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自己负责

对自己负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自己负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自己负责

对自己负责范文第1篇

一个在家乡读书的女孩,总觉得自己屈才。自己的成绩比别人稍差一点,就抱怨老师“水平太低”;参加作文比赛没有获奖,又埋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早亡,兄妹相依,又责怪当局长的哥哥不送她到更好的中学读书。

这个只会一直抱怨别人的女孩,一直埋怨别人的作法,提到的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她的确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自己为自己负责。她觉得自己屈才,那她自己又有多少才能呢?

我个人认为这个女孩有些自恋,她只强调客观因素,却不从主观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她是否应当付诸行动,想想如何去拼搏呢?

也许,你曾受过天大的打击,你也曾一度消沉过,但你是否觉得一味的软弱终不是办法。于是,你抬起头,向生活抗争。你坚信:再大的灾难又能怎样,周围有许许多多朋友关心爱护你,为你分忧解难,抹去云雾的你惊奇地发现,眼前“天空依然明朗,太阳依旧灿烂”。

对自己负责范文第2篇

“钱的问题通常不在于收入太少,而在于开销太多!”美国著名理财顾问戴维・巴哈一针见血地指出。他认为,正如这对夫妻每天早上的拿铁,多数人都浪费很多钱在“小地方”上,而这些小地方累积起来就是让人吃惊的大数目。

这就是所谓的“拿铁因子”!

你曾检视过自己的“拿铁因子”吗?“拿铁因子”指的是非必要的开销,例如每天中午饭后的一杯拿铁咖啡、跨行提款的7元手续费、租DVD逾期一天的20元、看到商场促销就买的两条牛仔裤、宵夜吃的盐酥鸡和小龙虾、在网上淘的3款眼影、5元的奶茶、11元的打车费、付了钱却未真正使用的健身卡……这些东西加起来,就是可怕的“拿铁因子”,足以掏空你的荷包。

于是,戴维・巴哈提出“聪明夫妻7天财务挑战”,即是随身带一本小本子,将7天里不论金额大小消费全记录下来,不能刻意改变花钱习惯。最后再摊开本子,检讨哪些开销是不必要的。他认为,只要连续记7天的账,就能改变一生的财务生活。

从去年开始,几乎所有人都强烈地感受到了“万物齐涨”的威胁,一些民生消费品迄今涨幅甚至高达三至五成。因为高通胀的关系,大家都更想让每分钱都花在刀口上。其实,如果能善用记账这个“老掉牙”的方法,不仅可以帮你把“拿铁因子”找出来,甚至还能进一步找出“双倍拿铁因子”,提前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及时掌握财务动态

曾经有人以“人有两只脚,钱有四条腿”来形容花钱的速度。欲望是无限的,要想节制自己的消费冲动,客观上创造一些阻挠消费的条件,有时候也能够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坚持每天记账,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浏览一下自己的账本,我们会慢慢发现记账的好处。首先,通过记账能全面反映家庭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收入、支出以及结余情况,可以清楚每天、每月所花费的钱的去向,可以知道哪些项目可以节省。小小举动就能省去不必要的开支,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记账能对家庭中各项经济收支进行分类反映,起到鼓励人们积极计划家庭收支的作用。每个家庭时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一些家庭开支计划,如下月将添置些什么东西等。要使这个开支计划切实可行,就必须了解家庭每月的固定收入及日常生活支出情况。这些只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记账就可以掌握其规律,从而帮助家庭成员本着先收后支、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安排开支,节省费用。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每日记账或是做年度预算表,主要的目的都在于了解自己的现金流状况。我们可以从记账记录中知道个人日常生活资金运作的状况。当发现现金流动有异常状况时,可以随时知道并及时应变,找出消费中的漏洞,把家庭的财务状况调整到健康有序的轨道上来。

贵在坚持重在落实

尽管很多人都清楚地知道记账的重要性,但在普通人的家庭生活中,记账的比例却远不如想象中的高。就算一时真的有“雄心壮志”,通常也是“三天捕鱼、两天晒网”,没几天就放弃了。除了感觉麻烦外,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知道记账的意义在哪里。

其实记账的意义并非记一两天流水账就能够显现出来,只有至少持续记账两三个月,才能发现自己的开销究竟在哪方面多一些,如买衣、吃饭、交际应酬等各项费用支出,这样就能清楚看到自己的哪些开支是可以省的,哪些开支可能省不下来,才能够为自己制订更合理的财务计划。

然而,仅仅记两三个月的账还是远远不够。消费中的漏洞,就如同网络中是不是攻击计算机的病毒一般,并非在每个月或每个周期中以同样的形态出现,只有实时更新、实施修复,才能保证系统运转的健康安全。

在持续的记账中,你会慢慢发现,当记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时,原来一直困扰你挥之不去的那种“麻烦”感,已经被一种称为“理所当然”的惯性所代替。进而你又会发现,记账其实只是个模式,改变的却是自己对金钱负责的态度。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光有坚持的记账只能说成功了一半,而另外一半则在于监视和执行。很多记账人虽然每天在账本上留下“印记”,但这些“印记”依然停留在符号阶段,并没有对此进行监视,而在日常消费中照旧我行我素,更不用说缺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执行落实的过程。以严格的纪律约束自己,定期检视,并切实执行,才能避免功亏一篑。

手记机录适合就行

在零零总总的记账方式中,手工记账是最为原始的方法,至今依然为不少人所使用。但是这种传统的记账方法,要买个账本一笔一笔记录,每过一段时间后还要一笔一笔统计,工作实在比较繁复。

现在市面上推出了不少适合家庭记账使用的网站和电脑软件,在相关程序里已经列入了家庭的各项开支,每个家庭也都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创建新的开支项目。借助软件或网络,只需要花几分钟的时间,录入一些发生的费用数据,而计算、统计这样的事情都可以留给电脑去完成。一些软件还会分析出每个月各项支出的比例,生成饼状图,并和上一期的财务情况进行比较,让你也品尝到做CFO的滋味,让记账这种无趣的事情变得有趣起来。

但是有些人不会使用这些网站和软件,或者认为这些软件的某些设计并不适合自己家庭收支的实际情况。那么,不妨也可以用Excel表格制作自己的账本。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自行设计一本“合身”的账本,用表格中的一些工具功能计算希望得到的分析数据,抛开一些不实际的功能,让资金和财务状况一目了然。当然,这种半手动的记账方式较之专门网站和软件会略微烦琐。

在信用卡可支付的项目与日俱增的情形下,其实消费者不妨少用现金支付,多刷卡消费。因为现在一张信用卡的月结账单便可将过去的消费状况,依不同类型如旅游、餐饮、娱乐等,分别列出消费笔数、消费金额,甚至可以提供累积金额及消费比例的报表方式,让你更了解自己每个月甚至全年的消费脉动。简单地说,信用卡不再仅仅是支付工具,每月寄送一次的信用账单,可以成为很好的记账辅助工具。

基本上,如何记账是因人而异的。例如年轻和年老,有投资和没投资的,有贷款压力和无债一身轻的,这些财务状况的不同会影响到最终记账方式的差异。

抓大放小是为正道

对自己负责范文第3篇

一个人,年轻时的容貌是爹妈给的,但四十岁以后的容貌就是自己的了。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那些经常阅读又懂得深入思考的人,他们的容貌自有凡庸之士所无的某种气质。

一个人越活越帅气,越年长越睿智,显然是日积月累长期修炼的结果。刚刚病逝的乔布斯,就是个越老越帅的人。他年轻时曾长发披肩、光着脚、穿着破烂的衣服到印度去朝圣。希望寻求到精神的真谛。那时的他,经常处于一种很迷惘的状态,由于对自己不自信,才借外在的飘逸来掩饰内心的滞涩。

和许多人一样,乔布斯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意见不合,乔布斯一度被排挤出自己亲手创立的苹果公司。但他没有沉沦,而是正视现实、卧薪尝胆,在12年之后抓住机会再度入主苹果,并引领它跃上巅峰。这得益于他在某书上看到的一段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过。总有一天你的假设会成为现实。”被震慑了的乔布斯,永远地记住了这句话。从那时起,他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扪心自问: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还会去做今天要做的事吗?这件事真值得我为它投放激情吗?正是这样一种内在的紧迫感。让他彻底摈弃了马虎、搪塞、偷懒或不负责任等种种陋习,在他眼里,容忍这些不良陋习简直是在浪费生命。这是一种能生长出伟力的生命状态,被佛家称为“内自觉”,正是这种内在的精神自觉,使得乔布斯很早就逃脱了人生的一个最大无知。乔布斯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吃完早餐就帮助小孩完成功课,接着在家里工作一个小时,大约在早上9点到苹果公司。而晚上。他总是很早就上床休息了,“佛教徒没有夜生活!”这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乔布斯馈赠给年轻人的金玉良言是:带着责任感生活,尝试为这个世界带来点有趣的事情,生命就不再枯燥。为更高尚的事情做点贡献,你会发现生活将更有意义。

对自己负责范文第4篇

约摸有一个世纪那么安静,我们突然发觉大事不妙。不到三岁的小苏,拿着铅笔一路从楼下作画到楼上了。

其实小苏一向很乖,很少乱涂乱抹。对于这次“意外”,我们并不太生气,毕竟我们能理解她其实是想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我们也想利用这次的机会,让她知道这样的行为并不好,并且趁机教会她该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弥补。

1. 严正的表达大人的立场

你为什么拿笔乱画家里?她的妈妈故作严肃地问。

小苏不讲话,她知道闯祸了。

这是什么时候画的?

小苏还是不愿意说话,嘴巴翘得高高的。接着她转身就想逃走,因为她的手上还握着“犯案”的工具铅笔和原子笔。

哪一只手画的?我来打一下。作势轻轻打一下。

这样乱画可以吗?

不……可……以……知道自己闯祸了的小苏,不情愿地吐出这几个字。

2. 立场一致不偏颇

作为父亲,我也加入战局:以前你都很乖,只会画在自己的纸上,这次为什么会画在墙上呢?你看,这样墙壁变得很丑耶!

我带她到她刚才乱画的地方,看着自己的杰作。小苏瘪着嘴,一脸委屈模样。

3. 教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

现在应该要说什么?妈咪问。

对不起……小苏小声说着。

我也问:要跟谁“对不起”?

爸爸,对不起……

不对,应该跟墙壁说“对不起”,你看它变得好丑哦!

墙壁,对不起。小苏一边啜泣一边说着。

我再补上一枪:还有门也被画了,也要跟它说“对不起”。

小苏又走到门旁边,语带哽咽的说了声:门,对不起。眼眶边还挂着一滴泪。

4. 来一个爱的拥抱

妈妈对小苏温柔地说:对,这样才对,做错事要勇于认错,才是我们的乖女儿。来,给妈妈抱一下吧!

于是这对母女,在被画得乱七八糟的楼梯旁边相拥而泣,上演一出比宫廷大戏还更加狗血的亲情悲剧。

5. 为孩子做正确的示范

不过你要对自己的错误负责,拿橡皮擦把这些乱画的地方擦干净才行。妈妈坚持说。

于是妈妈拿着橡皮擦,在小苏面前示范一次该如何把墙上的笔迹擦掉。也拉着小苏的小手,亲自带着她擦过一遍。

6. 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弥补

未满三岁的小苏,拿着橡皮擦,开始擦她刚才乱画的地方。小手笨拙地握着橡皮擦奋力的擦拭,直到楼梯的左边墙壁被擦干净了为止。

哇,你好棒哦,擦得真干净。还有右边的墙壁也要擦干净哦!――做事就要把事情整套做完,这是我们夫妻俩对孩子很温柔的坚持。

小苏也很努力地擦拭着右边的墙壁,右边的墙壁被画的范围较大,但她不含糊,不断地起立、蹲下,由上而下很细心地擦拭着墙壁。没擦干净的地方,妈妈也牵着小苏的小手,一起再把细微处仔细处理完。

7. 真诚的赞美与鼓励

最后、最后,所有地方全都擦干净了,妈妈拥抱着小苏,亲吻着说:我的乖女儿,你把所有地方都擦干净了,你真得好棒,我好爱你哦!

小苏终于破涕为笑,在妈妈怀里露出一抹灿烂笑容。

眼前这一幕实在是太感人,呜呜呜,当爸的我在一旁看得都快要喷泪了……事情有了圆满的结果,真好!

处理善后,大人绝不代劳

这件事让我想起,前几天在云林老家也发生类似的事情。就读幼儿园中班的小侄子,为了要拿东西打翻了桌上的饮料,整个地上被泼洒得又湿又黏。

每位大人都忙着处理善后,桌上、身上、地上……擦个不停。但是,小侄子人呢?我起身去找他,发现他一个人躲在和室里,一脸做错事、都快哭了的表情。

我说:做错事后,怎么可以自己躲起来哭呢?大家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赶快把事情处理好,就不会有人再骂你了。快出来,一起把地上拖干净吧!

小侄子跟着我出来,我去找了一只拖把,帮他弄湿、拧干,接着交给他。小侄子从来没有拿过拖把拖地,不过他还是很认真的把地上都拖过一遍。

还有这里没有拖到……桌下呀……这张椅子呀,都要用拖把伸到底下仔细拖一遍……我一边教他,也一边示范给他看,而小侄子也很配合地照着做。

我称赞地说:很棒,你好认真,这样很好!你看这样把错误弥补好,才是好孩子!

小侄子挤出一脸尴尬的笑容。我又说:不过地上现在很湿,所以我们还要用干拖把再把地上拖干才行。

我又去拿了干的拖把,交给小侄子。这时我家老妈走出厨房,问清楚发生什么事后,马上把小侄子数落一顿:你哦,每次拿东西都不小心一点……接着又说:唉哟,这拖把这么大他根本拿不动,我来拖啦!

老妈作势将拖把拿走,我阻止她说:不可以!不可以把孩子该做的事情全抢去做,要让他有学习处理犯错的机会。

所以全家人就这么看着身材矮小的小侄子,拿着比他还高的拖把,来来回回、一次又一次地把地上拖干了。

好棒,你真得好厉害!以后做错事情也要这样,不可以躲起来,而是要去面对它哦!

小侄子点点头,接着就开心地和全家人坐在沙发上,看着他心爱的卡通、吃着他最爱的零食了。

怒骂与体罚,加深逃避心态

每一次带班,遇上新一届的高年级孩子时,总会发现:大多数孩子在犯错的当下,常以避重就轻、说谎……来逃避自己犯的错误;而我得花上好大的力气,才能让他们愿意放下固执的自我,老老实实地面对错误、诚诚恳恳的负起该弥补的责任。

有家长时常向我求救:老师,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的孩子明明知道我已经清楚事情的经过了,但还是会当着我的面说谎,我真是灰心极了。

但我也知道,当这孩子犯错时,她的妈妈会恶狠狠的怒骂孩子,或拿起藤条毒打孩子;却始终没留机会,让孩子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进行补救。所以这孩子每回在学校发生事情,还是只会用歇斯底里的嚎啕大哭来逃避自己的责罚,心智年龄一点也不像五年级的学生;但是作弊、说谎、消灭证据……这些明知故犯的错事,仍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

孩子面对错误的逃避心态,不是一天就会养成的;这是长久以来,因为大人所看不清楚的盲点所造成的。于是当我成为新手父母时,我们夫妻有着共同的默契:我们会更留意这些和孩子相处的细节;并且善用每一次事件的机缘,让它成为我们亲子之间最好的教材。

当孩子还小时,好习惯与态度容易养成;一旦孩子年纪愈长,而逃避犯错成为一种习性后,要改变就愈显困难。教养孩子有所谓“黄金教养期”,错过就十分可惜了。

对自己负责范文第5篇

第一节课间,几个学生匆匆跑到办公室,向我报告说王帅和张宁打架,把教室的玻璃碰碎了。我赶紧来到教室,“战争”已经结束,“战场”一片狼藉,双方都是满脸委屈、满眼泪水。我没有批评,没有询问,只是平静地让他们两个共同清理战场,一人捡拾掉在地上的书和学习用品,一人清扫打碎的玻璃。然后准备上第二节的课。

第二节下课,我把王帅和张宁叫到办公室,了解事情的经过。他们两个都争着说对方的过错,为自己找理由辩解,推卸自己的责任。我没有让他们继续说下去。而是心平气和地说:”我相信在这件事中,你们两个都有自己的委屈,也都有自己的责任。我们换种说法,每个人只说在这个事件中,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恰当,不指责对方的过错。一个人说的时候,对方不插话,可以吗,”他们两个点点头,表示同意。

听了他们的叙述,我知道了事件的起因和发展过程。原来是张宁没经王帅允许拿了他的课外书,王帅想看没找到,同桌告诉他张宁看了,王帅就气呼呼地找到张宁,说张宁偷了他的书。并顺势推了张宁一下。张宁觉得委屈,回了一下,于是矛盾激化,战争爆发,碰翻了桌凳,撞碎了玻璃。

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张宁说:“我不该不经王帅允许。私自拿他的书看。当王帅推我时,我不该再还手把事情闹大。更不该把桌凳弄翻,把玻璃碰烂。”王帅说:“我不该说张宁偷我的书,更不该那么冲动用力推张宁,还把桌凳碰翻、玻璃碰碎。”

听他们真诚地说出自己的过错,我感到由衷的欣慰。我说:“听了你们诚恳地分析自己的不当行为,我非常高兴。很佩服你们能勇敢承认自己的过错,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其实,如果当时你们两个都冷静一些,事情也不会发展到如此地步。希望你们能引以为戒,以后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然后,两人互相道歉,握手言和,并主动提出共同赔偿打碎的玻璃。

对这件事的处理让我深深感到:要想让学生大胆地承认错误,勇敢地承担责任,教师必须用宽容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没有恐惧感,不用担心说出实情会遭到严厉的批评或额外的惩罚,这时学生会把情况如实相告。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找自己过错、替对方辩护的习惯,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世态度。让他一个人打篮球 任样崇

学校新买了几个篮球。班里的男生心里都痒痒的,十分眼馋。于是,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课,我手一挥,对大家说:“走,打篮球去!”

学生们欢呼雀跃着跑到操场上。我把新篮球抛给男生,让他们自由结合着分小组去打,自己则领着女生去打乒乓球。

谁知刚过了一会儿,一名男生跑来说:“老师,你快去看看吧!这球没法打了。伟伟他不遵守规则!”我忙过去一看,嗬,壮实的伟伟正在尽情表演:拍着球横>中直撞。旁若无人,好不威风!

我站在边上大声喊:“伟伟,你犯规了!带球不可以撞人的!把球还给人家,重新开局!”伟伟看了我一眼,低声嘟囔着:”要玩就尽兴,哪儿有那么多规矩!”说着,依旧运球、投篮。其他学生都停下来,拿眼瞪着伟伟。

“算了,让他一个人打篮球吧!走,我们去另一个场地接着玩儿,我接替伟伟。”我知道如果现在批评伟伟,他未必听得进去,就带着别的学生去了另一个球场。

于是两个球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热火朝天,加油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一边是伟伟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场地上东奔西跑着捡球、投篮。我不时拿眼瞟伟伟,刚开始时他还很有兴趣,可不~会儿,他的动作就明显慢了下来,不停地往我们这边看。当他的目光和我相对时,赶紧低下头,无精打采地自己拍着球。

“好!漂亮!当这边的学生投进了一个三分球时,我大声叫好。旁边的女生们也都鼓起了掌。

“哎哟,我得歇会儿了!”我擦着汗说,“让伟伟来替替我吧”不行!他不遵守规则,我们不和他玩儿!”有学生抗议。“伟伟刚才不遵守规则,现在肯定会遵守的。不信我们可以试试嘛”我说,“别忘了,伟伟的技术可是一流的啊!”

“行!伟伟,伟伟,过来一起玩儿吧!”学生们大声喊着。“咱老师跑不动啦,快过来!”伟伟立刻来了精神,抱着球兴冲冲地跑过来。我迎上去接过伟伟手中的球,低声说:“伟伟,大家在一起玩才开心。凡事总得有个规矩,这个规矩我们都要遵守。否则大家都不喜欢和你玩了。你想想。一个人玩多没意思啊!”伟伟脸红了:“嗯,谢谢老师!”

篮球比赛在继续进行着,我惬意地站在边上看着孩子们打球。

我想: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谁会不犯错误昵?作为老师,当发现他们做错事以后,大可不必急着让他们主动承认错误,可以缓一缓,给学生一个台阶,让他们在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体会到错误带给自己的惩罚,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改正错误了。

我想,这种对学生错误的“认识一惩罚一改正”模式,应该是我们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方法吧。

让制度与责任同行 赵春梅

龙龙是一名马马虎虎、毛手毛脚的学生,做事从不考虑后果。

那天,他在外面使劲一推门,一下子撞住了正要出去的小丽,小丽倒在地上疼得流出了眼泪。我当时正在批改作业,见状连忙上去扶起小丽,谁知龙龙只是轻飘飘说了声“对不起”就要转身走开。我有点气愤:把人撞倒了,最起码也要关心一下,看看摔伤没有啊!于是,我厉声喊道:“龙龙,你回来!”龙龙转过头有点不情愿地说:“我都说过‘对不起了’。”还没等我开口,小丽就一边哭一边冲龙龙喊道:“你把人撞死了,再说‘对不起’有什么用?‘对不起’止疼啊?”龙龙皱着眉头说“那我还能咋的?”原来,他只知道撞了别人要说“对不起”。“对不起”之后还需要做什么他一点也不知道。

事后,小丽的话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你把人撞死了再说‘对不起,有什么用?‘对不起’止疼啊?”细细想来,这话道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许多孩子把“对不起”只当做是一种形式上的礼貌问题,认为说完“对不起”事情就结束了。

・经过一番思考,我组织学生在班里开展了一次“审视‘对不起’的主题活动。我引导学生针对“为何要说‘对不起’‘怎样来说’‘对不起说了‘对不起’之后该怎么办”这三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在讨论中学生们明白了说“对不起”并不是自己做错事情的结束,而是对错误负责的开始:“对不起”不应仅体现在口头上,更应体现在行动上。好多学生反省自己以前的做法缺少行动,使”对不起”只成了一种形式。当说到今后如何行动的时候,学生们列举了好多做法,我以为学生们真的懂得怎样为“对不起”负责了。可没过多久我发现,学生的行为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并没有实质性地对错误负起责任。这时,我感到:对于小学生来说。当他们有了责任意识之后,没有一定的制度保障,意识是很难内化为习惯

的。

于是,我又重新组织学生讨论了“对不起”之后的具体做法,分析了没有将对错事负责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上的原因。最后,我们形成了一个关于“对不起”的班级规定:(1)说“对不起”的态度要真诚,说“对不起”后要马上有表示歉意的行动。(2)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没造成损失的要给予补偿性的关心和帮助;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无论多少,都要给予赔偿。全班学生举手通过后,由班长把这两项规定形成文本,放在班级的“提醒角”里。然后我又布置了践行任务,要求学生用实际行动来为“对不起”承担责任。并要求学生写好践行日记,以便评比、展评。

经过一段时间的践行,我看到:有了制度的保障。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负责的意识渐渐融入了行动。

如此错误,谁来承担 韩景贵

学生做了错事之后不能主动承担,往往来自于他对自身错误认识的不足,比如他对过错行为的不认同,因而拒绝承担过错造成的结果和因此理应受到的惩罚。对这种情况,卢梭很早就提出过“自然惩罚法则”,直到今日。老师们还在使用着这个法则,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学校即将举行队列广播操比赛,各班都很重视。放学后,经常能够看到各班在操场上训练,场面蔚为壮观。初二某班班主任也带着学生列队其中。但学生们并未练操,而是一动不动地挺直身子“站军姿”。班主任则在一旁愤愤地来回踱步。只见她双手交叉于胸前,满脸怒气。正在接受处罚的学生们除了直挺挺地站着外。脸上的怒色与教师并无二致。

事后。有“好事者”找班主任询问缘由,班主任说,师生都老早就到操场了。她招呼了半天,要求学生们按照体操队形站好,可学生们总是慢慢腾腾地站不好。于是她惩罚学生站军姿20分钟。“他们居然还不服气,像话吗”!班主任余怒未消。

是啊,学生不能按要求站好队,动作迟缓,并且在教师多次要求后才站好,耽误了大量时间。在接受惩罚时还不服气、闹情绪……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很多老师会在摇头的同时,大为感慨一番吧。

但对学生的错误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呢?我想是有的。且看这个案例的下文:

“好事者”了解情况之后,给了班主任一些建议,因此再进行队列训练的时候,班主任像体育老师一样,脖子上挂着一个哨子,几次短促的哨音之后,班主任平举两臂,然后左臂弯曲上举,保持右臂平伸不动,学生们迅速地按照广播操队形站好了。后来,班主任索性将队列训练权限交给体育委员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获得的启示是什么呢?起先班主任作为一个“外行”,给学生发出的指令很模糊,使学生不知所措,而教师也不明就里,彼此之间产生抱怨,随后的惩罚措施更恶化了师生关系。

事实上,有些错误的发生,并非仅仅因为学生对这种错误认识不足,更可能因为教师对自身认识的不足和教育行为存在欠缺,从而导致学生错误的发生。所以,在教师审视学生错误的时候,要多和当事者沟通,听一听旁观者的看法。分析一下“好事者”的建议,从自身的教育认识和指导行为方面进行反思,也许有些所谓的学生错误并非错误。

享受担当 万玮

日本学者高桥敷在《丑陋的日本人》一书中讲述了其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

在秘鲁一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期间,高桥先生与一个美国家庭比邻而居。一天,这户人家的小男孩不小心把足球踢到高桥家的窗户上,一块玻璃打碎了。

第二天一早,小男孩叫了一部出租车送来一块玻璃,并向高桥先生解释昨晚没有来道歉是因为卖玻璃的商店已关门。高桥夫妇十分感慨,不仅留男孩吃了早饭,还送了他一袋日本糖果。

不料,之前并不曾露面的男孩父母却找上门来,将那袋糖果还给高桥。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一个孩子在闯祸之后,不应该得到奖励。

这就是美国人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式。

孩子闯了祸,父母并不帮他出面,而是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为高桥家买玻璃,也许是小男孩的第一反应,也许是父母帮他出的主意。但是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再有类似的情形发生,男孩一定知道该如何独立处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孩子犯了错不愿承担责任,推脱甚至逃避责任,根源多半在家庭教育上。

看看我们身边的家长:孩子被凳子绊倒了,妈妈教孩子骂“凳子是坏蛋”;孩子把碗碰翻了,妈妈连连责怪自己没有把碗放好:孩子漏做了题目,妈妈抱怨爸爸只顾看电视没检查孩子作业……难怪一位教育学者说:中国父母的行为怎么看都像是教育孩子要学会推卸责任!

因此,才会有儿童教育专家说:没有不称职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

人犯了错不愿承担责任乃是天性。因为承担责任便意味着要接受惩罚,没有人天生喜欢被惩罚。孩子犯错之后,父母出于疼爱之心。对孩子表示关切无可厚非,但若是帮助孩子逃避责任以顺应其天性,这种帮助实质上是一种戕害!

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教师理应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具体做法有二:

第一,设定制度。让每一个人为自己的错误埋单,一位班主任带着学生去春游,提前买好门票让每一名学生自己保管,并声明遗失不补。到了游乐园,一名学生突然发现自己的门票找不到了,班主任安排其他老师带学生进因游玩,自己陪这名学生留在因外等待。班主任对学生说:“老师可以帮你重新买门票,可是既然之前有了约定,就必须遵守。”那一次的教训让这个孩子记忆深刻,后来他担任了班级物品保管员的重任,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第二,为责任赋予价值。一件苦差事。没有人愿意做,如若赋予其价值,则应者必众。这种价值。可以是物质方面的,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然而更加持续有效的激励,一定在精神层面。

例如,我们告诉男孩说,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是“男子汉”,从小熏陶孩子学会“一人做事一人当”,将来的社会上必会多一个负责任的男人。记不清哪一天读到余秋雨说的话,“男性的第一魅力是责任感”,我将之告诉男生,希望他们日后在犯错受罚时,心里也会为自己敢于承担责任而平添几分男人的自豪。

读书有一种乐趣,不读书的人是体会不到的,只有深入其中方能解其味。责任亦是如此。当一个人勇于面对、不断担当的时候,他更容易养成承担的习惯,并享受承担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