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英语

医学英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英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学英语

医学英语范文第1篇

1社会需求及学习者需求问卷结果与对比分析

问卷使用excel2007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学习者对目标情境中需要掌握的技能的认知与社会需求中反应的技能有差异。在学习者问卷中,医学英语四种技能的necessities值从高到低分别是读、说、听、写;社会需求问卷中,四种技能的排序则是读、写、听、说(表1)。也就是说,学生和医务工作者都认为读是工作中最重要的技能。而对于说和写,学习者普遍认为在未来工作中,说的技能更重要,而医务工作者却认为写是仅次于读,处于第二重要的技能。这种对比结果和差别说明学习者和医务工作者都认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但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医务工作者还须要撰写英文摘要和论文,这就可以解释社会需求问卷中,写的技能排在第二位的原因,但是对于学习者来说,还不了解未来工作中须要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因此可以解释他们把写排在了最后,却把说和听排在第二、三位,这是由于大学英语长期的批判哑巴英语,使学生明显高估了说的技能在未来工作中的需求度,却低估了写作能力的必要性。此外,按照表1的排序,纵向比较目标情景需求中三个维度下四种技能的值,发现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是说的技能,但是最想提高的却是阅读技能,说明对于阅读技能,学习者都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与社会需求问卷的结果显示一致;但是对于写作技能,学习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它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而医学英语课程,正是一种目标导向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该通过这门课程,向学习者传达未来工作中最需要的技能,以及着重加强对这些技能的教学。

通过学习者问卷分析发现有81%的学习者认为医学英语对未来职业很重要,79%的学习者认为开设医学英语很重要,但只有47%的学生对于现阶段我院医学英语的教学情况表示满意,可见医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对于学习动机,44%的学习者选择为了将来工作的准备,而41%的人为了考研准备;对于医学英语的学习重点,大多数学生认为是医学术语、单词以及医学文献的阅读,分别占36%和44%;而超过半数63%的学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医学词汇量有限,其次是语法困难;至于教材,89%的学生选择阅读为主,兼顾写作,并配有语法和词汇练习的综合教材;对于教学模式,学生更偏爱互动式课堂活动教学;课程设置方面,半数50%学习者选择从大一开始,公共英语课和医学英语课同时期进行。

2医学英语教学改革及课程设置建议

2.1明确教学目标通过这两个问卷,我们知道学习者学习医学英语的主要目的为了将来的工作和考研作准备,在未来工作中,他们更多的是利用医学英语及时学习和获取专业知识和信息,进行文献综述和撰写英文摘要及论文,其次是听取学术报告等;根据这一特点及需求,医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也要重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不能忽视其他技能的培养。

2.2改善教学内容、方法及教材本次调查发现,学习者现阶段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医学词汇量有限,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讲授一些医学英语词汇的构词法,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其次,学生最喜爱的教学模式是互动式课堂活动教学,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多开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甚至模拟学术研讨会等课堂及课下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文献检索及文献综述等多方面的能力。最后,医学英语教材要充分体现ESP教学的特点,文章内容要科学实用,结合目标情景的题材,如药品及医用品说明书,医学论文的摘要或综述等,文章难度要适中,词汇量合适。

2.3优化课程设置结合问卷结果,笔者建议我院一、二年级进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同时,在一年级开设多门医学英语选修课,如医学英语视听说等。第二学年或第四学期,可以全面开展医学英语教学。教材方面,前两年要选择医学专业知识不是很深的、概括地讲述医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教材,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医学英语,具备简单运用医学英语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对三年级学生开设专业更细化的医学英语必修课,使学生学习起来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也可以为他们四年级进入实习作好准备,更好更快地学以致用;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考虑开设一些高难度的医学英语选修课,例如医学英语文献阅读、医学论文写作等。

医学英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医学英语 翻译 情景关系 词义辨析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5.033

Distinguishing Meanings of Words in Medical English Translation

LI Hongmei

(Lesh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Leshan, Sichuan 614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tudies, the medical literature, as a technical text genre, needs to have innovation, feasibility and scientific nature primarily under the environment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frequent information exchange. Word is the basics of crucial importance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Word is the tiny part of language, and therefore, distinguishing meanings of words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medical translation.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word sense disambiguation of medical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s the actual situation required.

Key words medical English; translation; scenario relations; distinguishing meanings of words

翻译是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在医学英语翻译过程中对英文词义的理解、判断和推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抽象心理运作。因为英语与汉语之间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国内汉语从基础开始,词义就讲究必须清楚、明确、具体到点点面面,而英语的语言简洁概括、层面较宽、可以灵活多用。词在语言中虽然是运用最基础的小因素,但就是这些小因素组成了整个翻译的大结构,所以整个翻译中词义辨析是至关重要且不可忽视的,翻译时翻译人员必须明确情景需要、弄清楚词义,才能准确地理解整句话的含义,为了达到医学文献的高标准特性,准确了解词义辨析是翻译工作的开始和关键。

1 词义辨析概论

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由于不同语言的词汇范畴存在区别,英汉词义解析也存在较大差别。不同的语言文化、社会环境对事物的命名造成了词义错位,虽然两种不同语言可以视为相等的集合,但是其中的组成元素-词却不是对等的,因为两种不同语言间词、意的对应可能是一词对一意,同时也可能是一词对多意或多词对多意,翻译者只能按其固化的语义翻译或者对其原有的定义做出新的阐释。

2 词义的辩析与转换

心理学家曾指出,人的语言是内部存在的,人的语言组织及知识在大脑中的储藏形式为词库。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需要考虑句子语法,同时也需要考虑翻译者的大脑词汇搜索过程,只有大脑词汇库中存在可用的词语,才能了解并翻译出与之对应的词。而选择词语时,尚需协调词汇及组织能力。《文体与翻译》(刘宓庆著)中指出,应从多个范畴辨析词义,比如可从词形结构、牵涉道德关系中分析出词义。但在翻译实践中,广泛使用的,同时也是可行的方法为:从实际语境中分析出词义,也称之为“从情景关系析出词意”。本文对其基础思想进行介绍。

2.1 文本、学科语境下的词义辨析

汉语范围相对较小、词义较精确,英语词义较为灵活,其中不少词存在多个含义(Polysemy),范围较宽,即存在不少的一词多义现象。在英语这门语言中,不少词汇在医学英语中可能存在多种词义,而有时词典的语意解释中,又无准确表明词汇的意义,这时做出正确的选词存在一定难度,可能出现差错。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熟悉类似的语言情景,理解词语和句子的上下文对照含义和逻辑,在领会词义的基础上,筛选出最为合理的转换词义,比如:

(1)Actually,the rays can pass as easily through the fleshy part of his hand as through the black paper, but hardly at all through the bone.

在上述例句中“fleshy part ”如果按照词典中的普通翻译就是“多肉的、肥胖的、似肉的”,但它根本不是医学中的所需术语,且容易造成整个句子的语意不符,所以通过医学中的科学语法,选定专业的医学术语“软组织”。该句的含义就出来了:“事实上这种射线就像穿透黑纸一样,极易穿透手上的软组织,却很难穿透骨组织”,只有这样翻译出来的译文才会让人心领神会并参透其中的意思。

(2)It is likely that other complications secondary to the immune system suppression and ARC (AIDS-related Complex) can finally be seen as AIDS.

上面例句中划线词语翻译出来的普通词义在医学上让人无法明白,在结合了医学术语和这个特定背景进行如上转换后就可以将该语句准确地翻译为:艾滋病的范围包括免疫系统并发症和艾滋病综合症。

(3) Passive immunity is of short duration; The borrowed antibodies tend to exhaust their cycle and disappear as the blood is renewed.

同上我们紧扣医学领域的语境,简单地就可以翻译成:外来的抗体作用极易衰退,而且被动免疫的持续时间很短,他们会随着血液的更换而消失殆尽。

2.2 文化语境下的词义辨析

2.2.1 思维逻辑不同背景下的词义辨析

(4)Every weekend, her office was crowded with patients who are waiting to see the doctor from Shanghai.

汉语习惯以目的为主体,而英语则习惯以实际行动为主的思维,文中画线句如果断章取义地直译就是“自己去看望医生”了,其实把中西的思维差异考虑进去后,就觉得“从上海来看病”的翻译更符合语义了。

2.2.2 表达方式差异下的辩义

鉴于中英文词语搭配、组合等表达方式的差异,进行医学翻译时需要考虑到这一点,并把英文的习惯用语转译成中国的常用语法,还原文章的实质,确保通顺易懂。例如:

(5)He realized that where doctors and medicines were in short supply, he would have to work harder-studying all branch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learning to achieve the same results with inferior equipment.

文中where引导的状语从句里,in short supply作为医生和药品的共用表语来形容两者,可以按照词语组合搭配的原则将“医生和药都供应不足”这句话翻译出简洁的中文特色来:“缺医少药”。这句话的意思就成了:他意识到在这缺医少药的地方,应该更加努力工作。

(6)A small quantity of aspirin relieves pain and inflammation. It also reduce fever by interfering with some of the body’s reactions.

知道,缓解可以用relieve这个词。在英文里,可以用同谓语双宾语的搭配,即:消除疼痛和炎症,但在汉语里的表达方式却有差异,翻译成“消炎止痛”更符合中文一个动词不可以搭配两个名词的语法。

2.2.3 形象比喻差异下的辩义

词语因形象而生动,也更加便于读者理解、更贴切实际。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不少词语背后,均蕴含着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比如一种常见的胸骨向前隆起的胸廓畸形,在医学英语中被形容为“pigeon chest”。众所周知,pigeon就是企鹅,直译可译作“企鹅胸”。不过,这种译法显然与汉语表达存在一定的差别,但这一比喻也并非不着调,与翻译为汉语中常用的“鸡胸”相同。而翻译为“鸡胸”,不仅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而且也照顾了原有词义的形象表达。因此,对各国间比喻逻辑和形象表达之间差异而造成的词语歧义现象,应明确形容的主语,并将英语中的比喻与汉语中常用比喻意义相联系,在此基础上作出暗涵义阐明。这类形象的词汇还包括:goose flesh(鸡皮疙瘩)等等。

3 结论

综上分析,医学翻译过程中由情景关系分析确定词义的方法尤为重要,要想充分使用这个方法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翻译者在了解译文主要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了解词语的基础意思及是否存在延伸意义和该词在医学中是否有其它特定意义。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强大的词汇量为基础,熟练地运用翻译手段和灵活的词义转换能力,避免翻译出容易出现分歧的词语和语句,从而造成整个行文的本身含义被曲解。

参考文献

[1] 赵丽丽.浅谈医学英语翻译中词义的辨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

医学英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逐步掌握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语言交际能力,医学英语同样如此。但与公共英语教学相比,医学专业英语更显得乏味和枯燥。学生首先应树立学好、学精医学英语的主观愿望,发挥个人能动性,才能在学习中做到认真细致,讲求实效。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互动方法在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希望有所指导。

一、互动教学模式内涵

“互动”是指各种不同因素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互动模式是指以学生为课堂活动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利用师生互动、学生之间小组互动等方式构建起课堂活动主体架构的教学模式。在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听的僵化模式得以改变,师生双方在互动过程中实现思想和情感的深度交流,双方互相提供信息,师生一改传统角色地位,而出现实质性改变,学生由传统课堂中被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主动参与者,通过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的传授,更能培养出与社会需求实际相符的人才。在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对各类资源与相关因素的互动交流予以关注,使教学过程整体充满活力,有生动活泼之感,从而避免课堂活动的沉闷和单调,充分实现立体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统一,使医学专业学生怕学、厌学专业英语的现状得到实质性改善。

二、互动角度下的医学英语

1.互动问答

教师基于所讲述的内容提出问题,由学生一一作答,这是课堂上教师常用的最为普遍的互动教学模式。而问答法并非仅此单调的一种,它包括多种互动问答模式,笔者在这里举例一一说明。

(1)教师——学生互动问答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问答在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极为普遍。而医学英语教材文章大多属于介绍性、科普性说明文,教师只要善于提出新奇的、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就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能动性,继而通过良好的课题导入,帮助理解,最终巩固并反馈。例如在对The Skin(《人体皮肤》)一课进行讨论时,笔者提出了如下问题:What is the biggest organ in the human body? 针对此问题,学生们非常感兴趣,有人回答为stomach(胃),有人回答为liver(肝脏),也有人回答为heart(心脏),而当有人给出正确答案skin(皮肤)时,笔者带领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在充满对人体皮肤的探究与新奇情绪中,笔者结束了课堂导入部分,引导学生开始本章节内容的学习。

(2)学生——教师互动问答模式。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可基于教材内容向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笔者常将此种方法应用于复习课上,鼓励学生勇于、善于向老师发问。学生基于教材内容发问,不仅忠实于课程内容,更使语言重点得以凸显;在使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得到强化训练的同时,其语用思维能力也得到加强。

(3)学生——学生互动问答模式。笔者也常在复习课堂上采用此种问答模式,由学生向其他同学发问,被问者则做出相应回答,此种模式下,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锻炼,语言交际能力也得以合理化培养。笔者常组织两组学生,分别为A组和B组,所有学生应参考教材内容,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先有A组中选出学生代表提出问题,同时告知其It’s up to you to invite one classmate from group B to answer your questions. 鉴于此种情况,学生往往会选择与之相熟的培养来回答自己的问题,在B组学生回答此问题后,先由学生自行评判答案正确与否,教师在其后给予相应指导,然后由B组同学向A组同学提问,如此循环往复。而在问答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并有所巩固,语言组织能力也得到大幅提高,语法知识得以进一步巩固。

2.编制对话与角色扮演

通过编制对话和实施角色扮演,学生口语练习得到很大促进。在医学专业英语学习中,很多学生都能正确答题、阅读英文材料、写英语论文,但却读不准一些基本的医学词汇,更难以用英语口语展开交流,因而在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多进行口语练习,例如在Nurses wanted一文的学习中,笔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模拟面试现场,选出扮演面试考官的学生,其他同学则扮演应聘者。面试问题包括:①Why do you choose to be a nurse?②Do you have working experience?③What are some of your professional goals for future?...通过此类问答与角色扮演,学生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进行对话编制与互动练习。

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与情感的多层次交流活动,从互动角度分析医学英语,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和教学效果的圆满达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医学英语范文第4篇

(新乡医学院外国语言学系,河南 新乡 453003)

【摘 要】学术界一致认为,科技文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科技翻译以准确传递原文信息、再现原文信息功能为最终目标。然而,很多学者认为科技文体及科技翻译毫无美感可言,专门从事科技翻译的译者亦较少关注如何挖掘原文的美并在译文中再现这种美。医学英语及医学翻译情况亦是如此。鉴于此,本文首先探讨医学英语在句法层面的美,即简洁美、逻辑美和修辞美,然后,结合翻译美学理论,通过实例分析在医学英语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如何再现原文的这些美。

关键词 医学英语;简洁美;逻辑美;修辞美;翻译美学

基金项目:此文为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历时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医学文献翻译研究”(14YJC740084);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医学汉英平行语料库的研制及其在翻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4-gh-717);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医学文献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2013-QN-51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志全(1983—),男,河南南乐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翻译学、医学英语。

王连柱(1981—),男,山东郓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英语词汇学。

0 引言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间科技交流日益频繁,科技翻译已成为科技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文体主要包括科学专著、科学论文、科技文献及科普读物等,涉及自然科学各个专业的题材。学术界一致认为,科技文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科技翻译以准确传递原文信息、再现原文信息功能为最终目标,而文学文体的主要功能是美感功能和表情功能。因此,许多学者认为科技文体及科技翻译无美感可言,美感功能是文学文体的专属。很多专门从事科技翻译的译者亦较少关注如何挖掘原文的美并在译文中再现这种美。作为科技翻译的一种,医学翻译情况亦是如此。部分研究已开始关注医学论文摘要翻译中的美[1],对医学英语的美及在译文中如何再现这种美的研究远远不够。

1 翻译美学理论

作为译学的边缘学科,翻译美学是运用美学和语言学、文化学的基本原理来探讨翻译中的语际转换的美学问题[2]。翻译美学认为,翻译是审美主体通过审美中介将审美客体转换为另一审美客体的一种审美活动,其中审美主体是译者,审美中介是译者的审美意识,审美客体是原文和译文。翻译正是译者对原文的美感体验产生一种美感凝结,然后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的美学思维活动。翻译美学指导下的医学英语翻译实质是使译文与原文达到同等的美学效果,其过程实为美学取向的过程。从事医学翻译实践时,译者须具备敏锐的审美意识,在准确理解原文、分析原文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在译文中既要忠实再现原文信息,也要再现原文的美学特征,同时还要使译文在审美价值、审美体验等方面符合译入语的规范。

2 医学英语的美及其翻译

科技英语语言简练,逻辑严密,行文规范,文体正式,医学英语属于科技英语之范畴,其美学特征在句法上主要表现为:简洁美、逻辑美和修辞美,其中简洁美主要体现在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上。下面将分别探讨医学英语的这些美,并分析译者应如何再现原文的美,所有实例均出自笔者所授医学英语课程教材《医学英语新教程》[3],译文均为笔者提供。

2.1 简洁美

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是医学英语的一大特点,因为医学文体要求“行文简洁、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4]。医学英语中,名词化结构可使表达客观、句型简洁。翻译时,一般要按照汉语表达习惯译成动词结构,以符合译入语的语言审美规范。

(1)Clearly, greater activity results in greater energy expenditure.

译文:很显然,活动量越大,消耗能量越多。

例句中“greater activity”和“greater energy expenditure”是由动词“act”和“expend”形成的名词化结构。若不将之译为对应的动词结构,译文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审美规范。

(2)The effectiveness of corticosteroids as treatment for many inflammatory diseases has been approved.

译文:已证实,皮质类固醇可有效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

例句中“The effectiveness of…”是由形容词“effective”所形成的名词化结构。若按字面意思翻译,译文看似忠实原文,实则拗口,不如将之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动词结构,这样才符合汉语的语言审美规范。

2.2 逻辑美

科技英语最具特色的美就是逻辑美[5]。科技英语在表述科技事实和概念时,常用逻辑严密、结构严谨的句式阐释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译者应仔细分析原文的句式结构,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准确传达原文的推理关系,再现原文的逻辑美。

(1)Physiological stress represents a wide range of physical responses that occur as a direct effect of a stressor causing an upset in the homeostasis of the body.

译文:生理性应激是指一系列由某种可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紊乱的应激原直接诱发的身体反应。

例句中“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介词短语“as a direct effect of”和非谓语动词“causing”共同构成原文严密的逻辑关系,其中“causing”逻辑主语是“a stressor”。翻译时,应理清这些逻辑关系,以汉语“的”字结构再现原文的逻辑美。

(2)The success of physiology in explaining how organisms perform their daily tasks is based on the notion that they are intricate and exquisite machines whose operation is governed by the laws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译文:生理学可成功解释生物体是如何进行日常活动的,这是由于生物体就好比是结构复杂且灵巧的机器,其操作过程受物理和化学规律的调控。

例句是个复合句,主语中包含一个how引导的宾语从句,谓语中包含一个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其中还包含一个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翻译时,应首先分析原文中复杂的句式,理清三个从句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原文中代词“they”在汉语中需明示出所指,并用“其”翻译原文中引导词“whose”,以再现原文的逻辑美。

2.3 修辞美

修辞手法并非文学文体的专利,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优秀的英语科技文章及其译文也是富有美感的[5]。科技英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排比、暗喻、借代等。翻译时,应竭力保留原文的修辞色彩,再现原文的修辞美。

(1)Our heart beat increases to the point of pounding, blood pressure rises, respiration quickens, and perspiration increases.

译文:我们的心脏砰砰直跳,血压升高,呼吸加速,出汗增加。

例句有两种修饰手法,一是由“pounding”构成的拟声法,一是由三个分句构成的排比或平行结构,句式相同,以加强语气。翻译时,应再现原文的修辞色彩。

(2)In fact, the seeds of disease often lie within the adaptive mechanisms of the body itself, mechanisms that constitute a potential two-edged sword.

译文:事实上,疾病的种子往往存在于机体自身的适应机制中,而这种机制本身可能就是一把双刃剑。

例句有两处暗喻的修辞手法,一处是“the seeds of disease”,将疾病比喻成植物,一处是“mechanisms that constitute a potential two-edged sword”,将机体的适应机制比喻成一把双刃剑。翻译时,应保留原文的比喻色彩,再现原文艺术化的语言和修辞美。

3 结语

作为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医学英语在句法上具有简洁美、逻辑美和修辞美等美学特征。医学翻译和文学翻译一样,不仅要求译者忠实再现原文的内容,语言表达通顺流畅,而且要求译者具备敏锐的审美意识,能清楚认识汉英两种语言审美的异同,竭力再现原文的美学价值,即所谓“雅”,给译文读者以美的享受,也有利于译文整体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亮,范武邱.医学论文摘要英译的美学视角[J].中国科技翻译,2014(2):12-15.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王兰英,王玉安.医学英语新教程(上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李清华.医学英语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35.

医学英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型语料库,医学英语教学

目前有众多学者从事语料库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语料库和相关学科的整合越来越紧密,因此已经出了诸如“语料库翻译学”、“语料库词典学”等语,将语料库应用到教学工作中的研究工作也在逐步展开。

一、研究现状与背景分析

1、《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本科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任务,达到四级或六级后,都必须修读专业英语,以便从基础学习阶段过渡到应用阶段。”医学英语是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医学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同时也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补充,“专业英语”的名称在1999年修订教学大纲的时候才被正式提出了,在高等医学院校中普遍存在着忽视医学英语教学,强调基础英语教学,着重提升学生四六级过关率的现象。

ESP属应用型课程,强调学生在某一专业上将英语知识和技能相结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目的性,ESP教学是把英语知识、专业知识、ESP各种表达能力汇于一身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2]。目前诸多学者及教师从本校医学英语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分析本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学生对该课程重视度不够;课程教学要求不明确,教材难统一;医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等问题出发,强调医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也有学者从如何提高学生兴趣以及如何使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方面提出见解;也有从具体教学细节入手探讨如何提高医学词汇教学效果的,总而言之,医学英语教学将会在医学高等院校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更好的促进医学英语教学是目前各高等医学院校噬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语料库研究与英语教学。语料库是为一个或多个应用目标而专门收集的、有一定结构的、有代表性的、可被计算机程序检索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语料的集合[4]。该学科的研究范围也从单纯的学习者中介语对比分析扩大到了课堂教学领域。有部分学者在教材编写、大纲制定、语言测试中尝试使用语料库,但是普通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习者,充分利用语料库的很少。近年来国内有学者提出构建个人教学语料库,试图将语料库与外语教学相结合,国外近年来将语料库直接应用于外语教学主要体现在将语料库的理念与工具“延伸到教学大纲设置以及教材编写和课堂活动设计等方面”。

语料库应用于外语教学应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首要原则。譬如按照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学习原则,可以为不同学生(或不同课程)定制不同难度的分级语料库。或者还可按照不同教学目标,从大型语料库中精选少量语料以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围绕教材和课程内容构建的微型文本库将会给外语教学提供丰富且可操作的真实语言素材。目前已有南京大学建立的“中国学习者英语书面语及口语语料库”(SWECCL),香港理工大学的“香港英语口语语料库”。

二、我院医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中医类院校之一,我校从2007年开始面向全院非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开设《医学英语》课程,为期一学期,共36学时,所使用教材是李永安教授编写,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医学英语教程》,该教程是为适应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增长的对外医学学术交流,供全国医学院本专科学生在学完大学英语之后,进行医学英语学习而编写的。目前英语系有8-10位医学英语专业或英语专业毕业教师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任课教师认为教学中普遍存在下述几个问题:

1、学生的重视度不够。经过大一和大二阶段的大学英语学习,大多数学生已通过四六级考试,很多学生由此放弃了医学英语的学习。

2、我校,也包括所有高等医学院校所开设专业较多,仅我校就有6个二级学院、8个教学系部,专业之间的差别难以实行统一的医学英语教学。首先是中医和西医的差别,有保持传统特色的针灸推拿专业,中药学专业,也有倾向于西医的临床医学专业,还有中西医结合专业;其次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差别,有注重理论研究的生物技术,心理学专业,也有强调实践的医学技术及护理学专业。鉴于此,学生之所以放弃学习的原因就是和专业知识相关的医学英语知识输入的太少,这也是全国医学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3、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临难题。医学英语教学资源远没有大学英语教学资源丰富,方便,但是医学英语又需要较强的专业性和精确性,教师在备课和讲解的过程中可供利用的资源贫乏,而且针对不同专业教师往往要对知识进行一定扩充和补充,教学任务量相对较重。比如英语词汇的教学就需要教师举出相关词汇和例句,词汇可以从现成词典查找,例句的获取就需要查找相关医学英语文献。

4、该课程无学大纲,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使用无统一规定。由于现使用的教材缺乏统一的要求和规范,质量和使用效果不尽人意。学生仅仅通过医学英语的学习扩大了一些专业英语词汇量,却没有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目前市面上的医学英语教材有《创新医学英语教程》、《医学英语教程》、《大学英语翻译与写作教程》、《医学英语新教程》、《医学英语读写译教程》、《医学英语听说教程》等,如何选取适合不同年级和阶段教学的教材,怎样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样必备医学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5、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目前各医学高等院校从事医学英语教学的老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来自于本专业的,另一类是来自于英语专业的,还有极少数来自医学专业的教师。由于医学英语专业毕业生不多,加之对学历的高要求,所以需要对大多数非医学英语专业教师进行培训,以使其能胜任该课程教学工作。

三、小型医学英语语料库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小型语料库的特点。小型语料库的作用有别于大型语料库,大型的语料库可能会对学习者认知造成很大的负担,反而不利于学习;小型、针对性强的语料库可以作为课堂上直接使用的教学材料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小型语料库建库时会把重点放在更多是如何使之服务于教学目的,较少涉及语料中的某一种语言现象的代表性问题[6];以小型语料库为教学资源的教学方法也有别于传统的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学习可以不受教材限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学习。

2、小型医学英语语料库对医学英语教学的作用。建立小型医学英语语料库可以促进我院医学英语教学工作与改革。同时对现有教材起补充作用减轻教师备课量;有利于教师做到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针对性教学,完善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应用能力;培训从事该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使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该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更好的展开教学工作;科学测评教学效果;而且该教学模式的构建也可以推广到其它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中。

四、结语

建立小型医学英语语料库可以促进医学高等院校医学英语教学工作与改革。通过语料库系统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技术的整合与优化研究,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技术现代化,使教学效果更为显著,为同一层次高等学校提供可借鉴的基于语料库医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而培养更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关于如何构建小型医学英语语料库的问题还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程玲.浅谈中医英语语料库及其教学意义[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3):55-57

[2]曲景秀.ESP理论视角下的医学英语教学[J].医学综述,2009,(6)1919-1920.

[3]李永安.实用医学英语教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M].2010,6.

[4]王克非.语料库翻译学――新研究范式[J].中国外语,200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