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油站服务质量工作计划

加油站服务质量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油站服务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加油站服务质量工作计划

加油站服务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几年来,该收费站成员积极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开展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和城市文明进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探索出了一条工作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特色之路。这是一支有活力,有团队协作精神的队伍,他们在领导的带领下共同努力,齐心协力,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充分体现了该站大家庭团结一致的崇高精神,同时为营运公司的2-11月的考核中平均分最高,并争得了诸多先进荣誉。收费站在经营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经营持续增长。

一、以提升服务品质为核心,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工作

(一)编写操作规程,提升服务质量

根据收费站各个部门的实际运作状况,编写了《收费站服务操作规范》、《收费站清理保洁操作规范》、《服务操作规范总则》。统一了各部门的服务标准,为各部门培训、检查、监督、考核确立了标准和依据,规范了员工服务操作。同时根据服务要求,编写了服务接待流程,从接待、语言要求、卫生标准、物品准备、环境布置、能源节约等方面作了明确详细的规定,促进了收费站的服务质量。在规范了操作流程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年初计划工作完成任务,没有发生工作质量投诉,没有安全事故的发生,克服重重困难。我们围绕国家创建明文城市、卫生城市而进行,能过我们的努力,为在创建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并多次在评比中评为先进单位,诚信单位。

(二)加强现场监督工作,强化走动管理

坚持每日对服务区的固定巡查(2-3次)、还要随时抽查,以便对各岗位人员工作的规范、服务区质量、工作效果,保证服务区车行畅通、见到车辆立即指挥按大小车分区停放、手势规范、使用普通话、对突发时间随时保持警惕、出现问题积极处理马上上报)等随时指导、检查。按照《高速公路服务区工作规范》进行管理,对各岗位人员严格执行《服务区员工岗位职责》《服务区员工守则和行为规范》按照《服务区绩效考核办法》严格考核。每月定时召开工作会议,总结上月工作情况,提出下月工作要求。通过人员培训、现场监督和走动管理是收费站管理的重要形式,各位收费站管理人员坚持在当班期间进行管理时间分配,并直接参与现场服务,对现场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提示,对典型问题进行记录,并向各部门负责人反映,分析问题根源,制定培训计划,堵塞管理漏洞。良好的服务品质是收费站提高竞争力、提升整体形象的核心,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提高顾客满意度,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寻找问题根源,研讨管理办法。在研讨会上,各区域、部门相互学习和借鉴,与会人员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敢于面对问题,敢于承担责任,避免了同样的服务质量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再次出现。这种形式的研讨,为收费站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管理经验的平台,对保证和提升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重视安全工作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我们抽调专业技术骨干力量,积极参加公司节能降耗、安全增效领导小组的工作。安全工作是公司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员工的安全。重视消防知识、消防设备使用、供水系统操作、配电系统操作、交通手势、应急预案、清洁用品及工具使用等培训。努力打造“平安、健康、绿色、畅通、人文”的服务区。对驾乘人员提供优质服务,为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社会形象,体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我们将围绕“优质服务、人性化服务”这一主线,在服务理念上求新,在服务标准上求高,在服务速度上求快,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于细微处见真情,努力打造特色服务区品牌。收费站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员工体检工作,层层把关,杜绝事故的发生,本年度我收费站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较好的完成安全工作任务。

强化领导分管责任人及主管人的责任,要求各区域要加强管理,强化措施,落实工作,防微杜渐,争创“文明、平安、和谐”的目标。做好周边环境、消防、道路交通安全建设,认真搞好隐患排查,专项整治,不留死角;舍得投入专项经费,添置安全器材;加大群防群治力度,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确保收费站平安。

二、主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单位间组织协调

(一)制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单位间的协调机制,遵循法律法规,根据情况的需要制定突发性大事件的预防和预案

指定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小组和媒体公关小组,具备临时应付全局的能力和指挥能力,第一时间妥善处理好突发事件。首先管理水准有待提升。一表现在管理人员文化修养、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高低不一、参差不齐;二表现在尚未制订一整套规范的系统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三表现在“人治”管理、随意管理等个体行为在一些管理者身上时有发生。

(二)协调各部门关系,建立内部合理而有效的运行机制

为使日常运作逐步纳入到工作有计划、有指导、有跟踪、有总结的管理系统中去,有效地将计划性工作和应急性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建立明确的工作目标,要求各部门、各相关单位间建立计划性的工作制度,通过每月总结、计划,对各项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按计划步骤予以实施。

(三)建立每月工作汇报制度,通过对工作的完成情况,对各部门负责人予以考评,各项制度未健全完善,制度的完善及各项工作程序的确立需在长期大量的实践中方能逐步完成

加油站服务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1)质量工作:

1、质量兴县、三大服务和名牌战略均已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具体措施和计划,并责任到人,确定了14家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由局班子成员带队实行一对一帮扶;按培育计划确定了名牌培育对象,*县康达尔饲料有限公司和*县牧果饮料厂生产的产品分别申报了安徽名牌和宿州知名产品,同时组织*县滤清器厂和*县移动公司申报了安徽省质量管理奖。

2、加大强制性产商品的查处工作,出动执法人员85人次,检查销售强制性产品的企业(商店)39家;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帮助*县康达尔饲料有限公司开展并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计量工作

1、制定了重点耗能企业对口服务实施方案并上报市局。对年耗20__吨以上标准煤的*县虹光纸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建立了能源计量器具档案。对重点耗能企业安徽皖王面粉集团的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和强制性计量器具建档工作进行了完善,举办了共30家企业参加的《通则》宣贯会。

2、把计量巡查和食品巡查有机的结合起来。强化了对煤矿和医用强检计量器具的监管力度,共检定各类计量器具2623台件,开展了对加油站、粮食收购企业、以及食品生产企业和定量包装商品等专项计量监督检查。

(3)标准化工作

1、规范代码当场处罚程序,今年以来共办理代码证书374份,代码年检352家,完成商品条形码发展1家,续展5家。

2、加强标准的动态管理,今年我局对全县标准执行情况进行了登记调查,并帮助安徽皖王集团、安徽新锦丰集团等单位制修订标准20余项。

3、加大国家级*县葡萄和省级水晶梨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制订了08年度工作计划,以政府办名义下发了标准化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分管副县长与各成员单位签定了目标责任书。目前我局正与有关专家组织制定示范区标准。

(4)、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1、围绕农资、食品、建材、强制性认证产品和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产品,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严把产品质量关。共抽查1600余批次产商品,合格1200余批次,合格率75%,对不合格产品,采取公告、曝光、收回、整改、处罚、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企业自律,督促引导企业改进产品质量。以节日市场整治为重点,组织开展了节日市场打假、春秋两季农资、建材、汽车配件等专项整治活动,立案查处90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商品货值45万余元,端掉制假窝点6个,查处非法生产地条钢30余吨。全年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2、对省市局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全部要求企业整改,整改通过率达100%,并对企业整改情况及时上报市局。

(五)、食品安全

今年以来,特别是奥运会期间,我局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

1、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和向企业发放1000余份宣传材料,大力宣传国务院《特别规定》、《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在县城主要街道、车站和各大超市等公众聚集场所张贴、悬挂食品安全口号。另一方面创办了县政府和县局两级专项整治工作简报,定期报道专项整治工作动态。共向各级报刊、电视、网络报送信息90多篇,其中国家级采用8篇,省级采用8篇,市级采用30余篇,县级采用40余篇。二是突出整治重点。我局首先完善了生产、加工源头企业的巡查机制,通过巡查,全县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0家,有营业执照、有卫生许可证的小作坊7家;无营业执照、有卫生许可证的,或者无卫生许可证、有营业执照的小作坊27家;既无营业执照,也无卫生许可证的黑窝点37家。对其分别确定一般监管、重点监管和要求取缔。二是采取有效形式对小作坊作出的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限定地域销售以及承担食品质

量安全第一责任的承诺并向社会公开,使小作坊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并专门制作了食品限区域销售登记备案表,要求小作坊进行备案,做到政府放心,消费者明白。三是加大打击食品生产黑窝点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违法活动。专项整治活动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1567人次,检查837家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和窝点,立案查处86起,货值46.5万元,处罚15.15万元。2、确立了食品安全示范镇,在整治和调查的基础上,我县龙城镇作为食品安全示镇已上报市局,目前各项建设工作正在进行。

(六)、特种设备

1、对全县44处浴池,生产用17台锅炉,5所中学,2家娱乐场所,12台液化气储罐,12台电梯进行了隐患排查整治,共排查出安全隐患26起,目前均已整改完毕。

2、对全县在用的92台锅炉、12台液化气储罐、11台电梯等特种设备进行了分类监管,并按abcd四类企业确定监管重点。建立了6家企业法人约请谈话制度和重大事故挂牌督办制度

3、今年以来我县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二、收入预算

截止11月上旬,全局共组织收入275万元,其中事业性收费122.5万元,完成全年预算的102%,罚没款收入47.5万元,完成全年预算的94.9%。技术机构事业性收费110.8万元。占去年全年事业性收入的101.8%。协会组织收入78元。

三、具体做法

1、强化手段、提高认识

年初,我们就要求中层干部要进一步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强化目标任务的落实,全面提升各项工作任务,为此我们做到了三个加强,一是加强业务股室建设,提高办能效能和整体合力;二是加强技术机构建设,开拓市场,提高检测检验的能力和范围;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依法办案能力。

2、完善措施,健全机制

在我们下达分解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完善了对任务完成情况的具体奖励措施。打破干多干少一样,任务完不完成一样的局面。奖励办法还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单位按照完成任务的数额分别给予不同奖励,在日常工作中,利用每周例会对收入情况进行通报,每周对当月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讲评。由于这种措施的开展,一方面提高了各单位工作的积极性,打开的工作思路,使各单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也引入竟机制,由于对收入公开,对业务工作的讲评,这样在无形之中,是对优秀单位的一种表扬和鼓励,也是对落后单位的一种批评、鞭策,使得他们个个有压力,并不断地把压力变成动力,继而形成一个工作上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截至10月底,全局业务单位基本完成了全年经济收入。

3、加强监督,防止滥用自由裁量权。

我局按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在执行公务活动中,对文书进行统一编号、统一发放。对办理案件,由案件审理委员会集体研究作出处理决定,防止人情案发生,从而严格执行了“查审”分离制度。在日常管理中,我局还开展了行政执法“回头看”和首错不罚制,今年以来共向企业发放案件调查回访表200余份,召开企业座谈会2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基本实现了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督。同时实施了行政执法首错不罚制,对企业存在首次违法且属一般性违法行为,首先发出整改通知书,进行限期整改,对整改达到要求的不予处罚。自行政执法首错不罚制实施以来,共对32家存在一般性违法行为的单位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帮助20家单位制定整改措施32条,受到被检查单位的一致好评。

四、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检测机构力量薄弱、设备落后,在用设备存在着严重的“三多三少”现象:陈旧老化的多、新设备少;常规设备多、先进设备少;面临淘汰的设备多、适用设备少。

2、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3、执法不到位。在执法监管中,还存在执法死角、盲点;个别办案人员素质较低,还存在吃拿卡要等现象,造成处罚不到位,个别违法份子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不能有效的保障消费者利益。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努力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全力服务企业发展。一是采取技术培训方式,让技术检定人员“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手段。二是积极争取上报项目,添置检测设备,开展更多的便民检测服务。三是主动服务企业,帮助无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的企业开展检测检验,对企业实行跟踪结对服务。

2、确保两大安全 一是提高特种设备检验率,完善特种设备使用企业制度建设。二是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全面监管,确保我县不出现问题食品。

加油站服务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南充637000)

摘要院南充现代物流园区是地方经济、现代物流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提高地方城市服务功能,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川东北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南充现代物流园区的概况分析入手,介绍物流园区的区位优势,阐述了南充现代物流园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南充现代物流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院物流园区;区位优势;投资环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院F259.27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026-03

0 引言

自2012 年开建南充现代物流园区已有3 年多的时间了,园区建设已初见端倪。但在这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建设的步伐还是有些艰难,为了按既定计划在2020 年完成园区建设任务,分析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应对之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南充现代物流园区概况分析

南充作为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四川省排名前五、川东北五市排名第一,有着较大规模的外向型生产能力、强劲的内需消费支撑和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借助于川东北五市唯一具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四位一体”的交通优势,得到了省政府在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方面的大力支持,是省级重点打造的次区域物流中心之一。南充现代物流园将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建立起川东北物流中心。其具体表现为:

1.1 区位优势明显

南充现代物流园区距机场5 公里;有国道2 条、省道4 条;建成高速公路8 条;正在建设2 条,建成后,全市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网形成了“两环、四联、八射”格局,成为省内拥有高速公路数量和通车里程最多的二级城市。5 座嘉陵江大桥将园区与市中心紧密连为一体;嘉陵江渠化工程完成后,千吨级货轮可驶入长江黄金水道,嘉陵江横贯全境,上通广元,下达重庆与长江相汇,直达武汉、上海,距南充港10 公里;达成铁路紧邻物流园区的小龙镇境内建有全线最大的二级货运站,兰渝铁路与达成线在此“十”字交汇,横贯南充全境,可直达湖北、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南充现代物流园区具备物流业发展的先天地利区位优势,搭乘《中国物流业振兴规划》系列政策的便利快车,借力四川物流业强势出击时机与“全域四川”经济大发展和现代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川东北地区和成渝经济区纽带的天时。

1.2 中心效应突出

南充现代物流园是《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中重点打造的省内次区域物流中心之一,也是《南充市物流发展规划》中重点建设的“一园区、四中心、七节点”体系中唯一的物流园,园区占地面积11.6 平方公里,涉及4 个乡镇(街道),19 个村(居),95 个村(居)民小组,园区概算总投资120 亿元(不含土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建设年限为2012-2020 年,届时,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8000 万吨,实现交易额1000 亿元,年创税收20 亿元,可带动5 万人入园就业。并将强力带动相关4 个乡镇(街道办)快速城市化,拉动南充市乃至川东北区域产业高地发展,初步形成物流中心“火车头”效应。

1.3 业态布局清晰可见

在项目建设中,布局了十大业态板块,全面支撑区域发展。物流园规划有公路港、保税物流中心、建材物流区、粮食物流中心、农副产品采购及食品冷链物流中心、城际配送区、工业品物流区、储油区、行政信息商务区和商业商住区十大功能板块,除行政信息商务区虚位以待外,其余九大业态板块已完成招商及落地建设工作。

在道路建设方面,整个园区业已建立了:“两横三纵”道路主骨架体系。两横:中粮大道、物流中路已全面竣工通车;三纵:物流大道、滨河西路、物流南路已完成90%的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总投资4000 万的龙门变电站至三期还房10kV 电力配网工程,现已完工;有总投资4000 万的望城变电站至保税中心10kV 电力配网工程,现已完成投资400 万元,并正在做施工设计;有传化公路港配套加油站相关建设手续已办齐,马上进入土地挂牌环节;还有铁路专用线改扩建项目,现正进行可研性审批。

2 南充现代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经过3 年多的不懈努力,南充现代物流园区紧紧围绕“争当深化改革排头兵”的工作思路,严格按照市上下达的目标任务,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积极落实“一项目一主体,一主体一责任人”的要求,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卓有成效。招引了南充传化公路港、南鑫建材、深圳友信龙等项目,其中南充传化公路港试运营模式已于2015 年6 月25 日启动,南鑫建材一期和友信龙农产品批发中心一期预计年内也将启动。

在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安置房建设、项目建设中,园区狠抓落实,各项建设工作均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1 三区业态布局混乱,功能定位不明,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南充市的物流发展业态布局为“一园区、四中心、七节点”,而且“四中心、七节点”没有具体明确的功能定位,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复建设,影响市场健康发展。根据南充市的市场南充现代物流园友信龙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正在建设的冻库将达到10 万吨,完全满足市辖三区冷链市场的需求,据了解,目前嘉陵区也准备建设6万吨的冻库对友信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极易造成资源浪费。

2.2 南充的物流发展资源并不足以支撑这么大规模和遍地开花式的物流产业园区

同时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物流园区的优惠政策,但落实程度不够。南充虽则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但实体经济规模较小,在四川省内排名在后五位之列。对实际物流需求了解不清楚,导致园区发展定位不明确,占地面积偏大,盈利模式不清晰;该园11.6 平方公里的体量、综合的性质完全足以支撑全市物资流通的需要;那么其余的“四中心、七节点”的资源何来?所以如果全部建成营运,均无法达到饱和状态,而且肯定都会惨淡经营甚至关闭。

2.3 资源整合不够深入

南充现代物流园区的形成初衷就是为了共享信息,充分整合市场资源,从而提高物流企业质量、降低成本;取得比单个物流企业经营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方面造成小规模物流企业难以入场,另一方面园区大量已被征用的土地闲置、荒芜,同时通过市场调研发现,目前园区往往过分追求投入而忽视资源整合,忽视进入企业的科技含量,可持续发展潜力,只看重招安企业的投资规模,使得建设成本过高,进入的门槛也随之升高。

2.4 物流园区人才缺乏

这也是导致园区经济模式落后和经济水平不高的一个限制因素。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仓储、特种作业与运输三类业务人才需求仅占全部人才需求的18%、10%、12%;物流信息管理、营销管理、供应链设计以及物流业务管理等人才需求很大,占比均在30%以上;其中,既懂物流园区物流运作流程又懂物流园区管理信息技术,并能为住入南充现代物流园区的业户进行供应链管理的综合型人才则更加稀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物流园区提高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

2.5 重视硬件,轻视软件建设

经过近3 年多的发展,园区硬件已经受到相当的重视,但是园区管理机制、运作模式和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却相对滞后,在“先建后立”、“先硬后软”思想引导下,物流园区建设已经导致了一些资源的闲置和运营商的经营困难。本文通过调研发现入住企业没有(也没计划)自建或购入物流园区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推广、宣传我们的园区、企业、服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园区的文化理念没有得到形成和传承。

3 对策与建议探讨

针对以上情况特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3.1 加强梳理业态布局,大力发展政策优势建议市政府站在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高度统筹规划,以对接四川省《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规划》具体工作计划为目标,对南充市辖区内的物流需求、资源作新的调研和整合。

首先,梳理出物流园所涉的建材、医药、农产品、五金机电等十大业态板块的市内产业高地,以市场为导向,在源头上加强业态培育,促进产城互动,拉动地方经济,做强本土企业,从而完备产业链,进一步填充物流园各业态布局。避免不合理的作业方式,可以减低物流储运成本3.5%左右。

其次,加快物流市场调研,尽快形成一体化集散的需求报告,为物流园落地企业基本产业规模指明方向。物流市场调研工作可以外包给高校在校学生,这既为学生搭建了锻炼平台,又可节省费用2.2%左右。

再次,建立川东北物流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周边各市的沟通、合作,交流优秀建设经验,搭建产业互补平台,逐步发挥区域物流发展带头人的作用。

最后,依托区位优势招引各大知名物流企业,在土地、审批等环节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其建立川东北分支总部,发挥总部经济效应。这样通过调整业态布局,使配送效率提升,便可减少存货量和仓储占有率,降低存货持有成本以及仓储成本。同时减少运输次数,提高装载率并合理安排配车计划,选择最佳的运送手段,从而可以使物流成本降低。

3.2 协调配置资源,突出集群效应

目前对顺庆、嘉陵建设的物流中心及时叫停并改变发展方向,不会造成巨大损失及人员安置问题,是处理顺庆、嘉陵、高坪三区物流业发展关系的最佳时期,建议市政府安排专人出面定期召开协调会,并早日出台适应新形势的南充物流发展规划,协调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把成本调控在一个合理范围。

具体来说:一是重申物流园为市辖区内唯一综合性物流园的事实,杜绝盲目扩张。

二是将目前顺庆、嘉陵物流项目作为物流园的左膀右臂,走特色产业物流和高端会展方向,形成错位抱团发展,尽早形成区域物流中心态势。

三是加强与南充经济技术开发区(即化工园)、三区汽车产业园的接洽,对其运营物流需求作评估,并签订相关合作备忘录,填充物流园工业品业态板块。

四是出台相关地方交通联运政策,减免多式联运的税费,整合南充港、南充机场优势,初步形成以物流园为物流枢纽的洼地效应。

3.3 加快南充现代物流园区人才的培养

南充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德才兼备的各类人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重选配。要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识人用人,选贤任能,搞好项目管理和经营人才的选拔工作,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和任用合适的人选参加园区项目经营和管理。

其次抓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物流园区人才,如外出培训,请专家培训和自学等多种方式提高园区管理者和职工队伍素质,尤其是与当地的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可以各得其所,仅该园区每年预计就可以减少1.5 万左右的培训开支;加强岗位培训和岗位练兵,学习物流知识,业务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并建立岗位培训练兵的长效机制,如: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预计每年可以减少3 万左右的津贴开支。

最后要重激励。对园区工作中有成绩的人才要压担子、要放在园区经营和管理的重要岗位,对做出贡献的同志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把有限的资金运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资金效率。努力培养出园区自己的团队,为南充物流园区建设和管理提供人才保证。如果需要,也可以从国外引进高质量的物流园区管理人才。这样便可提升园区的服务质量,通过服务质量的提升减少退货带来的损失,从而降低物流成本。退货成本作为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服务质量的提升可以大大减少退货情况的发生,减少退货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从而可以起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3.4 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快园区配套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同步建设,以优良的同步配套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尽快吸引物流企业进驻南充现代物流园区。市政府应把投资的重点放在物流园区的配套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方面,并保持同步建设。通过优良完善的同步配套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促使园区土地和仓储设施升值,为促进南充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快捷、健康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通过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服务效率。使企业与物流公司之间紧密配合,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物流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南充市小规模的物流企业仍占87%,其整合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的能力因为资金和人才等多方面因素比较有限,因此园区在担当资源共享平台上的作用非常重要。园区必须在物流网络、市场资源和交通条件等方面进行规划和整合。不同的货物要求不同的运输方式,使公路、水路、铁路、航空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衔接,尽可能地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物流市场调研。

加油站服务质量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严格安全许可条件

1、合理规划化工产业布局。按照“产业集聚”、“集约用地”的原则,由市安监局牵头,会同市发改委、工信委、规划局、环保局以及相关县区政府,在年12月底前制定完善市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规划至年),确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专门区域,并制定相应的进区入园政策。市中心城区(东湖区、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红谷滩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湾里风景区域内不再批准设立新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各县(区)人民政府要根据《市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在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于年底前完成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确定化工集中区域或化工园区,明确产业定位,完善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设施。从年3月起,对没有划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专门区域的县(区)、开发区,城乡规划部门原则上不再受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一书两证”(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申请许可,安全监管部门原则上不再受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安全审查申请,投资主管部门原则上不再受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公安消防部门不再受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新建化工项目必须进入产业集中区或化工园区。在化工集中区域和化工园区,要合理整合资源,集聚关联产品,形成产业链,优化园区布局,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

各县(区)政府、开发区(新区)管委会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财政、税收、差别水电价等经济手段,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推动现有园区外化工企业限时迁入化工园区;对工艺落后、设备设施简陋、安全防护距离不够、化工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重大危险源监控不到位的企业,应责令其限期整改。对在规定期限内未落实整改或无法整改到位的企业,依法吊销相关证照并予以关闭。

2、推进危险化学品经营市场的专业化。要借鉴上海、江苏等地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推进集仓储、配送、物流、销售和商品展示为一体的危险化学品交易市场建设,指导企业完善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统一管理、指定储存、专业配送、信息服务。继续督促指导化工大市场加强安全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危险化学品交易过程中的安全运行功能。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对从事油漆、农药、工业气体交易的市场要本着便民、安全的原则,划定专门区域,用于油漆、农药、工业气体等乙类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和储存。

3、严格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设立审批。要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纳入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程序,建立由投资主管部门牵头,安监、环保等部门参加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会审制度。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未通过安监部门安全审查的,投资主管部门不予批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未经设立安全审查,擅自开工建设的,要依法予以查处。投资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要坚决贯彻省政府“三个坚决不搞”、“七个严禁”等有关规定,对不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的新、改、扩建化工项目,对安全卫生防护距离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的项目,对危险程度较大、安全控制水平不高的项目,坚决不予立项和安全许可。从严审批液氯、氰化物、三氯化磷、三氯氧磷等剧毒化学品以及易燃易爆、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合成氨、炼油、高纯度一氧化碳和涉及危险工艺的建设项目,严格限制涉及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的建设项目。

4、严格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安监部门组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时,要严格审查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使用危险工艺的新建化工装置是否设计装备自动控制系统,大型和高度危险的化工装置是否设计装备紧急停车系统;组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安全设施投入使用情况与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的安装投入使用情况。

5、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许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认真审核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条件。对首次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且带有储存设施的企业,要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审核;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申请换证的一级或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可直接为其办理延期换证手续。严格执行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安全控制要求,把涉及硝化、氧化、磺化、氯化、氟化或重氮化反应等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实现自动控制、安全检测报警等,纳入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库房、罐区等,要严格审查安全距离、库房标准、安全设施和监控系统等安全条件,积极推广检测报警、闭路监控、电子巡查等硬件系统建设,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6、坚决关闭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监管部门一旦检查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或在规定期限内未进行整改的,以及使用淘汰工艺和设备、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依法吊销许可证并提请企业所在地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7、进一步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人员从业条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中至少有一人具有化工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并有3年以上化工行业从业经历;主要技术岗位工人、带班班长应具备中等化工职业技术学校以上学历或培训,其他人员应具备初中以上(或同等)学历;危险化学品经营(带储存)单位主要负责人、主管人员、安全负责人中至少有一人具有化工专业专科以上学历。逐步把从业人员是否达到从业条件纳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行政许可条件。

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8、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执行国家、省、市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建立并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保障安全投入,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严格作业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原化工部41条禁令,同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制定完善相关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岗位、动火作业和压力容器等安全管理,并将有关内容在相应的作业场所张贴、悬挂,在职工中认真组织学习,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9、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企业要加强建设项目特别是改扩建项目的安全管理,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确保采用安全、可靠的工艺技术和装备,确保建设项目工艺可靠、安全设施齐全有效、自动化控制水平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企业要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标准和有关规定,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设计、施工、监理。对涉及危险工艺的项目设计,原则上要委托具有甲级化工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建设项目试生产前,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三查四定”(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查工程隐患,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整改措施),制定试车方案,严格按试车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组织试生产。操作人员经上岗考核合格,方可参加试生产操作。工程项目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安全设施。

10、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企业要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与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相结合,并将其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双基”工作,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年底前,使用危险工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化学制药企业,涉及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品、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等企业(以下统称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年底前,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以上水平,其他危险化学品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

11、健全落实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形成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要根据生产特点和季节变化,组织开展综合性检查、季节性检查、专业性检查、节假日检查以及操作工和生产班组的日常检查,主要负责人要组织相关人员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制定整改方案,研究对策措施,明确责任人,落实资金,确定时限,并及时整改,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

12、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每年第一季度,重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储存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经营单位要书面向所在地县级安监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报告上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企业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要及时报告;发生伤亡事故时,要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试生产(使用),要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号)有关规定,向负责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的安监部门和有关危险化学品其他安全生产许可的实施部门申报试生产(使用)备案手续。企业进行新生产工艺的小试、中试和工业化试验、生产储存装置的开停车、关键装置的检维修作业、废弃危险物料处理和废旧装置拆除等与安全生产有关的重要活动,要在实施前将有关情况书面报所在地安监部门备案。

13、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的要求,向省安监局化学品登记注册办公室提交登记材料,办理登记手续,取得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书。年6月前,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登记率要达到100%,年底,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完成登记备案工作。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必须向用户提供危险化学品“一书一签”(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14、严格执行易制毒化学品、剧、危险化学品备案制度。经营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单位应向市安监局申报经营许可,生产第二类、第三类和经营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的企业,应将生产的品种、数量等情况,向市安监部门备案。经营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企业,应将经营的品种、数量、主要流向等情况,分别向所在地县级安全监管部门备案。使用剧的单位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向市级安监部门备案。剧毒化学品从业单位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向市、县两级公安、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15、切实加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健全并落实各类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制度,建立安全培训档案,实行全员培训,严格持证上岗;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全员安全培训考核,考核成绩记入员工教育培训档案。

16、提高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操作性较强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加强救援培训,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并适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规模较小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应与所属县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救援机构及队伍建立联系机制,并就近与大中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签定应急服务协议,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必须将应急救援管理纳入园区规划要求,满足应急救援基本需要,依托消防或大中型企业专业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装备,为园区事故应急处置提供保障。

三、保障安全科技投入,不断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17、完善企业安全投入保障机制。要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执行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478号)以及省、市的贯彻意见,完善安全投入保障制度,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保证用于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和有效实施。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省安监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设施技术改造的通知》(安监管办字号)要求,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技术的投入力度,通过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18、积极推行企业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要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按照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号)和《省安全生产条例》的有关规定,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危险程度预先足额存入资金,专项用于安全生产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大力推进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参加责任保险

19、加强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认真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定期开展危险源识别、检查、评估工作,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重大危险源备案工作。要建立并严格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责任制,定期检大危险源压力容器及附件、应急预案修订及演练、应急器材准备等情况,重大危险源涉及的压力、温度、液位、泄漏报警等要有远传和连续记录,液化气体、剧毒和易燃易爆化学品等储罐区、库区要设置安全检测报警系统、紧急切断装置和监控装备,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和管理。

20、积极推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提高安全控制水平。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现有装置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工艺技术自动控制水平低的重点企业要制定技术改造计划,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对涉及危险工艺的化工生产企业所在地县级安监部门,要按照省和市关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性工艺安全联锁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督促企业开展安全联锁自动化技术改造工作。年底前,全市所有涉及危险工艺的化工生产装置,必须实现生产过程中危险环节关键操作的自动化控制、工艺指标的超限报警、生产装置的安全联锁停产;在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上装备紧急停产系统(ESD)或安全仪表系统(SIS)。新建的涉及危险工艺和高温高压的化工装置必须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要选用安全可靠的仪表、联锁控制系统,配备必要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提高装置安全可靠性。

21、不断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和成果应用。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有关企业开发化工安全生产技术和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使用安全技术。要大力推广应用加油(气)站阻隔防爆和油气回收技术,年底完成安全距离不符合条件的、市区范围内人口密度大、车流量集中地段的加油(气)站阻隔防爆技术改造,引导鼓励新建加油站采用油气回收技术。进一步改善液化气体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充装条件,危险化学品槽车充装环节,推广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代替充装软管,逐步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积极推广应用液氯死瓶、泄露瓶处理技术装置,引导自来水厂逐步淘汰直接使用氯气消毒工艺。

四、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不断完善联合执法机制

22、落实各级政府及其监管部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危险化学品行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将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引发社会公共事件。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政府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负责人,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在党委领导下,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解决危险化学品发展规划、监管机构、安全投入、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对辖区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上级部门挂牌督办的企业,要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督办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职责分工,分兵把关,各司其职,强化协调,形成合力,特别要针对我市当前实际,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政府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条件不得超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的范围,杜绝安全生产监管的死角和盲区,切实做好对园区内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监管和指导服务。

23、建立和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涉及部门多、环节多,要建立并逐步完善由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的单位参加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协调,分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通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研究解决涉及多部门、具有普遍性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问题,协调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提高联合执法检查效果。各有关部门要通过构建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网络,建立安全先进、高效透明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平台,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能

24、加强危险化学品的道路运输监管。推进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联合执法和协查机制,针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活动跨行政区的特点,建立有关部门的协查机制,公安、交通、安监、质监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协调沟通,形成执法合力,认真查处危险化学品违法违规运输活动和道路运输事故。生产、储存、销售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要设置专门岗位、落实人员,负责对购买单位、运输承运企业、人员及车辆资质进行认真审核,不得违规销售和托运危险化学品货物。要在我市危险化学品主要运输道路沿线建立重点危险化学品超载车辆卸载基地,完善卸载条件,提高卸载能力,到年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都要安装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车载监控终端(载重1吨以下在城区内直接为群众生活服务的配送车暂不要求),并充分发挥其监控作用。

25、严格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废弃物处置。要督促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单位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取得相应许可,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进行安全评价,保证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剧毒化学品、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流向的监管,督促从业单位落实购买、储存和使用环节的公共安全管理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意外流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要加强对所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避免发生事故和丢失。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危险化学品处置工作,督促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或者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不得留有事故隐患,环保部门要及时明确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单位并进行公告,加强对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积极协调做好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工作。

26、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修订)》的施行为契机,结合实际,做好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制订工作,提高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

27、高度重视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监管队伍建设,加强园区内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要结合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装备;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

28、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和专家作用。各级安监部门要进一步发挥中介组织和化工专家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指导安全生产专业协会、安全评价机构等中介组织严格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要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家数据库,为专家参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创造条件。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安全生产许可和带储存设施的经营安全许可要聘请专家参与审查;事故应急救援、重大问题研究和重要制度、措施实施前,要充分咨询专家意见;鼓励和督促中小化工企业聘请专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进行技术指导,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五、加大执法力度,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9、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各县(区)政府、开发区(新区)管委会要继续开展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建设等环节的非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秩序。通过相关部门联合执法,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采取鼓励转产、关闭、搬迁、部门托管或企业兼并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淘汰不符合产业规划、周边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能耗高、污染重和安全生产没有保障的化工企业。制定化工企业搬迁政策,对周边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和在城区的化工企业搬迁给予政策扶持。

30、规范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各级安监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实际,按照省、市安监局关于加强和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经常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隐患排查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年度执法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程序、内容、标准、要求。重点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并监督执行的情况,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费用提取与有效使用、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等情况。执法检查工作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保证执法检查的严格、规范和公正,充分发挥技术专家的作用,提高执法的权威性,加大对严重违法违规企业处罚的力度,特别是发现企业存在重大隐患而没有报告或隐瞒事故隐患的,要从严处罚,推动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