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汉句子在线互译

英汉句子在线互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汉句子在线互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英汉句子在线互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主位结构;转换;英译汉

作者简介:李素真(1972-),女,山东潍坊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北京 102200)任菊秀(1983-),女,山东高密人,首都经贸大学外语系,讲师。(北京 100070)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228-03

近些年来,学术界非常关注翻译实践中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并且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功能语言学的各种理论和成果对翻译实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功能语言学对语篇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划分句子的主述位结构。本文将在主述位结构的理论的基础上对英汉小句的主述位结构之异同进行比较,并深入研究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英语原文小句的主位结构,使汉语译文不但能够传达源语作者的意图,而且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一、主位结构的概念

捷克语言学家、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Mathesius在1939年出版的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主位和述位的概念。Mathesius把处于句首位置并且在交际中起到引出话题作用的成分叫作主位,表达的是已知信息,其他成分则被称为述位,表达新的、未知的信息。Mathesius提出主述位的概念是为了研究句子中的不同成分在语言交际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后来,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学派借用其术语——主位和述位来解释英语的语篇意义。Halliday(2000)对主位结构作了详尽的叙述和深入的探讨,从功能的角度对主位进行定义和划分。他认为主位是信息的出发点,是小句所要陈述的对象。与传统语法的主语不同,主位是整个句子的起点和小句的中心议题,是交际的出发点;跟在主位后面的剩余部分是述位,是对主位的叙述、描写和说明。

布拉格学派认为主位是一个句子的话题,或是句子叙述的对象,而Halliday则认为主位的概念话题比话题的意义更加广泛,主位应该既包含话题,也包含不表示话题的其他位于句首的成分。正是基于这个观点,Halliday把主位划分为三种:单项主位、复项主位和句项主位。单项主位和复项主位的区别在于前者内部不再含有主位述位结构,后者内部则含有主位述位结构。而句项主位是指在整个句子(分句)中充当主位。虽然Halliday没有明说单项主位都是话题主位,但是他在书中提供的例证都证实了这一点。

例1:The man in the wilderness(T)said to me(R).

例2:From house to house(T)I wend my way(R).

二、英汉语主位结构的区别

从语言的功能来看,英语和汉语的主位与述位的位置及排列有相同之处,也就是说,两种语言之间可以互译且有许多共同点。但是作为不同语系的成员,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的结构与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研究英汉小句主位结构的不同对英汉翻译非常重要。

传统语法一般把英语句子划分为两部分:主语和谓语。主语常常位于句首。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来看,主位往往是小句信息的起始点。因此从位置分布上看,往往会出现主位和主语重合的情况。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它的基本形式构架是主谓语一致。总的来讲,在Halliday的语篇分析模型中,除了标记性主位外,主述位和主谓结构有着很高的关联性;同时,主位和述位之间的不同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语法里的主、谓语间的区别相近。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英语的主位和主语是重合的,不过作为信息起始点的主位并不一定涉及到话题。英语中有大量的祈使句、存在句、一般疑问句、主从复合句和主位化评论句,其主位在多数情况下是用来说明时间和地点的,阐述说话人的态度或者在上下文中起到了起承转合的衔接作用。尽管在形式上主位与主语重合,但这并不会涉及小句所要表达的真正对象——话题,如:There are few a few things we need to discuss。按照Halliday的观点,这句话中的there是句子的主位,但它没有涉及到任何话题。

因为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言类型,根据Li和Thompson的语言类型理论,汉语是主题突出语言,但是英语属于主语突出的语言。虽然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主语在线性排列顺序上大体相同,但是在句法和语义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在英语中,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可以被认为是动作者和动作的关系。但是在汉语里的这种句子(即使把被动的动作也考虑在内)的比例并不大。因此,在汉语中,主语、谓语被当做话题和说明来看待才是比较适合的。话题(topic)与说明(comment)亦译作主题和述题,根据这种分析方法,一个句子包括主题与述题:主题部分列举的是人、事物或观念,述题部分则是对主体部分加以评述。Li和Thompson(1981)也认为,主题—述题结构是汉语的一种基本句子结构。汉语的主题突出却是其有别于英语的重要特征之一。例如:一切在一般人看来应该对孩子隐讳的事情,母亲早已从正面让我认识了它。在这句话中,主位和述位中的动词没有直接的语法选择关系;主位的作用只是提供一个评述的对象。

三、英译汉中主位结构的转换和重构

在构成句子和传达语言信息的过程中,主位结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处理主位结构会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关系到能否成功实现作者的交际意图。要想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就必须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对源语句式结构进行相应的转换。

在主位结构方面,英语和汉语存有差异,因此英译汉时,如何恰当地处理主位结构显得特别重要。把英语转换成汉语时,若能够保留原文的主—述位顺序最好,但是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不可能总是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英语和汉语的句子结构与表达方式各有千秋。在很多情况下,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之间在形式上并不是互相对应的。主位信息不一定就是已知信息,新信息也并不总是和述位重合。在这种情况下,应尊重其语言习惯。因此,译者应该从原文的主位结构出发,分析作者的篇章布局,重新展现原文中实现交际和修辞目的的主位结构;在必要时需要转换原文的主位结构,以适应译语的语言规范。总体而言,英译汉时对主位结构的处理可以有以下几种模式:

1.保留原来英语小句的主位结构

例3:The computer will still be unable to predict whether Princeton,New Jersey,will have sun or rain day one month away.At noon the spaces between the sensors will hide fluctuations that the computer will not know about,tiny deviations from the average.

译文:计算机无法推断出一个月以后的某一天,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究竟是晴天还是雨天。正午时分,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会掩盖计算机无法知道的波动、任何偏离平均值的变化。

例4: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for ability.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for ornament,is in discourse;and for ability,is in the judge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译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室;其博采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例3、例4的汉语译文中都保留了英语原文的主位结构,在没有改变其主述位顺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在翻译中没有对原文的主位结构进行调整,不仅保持了原文的文体形式,更保留了原文的美学价值和结构意义。

2.改变英语的主位结构

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翻译中对源语小句主位结构的保留。如果译语无法自然地再现原文的主位结构,就必须保证译文具有自己的主位结构。也就是说,在无法保留原文的主位结构时,应当在不损害原文信息结构的前提下建构译文自身的主位结构,以此来补偿因为放弃原文的主位结构造成的损失。这样可以构建出符合译语语言特点的主位结构,而且可以再现作者的交际目的和源语小句/语篇的交际效果。

(1)英语小句单项的主位重构。单项主位是指句子中的主位成分只是体现一种元功能,不管这个主位成分是由一个词语还是由一个以上的词语构成。根据韩礼德的说法,单项主位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一个名词词组、副词词组或介词短语。担当单项主位的经常是及物性系统里表示概念功能的经验成分,如参与者、环境成分、过程等,它们又被称为经验主位。

例5:Women comprise a high proportion of part-time workers.

译文:兼职人员中妇女占了很大一部分。

例6:Two main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for training elephants,which we may call respectively the tough and the gentle.

译文:驯象有两种主要的方法:我们分别称之为强硬法和温柔法。

例5和例6的主位都是单项主位。在译成汉语时,并没有沿用源语小句的主位结构,而是重构了符合译文表达习惯的新的主位结构,即把原文的非标记性主位变成了译文述位的一部分,而原文述位的某一部分被译成了译文的主位。

(2)英语小句复项主位的重构。复项主位是指由多种功能成分构成的主位,又可以进一步把它划分为语篇主位、人际主位和话题主位。话题主位可能和语篇主位同现,也可能和人际主位同现。当三种主位同时并存时,其出现顺序为:语篇主位—人际主位—话题主位,例如:Conversely,possibly,females felt more at ease responding to a non-specific female address。句子中的Conversely、possibly和females分别为语篇主位、人际主位和话题主位。

例7:Cyprus,as you know,is an island in the Mediterranean.

译文:如你所知,塞浦路斯是地中海的岛国。

例8:The apparatus,however,records only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 of the wave movement.

译文:然而,仪器只是记录下波的运动的水平组成部分,但是事实上波的运动要复杂得多。

例7和例8的主位都是复项主位。复项主位内部的这些成分在译成汉语时如果仍然保留原来英语小句的主位结构,则会使译文显得生硬,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因此需要在译文中重建新的主位结构。与源语的小句相比,重建的主位结构常常会出现错位的现象。在例7和例8中,Cyprus和The apparatus都是话题主位,as you know为人际主位,however为语篇主位,它们都位于话题主位之后,但是译文中均把它们放在了话题主位之前,可以说是对原来英语主位内部成分的排列顺序进行了调整。

(3)英语小句句项主位的重构。如果一个句子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句(呈并列关系或者主从关系),也就是说,由传统语法里主从句中的从句或者由动词的非谓语形式构成的短语,如-ed和-ing短语时,首先出现的整个小句构成主位,因而成为句项主位。

例9:And he knew how ashamed he would have been if his girl friend had known his mother and the kind of place in which he was born,and the kind of people among whom he was born.

译文:要是女朋友知道了他有这样的母亲,并且出生在这样的地方,曾与这样的人为伍,他明白自己将会多丢人。

例10:He didn’t leave his place till the ship cast off and tugs pulled her clear of the submarine nets.

译文:直到船已解缆,拖驳把它拽离反潜网,他才离开那个地方。

例11:Bitterly disappointed,Scott and his companions set out on the return journey.

译文:斯科特和他的伙伴们十分失望,便起身踏上归程。

例12:They refused to negotiate unless three preliminary requirements were met.

译文:如果三项先决条件得不到满足,他们就拒绝谈判。

上述四句话的汉语译文的主位结构和英语原文截然不同,完全颠倒了英语原文的主述位结构顺序。实际上,这四句的汉语翻译正反映了英汉两种思维的显著差异。英语经常把结果摆在前面,先摆明结果后叙述原因或条件。而汉语则恰恰相反,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句子顺序,往往先阐述条件,最后才说结果。因此英译汉时,汉语译文不能照搬英语的主位结构,必须构建新的主位结构。

四、结语

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小句结构和排列特点,主述位这一信息建构在语言中的布局及其所对应的成分也有所区别。主位和述位作为句子结构与语言表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也是翻译研究的重镇,因为它们为译者解读原文和建构译文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本文在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主位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了在英汉互译中对不同类型的英语主位结构的处理方式,以期能对英译汉提供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Baker,M.In Other Words——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M].London:Routledge,1992.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Li,C.N.&Thompson,S.A.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

[4]黄国文.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J].中国翻译,2004,(5).

[5]黄衍.试论英语主位和述位[J].外国语,1985,(5).

[6]刘士聪,余东.试论以主/述位作翻译单位[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3).

[7]刘文翠,崔桂华.主述位结构与信息结构的比较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5,(6).

[8]彭宣维.汉英语篇综合对比[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英汉句子在线互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语思维能力 选手 培训 培养

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展现了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为中职学校提供了互相交流英语教学经验的平台。在英语技能大赛中,中职学生朝气蓬勃、青春靓丽、积极上进和敢于表现的风采也得到了体现。职业英语技能大赛为团体赛,由两位选手组成参赛小组,比赛内容包括在线测评、情境交流、职场应用、职业风采四个环节。

英语技能比赛项目比较多,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泛,整个比赛其实是展现参赛选手英语思维的过程。例如,情景交流项目中,选手首先要将看到的图片转化为语言信息输入大脑,经过认知、对比、分析、理解、记忆、推理、归纳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对图片信息进行处理,然后用英语表达出来。这一过程是图片语言与英语表述能力的相互转化,如果选手具备英语思维能力,就能在半小时的准备时间内,将图片信息用英语完整地表述出来,使语言知识得到应用,让评委老师刮目相看。在训练过程中,选手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重视语言的输入环节,缺少对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思维和语言材料缺少联系,输出环节没有得到重视和锻炼。很多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还是听不懂、不会讲。笔者在选取英语技能大赛参赛选手时,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选手的笔试能力比较好,但口语较差。本文探讨了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培训过程中采用英语教学

中国人说中式英语(Chinglish),经常让外国人不明所以。中式英语就是中式思维的产物,只要具备了英语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中式英语的产生,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在英语思维的培养中,汉语的频繁介入成了最大的障碍。在培训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努力创设英语情境,营造一个英语的世界,用简单的英语组织教学,学生听到的是英语,看到的是英语,口中表述的也是英语。从而让学生沉浸其中,将汉语渐渐淡化,能对英语指令做出直接的反应。随着培训的深入,要不断更新使用英语,使英语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融入选手的思维中。这些语言逐步被学生掌握,在情境中为学生所用,这样学生就建立了英语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在培训过程中,教师所讲的内容直接转化为学生的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使用英语的频率,减小了汉语的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更好地集中,观察和感知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思维更加敏锐,联想能力也得到了更加全面而丰富的发展。在培训冲刺阶段,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后,可以采用全英语交流模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英语交流氛围,为学生参加比赛做好准备。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英语思维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兴趣。”参加英语竞赛的学生对英语都非常感兴趣,也乐意体验英语世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相关的图片、英语材料、实物、视频呈现出来,更加直观地让学生感受英语,减少学生用汉语思维的时间,巧妙地避免汉语的介入,促进英语语言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职业风采这个环节,师生一起创设情境,笔者选的是“丝绸之路”这个题材。教师找来关于丝绸发展的英语视频、著名丝绸公司的外文网站、丝绸产品的英语介绍、英美国家对丝绸认识的材料等,与学生一起观看,一起讨论。学生和老师在观看、讨论的过程中,理解了用英语表述丝绸的历史、发展、产品类型等,使学习的知识很快以英语的思维方式融入大脑,变成生动的英语语言。根据所选材料视频,师生一起编排了“丝绸之路”的谈话节目,作为职业风采项目的展示,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赞赏,在这个环节中取得了最高分。以多媒体辅助,启发学生的英语思维,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成长。久而久之,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和能力逐步得到锻炼和培养。这样,英语和汉语的翻译关系就转变为英语与直观媒体的翻译关系。当然,教师选择的素材非常重要,要对学生有启发性,视频材料应是地道的英语材料。

三、开展英语口语模仿训练,提高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模仿是语言学习的最基本途径,在英语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模仿是一种实践活动,是指在理解语言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地道的美语语音、语调的模仿。理解性模仿是表达的前提,模仿同时也是一种再造想象,模仿得越逼真、地道,再造想象就越丰富,运用能力也就越强。模仿是把听到的语言材料转化为运用的有效手段,是培养英语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培训过程中,笔者选用了《走遍美国》这套生活化的美语教材。

学生对语言有很强的敏感性,辨音非常准确,模仿起来准确度非常高,在语音、语调的模仿学习中有很大的优势,一定要注意模仿的准确性和经常性,让学生模仿教材的录音,听较地道、标准的语音。在模仿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学生对单词、词组的发音,更要重视对句子的整体模仿,包括语调、节奏、重音等。录音播放后要给学生留出模仿的时间,模仿过程一般是:先让两名学生一起模仿一遍;然后再模仿个别单句,让选手独立重复;第三遍再让学生一起模仿,注意语音、语调。短句模仿一遍,长句、难句、重点结构要重点模仿。模仿同时是记忆过程,在模仿中进行有意记忆,力求会意并形成相应的形象思维,加深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在个别模仿时,一个学生在模仿,另外一个学生在心中无声模仿,默默重复,加深记忆,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联系量,教学效率更高。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英美国家的外教,开展交流活动。

此外,朗读和背诵英语文章,对学生语感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作用。英语句子和文章朗读越多、越熟练,就越能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并受到一定的感染,文章中的短语和句式表达也就越容易被学生消化吸收,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背诵课文同样是提高英语思维的重要方法。通过不断的背诵,学生的理解能力就会增强,从而能流畅地进行语言表达,并且逐渐形成英语思维习惯。

学生参加比赛,成败的因素有很多,就短时间的培训而言,要想达到比赛的最佳水平,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是有效的手段,有一定的实用性。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也有很多,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性格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不断总结与归纳,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达到教学效果。同时,在课堂上进行推广,推动学生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张光明.英汉互译思维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张爱琳.跨文化交际[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英汉句子在线互译范文第3篇

关健词:行动研究;翻译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行动研究最早由美国人John Collier提出,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行动研究又被Stephen Corey引入到美国教育研究领域并掀起了研究热潮。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对教师与研究者的关系,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进行了不断的争论和探讨,在这一过程中行动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一时期,行动研究被介绍到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中国教育界专家学者逐渐认识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重大危害,而行动研究恰好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教育行动研究受到进一步的关注。

一、行动研究的含义

行动研究从工作实际出发,科学研究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者也是具体的工作者,工作者能够理解和把握研究成果,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所谓教师行动研究即是由教师进行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中的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实践者,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教师行动研究的源泉是教师本人对教学的思考,研究对象是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进行改变现状的实践,将研究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实施行动研究

1.发现问题

在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地位低下,缺乏理论指导,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多数教师运用语法翻译法来进行教学,单纯地进行英汉互译的句子翻译练习和讲解,缺乏对翻译理论和技巧的讲授,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体育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影响体育人才的培养。

2.实施行动研究

(1)建立互助翻译小组

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3-4人,并安排一位组长,负责记录小组成员的活动情况。翻译任务下达后,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翻译内容,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探讨。小组成员独立完成译文后进行小组讨论,轮流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当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要查找背景资料,进行充分讨论。然后每个人根据讨论的内容,修订自己的译文。在讨论的过程中组长要将小组成员发言的要点记录下来,以防有的同学发言过多,有的同学得过且过。学生们在互相切磋的过程中学会了合作,有效地带动了翻译基础薄弱的同学们互相提高,共同进步。

(2)重视翻译过程

在翻译教学中,学生是翻译的主体,教师起着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最后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每个小组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推选出一位同学代表小组进行全班展示,分享的内容不仅有翻译的译文,还包括大家在翻译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困难的办法等。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重点是各组同学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难点内容。启发和引导学生关注翻译实践过程中应采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中西语言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教师对学生翻译活动过程的点评要多鼓励,多表扬学生译文的亮点,肯定学生和小组成员的努力成果。在期末考核时将学生在整个翻译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作为其期末总成绩实践分的主要依据。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为翻译教学和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互联网上各种免费资源,如:在线词典、搜索引擎、在线语料库、翻译软件、各种互动平台等。教师布置学生收集翻译教学素材,利用翻译软件翻译专业材料,快速提高其翻译实践的能力和水平。QQ、微信、论坛、邮件等互联网沟通平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了快速沟通的桥梁,教师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教师可以随时向学生发送翻译材料和相关背景资料,学生也可以随时联系到老师,获取帮助。教师可以利用互动平台将学生的优秀翻译作品和大家分享,激励学生们共同进步。互联网为师生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让翻译教学更具有时效性,师生的即时探讨有效地解决了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很好地提高了翻译教学的效果。

三、小结

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难点。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一直是困惑高校英语教师的难题。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实施行动研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新的翻译教学尝试中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翻译课堂的主角,这一改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到翻译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的兴趣大增,翻译实践能力提高很快,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也有相应提高。但是在行动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有些学生自觉性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遇到困难退缩,为难情绪严重,课下投入时间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解决。翻译教学行动研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翻译能力,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在英语翻译教学中进行行动研究的尝试使笔者更加坚信行动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与学,系统地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吴宗杰.行动研究:外语师资教育新途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48-53.

[3]黄书芳.地方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可行性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9):122-123.

英汉句子在线互译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58.3文献标识码:A

A Study on Translation Teaching Based on Internet

T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ve

WANG Q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yang, He'nan 473061)

AbstractUnd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the article has constructed a teaching mode of translation training including two components: teachers' explanations and student activities. Internet tools are used in the teaching mode as the major methods to embody principles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practice.

Key wordsInteractive teaching, translation training, internet tools

1 交互式教学法

交互式教学法(interactive teaching)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交互式教学法强调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重互动。交互式教学法强调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李广凤(2007)提出,进行交互式教学应遵循以下六项原则:

1.1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视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教师应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1.2 自主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结合个人习惯或特点进行自主学习。交互式教学淡化了教师的“教”,但强化了学生的“学”(李广凤,2007)。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是其中一种有效手段。此外,教师应建立起有效的学习评估机制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分析,使学生自己把握学习进度,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主动地进行更有效率的学习。

1.3 合作性原则

合作性原则指将学生间的合作互动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促进学生作为学习个体的主体性的同时,实现学生在群体协作方面的发展。该原则提倡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分成4至6人的小组,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合作性原则指导下给学生布置小组任务后,应及时跟进各小组的进度,保证学生的合作不偏离教学目标,并在必要时帮助学生克服进行任务时遇到的困难。

1.4 策略训练原则

策略训练原则强调交互式教学中应当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考虑到如何使学生能够通过各项教学活动习得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不仅仅是通过活动学到某些特定的知识。

1.5 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是指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积极反应。对学生的激励主要包括动机激励和表扬激励。动机激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互动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表扬激励要求教师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并在学生完成后提供积极的反馈。

1.6 评价性原则

评价性原则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交互式教学强调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和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认为考试等形式的终结性评价不能对学生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因此,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进行评价,并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才能得出对学生的最终评价。

2 基于网络工具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

根据交互式教学法,笔者将翻译教学分为两个环节,即教师讲解环节和学生活动环节。

2.1 教师讲解环节

翻译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翻译的基本理论和英汉互译的各种技巧,而这些内容是学生无法通过自主学习做到完全掌握的。因此,教师讲解环节的内容主要为讲解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 (下转第165页)(上接第76页)

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往往对课堂上讲解过的理论和技巧仍然存在疑问,如对理论一知半解,无法用其指导翻译实践;记下了翻译技巧的名称和使用条件,但无法在翻译时主动应用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采取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学生对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理解。应注意的是,按照交互式教学法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和导向作用,因此,讲解环节在课堂时间中的比重不应过大,而应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上。

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和网络工具来弥补课堂讲解的不足。贺莺(2006)采用网络论坛进行翻译教学,但使用网络论坛也存在广告骚扰、发帖不便以及学生发帖热情不高等问题。在当前网络条件下,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学生广泛使用的聊天工具(如腾讯QQ)的附带功能实现师生交互,讨论翻译理论和技巧。

QQ邮箱提供了群邮件功能,即将QQ群与邮箱绑定在一起。教师可申请加入学生的班级群,将每次翻译课程的课件在群邮件中。由于群邮件具备论坛一样即时回复,即时展示的功能,实际上教师课件就类似于在论坛中新帖,学生可就每次课堂上讲解的理论和技巧在邮件中随时提出问题。

采用群邮件这一方式作为对课堂讲解活动的延伸,可以较好地深化师生互动,将单纯的教师输出、学生输入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此外,群邮件只有群成员才可阅读,也避免了广告骚扰和闲杂人员干扰教学活动的现象。

2.2 学生活动环节

在学生活动环节,可采用“翻译工作坊”的教学方式。

在翻译工作坊中,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小组,由教师为各小组布置翻译材料,各小组协同完成任务,并对译文进行讨论和评价。李明、仲伟合(2010)认为翻译工作坊通常不涉及更多理论问题,而强调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翻译任务,师生交流翻译心得。因此,翻译工作坊这一方式很适合在学生活动环节采用。同时随着翻译市场的日渐成熟,翻译课程的任务也应当包括初步培养学生作为专业译者,能够进行翻译项目的能力。

我们可以利用某搜索网站提供的译员工具包实现翻译工作坊的教学。译员工具包属于简单的翻译辅助工具,具备翻译辅助工具的各种基本功能。译者将原文的word文档上传到工具包后,即可进行在线个人翻译或协同翻译。译者工具包支持将一个任务共享给多人共同完成,同时支持自建术语库和翻译记忆库。教师可将翻译材料上传至译员工具包,然后将其按小组分享给学生。这样学生即能够在译者工具包内协作完成翻译任务,同时教师可通过译者工具包随时跟进学生的翻译进度,掌握学生在翻译时遇到的问题。同时,在学生适应了使用译者工具包完成作业后,教师可考虑利用作业使学生初步体验完成翻译项目的流程。教师可上传较为复杂的文本作为项目任务,同时上传术语表,接下来按照翻译项目的工作流程请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从初译到最终译审的流程。

由于译者工具包提供了翻译记忆库功能,在学生分小组完成翻译任务后,译者工具包会自动将同一句子的每个小组翻译版本同时显示出来,这样就方便小组间对翻译作业进行讨论和评比。教师可以就此布置二次作业,即要求学生就各小组的译文版本进行评价,并作出幻灯片在课堂上发表,以深化学生对翻译活动和作业中使用到的翻译技巧等的理解。

3 结语

在实践交互式翻译教学中,网络工具作为新型教学工具,可以辅助教师很好地结合各项交互式教学原则进行教学。基于网络工具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这一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将来的翻译教学中,网络工具必将会有更好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段自力.基于网络“译审模式”的交互式翻译教学实验研究[J].中国翻译,2009(3).

[2]封一函.教室网络中的交互式翻译教学[J].中国翻译,2001(2).

[3]贺莺.网络论坛与笔译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翻译,2007(6).

相关期刊更多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西安省教育厅

外语学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