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理题

物理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理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物理题

物理题范文第1篇

物理题是物理知识联系实际的一种方式,习题教学是巩固概念、深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教师应当很好地掌握给学生题的质与量。本文对题的结构、形式和技巧作一些讨论,重点是阐明“迷雾”跟“推理”的区别,以及它的作用和作法。

【关键词】物理题 技巧 推理 迷雾 结构 形式

1.题的结构与形式

物理题由题型和题意两大部分构成。题型部分常为题头,由规定解与答的书写方式所组成。题意部分是正文,它由“已知”和“求”组成,是题的主体。

题的形式按题型部分的不同,分为:不写解型(选择题、填空题和作图题)和要写解型(回答题和计算题)两部分。

2.题的内容与技巧

题的内容是指题意部分选自哪部分教材。所谓力学题、电磁学题、热学题、光学题、原子物理学题、实验题、综合题等是按题的内容而给予的不同称呼。显然,本文所说的题的内容与题意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

解题时必要的心智技能称为题的技巧。心智技能主要是思维,解题的思维主要是进行推理和排除迷雾。若按推理次数、难度,又可将题分成两种类型。

2.1 低次推理型。这种题只需不多的推理就能获得答案。它往往取材于记忆性、常识性的知识,或者是概念、公式的直接应用,常采用的题形为不写解型选择题、填空题和作图题。

2.2 高次推理型。这种题必需经过多次、复杂的推理才能获得答案。它往往是定律、规律的实际应用,题解的过程反映了学生能力和水平,常采用的题形为要写解型回答题和计算题。并且,由于解的路径不一而常出现“一题多解”,这对启迪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极为有效,所以它是教师们十分关注的一类题。

3.题的迷雾

解题的思维不只是进行推理,有时还在于排除迷雾。

我们在题意中有意多给已知条件,或精心设制题解过程中的歧途,或是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答案,这样,学生在解题时须得判别真伪、排除干扰才能得到正确答案。这种在题意中设置的干扰,称为题的迷雾。

选择题是典型的迷雾性题。迷雾性计算题常见的有如下两种:

3.1 已知迷雾。通常的作法是多给已知条件。

例1:以40m/s匀速行驶着的公共汽车,进终点站前以加速度a=-10m/s2做匀减速运动。求汽车从减速起经8秒的位移S。

若用公式v2t-v20=2as,则S=80 m。但若用公式S=v0t+12at2,则S=0,出现谬误。8秒是多给的迷雾性已知条件。

例2:如图一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B的静止物体B、B上有一质量为mA静止物体A,A、B间的摩擦系数为μ。

图一

今有一子弹以左边射到A上并被弹回,于是A因此向右运动,开始时它相对于水平面的速度vA,若A逐渐带动B,最后与B以相同的速度v一起运动,问A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B静止时,在B上滑了多远?

若以B为参照物(或非惯性参照系),由牛顿第二定律,对A,有

μmAg+mA・μgmAmB=mAa相, a相=mA+mBmB・μg。

A在B上做初速为vA,未速为零的匀减速运动,有

v2A=2a相S=2・μgmA+mBmBS,S=12μg・mBv2AmA+mB。

注意,以上解题中未使用迷雾性已知――速度v。用上这个条件,取A、B和地为系统,由功能原理,得

-μmAg・S=12(mA+mB)v2-12mAv2A,

S=12μg(υ2A-mA+mBmAv2)。

两个答案不一致。如果取mA、mB为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将第二个答案化为第一个答案。可见两答案都符合题意。

已知迷雾要注意答案的唯一性,不要出观类似例二的毛病。

3.2 解迷雾。通常的作法是精心设制解过程中的歧途。它并非高次推理型计算题的“一题多解”,而是“解”过程中出现“歧途”。

例3:摩托车的最大速度是30m/s,要想从静止开始用40min追上前面1.0×103m处以25 m/s匀速行驶的汽车,摩托车至少应以多大的加速度a行驶?

如图二,A、B为两车运动的起算点,C为相遇点。

图二

(1)设摩托车做匀加速运动,vA =0, vC=30m/s,则a=υ2c 2(s1 + s2 )=6.4×102m/s2。

运动时间t=vca=4.7×102S>4.0min,不合题意。此即“歧途”一。

(2)设摩托车做匀加速运动,历时4.0min,则a=2(s1+s2)T2=2.4×10-1 m/s2。

末速vc=aT=5.8×10 m/s>30 m/s ,不合题意。此即“歧途”二。

(3)摩托车先在时间t内做匀加速运动,到末速达30 m/s以后,在时间(240-t)s内,做以vm=30 m/s的匀速运动。则vm=at,s1+s2=12at2+vm(240-t)。

从上列两式中消去t,得a=2.3m/s2即为所求。

显然,如果题意写明摩托车先做匀加速,再做匀速运动――不设置迷雾的话,那么,这道题就变得平平常常了。

题的技巧主要表现在推理次数及难易程度,然而题的迷雾作为技巧的另一部分,却常被大家忽视。前者是把“已知”和“求”之间拉开距离,后者是利用迷雾制造障碍,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中职物理题如果一味从推理方面拔高,题的内容难免超纲。从迷雾方面去设计题,对克服学生乱套公式的毛病,对培养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的习惯和提高识别是非的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总之,在题的技巧设计上“推理”和“迷雾”应配合使用,不可偏废。

4.结语

高质量的题必定是结构完整、选形恰当、内容重要、技巧高明的题。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讲究“精讲”,而且要精心设计高质量的题,要讲究“精练”。只有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方法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明明.物理(通用类).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隐含条件;物理;解题能力

G633.7

错综复杂的物理问题,难的症结,不仅在于试题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复杂多变,更重要的是解题条件隐蔽难寻。如何应用平时学习中积累的知识与能力将隐含条件挖掘出来是我们解决物理习题的关键。

一、从变化过程中挖掘隐含条件

有些物理变化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个或者几个隐而不漏的条件,如果这些条件被忽视,就会误入歧途,导致错解,从而得出不正确结论,所以解答物理题时一定要正确分析物理过程。把握过程特点,是正确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

【例1】长为50cm的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拴一小球,今从悬点等高处且距悬点30cm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求小球到达最低点的速度。

分析:在细绳没有张紧前,小球的下落为自由落体运动,当细绳张紧时,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小球已经下落了所以:

当细绳张紧时,由于绳不能伸长,所以沿绳方向的分速度立即减小到零,小球以垂直于绳的分速度向下摆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

联立求解得:

在上例子中,轻绳突然绷直,隐含着相连两物体在沿绳方向的分速度相等,如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则另一端物体在绳方向的分速度迅速变为零。

二、从题目的关键词挖掘隐含条件

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题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语言,或是对题中所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抓住关键词语,就是抓住了隐含条件。有些题目阅读量较大、往往包括较长的文字介绍,使问题显得很复杂,解答时需要学生自己抓住关键词语从题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联系、综合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通过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程,灵活地处理解答。这些关键词在题中往往是明确给出 的,如“瞬 间”、“瞬 时”、“突 然”、“猛 地”、“刚好”、“至少”、“最值”等等,若能及时捕捉住这些关键词,挖掘其中隐含的条件,就能顺利解题。

【例2】如图所示,物体甲、乙质量均为m,弹簧和悬线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在悬线被烧断的瞬间,甲、乙的加速度值应为( )。

A.甲是0,乙是g B.甲是g,乙是g C.甲是0,乙是0

D.甲是g/2,乙是g

分析: (1)“悬线烧断瞬间”隐含的物理条件之一是悬线拉力瞬间消失。

(2)“悬线烧断瞬间”隐含的物理条件之二就是弹簧上的弹力还没来得及变化,即弹簧上的弹力在悬线烧断前后两种状态下,弹簧的弹力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3)弹力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f=kΔx,Δx要发生变化需要速度v在时间上的积累Δx=vΔt,而瞬间Δt0弹簧还没有来得及发生形变,即弹力大小、方向均不变。这一隐含条件是解答本题的着眼点。

解析:此类题的解答,可分两步:即断前和断后特定状态下的受力分析。断前的受力分析,

三、从物理模型中挖掘隐含条件

挖掘隐含的理想化条件,构建物理模型是求解问题的重要途径。有的物理试题常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隐含在有关词语或题意中,需要运用理想模型去捕捉和挖掘。

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是物体在某种条件下的近似与抽象,如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理想电压表等等;或者是理想化了的物理现象、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等。如何从实际的物理场景中建构或识别物理实体(过程)模型,这不仅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更是学科素养的重要体现。在有些问题中所设的物理模型不是很清晰、不易直接处理,需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恰当地将复杂抽象的问题或过程向隐含的理想化模型转化,就能使问题得以顺利的解决。

参考文献

物理题范文第3篇

考试是知识、能力、心理、意志等综合因素的大比拼。要取得好成绩,首先要有扎实的知识,熟练的技能和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考生的心理状态、临场发挥以及应试策略也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考试成败的关键,愿以下的应试策略能帮助广大考生在物理考场上少失误、多得分,夺取考试的好成绩。

1 ―准确运用定义、公式、原理和规律

物理定义、公式、原理和规律是解答物理题的依据,解题时应认真分析题中条件,灵活、准确,巧妙地应用定义、公式等,确保解题过程和结果的正确性。

例1一台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2Ω,将这台电动机接在220V的电路中,正常运转时,通过线圈的电流是10A,这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_____W。

的适用条件,就会出现以下三种错误解答。

因为电动机正常运转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而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才是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所以

2 善于挖掘隐含条件

物理试题中的“条件”是解题的前提和根本,但是有些试题中的某些条件是隐蔽起来的,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这些明而不露,暗而有影若明若暗的隐含条件,去解决物理问题。

3 运用特殊公式求结果。

特殊公式是指在解题过程中推导出来的公式,运用这些公式可简化骤和节省时间,特别是在解答不要求写出过程、步骤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时,显得快捷、方便。

4 巧识题中“陷阱”

在物理试卷中,考查基础知识的试题约占60-70%,但是为了考查学生是否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方法,在试卷别设计了一些易做又易错的“陷阱”题,需要我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巧识题中“陷阱”,绕过它而步入坦途。

例4如图1所示桌面上一物体在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当物体离开桌面时,它所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沿竖直方向下落。

B.沿虚线方向运动。

C.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因为题中布有与实际生活中相同的现象――用力把物体沿水平向右的方向推出桌面后,物体沿图中虚线运动的“陷阱”,从而使不少考生错选了B。要知道此时虽然撤去了推力,但物体还受到重力的作用,不符合题设中“物体所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的条件,所以根据题设,物体由于惯性,必定以离开桌面的速度向右 作匀速直线运动。故选C。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只要我们做到多看、多思,就能越过“陷阱”,准确答题。

5 避开“熟题效应”的影响。

试卷发下后,考生们发现试卷中有认为满有把握的“熟题”,从而解答时,受“熟题”的束缚,跳不出“熟题”的框框,对题中变化的条件视而不见,仍按原来思路解答,而答错了题。实质上这是一种潜在的规律――“熟题效应”在暗中支配,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审题,克服思维定势,避开“熟题效应”的影响,找出问题的区别,方能避免出错。

例5小芳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1)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是;_____(2)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节,使电压表读数为2.5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W;(3)小芳同学联想到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5次灯泡的阻值,如表所示,她又将5次阻值求平均数,得到小灯泡的电阻为7.15Ω。你认为她这样做合理吗?(选填“合理”或“不合理”)。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

解析对题中第(3)问,不少考生受伏安法测电阻中,为减小误差,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数这类“熟题”的影响,认为小芳的做法合理。实际上小灯泡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小芳根据5次灯泡电阻求平均值是不合理的。

6 周密思考不漏解

为了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发散思维能力,物理试卷中往往在有些题目中设置了不确定因素,因此解题时,我们必须全面细致的探讨,严防结果遗漏,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例6己知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2N,阻力是5N,阻力臂是5cm,为了使杠杆平衡,动力臂的长应是多少cm?若将阻力增大2.5N,动力不变,要使杠杆重新平衡,支点应向哪侧移动,移动多少?

(2)由于题中杠杆支点位置没有明确交待,所以杠杆可能为单侧杠杆或双侧杠杆。

若杠杆为单侧杠杆,如图2所示,当阻力增大2.5N,要保持杠杆平衡,支点O应向左侧移动Lcm到

若杠杆是双侧杠杆,如图3所示,当阻力增大2.5N要保持杠杆平衡,支点O应向南侧移动L到O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7 巧思妙解省时间。

一道物理试题,若能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巧思妙解,不但能提高解题速度,节约有限的考试时间,还可以训练自身的创新能力。

例7 有一位同学白天从镜子里看到一时钟的像,钟面像中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如图4所示,时钟实际所示的时刻是______。

解析 由于我们看到的不是具体的时钟,而是时钟的像,有些考生不是无从作答,就是解答错误,若我们把这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这结果便可立即得出。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和物是关于镜面对称的,将试卷翻过来,从试卷背面迎着光看成像图,便可直接读出时钟实际所指时刻,由于是白天观察时钟,所以实际所示的时刻是10h25min。

物理题范文第4篇

一、克服思维定势

要灵活应用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包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常识来解决问题,尽量克服原来习惯的束缚.

例1 如右图所示,物体M用两根长度相等且不可伸长的线系在竖直杆上,它们随竖直杆转动,当转动角度ω变化时,各力的变化情况是()

A. 只有超过某一数值时,线AM的张力才出现

B. 线BM的张力随ω的增大而增大

C. 不论如何变化,BM的张力总大于AM的张力

D. 当增大到某个值时,总会出现AM的张力大于BM的张力

解析 本题大部分同学根据对物体的受力分析用向心力公式求解. 我们不妨想一下,如果我们自己让小球转动,当小球转速很慢时,AM应是松弛的,随着转速的增加,M飞得越来越高,A、M之间有张力出现且张力越来越大,同时BM上的张力也随着M飞得越来越高而逐渐增大,所以A、B正确. 在竖直方向上,BM的分力应与M的重力及AM的分力之和互相平衡,故BM的张力总大于AM的张力,即C正确.

二、敢于求异变通

在解题时有目的地沿着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多模式、多思路地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敢于“求异”,有利于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例2 一辆汽车由A站出发,前5 min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 min后停在C站,已知A、C两站间相距2.4 km. 求汽车在这段路程上运动的最大速度值.

解析 大多数学生在求解时都是按照这类题的常规解法(公式法)解,步骤较多较繁,而且整个过程中何时速度最大,并不能立即判断出来. 如果用图象法解,则解题过程直观简明,步骤简捷.

画出v-t图象,由v-t图象的物理意义知,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在数值上等于汽车运动的总位移.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易得:s=(vm×t)/2,则

vm=0.6 km/min=36 km/h.

三、善于逆向思维

例3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后停止,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最后1 s的位移与4 s内的位移各是多少?

解析 题中所述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可画出物理情景图,用解决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求解,但方程求解较困难. 因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匀变速运动,故遇到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到停止的情况,可以用逆向思维的方法,用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处理.

将时间反演,则上述运动就变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t24- at23=x4. 解得 a=4 m/s2.

所求的最后1 s内的位移x1= at21=2 m.

4 s内的位移x4= at24=32 m.

四、要会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就是一个物理问题用多种方法求解. 要学会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一题多解,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优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例4 已知从同一地点用相同的速度先后竖直向上抛出A、B两个小球,B比A晚抛出2 s,若抛出时速度均为50 m/s,问B在抛出后多长时间与A在空中相遇. (g取10 m/s2)

解析 令所求时间为t.

方法一:A、B在空中相遇,即A、B的位移相等,则

v0(t+2)- g(t+2)2=v0 t- gt2.

解得t=4 s.

方法二:由于初速度相同,由竖直上抛的对称性知:相遇时两者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vB=-vA,即v0-gt=-[v0-g(t+2)].

解得t=4 s.

方法三:由竖直上抛的性质知: A比B多用的2 s是A上升过程最后的 1 s和下落过程的第1 s,所以相遇时速度大小

vt=gt=10×1 m/s=10 m/s.

所以t=(vt-v0)/g=(50-10)/10 s=4 s.

方法四:由于A、B初速度相同,A、B相遇前的运动过程,刚好可以组成A的一个全运动过程,则有

t+t+2=2×v0/g.

解得 t=4 s.

五、经常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是指在一道习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不断变换习题条件,由浅入深,逐步深化. 它既可以巩固已有知识,又可以发展智力,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5 如图所示,一束β粒子自下而上进入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发生偏转,则电场的方向向 ,进入电场后,β粒子的动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物理题范文第5篇

一、从心理角度分析错误原因

意大利学者 Giorcio T・Bagni 对学生错误原因的分析比较注重心理方面的情感因素,他认为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首先,学生喜欢简单的、容易的和著名的方法、思想;其次,学生害怕困难的东西,害怕题目无解.德国学者 Hendrik Radatz 依据信息加工理论的基础,将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划分为5个方面:语言困难、空间感知困难、已有知识或经验的不足、思维僵化(主要包括持续言语的影响,联想的错误、干扰的错误、同化的错误、负迁移的错误)、不适当的应用或推广。从学者对错误的研究可以看出,关于错误研究的领域在不断扩大和深入,人们对错误的理解以及错误原因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变化,而且学生错误的合理性逐渐得到许多一线物理教师的认可。同时,越来越多的教师也意识到,对于错误的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诊断与治疗,更应该把错误看做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二、处理错题的价值

一方面,“处理错题”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和掌握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另一方面,“处理错题”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与辩证思维的训练。错与对是一对矛盾,在弄清正确解法的同时,知道哪些解法是易犯的错误,对学生牢固掌握正确的解法,真正懂得其中的道理是至关重要的。

三、采取措施

(一)师生都建立错题集

所谓“错题集”就是准备一本较厚的笔记本,把平时作业及考试中做错的典型性习题找出来,把这些习题从讲义或试卷上“剪切”下来,“粘贴”并整理在笔记本上。它既是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料的宝库,又是教师改进教学,探索规律,研究学生的重要依据,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二)分类整理

以考纲涉及的知识点为依据,分类整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错误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类错误

例如概念错误,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我们通常所说的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一方面指的是要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同时也要求明确其外延。所谓外延,即概念所涉及适用范围和成立条件。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理解或实际运用概念时,有时会缩小或扩大概念的外延,从而造成错误。

缩小概念外延情况,如对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处于超重状态的物体,学生只考虑其向上加速的情况,忽视了向下减速的情况等等。

扩大外延的情况,如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而学生有时就扩大为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等等。

2.方法的应用错误

例如类比是人们认识新事物或有所新发现的重要思维方式。但类比不是一种严密的推理。正确恰当地运用类比,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如可以把原子中电子绕核的圆周运动与人造卫星绕地球的圆周运动进行类比。但是,如果类比不当,就会造成错误。例如,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是非常相近的两个图象,形同意不同,差别只在于横轴表示的物理量不同。一旦学生类比振动图象的画法去画波的图象变化,就会做错。

3.不良的解题习惯导致的错误

如审题不清,受力分析不明,物理过程模糊,死套公式,解题不规范等。

(三)开设专题讲评课

1.讲是纠正错题的有效手段

老师要抓住典型性、综合性、灵活性、多解性和多变性的典型错题,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通过这样的思维聚合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不仅仅是老师讲,学生也得讲。首先要讲清错题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定律,物理情景和条件挖掘;其次要讲清做题的方法和思路、切入点,为什么要选择对应的规律与公式;最后要讲清题目的规范答案。

讲请以上问题,既能深化该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能力。通过讲,学生还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与方法,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2.评是总结提升的过程

开设学生自评和互评活动课,当学生处理好错题后,让学生总结做错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老师和其他学生也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活动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监控、自我修正的能力,并且在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深化所学知识,增强合作精神。

(四)要有针对性练习

对于每一类错题,讲评后要进行针对性训练,这就需要好的针对性练习。针对性练习要能反映出错题涉及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思维方法。因此老师首先要在选题上多下工夫。题目要严格筛选,要有针对性、层次性、新颖性。其次,老师有计划地指导,培养学生解题的好习惯。注意规范地做好针对性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

(五)反复练习,循序渐进

错题集建立和整理以后,要充分利用,定期翻看,反复练习。时间间隔自己决定,比如一周,也可以两周或一个月,尤其在考试之前更应该把错题集拿出来看看。学生复习时,对完全弄懂的题划掉,忘记了做法的题做上标记,及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作为以后复习的重点对象。长此以往,经过多次的“筛选”,直至这些题目完全掌握。在反复练习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