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关亲情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哎,原本以为百合花朵是个纯真,可爱的小女生,后来,发生了一系列事情后,我真的很后悔,后悔当初怎么会跟她这样的人交朋友……
昨天,我上线,无意中发现我已经在瑕荷家族了。(瑕荷家族是百合花朵弄的群。) 百合花朵拉进群后,问我,姐姐,你要不要参加瑕荷家族呢,我回答说,不要。 (我群多,吵,所以才不进).百合花朵又说道,我我也知道你和我交朋友是干什么来的了 ,我不明白,说,那我是干什么的,后来,我才知道,她说我是间谍.她说道,反正以后你是瑕荷的敌人也是我的敌人! 我无意的切了一声。她说我不会有好下场的,切什么切啊。我说,我等着。她骄傲的说到,你以为我不会切啊,你看好了。我说,你别自以为是.她生气了,说,谁自以为是啊,我回答道,你啊。她又说,一副了不起的傲慢样子:我告诉你你想知道我有多少瑕荷吗 。我跟了一句,管你有多少,谁哦啊你啊。 她又切了,然后说,你知道了以后我看你在小荷还有脸做人 。我很生气,说,就你那样!她说,切。我说,你别太嚣张!她瞧不起我的样子“你还没看到你要吃的苦吧”我又回到,我等着呢。 百合花朵又说,我们瑕荷已经知道你是干什么来的了,哼 ,我们走着瞧。我忍不了了,说,我就要看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她说,好啊。我说了最后一句“我才知道你的真面目,看来,他们说你坏是真的 ,而且,你还不是一般的坏 ,谁不知道你多坏啊 !
PS:因为百合花朵跟一个小荷很高级的人的问题,我们大家都很喜欢的叶子姐姐离开了。(请大家相信我,这是真的,在叶子姐姐离开时,给KELVIN发过一张纸条,也让KELVIN在发给今夕何夕一张纸条,说她要离开了,因为,她受不了百合花朵她们了。我上面说的也有证据,有聊天记录,百合花朵还做过好多不好的事情,比如说,抄别人文章,骂别人。KELVIN写的那篇《不要小瞧自己,也不要小瞧别人,说的就是她,百合花朵!)
小蓬:我写“夜里妈妈背我去看病”。
小钟:我写“我脚崴了,爸爸担心我落下课,背我去上学。伏在父母肩头,我很感动,体会到了亲情。”
小川:我想写“我在医院打吊瓶时,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时发现我不是在先前的铁椅子上,而是在妈妈温暖的怀里。”
郭老师:怎么都是与身体不舒服有关啊?!难道只有这时才能感觉到亲情?“亲情”话题,可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家庭成员对“我”的关爱、照顾等,指向的对象均是“我”;二是家庭成员相互间的浓浓亲情,可以写写我对爸爸妈妈的爱,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的爱,爸爸妈妈相互间的关心等等。还可延展为母爱、父爱、手足情、单亲家庭、代沟等这些话题。
小川:每个人都有家人,都体会过亲情,怎么能写出独特的作文呢?
郭老师:唯有来自自己生活深处的东西才是独特的。应注意,有的同学选择素材时常会落入俗套中,比如写自己大病一场、父母如何劳累,皱纹如何爬上了父母的脸庞。又比如写自己家境贫困,父母咬紧牙关供自己读书。此类素材尽管来自生活,但写的人太多,也就失去了感人的魅力。所以,让我们变换一个角度,以“物化”角度来写。
请你想一想。
新新少年:老师常说,写作文要用“小中见大”的方式,但平凡的小事中怎么才能“见大”呢?
郭老师回复:是的。写事时,选典型的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思想情感的事——能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选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选择素材时,同学们要想一想,哪些是大家都可能经历的,哪些则是唯有我自己独有的,自己独有的东西,自然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这样的素材,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
一、识字与写字复习——授之以渔的“慈母”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7~9年级)提出这样的目标: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使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音节,汉字有形有音还有一定的意义,是形、音、义的综合体。学习汉字较其他语言难度更大。
实际教学情况是,因为学生小学阶段已经掌握了利用字典、词典识字的能力,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不少中学语文教师或多或少忽略了这一块的教学。要么是放羊式,用一句话“要注意生字词”代替,对这一模块简而化之,要么是每个字词机械、刻板地去抄写。无论是放羊式还是机械抄写,都无异于“狠毒的后母”,因为这些做法根本没有关注学生的需求。在常用字里面,特别注意同音异义字、形似字及笔画较多的这几类字,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通过实践,我发现辨析找出区别,在此基础上自编歌谣或顺口溜,效果显著。以这样的方式去识记,学生积极性很高并且有成就感,必然会提高他们对字词识记的兴趣。如“燥”与“躁”,辨析这两个字,形方面的区别:“燥”是火字旁,“躁”是足字旁。意义的区别:“燥”是干的意思,如燥热、天气干燥;“躁”是急躁、性急、不冷静,如性情暴躁、戒骄戒躁、急躁病。很明显,“燥”与干湿有关,“躁”与人的性格、脾气有关。有的学生根据两个字形、义的区别,编成了这样的顺口溜:干燥起火,急躁跺脚。起火与跺脚不仅与偏旁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而且形象生动。
巧辨析、编歌谣,是区分和识记同音异义字、形似字及笔画较多字的上上策。在识字与写字复习中,教师教给学生方法,让识字与写字复习更有趣、更快乐。
二、古诗词与文言文复习——晓之以理的“慈母”
古诗词、文言文的学习,不仅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进行这块复习时,不少语文教师往往采用背、默、抄的简单方式,一堂课下来,学生往往是口干舌燥、声音嘶哑、手指痉挛。其实这一复习环节,可以很诗意地总结为“捕捉联翩萌动的灵思”。
复习时,抓住诗眼很重要,意大利大画家达·芬奇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写人绘睛,美目盼兮;画龙点睛,龙则飞腾;写诗点睛,诗则传神。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可谓是一字显诗神了。坡评论说:“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可见,提摄诗眼就能总领全诗意蕴。复习时还应注意语句默写这一方面。我的做法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每首诗中容易默写错误的词语,解析字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如复习《竹里馆》一诗,“幽篁”较难理解,“幽”是幽深的意思;“篁”,竹字头,与竹子有关,是形旁,而皇是声旁,这样学生切实理解了“幽篁”的意思,就不会再出现错误了。古诗词的复习理解应放在第一位。
古诗词与文言文复习,“理”字当头,抓住理解,必然会提高这一模块的复习效果。古诗词与文言文复习,可谓是扮演了“晓之以理的慈母”角色。
三、现代文复习——动之以情的“慈母”
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学生很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特级教师钱梦龙的《从“基本式教学法”到“语文导读法”》,在阅读步骤中有“定向问题”(按“什么”“怎么”“为什么”顺序自问自答或相互诘问)这么一个环节,很值得现代文复习借鉴一下。现代文复习,定向问题、构建思维框架很重要。所谓思维框架,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实际,以提问的方式,将与实现教学目标有关的问题,排列成一个由浅入深,从而给学生提供连续思考的问题框架。现代文复习利用这种方法,能起到举一反三之妙。
例如,复习《背影》一课,不妨自问自答“动什么情”“怎样动情”。“动什么情”——亲情是这篇文章讴歌的主题;“怎样动情”——细节描写、外貌描写、背影独特的视角。关注亲情,关注细节描写等,就抓住了这篇文章复习要点。
四、作文复习——导之以行的“慈母”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考前有关作文模块的复习,不少教师的做法是,要么大谈考场作文的技巧,要么在理论上从内容、结构、语言方面细致讲解。仔细反思,每次考前都这样重复类似的内容,往往是徒劳无益的。
考试前关注学生已“行”(平时的作文训练)。我认为,学生再次阅读自己或同学一学期来的作文,巩固一学期的成果,还是很有必要的。一学期下来,作文训练达到10多篇,这些作文通过学生自批、同学互批、教师精批三个环节,受到学生本人、同学、教师三个方面心血的滋养,作文水平都会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会有特殊的感情,更何况每次作文训练又很有代表性,教师完全可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去感悟。
在此基础上,搜寻“第三番来者”(将“行”)也是很有必要的。前人戴师初说过这样的名言:“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之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之不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也。”(元·陈绛曾《文说》)此言至理。让学生在原作文的基础上,列举出尽量多的构思,并从中选出最好的一个。所谓好,要同时符合三个标准:实在、特色、自己胜任程度。为了提高效率,列举构思时,要回避相似相邻的想法,进而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想问题。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打开学生思路。
考试前,还须关注学生的“行之拐”。平时的语文积累,它是行文的工具、拐杖。实践证明,谁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坚持阅读,主动阅读,善于阅读,谁的写作就不会面目可憎、俗不可耐。正所谓“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不清爽”。平时教学,教师总是强调要读名著、做读书笔记、积累名言美句,对这些要求只是仅仅写下来,以完成篇数任务为目的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考前给学生宽裕的消化过程和时间,才有可能将这些与自身融合起来,为我所用。
关键词:作文;感受;观察;情境
“新课标”的“阶段目标”对初中生写作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旨在激发初中生的写作热情,全面强化初中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如何落实“新课标”的“写作目标”?通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初中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感受真情
“新课程”要求初中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初中生应当走出“无感而发”、“无痛”的误区,可以自我为圆心,以自己的生活为半径来写作,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和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选取写作材料,表达自己接触的人、事、物的真情实感。
“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如母爱、父爱、手足之情……写作时,让学生把生活的原生态写出来,也许,原生态并不完美,而它是自然的,更是感人的。在进行亲情写作的有关训练时,我曾让学生从亲人的生活习惯、辛苦劳作、榜样模范、兴趣爱好和特长、关心自己的方式等方面来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写作时同学们笔下出现了任劳任怨、贤慧善良的母亲形象,朴实憨厚、默默无闻的父亲形象,以及父母对子女宽严相济的爱,在家庭中孝敬老人,妯娌和睦等方面做出榜样的一系列精彩、感人的片断……单亲家庭的学生写道“妈妈去世已经好几个年头了,年轻的爸爸为了不让我受委屈,直到现在依然是个单身……”通过同学们的写作,增强了他们尊老扶幼的意识和自觉承担家务劳动的家庭责任心,这样的写作,使文道结合,达到了作文育人的目的,突破了写作的瓶颈。
二、观察发现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叶圣陶先生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文字。”要达到这一目标,初中生必须走出素材贫乏、喜欢凭空编造或抄袭范文的误区,要扩大视野,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多角度观察和认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和“亮点”。在学校“大课间”排练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的一举一动,尤其在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从总体到局部仔细观察,活动结束后进行写作。通过观察,学生在写作文时,胡编乱造的少了,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文章浮现了出来。
生活是作文之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在设计作文题目时,要让作文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让作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作文”。
三、情境设置
教师创设情境的重要原则是激情引趣,即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对知识、对科学、对人生的兴趣。而问题情境是最常见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境,是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望。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而创设的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学生时常感到自己无话可说,自己在写作时不仅速度慢,而且质量不高,书写潦草,标点符号不规范,字数经常达不到要求,内容东拉西扯,从心底开始厌烦作文。面对学生的这一情况,我在中英项目支持活动公开教学后,声情并茂地向学生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由于公开课的失败,我被调往外校,但出于对同学的留恋,在离开之前,希望每位同学能够写写心里话,给老师留一点美好的回忆,要求抓住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细节来详写。字数要求达到600字,书写要工整,并且要在下课之前交。”到下课时,就连平时不愿交作文的田×同学都能够在字数上达到550字,部分尖子生的字数达到800字,书写都较平时认真了许多。同学们回忆了一年多来老师上课时的幽默、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检查时的严厉、课余时间的真情交流……也有回忆老师处理事务的不公、师生间的误会,文笔流畅,感情真挚。待到第二节课,给同学们谈了我的感受和设置这节课的初衷,大家深有感触,从这节课以后,同学们的写作有了明显改观。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只有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观察感悟生活的能力,激发写作兴趣,使写作训练成为他们自愿自觉的行为,让他们感到作文并不难,作文的过程才会充满乐趣。只有真正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得到训练,才能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06.
那么,如何在写作中表现自我呢?
一、作文要尽量去写自我的经历
特别是记叙文,在选材时,首先要着眼自我,想想自己有哪些独特难忘的事,而不要去编造,去虚构,因为自己的事具有真实、具体、独特、生动的特点,而且自身有很深的体验和感受,容易写出真情,写得生动。相反,虚构的事却容易因失真而失去生动感人之处。叶圣陶先生也说:“作文就是把自己的观察、经历、理想、情操等展示给别人知道。”
有些学生会说,“我的生活单调乏味,根本没什么经历”。其实不然,生活经历不在于波澜壮阔,不在于惊心动魄,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细小的东西,做到以小见大。鲁迅先生不是也写过《一件小事》吗?所以要写自己的生活经历,重要的是必须学会观察生活、体验人生,多做生活的有心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契诃夫,他随身有个小袋,装着纸和笔,把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装进小袋,这些小纸条,就是他创作的最好素材。我们学生也应该利用日记、随笔等课外练笔,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去贴近生活的源头,这才是摆脱作文困境的必由之路。
二、作文要抒写自我的真情实感
“歌咏言,诗言志。”说到底,写作文就是要把自己心中积聚已久的或喜或悲的情感抒发出来。这个“情”字在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中就一直被强调。朱熹在《近思录》中就说:“修辞立其诚,言能修省言辞,便是要立诚,若只是修饰言辞为心,只是伪也。”意思是说言辞必须表达自己的真实诚意,如果只是修饰言辞,那是虚伪的表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此立文之本源也。”可见他们都非常强调情感在文中的重要性。我们读过的《陋室铭》《爱莲说》《项脊轩志》等课文,无不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脍炙人口的文章。
当然,作文中要表达的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而不是矫揉造作的虚情假意。所以高考作文把“感情是否真实”,作为评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几年高考中每年都涌现了一批感情真挚,让评卷老师怦然心动的好作文。如:2002年山东有位考生写的《父爱“二十三” 》,赞颂伟大的父爱,把父爱化成无声的泉眼,不经意间渗透到作者的心田。
那么,我们中学生应该关注哪些情感呢?我认为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亲情、友情、师生情、乡土情和爱国情。现在的中学生可以说是在亲情的蜜罐中长大的,所以,这是我们中学生最有话可说,最容易写好的东西。但是许多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却经常忽略自己亲人带给自己的这份亲情,这是很不应该的。另外,同学和老师都是我们朝夕相处的人,这里肯定有许多感人至深、令人难忘的事,值得你去写。
另外,在此必须提出的,有部分学生在写作中表现出对爱情的关注,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认为,作为升学的应试作文,还是要慎重处理。
三、作文要阐述自己的独特见解
作文除写事抒情外,就是要阐发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对事物的评价,这是议论性作文的主要任务。古人主张的“文以载道”,这个“道”我们可理解为“观点、主张”。但是许多学生写议论文,要么观点定得过高,说大话,背政治;要么讲套话,步人后尘,拾人牙慧,文章毫无新意。
我认为议论文取胜,首先就在于观点的新颖独特。古人说“独抒己见”就是要求人们写文章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想。为此,我们平时就要养成一种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反思的思维品质。
如:2000年面对“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话题,有位考生就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答案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吗?”并罗列了许多事实,如我们对产品的质量不能有双重标准,法律面前只能人人平等,高考试题讲究的是标准答案,让读者耳目一新。2001年的“诚信”,也有考生提出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善意的谎言”好不好?令人的思维豁然开阔。2003年高考,大多考生都谈认知要多一点理智,少一份情感。浙江有位考生,却说平常一个人认识事物要抛开情感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主张“人们要学会用善心去看待事物”、“用一颗晶莹剔透的心去感受人间的阳光、温情,感受这个春色满园的世界。”作文也写得别开生面。
另外,要做到观点突出鲜明,在写作过程中要多用第一人称“我”,而少用“我们”。这一点,也可以从古文中找到很好的榜样。司马迁在《史记》中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就常用“太史公曰”,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就如此写:“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多么旗帜鲜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