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如何改变学生对化学学习激情不高,课堂学习气氛不浓的局面”是我们化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思考并在实践层面上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这首先要解决的是: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成效。寻求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活动的根本目标,而有效课堂教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以下是本人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唯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教学中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因此,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和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共同探讨化学世界的奥秘。

2、用化学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教学全过程的开端,它正如电影“序幕”一样,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化学小故事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求知欲,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气氛很快进入活跃期。例如,“原电池”新课导入,我讲了一个“两颗假牙”的故事。在伦敦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幼年时曾掉了一颗牙齿。为了显示她的富有,格林太太特意装上了一颗假牙。不料,自此以后,这位夫人整日感到精神萎靡,找遍各大医院也不见效果。后来是一位化学家开出了一张处方,为她解除了痛苦。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处方呢?它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处方———“换掉一颗假牙!”为什么换掉一颗假牙就能解除格林太太的痛苦呢?听到这里,学生一个个瞪大双眼,露出渴求知识的目光。故事引入新课,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生。

3、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内容丰富,饶有趣味的学科,化学教师如引导得法,创造使学生引起的环境,就可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为什么炒菜时加了醋和酒后会产生一股香味,味道会更好?为什么衣服上的油漆可用汽油洗去?暖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醋洗掉?此时,学生急切盼望得到答案,于是在求知欲的心态中对化学产生于浓厚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不断的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教材的内容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手段和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化学,使化学课堂像磁铁一样能够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有效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认知活动中来,学习才能有效地进行。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感觉到这一理论知识实际上距离他们很近,我设计了如下情境。大家吃过薯片吗?薯片袋为什么鼓鼓的?这时学生可能想到薯片很脆,袋子不鼓起来的话,薯片容易被压碎。怎样才能让袋子鼓起来?学生会想到充入一些气体,并围绕“为何充入气体?应该充入什么气体?”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在抛出问题后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选择好讨论的内容,使讨论成为深化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参与互动。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有效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

中学生身心的发展,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个人的特点。如果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同时在同一指令下“齐步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佳发展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如何正确处理好个别差异与最佳发展之间的关系呢?教师应努力因材施教,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课堂教学方法。首先,降低知识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把新知识通过降低难度,使新知识变成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顺利的完成化学知识的正迁移,使学生感到知识易学、会学,从而乐学。其次,要确定分层教学目标。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征,制定出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层次性的目标。如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教学时。后进生能掌握最基本的解题格式和步骤就可以了,中等生能根据数学特点,灵活选用算法,会正确、合理地计算,优等生会进行综合题型的巧算及拓展题的多种解法。这样设计目标,保证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

四、注重课堂设计,追求教学实效。

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范文第2篇

1使教与学有效结合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是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是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确立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拓发展思维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根据化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过程与方法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过程与方法中培养和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中升华。通过提高讲授、实验、提问、练习等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使教与学有效结合,才能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未来发展的知识与技能。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何种教法,讲授仍是一种必要教学方式,它还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延续。不论是探究学习,还是自主学习教师必要的“讲授”是不能少的。尽管化学课需要教师讲授的内容不多,但“恰到好处讲授”是不能少的。因为教师精确的讲授,能使学生更有效的理解、记住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在必要的将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改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求新、求知,收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2使提问和讨论、思考有效结合

无论讲授多么精彩、有效,教师的讲授都是有限的和零碎的,或者说是辅的,教师还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这就需要有效的提问和激发学生讨论、思考,是教与学保持积极地对话,使学生保持自主、积极、互动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或学习兴趣,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使学生展开积极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只能得起相反。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必须就有严格的科学性、逻辑性、汲取性、可思维性,还必须适合学生的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获得知识,达到培养训练学生思维的效果。

3有效练习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适当助学生理解知识、巩固所学、培养思维、发展智力、形成技能的教学手段。练习虽然不是教学目的,但它贯穿一节课的始终,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教学效果,是一种不可缺的教学手段。但是“练习”并不是说就应该采取“题海战术”,这样只是消耗有效教学的阻碍,精炼是有效教学的延伸。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才能将课堂教学内容化为学生的素质能力。除此之外,选题应该具有突出的针对性。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正确把握习题的深度和广度,习题内容应该贴近教材,贴近化学课程标准。课内练习题、课堂讨论题、当堂检测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循序渐进。

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 化学 课堂 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进行有效性思考。为此,教师要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有效教学的框架;学生要发挥自身学习主体作用,采取多种有效学习方式,在对教师有效教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学,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有效性。现就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作一简单探讨。

一、发挥教师“教”的有效性

(1)提高教师课前备课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前备课,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改革备课形式,丰富备课内容,进行有效备课。其中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教师在备课时,在确定课堂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基础上,首先要备教材,即要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结构体例,了解教材的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其次要备学生,从学生角度来设计课程,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备课时要特别注意板书及教具的提前构思和准备,确定板书及教具的书写和使用,有效提高课堂效果。

(2)课堂有效教学要注重多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①教师教学课题导入要注重有效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教学课题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较强的思维启发性作用。例如,高二化学课程中“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课题的导入,可从伏特发明电池的经过开始,从伏特用青蛙做实验,找到“动物肌肉里贮存着电”的秘密所在,再以伏特用两片不同的金属在自己的舌头上做实验、体味口中的滋味的事例为例证,以讲故事的方法引入课题,可以比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后面的演示实验格外有兴趣,同时也真正理解了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原理,这样使教学充满趣味性,在生动的演示与讲解中进行教学,就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②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现代教育注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因此,课堂教学要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投影仪、录像、计算机等现代教学设备以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来辅助教学,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以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原子弹爆炸的录相,然后引导学生:原子核能威力强大,要了解原子核能首先得知道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之后用多媒体模拟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再用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最后用动画方式模拟氢核聚变和重核裂变的过程。

(3)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有效性。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课堂讲授的有效性主要依赖实验功能的发挥;是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实验功能的有效发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以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盐的水解”时,首先安排学生做了在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三种盐的水溶液中分别滴入石蕊试液的分组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颜色的变化。酸和碱能使指示剂变色,有些盐为何也能使指示剂变色?实验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油然而生,教师便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继续探索新问题。

二、发挥学生“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当然不能一成不变。在对教师“教”的有效性认识和策略有所理解的同时,更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探索学生“学”的有效途径,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本文将总结两种有效“学”的方式,以供参考。

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65-01

高中化学是一门基本的自然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高中化学的教学又是严谨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操作能力有一定把握水平,这样才能够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课堂有效性教学的释义

一直在倡导有效性教学,究竟何为有效性教学?首先阐述一下“有效性教学”的定义,它是指老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进步或者发展,换而言之,有效性教学的评价主体是学生并非老师。我国著名学者叶澜认为“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才可为是好课堂。”

有有效性教学与有效课堂相联系,有效课堂是指学生在固定的时间里面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高效性。总的来说,有效性教学就是老师追求用最少的教学时间来获得最有成效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1]

2 高中化学课堂进行有效性教学的策略方法

2.1培养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引发求知欲望

我们都知道,学生学习的最好驱动力就是兴趣,而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的指出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为达到教学有效性作铺垫。传统的教育存在“老师教课很吃力,学生学的很痛苦”这样一种现象,正是这样一个低效的教学,才会达不到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始,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就会振奋精神的的去主动探索和学习,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实现课堂有效性教学,这样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为学生有效性学习高中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讲授高二化学书本“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这一节的时候,首先从教学的课题进行导入,先从伏特发明电池开始,用青蛙作为实验,找到“动物肌肉里贮存着电”的秘密所在,再用伏特的两片不同的金属在自己的舌头上面进行实验,体验口中不同的滋味,以讲故事的这种方法来进行课题引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后面的实验产生兴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真正了解了原电池的原理,使的教学充满趣味性,激起学生的寻求知识的欲望,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

2.2正确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生动性

高中化学新课程强调: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能够自行进行问题的探究、学习,促进学生自我的发展提高。心理学家认为:“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境。”以问题情境为引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可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管是什么问题,都能够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创设正确的问题情境需要有恰当的问题,只有设置合适的问题,才能够促使教学情境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巧妙的设计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二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的时候,在讲课之间,老师可以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火灾的时候,该如何去灭火?学生会回答用水和灭火器,那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借机提出“有没有人看过水和灭火器产生的二氧化碳点火的现象?”这样一个情境问题的创设引发了学生对老师的授课产生兴趣,从而为学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学习奠定了基础;再如:在学习金属钠的性质,可以这样设置问题情境:有六个装有金属钠的铁皮桶浮在水面上,其中三个爆炸,余下三个被人成功打捞?利用这样一个问题,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就会使学生主动去思索问题、去探究问题,从而去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有效教学。[3]

2.3采用多媒体技术,简化课堂教学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老师们紧随着时展的步骤,将多媒体融入教学,让信息技术为课堂服务,。多媒体一个重要的特点:将抽象化为具体、生动,将静态转为动态,创设出愉悦的课堂氛围,展现出多姿多彩的画面,从而使学生视觉、听觉上产生强烈的刺激,也可以让学生在边看视频的同时进行思考问题,从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化学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氮与氮的化合物”这一节时,针对一句俗话“雷雨发庄稼”如何解释,显而易见,用实验是很难的,而且是不大现实,这个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老师在预先备课的时候,在网上搜集与打雷、下雨有关的视频教学动画,学生在看完以后很快就明白其中的化学反应,从而使他们也知道,这不是迷信,是科学的。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可以将课堂教学变的灵活,形象的展示课堂,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教学目标。[4]

3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是教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更是新课程改革对老师提出的要求,高中化学只有不断的去探索教学方法,才能实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和求知欲望,达到教学质量和学生化学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革峰.高中化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J].理科教学探索,2011(6):54-55.

[2]王延芳.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4):106-108.

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意识

一、把合作式教学模式引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

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因为化学课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和生活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化学教学和实验环节都需要学生们的通力合作,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给予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和探讨问题的空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对于高中化学的合作式教学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学生分组教师引导小组讨论教学测评的综合模式。

例如,在高一化学教学过程中,讲述“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内容时,教师首先对学生分组,然后进行课程导入——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探讨,小组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得出讨论结果,教师要适时进行引导,最后对讨论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教师的科学评价能够激发小组的学习热情,实现化学教学课程的顺利进行,以达到提高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独立思考能力已经成为化学的改革目标。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填鸭式”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化学学科,理论性非常强,而且化学语言也不易理解,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积极地引导,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产生对化学学习兴趣。比如,在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硫与氮的氧化物”中关于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N2、NO以及N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充分发挥实验课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高中化学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课的作用,因为化学实验具有探索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特征,通过实验课能够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化学实验课程能够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导,可以依据“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结果分析”的完整过程去学习化学知识,在一系列的实验课程中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能够体现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中,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发挥化学实验的辅助作用,能够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宋福全.高中化学新课程有效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