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踩踩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岁月不居,一晃眼,我已不是当年那个被母亲叫去放牛而哭泣的小男孩。一路走来,多少次在跌倒的路上蹒跚地爬起来,咬着嘴唇,忍着不哭出声来,泪水一滴一滴掉下来。我用双手擦干委屈的泪水,有时,也会禁不住热泪盈眶。二十二年了,这样的生活也没有发生什么改变。昨夜,我做了一个晚上的梦,梦里梦外都是和母亲有关的,我在梦中画了一幅画,那是属于我们一家人的,母亲在芒果树下给我缝裤子,大姐、二姐、三姐也都围着我坐在母亲的身旁,他们在剥花生种,那年幸福的时光再也寻不回。
几年前的事情看上去很遥远,可回想起来,它却在脑海里,近在咫尺。那年我才9岁,记得,我背着双肩包,站在校园的主楼前,当五星红旗冉冉地升起,行注目礼,唱国歌后,我再一次从学生的队伍中,穿过密密麻麻的人海,昂首阔步,带着微笑,自信地走上领奖的舞台,三年级总分成绩第一。奖状是一本红色的小本。那时的我,牢记父母的教诲,认真学习,所以总是取得很好的成绩。
记得,每次上学前,父亲总会帮我穿衬衫,他摸着我的小脑袋说,在教室要好好读书,不要乱跑到外面玩。然后我才去上学,其实,从我家出门,走几步就到学校。以前觉得有一个很爱我的父亲,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学习上,丝毫未觉得一点疲倦。可如今,年少的幸福已经渐行渐远,我再也找不回那个一心一意对母亲给我温暖的爱的父亲,总觉得只要我够努力,父亲就会全心全意和母亲生活,似乎这都成了一道我无法下笔完成的试卷,父爱这道题,我到底能答对多少道呢?我像是父亲放飞的一只断臂的小山鹰,自己寻觅食物,无论遇到多大的狂风暴雨,也没有为我撑起一片天的父亲。而我拥有的是母亲给我的半边的灰色的天空,我使劲用画笔在灰色的天空画出一条一条有色彩的彩虹:
彩虹下,一座老屋落在东北村的偏僻的角落,三个姐姐都在芒果树上摘芒果,而我在树下捡落地的熟透的鸡蛋芒果,落日的余晖洒落姐姐肩上,大姐笑着说,还有一个大大黄皮的鸡蛋芒挂在东北的小桠枝上。二姐眼睛一亮,全身快速往前一倾,脚跟抬起,左手“咯咯”一声,芒果掉了下来,三姐在树上的最下面的粗大枝条上,蹲着吃芒果,“啪!啪!”两声打在三姐的头上,我在树下“哈哈”大笑。
断断续续想起以前的事,我眼里也泛起了泪水。在我的记忆深处,老屋后院有五分的空地,中间有一棵三米高的鸡蛋芒果树,围绕这棵大芒果树,还有着几棵小芒果树、三棵石榴树、一棵黄皮树、荔枝树、龙眼树……没有怎么加意的照料,但是在这片丰饶的空地上,所有的果树到了开花的季节都会恣意地顺着生长的季节盛开美丽的花,然后结果。有些人,有些事,有些风景,就像这些果树一样,到了开花的季节,一朵一朵花,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露在枝头处,任暴雨淋、烈日晒,既脆弱又坚强,它见证了生命的成长痕迹。我常想一家人在果树下其乐融融的样子。
自剪一片蓝天,一路踩踩画画。冬天的芒果树开花了,掉落的花粉被树下的小鸡当作食物来觅食,牛篷上爬满了四季豆藤和饱满的四季豆,绿油油一片,象征着新生活会是崭新的,不忘的时刻,是当果树上结满了各种果,收获的季节总是令人欣喜的,三姐被芒果打到的那一瞬,永远停留在九岁的那个冬季!儿时的那一份快乐如今还能拾起多少?
一次读书,偶然读到这样的话:“但得此心春长满,须知世上苦人多”。我会做一个惜爱惜生的人,愁满心的时候,抬头望望蓝天,不如意的事情,终究都会好起来的,所谓“否极泰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母亲说,生活中,过不去的不是一个坎,而是心中的一种执迷。昨夜的雨,从不曾为谁而逗留而感动而洒落;青春岁月,从不会为任何的伤痛而驻足而眷顾;生活,也从不因人的迷惘而不前进,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即使我们对过去有太多的不舍,而无法忘却。一些事,适合埋藏在心底;一些痛苦的过往,即使是泪水流干了,即使是使劲全力也扭转不了一家人的生活,唯有适合无声无息的忘记;一些经历,不需要很多人懂得、理解,只要自己清楚在苦难面前不退缩,雨中不奔跑,放牛时不哭泣,在地里不偷懒,上山砍柴,在一片蓝色的天空里,悬崖边上,做一只勇敢飞翔的小山鹰。离开温暖的巢穴,离开温暖的小岛,坐56个小时的火车硬座来到了冰雪覆盖的北方,北方的雪飘落在我的肩上,我知道,雪后是春天,需要重新整理自己的心情,努力让自己和清晨里的鸟儿一样,站在高处,努力地拍打自己被雨水淋湿了的翅膀,然后微笑着飞向蓝天,给自己剪一片蓝天,一路踩踩画画!
模糊的记忆,牵动着年少的情怀,依然记得年少的那一份执着,我想,无论过去多久,无论那一份执着被岁月摧残到了还剩多少,我还是相信“纵有疾风来,人生不言弃”。
我不再是那个只会哭的少年,我要为母亲剪一片蓝天,一个只有幸福没有泪水的天空,一个只有阳光没有黑暗、阴冷、潮湿的家。
打开窗,一片湛蓝的天空映入我的眼眸,云层渐渐散去,鸟儿在芒果树的枝桠上舒张自己的翅膀,新的一天,阳光照射后屋,我想后屋也是一番欣欣然的画面。
豆篷上的豆角沾满了露水,晶莹剔透,洁白如雪,绿油油的蔬菜,小鸡和母鸡在树下啄食,这一幕愉快的情景,竟然永难遗忘。
几年后,我再想起故乡后屋,就会想到那被雨水淋湿的一棵又一棵果树,想起树上的姐姐,想起在屋前忙着生火烧饭的母亲,天井里砍柴的父亲,心中浮起一丝丝怅恨。
有一个下雨的夜晚,我躺在屋里的床上读书: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被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修列《兵法》;不韦适蜀《吕览》传世;韩飞囚秦《说难》、《孤贲》;司马迁耻于宫刑发奋著《史记》……
保持一颗溪水般纯净的心,坦然面对一切过往;保持一颗大海般宽广的心,容纳苦难,对着阳光微笑;保持一颗年少般的心,用笔画出淡淡的幸福!为母亲、为姐姐点燃一盏世间灯,让泪水洗去眼里的灰尘污垢,让心、眼愈明亮清新,让笔下无一点尘埃,让温暖从笔尖袅出芒果花香,飘满故乡的老屋。
记得从《逃难生涯》活过来的郭舅公说,要我做一个会飞的山鹰,飞向更高的天空!
在人生之路走着。经常会遇到岔路,不知道走哪一边才能去到下一个成功点。没有关系,选一条自己顺眼的。反正成功总在前面,就算走了弯路,最终还是到了那里。有时,还会卡在道路中间。前面巨石拦路,无法前进。没关系,咱就算用勺子挖,也可以挖出一个身位。还是不行?那回头看看。有俺在后面,你就踩在俺肩上爬过去吧。赴汤蹈火太吓人,两肋插刀太血腥。让你踩踩还是可以的。如果依然不行。没关系,咱们一起回到岔道口,再走另外一条。
因为人生从未把路堵死,如果它堵住了这一条,必定开了一个缺口或者隐藏了另一条小径。只是它也从未许诺让你轻易通过。想要到达成功,必先要走上一条路,至于这条路能不能直接到达,那要走过才知道。如果一直在岔道口徘徊,就算是耗尽一生,终究也无法靠近成功半步。
“大家知道今天这节语文课要干什么呢?”孙老师说。“猜字谜!”一位同学说。接着老师让我们分成男女两组,并说明了游戏规则:一方给另一方出迷,两分钟内猜出,得满分十分。如果超过,出题的一方可提供提示,但是分数减半,得5分。好啦好啦开始啦!
男生先开始,张梓楠一向是班中最调皮的,自然,字谜在他手中也逃不了。“死者为大”张梓楠把这四个字大大的写在黑板中央。死者为大,我在草稿纸上把死摆在其它字的每个方向,可是,这根本就不是字嘛!怎么办?只能让男组提供提示。张梓楠在“死”的上方写了一个大大的“尸”字,“??rdquo;我不认识这个字呀!公布答案……啊!答案真的是“??rdquo;,原来这是一个繁体字!
这使我们女生“反抗”了,“他们的题目太难了”“这样的题目根本就猜不出来吗!”“就是就是!”女生们此起彼落地开始向老师反抗。老师上下两难,说“我来出题,你们抢答吧。”
老师先出了一题“东边日出西边雨”雨就是“氵”“氵”+“日”不就是汩汩溪流的“汩”吗?我大叫一声:“老师,是汩吗?”“对,女生得十分!”
接下来,老师出了一道难题:独生子。独生子,是什么啊?我开始在草稿纸上乱写,但怎么样都写不出来。过了好久,老师见我们都没有做出来,便给了提示,“独生子有什么?没有什么?”可是我还是不懂,这是张梓楠大家一声:“老师是妩媚的妩。”没想到,他竟然对了,老师开始向我们解释:独生子就是没有女儿的,无女不就是妩媚的“妩”吗?课后,我回家一查,其实答案也可以是“兀”因为独生子就是一个儿子。
过了好久,女生还差男生5分,突然我脑中想起一个字谜,我便自告奋勇,在黑板上写上“横看是块土,竖看也是土。翻来覆去看,真是一块土。”我心中想着:哼!这下子难住你们了吧?看你们还能不能猜出来!“正得意着,一个男同学大叫一声”田“他们都猜出来了,我总不能说错吧?”对了!“他们男生传来一声耶的欢呼声。
就这样我们就一直猜到下课,两方互不相让。最后,女生还是差男生5分。
字谜真有趣,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我喜欢字谜,喜欢语文!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然有足够分量引发足够的猜想。
虽然目前她的具体方案已经确定,但这个秘密目前只存在全球少数几个人脑子里,吸引着数以十亿计的头脑为此“浮想联翩”,欲罢而不能。
这也正是此种盛事的益处,有人把北京奥运会比做中国人的“大年三十”,颇有意达之处。事实上,过年的当天固然一团喜庆热闹,年前的苦心忙碌更是渗透着充实的幸福,更令人上瘾。眼下这愈演愈烈的猜想也是如此,这种对于幸福的猜想想必在充满悬念焦虑的同时,也充满了喜悦和激情。 光是这种种猜想,足以构成一个充满魅力的图景。
关于开幕式演出
这一重要环节与一个人密不可分,这个人也从而成了风口浪尖第一人。
因此,对于这五十多分钟表演的所有猜想,都不得不围绕着这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面对各方媒体的不断追问,张艺谋一直表现得颇为冷静,“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规定,我在两年前就签署了很厚的保密协议,我觉得这也是为所有的观众着想,最终的目标就是给全世界观众一个惊喜。就像拍电影一样,我肯定不能在上映之前就把内容告诉大家,不然也就没有意思了。”
作为电影导演的张艺谋,在自己的大银幕创作中一直最钟情红色。对于奥运会开幕式的主色调,这位以夸张运用民族元素而闻名的导演曾表示:“我确实很喜欢中国红,我觉得‘鸟巢’的红色就非常棒,但是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要表现的东西很多,不能用一种颜色概括,应该是千姿百态的,五彩斑斓的。”
张艺谋称:“我个人非常喜欢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应该是博采众长的,我希望能更加精彩。”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征集笑脸。对此,张艺谋说:“我们向全世界征集儿童的笑脸,现在收到许多,我几乎过几天就要看一次。每次看到那些儿童的笑脸,我都会很感动。不同的肤色、不同的人,他们的笑容非常灿烂。”
“我稍微透露一点儿,万张笑脸将在开幕式文艺表演尾声的某个瞬间出现,我们将在一个特别的瞬间展现万张五大洲孩子的笑脸,我相信那个瞬间一定会非常感动人。因为,我们希望人类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的世界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不过,“真的不能透露太多”的他,还是透露了一些信息。张艺谋说,“开幕式中真正的文艺演出只有五十多分钟,要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包容其中十分不易。我希望找到一个人性化的充满感性的切入点。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个表演我们首先要说的一句话是‘我们是谁’,然后要告诉全世界‘我们与你们是一家人’。”
在开幕式文艺表演方面,我们可作的猜想都是建立在以上可推测的事实之上的。
虽然林林总总的猜想阵容过于庞大,但是仔细看来大致还是可以整理分类如下:
猜想一 表演元素体现传统中国色彩
沉睡的兵马俑,醒目的红灯笼,激昂的安塞腰鼓,五颜六色的大彩带,和着绕梁的唐乐,梦回震撼天地的开元盛世。外界普遍认为,张艺谋会在奥运开幕式上继续自己电影风格。毫无疑问,这种中国符号也是张艺谋最不缺乏的东西。
灯笼、旗袍、太极拳、兵马俑、小女孩、茉莉花,雅典八分钟。虽然褒贬不一,但元素却已经一目了然。
实现指数:
张艺谋是一位很中国的导演,有人认为他“土”,但他拍摄的带有中国元素的电影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所以,可以想像,张版开幕式不会脱离这种风格。
猜想二 上演传世皇家盛宴
台上的酒宴还没有结束,张艺谋会不会让他们在2008年把杯里的酒喝完?不少人认为,也许奥运会上会看见盛世朝代的历位君王,一场豪华的皇家盛宴也将掀起大戏的:雕梁画栋、玉树阑干、唐明皇、杨贵妃。把酒言欢,歌舞升平。恢弘的宫殿、雄伟的长城,一幅幅如诗般的画卷,将把黄金甲的华丽尽融其中。
实现指数:
帝王将相尽管足够排场也很能凸显中国传统文化,但对于奥运会而言,“将真实的当代中国介绍给世界”有太多局限。
猜想三 中西结合,歌剧登台
张艺谋曾经执导过舞台剧《刘三姐》和《图兰朵》,后者更是在北京太庙和世界各地演出。再加上正在排演中的中西合璧大剧《秦始皇》o张导的歌剧执导经验不可谓不丰富,有人猜想在2008年的开幕式上,一场跨越中国五千年的宏大歌剧将会隆重上演,而展现的重点也将会放在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上面,郑和下西洋、玄奘取西经。
实现指数:
场面够恢宏,也可以较为完美地体现北京奥运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但这种方式在凸显民族文化上亦有不小局限。
猜想四 大胆运用颜色
这一点,几乎成了所有猜想中的必要因素。
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对颜色的运用有独特的视角,《英雄》口碑是不怎么好,但艳丽的色彩让人难忘。视觉颜色艺术的运用无疑是老谋子打败其他导演的杀手锏。
实现指数:
好吧,就用奥运五环的颜色,红、黄、绿、蓝、黑,仿照《英雄》,每个章节用一种颜色,串起全场表演。
猜想五 采用中国民间故事叙事
中国可以讲的故事实在太多了,人们开始想象“愚公移山”假如每个演员手拿一把铲子来到广场上,移走一块石头,那是多么壮观啊!坚毅,勇敢,执着,这是奥运精神很好的显现。
还有开天、女娲补天、精卫填海……不管选用哪个故事,能够体现民族精神的“中国元素”肯定是关键词。
实现指数:
自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讲故事”型的开幕式就成了奥运会的必用类型,张艺谋此次彻底颠覆这一形式的可能性不大。
关于主火炬点燃
事实上,除了文艺表演,整个开幕式真正的应该是主火炬的点燃。相较而言,人们在这一中心仪式上的猜想就更加五花八门、奇异精彩了,甚至足以分出流派。东方传统派
这是猜想阵营中的最大门派,他们认为,开幕式点火仪式最当凸显中华文化,而这方面,大家几乎众口一词,都不约而同提到了龙和长城。
这其中,以提及火龙喷点圣火为最多。
长城派的想法认为,烽火台是一站一站传递火种的载体。
这一流派当中,也有推崇“凤凰涅磐”的引申与想象的,希望主火炬在涅磐过程中最终点燃,而最终的火凤凰也对“鸟巢”做了更深一步的阐释。
另有一种支持呼声颇高的想法是运用孔明灯点火,人们认为这种含蓄静谧的方法十分符合东方人内敛平静的处事心态,并且,孔明灯也是中国特有的民族符号之一。
西方浪漫派
这一派中的大多数人认为,点火仪式应该是一次盛大的演出,认为应该充分利用福娃、和平鸽等元素安排这一盛景。比如令福娃在高空聚集,将火种带进主会场,然后由和平鸽将火种分别带给来自五大洲的五位火炬手,最终由五人共同点燃主火炬。
还有一种浪漫想法是,由来自五大洲的众多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演者在主会场逐次传递火种,象征人类的生生不息和代代友好,然后最终由一只和平鸽点燃主火炬,以象征世界的和平与和谐。
科技为先派
有人认为应该尽可能在点火仪式上突出“科技奥运”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诠释现代文明中的奥运精神。 这其中,最为登峰造极的想法是在鸟巢搭建小型火箭发射台,由火炬手先点燃火箭,火箭升空后,再准确回到会场点燃主火炬。
呼声更高的一种想法是,可以让正围着月球转的“嫦娥一号”来点火。
具体的想法是,在发射嫦娥一号的时候,就已经算好了,2008年8月8日将顺利回收。嫦娥一号在落地之前将完成最后一项使命,顺便给奥运火炬点火。在它飘落到鸟巢上空时,会从里面蹦出一个雷震子,冲着奥运火炬雷击一下,火炬就着了。天人合一、人神合一、古今合一,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展现了中国的科技实力。
狂想派
这种流派虽然人丁并不茂盛,但想出的点子却是绝对惊世骇俗,吸引眼球的。
其中有一种想法是用中国传统的鞭炮来点燃圣火,稍许温和的想法则是利用烟花。
这一猜想认为可以从古代帝王祭天的天坛开始,在北京现有的几座城楼上展开烟花接力,这重重烟花将一直燃放到主会场内,并最终点燃圣火。
记忆中,油菜花的金黄是故乡春天里最温暖的颜色。
故乡在婺源江湾,原属古徽州,朱熹故里。古老的星江穿越徽州南部险峻的大山,冲出逼仄狭长的山涧,一路跌跌撞撞而来,却在此优雅地绕了一个大弯,江水也平缓温顺起来,江湾因而得名。
村子沿江而建,白墙黛瓦,两排整齐的房子一字排开,一条石板路从中穿过。到了村口,青石板继续延伸,路旁一边是田,一边是江,江对岸是睡满鹅卵石的河滩。春天,弯弯曲曲的石板路旁,大片大片的油菜花肆意地开着,仿佛给蜿蜒的江岸套上了一条大花裙。
记得小学三年级,刚学写作文,老师在课堂上一字一句地教我们:“金黄的油菜花,远远望去,就像铺了一地金子。”于是,我们乖乖地在本子上一字一句地写下来。那时觉得,这就是世界上最美的句子了。接下来,老师又说“那近看是怎样的呢?大家放了学,到村口油菜田里仔细看一下,回家再写”。于是,放了学我们便三个一伙,五个一群,以作文的名义,钻入油菜地,西踩踩东窜窜。不一会,田垄上就留下了许多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脚印。春天,田野总是被一层薄薄的湿气氤氲着。灰黑的泥土踩上去软软的,草儿粉绿粉绿的,五颜六色的野花夹杂其间,一不留神,脚下就压扁了一大片。
其实,现在想来油菜花的黄并非纯正的金黄,但要我用一个词准确地描摹它的质地与色泽,又很为难。它的黄是一种鲜艳的亮黄,亮得有些刺眼。花瓣表面就像小姑娘脸上涂抹了一层粉,极其细腻,均匀。
油菜花开得盛时可以没过我们人头。“阿娟,你在哪?”“在这呢!快来,这里有一只青蛙!”隔着疏疏朗朗的花丛,伙伴们的身影若隐若现。一阵OO@@之后,地上便落满了细细碎碎的花瓣。而我,会找一块正中间的油菜地,蹲下来,扳过一根长得最高的茎,将花盘扯到鼻根,用力吸上一口,清甜的香味便渗入了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接着,“一、二、三、四……”数一数几个花瓣,再用手摸一摸,最后还不忘摘下两三朵,拿回来小心翼翼地夹进书里。上课时翻开,能香好几天呢。
其实,第二天花色就变成了暗黄,香味也散了。但书一打开,依然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至于作文,当然也能得到最高的奖赏,那就是老师亲自在班里念整整一节课!那时觉得作文极其简单,只是把自己实地观察到的记录下来罢了,有什么难的!不知不觉,写作文倒成了内心隐隐期盼的事。
童年的快乐是纯度最高的快乐。对于乡下孩子来说,大自然是一位慷慨的老者,他总会按照季节的变换,准时来到孩子们面前,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新奇:打猪草、掏鸟窝、捉鱼虾、掰玉米……开春,田野里孕育了一个冬天的小生命都在蠢蠢欲动:马兰头刚露出点嫩芽,苦{已挂上了白色的小花蕾,还有鸡肠草,水芹,竹叶青……各种不知名的野菜都冒出来了。田沟里的水汩汩地流,有时还能发现米粒大的小鱼苗成群游过。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偶尔能见到几只燕子,飞得极低,惹得我们想伸手一把抓住它剪刀似的 尾巴。
这一切,都给我带来一种莫名的兴奋。
摘红花籽是春天固定的节目。这里所说的“红花”是种在农田里用来做肥料的紫云英。割完秋季稻以后,一部分田种上油菜,剩下的则撒上红花籽进行“蓄耕”(目的是养足土壤的肥力)。来年二月,“蓄耕”的田里长出的红花已经郁郁青青了。放学后,我们就去掐它的茎,放在嘴里嚼,甜丝丝的。到了四月份,会密密麻麻地开出像月牙一般的小花,紫中带点白。再过不久,就陆陆续续开始结籽。红花籽黑色米粒一般大,据说可以入药。每年学校都会组织我们给生产队上采花籽,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急切盼望的。我敢说,这一天的快乐绝对不亚于“六一”儿童节。
端个小板凳,提着小竹筐,队伍浩浩荡荡_进红花田。队长早就在地头等着了。一见到我们便大声招呼起来:“小伢崽,今天看你们谁先满筐哦!”于是我们一哄而散,纷纷跑到长势最盛的一处坐下来,开始比赛。
让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坚持做一件单调的事自然是困难的,哪怕只有半天。摘不了多久,我们就有些心不在焉了:一会抬头看看鸟儿飞过,一会又追起身边的小蜻蜓。这时,老师总是在一旁提醒着:“谁又开小差啦?”于是我们又跑回来,老老实实坐下。
这其间,最心焦的是等着队长给我们送点心――有时是包子,有时是水果糖。虽然每年变着花样,但无一例外,都是吃的。在那个饥饿的年代,吃是对我们半天劳动最好的奖励。摘摘、玩玩、吃吃――半天下来,别说满筐,就连摘到半筐的人也寥寥无几,大部分的红花最终被犁耙翻进更深的泥土里做了肥料。于是我疑心队上并不是真的想要我们帮忙,只是学校想让我们趁此出来透透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