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变色龙教学设计

变色龙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变色龙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变色龙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变色龙》 整体感知 思维训练

初中语文教学属于语文基础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育就只着眼于基础知识的教育,毕竟,初中语文作为初中教育的核心课程,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更加需要在完成基础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教育,让学生学会从宏观上把握知识,学会在阅读中观察,在观察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从而实现思维的拓展。而在当前,许多语文教师只注重语文的基础性教育,或者说是知识性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探索性教育,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下面笔者将以《变色龙》为例,探讨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路。

一、趣味导入,整体感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的整体走向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大部分教师都会在课堂导入上下功夫,力图为教学完成一个好的开始。课堂导入,是切入课堂的重要途径,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我们所说的课堂导入,是不是只能作为一个小的切入口,学生是不是从中只能对课文“略知一二”呢?显然不是。课堂导入,可以作为课堂知识的一个小切入点,也可以作为课堂知识的整体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课堂导入,也能够让学生对本次课堂有个整体感知,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框架。

比如说,在《变色龙》的教学中,笔者就从整体思路着手,将导入作为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要义的一个关键环节。笔者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变色龙在灌木林间爬行时,身上的色彩不断变化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观察变色龙的肤色变化情况。这一导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笔者也顺势提出问题:“变色龙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学生自然知道是“变色”,因此笔者接着提问:“变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变脸’吗?”学生思考,然后讨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会“变脸”的人。学生意识到这一点,自然也对《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人物的性格有了清晰的认识。而这也就完成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关键一笔。

二、理顺框架,整体把握

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关键的一种。如前所述,语文是感性的,但也是理性的。因此,教师从感性教学要求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同时,也需要让学生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文章的价值或者框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就需要引导学生理顺课文的框架,建立起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变色龙》的教学中,笔者也重视了对学生整体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如笔者以奥楚蔑洛夫对“狗”的态度的变化作为教学主线,让学生根据文章的描述,找出这条变化的主线,以理清文章的整体框架。在经过思考和讨论后,得出这样的线索:听了赫留金的申述,不知道狗的主人是谁时――野畜生、疯狗弄死好了有人说好像是将军家的狗时――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下贱胚子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名贵的狗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野狗,弄死它算了厨师说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

通过理顺框架,学生就对奥楚蔑洛夫的人物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对故事的发展过程也有了整体的掌握,对文章的思想要义有了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文章的脉络上,对《变色龙》有了更多的阅读体验。

三、延伸训练,拓展思维

语文,是个宽阔的天地。可以说,语文包含了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等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也意味着,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需要从更广阔的世界去解读文章,为学生开辟更宽广的学习空间。这也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贯彻执行的策略要点。

在《变色龙》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针对文本,进行更大范围的知识拓展,甚至需要超越文本本身,探索相关的知识。笔者在教学中,就以文本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思考,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文章结尾写到:“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请设想一下,他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学生在这样的问题之下,自然会进行思考和探索。由于这样开放性的猜想话题,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能够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对未知进行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需要从基础知识着手,但更要从整体着眼,让学生在课堂中立足课文,并突破课文,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在思考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策略上,进行恰当的定位,并注意贯彻执行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姚银秀.中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变色龙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 弹性预设 个性阅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对文本进行静态弹性预设的同时,更要追求课堂现场的生态发展。

一.弹性预设,创生成

在课程改革注重教学的生成性的同时必须关注预设。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对教材和对学生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依照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张弛及情感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策略,让预设转化为生成,使课堂教学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没有备课时的周密设计,就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会有驾驭课堂的自信。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似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因此,预设应该是空间型的,富有一定的弹性,而不应该把每一步都预设,把每一个预设都框住。教师应渗透动态的、综合的、整体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充分预计各种假设的情形,并做出多种策略的准备。

二.个性阅读,促生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定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呵护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发言权,鼓励他们说出一点一滴的发现、评价、赏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阶段目标”中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理念和要求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完全应当给学生多元解读、自主发现文本涵义的空间。教师不能把自己置于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评判地位,主宰学生的思想和发言。不能粗暴地否定学生富有原创性的解读。

例如在教完《变色龙》后,为了深化学生对人物、对文本的解读,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在题目“变色龙”之前加一个表达语气的词,表达你的情感。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有人说:“啊!变色龙!”理由是这样可以表达对奥楚蔑洛夫、对黑暗社会的惊讶。

有人说:“唉!变色龙!”表达一种无奈。

有人说:“呸!变色龙!”表达鄙夷之情。

有人说:“噢!变色龙!”表达了然于胸之情……

这么多答案,出乎教师的预料,也让教师感到惊喜。虽然是短短的一句话,每个人的感受不同,同样是有感情朗读,每个人的语气也是各不相同,但都是那样的有滋有味。

师生对话要有平等性,鼓励学生说出有个性,有创意的理解,不是随心所欲地“自由理解”而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前理解”去阅读,对理解到的意义作出自己独到的价值判断,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意义和塑造新的形象并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用阅读去影响生活,健全他们的人格。

三.突发事件,推生成

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有的与语文教学有关,教师要首先迅速判断其教学价值,随机应变,抓住机会,促进“生成”,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良机,将其及时转化为新的课程资源和教育的“生成点”。如果教师单纯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强行要求学生回到先前的教学情境中和教学轨道上,则很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一次我正在上作文课,自己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却听得恹恹欲睡。“不好了!”突然,一调皮大王大喝一声,全班人的目光“唰”地转到了他的身上。我终于忍不住了,恶狠狠地盯着他,“你干嘛呢?”我厉声问道。“老师,她……她鼻子出血了!”调皮大王也许感受到了我的愤怒,立即调低了音量,小心地指着身旁的女同学。

果然,我一转头,发现该女生脸色煞白,血已经从捂着鼻子的指缝里溢出来了。学生们都慌了神,议论纷纷,有的甚至站了起来、跑了下来……看来课泡汤了,先处理事情吧!于是我大声道:“大家快想办法帮她止血!”这时有的同学提出止血妙招,有的忙着去办公室找脸盆、毛巾,有的用餐巾纸帮她擦血……而我根本插不上手,当我被这群学生感动的同时,猛地意识到这不也是一种机会吗!我决定调整教学策略。

10分钟后,教室里平静了下来。我先表扬了孩子们的热情、善良,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了“场面描写”几个字,让学生以刚才的突发事件为例,谈谈怎样写好场面……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受教师、学生、环境诸因素的影响,因此,课堂教学充满着各种变化和突发事件,它是对教师课堂应变能力和把握能力的考验。我们不能总是把这些突发事件视为对课堂的干扰,而应当换一种视角,因势利导,让课堂意外转变为课堂的有效资源。并对生成的资源进行适度拓展和发挥,以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疑而有求,巧生成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尽力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学生提出问题,是由于他们在学习中产生了新旧经验间的矛盾冲突,这反映出学生正在积极思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树立科学的课程观,不仅要“接住学生抛来的球”,而且要随机调整思路,真正做到“以学定教”。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经过激励、点拨,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在学完《呼兰河传》后,有学生提出:“文章第六小节“来了雨”,大榆树为什么就会“冒烟”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我首先问学生,你在下雨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过“冒烟”的景象?这里的“烟”到底指什么?围绕提示,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思路,开始抢着发言了……

以上这个例子,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把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或经验,提炼转化为一种可供讨论、思考的学习内容,使学习材料具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从而探究到了一些生活知识。

五.错误资源,催生成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布鲁纳也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真正的课堂会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教师要确立“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动态资源”的观念,善于捕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帮助他们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立即调整原有的教学设计,对“错误资源”进行信息重组,展开新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纠正错误的同时,生成新的知识。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学中只向学生介绍成功的方法和途径,将会破坏学生对学科思维的神秘感和好奇心。事实上,允许学生犯错误也是对其求异思维的保护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对失败原因的探讨及错误思维过程的反思,可提高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

变色龙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简介作者:契诃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合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二、感知故事,读懂情节1.复习小说的三要素,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2.课文明明讲了奥楚蔑洛夫判案的经过,为什么要以“变色龙”为题目呢?3.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的过程中,对赫留金、小猎狗的态度多次变化,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找出表明不同态度的语句,边读边画,完成屏幕上的表格。

    三、揣摩言行,读懂人物1.以笑脸与哭脸显示五次变化,让学生找出变化的规律,然后指出奥楚蔑洛夫判案的依据。2.读懂情节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奥楚蔑洛夫不变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1)请大家自由朗读第八至十节,边读边思考你读到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性格。(教师示范朗读第八节,学生分角色朗读)(2)在判案过程中,奥楚蔑洛夫有个举动不知是否引起了你的注意。他频繁地穿衣脱衣这个动作是否多余呢?这个动作,对表现其性格有什么作用呢?(3)第二十五节:奥楚蔑洛夫问时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追问“:洋溢”能否改成“流露“”展现”?“温情”能否改成“神情”?追问:这一趋炎附势的性格还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什么地方?(人称的变化上。)分角色朗读:同学们读奥楚蔑洛夫,剩下的内容老师来读,并小结。四、结合背景,读懂主旨鲁迅曾说:“契诃夫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他的作品不只是简单的招人一笑,一读自然往往会笑,不过笑后总会剩下些什么……”契诃夫写这篇小说,难道就是为了批判奥楚蔑洛夫这个可笑的人物吗?五、拓展探究,布置作业文章最后写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接着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要求设计的情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师总结,并推荐阅读契诃夫更多的小说,如《凡卡》《小公务员之死》《套中人》等。这次活动课前后分别进行了检测活动。检测是用同样的试题,用同样的时间。检测题来自课本配套练习题,共15分钟的题量。内容包括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本文的生字词训练;句篇部分,文本的句段相关内容训练;主旨部分,主要是考查对文本主旨的把握。内容简单,是选取平时练习册上的内容。这两节课,上课教师备课非常充分,对教材把握也可谓游刃有余。课堂上,教学环环紧扣,师生紧密配合,师生对话比较流畅,学生书声琅琅,议论纷纷,课堂的整体气氛比较活跃。听课教师的表现也比较平静。按照一贯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评价标准,大家认为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每个听课教师可以说出五六条优点,再提出两条不足之处。在评课活动开始之前,我观察到,两位上课教师的脸上洋溢着比较满意的微笑。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学习结果两节课结束以后,我们和专家一起进行教学研讨。魏本亚教授开门见山:我们都在追求“有效教学”,我们教师如何知道一节课是否有效呢?我们的研讨活动主要是还原这两节课。于是和本次活动上第一节课的钱老师开展对话。对话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几个方面展开。在“教师活动”分析中,听课教师一起帮助分析,列出教师的活动:出示图片,简介作者,分析小说三要素,概括文章情节,解题,梳理文章情节,找人物变化的依据,找不变的性格,研究对话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作者的背景、文章主旨,布置作业。学生的活动:欣赏视频,了解作者,概括文章内容,解题,读书思考,研究变色龙的几次变化,集体交流、分析关键句,了解社会背景,揭示文章主旨。接着,我们让上课教师回答:你认为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些什么?教师认为:学生应该会概括文章的情节,通过品读会分析人物的形象,能够深度把握文本。注意:这里教师是说“,学生应该会”,显然,这是教师的一种大概的判断。接着我们让教师思考:为什么制订这样的目标?我们的活动全部是围绕这样的目标进行的吗?有没有办法判断学生自己就能够弄明白文本中的一些问题呢?教师感到茫然,因为从来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接着,我们继续分析“这节课要抓住什么呢”。和教师讨论达成以下共识:文章情节,通过设计的表格填充,是可以完成的。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把握,通过引导学生读书交流、讨论,也是可以把握的。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呢?显然是“变”与“不变”。这是难点,可以通过研讨书本课后的习题,通过学习注释了解和把握。课文后面的习题设计其实就是我们要把握的重点和教师展开的思路。所以,本节课的基点应该放在哪里呢?即由“教”转变到“学”。为了引导教师深入剖析课堂,我们在征得上课教师同意后,把课堂前后检测的结果告诉大家:课堂前后的检测差距是七分。大家都比较惊讶,尽管大家都知道课堂进行了一个前后检测,但是教学的效果与预想差距太大。

    尽管学习的效果是不能通过一份笔试全部检测出来的,但是,至少这个结果是让大家失望的。一节课,就确定性的知识性目标来说,只增长了六七分,是我绝对始料未及的。而且在增加的分数里,我们再对所获分数进行细致的结构分析,问题就显得更加严重了。基础知识并没有增加,甚至有三名同学有所倒退,六名同学保持原来的分数。分数增加最多的是关于文章的主旨探讨。我们知道,教学中在这个环节,教师一般是最用力的,往往会讨论得最认真,也会进行最醒目的板书,学生一般会将之背诵下来。通过前后检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认知的进步是微乎其微的。根据我的经验,上完一节课,针对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考查,学生增加30分左右是比较正常的,而面对眼前这样一个数据,我无论如何也是难以接受的。我也承认,一节课里,学生获得的东西不可能全部得到检验,况且一些优秀的教师总会延展开去,给予学生许多课本之外的知识。但是就常态而言,在语文教学上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如果把学生的语文素养比作一栋房子,那么每一节课都应该实实在在地为之添砖加瓦,每一节课都应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良好的发展。那种既不屑于基础学力的积累,又不给学生以人类文明精华的浸润的虚假道德教育、空洞的理想教育以及无趣的审美教育,是对学生的戕害。面对这样的结果,我想,如果在课堂上一改传统做法,由“教”向“学”转变,删繁就简地提出统领性的关键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讨论、书写,甚至冥想,不理解内容的教师及时进行个别指导,从显性知识考查的角度看,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样的教学效果不会比上面两位教师教学的课堂效果差。

    课堂教学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怎样才能让学生得到充分地发展,这不得不引发我们诸多的思考。一个亟待实现的华丽转身这个案例引发了我们对语文教学实效性的诸多思考。其实,即使我不举这个研讨案例来揭示,语文教学的问题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一直处于最敏感的前沿,它被解读的空间最大,被解读的可能性也最多。但我以为,教师必须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上完一节课,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二是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取的能力是得益于我这一节课的教学吗?三是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学生学得更充实一些?正如前文所言,可能许多教师无法回答这三个问题。因此,对语文教学的救赎就是要让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请注意:这里是自我汲取,就是要我们的语文教育不要再表演和说谎,进行真实的教学,直抵学生的心灵;就是要积极建构一条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幸福通道,而废除秉承已久的“废品生产流水线”。为此必须至少在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摆正学生位置、简化教学过程等问题上进行深入研究,实现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一、凸显目标引领,关注目标形成教学目标是一节课行进的重要导向,教学是围绕目标展开的。教学设计之前,应当确立好目标。这里尤其值得探讨的是教学目标的表述问题。首先,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清晰预见“教学的结果”或者说“学习的结果”。对此,教师要有清醒的反思意识,备课中要多问自己,“为什么教”“要教到什么程度”。然后根据要达到的学习程度,设计“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的实质是一个“逆向设计”。

变色龙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中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式。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中不能过于绝对化,不能以自身的权威给学生绝对的结论,把学生的思维禁锢起来。我们不妨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发表自己在阅读中的体验,对课文中人物的评价,对文章中心思想的领悟,对某一事件的看法,或者对词句的辨析,等等。要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人云亦云,敢于对老师所给的结论提出疑问,精心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可精心设计一些新颖别致,构思精巧的问题,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激活学生思维。阅读的过程既是培养学生阅读技能技巧、积累语文知识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对自我、对自然、对社会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并不是互相分离的,而是融为一体的。前者的学习是为了阅读的有效进行,是工具,是辅助手段;后者的学习是阅读的目的,同时又是对前者的有益的实践。

从教十余年,我认为通过感知美的艺术形象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感知美的艺术形象是整个阅读过程的发端,犹如大河的源头、植物的根系,是阅读过程的生命之源。下面根据艺术形象的类型不同分别加以论述。

首先是对典型类艺术形象的感知认识,也就是对写实性作品的形象进行感知,着重培养学生概括典型的特征性的能力和分析概括典型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的能力。下面以《变色龙》的教学设计为例来说明。奥楚蔑洛夫是写实性文学中的典型的范例。把握这一形象必须把握他的特征性。典型的特征性就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表现出来的那种妥帖性”,它是指“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奥楚蔑洛夫的本质标志就是他的善于变色。作家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把他的这一本质标志突出地表现了出来。那么,学生要感知认识这一典型,就必须概括这一特征性。具体的做法是:学生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一系列细节描写,然后概括发现这一特征性,而不是由老师直接告知。这是感知典型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具体体现。回答时让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一而足,言之有理即可。这一过程中还伴随着对学生的分析概括等阅读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典型环境是指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典型人物产生于典型的环境中,并且“人物的性格要根据他们的处境来决定”,也就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人物”。这些论述阐明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可见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生活的土壤。奥楚蔑洛夫这一典型活动的典型环境是什么?那就是俄国十九世纪末黑暗的军警统治,以及在这个历史环境下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这两点必须由学生通过小说中的具体的描写来分析概括,而不是由老师告知。学生对此的探究过程,同时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

其次,是对意境的感知认识。这是抒情类作品的艺术形象。它包括对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的感知认识,对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的感知认识,对呈现生命律动的本质特征的感知认识,对意味无穷的美感特征的感知认识。下面以《紫藤萝瀑布》的教学设计为例加以说明。学生初步阅读便能感知到文中描写的景,提示学生从写景的方法方面把握文章写景的内容,可能会了解得更完整。然后,提示学生从表达的角度看作者抒写的感悟,对文章的情景的感知认识,就和阅读的技能技巧交织到了一起,两者相辅相成。对这些文章中实写的内容认识感知完成之后,要启示学生:作者描写盛开的紫藤萝并对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吗?如果不是,那么核心内容是什么?正如古人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这就促使学生考虑文章虚写的内容。这一内容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必太确定。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认识。可以比较权衡自己的观点的合理性。这是抒情类作品在感知形象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具体体现。意境表面来看是客观物的描写,但它传达的却是主观情感,展示的却是生命本身的美。这是因为“中国人抚爱万物,与万物同其节奏”。作者所描写的紫藤萝由盛到衰、由衰到盛的形象描写与人类的生命生生死死不断繁衍发展的这一虚写的形象有机融合构成的意境,体现艺术意境与宇宙境界的同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探求意境中的韵味,即体味意境中包括的情、理、意、趣等多种因素,这一意境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哲理思考与情感表达。学生的回答可以是充满个性色彩的。这是在感知意境时培养创新意识的另一具体体现。

变色龙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美育,主要理解为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美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一种教育思想,应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渗透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因此,就每个生物教师而言,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生物教学中的美育就是通过生物知识的讲授向学生们介绍有关美学的观点和内容,以此提高学生总体的审美能力。所以,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把生物学知识生动、形象、科学地向学生们作讲解,同时也要善于让学生们去理解、感受、发现生物知识中蕴藏着的巨大美学价值。把生物教学同美育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于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美育和生物学教学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一、生物学中的美学价值

生物学中的美学价值我主要把它分为三种: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一)自然美

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包括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四野等等,非常广阔多样。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人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的。生物的自然美主要体现在不同生物的各种形态、结构、颜色、声音等方面。地球上的生物形形,丰富多彩,据统计,生物种类总数不下200万种,大到海洋中的蓝鲸、高耸入云的巨杉;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它们或强健、或纤弱;或善跑、或善飞、或善游;或朴实、或妖艳,形态各异,又各具特色。仅绿色植物的花就可称之为千姿百态,如:大而艳丽的大丽菊、牡丹花;出淤泥不染的荷花;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傲霜斗雪的腊梅;刚直不阿的君子兰;随风飘逸的蒲公英……让人赏心悦目。也正是如此众多的生物点缀着大自然,构成了自然美的重要部分。还有很多生命体的结构和形态,也是自然美的体现。例如:讲解拟态时展示的枯叶蝶、竹节虫,在校园实习中向学生们示范的一碰就变形的含羞草,制作的染色叶脉书签,实验课上观察家鸽适翔的形态和结构特点等等,都体现出了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的和谐之美。

(二)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现象呈现的美,社会美主要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也体现在人类社会的实践成果上。人类的社会活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滋养生息,我们的精神思想和社会活动当然也离不开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的启发,例如:正是有了梅花的不畏严寒独立绽放,青松的不畏贫瘠依然挺立,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才有了“哪得梅花扑鼻香”“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佳句以及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外学者和艺术家们以生物为素材创作了很多文学艺术作品传承至今,滋润着我们的心灵,成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力量,其社会之美的价值的确撼人心魄。 纵观生命科学的发展,三大遗传规律、细胞学说的创立、《物种起源》的问世、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类基因图谱的描绘、克隆动物的诞生、人与牛胰岛素的合成、超级杂交水稻的育成,转基因动、植物的突破等等。这一桩桩、一件件骇世惊俗的巨大成果,正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本质力量的完美体现,从中闪烁着人类伟大智慧的光辉,真可谓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三)艺术美

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他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如果说自然美侧重于自然物的形式,社会美侧重于内容,而艺术美的显着特点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一方面,一切艺术作品都体现出一定的物化形态,另一方面艺术作品倾注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包含着创作者的加工、改造。郑板桥笔下的翠竹,齐白石的醉虾,徐悲鸿的奔马,梵高的向日葵都是取材于自然,但经过大师们的艺术加工通过线条、色彩、层次、质感的运用就赋予了更多的生命意义,突出了生物体最美的一面,动静结合,呼之欲出。这就是独特的艺术美。

二、在中职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感受美

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我们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让他们充分感受生物学知识中包含着的各种美。例如我在讲授鱼纲一节时,就制作了一个关于《神奇的海底世界》的PPT,把海洋中常见的一些鱼的照片和视频展示给同学们看,让同学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海底世界,令同学们对海洋充满了幻想和憧憬。

还有一次,在讲解生物的适应性时,我并没有简单了之地讲讲概念,而是通过实物和照片列举了十种生物,如:介绍了仙人掌的变态叶,菜青虫的绿色外形,北极狐和北极熊的体色,变色龙的变色原理,枭蝴蝶大眼睛似的花斑,乌龟的壳状结构,瓢虫的各种斑纹,包括蛔虫的形态特点等等,这些都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生态美。通过这节课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生物的生存之美,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生物进化的神奇和力量。

(二)注重课堂教学艺术,让学生欣赏美

生物课的内容十分广泛,教学形式也多样,有理论课、实验课、电教课,还有为期一周的教学实习,这就要求教师做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艺术化。例如我在讲植物的类群时,通过PPT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作了讲解和对比,在实验室观察比较了有关植物标本,也带学生进行了校园植物的识别,几种形式的结合就能让学生对植物各个类群的特征、代表植物及分类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这样不仅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要点,还能欣赏到自然之美。

(三)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感悟美

生物虽然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有的知识点学生还是觉得枯燥提不起兴趣。为此我充分挖掘语言的魅力,对学生进行了启发教学,让生物和美学完美地结合。例如:“望梅止渴”,我就利用曹操的典故,让学生了解身体结构的神奇;而“画饼充饥”就联系到人类的条件反射,讲到遗传和变异就用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会打洞”“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来比喻,通过这种新的授课方式,很多学生都能寓教于乐,轻松学习。

(四)有效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创造美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资源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来展示生物的美,例如:每节课我都要制作PPT,尽量多提供一些生物图片以及视频资源,这样讲解起来内容丰富,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我还组织了一次以“美丽的校园”为主题的视频大赛,让同学拿起手中的手机去拍摄校园里常见的景观植物并要求配以解说,这个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还提高了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结束语

我国的山河幅员辽阔,物种种类丰富, 美在生物学广袤无垠的知识海洋里,在人类攀登生命科学高峰的伟大实践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把美育渗透在生物教学中, 让同学们时时刻刻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领略美的魅力。在学习中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不断净化心灵,不断升华自我。

【参考文献】

[1]王永胜. 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期刊更多

现代涂料与涂装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染料与染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毛纺科技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