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利普查

水利普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利普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水利普查

水利普查范文第1篇

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全县水利普查是为了全面查清我县境内水利设施布设情况,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摸清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了解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状况,正确评估我县水利建设成就与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国家建立基础水信息平台提供科学准确、完整详实的数据资料,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水信息支撑和保障。搞好全县水利普查,有利于谋划水利长远发展,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利于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普查的对象和内容

(一)普查对象:我县境内的所有河流、水利工程、水利机构以及重点社会经济取用水户。

(二)普查内容:

1、河流基本情况。主要普查流域面积为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的名称、位置、流域面积和河长。

2、水利工程基本情况。主要普查库容为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工程;装机容量为5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工程;过闸流量为5立方米/秒以上的水闸工程;堤防级别为5级以上的堤防工程;供水规模为200立方米/日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容积为10立方米以上、500立方米以下的窖(池)工程。

3、经济社会用水情况。主要普查灌区、公共供水企业、工业企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用水单位的用水规模。

4、河流治理和保护情况。主要普查取水流量0.05立方米/秒或年取水量15万立方米以上的河(库)取水口;城镇集中供水水源地,供水人口1万人或日供水量1000吨以上的乡村集中供水水源地;流域面积为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治理保护情况;废污水排放量300立方米/日或10万立方米/年以上的入河(库)排污口。

5、水土保持情况。主要普查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基本情况;长度为500米以上的侵蚀沟道的位置、面积、长度、沟道纵比等几何特征,活动状态以及危害;各类水保措施面积以及淤地坝、坡面水系、小型蓄水保土工程的现状、分布与数量。

6、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主要普查县境内从事水利活动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乡镇水利站。

三、普查组织机构

(一)县水利普查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在县水电局下设办公室,高战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县水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若有变动,可自行替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县水利普查的组织和实施,协调解决普查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督促、检查、指导全县的水利普查工作。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乡镇的沟通,开展普查工作的宣传培训,建立普查档案和普查电子数据、资料,及时上报普查工作进展情况;负责对全县水利普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并就工作开展情况提出需要领导小组决策的建议方案,督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的事项;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县水务水电局、统计局、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城建局、国土局、林业局、气象局、环保局等成员单位按照各自工作职责,负责本系统水利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并指定专人负责,与县水利普查办公室密切配合,共同搞好普查工作。

(四)各乡镇人民政府职责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及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抽调或选聘水利普查员负责本乡镇的水利普查工作,确保辖区内水利普查工作优质、高效完成。

四、普查的宣传动员

水利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各普查机构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报刊、黑板报和宣传标语等多种媒介,充分发挥移动、联通公司公益短信的优势,广泛深入地宣传水利普查的重要意义及有关要求,宣传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通过宣传,引导广大普查人员依法开展水利普查工作,号召广大普查对象积极配合水利普查工作,为水利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五、普查经费保障

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保证普查工作顺利实施。

六、普查时间安排

(一)普查时点

水利普查的时点为年12月31日24时,时期为年度。凡是年年末资料,如“年年末单位人员”等数据,均以普查时点数据为准;凡是年度资料,如“年供水量”等数据,均以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的全年数据为准。

(二)工作进度安排

1、前期准备

(1)成立组织机构;

(2)编制水利普查试点实施方案;

(3)抽调普查工作人员并制订水利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细则;

(4)编制水利普查工作人员培训方案,开展培训和宣传动员工作;

(5)完成调查分区划分和清查基础名录编制,制作普查工作底图和普查对象名录底册;

(6)分类编制水利普查清查办法。

2、清查登记

(1)台帐建立;

(2)普查对象清查及现场调查。

3、填表上报

(1)填报普查表;

(2)数据审核、汇总、协调平衡。

4、普查总结

(1)普查成果验收;

(2)汇总和资料。

七、普查的方式方法

本次水利普查工作按照“全县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县乡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实行“全面清查、条块结合”的方式,以县政府为主导,以县普查办为指导,以乡镇为主体,统一领导,分级实施。

(一)县水利普查工作方案由县水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定,并向各乡镇和有关成员单位普查机构统一布置、统一培训。全县统一普查的各项标准、统一数据处理程序和数据处理方案、统一重要问题的解释。

(二)普查采取“地毯式”清查办法,按照规定的各项普查指标,对全县范围内的各项水利水保工程设施现状、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进行全面清查。

(三)县水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县行政区域内的普查工作,组织和指导各乡镇开展普查,做好普查员的选调、选聘、培训和业务技术指导,负责分类审核录入、按规定时间汇总上报普查资料和数据。

(四)各乡镇水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分类清查和普查登记工作;负责向辖区收发普查表;负责普查登记的督促检查、初步审核,并按规定的时间将普查表整理上交县水利普查办公室。

八、普查的组织实施

县水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县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坚持标准统一、规范一致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好此次水利普查工作。

(一)普查队伍的组建。普查队伍由县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指导组建,普查指导员由水利干部、乡镇干部担任;普查员由驻村干部、村组干部担任,也可聘请综合素质较好大中专学生担任。每个乡镇配备2名普查指导员,每个村所配备的普查员根据普查工作的具体工作量确定,至少配备1名。

(二)普查物资的准备。普查方案、数据处理手册、普查分类标准和目录、普查员手册、单位清查表、普查表填写说明等由县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乡镇普查办分发到位。县财政局负责普查预算资金的审核、安排和及时拨付,并做好资金使用的监督工作。

(三)普查区和普查小区的划分。乡镇普查办要以行政村为基础,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普查线路图,作为摸底调查和普查登记的依据。

(四)普查登记。普查登记按照“统一方案,集中培训,分类审核验收”的原则,采取“条块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

(五)审核与检查。县、乡普查机构和普查员要严格按照普查表的填报规定和填写说明,认真填写普查表。填报过程中必须做到“两核对”,即调查类别与名册名单相核对,各项属性指标与规模要求相核对。县统计局负责指导普查办做好普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协助组织普查数据统计的审定工作。

(六)复查与验收。普查登记结束后,普查员要按照自查、互查等方式进行全面复查,检查调查单位是否有重复和遗漏,填写是否完整、数据质量是否可靠、逻辑关系是否合理等,发现差错,及时纠正。复查工作完成后,要对普查登记阶段的工作质量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要返工重新进行登记,直至达到规定的要求。

(七)普查资料报送。普查资料实行分级审核上报,各乡镇普查办对县普查办提出的查询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未经县普查办同意,乡镇普查办不得自行更改已上报的数据或重新上报数据。

九、质量控制与抽查验收

为确保优质、高效、如期顺利完成全县水利普查工作,县、乡普查机构要数据质量控制贯穿于普查工作全过程。各乡镇普查办要根据全县统一规定,建立普查工作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各类普查对象的数据质量控制与审核验收标准,确保普查源头数据质量。县普查办在普查各关键环节,将建立工作督查制度,加强督办检查,确保各项普查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普查登记工作结束后,各乡镇普查办对普查资料要采取随机抽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事后质量检验。县普查办将组织进行全县普查数据事后质量抽查与数据评估,并以此作为评价各乡镇普查数据质量的主要依据。

水利普查范文第2篇

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水利普查工作分为前期准备、清查登记、填表上报、成果四大阶段。每个阶段工作特点不同,因此,培训的侧重点也不同,呈现出很强的阶段性。整个水利普查工作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水利专业,还涉及地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多个专业,对于文化程度不同、所学专业不同的参训学员,要求每次培训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3.培训工作组织、协调模式新河南省地跨四大流域,水利建设任务繁重,财政收入有限,要按照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定的时间节点,按时、保质完成各阶段水利普查培训工作必然要求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在组织、协调上有所创新,克服时间及财力等方面困难,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

1.超前谋划,制定方案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并结合河南省水利普查的工作特点,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省水利普查办首先制定了《河南省水利普查培训工作方案》。将全省的水利普查培训工作分为试点培训、第一阶段培训、第二阶段培训和其他培训四大类型。明确了省、省辖市和县(市、区)各级的培训任务、时间和要求,确定了“分类培训,分级负责,分阶段实施”的总体原则。全省各地也都结合各自的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培训方案。2.精心准备,授课方式灵活多样全省各阶段各类培训主要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培训期间以集中面授为主,辅之以电子课件教学、分组讨论、个别辅导、师生互动、实地试填或课堂模拟试填、问题解答、测试等。培训结束后,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利用直观易学的多媒体教材,对普查内容进行辅导。省水利普查办开办专用信箱和水利普查专题网站,定期解答水利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问题。县(市、区)级普查机构在组织普查员培训时,安排现场实地模拟试填课程。3.完善教材,优选师资为了更好地保证全省水利普查培训工作的效果,在水利普查培训使用的教材上,省水利普查办结合河南省水利普查的特点,编写了补充教材。大部分县(市、区)为了直接应用于实际,自己编写教材,并把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在师资队伍的选用上,主要选用那些参加过国家级培训,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基础的技术人员。大部分授课老师在讲课前进行多次试讲,经普查办试听后确定授课内容,效果非常明显。4.严格管理,严把培训质量全省在举办各类培训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严格管理。在组织省内人员参加国家级培训时,做到全省统一组织,明确负责领导、分组安排等,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家能共同讨论、共同提高。在省内举办的培训班上,几乎所有培训班都要求必须进行开班仪式。每次开班仪式上都要有领导讲话,明确培训的目的、意义、任务、方法等。每个培训班结束时,都进行培训考试,考试的方式不尽相同,有开卷,有闭卷,也有现场模拟填表等。5.多方筹措,克服资金困难河南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各级财力比较紧张。为了搞好水利普查培训工作,全省各地克服种种困难,确保水利普查培训工作按时进行。在第一阶段省级普查培训时,正值2010年年终,财政追加经费还没有落实到位,省普查办和省辖市普查办顶着巨大的压力,以省水利普查技术支撑单位和主办市先垫资的方式,将全省分为六个片区,压茬推进,圆满完成了阶段培训任务。6.结合实际,适时开展各种补充培训根据不同的普查阶段和不同岗位的普查人员,省水利普查办又及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补充培训。针对清查登记阶段各地遇到的实际问题,省水利普查办组织在商丘市夏邑县开展了现场观摩培训,现场解决问题,鞭策落后;针对省直水管单位的普查工作特点开展了省直水管单位普查人员培训;2011年10月驻市工作组成立后,又开展了驻市督导人员培训;针对水利普查档案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邀请省档案局专家开展了水利普查档案工作培训。这些补充培训丰富了省级培训的内容,全面提高了水利普查工作人员各方面的业务水平。通过全省一系列的大规模培训,达到了水利普查培训预期目标。不但使水利普查的工作方案很好地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计划,转化为能够进行实地操作的行动规则。而且强化了队伍建设,使来自不同单位甚至不同行业的人员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统一了思想认识。起到了巨大的宣传效应,逐步形成了全社会了解水利普查,从而支持水利普查工作的良好氛围。

本文作者:吴奕工作单位:河南省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水利普查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利普查;水利发展

Abstract: water resources census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to fully understand our country basic regime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accelerate irrigation works to reform development to.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census;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V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为全面摸清水利发展中状况,提高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国务院决定于2010~2012 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1]。 在此次普查工作中,数据的获取将作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的来源将为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数据的真实、准确、可用性将做为此次普查工作成败的重要评证。

确保水利普查工作的质量,高标准完成普查工作任务,是搞好水利普查工作的核心问题。这既是现实的需要、历史的需要,也是摆在各级水利部门和水利普查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既光荣又艰巨的任务。以下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1、水利普查工作的认识

1.1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是水利普查成果的生命。要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确保普查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否则后续普查填表上报、成果验收、汇总和资料开发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信息,为今后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全面、准确有效的数据资源都将成为一句空话。

1.2依法开展普查登记,把水利普查登记工作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按统计法和国务院水利普查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进行普查登记,用法律法规为水利普查保驾护航。排除各种人为干扰,杜绝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

1.3当前开展的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是我国水行政管理的一件大事。各级水利部门和水利普查工作者必须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以顽强拼搏的抗洪精神,全力以赴,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好水利普查工作任务。

2、移动 GIS 在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中的应用

采用 GPS 快速采集河湖取水口、入河湖排污口、地下水取水井和农村供水工程等 4 类普查对象的位置信息。该应用是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施方案》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规定》相关要求[2],为了让野外调查人员在普查期间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采集而量身定做的,有效地提高水利普查外业调查的工作效率。系统主要分为 Tools 和终端系统,Tools 系统完成数据的准备及对终端导出数据的处理;终端系统主要用来采集数据。

3、提高普查能力

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是一次全新的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性强。大量普查登记工作在县及以下乡镇基层。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普查任务,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在水利部门和相关单位抽调了一批得力精干的专业技术人员,还根据工作和形势的需要,从乡镇基层单位抽调选拔了一批作风过硬的非水利专业普查人员共同参与普查工作,为水利普查增添了生力军。因此,如何确保普查工作质量,提高基层普查人员业务素质和协调能力,提高水利普查的技术力量,就成为开展这一工作相当重要的问题了。

要做到严格按规定的程序要求办事,就要把握好数据处理的一些基本原则。如: 内业、外业相结合,数据互补的原则; 情况改变,实事求是的原则; 新老数据,新数据优先的原则; 总量控制,分量平衡的原则; 无现成数据,现场实测的原则; 数据打架,专题商定的原则; 推、估算必须要有依据的原则。要确保普查对象清查登记不重复、不遗漏。要确保普查数据录用真实可靠,不瞒报、不虚报、不瞎报。

对难点问题、带共性问题,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要及时对基层普查人员做好技术指导、督导,帮他们排忧解难。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组织技术会审。水利普查是一件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普查人员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普查人员要深入基层,做好登记对象的宣传解释工作,认真审核基层填表单位的台账和普查数据,力求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普查人员工作要勤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真做好原始记录。

4、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制度

提高水利普查工作质量,首先必须明确责任主体。根据质量责任人制度和全员岗位责任制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和各个普查人员各自的工作职责,以便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水利普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如果责任不明,任务不清,整个工作将打乱仗,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提高水利普查工作质量,必须按工作流程和方法实施。首先,质量控制要做到普查全过程控制。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真实、可靠,确保水利普查工作高质量,必须把质量控制工作作为水利普查工作的主线,贯穿到水利普查工作始终。按划分的阶段做好每个阶段的检查督导、审核验收、抽查评估等质量控制工作。做到工作环环紧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质量控制要把握重点。加强对水利普要内容、关键节点、薄弱环节的质量监控,对水利普查核心指标和重要数据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第三,质量控制要掌握各项普查工作的控制要点,按质量控制要点开展数据登记工作和进行检查督导。这是质量控制的核心,也是水利普查工作的质量检查标准和技术要求,必须在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

在分级审核流程中,各县市的审核是最关健的,直接关系到录入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核应做到事前控制、事中审查和事后审核。事前控制就是制定好实施方案,搞好普查前期准备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制,制定质量控制实施细则。事中审查就是对普查清查登记阶段获取的各类数据实行严格的层层审核,严格把关,为正式填表上报数据的真实准确奠定基础。事后审核是对全部回收的普查数据分专业、分类型地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核,以保证成果的协调性、关联性、一致性。如: 在本次灌区调查中发现,许多灌区由于多年运行和工程建设,加之行政区划的改变,发生了取水水源和用水的改变。各县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灌区重叠,大灌区套小灌区,灌区萎缩的情况。各县市在区划灌区边界问题上,产生了一些分歧。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在灌区面积原始统计中存在面积单位“亩”并非标准亩的现象。因此,要获得准确的灌区面积,需要进行实测。这些问题需由省、市、县统一研究、协调解决。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为全面了解水利发展状况,提高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国务院于去年1月下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10年至201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作为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水利普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灌区;水利普查;建设建议;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 TV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206-02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排工程是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尖锐和水资源环境的日趋恶化,节水已成为我国解决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家始终坚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健全和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水利普查是一次综合性、全方位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灌区普查是水利普查专项普查内容之一[1]。结合辽宁省水利普查阶段性成果,汇总分析辽宁省的灌溉面积、灌区的基本情况和灌排工程设施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利于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为加强水利管理和建设现代化农业水利提供重要依据。

1 灌溉面积

1.1 总灌溉面积

辽宁省总有效灌溉面积124.53万hm2,其中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14.26万hm2,园林草地等有效灌溉面积10.18万hm2。已建(2011年12月31日之前)总灌溉面积3.33 hm2及以上灌区耕地面积88.374万hm2,设计灌溉面积61.79万hm2,灌溉面积50.22万hm2,其中耕地有效灌溉面积49.74万hm2,园林草地等有效灌溉面积4 846.67 hm2。普查年份2011年,降水情况显示为正常年份,3.33 hm2及以上灌区实际灌溉面积37.114万hm2,耕地实际灌溉面积36.88万hm2,其中粮田实际灌溉面积36.56万hm2,园林草地等实际灌溉面积2 333.33 hm2。

1.2 不同水源工程的灌溉面积

此次普查将水源工程的灌溉面积分为6种不同的类型进行普查,包括水库、塘坝、河湖引水闸(坝、堰)、河湖泵站、机电井及其他(利用截潜流工程、引泉工程等)。只要是被其中一种水源工程灌溉过的面积就进行统计,因此不同类型的灌溉面积合计值可以大于总灌溉面积。全省不同水源工程总灌溉面积133.79万hm2,其中水库灌溉面积14.912万hm2,塘坝灌溉面积7.85万hm2,河湖引水闸(坝、堰)灌溉面积12.82万hm2,河湖泵站灌溉面积20.45万hm2,机电井灌溉面积71.07万hm2,其他灌溉面积6.69万hm2。各类水源工程灌溉面积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辽宁省所辖14个市,由于水资源和灌溉基础设施等条件的不同,灌溉所采用的水源工程类型也不尽相同,从普查成果看:沈阳、鞍山、锦州、阜新、铁岭、朝阳、葫芦岛7市主要采用机电井灌溉,大连市主要采用塘坝灌溉,抚顺、本溪2市主要采用河湖引水闸(坝、堰)灌溉,丹东、辽阳2市主要采用水库灌溉,营口、盘锦2市主要采用河湖泵站灌溉,具体各市不同水源灌溉工程的灌溉面积如图2所示。

1.3 节水灌溉面积

此次水利普查的节水灌溉面积包括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喷灌面积和微灌面积,在同一灌溉面积上,采用2种或3种灌溉工程灌溉时,应依灌溉面积最大的工程类型全部统计为该种节水工程的灌溉面积,不得重复统计。全省普查总节水灌溉面积10.71万hm2,约占总灌溉面积的9%。其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7.30万hm2,喷灌面积9 106.67 hm2,微灌面积2.49万hm2,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溉面积所占比例如图3所示。所辖各市由于灌溉基础设施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水资源丰枯程度等情况的不同采取节水灌溉措施的力度也因市而异,其中朝阳、大连、鞍山、沈阳和葫芦岛地区采用节水灌溉的比例较高,最高为朝阳市,节水灌溉比例为39.22%;辽阳、铁岭、抚顺、丹东、盘锦地区的比例较低,盘锦目前几乎未采取过节水灌溉措施。14个市的节水灌溉面积如图4所示。

2 灌溉渠道

此次普查渠道类别分为灌溉渠道和灌排结合渠道。全省1.0 m3/s及以上的灌溉渠道和灌排结合渠道总长度13 854.8 km,衬砌长度7 115.5 km,占总渠道长度的51.36%,其中2000年以后衬砌长度6 791.6 km。辽宁省14个市的渠道完成衬砌率参差不齐,其中辽阳、葫芦岛、铁岭、大连、朝阳地区渠道衬砌较多,其他地区较少,鞍山最少,仅为0.89%;本溪地区无1.0 m3/s及以上的灌溉渠道和灌排结合渠道。各市衬砌比例具体如图5所示。

3 未来灌区规划及建设的建议

由此次水利普查可以看出,辽宁省灌溉面积中粮田占主导地位,灌区具有灌溉工程多样化、节水灌溉已经在灌溉缺水地区得到功能发挥及渠道衬砌已初具规模等优势,但仍存在节水灌溉水平较低,且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渠道衬砌情况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未来辽宁省的灌区规划与建设应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为核心,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为中心,结合新农村建设,调整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布局,扩大节能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及旱作节水农业;加快高效输配水工程、喷灌、微灌工程等农业节水基础设施建设,对现有的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大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力度;完善节水管理体系,提高农民节水意识。

3.1 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基于辽宁省各市自身不同的自然条件,以考虑水资源的条件为前提,以水定发展,量水而行,坚持走内涵式发展模式,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在辽西缺水地区推进旱田节水农业发展,适当增加水浇地、菜田及林果地,在增加粮食总产量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灌溉高效节水。

3.2 科学发展设施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建设

设施农业作为避灾农业、节水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项目,在农业发展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对于农业发展意义重大。设施农业中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发展微喷灌、滴灌、地膜覆盖、水肥同步等农艺技术,积极研究和开发低成本、低能耗、多用途的微灌设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切实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同时,要调整产业布局,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来合理确定其发展规模。在干旱贫水丘陵山区发展旱作雨养型农业、推广可行的旱作技术模式是辽西地区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根据区域降水时空分布特点,因地制宜地选用农作物抗旱新品种,减少和淘汰高耗水品种。充分利用降雨,通过耕作措施提高土壤蓄水和保墒能力。深化旱作区节水型种植制度改革,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以及其他产业,促进旱作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3]。

3.3 加大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

工程节水措施是节水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对降低灌溉输水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缩短灌水周期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继续大力开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和微灌等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4-6]。

3.4 完善节水管理体系,提高农民节水意识

由于灌溉管理技术落后,自动化程度低,量水设施缺乏且不配套等原因,辽宁省灌区灌溉管理仍比较粗放,应尽快针对全省各市气候、降水、作物生长期和土壤等条件,研究不同作物关键需水阶段及不同水文年灌溉模式。同时,应不断地加强对农民节水灌溉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杜绝水资源的浪费现象[4]。

4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灌区专项普查[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2] 陈莹,刘昌明,赵勇.节水及节水型社会的分析和对比评价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5,16(1):82-87.

[3] 王浩,王建华,陈明.中国北方干早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国水利,2002(10):140-144.

[4] 于义彬.关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06,6(6):14-16.

水利普查范文第5篇

根据《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云政发〔〕81号)要求,结合我州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高度重视,切实领会开展水利普查的重要意义。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适时作出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重要决定,对于夯实水利管理基础,摸清水利发展状况,谋划水利长远发展,增强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县各有关部门要切实领会开展水利普查的重大意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务院和省、州人民政府的要求上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按质按量完成全州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领导,尽快建立各级水利普查的组织机构。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要求,州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州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水务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专门负责水利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各县人民政府在年7月底前要完成水利普查组织机构的组建工作,并尽快落实水利普查前期准备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人和联络员,于年7月底前报州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结合实际,抓紧制订本地区开展普查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国家普查总体方案及省实施方案下发后,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要求,结合本区域和本部门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普查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普查任务,细化普查要求,健全工作机制,落实普查责任,做好分工和进度安排。

四、科学测算,确保普查经费落实到位。根据上级要求,开展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各县各有关部门要依据普查实施方案,科学测算水利普查的地方经费需求,在中央和省级给予适当补助的前提下,积极筹集资金,确保普查经费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