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金融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世纪以来,随着贸易和金融的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培养适合未来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国际金融》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所有专业课中“教”与“学”的难度也是最大的。新世纪新形势下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探索与研究《国际金融》的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国际金融》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学科,在结构体系和教学要求等方面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很大不同。对其特性的把握是搞好教学的基础。
(一)理论抽象晦涩,而且更新较快
《国际金融》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许多原理和理论比较抽象、枯燥,而且内容丰富口径宽广,缺乏具体性。比如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汇率理论和利率理论等章节,内容复杂模型众多,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很难理解。同时国际金融相关理论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较快,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新问题不断涌现,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学习新理论、研究新现象,单纯靠教材靠老师无法解决问题。但另一方面国贸专业实践性又比较强,学生比较喜欢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比较排斥,所以教学难度非常大。
(二)数学能力与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国际金融》是金融学的分支,需掌握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尤其是外汇与汇率、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等章节计算众多,要运用数学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数学能力普遍不如工科,在学习时面临较多障碍,熟练使用数学工具其实是学好所有经济类课程的前提。此外,《国际金融》对实践能力要求也很高,不但有其特殊性且远高于其他课程(如《进出口实务》、《报关实务》等)。因为他要求的不是简单掌握标准的程序性、重复性工作技巧,而是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学生要能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为将来做应用型金融服务工作打下基础。
(三)知识的综合性和关联性强,与其他课程联系紧密
《国际金融》很多知识在其他课程中已经提及,前后联系非常紧密。比如国际收支调节、汇率形成机制、政策组合搭配等很多内容就是《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学习又要具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相关货币需求与供给、利率的管理等知识又离不开《货币银行学》基本原理。经济管理类很多课程其实是互通的,要求温故而知新,全面学习、理解并掌握。要熟练掌握《国际金融》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必须通过其他授课老师的先行铺垫工作打下牢固基础,学一门忘一门、存在侥幸心理的学生学不好《国际金融》。
二、《国际金融》教学目标与内容体系的重新定位
《国际金融》教学改革首先是在新形势下对教学目标做出调整。入世以来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人才的要求也从“量”过度到“质”。除了传统的营销、外语能力外,对于那些熟悉金融和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商务谈判等知识的人才也是求贤若渴。《国际金融》作为国贸专业主干课程,既能为将来从事国际贸易宏观管理、认识世界金融经济形势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也能为从事外贸进出口报价核算、经营管理风险的防范及投融资安排提供业务上的指导。因此,《国际金融》教学目标应由以往单纯的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向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转变,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转变,由单纯注重教师授课向积极开拓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自我探索与研究转变。
围绕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体系也要进行同步调整与更新。随着金融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汇率风险与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资本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所有企业而言,防范汇率风险,规避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积极利用多种融资渠道增强自身实力,是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故授课时要增加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与风险管理等知识的比重。在中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3万亿大关,国际经济纠纷不断的背景下,对于储备管理、国际协调及货币体系改革等方面知识学生也要积极掌握,这与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现实紧密联系。为了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推广素质教育,实践教学部分也要加大授课比重。综合而言,以上内容是编写教学大纲时重点强调的几个方面,也是和传统教学内容体系相区别的地方。
三、《国际金融》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比教学目标与内容体系的重新定位更为关键,也是《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教学
首先是多媒体教学,它主要采用图表、视频和文字相结合的方法,效果比传统的文字讲授好很多。目前高校里已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但还停留在充当演示工具的层次,未能真正发挥优势。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综合使用多种多媒体形式,《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全方位利用多媒体技术。比如讲解世界主要金融市场、金融危机等内容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观看专题教学光盘、金融题材电影等音像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再比如讲解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时,为了避免空洞说教,可在ppt中加入示意图或者简单的动画,笔者采用了这些方法后效果事半功倍。
其次是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实施教学。这里面要注意搭配问题,应是课堂教学为主,辅以课外网络教学。我们要建立专门的课程网站,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大纲与计划、章节重点与作业、自我测验、留言答疑等,有条件还可以加上授课资料和录像,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这些是常驻内容,还可以随教学进度定期增加一些热点专题。师生课外互动也很重要,网络聊天已普及,我们可以借此实现师生的课外交流,拉近师生距离。经济类课程共同特征是热点多变化快,网络教学可以使信息零距离传递并及时更新,先进性远超过课堂。教材选用也很重要,高教版杨胜刚、姚小义主编的《国际金融》配有专门的网络课程网站,资料齐全,附带的学习卡可让学生直接通过网站自学。笔者实际使用中效果不错,值得推广。
(二)加强案例教学与双语教学
首先,案例教学是加深知识理解的最好途径。当下很多高校在推广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是其中最简便易行的一种。它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总结,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国际金融》案例丰富,具有来源广泛、题材多样和时效性强等特点。比如在讲解“外汇和汇率”时,可加入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案例,讨论影响汇率波动的各种因素及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而讲解“外汇储备”时,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讨论外汇储备的管理及运用。案例的选择是成功关键,要遵循两大具体原则:第一,案例要选择早有定论的历史事件。案例教学主要是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所以要避免无谓的争论。第二,案例要选择非常典型的事件。案例本身应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所以要精心筛选那些经典的有价值的案例。
其次,实施双语教学是由《国际金融》自身特性决定的。它研究的是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的均衡问题,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双语教学是培养学生涉外经济活动能力的最佳选择。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用英语对专业术语、基本原理进行一定程度规范表达是起码要求。为了在未来工作中与外籍客户顺利沟通和协作,更要不断通过各种英文媒体(尤其是国外网站)获取最新信息和发展动态。双语教学中有两个问题要特别注意:一是避免注重形式忽略内容,英语只是一个语言工具,对基本原理和理论的深入掌握才是目的;二是避免纠结内容忽略难度,如大幅降低难度会导致课程内容过于浅显,这不利于知识掌握及后续课程跟进。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度”,中英文教学必须灵活,英文授课的比重要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高低而定,同时也要根据讲课内容的难度灵活变化,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三)大力提倡推广实践教学
《国际金融》目前严重缺乏实践教学的支撑,很多经管类课程其实都是如此,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于实践教学我们不能单纯以实验、实习去理解,针对《国际金融》这种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实践教学的途径可以是多方面的,不应拘泥于具体形式。《国际金融》实践教学可从理论实践和操作实践两方面着手:
1、理论实践,包括课堂讨论和课外讲座,目的是丰富学生理论知识提高素养。首先我们可以经常将一些理论难题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在课堂进行讨论,通过互动实现师生交流与共同提高。学生加深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也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讨论教学有一定流程,先要做好动员精心选题,如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然后分组讨论,教师同时及时给予引导;最后教师总结,形成讨论报告或者小论文等成果。其次我们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学术报告会,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讲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家型讲座,主要针对与课程联系比较紧密、影响很大的社会热点问题;二是实务型讲座,通过聘请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金融相关业务的一线骨干(如中国银行外汇交易业务员)进行操作性理论指导。通过听讲座以及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可以极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操作实践,包括校内实验室模拟实践和校外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是实践教学的重点。首先是模拟实践,这需要建立专门的金融实验室,一般包括“金融教学”和“模拟交易”两大系统,既可提供即时证券、外汇、期货等金融市场的相关行情和资讯评论,也可同步进行相关模拟交易活动。如讲解外汇知识时,可安排学生进行外汇模拟交易,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习外汇投资的技术方法,亲身体会外汇市场的风险。其次是社会实践,校外实习基地可满足需要,这也为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从事相关金融工作打下基础。笔者课余时间经常带领学生到银行、证券公司或外贸公司等校外实习合作单位进行参观实习,这种学以致用、言传身教的做法很受学生欢迎,增强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管将来从事外贸工作还是金融服务,都能从中获得很大帮助,很多甚至提前实现了就业。
四、结语
作为《国际金融》授课教师,诚然应在掌握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思想积极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备理论实践能力、竞争适应能力的优秀人才。但换个角度讲,课程学习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单纯教师讲学生听只会事倍功半,因此《国际金融》教学改革重点应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思路应是先启发引导,然后设计出若干问题让学生自学,最后做分析和总结,这样才能把“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的“教”真正实现学生的“学”,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要强调的一点。
参考文献:
[1]孙钧.国际金融教学方法浅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8,(05).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倡地方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并指出应在国贸、金融等六个涉外专业中实施双语教学。国贸专业本身具有外向性、国际性的特点,各高校在其专业课程已普遍设置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翻译、专业英语口语等专业英语课程,但这些课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所谓双语教学,应是教师以双语进行语言课程以外的某些公共课和专业课教授的教学模式。
我国重点高校师资力量强,学生基础好,已率先在国贸专业大力开展相关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但地方院校还未系统开展。国际金融是国贸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而又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涉外性,适合作为国贸专业双语课程。为响应国家教育部的号召,跟上全球化步伐,培养具有英语专业操作及交流能力的优秀国贸专业人才,地方院校也开始实行双语教学。湖南文理学院就于2009年在国贸专业试行国际金融双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作者有很多授课体会。地方院校国贸专业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改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地方院校国贸专业国际金融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定位不清,语言使用混乱
目前许多高校在双语课程目标定位上存在误区,没有清晰的目标定位,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不明确该重专业还是重英语,以为课堂上用了英语就是双语课,导致地方高校在开展双语课时语言使用混乱。有的双语课完全用英文教学,完全不添加中文讲解,不顾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导致信息传递效率不高,甚至打击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有的双语课则是先用英文讲述,再用中文讲述一遍,把双语课变成了翻译课,专业英语及中文专业内容均无法深入。有的双语课则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讲解,只提及概念性、专业性英语词语,课堂上学生仅学习专业知识,专业英语涉及很少,导致专业英语方面得不到有效提高。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语言使用难以兼顾各学生群体等问题又加剧了这种混乱局面。各地方高校在开展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时也不例外,对于英语与国际金融专业知识孰重孰轻,普遍没有清晰的定位及教学观念,课堂教学的开展,也缺乏合理安排,导致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效果欠佳。
2、双语教学水平高低不均,合格师资匮乏
教师双语水平的良莠不齐,直接导致不同的授课水平和学习效果。合格的国际金融双语教师能够正确教授,自如表达,授课流畅,让学生也感觉如沐春风,这样的教师能激励学生以老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双语学习困难,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相关专业知识及专业英语。相反,有的国际金融双语课程由于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课堂上只对个别重要专业名词做英文标注简单介绍,不使用英语阐述,使双语课流于形式,失去意义。有的双语教师硬着头皮,用蹩脚英文讲授,则易使学生满意度低,甚至失去学习兴趣。
对于双语课而言,合格的双语教师是成功关键。国际金融双语授课对教师有着苛刻要求,既要精通国际金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具有阅读、学习、研究英文原版教材、文献的专业英语水准,在满足这两个前提的基础上,更困难的还在于要能将国际金融专业知识与英语相融合,在授课中运用英语思维、自如表达、标准发音、传授专业知识,这要求教师要有国际金融专业及专业英语素养和熟练度。本土金融专业硕士、博士,金融专业能力强、英语基础较扎实,而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较差,普遍难以达到英文授课水准;英语教师英语能力强而专业知识几乎一窍不通。因而没有在英语国家语言环境中长期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难以同时达到国际金融双语课程对于专业和语言这两方面的要求。而能够达到此要求的国际金融双语教师在重点高校尚且为数不多,在地方院校则是少之又少。
3、双语教师积极性不高
首先,一门合格的双语课需要教师付出极多心血,相对于常规专业课,双语课要求的专业及英语的修养更高,国际金融双语教师需要作出很多隐性的付出。授课教师需要长期坚持积累以具备合格条件,备课时又需深入研究中英文教材及金融前沿英文文献,合理规划课堂内容并精心设计制作PPT,甚至亲自翻译准备中文预习材料及相关词汇表,耗用大量时间精力。授课时,需使用英文思维并进行中英文语言切换,脑力活动强度更高。而这些隐性工作付出往往不能等量体现在年度的绩效考核或工作量上,付出与收获不对等,打击了双语教师授课积极性。其次,对双语课时间精力的投入占用了课题及科研时间,影响双语教师评优评先,甚至影响评职称,使教师不愿承担国际金融双语课重担。再次,地方高校不重视双语教学,只在总结汇报或教学评估是才提及重视双语课也易使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积极性受挫。
4、教材选择困难
国际金融原版教材和本土教材各有其优缺点,任课教师难以选择。本土双语教材编写从国内教学大纲要求出发,编写思路较亲切,难度不大,但语言语法正确而表述欠纯正,且本土国际金融双语教材相对匮乏。原版教材内容相对丰富、经典、信息量大、刷新速度快、时代感强,采用原版教材能使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金融英语,保证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然而原版教材并非为中国学生量身定做的,其内容未按国内课程教学大纲开展,存在脱节的问题,其中对于中国相关内容的介绍很有限,解释不充足,完全采用原版教材易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
5、学生学习缺乏语言环境
我国非英语母语国家,语言环境的缺失是中国人学习外语难以具备的先天条件。我国学生接触英语课程从小学阶段才开始,并大多局限于课堂,局限于书本,偏重读和写,一般不习惯使用英语思维。虽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开放程度较高,有一定数量的外籍人士工作、居住或旅游,其城市英语语言氛围相对内陆地区较浓厚,但大多数学生还是长期处在一个非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大部分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由于其所处城市相对闭塞,学生接触英语语言环境的机会更少。语言环境的缺失直接影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影响英文思维能力的培养,阻碍学生对国际金融原版教材信息的清晰认识,造成学生在国际金融双语课上对课堂信息的转换障碍。
三、改进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的建议
1、合理定位,循序渐进
国际金融双语课应定位为双语讲授的专业课。其性质应是专业课而不是外语课,学习专业知识仍是第一目标,而提高专业英语素养为第二目标。在国际金融双语课上,应坚持以英语作为主要知识传播载体,以英语讲授为主,汉语为辅。在课堂上优先选择英语讲解阐述,对于重点难点可采取反复讲解和减慢语速的方法,在学生仍普遍不能理解时再使用中进一步讲解。另外,可将学生按英语水平分小班教学,方便教师因材施教,按不同英语层次选择不同英汉语言使用比例,降低课程开展难度。
要搞好国际金融的双语教学应要坚持循序渐进,不能只局限于该学期该课程的双语教学上,而应将双语教学形成体系,贯穿于本科四年学习中,避免“断线”、造成生疏,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专门开设双语课的先行课,专门预先学习专业双语课中将涉及的专业概念及词汇,为国际金融等双语课打好基础。
2、建立双语教师资格审核制度,保证课程质量
为保证国际金融双语课程质量,在授课前,应对拟授课教师进行资格审核。审核不能简单限制于金融专业水平和单纯英语功底考察上,而应建立一套双语教师资格评价体系,对教师的金融专业素养,英语思维、表达、研究及引导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资格审查合格的教师方可开展双语教学,以保证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水平,提高国际金融双语教学质量。
3、培养与引进双语人才并重
当前国贸专业就业形势紧迫,而专业英语水平是各外贸单位招聘考察的重点,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素养的直接有效办法,而双语教师对课程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解决双语师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培养出优秀国贸人才,提高就业率,各高校应重视双语师资问题,大幅增加对双语教学的投入,高校可从培养和引进两方面着手解决国际金融双语师资匮乏问题。
在内部培养方面,地方高校可选拔一批有意向、有潜力从事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的优秀青年金融专业教师,进行针对性培养,如送往双语课程开展较成功的重点高校听课进修、为其创造出国培训及交流机会等,提高其英语授课能力。地方院校也可考虑从英语教师入手,通过对英语教师进行系统的国际金融专业培养,使其具有国际金融专业基础。
内部培养相对成本较低,但耗时较长。若要在短期内满足对双语教师的需要还要从“引进”入手。“引进”可以是高薪聘请合格双语人才长期担任国际金融双语教学工作,也可是邀请外籍教师或海外归国学者进行短期讲学。
4、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保障双语教师利益
地方院校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双语教师的辛勤付出获得等量回报,以提高双语教师积极性,保证双语课程的持续开展。首先可在中文专业课课时基础上双语课设置一个合理系数,实现多劳多得。另外,地方院校应制定相关奖励措施,对于课程开展良好的双语教师,应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方面予以倾斜,在出国访问深造方面予以优先考虑等,以保证双语教师利益,提高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积极性。
5、巧妙运用原版教材,注重教学技巧
教材选择也是决定双语课成败的重要因素。国际金融原版教材虽有与我国国情及教学大纲脱节的弊端,但语言纯正、内容经典是其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原版教材应作为国际金融教材的首选。在选择原版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采取下列策略使其扬长避短:第一,兼顾我国教学大纲。原版教材相对发散,我国教学大纲的重点分散在原版教材各章节中,选择原版教材的同时,要以教学大纲为基准,调整原版教材授课先后顺序,依据大纲重点保留原版教材中的优质经典章节,做重点讲解,而对于脱离我国实际的部分章节可剔除或简单带过。第二,补充中国金融的相关内容。针对原版教材中有关中国金融市场、机构和管理部分的空白,教师可在课堂上选择恰当的时机予以补充,弥补其缺陷,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第三,国外有关国际金融的教材众多,应选择内容经典,语言难度适中教材,最好是有中文译本的原版教材,有针对中国国情的英文原版浓缩版本就更好了,以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
在授课技巧上,无论对于哪种层次的学生都应由老师提前指出预习内容,预先准备并发放对应中文参考材料、词汇表及概念表,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有了这点做基础,可在每次课前提高学生相关专业及专业英语基础,扫清课堂障碍,增进学生对原版教材及课堂内容的理解吸收,提高双语课堂效率。
6、创造语言环境,大胆走出去
缺乏语言环境对双语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与其它学习不同,学生语言学习的成果需要在语言环境中使用才能得到最大的成就感,从而是激励学生继续学生得到更多收获,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然而,由于双语课时有限,语言环境不能仅限于课堂。因此,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地方院校可在校内创造语言环境,如开设英语角,安排专职英语、双语教师负责组织,以保持其持续有序进行,定期邀请外教加入并不定期安排活动增加其吸引力。另外,在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正常学时之外,可安排专门的讨论课。双语任课老师提前给出讨论题目,将学生分组,请学生自行查阅英文资料,讨论课上由双语教师组织各组同学就相关论题进行英文发言及讨论,为学生创造专业英文讨论环境,提高金融专业英语阅读、理解、听力及表达能力。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国际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趋势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96-02
一、引言
2012年6月,《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加快建设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加快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加快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推动珠三角地区金融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金融合作水平,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在此方案的促进下,广州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产业转型升级改造,整个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都被重新规划,因此金融市场对高职国际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趋势势必发生了变化。
二、广州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广州近年来借着举办第16届亚运会为契机,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实施“金融强市”战略,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站在新的起点,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谋划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把金融产业作为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加快发展,着力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和多样化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着力提升现代金融服务功能,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及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着力增强金融聚集辐射能力,形成穗深港三地错位发展、合作共赢、优势互补,以香港为龙头、穗深为支点、珠三角其他城市为支撑的现代金融产业带,共同构建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区域。
为实现产业升级与规划转型的双赢,广州市于2011年11月提出了建设广州国际金融城的重大战略决策,决心打造一个立足广州、依托珠三角、服务泛珠三角、面向东南亚,以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体,金融机构集中、金融要素市场齐备、金融交易活跃、金融服务完善、全国一流的金融总部聚集区。
近年来,以第三方支付、P2P(点对点)网络贷款、众筹平台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等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广州市政府在2015年初及时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要求,并定下了“力争在三年内建成3~5个各具特色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集聚一批实力雄厚的互联网金融龙头企业,打造若干个品牌卓越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将广州建设成为互联网金融业态丰富、运行稳健、创新活跃、服务高效、环境优良,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中心城市”的目标。
从以上举措看出,现代化、多样化、差异化、国际化成为了广州金融行业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提高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水平,丰富和完善各类传统与新兴金融市场,加强行业分工协作,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这些都是行业近年努力的方向。
三、金融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广州“金融强市”的战略实施,市内各类型金融机构骤增,金融类人才缺额也随之骤增。我们从人才市场、行业部门了解到,金融业人才缺口极大,各大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基金、债券和投资行业都在招聘金融人才,金融高管更是千金难求。
(一)银行业
银行业柜台和中间业务人员需求大。一是柜台人员需求量大。在国内银行机构的招聘中,柜台人员的招聘人数往往占总招聘人数的70%以上。二是中间业务人才需求量增大。银行间竞争加剧,而利差的缩小使得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遭遇瓶颈,中间业务成为银行快速发展的关键。所谓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以中间人和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担保、租赁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由此金融机构部、资金财务部、基金托管部、离岸金融部、公司/个人理财部、信息科技部等新设部门对人才的需求逐渐放大,基金、证券、保险、外汇、IT人才受到欢迎。
(二)保险业
广州这种一线城市,聚集了大量保险企业的总部和研发中心,故此对产品研发经理和保险精算师的需求很高。在销售和分销领域,以前保险行业为了快速扩张,大量聘请了低素质的保险经纪人,导致整个社会对保险有了偏见,现在整个行业开始自食苦果。因此具备一定金融知识,能够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分析客户需求的专业人才就成了烫手山芋。
(三)证券业
市场信心持续高涨,股票市场又迎来新一轮“慢牛”的出现,整个证券业都非常兴旺。该行业的发展重心也随之转变为“服务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财富管理服务。为此,具备良好客户沟通能力、善于开发、维护高质量客户的投资客户总监就存在较大缺口。
近几年来金融业的人才需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银行招聘设置了学历门槛,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文职人员也渐渐向高职院校的专科生关上了大门。越来越多的金融岗位不对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开放,但是行业需求却依然远不能被满足。以为地方经济服务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只有加快专业教学改革,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加快人才培养速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金融行业对金融专门人才的需要。
四、高职国际金融专业对应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
我们对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生所面向的岗位的调查情况显示: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生所面向的岗位中,保险业的营销岗所占比例最大,该行业的基层管理岗、客户服务岗、查勘定损岗和证券业的理财经纪岗、客户经理分别紧随其后。
保险业的营销岗:在推销保险商品之前为顾客提供的涉及保险方面的服务。这是在精心研究客户保险需求心理基础上,在他们未接触到保险商品之前,用一系列激励方法来激发顾客购买欲望而提供各项服务的销售员。这类人员需要有扎实的金融基础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具备一定的市场开拓能力。
五、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
我们通过对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进行调研,发现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了以下要求:全面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营销能力,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规划和沟通能力)。其中,“综合素质”被用人单位多次提到,可见企业对此是相当重视的。特别是像国际金融这类文科专业,企业对“一技之长”的要求不高,如果“综合素质”不过关的话,“一技之长”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一)全面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
为体现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全面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是入行的基本要素。很多人觉得保险营销岗只需要有营销能力,连骗带哄地就能拉到客户,与金融专业知识无关。我们从对几家保险公司的调研看出,保险业已为昔日的急功近利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现在是全民金融时代,连普通老百姓都对“金融”有所了解,连骗带哄已不凑效,老百姓需要的是来自金融行业里专业的意见和个性化的理财规划,因此全面综合的金融知识尤为重要。很多金融基础知识尽管不能在岗位上运用到,也会以“谈资”的方式出现在跟客户的交流中。从基本开始,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踏踏实实,累积行业经验,一步一步爬向金融人才金字塔的顶端。
(二)具备一定的营销能力
这是一个“绩效为王”,拼业绩的竞争社会。除了一般文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开发人员,几乎所有行业的职业金字塔底层都是在做销售,因此首先不要对“销售”二字存在偏见。简单来说,毕业生去应聘,参加面试都是在做销售,只是他们销售的“商品”是自身的劳动力罢了。而成功的营销人员,不是你有什么商品就卖什么,而是客户需要什么就卖什么,这也很适合当下的金融行业。在琳琅满目的投资理财产品中,选择合适的产品组合,设计满足客户需求的理财规划,理据十足地推销给客户,既能满足客户需求,又能完成任务,达到业绩要求,形成“双赢”局面。
(三)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
“高职高专国际金融专业课程优化的研究和实践”(项目编号2010JGA203)
[摘 要]本文结合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金融专业“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实践,论述了“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障碍,并探讨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 国际金融专业 双证书
所谓“双证书”,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即在高职高专院校内推行两种证书的制度,使学生在毕业时同时获得两类证书(大学专科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双证书”制度,能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和基础知识,在获得学历文凭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使学生获得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就业机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较快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然而,在各高职高专院校建立与实施国际金融专业“双证书”制度的过程中却面临着各种普遍障碍和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则该专业“双证书”制度的实施则无从谈起。
一、“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障碍
(1)“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质量不高
“双证书”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必须要有一批既懂得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一定实际操作水平的师资队伍作支撑。但是从目前各大高职高专院校情况来看,师资队伍中能胜任“双证书”教育的“双师型”人才甚少,整体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此,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制约“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首要障碍。
(2)经费短缺
经费短缺也成为制约“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另一大障碍。经费短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各高职高专院校缺乏足够经费购买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书籍、资料,图书馆中关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书籍量太少;二是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各种费用过高,如报名费、培训费、购买资料费用等。
(3)学生对“双证书”制度认识模糊,盲目考证现象普遍存在
造成学生对“双证书”制度认识模糊的原因是宣传不到位和指导不到位。一部分学生甚至完全不了解“双证书”制度以及其实施的意义,另一部分学生虽然参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但其行动时盲目的,只是为了考证而考证,导致学生本身的技能得不到提高,甚至影响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
二、我院国际金融专业“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实践
为了解决高职高专院校“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障碍,我院国际金融专业在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中,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企业人才“引进来”
为了解决“双师型”人才资源缺乏的问题,我院国际金融专业每学期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聘请企业专家进入课堂授课,不仅弥补了师资的不足,也给学生提供了与企业一线专家面对面的机会,对学生专业操作水平和职业素质修养都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如国际金融专业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等职业能力核心课程都是聘请企业专家或者由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授课的方式进行,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考证指导;聘请金融行业的各类专家到学院开设与职业资格证书有关的选修课,学生修完课程通过考核即可获得学分,不仅为考证后期培训打下基础,也以课时费的方式节约了部分培训费用的支出;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开展关于职业资格证书的讲座,使学生明确各类资格证书的作用,进而确定自己的考证方向。
(2)与企业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我院国际金融专业的校内实训室为金融证券综合模拟实训室,该实训室的项目主要包括模拟银行系统和结算业务系统以及股票交易、外汇交易等。该专业的实训课程一般都聘请企业专家在实训室进行授课。考虑到金融行业的实际情况,该专业主要选择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作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比较成功的例子是2010年上半年,我院国际金融专业与广发证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南宁星湖路证券营业部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双方定期派遣人员进行互访。
三、总结
虽然我院经过四五年的实践与研究,国际金融专业“双证书”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有一些尚未解决的困难,如一些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通过率较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后,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不大等。这些将作为我院日后继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晓飞. 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理论导报, 2010(7).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6-0056-05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并逐渐向全球漫延,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这场危机引发了我们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重新认识,也迫使我们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重新予以思考。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和国际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对比分析,结合我国转轨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转轨经济条件下,既能有效避免国内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又能快速提升我国金融业的战略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全球金融危机及对我国银行业的战略思考
(一)此次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美国金融业的主要弊端
1.金融过度创新并脱离实体经济。大量的次级贷款通过证券化过程,派生出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MBS)。在MBS.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证券化,又衍生出大量资产支持证券(Asset Backed Securities,ABS),其中,包括大量个性化的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Debt Ob~gation,CDO)、信贷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Swap,CDS)等。金融机构在CDO和CDS等衍生品交易中,还往往运用高杠杆比率进行融资。于是基于1万多亿美元的次级贷款,创造出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次级债(MBS),并进一步衍生和创造出超万亿美元的CDO和数十万亿美元的CDS,金融创新的规模呈几何级数膨胀,而这一切均建立在质量根本无法保证的次级贷款上,从而将整个金融市场暴露在一个前所未有和无法估量的系统性风险之下。
2、金融监管失控。出于对自由经济的推崇,长期以来,国际金融监管对一些金融创新总是听之任之,对部门庞大而迅速扩张的“非正式机构”(包括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有时被称为“隐形的银行业”、如CDS和CDO等金融衍生工具完全通过场外交易市场(0TC)在各机构间进行交易,没有任何政府监管,没有集中交易的报价和清算系统,金融市场和监管当局根本无法做出全面监督和风险预警。同时对一些商业银行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也未做出及时必要的限制,致使风险在整个金融业内得到积聚和迅速放大。
(二)对我国银行业的战略思考
1、我国银行业要不要继续推进金融创新?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使得人们一提到金融创新就谈虎色变。对此我们必须看到,在金融创新上我国与美国的问题正好相反,美国是金融创新过剩而金融资源不足,而我国问题的症结在于金融市场发育滞后,金融创新严重不足,从而造成了金融资源的大量闲置及配置不当。这种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严重不适配的状况,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质量改进的瓶颈制约。显然,积极推动金融创新,依然是我们推动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2、要不要推进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有人认为,综合化经营在本次金融危机中起到了明显的放大效应。我们认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综观在此次危机的金融业,损失最惨重的是独立的投资银行如五大投行以及固守基础银行业务、规模较小的银行,因为它们没有足够的规模和多样化的业务,来消化抵押贷款和公司债券违约不断增加所带来的损失,而真正实行综合化经营的大银行相对稳健得多。综观汇丰、瑞银、渣打、三菱日联、摩根大通、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等等,这些国际大型银行大多具有上百年的悠久历史,其间经历了无数次经济周期和数次金融危机,但他们一直屹立不倒,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这与他们的综合化经营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不无关系(美国花旗银行最近股价暴跌,濒临破产的边缘,是其对金融衍生品的过度投机所致)。无可讳言,从经营管理、风险控制、产品创新、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比较,我们仍与国际一流银行存在较大差距,国际竞争能力总体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最近十多年的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大潮中,国际大银行主要是通过强强联合、大规模的兼并收购加快“跑马圈地”的步伐,迅速成为业务网络遍及全球并覆盖所有金融领域的综合化金融巨擘。高速成长中的中国自然成为其全球化布局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阵地。如何与这些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同台共舞是国内每一家银行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能由于金融业的分业经营而侥幸地躲避了本次金融风暴就沾沾自喜,如何摒弃骄傲心态、树立危机意识、在成功模仿的背后进行原生态的创新、寻找新的盈利模式不能不说是摆在中国金融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现状与差距
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经济与市场环境下,以一定资产和负债结构为基础的主导财务结构。从利润结构的角度划分,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可分为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两种。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西方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
(一)经营范围和业务品种较少,盈利模式比较单一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和业务种类比较繁多,尤其是实行混业经营以来,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如素有“金融百货公司”之称的美国银行业,其中间业务的范围涵盖传统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以美洲银行为例,其非利差收入构成主要有以下11项内容:存款账户服务费、银行卡服务费、信托服务费、其他服务费、交易收入、私有权益投资服务费、贷款销售服务费、证券销售服务费、其他收入、分支机构及业务销售收入、投资银行费等。目前,世界银行业开发出来的中间业务有3000多种,而我国中间业务品种仅有260多种。这些中间业务产品中实际经常运用的还不多,且主要经营的业务大都还停留在筹资功能强、操作简单的劳务型、低收益业务上,服务质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二)业务规模和收入水平较低,盈利模式再造任重道远
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会占到商业银行全部业务收入的40%以上,欧美等国家更是高达50%左右。如美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平均在50%以上,其中花旗集团中间业务收入平均占比为61.85%,属于同行业最高,
中间业务收入占据了它们总收入的半壁江山。而我国中间业务开展得比较早、业务较大的中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平均水平也才13.99,与国外水平相差近三四倍。从表1、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与不同地区的商业银行相比,还是与不同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无论与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是与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金融业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均是最高的。中国商业银行要想摆脱单一的利差主导型的盈利模式,成功实现盈利模式的再造可以说还任重道远。
(三)技术含量不高,盈利模式的创新性不够
从整体上看,西方国家中间业务的品种及技术含量明显优于我国,尤其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创新出大量的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而我国目前的金融衍生产品仍比较缺乏,只有少数的几种衍生产品,以智力投入为主,技术含量高、盈利潜力大的中间业务如信息咨询、资产评估、租赁、各类担保贷款、投标承诺、个人理财业务等还不足,高收益且具有避险功能的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刚刚起步,有的甚至是一片空白。从表3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大多数商业银行咨询顾问类、担保承诺类等业务收入明显偏少。
(四)重规模,轻效益,规模扩张式的盈利模式十分明显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差业务发展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各商业银行开展非利差业务的主要目的很大程度上为了推进存贷款等传统业务的发展,只是把非利差业务当成了吸收存款、稳定客户的一种获取间接收益的手段。此外,伴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非利差业务竞争日益激烈,部分商业银行为争夺客户、抢占市场,不惜血本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整个市场收费过低或干脆不收费,最终造成片面追求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出现了业务量增长与收入增长不同步的怪现象。在资本高度密集的上海,2006年上半年中间业务量达54.74万亿元,而收入却仅为29.97亿元,业务量与收入之比高达18265:1,即平均18265元的业务量才能有1元钱的中间收入。在别的地区,单位业务量的创收能力更是低下。
三、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因素分析
(一)转轨经济与内部治理结构
我国的转轨经济特征十分明显。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经营机制和增长方式、分析管控和业务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一是所有者实际缺位,委托机制效率低。二是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如银行经理人员的任免、升迁等问题。正是由于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难以成为法律上的内部人控制,即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严重不匹配,很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甚至“合谋”现象。三是缺乏有效的制衡与激励机制。
(二)规模效应与内部管理
银行规模效应是指随着银行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扩大而发生单位运营成本的下降以及收益上升的现象,它反映了银行经营规模与成本、收益的变动关系。但规模效应与银行的内部管理高度相关,科学合理的管理水平有利于规模效应的发挥,否则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由于体制和自身经营管理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经营之路。主要表现在盲目扩张,只讲业务数量,不注重业务质量,从而出现高投入低产出,高速度低效益。如图1所示,我国银行总资产收益率(ROA)水平普遍低于美国主要银行。
(三)成长经济与创新机制
商业银行的成长经济是指商业银行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开展研究和开展活动,有能力、有条件以较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创新性的系列化金融产品,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经济。成长经济的核心是业务创新。近年来,现代商业银行在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上面临着很多问题,像“千行一面”的产品同质化问题、“现金+酒精”的恶性营销问题、“复杂理财产品卖给非专业投资者”的误导销售问题等等。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对多元化、多偏好的市场需求理解得不细、不深、不积极,金融创新在某些方面甚至偏离了实际需求,没有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四)范围经济与监管模式
范围经济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进行综合化经营,分业经营势必影响范围效应的发挥。我国目前仍执行着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路子,这种目前相对较严的分业监管体系使许多金融产品面市比较困难。例如利率衍生品,由于涉及多个市场,不同的监管部门需要进行事先协调,在相关政策未出台之前,商业银行便无法尝试。再如QDII,由于政策规定只能投资风险较低品种,在人民币已经进入长期升值通道的背景下,其收益率较低,投资者缺乏认同,商业银行积极性不高。相反,市场最需要的一些人民币衍生产品还要继续等待有关政策的出炉。
(五)政策效应与制度偏差
政策效应是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引导效应。良好的政策可以发挥有效的政策效应,反之则会起到抑制和阻碍作用。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一直较低,这与我们的制度设计偏差不无关系。以利率政策为例,一方面1993年以来,通过多次的存贷款利率调整,我国的存贷款利差逐步拉大(见图2);另一方面我国放开金融机构信贷利率上浮空间,但同时限制存款利率上浮,结果使存贷利差持续保持在高位,使得商业银行能够坐享丰厚利润。持续实行较大的存贷利差,不仅不利于推动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同时也将保护银行垄断,不利于银行改革和效率提高,也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六)短缺效应与信贷扩张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的效应将长期存在。由于资金的稀缺性,经济高增长必然形成了对商业银行信贷的高需求,我国的市场融资结构一直延续着银行主导型的融资模式。如表4所示,2007年9月底,我国银行信贷资产仍占全部金融资产的63%,远高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这种间接融资模式为主的融资方式,使得个人和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方式来解决,这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银行谋取存贷利差的积极件。
(七)协同效应与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作为一个系统,对商业银行的业务互补和产品交叉及风险规避非常重要,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可以对商业银行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总体上来说,与西方主要金融市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非银行中介发展水平较低。如国外的保险公司、互助储蓄银行、储蓄贷款协会、信用合作社、养老基金会、财务公司、投资基金、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消费信贷机构和邮政储金局等等,非银行中介种繁多,功能齐全,它们的产生,既推动了金融创新,也带动了融资机构、渠道及形式和品种日益多样化,给金融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二是货币市场起步晚、发展慢。主要表现
在:规模较小,市场参与主体较少。票据市场建立较早,但一直未形成规模,仍以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市场为主;各个子市场之间、同一子市场在区域间严重分割,二级市场缺位,相应减少了其为非金融部门提供贷款的能力,同时也降低了银行自身的赢利。三是我国在资本市场发展上也存在先天不足和后天发育不良问题。这都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开发有效的市场避险金融创新产品,制约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四、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政策建议
(一)必须继续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要充分考虑我国的文化传统、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各种因素,形成独具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当前要特别注重建立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改变经营管理层权力过分集中的现状;要落实董事会成员的培训制度和议事规则,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商业银行治理中的关键作用;要优化对职业经理群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防止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错位等等。
(二)必须注重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要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管理,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审慎的财务和会计政策,严格信息披露制度。
(三)必须构建和完善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政策法律体系
当前,要逐步取消严格分业的法律限制;其次要加快我国利率化市场建设,迫使商业银行在经营指导思想、资金管理、利率风险管理等方面做相应的转变和创新,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自我控制约束能力、防范风险能力能与利率市场化进程相适应,通过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增加盈利能力。
(四)必须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模式
在目前情况下,应考虑建立在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三足鼎立格局上的牵头监管人制度。牵头监管人的作用是:1、从整体上对全能银行集团的风险进行监管;2、在不同的监管部门之间收集和监管信息;3、组织跨机制的监管活动,通过组织现场监管、联合检查、听证会等形式,发挥必要的沟通和协调作用,避免对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监管疏漏和重叠。
(五)必须大力发展金融市场
在发展思路上,要积极引进新的债券发行主体、新的债券品种,如资产抵押或担保的债券。应扩大金融债券的发行范围,允许商业银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要适时推出债券衍生产品工具,应对利率市场化进程,在为投资者提供规避风险的投资品种的同时为全能银行奠定基础条件。
(六)必须营造有利于金融创新的环境
要加强对现有法规制度的检讨和更新。监管部门充分听取市场的呼声,及时进行梳理和调整,消除制度对创新的不合理束缚,加速培育制度健全,运行透明,健康而富有活力的金融市场基础环境。同时,增强市场中的金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制度建设,增强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形成鼓励创新、保护创新、持续创新的良好氛围。要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理解,培育金融消费者成熟的风险意识、合规意识和商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