸气时切忌抬肩,此时要求双手叉腰,体会腰部的膨胀感,以及缓吐时的收腹感。②吸气时,不要误解为吸气越多越好。正确的吸气是很自如而流畅的,吸气应以七八分满为宜。③吸气时像打哈欠一样,就是一种很舒畅的吸气过程,同时有利于使歌唱腔体呈打开的状态。

三、练声时的发声

练声时应以发头声为主,用头声发声方法歌唱时,声带边缘部分和连接部分振动,长久歌唱不会疲劳,声音清澈干净,能保持声调准确,声音优美明亮;从口腔前方发音能传到远方,还能唱出极弱的声音,有丰富的表现力;用头声歌唱练声还可以使变声期缩短,变声后能保持良好的歌喉。训练用头声歌唱的主要方法是用轻声唱和从高音入手。因为这是必须用头声才能唱得出来的高音,从这个方向向下唱到低音,就可以尽可能的用头声来唱。此外用“呜”(u)韵练习比用“啊”(a)韵更容易获得头声,故应多用u音或由u为韵母的各音做练习。学生在练声时,老师应让学生自然地打开下腭,舌根不要隆起,保持喉头稳定(唱“呜”(u)音能很好的训练这个问题),防止和纠正挤、压、提喉等不良唱法。轻柔的唱,可以制止不少发声方法上的错误,使音色倾向统一,并且有利于集中思想和保护声带。轻声唱也有一定的力度、层次上的变化,还要注意气息的支持,这点是要注意的。此外,练声时要注意气息要往下沉,发声的动力位于腰腹部,要达到这点,可以在起声时辅以叹气的状态来发声。中学生在练声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个问题是音准问题(练声时冒调或者偏低),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缺乏严格的音准观念、呼吸急促、气息冲击过猛或不足,呼吸支点没有控制好。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呼吸支点的位置,加强横膈膜对气息的控制。注意气息的方向与力度,加强其稳定性,可多做些音量由强到弱的发声练习。让学生之间互相听辨模仿也是解决音准问题的一个方法。

四、练声时的嗓音保护

中学阶段的学生一般正值变声期。变声期的嗓音训练要采取保护措施,实行保练结合。只保不练,往往因多用嗓、不加节制而加重变声期的生理症状(如水肿、充血、闭合不全等),造成嗓音疾患;若只强调保护而不训练,就是禁声,这种消极的养声会使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的声带、喉肌因长期得不到训练而不能自如的控制。其实所谓“禁声”只能在歌唱训练时禁,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是禁不了的。学生要说话、要交流,在体育活动中打球时也会大喊大叫,岂不知大声喊叫一次对声带的损伤远比歌唱训练要严重得多,积极的方法应该是帮助他们如何了解声带保护。所谓保练结合就是要根据学生变声期中嗓音状况的实际情况,合理养声,有节制的用嗓,科学的练声。保练结合,就要求教师在唱歌课或练声课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变声期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变声期的卫生常识及自我保健方法,教育学生说话、唱歌时不要大声喊叫,不要滥用嗓子。平时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喝淡盐水,以顺利通过变声期。学生在变声期时,教师应经常测试学生的音域变化情况。发声练习和练唱歌曲应控制在学生现有的音域上,不可让他们勉强唱太高或太低的音。练声时要注意控制音量和时间,宜用轻声进行短时练声,每次练声不要超过10分钟。当学生进入变声后期,各种变声症状逐渐消失,但学生的声带、喉肌比发声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时学生还不能自如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发声。这时应注意进行系统的适应性发声练习。一般用“a”和“i”两个母音进行发声训练及多进行哼鸣练习,使声带的伸缩机能同时得到锻炼。每次练声后做一些声带保健练习,如“气泡音”练习、“嗦鸣”练习等,用轻微的声带颤动,来放松声带,解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声带功能的正常发展,达到积极保护嗓子的目的。

科学的发声训练是良好歌唱的基础。只有科学的发声训练才能使发声器官的功能得到正确发挥,习惯性的准确的控制声音,使声音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最后我想用英国声乐大师威廉.莎士比亚对于歌唱发声训练的概括做为本文的结尾:“用无声的呼吸把喉咙打开,开始发声就要落在准确的音上,像打哈欠样的唱着‘啊’字,吸气就好像是在激动时的模样。”

参考文献:

[1]徐小懿等/编著.《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记忆中的歌声范文第2篇

【关键词】正确的呼吸;高位置;咬字吐词;歌曲风格的把握

【Abstract】Discussed race vocal music in should attention of a few technical ability:exactitude of breath, Gao position, the enunciation vomit a phrase.The confidence of the song style.

【Key words】Exactitude of breath;Gao position;The enunciation vomit a phrase;The confidence of the song style

在几年的教学积累和部分高校生的反馈以及一些高考生中发现,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正确的呼吸”、“高位置”、“咬字吐词”、“歌曲风格的把握”这几个技能犹为重要,如果忽视这些技能将直接影响学生声乐水平的发展。在把它归纳整理的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思考,这些技能不仅有教法上的斟酌,也有声乐理论上的探讨。

1.正确的呼吸

在高中的声乐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气息的练习,特别是对于民歌嗓的学生,一味的追求好听的声音却忽视了正确的方法。我经过几年的教学,认识到对于初学民歌的学生,不要把他们框到“我是唱民歌的”这样一个框框中,要让他们从基本的方法练起。

首先就是气息的练习。歌唱的基础是气息,如果没有了气息,声音就会是空洞的、乏力的,歌唱中要求声音的穿透力、金属色彩都是与气息密切相关的,因此气息的练习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正确的呼吸呢?采用什么样的呼吸方法,才能适应发声的要求。

第一,用鼻子吸气。这种观点认为,鼻子是呼吸的必然通道,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其次,鼻子吸气卫生,因为他保护着肺和粘膜不受冷空气或微生物的侵袭。因此声乐教学中大都用“闻花”的感觉来练习呼吸。但是,用鼻子呼吸也有许多不利的因素。首先,鼻孔呼吸时,嘴是闭上的,不利于口腔和喉咙的打开,还有吸气速度慢,气息流量小等;其次,吸气时容易引起肩、胸上抬,脖子紧张的后果,与胸式呼吸的方法相似,使肩、胸、颈部肌肉紧张,疲惫;其三,鼻孔呼吸的气息不深,因此,在当代的声乐教学中较少采用。

第二,开口吸气。要使歌唱的呼吸通畅,喉咙的打开是获得通畅呼吸的首要条件。喉咙与口腔连接,要打喉咙,就必须依赖口腔打开的动作来带动喉咙的打开。我们不妨试试:一是张开口腔、打开喉咙吸气;二是半打开口腔吸气;三是不打开口腔、用鼻子吸气。我们很快就会明白,什么样的呼吸方法使呼吸通畅和迅速。所以,开口吸气,更符合气息通畅的原则。同时,我们还会发现:开口吸气时,一是口腔和喉咙都处于张开的状态,与歌唱发声的状态几乎完全相同,十分有利于吸气后紧接的歌唱状态;二是口腔腔体和喉咙、声门都在呼吸中处于充分打开的状态,吸气速度快、气息流量大,十分有利于歌唱中经常出现的快速换气;三是开口吸气与生活中“打哈欠”的动作基本相同,简单明了、操作简练,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开口吸气的气息较深。由于开口吸气时,喉咙充分打开,喉器也处于较低的位置,吸入的气息也较深,为寻找较低的气息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我们感觉到气息“闷”或“顶”在胸口上时,一定感觉到气息不通畅,这恰恰是气息不深所致。因此,吸入的气息要深,是打开喉咙吸气的必然反映,也是呼吸通畅的必然结果,还是寻找腰部支持的重要途径。当较低气息位置吸入时,必然引起腰部有往外膨胀的感觉,而这种向外膨胀的动作,正是支撑强大音响、支撑宽广音域的着力点和控制点。因此,开口吸气,气息较深,腰部支持,三者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声音,扩大音量,扩展音域等,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为了保证开口吸气的效果或质量,达到呼吸通畅的技术要求,在呼吸时,还要注意尽量不抬肩。

2.高位置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唱歌时没有“高位置”的表现,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声音是否响亮上,导致声音不高亢、不集中,无穿透力。

那么什么是“高位置”呢?“高位置”是指歌唱时产生的远距离感,如“呼唤”时积极向上的状态,应该说,位置越高距离感就越远,“呼唤”时积极向上的状态就越强。犹如跟一个离你很近的人说话位置较低,相反,跟一个离你很远的人说话位置很高一样。但歌唱与说话有些不同,它要求在歌唱时无论听者远近都需要用较高的位置来表现(有些作品除外)

在声乐作品中尤其是民歌、辉煌的美声作品,它的距离感、大空间感是很强烈的,倘若学生找不到“高位置”的感觉,就很难把作品完整地表现出来。我们在课堂里,甚至更小一点的琴房里上声乐课,学生发声或歌唱时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因为空间很小,听的人离自己很近,不免会失去距离感,失去距离感也就失去了“高位置”的表现。因此,一定要对学生强调,在发声或歌唱时要有假定的远距离感,即“高位置”。

不妨可先选择一些容易找到“高位置”的作品,如《牧歌》、《小河淌水》等一些空间感比较强的作品来训练,结合教师示范“呼唤”时不同距离所表现出来的“位置高低”来帮助学生理解“高位置”。在教学中常对学生进行“高位置”的监控也显得很有必要。

3.咬字、吐词

歌唱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语言和音乐的高度结合,一首旋律优美动听的歌曲还必须要有清晰准确的吐字行腔来表现。所以歌曲的演唱除了要有基本的汉语普通话发音知识和掌握咬字、吐字的基本规则外,还必须具备生动的吐字行腔的表现力,达到真正的吐词清晰、字正腔圆。

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演唱把歌唱的咬字分为“出声、引长、归韵”三个过程,“出声”就是咬准字头,“引长”就是延长字腹,“归韵”就是收清字尾。咬准字头就是要按照“五音”的正确口形把声母咬准确。延长字腹就是按照“四呼”的口形延长音量发响最易的韵母,把声音放出来。收清字尾也就是韵尾交待要清楚,韵尾是复韵母还是鼻韵母,还是没有韵尾以韵腹的母音直收。我国现在的传统民族声乐沿用的“十三辙”分类发声的方法仍然是比较实用、科学的。

歌唱的语气表达随着歌曲的曲式结构、节奏速度、风格特点不同,咬字吐词的语气、腔调也应该有所不同。

例如:演唱热情欢快、清新明朗、旋律节奏紧凑跳跃的歌曲,吐字行腔应该轻巧迅捷、流畅舒展。如《姑娘生来爱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玛依拉》等。

演唱情深意长、纤细委婉、旋律节奏缓慢悠长级进的歌曲,吐字行腔应该圆润柔和、连贯平稳,如《四季歌》、《草原之夜》、《情深意长》等。

4.歌曲风格的把握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是对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民族音乐特征和歌曲演唱的民族特色等来演绎表现,达到独特的民族演唱艺术风格。我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风格五光十色、丰富多采,不同的地域风貌、习俗语言,风格各异、个性突出。居住高原雪山的藏族同胞,质朴敦厚、粗犷坚强。该民族歌曲旋律一般多宽广舒展、悠扬奔放、载歌载舞,节奏性强,真声的演唱声音雄浑粗犷、浓重情深。位居祖国大西北天山下的新疆,以维吾尔族为首的多个少数民族,热情爽朗、风趣潇洒、能歌善舞。受波斯、阿拉伯音乐影响,该民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变化较大,切分节奏运用较多,音乐活泼跳跃,热情欢快。

记忆中的歌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γ-丁内酯;性能;生产工艺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γ-丁内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及性能优良的高沸溶剂,应用于医药、农业、石油化工等方面。在医药方面,是合成环丙沙星,脑复康,维生素 B1及治疗癫痫、脑出血、高血压等药物重要原料及中间体;在石油化工方面,可用于合成吸收乙炔的溶剂、芳烃的萃取剂、不溶于水的醇和环状醚类化合物的萃取剂、油添加剂、液体烃的增黏剂、胶凝剂及辛烷值促进剂;在农业方面,可用作合成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中间体。此外,γ-丁内酯还广泛用于燃料、染料、动物生成促进剂等合成[1-2]。

1.性能

γ-丁内酯(γ-Butyrolactone,简称γ-BL或GBL),中文别名为γ-丁酸内酯或 4-羟基丁酸内酯,无色透明具有类似丙酮气味油状液体,分子式:C4H6O2;分子量:86.1;沸点204℃,能与水、丙酮、四氯化碳和乙醇混溶,在热碱液中分解,具有非常高的溶解能力,能溶解甲醇、乙醇、苯等常用有机物,也能溶解如环氧树脂、聚氯乙烯等聚合物。

2.主要生产工艺技术情况

1884年M.B.Chanlatoft首先利用4-羟基丁酸经过分子内酯化合成了γ-丁内酯[3],此后,人们开始对γ-丁内酯合成技术进行大量深入的研究,先后有几种合成技术路线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糠醛法、1,4-丁二醇脱氢法、顺酐加氢法、顺酐加氢和 1,4-丁二醇脱氢耦合法等。

2.1 糠醛法

糠醛法生产γ-丁内酯最早是由Du Pont公司开发[3]。该法首先将农产品废物如玉米、甘蔗渣等用稀硫酸煮沸使其中多缩戊糖水解成戊糖,然后脱水转化成糠醛,糠醛在400℃高温下,经铬酸镁、铬酸锌等催化脱羰基生成呋喃,然后在骨架镍催化剂作用下,于 100℃、2.5MPa下加氢成四氢呋喃,再进一步氧化生成γ-丁内酯[4]。1922年美国的Quaker Oats公司采用该方法建成了第一套工业化装置,但由于农产物的生产受大自然的制约,原料价格和供应都不稳定,加上工艺过程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基本上失去了市场的竞争力,到目前为止,该法已被淘汰。

2.21,4-丁二醇脱氢法

1,4-丁二醇脱氢法最早是由德国I.G-Farben Industrie.A.G公司(BASF公司的前身)开发成功,并于1946年实现工业化生产。1,4-丁二醇脱氢反应分为气相和液相法[5],由于液相脱氢催化剂难以再生及使用寿命短等原因,现在工业上均采用气相脱氢工艺,1,4-丁二醇气化后和氢气一起进入脱氢反应器,在铜系催化剂的作用下,于230~290℃,常压条件下,脱氢得到γ-丁内酯等产物,气态产物经过冷却后得到粗产物,粗产品经过精馏分离得到γ-丁内酯产品。氢气经过净化后循环使用,多余氢气可回收综合利用。使用该工艺制得的γ-丁内酯粗产品酸度低,副产物容易分离,产物的品质好,适合于为医药等对产品品质要求高的行业提供原料。由于1,4-丁二醇的市场价格相对较高,合成γ-丁内酯时,一般不直接用1,4-丁二醇,而是从合成1,4-丁二醇的原料开始,先合成1,4-丁二醇,再脱氢合成γ-丁内酯。

2.3 顺酐加氢法[6-12]

上世纪60年代日本开发了顺酐加氢技术,既一种以顺酐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合成γ-丁内酯的方法。通过工艺条件的选择,可以控制合成不同的加氢产物,如γ-丁内酯,1,4-丁二醇和四氢呋喃等。近年来随着正丁烷氧化合成顺酐工艺的发展,降低了顺酐的生产成本,使顺酐加氢法合成γ-丁内酯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顺酐加氢可以在不同的反应体系中进行,从催化剂方面可以分为液相、气相及超临界相等。

2.3.1顺酐液相加氢法

日本三菱化成公司于1971年采用顺酐液相加氢建成第一个千吨级工业装置。其工艺包括催化加氢反应和粗产品精制两大部分。顺酐、氢气和作为溶剂的γ-丁内酯通入含Ni及其他金属的固体催化剂的单段加氢反应器中。反应在200℃、6~10MPa 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产物被冷却至40~50℃,进入闪蒸塔。分离气体与液体产物后,放空部分气体,其余的气体增压后返回反应器,以补偿系统压力损失。液体产物进入三塔精馏系统。在恒沸塔中,γ-丁内酯与四氢呋喃-H2O的共沸物分离;从塔顶出来的共沸物经蒸馏后得到副产品四氢呋喃,从塔底出来的粗产品经产品塔精馏后得到γ-丁内酯产品。液相加氢法催化剂寿命短,国内采用顺酐液相加氢法的厂家较少。

2.3.2顺酐气相加氢法

此法系美国Standard Oil公司开发。其工艺流程为:顺酐用丁醇或γ-丁内酯溶解,预热后与热氢气在汽化器中混合并汽化,在铜系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在260~290℃、0.3~0.8MPa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产物冷凝后实现气液分离,不凝气被部分排放后循环使用。粗产品进入轻馏分塔,四氢呋喃和水从塔顶馏出、经环保塔处理后回收或排放;塔底馏分进入溶剂回收塔,蒸出溶剂循环使用,塔底物料进入成品塔后蒸出γ-丁内酯,塔底物料返回汽化器,高沸点杂质从汽化器底部排放。原料转化率达91%,产品选择性达89%。由于此反应过程中有酸存在,固反应器均采用不锈钢制造。该工艺虽然装置投资较大,生产高纯度产品操作费用增加,但因原料价格较低,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仍被国内多数厂家所采用。

从实际生产情况来看,催化剂使用周期较短(约100h),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生产周期和催化剂寿命。

2.3.3顺酐在超临界CO2中的加氢

2002年Pillar等提出了超临界CO2流体介质中进行顺酐加氢的新路径。他们认为传统的顺酐气相和液相加氢过程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气相加氢反应催化活性虽高,但由于副产物(如丁醇、丙醇和丁酸等)较多,难于获得高的γ-丁内酯选择性,且加氢反应的强放热移出慢,易导致反应温度的失控;液相反应多采用均相催化剂或是微球状多相催化剂,并将催化剂加入到顺酐的溶剂中,且溶剂昂贵,如聚乙二醇和乙二醇二甲醚等。采用超临界CO2流体作为反应介质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他们在1% Pt/A12O3催化剂上详细考察了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压力和溶剂等)对顺酐加氢反应的影响,并与传统的液相加氢过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加CO2的液相加氢,顺酐主要选择性地生成丁二酸酐,加入压力为12 MPa的CO2后 γ-丁内酯的选择性略有增加,但主要产物仍是丁二酸酐;反应温度和压力对目的产物的选择性影响很大。在 200℃,12 MPa CO2及 2.1 MPa H2条件下,不加任何共溶剂时,顺酐转化率达100%,γ-丁内酯选择性大于80%。

2.4 顺酐加氢和1,4-丁二醇脱氢耦合法[13-14]

朱玉雷等开发了顺酐加氢和1,4-丁二醇脱氢耦合一体化常压制 γ-丁内酯的新工艺。该法将传统的1,4-丁二醇脱氢法制γ-丁内酯和顺酐加氢法制γ-丁内酯两条路线耦合。顺酐加氢为强放热反应(-211kJ/mol),而丁二醇脱氢为吸热反应(61.6kJ/mol),两者偶合后,顺酐加氢释放的反应热可作为1,4-丁二醇脱氢供热;1,4-丁二醇脱氢法释放的H2可用于顺酐加氢。由此可见,与单一过程相比,耦合法显著提高了过程的热稳定性,有效地缓解了强放热和吸热反应易产生的反应器局部过热或过冷,提高了热利用率;氢的有效利用,减少了过程的氢耗(整个过程氢耗为零),提高了效率。

3. 结束语

随着 γ-丁内酯后续产品用途的不断开发,导致需求量增长加快,因此研究γ-丁内酯新的生产技术、工艺路线、改进创新,不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技术政策,而且能够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提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γ-丁内酯的生产技术,刘伟,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卷22期,159-162

[2] 殷恒波,胡童杰,李海霞,等,1,4-丁二醇与γ-丁内酯技术市场综述 [J].化工科技市场, 2004, 10: 37-41

[3] 徐西庆,申传忠,γ-丁内酯生产路线简介[J]. 山东化工, 1998, (6): 27-28.

[4] 潘曼娟,凌雅君,γ-丁内酯、四氢呋喃合成路线述评[J]. 化工进展, 1990, 3:14~19.

[5] 钱伯章,朱建芳,γ-丁内酯的生产技术与市场分析 [J].化工中间体, 2006, 9:10~14.

[6] 贺德华,李宣文,袁为民,等,顺丁烯二酸酐加氢合成γ-丁内酯催化剂的研究[J].工业催化,1997,(4):21-25.

[7] 武志刚,赵永祥,刘滇生,在 NiO-SiO2 气凝胶催化剂上顺酐液相加氢合成γ-丁内酯[J].精细化工,2002,19(9):536-537.

[8] 王海京,顺酐直接加氢制备γ-丁内酯工艺研究[J].石油化工,2002,31(11):917-921.

[9] 李君,程极源,将毅,等,担载型铜-锌催化剂上顺丁烯二酸酐加氢制γ-丁内酯[J].燃料化学学报,2000,28(2):189-192.

[10] 童立山,顺酐气相氢化制备 1,4-丁二醇和/或γ-丁内酯 [J]. 石油炼制与化工, 199, 26 (8): 16~18.

[11] U R Pillar, E S Demessie. Selectivehydrogena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toγ-butyrolactone over Pd/Al2O3catalyst using super critical CO2as solvent [J]mun., 2002, (5): 422-423.

[12] Davy McKee Lt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utane-1,4-diol [P].US4584419, 1986.

记忆中的歌声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肺癌;渗出性胸腔积液;隔膜;超声;结核

渗出性胸腔积液经常发生在恶性肿瘤(如肺癌, 淋巴瘤和转移性肿瘤), 结核, 肉瘤, 结缔组织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乳糜胸。但临床工作中, 癌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结核发病率较高的地区。过去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细胞学检查, 胸膜组织活检, 甚至外科活检。细胞学检查和胸膜组织活检是过去最常用的方法, 诊断准确率为60%~70%。外科活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但有创伤性, 且患者不易接受。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展, 胸腔超声检查在临床中已经运用的较为广泛, 对胸膜疾病, 外周型肺癌及纵隔疾病已有较多报导。在近几年的工作中, 我们回顾和分析了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超声特征, 现将肿瘤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超声鉴别作一报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五年来经超声检查的胸腔积液患者, 93例肺结核, 73例确诊的肺癌, 男性104例, 女性62例, 年龄24~92岁, (平均65岁), 胸腔积液均为渗出液, 淋巴细胞均高于50%。73例肺癌患者均经细胞学检查或组织活检证实, 胸腔积液都在3月以上;93例结核患者经痰培养, 胸腔积液培养胸膜穿刺等方法确诊。所有患者均X线摄片对胸腔积液定量, 少于胸腔三分之一为少量;多于胸腔三分之一少于三分之二为中量;多于胸腔三分之二为大量。

1. 2 所有患者均用GE LOGIQ-7超声诊断仪进行胸腔检查, 3.5 MHz凸阵探头, 患者取仰卧位, 俯卧位, 或坐位, 所有资料均记录于硬盘, 所有超声声像图表现分为以下四型:(1)无回声型, 渗出液中没有回声反射;(2)等回声型, 渗出液中有中等回声光点反射(3)有隔膜的混合回声型, 表现为漂浮在胸腔的条带状物(渗出液中的线样强回声), 网状或分支状, (4)无隔膜的混合回声型, 表现为混合性回声但没有纤维光带或隔膜形成。所有检查医师均不知道临床诊断, 各自独立分析超声声像图。

1. 3 统计方法 所有的患者超声资料均进行分型与分析, 癌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所有患者中, 35例(21%)大量胸腔积液, 109例(66%)中量积液, 22例(13%)少量积液, 肺癌患者中, 最常见的为腺癌, 51例(占70%), 其次是小细胞癌, 9例(占12%), 鳞癌11例, (占15%)低分化癌1例(1%), 大细胞癌1例(1%)

73例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中, 表现为无回声型占11%(8/73), 有隔膜的混合性回声占4%(3/73), 无隔膜的混合性回声85%(62/73);9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 无回声型占12%(11/93), 有隔膜的混合性回声占47%(44/93), 无隔膜的混合性回声41%(38/93), 显然, 有隔膜的混合性回声在鉴别癌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具有很大的价值。

3 讨论

胸腔超声是评价胸腔积液特征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有人把胸腔积液的超声特征分为四型:无回声, 等回声, 有隔膜的混合性回声和无隔膜的混合性回声。漏出液一般是无回声型, 而无回声型积液既可能是漏出液, 也可能是渗出液。表现为等回声, 有隔膜的混合性回声和无隔膜的混合性回声的积液基本上都是渗出液。有研究表眀胸腔积液表现为中强回声型、有隔膜的混合性回声、无隔膜的混合性回声型、等回声型的发热病人可能提示有胸腔积脓的可能。也有报导表明在恶性肿瘤患者的胸腔积液出现中或低回声光点漂浮提示恶性胸腔积液。

临床上, 鉴别富含淋巴细胞的胸腔积液到底是结核性的还是肿瘤性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 特别是在结核高发区。据我们所知, 还没有学者对此进行报导。我们发现胸腔积液中的隔膜在二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胸腔积液后期出现纤维光带, 网状隔膜把积液分隔为大小不等的腔, 有报道[1]多次胸腔穿刺可引起胸膜炎, 并导致纤维素形成。我们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分析胸腔积液的超声特征, 明确隔膜是否在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早期诊断中有诊断意义, 是否是炎性反应的一种表现?有研究[2,3]表明在脓胸或结核患者中,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水平明显高于肿瘤或心衰患者, 说明后者的纤溶活动更强一些。在我们的研究中, 肿瘤性患者表现为有隔膜的混合性回声型的只有3例(3%), 和上述研究一致。我们所有的患者都没有进行纤溶活动的相关检测, 这是本研究所欠缺的地方。

另外, 隔膜混合性回声也不是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特征性表现。如上所述, 结核性胸腔积液和脓胸均表现为此种回声, 但二者极易鉴别。我们研究的目的是淋巴细胞性胸腔积液, 所以, 就淋巴细胞性胸腔积液而言, 有隔膜混合性回声的超声表现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当淋巴细胞性胸腔积液的超声表现为有隔膜的混合性回声时, 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可能性就想到大了, 当然还需要胸膜活检来证实。如果诊断不明确患者又不愿意活检时, 抗酸染色或抗结核治疗也许是较好的办法。

相反, 当积液表现为无隔膜的混合性回声时, 应当首先进行CT检查探查肺部是否有肿块。我们的研究中62%的上述表现的患者中有肺癌。所以, 多次的积液细胞学检查能提高诊断率。有时, 支气管镜活检或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也是很有价值的。

总之, 有隔膜的混合性回声常见于结核性胸腔积液中, 在淋巴细胞性积液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结核高发区不失为一种有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McLoud TC,Flower CDR.Imaging the pleura:sonography,CT,and MR imaging.AJR,1991,156:1145-1153.

[2] Philip-Joet F, Alessi MC, Philip-Joet C, et al. Fibrinolytic and inflammatory processes in pleural effusions. Eur Respir J,1995, 8:1352-1356.

记忆中的歌声范文第5篇

学生质疑法之所以效果好,笔者认为是由于有以下优点。

一、让学生提出质疑更利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让学生主动学、主动发展。而学生质疑法就是让学生主动提问、互相解答。这一方面要求教学活动中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敢于思维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质疑过程以及学生之间相互诱导、激励,又可以培养、发展和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塑造学生独立的个性,形成学生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因而课堂上学生质疑法就活化了学生这个“主体”,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

二、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利于学生观察生活

语文教学枯燥乏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本上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没有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质疑法则不同。首先,教师可以不断从学生的问答中洞察学生的学习实际,从而在以后备课中制定出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实效。其次,班级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适应性会更强。因为在很大的比例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从自己的质疑中出来的,其内容一定更加切合学生的思想、能力的实际,学生掌握起来会更容易,也会更快、更牢。

三、学生提出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的探索证明,自控是人的天性。学生质疑法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和发展自己自控的天性,促使其自主形成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课堂教学要求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大大提高学生的主体自控力,为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强有力的独立基础。其次,学生质疑法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积极思考,是不会质疑的。学生有疑问,说明他学习过程中在积极思维,在用“心”去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所获得的信息。这样不断积极思维的结果,学生的创造力一定能得到逐渐培养和增强。有人说的“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的学生”正是这个道理。

学生质疑法还能培养学生其他如语言表达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多种能力。

四、学生质疑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质疑法切合了中小学生强烈要求自我表现的心理,更培养和加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使学生充分感觉到自己是学习主人的地位和身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创造了很好的主观条件。

引导学生从结尾生疑,好的结尾会使读者对全文的中心思想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增添文章的效果和说服力,让人深思,回味无穷。确切地说,结尾的作用就是概括全文内容,进一步强调或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使读者加深印象;有时也用于展望未来,提出今后方向或令人深思的问题,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思考的余地。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结尾生疑。如《故乡》一文的结尾有一段景物描写,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这是记忆中的故乡的图景,紧接着他们会问:“为什么结尾要再现记忆中那美丽的故乡呢?”通过思索,不难发现,这反映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然后学生又会发现下面还有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为什么要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这段文字究竟有何意义?”作者希望人人都为实现新生活而奋斗的意图也便很明确了。除此之外,还可引导学生从看似平常处提问,从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处提问等,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自主思维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五、围绕模糊点质疑,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