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赞美父亲的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通过活动,使队员体会父亲养育自己的辛劳,加深父子(女)之间的感情。
2、增强队员的责任感,树立孝敬父母的好品德。
活动要求:
1、明确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
2、对爸爸说一句感谢的话。
3、帮爸爸爸爸整理房间、拖地板、洗衣服、清洗碗筷等。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开始:
二、活动过程:
1、你知道父亲节是哪一天吗?今年的父亲节是几月几日?(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今年的父亲是6月19日)
2、说说父亲是怎么爱你的,具体介绍一两件事先在小组里交流,再指名到讲台前祚全班交流。
3、献上对父亲的赞美
(1)交流搜集到的赞扬父亲的成语:饱经风霜任劳任怨
(2)朗诵赞美父亲的诗歌:《七绝·改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父亲》他想关心身边每一个人,他不是一个超人,他只是我的父亲扛起了太多责任。你看光阴似箭他多了一些白发,他额头多了皱纹却还没有时间回家。一转眼的时间我都已经长这么大,从男孩变成男人懂了你的酸甜苦辣,你看光阴似箭有时从来不用回答,他额头多了皱纹我在等他回家,一转眼的时间我什么都不再怕。
2011年,我到美国的第三个月,震惊世界的美国911事件发生了。第二天开始,各大电台持续不断地播放一首乐曲。当这圣洁、庄重、祥和、忧伤中带着盼望和力量的音乐飘荡在全美国空中,人们的心开始从惊恐、愤怒、痛苦中安静下来。十多年来,无论遇见多么大的难处、伤心,每每听到这首乐曲,我都会不由自主泪流满面,充满感恩和力量。这首乐曲就是经典世界名曲《奇异恩典》。
音乐的力量和享受是巨大的、美好的,人们的生活中没有音乐,是悲哀的。音乐表达了文字语言无法表达的人们的思想与情感,音乐虽然受到文化的影响,但却是心灵的语言。记得我刚到美国的那一周,先生召集他公司的员工为我开欢迎宴会,在宴会上,我播放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一位美国小姐听得入迷,赞赏不已。
与文字和绘画所有的艺术一样,音乐也是一门艺术,高贵和优雅的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人们身心灵的健康。稍有文化的人,有谁不知道贝多芬、莫扎特、巴赫呢?伟大的作曲家以他们的才华为这个世界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遗产。
音乐,上帝的礼物
朋友,您可知道,音乐是上帝赐予人的奇妙礼物。在旧约圣经申命记三十一章十九到二十二节记载了上帝吩咐以色列的民族英雄摩西作歌,以诗歌的形式教导以色列民记住上帝曾经为他的百姓所行的大能大力。在这里音乐就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上帝默示了申命记的作者,音乐的起源来自上帝的启示。
有人指出,所有音乐与崇拜神有关。而圣经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最精美最高贵的音乐就是为了对上帝的敬拜而作的,音乐的焦点就是为了敬拜上帝,音乐是以上帝为中心的活动。尤其是圣经中的诗篇反复强调音乐不是为了娱乐大众,而是为了敬拜上帝。圣经中的作曲者和乐器演奏者,也是为了敬拜上帝,他们说“我要一心称谢耶和华。我要传扬你一切的奇妙作为。我要因你欢喜快乐。至高者啊,我要歌颂你的名”(诗篇第九章第一到第二节)。
在新约启示录第五章十一节到十二节记载着“我又看见,且听见,宝座与活物并长老的周围,有许多天使的声音。他们的数目有千千万万。大声说,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我又听见,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这就是所有在天堂里的受造物以歌声来颂赞全能的上帝。
当人们知道音乐是从上帝来的恩赐,并存着谦卑又敬畏的心归还给他,作曲的和演奏的都存着敬畏的心,那么音乐就不再仅仅是艺术,而是祭物。由此可以联想到,真正出于敬畏上帝的,有上帝那里来的智慧而创作的音乐可以带给人健康、智慧、医治和能力。
基督徒音乐家
许多中国人知道贝多芬,也许较少人知道巴赫。巴赫是现代音乐之父,亚当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才华至今无人超越。巴赫作品数达1120首,九大类:教会清唱曲(ChurcCh cantata)BWV 1-199;世俗清唱曲(Secular CantatasS)BWV 201-216;经文歌(Motets),BWV 118, 225-230;受难曲(Passiobs),BWV 244-247;神剧(Oratorios),BWV11, 248和249。
拉丁教会音乐(Latin Church Music)就是天主教音乐:弥撒(Masses) BWV 232 -236,其中B小调弥撒曲是天主教弥撒,BWV233-236则为路德会弥撒,只有前面两乐章:垂怜经和荣光经。
圣母尊主颂(Magnificent),BWV 243,243a。
圣诗 (Chorales),BWV 250-524。
管风琴(Organ Music),BWV 525-771,BWV 1090-1120。
器乐与室内乐(Istrumental and chamber music),BWV 772-1040。
协奏曲与管弦乐组曲(Concertos and Orchestral Suites),BWV 1041-1069
卡农与对位作品(Canon and contrapuntal works),BWV 1072-1087。[9]。
可以说,没有巴赫,就没有贝多芬,没有莫扎特,没有肖邦。贝多芬认真研究巴赫所有的作品,他自己的作品中也深受巴赫的影响。几乎所有的西方著名音乐家的作品都受到巴赫的影响,而巴赫是位虔诚的基督门徒。
许多的历史学家发现,在巴赫的手稿里常发现不是音符的字眼,例如“S.D.G.”,意思就是「全然献给神的荣耀;和见“J.J.”的字母,意思是「耶稣,救我。巴赫把许多书籍和合唱曲标签“I.N.J.”的字母,意思是「以耶稣之名或是写上「献给至高的神等字。这些拉丁字在他的手稿里处处可见。巴赫告诉他的学生,若没有把才华献给耶稣基督,绝不可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因为根据巴赫的说法,音乐就是一种敬拜行为。如同伟大的文学家安徒生为了荣耀上帝而写作,巴赫创作的每一个音符也都是为了敬拜上帝。
19世纪中叶,一位天才音乐家诞生了。仅9岁的他就以钢琴家的姿态在音乐会中演奏,11岁开始作曲,15岁时写出最早的交响曲,17岁发表第一号钢琴奏鸣曲和仲夏夜之梦序曲。除了写作许多名曲外,这位音乐家留下永垂音乐史的大功绩,那就是将巴赫的音乐作品重新推向世界为世人所认识。在他二十岁那一年,他亲自指挥演出了巴赫的名作《圣马太受难曲》,使得巴赫作品经过一个世纪的沉寂重见光彩,他就是虔诚的基督门德尔松。有资料记载19世纪最杰出的清唱剧出自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之手。门德尔松共创作了3部清唱剧,其中最著名的有《圣保罗》和《以利亚》,《以利亚》至今还在上演。这三部清唱剧均取材于圣经故事。如果没有基督教,根本不可能发展出清唱剧、协奏曲和交响乐。
圣诗的故事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丧,今被寻回,瞎眼今得看见。
如此恩典,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初信之时,即蒙恩惠,真是何等宝贵!
许多危险,试炼网罗,我已安然经过;靠主恩典,安全不怕,更引导我归家。
将来禧年,圣徒欢聚,恩光爱谊千年;喜乐颂赞,在父座前,深望那日快现。
就是这首诗歌让伤痛中的美国人平静下来。19世纪的音乐在21世纪仍然安慰和医治着人们的心。想必作者一定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不错,作者的一生惊心动魄,充满恩典。
作者约翰?牛顿(John Newton 1725-1807)生于英国伦敦。父亲是西班牙航海职业者,母亲是一位虔诚的英国基督徒。她终日祈祷,渴望儿子能受良好教育,成为牧师。虽然约翰自幼随母熟诵经文及圣诗,但他七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他的生活就放任自流了。
11岁时约翰随父亲上船过着航海的生活,继而被征兵,兵役的艰苦生涯让约翰忍无可忍,从军队中逃走又被抓回。退伍后,他便在贩卖奴隶的船上工作,经常在非洲一带贩卖黑奴。他足迹遍四海,道德日益堕落,不久染上了水手们放荡的生活习惯,吃喝赌、奸诈欺骗,无所不为。日后因闹事,反在非洲作奴隶之仆,过了几年非人的生活,幸而他在英伦的父亲听到这消息后,就差人前往营救。
1748年春,从非洲返英的途中,遇到强烈风暴,船险沉没,他在怒涛中,向神呼求:「神啊!求你救我安抵港口,我将永作你的奴仆。船长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使他对基督徒的生活产生爱慕之心。在漫长的航程中,他读到肯培斯(Thomas Kempis)的「遵主圣范(The Imitation of Christ),心受感动,矢志悔改。
1754年,他与妻子定居利物浦,并认真研读圣经并讲道。1764年他由圣公会按立为牧师,在余生中竭力反对蓄奴。他成为重生的基督徒后,创作了《奇异恩典》这首不朽的名歌,成为美国人最喜欢的一首赞美诗歌,后来渐渐成为全社会喜欢的一首流行歌曲。
这首诗歌的歌词体现了圣经的主题:悔改、赦免、救赎、重生,感恩和永恒生命的盼望。他离世前,他为自己写下了墓志铭:“约翰牛顿牧师,从前是位犯罪作恶不信上帝的人,曾在非洲作奴隶之仆,但借着救主耶稣基督的丰盛怜悯,得蒙保守、复建并赦免,指派宣传福音的事工。”
如同伟大的思想产生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敬虔的生命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音乐。在中国同样有位传奇色彩的小姐妹,她的名字叫晓敏。2004年我在美国芝加哥采访过她。这位才读初中两年就辍学的农村女孩子,完全不通乐理,连许多中国字都需要查字典才认识。可是,她居然至今为止作了1300多首诗歌,成为古今中外创作赞美诗歌最多的人之一。最近由中国冯小刚导演的电影《1942》中,就采用了晓敏的诗歌——唱一首天上的歌。
生命的河,
喜乐的河,
缓缓流进我的心窝;
生命的河,
喜乐的河,
缓缓流进我的心窝。
我要唱那一首歌,
唱一首天上的歌。
天上的乌云,
心的忧愁,
全都洒落。
刘希全深悟诗歌语言之妙,知道最质朴的语言往往直抵世象的核心。因此,他用不着在语言之外进行无效包装;当然,这也与日常交际口语无涉。这就是刘希全苦苦追寻的“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纯粹的、如同陶瓷之光暗暗闪耀的美”。《慰藉》“通体”闪现着这种圣洁的美。读《慰藉》,不再是读天书,猜谜语,而是在诗歌语言的引领下,直接走进诗人刘希全的现实生活、生命世界和精神天地,直接触摸到刘希全一个人在这个时代的怕与爱!如《小镇》:“在大风里不停地摇晃/三个小小的村庄,三姐妹/衣着单薄,面容相仿――//我们路过,并居留了数日/像许多人那样,我们:/离开一公里时还多次说到它/离开二公里时还常常说到它/离开一公里时还偶尔说到它/离开四公里时,我们/话锋一转,谈起了其他/就这样,它一公里一公里地/远离了,模糊了,消失了――”。“我们”与小镇情感的亲疏同“我们”与小镇时空的远近成正比,物理距离一公里一公里地远了,而小镇在“我们”的关切中也就一点一点地消失了。这表明“我们”与小镇的关系是何等的脆弱,何等的稀疏。这种时空与情感关系的变化是通过3个排比而达到了渐行渐远的效果。此外,刘希全尽量采用“报章语言”来写诗,比如,写汶川大地震的《祭奠》,先用新闻报道的语言,列举了许多在大地震中丧生的普普通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和住址,接着,在一个省略号之后,动情地写道:“在这个月夜,我写下了这些名字/我一边写,一边掉眼泪/――我没有给他们的名字加上黑框/我做不到,我不能让黑框/再把他们压住”。有时,他还直接根据新闻报道来写诗,如《一次车祸》《一天――2007年6月13日〈新京报〉》等。
这就要谈到《慰藉》的意象、意境和神采的问题了。刘希全是农民的儿子,革命的后代,又是新时期的大学生,党报高级记者。这种复杂的文化身份,使得他具备了“深入浅出”地考虑和表达问题的可能与能力。加上,他长期从事诗歌写作,对新诗的曲折发展也了然于心,在融会贯通中外诗歌传统之后,明确了自己写诗的方向和理路。如果说,他此前的诗集《夜晚的低吟》《此情此景》多少还有些“深入深出”的话;那么,《慰藉》就完全达到了“深入浅出”的现代汉诗的理想境地了。刘希全始终关注时代的变迁,关心变迁中人民的命运。这就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淳厚的时代性、现实性和人民性。新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和本土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但是,毕竟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解决好了,改革开放就宣告彻底胜利了。因此,身处城市中的刘希全,把极大的关切放到了中国农村,放到了作为中国农村缩影的他的故乡“南宋村”。《慰藉》共4辑,就有3辑是写“南宋村”的。可以说,在新世纪汉语诗歌写作地图上,刘希全与“南宋村”血脉相连;“南宋村”几乎成了刘希全诗歌的原型意象。他写他的父亲,如《大雾中的父亲》;他写他的母亲,如《母亲》;他写他的家族,如《家谱》,等等。“南宋村”的一切,河流、泥土、丛林、人群、静谧、死亡、新生,每时每刻都牵动着他的神经,都能够进入他的视野,写入他的诗篇。“南宋村”曾经为中国现代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全中国的解放,城市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它的平等发展权被搁置,更没有被优先考虑;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改革开放又优先在沿海发达地区如火如荼;一句话,解放后,“南宋村”始终没有跟上时代大踏步前进的步伐,被纳入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因此,在那里,很少呈现出现代化的痕迹,更不用说“后现代”了,反而是“前现代”还在那里挥之不去,如《家谱》写到女孩子不能写进家谱,“她们像是多余的:/多余的血脉,多余的活/多余的心跳,甚至,多余的死”。刘希全敢于正视并写出当代中国农村的真实状况,这种忧郁是乡土的忧郁、民族的忧郁、大爱的忧郁。
刘希全既写身外的世界――农村,也写身边的世界――北京。当他写农村时,他是以城市的现代性来审视农村的“前现代性”;当他写城市时,他反过来以农村的“前现代性”来反思城市的现代性。这种与所写的对象始终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这种城与乡互动的写作姿态,使得刘希全始终保有思维的清醒,不为写作的对象所同化,而能够获得主体性的独立。刘希全写城市的飞速发展,没有一味廉价地赞美,反而对此表达了深切的忧思,如《夜晚七点钟的德外大街》,就忧伤地写到了北京城里的车流:“而前灯和尾灯/它们因过于耀眼/而显得有些诡异,仿佛/刚刚哭过……”
正如刘希全在《诗》里所写:“那朴素的,那慰藉的/那没有消逝的/那血泪交迸的/那一直令人诧异的/那压抑不住、一直在微微震颤的”,《慰藉》里的“乡”与“城”是互动的,是令人读后心灵会引起震颤的,当然,作为诗歌艺术,它们又是能够给予我们无限慰藉的。《慰藉》是新世纪不可多得的好诗集。
那是我心灵的远山与近水,在出生的啼哭里,让我以眼泪的方式读写。
这里有我朴素的乡情与热烈的爱情,行走的孤独里,让我以文字和歌声动情倾诉。
阳光之下,城市以南,朴素的思想,辽远而宽广。
行走,为一个亲情和爱情的约定,我心怀激励。
山寨,我诗歌里经典题记,喀斯特的脸和胸脯,黑色的土地,葱郁的绿林与花草,太阳下流动的河,都以宁静的姿态为我塑起或坐或站的方式。
我从这里起步,幸福的脚步,一路放歌。
我可爱的山寨,就是歌曲的全部内容。普普通通的词汇,粗犷的豪情,全都以喀斯特的神奇,静卧于绿林深处;还有那古老的牛耕人种,动感的鸡鸣犬吠,都是我无声怀念的主题。
山寨,大自然最朴素的线条,那些如水的安静,从城市的繁华中脱颖而出,犹如一头内向的牛耕耘或者行走都非常矜持和稳重。
这就是我的山寨,单纯的思想独具阳光的性格,涂抹在粗布上的语言,色彩光洁,字字句句都盛满泥土最初的颜色。
绿油油的山寨,轻盈盈的山寨,淳朴朴的山寨,永驻于我心的家园童话般的甜怡。让安静的禽和庄稼、唱歌的父母及兄弟,都在南方的山梁上,用一把锃亮的锄头,把一个农民幸福的色彩,在十八弯的山路上,找到临水而居的方向。
父亲的春联
满头白发的父亲,从立冬开始,就在他简陋的案头上铺开了大红纸,认真地用楷书写着春联。
春联,是父亲一辈子的爱好,是父亲盼望春天的另一种方式。
那枝陪伴了父亲几十年的毛笔,在父亲温暖的手中舞蹈,白色的笔毛,柔中带刚,翰墨飘香中灵性的汉字在红色彩纸上吐露点点春意。
村庄的冬天静默萧条。
父亲摊开红纸,把阳光和土地写在红纸上;把辛劳与希望写在红纸上;把收获和欢欣写在红纸上;把丰饶的四季写在红纸上……于是村庄的雪地盛开了红梅;枯柳迸出了新芽;阳光穿透了所有的木格子窗户。
冬天的乡亲心里逼得慌啊!父亲把红红的春联送到每家每户,把吉祥与平安送到每家,把幸福与健康送到每家,把喜庆和财源送到每家……于是村庄的门窗都红了,乡亲们的心亮堂了,一个接一个的好年头来了。
父亲写春联时,我总在旁边为他磨墨。
父亲微笑着。他知道,我就是他的春天,是他一辈子那幅写得最美的春联。
山茶花开的时候
整个秋天,我都在这丛绿得很深的山茶林中守候,弯弯山路犹如我浅浅的呓语蜿蜒进你轻掩的篱笆竹门。知道你会来,我把目光投给山那边的河。帆影依稀,山那边河上撑船的渔夫呵?请你用你的渔歌为我唱一首鸳鸯的情话。
注定今生要走这条山路,所以,我选择这个时候。山茶花已经开满山野,洁白的瓣,润红的蕊,那灿烂的怒放啊!多像你一展皓齿就能映红天空的微笑。
轻启你的竹门吧!古朴山寨的纤纤秀女,用你水汪汪的眼睛告诉我?远方有你五彩的太阳梦。
秋色已尽,寒冬来临,我将远离这个山寨乘船过河,去春的那一边读海。
山茶花,谁将用拂尘的手抚摸你曾受伤的嫩叶;山寨少女,谁将用一生的时间翻开你尘封的心事……
踏花渐去,情愫依然,花开花谢,春去秋来,山寨里的茶花女啊?请用你呓梦为我唱首祝歌或投我一束希望的目光。每个山茶花开的时节,让我沿着你足音铺成的石径而来,为你献上我们美丽的梦……
城市以南
马车甩着铜铃走过,声音单调,扬鞭的车夫,吆喝着岁月。
走出城市最后一粒尘,没有斑马线的乡村公路,阳光一样柔软。
我坐在父亲的马车上回家。
蜻蜓落在手心,喜鹊在树杈上编织吉祥。
奶奶?我看见了金银花开在你的耳畔,多么熟悉的召唤,烙在黄昏。我就在你的南边,在诗歌中阅读透明的阳光和清澈的绿色,还有胸膛的山,都在把一生的期望生机蓬勃。
妈妈,我看见谷草朴素的舞蹈,凝塑成村庄单纯的形象。你的山歌穿过城市的广告板,在液晶显示屏上无限多彩。我还听到泥土里虫子的呼吸,在穿越梦想的激越中翻滚,种子发芽了声音多么清盈灵动,在你深黑的节气间颤动,生命掘动的声音,在你的甜汗里流淌。
啊,老爸,你的吆喝多么粗犷,你的长红鞭甩响天空,马蹄声里,山道弯如你的黑额,土地红如你的胸膛,我再一次看见夕阳下绿色的村庄,跟以前一样,结满揪人泪下的眺望。
城市以南,我就是那用衣袖擦鼻涕拿竹笛赶牛的男娃,含指的唿哨,吹散林间雾霭,然后把梦种植在芦花的旁边。
城市以南,我就是那个被母亲巴掌打红屁股逃学的男娃,在木楼教室画天安门写春天赞美诗唱祖国是花园,把丰富朴素的童年粘贴在作文本上而走进抛物线、ABC、分子原子、力的运动的年龄。
城市以南,我就是那个伏在黄昏里的男孩,把淳朴得一尘不染的爱情,写成青砖绿瓦的诗歌,让背竹篓的妹妹哭红满山杜鹃。
城市以南,我就是那个被鞭炮和锣鼓送上大巴车的小伙子,揣上乡亲捧给我的泥土,用解放鞋在城市柏油路上寻梦,把泪水写成青春。
城市以南,生命的起点,是我的爱、我的家,是我一生幸福的疼痛。
[关键词]山人;题画诗;艺术气息;佛理;禅学
作者简介 罗 茜(1994―),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12级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在读学生;周榆华(通讯作者)(1970―),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江西南昌 330038)
基金项目 本科生科研立项项目“佛道参半,苦笑皆非――朱耷书画风格及成因探析”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绘画史上,一颗闪亮的星星引领画坛数百年。他就是独步古今的艺术大师――朱耷。这位亦僧亦道、亦画亦诗的人物不仅贵为宁献王的九世孙,而且年少成名。为了报效祖国,宁愿放弃自己的爵位,以一介布衣的身份于1643年参加科考,并且一举中的。但是,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他矢志效力的明王朝土崩瓦解,他的王孙美梦也随之灰飞烟灭。都说“屋漏偏逢连夜雨”也正是这一年,朱耷的父亲病逝,不久他的妻儿也相继离世。家国不在的事实严重打击了这位翩翩少年的心灵,更为严重的是,他这个前朝子孙随时都有被杀头的危险。为了躲避灾祸,朱耷隐姓埋名,过起了如野鹤般的隐居日子。也许是王朝更迭的打击,也许是隐居避祸的巧合,又或许是悟佛参道的机缘,这给朱耷创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世界。因此他的绘画在画坛独树一帜,备受后人推崇,而他的题画诗也是开文坛一代新风气。
如果朱耷是一个谜,那么他的题画诗无疑是解谜的一把钥匙。品读朱耷的题画诗,也许你感受不到诗经中的音韵和谐,也感受不到唐诗中的对仗工整。但你能感受到他诗歌中的“精、气、神”。这就好比是灵魂,肉体虽朽,但灵魂永存。
历史从来不会停下他那骄傲的步伐,所以明王朝也迎来了气数已尽的时刻。那一刻,当清军的铁蹄毫不留情的敲开了紫禁城的大门,一个新的王朝建立了。那一刻对于前朝子民来说留下的只有长歌当哭的悲伤和不忍回忆的过去。作为前朝皇族遗民中的朱耷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为了保护自己他只有退而隐居,又为了保留气节,他剃发为僧。他也许不知道当初这个匆匆的决定会如何影响自己今后的命运,但后人却在他的绘画诗中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晚明,隐约的看到了一颗赤子之心。
“写此青门贻,绵绵咏长发。举之须二人,食之以七月。”
这首诗是朱耷于1659年题于一幅名叫《西瓜图》的画上,这个时候的朱耷早早经历了国家灭亡、亲人离世的悲苦,迫于无奈的他选择与青山为伴、佛理为友的生活。初读这首诗时,多半会认为这是他闲来之笔,但细品下来,其实是内有玄机。“青门贻”来源于“青门种瓜”这个成语的典故。据《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而后世又把这种瓜称作是“青门瓜”,将“青门瓜”作为气节的象征。朱耷将他所画的瓜取名为“青门贻”意在表示自己同东陵侯一样,是铁骨铮铮的汉子,绝不向新朝妥协。“青门贻”也同样暗指旧朝。“咏”指咏叹,指对故国的思念如长发一般绵长。最后一句“食之以七月”,从诗的表面来看就是一个普通的建议。但在《诗经・七月》中有一句“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这就表明吃瓜最好的时候是七月,所以这句诗暗指现在摘下这个瓜是没熟的,不可食用。所以诗歌寓意以前明王朝的美好将一去不复返,复国大业举步维艰。整首诗虽然表面上都在写瓜,实际上表达了他傲岸独立的人格和对故国的悠悠思念,拳拳的爱国之心借诗歌跃然于纸上。
也许是时间淡化了朱耷内心的仇恨,又或许是佛道净化了朱耷的心灵。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之后,他的绘画诗已经没有了当初那么明确的情感态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人生的达观。这就好比一个人的成长,如果说之前的诗歌是一个意气风发、爱憎分明的少年,而如今的诗歌则更多的像一个沉稳睿智、开明达观的壮年人。早期题画诗中的凌厉的画风和犀利的语言在朱耷自身的成长和感悟中随风飘散。
“梅雨打绳金,梅子落珠林。珠林受辛酸,绳金歇征鞍。萋萋望耘籽,谁家瓜田里。大禅一粒粟,可吸四海水”。
这首诗题于《绳金塔远眺图》中,是朱耷1681年的作品,这个时候的朱耷在成为一代佛学大师之后又投身于道家的研究中,所以诗歌品读起来有种淡淡的禅意。虽然诗歌描写的是一片凄风苦雨的景象,但诗人放旷高远的人生态度在这首诗中的最后一句中表露无遗。同朱耷以往的诗歌一样,要解诗必须先解隐僻的用典和象征。据史书记载:绳金塔是南昌的一处名胜,相传建塔时因在土地里挖出三匝金绳和三百颗金舍利子而命名为“绳金塔”,可见这首诗中的“绳金”和“珠林”指的就是绳金塔和舍利子。但是在这幅图上并没有画出绳金塔,画的只是远山和塔附近萧条破败的景象。所以“绳金”和“珠林”在这首诗中分别指的是明朝和诗人自己,而“梅雨”和“梅子”也不单单是字面的意思,而是指清军的铁蹄和侵略。这首诗前六句讲,故国遭受外人摧残(梅雨打绳金),诗人也沦为了亡国奴受尽外人欺辱(梅子落珠林)。诗人漂泊无依很是辛苦,绳金塔这里暂时也停了战火(珠林受辛酸,绳金歇征鞍)。远远的望去,不知道是谁家的瓜田里满 都是凄凉和荒芜(萋萋望耘籽,谁家瓜田里)。最后一句“大禅一粒粟,可吸四海水”中的“一粒粟”是朱耷在自比,虽然只是一粒很小的米,但是他的胸怀是开阔的,可以吸收四海之水。最后一句颇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意,明显是受到佛家“宽以待人、四大皆空”等思想的影响。
此外,朱耷还会借前人的经历来聊以,他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也被他写入他的题画诗中成为他“放下”的一个真实的写照。
“人海岂妨酸,零酤复夥掇。走却孟襄阳,祸兮云盎醋。”
这首诗是《瓮颂》六首中的一首《醋瓮》,是朱耷大约在1682年所作,这个时候的清朝已经放松对前朝遗民的态度,所以朱耷也时常外出云游,与当时的名流交往频繁。同样这首诗初看不知所云,在细品和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这首诗中有两处用典。诗歌的前两句是第一个“用典”。酒越放越醇、越放越香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但酒放久了也容易变酸,变酸的酒自然也就卖不出去。在《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三》中有记载:宋人因为卖酒的食肆有凶狗而害怕不敢前去买酒,导致酒坊中的酒变酸。但诗人却以一句“人海岂妨酸”来表达自己是好酒之人,不会在意的意图,颇有大家之风范。在第二句诗歌“零酤复夥掇”中,“酤”是指买酒而“夥”字指的是“多”。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不管是散装的酒还是整装的酒都尽管给我买来。而最后两句则是用到了孟浩然的典故。孟浩然也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诗人,但因时运不济,仕途总是不顺利,但他总是看得开,经常一边骑一头瘦削的驴一边苦吟作诗。时人有云:孟襄阳,兴何狂?冻骑驴霸陵桥上。而且孟襄阳也很好酒,经常因喝酒而误了正事。在《全唐诗话续编》中有记载:“韩朝宗欲荐之,约与俱之京师,会故人至,浩然剧饮忘约。”这件事写孟浩然居然因为喝酒而忘记了与韩朝宗的约定,不仅错过了步入仕途的好机会,而且还得罪了大官。所以朱耷最后一句写到“走却孟襄阳,祸兮云盎醋”。但朱耷在这里完全没有责备孟浩然的意思反而是借孟浩然好酒之祸表现孟浩然自由放旷的人生态度,同时以孟浩然自比,表明自己同孟襄阳一样追求放达自由的人生境界。
没有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更好的句子来形容已步入晚年的朱耷,在度过了像无根的浮萍一样,漂泊无依,孤苦伶仃的日子之后,在佛与道的世界中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导师乃至艺术的导师,佛理与道义使他脱离世间的爱恨纷扰,专心于自己的艺术世界。
都说人生如戏,而朱耷的一生则是一部传奇性的戏剧。在经历了人生中各种跌宕起伏之后,在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在既礼佛又崇道之后,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哲学。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十年,在抚河旁筑起一个草屋,在环堵萧然的草屋中依旧作画写诗,直到生命的尽头。而暮年时期朱耷诗歌的思想追求又从表达放旷高远的人生境界转向追求物物和谐的自然之趣。
“一见莲子心,莲花有根柢。若耶擘莲蓬,画里郎君子。”
这首题画诗是朱耷《竹荷鱼诗画册》中的题诗,是他晚年的作品。在这本画册中一共有四首题画诗,上面摘录的只是其中的一首,显然这首诗是朱耷题在他所画的一幅荷花画上的诗。相对于之前诗歌的生僻字、僻典以及隐晦的寓意等,这首诗可以说走得是通俗易懂的路线。首句“一见莲子心”写的是莲蓬独特的构造,表明很容易就可以看到莲蓬中的莲子。“莲花有根柢”中的“柢”字指的是莲花的根,而且“柢”字本身就带有根深蒂固的意思。表明荷花虽然生长在池塘中,但也是有根的。“若耶擘莲蓬”中的“若耶”是一条溪水的名字,在《史记・东越列传》中有记载:“越候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耶,白沙”。而“擘”字从手,根据造字法可以领会这个字指的是用手剥开莲子,所以这句话写的是在若耶溪边剥莲蓬。最后一句“画里郎君子”显然表达的是对荷花的赞美。虽然荷花自古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象征,但从整首诗来看朱耷在这首题画诗中并没有赋予荷花、莲蓬新的象征意义,而是单纯的赞美荷花的高洁,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与赞美。
在朱耷短暂的一生中,创造过数以千计的诗、书、画。而他自己的灵魂也在这些作品中得到安慰和解脱。虽然说他的一生依旧是悲愤的一生、孤寂的一生,但更是创造的一生。在不断感悟、创造、再感悟、再创造的过程中,朱耷逐渐找到了自己艺术的宗旨,不再执着于对前朝的恋也不再固执于对新朝的恨。而是在自然中、在哲学里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暂且不说是时势造就了朱耷,还是朱耷造就了之后数百年的画坛。研读朱耷的作品,仿佛是在同他交流。你既可以感受到三百年前他的孤独与无奈,又可以触摸到三百年后他的作品强烈的艺术气息和生命意识。
参考文献
[1]思嘉.清初画僧题画诗偈初探[J].新美术,1993.(80).
[2]冯丽娟.由题画诗管窥朱耷暮年思想的嬗变[J].文艺评论,2013.
[3]孙磊,马健.独步古今的艺术大师--朱耷[J].东方收藏,2008,
[4]丁家桐.山人传[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5]朱良志.山人研究[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
[6]萧鸿鸣.圣洁的狂僧--山人[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7]王朝阳.山人全集[M].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8]周时奋.山人画传[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9]山人纪念馆编.山人研究[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