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数学竞赛

高等数学竞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数学竞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数学竞赛

高等数学竞赛范文第1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才能提高社会竞争力。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高等数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学科,不仅能提供数学思想方法、理论知识,而且能锻炼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更为后续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如何学好高等数学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利用大学生数学竞赛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以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

一、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的提出

长期以来,学生对高等数学持有偏见,他们认为“高等数学”枯燥、冰冷、抽象,学习数学就是概念、性质、定理、证明、结论和应用,从而一谈到高等数学,就望而却步。同时,由于高等数学内容多,课时少,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继承与积累[1],以教为主,优点是教师可以系统地把所有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缺点是学生被动地听,没有积极思考,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其结果是,虽然大部分学生靠这种灌输记忆的形式基本上掌握了高等数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数学水平,但在教学中并没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也没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提高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发现和选拔数学创新人才,中国数学会决定从2009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该项赛事不仅能发现和选拔优秀数学人才,而且能为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数学课程建设的改革和发展积累经验。利用每年一次的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不仅能够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水平,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高等数学竞赛也是常规数学教学的有益补充[2],教师可以利用高等数学竞赛结合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改进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促进课程改革的推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数学竞赛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很多学生认为学好高等数学没什么用,因此学习热情不高。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的开展,则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们都想通过数学竞赛验证自己的数学水平,特别是想考研的学生更以此作为实战训练,这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主动性,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成功的乐趣。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虽然近几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发展迅速,影响力很大,但参赛的学生毕竟只是很小一部分,要使竞赛发挥更大的效应,必须融合到高等数学日常教学中。而由于日常高等数学内容庞杂,深浅程度不一,教师对相关内容的高等数学竞赛题目的主要思想、主要题型也只能点到为止,不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因此学生需要自学和相互讨论来扩充和提高自己的知识,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3],增强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三)有利于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高等数学肩负着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任,利用竞赛有利于高等数学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沟通。在竞赛之前,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通过高等数学竞赛培训期间解题技巧和拓展知识的系统训练,深层次地拓展了数学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基础和应用能力,并极大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并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基于数学竞赛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合理地将数学竞赛的内容融入到高等数学的教学中,与现行的教学秩序并不矛盾。如果学生对现有的教学内容缺乏兴趣,没有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不明确,注意力不集中,就很难接受有关的知识信息,只能形成暂时联系系统和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竞赛来推动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研究学生,利用竞赛因材施教

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授课,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从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自学能力等方面找出他们各自的学习特点和规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因材施教,恰当选择一定难度的数学竞赛题,不要让学生感到把竞赛加到高等数学教学中是件“受罪、难受”的事,而是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设计目标向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讨论及合作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数学知识,让学生积极参与,使之开拓思维,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利用竞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适当引入数学竞赛,研究创造出自己的适用实效的方法,增加学生的乐学态度。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和智力的培养,采取“多定性少定量、多自学少讲解”的教法[4],给出难易适当的竞赛题,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同时结合启发式、互动交流式、目标式、合作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竞赛题,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关联的,而且使学生开拓思维,增加了创新能力。

(三)开展学法指导,实施竞赛愉快教育

大学生数学竞赛能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竞赛的结果又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提高其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在布置作业时给出少量的数学竞赛题,引入“八环节系统学习法”、“单课四步预习法”、“反馈调节学习法”、“自读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等学法研究和改革的优秀成果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能力。

(四)以“适当少量”为原则, 利用竞赛进行应用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所在专业,注意数学技术本身的应用[5],对竞赛题的引入采取适当原则,利用竞赛对高等数学日常教学进行知识的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在课堂练习或习题课上,插入适当少量的竞赛题型,为强化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在教学中开展高等数学竞赛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安排日常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数学竞赛内容时,要合理制定教学内容,提高数学竞赛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要把握好各个教学环节,按照正常教学计划授课,布置批改作业。不要每个知识点都列举与数学竞赛内容紧密相关的例题,使学生感觉到难,从而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教师在高等数学日常教学中适当引入数学竞赛思想方法,淡化竞赛运算技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学习数学本身就是给学生带来思想方法上的训练,而不是单单为了获奖。

(二)防止“为竞赛而竞赛”

高等数学竞赛范文第2篇

作者:金翕睿/程芳/宁福达

指导老师:蒋燕/金博

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题目:

汉王绘画板

魔藤篇/城堡公主篇/匹诺曹篇

作者:钱/达醴

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题目:

每杯雀巢咖啡 每刻精彩瞬间

作者:武建涛

指导老师:何轩

学院:江汉大学现代艺术学院

题目:激情释放

作者:赵熙晶

指导老师:王彬彬

学院:辽宁工业大学

题目:一天好开始

作者:胡文茜/魏静雯/伍文通

学院:西南交通大学

艺术与传播学院

题目:

倾心篇/激情篇/终身篇 作者:尹庚/沈其建/陈宏伟

指导老师:何卫东/刘明

学院:南京财经大学

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

题目:精彩每一刻

作者:刘畅/帅静泉

指导老师:陆红阳/汤晓山

学院: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题目:得!泡泡再“干”!

嘿呀!泡泡再“学”!

啊哈!泡泡再“画”!

作者:李光曦

指导老师:徐/范瑾

学院:上海建桥学院

题目:

给它同样的呵护-陪伴宝宝快乐成长!

作者:刘磊

指导老师:徐星明

学院: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题目:拼图篇

作者:边王迪/邱涛/侯俊伟

指导老师:项建中/赵智慧

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人文科学分院

题目:武当山灵

作者:张合

指导老师:郭新生

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题目:味同嚼蜡

作者:马悦/周宇/赵宜

指导老师:李玉波

学院: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题目:炒起来的美味篇

作者:邓文文/李华聪/陈俊杰

指导老师:刘境奇

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题目:菜系篇

作者:邹习荣

指导老师:杨宏涛

学院: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题目:李嘉诚篇/王进喜篇/

邰丽华篇

作者:徐宁/许巍/邓露阳

指导老师:余雁

学院: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题目:用知识支撑信心中国

作者:李运佳/符金绿

指导老师:宋寿剑

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题目:信心的15度

作者:潘丽群

指导老师:刘境奇

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题目:纸船篇/纸飞机篇 作者:卢鸣

指导老师:王强

学院: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题目:CEO篇/老师篇/大众篇

作者:金志涛/龚燕/顾超

指导老师:董景寰/吴敬

学院:上海建桥学院

题目:窑洞篇/煤矿篇/麦田篇

作者:肖茜楠/吴丹/童佳佳

指导老师:项建中/曾朝阳

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题目:亲近自然

作者:王欣佳/张绣月/孙泳颖

高等数学竞赛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数学竞赛 竞赛共同体 培训模式

1.背景与问题描述

大学生数学竞赛最早出现在美国和前苏联,1981年我国各省市开始陆续组织大学生数学竞赛,有的中途中断,有的一直持续到现在。影响较大的有北京市、天津市、陕西省大学生数学竞赛,还有一些学校也举行数学竞赛,如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2009年中国数学学会普及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举办中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设立数学类和非数学类两组,分预赛和决赛两次进行。自从200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举办以来,关于竞赛效用、竞赛与教学及竞赛培训等方面的研究逐步展开。有些研究提出大学生数学竞赛活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培养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1];有些研究指出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可以推动高校数学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2];有研究着眼于加强竞赛数学课程建设,提出以大学生数学竞赛为契机,不断增强数学教学实效性[3];很多高校教师结合自身的竞赛培训工作探索与实践积累,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设计了行之有效的培训组织模式,提出了相应的竞赛培训模式[4]。

上述研究对大学生数学竞赛发展和数学教学改革无疑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研究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特训主体、客体及内容等方面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建设一支致力于大学生数学竞赛的教练团队;(2)竞赛共同体创建模式;(3)特训共同体学习模式研究;(4)特训内容与时间优化设计。

2.竞赛共同体的创建与活动

学习一向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不同学派对学习定义各不相同,实际上是从不同侧面揭示学习本质。有人曾对学习提出这样的定义: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比较持久的变化。这种经验不仅包括外部环境刺激和个体练习,更重要的包括个体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由此可见,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相互作用包括三方面:(1)学习者和助学者之间;(2)学习者相互之间;(3)主体(学习者、助学者)与客体(学习内容)之间。由此不难看出学习活动是学习共同体性质的活动。在学校里创建各种学习共同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在学科或专业方面的素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推进高校学风建设。

2.1教练团队的创建

竞赛培训不同于一般教学,前者要求辅导教师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及其联系有很透彻的领悟,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要善于启发的学生思维,把握高等数学发展新动态。在组建教学团队之初,所有教师都没有辅导竞赛数学的经验,教练团队并不能一蹴而就。首先,自愿前提下,挑选一批长期从事高等数学教学的教师,有一定教学成果和敬业精神者优先。人数最好能固定,有退出再补充。经过三五年的发展,这个团队成员将基本稳定。

任何团队要获得成绩必须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作为保证,如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等,各学校有自己的做法,在此不做详细说明。主要介绍一下教练团队的活动,这些活动保证了竞赛教学质量。

2.1.1征订高等数学研究方面的期刊并让教师借阅;

2.1.2指定教材备课并编写教案、讲义或试卷;

2.1.3指定主题做教学报告并撰写教学论文;

2.1.4讨论课堂上传授赛点的时机、方式方法与度的把握等具体事宜;

2.1.5加强竞赛数学课程建设。

2.2引导学生加入共同体

创建大学生数学竞赛学习共同体,就是通过各种媒介创建一个由学习者、辅导教师共同构成的团体,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实践经验表明,在引导学生加入共同体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六个原则:

2.2.1交流的互动性。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彼此信赖、和睦相处的融洽关系,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仅从共同体中获益,而且为共同体作出贡献。

2.2.2参与的积极性。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者”逐步成为“共同体的核心成员”。这种成员间角色变化促进了身份重构,使其不再感觉自己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习。

2.2.3目标的一致性。拥有共同目标是共同体创建的基础,大学生数学竞赛共同体的共同目标就是提高数学分析与解题能力,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2.2.4学习的开放性。这里每个成员都是知识的探索者、开发者,都要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无论是对还是错,共同参与知识建构,加深对知识深层次理解。

2.2.5过程的渐进性。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一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有三个时期――初级阶段、磨合阶段、成熟阶段,这个过程中成员从不了解到彼此认同,再到相互协作。

2.2.6训练的持久性。一个较高目标的实现必须把初期参与积极性转变成训练过程的持久性。国外已有研究表明,数学竞赛中那些最终成功的学生在很大概率上是训练最持久的学生。

经过几年理论和实践探索,共同体的创建过程及活动基本固定,大致进程包括:通过讲座或者课堂进行宣传全校范围内开设《竞赛数学》选修课举办校级数学竞赛(选拔赛)短期集训指导学生创建小组各小组展开研究型学习各小组报告及成果共享。

高等数学竞赛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类招生;大学数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75-02

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指高等学校在招生环节上强化专业基础教育,打破同一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界限,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目前高等学校大类招生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按院系招生”,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另一种模式是“基地班”模式,新生进校后先接受文理基础教育,再进入各专业学习,实施“通识教育”。佳木斯大学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自2012年起启动大类招生的“按院系招生”模式试点工作,在机械类、材料类和电气信息类涉及19个本科专业进行大类招生,作为承担大学数学教学任务的理学院在理念认知、课程体系设计、教材建设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审慎的探索与实践。

一、明确高等教育中大学数学课程的积极意义

不论从信息时代的视角还是从知识经济时代的视角,现时代数学对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影响都日益凸显,高等学校的数学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佳木斯大学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对大学数学教育的作用进行深入的调研,认真的总结,并参考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获得以下认识:大学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课程;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此,我们特别重视数学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由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转向既重视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开展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1.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基本原则

在研究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机械、材料、电气信息大类各专业共性与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平台+模块”的基本模式,重新制定了适合大类招生的大学数学类教学计划,修订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2.发现大学数学类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原有大学数学类课程体系不能适应专业大类的教学需要。我校的公共数学课程体系已经随着学校发展做过多次修订。现行的公共数学类课程模块(医科数学除外)由三部分构成:高等数学(即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且大体分为工科、经管、生化三大类。根据2011年我们到相关学院走访调查所反馈的意见来看,数学课程模块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也存在一定欠缺。总体情况是:线性代数课程基本满足需要,争议最大的是高等数学课程,要求加强的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

(2)与中学数学课改的现状不符,呈现两头脱节的现象。随着中学课改的深化,原本存在的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内容相脱节的问题更加突出。作为大学新生首先面对的高等数学,已经成为学习困难最大的问题课程。密切关注中学数学的课改实际,做好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在知识层面和方法层面上的顺利对接,同时关注专业后继学习的实际需要,已经成为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综上,重新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当前大学数学课程教改活动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3.围绕专业大类不同的实际需要,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我校在机械、材料、电气信息各大类实行大类招生的情况,我们针对大学数学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在认真听取相关院系意见的基础上,于2012年上半年提出了初步的课改方案,并在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信息电子技术学院进行了加设数学实验课的尝试。

2012年秋,我们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和做法,以所承担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载体,进一步确立了大学数学类课程体系改革的理念与设想,即实行“基础+提高+针对性专业选修+素质类公共选修”的课程模块形式和分阶段实施的课改方案。以《高等数学》的教学组织为例,第一阶段的安排是:第一学期统一讲授一元微积分的内容(在曲率、积分应用等知识点对不同专业略有取舍,同时增设数学实验环节,教会学生用数学软件快速解决高等数学问题,大大消除了学生对高等数学中解决一些问题而进行繁琐计算所带来的困惑),第二学期分类讲授多元微积分内容(学时数与讲授内容根据不同大类专业的需求而不同,针对不同大类选用接近或来自本大类各专业的实际问题作为例题,突出高等数学知识的实用性)。第二阶段(此时具体专业已划分)的安排是:在第三学期(即每学年的小学期)或其他时段安排讲授数学专选课程。也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结合其专业课程的教学进程安排相关的数学专题讲座.第三阶段即考研辅导课程,联合相关学院组织大三学生报名,分为高数一、二、三等类别,安排在每年的春季学期讲授。[1]

4.适应大类招生的新形势,改革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重视课前预习与课后小结这两个环节,课前让学生像老师一样去备课,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同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形成教案后由教师进行评判。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在上课时将教师讲解的内容与自己的理解进行比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后让学生总结这堂课的内容,形成课后日志,分析自己这堂课的收获与不足。

(2)深化讨论式教学。传统的讨论式教学指的是在课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养成学生讨论问题的习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还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从原来的要我学数学到我要学数学,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

(3)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数学知识和问题根植于实际应用当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的实际背景是什么,常用来解决什么问题。这实际上是在给学生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2]

三、探索改革实践中大学数学课程的有益举措

1.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理学院非常重视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理论的更新,近两年积极选派20余人次教师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安排的相关集中培训课程和在线培训课程;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竞赛。教师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自身水平不断提高。

2.在教学内容方面

除了采取课程模块形式和分阶段实施的课改方案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我校开设了数学实验课,以实际问题为载体,通过“实例引入数学知识软件实现范例学习实验(实践)操作”的教学过程,把数学建模、数学知识、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应用有机地结合,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借助适当的数学软件,分析、解决一些经过简化的实际问题,并撰写实验报告,以锻炼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手段方面

依托校园网构建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不受课堂教学时间制约的学习训练机会和比传统教学更具自性的学习内容,为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提供有力支持。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许多无法在课堂和书本上给出的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细节,如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习题解答、试题库等。

4.在教材改革建设方面

经过广泛调研与深入研究,组织相关人员编写《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的新教材,分别于2013年12月与2013年8月由高等教学出版社出版,在课堂教学实践广泛应用,学生普遍认为内容系统充实、公式定理阐释精炼,例题简明易懂。课题主持人文斌与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合作编写的教材《线性规划》于2012年7月出版,也得到广泛采用。

5.在课外活动方面

学院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数学竞赛活动。并组织优秀教师对参赛学生进行赛前辅导。我校学生先后参加了第二至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第一至六届中俄大学生数学竞赛、2003年以来的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3年理学院还承办了佳木斯大学“一月一赛”之数学竞赛,共有357人参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6.在教学经验反思方面

课题组成员从多个维度提炼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形成各种形式的教学成果,如专利成果《带有横纵坐标尺的教学黑板》、教学改革论文成果《高校应用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模式论》、《地方综合性大学试题库建设调研分析和策略研究》、《基于地理学科教学实施“互动讨论教学法”的研究》、《浅析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网络答疑》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研究――基于大学数学的桥梁作用》皆是通过教学实践环节反思得到。

实行大类招生是国内外高校本科教育的必然趋势,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改革。就我校而言,培养模式的改革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教务处与高等教育研究室的大力支持、相关学院的通力配合、任课教师的认真对待共同促进了适应大类招生的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高等数学竞赛范文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实验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C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210-0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of Advanced Mathematicsof Experimental Clas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Zhang Ying

(Tongda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210003)

Abstract:Based on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the paper summaries and discusses teaching material selection and teaching material compilation and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reform and evaluation system reform on the basis of teaching practice of advanced mathematics of experiment class in our college.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s:advanced mathematics:experimental class teaching

一、独立学院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大众教育的产物――独立学院发展迅猛。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主要是为地方和区域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高等数学是独立学院理工类和经管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学生思维素质及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使得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数学基础的差别加大,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学习能力弱,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教学效果不理想,不及格率大幅上升,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

二、我院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确保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我院自2009级学生开始实施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首先把理工科专业和经管专业按两个大的门类分别开列《高等数学A》和《高等数学B》两门课程,然后依据高考数学成绩以及学生意愿,选择学生编入高数A课程的实验班,分2~3个班授课。高数B课程按同一原则产生一个实验班。剩下的学生按相同或相近专业组合分班,同一课程实行模块化排课,在同一时间集中授课。笔者自2009级开始就一直承担《高等数学A》课程实验班的教学工作,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以我院理工类专业的实际情况为例,就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谈谈笔者所做的尝试。

三、具体实践情况

1.教材的选取要有利于教学。在教学之初,我院选用的是同济大学版本的《高等数学》,这套教材堪称国内的经典教材,理论严谨,内容和知识体系完整。但是对于我院实验班学生来说缺少专业学科特点,对普通班学生来说又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与我院专业学科特色相衔接,为大信息大通信类专业的学习奠定数学坚实基础,实验班与普通班的教材选用的是由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资深教师编写的两套不同的《高等数学》教材,实验班的教材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吸收了国内外优秀教材的优点,紧密结合了学科专业的特点,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增强运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而普通班的教材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确定内容和深度,为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要做了适当处理,在例题和习题类型与深度的选取上较丰富,使得教师与学生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2.编写教辅用书,完善教学资料。确定教材之后,首先围绕学院实际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由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编写了《通达学院高等数学A实验班教学建议书》,这是一本教学指南,每一章节指出其主要内容、基本要求、重点、难点、广度与深度、要点提示等几个部分,其与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表构成一个立体全面的教学纲领,互为补充,目的是让每位任课教师和学生明确教学中的主体和重难点,使得教与学都能有的放矢。其次是编写了《高等数学A同步练习册》和《高等数学A实验班同步学习指导和习题课教程》。前者由基本题型组成,用于学生自我检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明确题目类型,提高解题能力。后者则让学生可以提前预习,课后复习,可以有效提升课程的教学效率。并附加一些综合题型,包括考研题和竞赛题,目标是在实验班中再培养一批尖子生,在各类数学竞赛和考研时取得优秀的成绩。

3.启发式与研究型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思维能力。高等数学究竟要教会学生什么?仅仅是函数、极限、连续、微分与积分等知识点吗?其实不然,单纯的知识点的讲授和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都听懂了却不会做题呢?或者:老师,看到这个问题后,为什么您是这样想的,而我却想不起来呢?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学生希望从老师那里学到思维,学到方法,学到技能。在教学中,技能就是解决问题,构造证明,批判地检验解答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设问,在开始讨论一个问题之前,先让学生猜猜解答,那些有了猜测的学生就会变得很专心,他会紧跟着解题的进展以便最后证实他的猜测是对的还是错的。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条件,运用归纳或类比等方法进行合理猜测。猜测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进行合情合理地证明。因此,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知识,并且要教会学生发现知识的原始过程,发现这些知识所运用的科学思想方法,还要发展学生运用所传授的知识的能力及应有的思维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真正目标是教会学生发现、思考。

4.各类数学辅导班与数学建模培训全面开启分类培养模式。面对学院开启的分类培养即就业、考研、出国三个不同目标,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在随之调整。除常规教学活动外,新增了高等数学竞赛辅导班、考研数学辅导班、基础补差班和数学建模培训班,供学生自愿修读。各类辅导班的安排不仅仅局限在大一阶段而是延展至大学四年。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数学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我院大力开展的一项举措,受到学生的肯定和欢迎。

5.改革考核模式和成绩评价体系。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以来,我院实验班的考试模式也在进行多种探索,不仅与普通班试行过同卷考试和分卷考试,还尝试过阶段性考试。对学生的考评还会体现在平时课堂的表现上,尤其注重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维的活跃度。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论对错都会得到教师的认可和欢迎。对于参加数学竞赛的同学采取免修课程或是在竞赛中获奖可以直接免试并给予高分奖励的政策,鼓励刻苦钻研、成绩优秀的学生多参与比赛,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结语

本文立足于我院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改革,对实验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总结。实践表明,通过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也提升了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但是独立学院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总结,为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颖.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几种分层次教学模式探讨[J].大学数学,2010,(06):13-16.

[2]姚志鹏,胡大红.独立学院数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3):156-157.

[3]董留栓,曹健,牛大伟.谈独立学院基础实验班高等数学的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2013,(4):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