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清明节来历资料

清明节来历资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清明节来历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清明节来历资料

清明节来历资料范文第1篇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图片欣赏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图片1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图片2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图片3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资料:清明节由来相信大家对清明节也非常熟悉,但是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渊源,意义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下面就为大家解释一番,希望大家能够不忘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并且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人们根据节气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以来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资料:清明节意义清明节是缅怀先祖及革命烈士的日子。但是我发现今天的清明节却没有了当初的意义。

清明节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先去了奶奶的坟墓去祭奠。当我看到纸灰飞向四处,仿佛又听到“当火熄灭,大地冷去。蒲公英飞向天空,人类重新面对一切”这句话。逝者已逝,后人缅怀,人类的生命长河如接力棒,代代相传。

给奶奶上完坟,我们又来到竹沟革命烈士陵园。进入陵园,映入眼帘的不是许多人在缅怀先辈烈士,而是一副冷冷清清,垃圾遍布的景象。清明节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想必很多人应是到风景区踏青去了,所以显得冷清。这陵园的景色也不错,这些垃圾应是来这游览的人留下的。我拿起一把扫帚,和妈妈一起把垃圾清扫完。我愿烈士们生活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

清明节来历资料范文第2篇

清明节由来600字作文范文一

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元宵节,中秋,重阳节等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清明节,因为它的由来很耐人寻味。

清明节与春秋五霸晋文公重耳有关。重耳耳垂大,肋骨是连在一起的,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眸子。晋国内乱,公子夷吾和重耳逃亡在外。公子夷吾杀太子自封晋惠公,对他更加无礼,重耳只好带着狐偃、狐毛、介子推等人去投奔齐国,在途中公子重耳因连日吃野草,发病了,奄奄一息,可在荒山野岭中哪有大夫?为了就自己主公,介子推割下身上的一块大腿肉生火做汤,把肉汤送给重耳,他的病好了。

他到了秦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了晋国做了晋文公,国家建立之后,晋文公把手下的有功之臣都封了官,有人告诉他那肉汤是介子推的肉,说重耳忘记给介子推封官了。于是他后悔忘了给介子推封,可是现在六部的尚书都有人做了,他去请介子推去做官,谁知介子推隐居绵山,文公不忘本,就亲自去绵山请他,但是就是找不到他。

有人出了一个馊主意:烧山必他出来。但是介子推和老母就是不出来,后来两个人抱着两棵老柳烧死了。文公命一看追悔莫及,下令举国哀悼介子推,把绵山重新命名介山,规定每年的这一天全国不许用火,并要插柳,还将4月5号命名为清明,又称寒食节。

两千年来,我们中国人很重视这个节日,在清明节这一天家家不动火,只吃一些隔天的菜或青团之类的。近来我国又把它定为法定假日。让人们有时间去祭祖、扫墓、踏青。

清明节,标示着中国千百年来的一个传统,说明中国人是讲义气的,重感情的,中国人有恩不忘,正因为这个,我忒儿喜欢清明节。

清明节由来600字作文范文二

啊,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都赶着去祭拜自己死去的亲戚和朋友,有的人买和美酒;有的买冥币和香和烛。可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而且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救活了重耳。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是多种多样的,是说不完的,今天就讲到这里吧!从去年开始,清明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日,便于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祭奠亲人。清明节真是来之不易啊!

清明节由来600字作文范文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每当到清明节时,人们都会去扫墓踏青植树等。一提起清明节还得从介子推的故事说起。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着,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要给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愿意做,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看了清明节由来600字作文的人还看

1.我眼中的清明节作文600字三篇

2.关于清明节的作文600字

3.难忘的清明节作文600字

清明节来历资料范文第3篇

那么,如何在幼儿园科学地开展节日教学活动呢?我们尝试为幼儿构建适合她们认知发展水平的节日主题,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感知各节日的核心价值,从知识、情感、能力方面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让孩子从小知道自己的民族文化,让孩子们沐浴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海洋里。

我们在借鉴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园课题《传统节庆文化儿童化体验的研究》以及地域特点,尝试构建具有我园特色的节日主题,下面谈谈我们在实践研究中的一些做法:

一、确定各节日的核心价值,为确定主题目标服务

我园主要围绕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进行主题构建(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通过翻阅资料、请教专家,我们认识到四大节日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分别是:“春节-----辞旧迎新、长大一岁、新的开始。”“中秋节----团圆、思念。”“端午节-----竞争、驱毒避邪。”“清明节-----缅怀先人、感恩;冬去春来、季节轮换。”明确了各节日的核心价值后,为我们确定主题目标明确了方向。

二、主题构建凸显年龄层次,有重点的展开节日教学活动

无论是主题构建还是教学活动,我们都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实施,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主题安排上确定了年龄段目标:小班重在认识感知;中班重在操作体验;大班重在情感体验。以端午节为例,如:小班主要是对节日的一些元素的认识和感知,知道端午节的名称,时间是五月初五,以及端午节的一些风俗:赛龙舟、挂香蒲、挂香包、小孩穿五毒衣等,还可以参与一些欣赏活动,如:欣赏节日里人们过节的一些活动、节日环境、哥哥姐姐的活动。品尝活动,如:品尝粽子、咸鸭蛋等让小班幼儿在看看、听听、尝尝中初步的了解节日体验节日;中班则参与一些操作活动,制作香囊、画龙舟等,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来感知加深节日的一些风俗;大班则可以通过包粽子、赛龙舟、制作五毒衣等实践体验活动来达到一些情感的渲染,如通过话说五毒、制作五毒衣、送五毒衣等活动,了解端午节驱毒避邪的主题价值,并萌发关爱弱小的情感。这样我们在实施主题上就可以有重点、有目的的展开,并可以有效避免各年龄段在某一个知识点上的重复教学。

三、紧扣节日核心价值、有机融合五大领域内容

活动内容的选择是主题课程构建中最重要的部分,如何选择合理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的内容呢?我们以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为基点,同时融入时代精神,自然渗透本土节日文化的教育。具体操作时围绕核心价值确定主题目标,通过多种形式有机融合五大领域内容,使得节日主题思想饱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幼儿园指导纲要》提出:“主题的目标与各个领域的内容密切联系、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由于节日核心价值本身是由习俗提炼而得,也是我们确定主题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每一个活动其本质都紧密围绕核心价值展开,活动形式主要包括阅读、讲述、谈话、讨论、体验、操作、参观、游戏、专题性的节庆活动、纪念活动等,并巧妙地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融合进来,各种活动手段的交替使用,有益于幼儿对活动保持持久的兴趣,乐此不彼地主动参加活动,使幼儿能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如:“端午节”我们以阅读的方式为切入口,通过图片阅读、视频阅读、生活阅读等多种阅读方式,让幼儿获得端午节的节庆活动、来历、风俗等有关的知识,然后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操作、情感入手,通过幼儿的实践体验来获得更多更深的知识、情感、能力。如:端午节民间一直流传的小孩穿五毒衣的习俗,我们通过阅读活动让幼儿认识五毒———蝎子、蜈蚣、蛇、蜘蛛、蟾蜍(五毒的内容因地域差异稍有不同),知道这些有毒的动物在端午时节都会出来并容易伤害到小孩,于是民间就有给小孩穿五毒衣的习俗,这样我们又以五毒为素材设计成美术活动:画五毒、手工制作五毒衣、印染五毒衣等,最后送五毒衣萌发幼儿关爱弱小的情感,这样以五毒引出的阅读、艺术、社会领域的活动,帮助幼儿逐步理解端午节驱邪避毒的核心价值。同样端午节最有名的活动———龙舟竞渡,也可通过阅读、画画、体育游戏、歌唱活动、手工制作、社会体验等来帮助幼儿理解端午节所蕴含的竞争的核心价值。所有活动内容的选择从核心价值出发、为核心价值服务,立足于幼儿的视角,层层展现不同活动中对于节日核心价值的理解,通过多领域多形式达成主题目标。

四、打造节日经典活动,为主题锦上添花

为了能更好的凸显节日核心价值,为主题锦上添花,我园下重墨进行节日经典活动的打造,旨在让每个小朋友在每个节日中通过参与经典活动,留下对每个节日的深刻印象,活动中愿意表达、表现,从而理解节日的价值内涵。我们通过反复的推敲和专家的指导,对四大传统节日“经典活动”内容确定为:春节———老鼠嫁女;清明节———白花朵朵寄哀思;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嫦娥奔月。活动的设计要从幼儿需要、兴趣出发,关注社会发展,活动内容和形式都要以幼儿的兴趣点出发为幼儿所喜欢,这样幼儿才能轻松、积极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知识。

五、主题环境的创设、公共资源的预设和利用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更广的理解),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园充分利用环境进行教育,每到一个节我们就和孩子们一起搜集材料,一起来创设与节日主题相符的教学环境,每条走廊成为节日的盛典,墙面上有有关节日来历、传说、风俗的图片和文字,另一面上有小朋友自己动手制作的节日物品,如:立体纸艺的年糕、团子,泥工的元宵、月饼,剪纸的窗花等等,有亲子制作的物品,如:用废旧的红包做的红红火火的灯笼、用硬纸板、冰棍棒等制作的龙舟,用花布做的香包等等,使得我们的走廊成为节日一条街,这里有手工坊、美食坊,物品琳琅满目。让幼儿在节日的海洋里初步体验和感知该节日的民族文化。

清明节来历资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践活动;寻找春天;活动指导;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2008702

一、活动主题的产生和学情定位

“寻找春天”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产生,主要是基于下面两点的考虑:

一是我校从2012年起,每年的3月到5月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校园主题活动。

二是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植物发芽了,绿油油的,到处生机勃勃,给人以奋发的力量;春天的校@,绿茵茵的冬青,泛着新绿的嫩枝,竞相开放的各色花儿,好似美丽的大自然在召唤着同学们,希望同学们投入她的怀抱,感受她的无限魅力。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的素材,我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春天”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并学习观察春天的特点,探究春天自然界的变化、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和人类的活动,激发学生爱春天、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了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的能力不足。之前已经组织三年级学生开展参观校园的主题实践活动,学生对综合实践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

二、活动组织和活动过程的指导

为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有效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事先规划了活动流程,拟订了相应的指导策略。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开题指导,制订方案)

1.确定活动主题;

2.探讨研究子课题;

3.建立实践小组。

(二)实施阶段(课外实践,合作体验)

1.研究方案,组内任务,搜寻资料;

2.组织学生课外探究;

3.初步收集成果展示,中期交流;

4.再次完善方案,继续深入研究;

5.小组资料整理,制作展示媒体。

(三)总结评价阶段(作品展示,评价反思)

1.按小组展示收集成果,学生打分;

2.评价表交流,学生自我反思;

3.教师总结。

在理清本次“寻找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三个阶段及学生的任务之后,我们根据以往开展同类实践活动的经验,形成了本次实践活动具体操作的指导过程。

(一)准备阶段

首先是通过开题指导提出活动主题,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的主题、研究的内容、怎么研究等三大内容。在确立研究主题“寻找春天”后,我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归纳出研究的子课题。

在开题课中,我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且也关注到了对学生问题分析能力的呵护。在学生交流自己所得问题时,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到的问题是《春天为什么有竹笋》。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都是好的,应该获得肯定,但问题的表述及研究的价值,是作为老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的。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作为指导者的我,不去立即评判问题提得好与不好,而是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个学生说:春天到了,竹子自然而然地长出来了。

一个学生说: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植物发芽,竹子也发芽了。

此时,我问学生:如何提出更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同组的学生就相互讨论开了。

一个学生说:春天有哪些竹子会发芽,长出竹笋?

一个学生说:这个研究的范围太大了,我们身边也就两三种竹子,不利于我们研究。

一个学生说:那就研究竹笋的生长过程,这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最后大家确定了这个问题作为寻找春天主题的下一个研究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说明学生在独立思考,在分析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但往往却被我们的教师忽略,或者说因为担心问题被扯远,不能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利于课堂局面的掌控,而不让学生自由表达。但往往学生的勇于表达才是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目标实现的最有价值的体现。

在这个阶段中,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应通过延迟评判、引发冲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参与和指导学生对主题的“头脑风暴”式讨论,对学生的问题不做武断性评判,而是交给学生讨论,教师从旁点拨,这样既保护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帮助学生建立了问题意识。

(二)实施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开始根据活动计划开展实践活动,进入到子课题的实践阶段,这阶段重点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创造性表现。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主要指导策略是无为而治,适时有为而治,体现活动过程的开放性,具体环节如下:

无为而治:根据学生探究的子课题进行组内分工。在家长的帮助下,借助媒体的力量,或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或到市场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如有关春天的果蔬、古诗词、植物等就比较常见,资料的收集、整理也就唾手可得。

三五班的苏沁怡说:我负责的是查找清明节的习俗和来历,星期天,我把任务告诉爸爸妈妈,他们决定当一回我的小帮手。我凭着自己的知识,写出了关于清明节的活动,比如踏青、吃青团、做艾饺等,我还上网查找了关于清明节的来历。

有为而治:如学校组织春游的时候,可组织学生在十八里景观带、曹娥江边观察春天的动植物,如水塘中的蝌蚪、地上的野花野草。特别在学校开展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主题活动中,采取多学科联动,从科学课的种子的培育,到劳技课的环保花盆的制作,美术课中四格养花日记的绘制,品德课堂上的我爱我家――用植物装扮自己的家。通过各学科内容的整合,把“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做成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课外实践这个过程中,除了有组织的野外调查外,其他时间,家长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顺利完成野外采风、上网查找资料、家中制作食品等活动。我校的学生家长联盟就是学生校内校外综合实践的一支非常重要的指导力量,我们的家长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二课堂辅导老师。我们每学年通过调查表,努力挖掘家长的社会资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提供更为稳定和专业的指导力量。

三(5)班的章莹菲说:这次活动,我的爸爸妈妈也帮了我不少忙,他们帮我打字、收集其他我无法收集到的资料、陪我到野外去实地观察等等。

在这个阶段,我认为开放性原则应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为核心,引发交流、引起思想碰撞,形成符合学生个性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否则“开放”等同于“放羊”。

(三)总结评价阶段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积累了不少资料,是该进行总结的时候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整理能力和交流能力,我们用两周的时间开展资料的整理,制作PPT,花草种植组着手展台布置。

从实践活动和学生收集的作品当中我看到了学生合作、探索的身影,体会到他们在快乐地成长。

学生根据实践活动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还开展了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活动。评价内容丰富,评价角度多元,更好地帮助了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和进步。

三五班的李锦楠说: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认识了春天,理解了春天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现象,是我们在探究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希望下次还有更多的机会开展这样的活动。

三五班张涵依说: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我懂得了更多知识,学会了制作PPT,综合实践活动真棒。

在本阶段的活动中我最大的心得是,教师应始终以一个引领者、点拨者和激励者的身份存在,与学生分享,为学生解惑。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

三、活动达成的目标

学生的活动是出彩的,学生的收获是丰富的,作为指导老师,我也静下心来反思了整个过程。这次主题活动我们主要达成了以下三大块目标:

首先是知识目标。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和步骤有了进一步的体验和了解,通过多学科整合,使学生的知识面不再局限于某个空间,而是多维度的,还学会了种养殖技巧。

其次是能力目标。学生能自己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并组成研究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等活动促进协作精神、学习交流能力、欣赏意识的生成以及自主实践、口头表达、自我评价等能力的提高。

再次是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交往,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

四、教师的感悟

“寻找春天”实践活动还将继续,学生参与面可以更广。关于该实践活动我有以下三点感悟:

第一点,指导教师应该将自己放在合作者、参与者的位置上,与学生一起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

第二点,关注成果但更应关注活动过程的体验。经历成功和失败的切身体验,遭遇学科课程中难以遇见的现实生活场景,可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感悟。如果只注重结果,不重过程,那么这些认识和感悟将无法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清明节来历资料范文第5篇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中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佛教传入后,佛教中也有一种追荐祖先的超度仪式,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盆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且佛教也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节的习俗

我们称呼的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另一说七月十五)祭祖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的一些祭祀仪式。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