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贫困生帮扶工作计划

中学贫困生帮扶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贫困生帮扶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贫困生帮扶工作计划

中学贫困生帮扶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研究与实践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面对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又好又快地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有鉴于此,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始终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几年来,对此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切实形成合力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中,能否把社会各界、政府各部门以及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方力量有效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同心同德,共谋发展,至关重要。

1.思想合力

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的工作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思想合力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以“面向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所有的学生都充分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平等权利”为指导思想,协调全区有关部门深入开展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学习和研讨,广泛进行宣传动员,务使有关部门和干部做到“四个充分认识到”:一是充分认识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二是充分认识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三是充分认识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全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四是充分认识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有关部门和干部、教师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区委书记朱增海也多次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一路绿灯,尽各自最大努力领导好、组织好、实施好、保障好。”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和学习,全区机关干部、教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统一了思想,夯实了思想基础,形成了合力。

2.领导合力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领导是关键。区政府成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刘月照区长亲自挂帅,以“切实缩小城乡校、强弱校之间的差距,实现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学生间均衡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奋斗目标,以“巩固、深化、提高、发展”为工作方针,建立了均衡发展工作专题研究制度,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适时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研究和督导,形成了区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区教育局负责实施、全区各级各部门全力配合的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协调会,明确要求有关部门优先支持教育的发展。区人大、区政协也多次对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和督察,并专门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议,为区教育发展献计献策;区财政局按时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其他有关部门也分别按照各自职责,对教育工作鼎力支持、齐抓共管,全区上下形成了关心教育、重视教育、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

3.制度合力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制度是保障。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制度上给予保障。相继下发了《桥西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明确乡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基础教育工作中职责的意见》,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区财政、区人事局等各部门和村民自治组织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职责,理顺了干部、人事、财政等管理体制,确保教育工作的高效运转。区教育局也相继出台了《桥西区教育局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意见》、《桥西区教育局关于建立中小学干部教师流动机制的意见》、《桥西区教育局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细则》等相关文件,有效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今年,区里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资产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通过对中小学校资产规范管理,防止学校资产流失,并以此促进义务教育又好又快地均衡发展。

二、坚持做到三个“一分不少”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解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矛盾的有效手段,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但并没有因为财力的不足而减少对教育的投入,而是想方设法,多方筹资,克服重重困难,坚决做到了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一分不少”。

1.政策性经费投入“一分不少”用于教育

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理顺后,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性有了很大提高,为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依法实现“三个增长”,区政府每年都将政策范围内的各项教育经费足额列入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一是本级财政安排的教育经费足额列支。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工资,由区政府统一发放;另一方面是学生公用经费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上,体现出逐年有所增长。二是农村税费转移支付资金的20%足额拨付。2004年以来,区财政按时足额将这部分资金拨付到位,并全部用在城郊学校改扩建项目及改善办学条件上。三是城市维护建设税足额拨付。2004年以来,区财政每年将高于7%的城市维护建设税足额拨付给教育事业,其中,2005年为104万元,2006年为127万元,全部用于办学条件的改善。四是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税务部门加大征收力度,确保应收尽收;财政部门及时足额拨付。2005年全区教育费附加达到659万元,2006年达到994万元,全部用于区教育事业。

2.闲置教育资产处置资金“一分不少”用于教育

本着“相对集中、就近入学、规模化、规范化”的原则,我区对所属学校进行了撤并调整,在此期间一些闲置的教育资产随即出现,为尽快盘活这些资产,区教育局召开会议,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成立了闲置教育资产处置小组,专门负责对这批闲置资产进行管理与处置,使其尽快得到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办学效益。比如,南二小学位于市中心商贸区,该区域内多数城市居民已外迁,学校招生规模逐年缩小,于2001年停止了招生,其原招生区域划归永安街小学。针对这一情况,区教育局多方协调,将南二小学进行资产置换,所得资金900多万元全部用于第17中学初中部的建设。目前,该区闲置教育资产还有童星小学、宁远街小学等5所学校,教育局正在积极谋划,准备以资产置换等形式,力争在2年内将这些闲置教育资产盘活,所得置换资金将全部用于薄弱学校建设。

3.房地产开发教育配套资金“一分不少”用于教育

区教育局与省市规划部门密切配合,科学安排区内学校建设与布局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并努力争取开发商的教育配套建设资金。2002年以来,争取到卓达玫瑰园教育配套资金200万元,建华房地产教育配套资金400万元,市法院教育配套资金70万元,市医保中心教育配套资金15万元,东龙小区6年补偿额15万元。另外,还为第11中学、西雅小学分别争取到教育用地4.579亩和2.23亩,从而扩大了这两所学校的规模。上述资金和土地全部用于学校建设,进一步加快了全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

三、扎实推进“五大工程”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保证人力资源的均衡配置。近年来,我区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实施“五大工程”,有效保证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

1.名校长培训工程

为提高薄弱校、城郊校的管理水平,我区采取专题培训、开设校长论坛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等学习形式,加大了对各级校长的培训力度。近年来,共组织校长培训班10余期,培训人数达到了200余人次。同时,我区还组织了7次校长外出学习考察,分别到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在考察学习期间,要求校长们带着项目去,带着反思回,力争做到“五个一”:即结识一位教育名家,学习一条先进经验,发现本校一个问题,借鉴一项工作方法,完成一条考察经验。通过学习培训,校长们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新,对各自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找到了适合各自学校实际的发展道路,一大批优秀校长迅速成长起来,他们兢兢业业,开拓创新,有力推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2.校际对口帮扶工程

为实现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切实达到优势互补,我区实施了名校帮扶工程。即由11所城区示范学校对口帮扶11所村办学校,并以3年为一个周期,每学年对等交换1名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和不少于2名优秀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学校的“传、帮、带”作用。在对口帮扶学校的管理上,要求对口学校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工作计划、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活动安排、统一质量要求,逐步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管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比如,中山路小学与西岗头小学结成帮扶对子,中山路小学对西岗头小学进行全面帮扶。几年来,帮扶工作扎实开展,两校领导经常互访,随时查找存在问题,交流先进管理经验;两校教师互帮互助,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两校学生互学互动,有效开展城乡“手拉手”活动,共同提高,共同进步。通过扎实有效的对口帮扶,西岗头小学在校园管理、师资素质、教学质量、校风校貌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3.优质人力资源共享工程

为加大城区与城郊学校之间干部、教师的交流力度,我区实施了优质人力资源共享工程。去年上半年,选拔了12名优秀干部,招聘了50名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到城郊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中去,优化了城郊学校师资队伍,使城郊与城区学校的师资力量逐步趋于均衡。为充分调动广大城区教师的积极性,对流动教师给予政策激励,评聘优先、福利待遇不变、定期量化考核奖励,通过各种方法鼓励流动干部、教师为城郊学校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4.百名教师教学互助工程

教师之间互帮互助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方法。2006年上半年,我区启动了“城乡学校教师结对互助”工程,105对互助教师代表签订了责任书。此次活动采取同年级、同学科、同教学进度,一对一的互助形式,结对教师共同备课、相互观摩、共同提高,进一步拓宽了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的渠道,实现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比如,在区教育局启动“城乡学校教师结对互助”工程中,西岗头小学柯蕾老师与河北师大附小的赵云老师结为对子,他们签订了互助协议,并制订了详细的互助计划。赵云老师是我区小学英语学科的一名年轻骨干教师,一年的时间里,在赵老师不厌其烦地帮助下,柯蕾老师找到了自己的英语教学新思路,进一步丰富了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5.教师全员培训工程

我区以“倾斜城郊、面向全员、突出骨干”为培训原则,以新课题、新教材、新教师为培训重点,着重在提高教师内在素养、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迄今为止,全区共举办培训和研讨班百余期,参加培训的教师达到了5000人次,有力推动了全区师资力量的整体跃升。我区还特别注重对骨干教师的培训,通过推荐教师参加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举办教学艺术研讨会和专题讲座、承担科研课题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全区共有43人被评为全国骨干教师,166人被评为省骨干教师,90名教师在市评优课和素质赛中获得一等奖。

四、牢牢抓住“四个不放”

科学适用的方法,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认真筹划、深入基层、充分调研、科学论证,摸索出了一些适合区情的科学方法,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1.抓住“布局调整”不放

实施科学合理的“布局调整”,是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的基础工程。2001年以前,全区学校规模大小不一,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整体情况是散、乱、差,与均衡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针对客观实际情况,经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我区制定下发了《桥西区人民政府关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意见》,本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经费倾斜、培优扶弱”的原则,按照“调整东部,巩固中部,发展西部”的思路,提出了“四个结合”的工作方案,即学校布局调整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与小区学校建设相结合、与厂办校移交相结合、与撤并和扩建学校相结合。沿着这一工作思路,我区分两个阶段对全区中小学进行了布局调整。2002-2006年为第一阶段,经过努力撤消了童星小学、纺织器材厂子弟小学等9所规模小、环境差、质量低的学校,将原第33中学改为现在的南马路小学,将原南马路小学与第11中学合并。通过布局调整,全区学校缩减到中学9所,小学36所(城区小学19所,村办小学17所)。其中,2000人以上的中学达到7所,千人以上的小学达到12所,“规模化、规范化”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2007-2010年为第二阶段,拟通过撤、合、并、建进一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一是结合“城中村”改造,将东里小学、菜市街小学合并建设为一所新学校;二是将西王小学并入君苑小区学校;三是结合西三教“城中村”改造,新建并启用春江花月小区学校;四是将永安街小学与南一小学合并建设为一所新学校;五是将第58中学并入第10中学;六是将第59中学并入第36中学。力争用3年时间,使全区?所中学的学生规模分别达到3000人以上,进一步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学校布局。

2.抓住“改造扩建”不放

为缩小中小学在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等方面的差距,确保各学校在硬件建设上的均衡发展,我区重点实施了“四个一”工程,即改造一批薄弱学校、帮扶一批村办学校、撤并一批弱小学校、建设一批优质学校。经过改造扩建,办学条件的均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重点改造薄弱初中和小学,缩小了校际之间的差距;通过实施“城区带农村”、“强校扶弱校”和“改造村办学校”计划,大大推动了全区各村办小学的规范化、现代化发展步伐;通过撤并9所弱小学校,使现有学校的招生规模扩大,办学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通过鼓励学校做大做强,建成省级示范性学校8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7所。在实施“四个一”工程的同时,我区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04-2006年共筹资8000余万元,对全区35所学校进行了不同程度改造和扩建,占全区现有学校总数的78%。3年来,相继建成了4座教学楼、1座体育馆、8个塑胶操场和20个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完成了4所中学、3所小学的改造扩建和1所中学的校内布局调整;为城郊学校添置计算机700台、课桌椅2000套,所有城郊学校全部通过了省“两基”达标验收,城郊学校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基本实现了城乡学校间办学条件的零差距。

3.抓住“特殊群体”不放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还必须做到强势群体与弱势、特殊群体学生之间的均衡发展。为此,我区以“让适龄儿童都有学上、上好学”为工作目标,在关注弱势、特殊群体学生受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始终坚持“无差别就学”和“就近入学”原则。为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就近入学,2004年我区明确了“无差别就学”和“就近入学”的原则,要求各小学对区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子女、城市居民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视同仁,不管是贫困学生还是残疾学生,都要正常接纳,保证适龄儿童无差别就近入学。二是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在贫困生的问题上,我区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仅去年秋季入学期间,全区贫困生和享受低保待遇家庭的学生就多达654人,为这些学生减免杂费、书本费和补贴生活费48万元。为更好地解决贫困生的就学困难,区教育局联合区妇联、团委等部门共同开展“阳光救助”活动,为区内贫困生申请教育救助。几年来,共帮助278名特困生申请了贫困救助,使“两免一补”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三是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安排部署,我区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今年春季开学之际,按照省、市、区比例分担的原则,共为20所城郊学校的10660名学生免除杂费共278万元。同时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坚决杜绝乱收费,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4.抓住“科学管理”不放

中学贫困生帮扶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地处皖南山区,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县,全县共11个乡镇,275个行政村13个社区,总人口36万人,其中儿童6万多人。调查显示:全县2011年底年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户20178户、58154人,低保户8302户、16702人,贫困儿童有2180人,其中孤儿17人,因病、因残、单亲家庭或其他原因导致贫困的儿童共计2000余人;全县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5700余人。这些困境儿童存在以下问题。

一、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1、家庭生活困难。困境儿童的家庭生活普遍都比较困难,他们主要靠政府救济,大多收入微薄,有的由有关部门救济,有的由亲戚朋友接济,他们缺乏正常固定的收入,生活都是粗茶淡饭,只能满足一日三餐的温饱问题。没有多余的钱来改善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瘠,生存质量相对较低。

2、居住环境较差。困境儿童居住环境差、生活质量低。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困境儿童,他们大多数都居住在陈旧、低矮的老房子里,房屋面积小,常常与父母睡在同一个房间,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家中的日常用品、学习场所简陋,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室内陈设。

3、文化教育缺失。多数儿童承担了家里很多家务和农活,不能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有的家庭由于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只满足孩子的温饱和物质渴求,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或缺失,导致孩子厌学心理。再加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的家长认为考不上一流的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读完初中能算帐识字就可以了,早找工作早挣钱,因此只读到初中,甚至初中还未毕业就辍学打工了。

4、亲情关爱缺失。困境儿童不仅物质生活匮乏,同时也存在心理状态的偏差失衡,大部分困境儿童缺乏父母的关慰,缺乏与家人的沟通交流,特别是在押服刑人员家庭的儿童,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数靠祖父母辈管教,祖父母文化低,只重视吃饱穿暖,往往忽视对孩子精神上思想品德上的教育,使孩子产生孤独的心理,容易产生封闭、孤僻、自卑不合群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等不良思想和行为。

二、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儿童是最脆弱的群体,处于困境中的儿童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帮助和保护。近年来,妇联牢牢把握作为全国实施儿童发展纲要示范县的契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急党政所急、想儿童所想、尽妇联所能,把关爱儿童和儿童救助工作做为一项品牌工作来抓,大胆创新,不断拓宽关爱救助渠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妇儿工委、妇联多次获省政府、省妇儿工委表彰的“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示范县”,获省妇联、省教育厅表彰的“全省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县”等荣誉称号,涌现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典型人物——全国道德模范王直老人。

1、积极争取,营造关爱儿童的社会大格局

一是健全完善各类关爱组织。及时调整县乡妇儿工委、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110家暴报警中心”和各级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建设,完善维权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少年法庭和人民陪审员工作,发挥各类志愿者、“爱心妈妈”、关工小组的作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关爱组织网络。二是县委县政府“五个纳入”,重视儿童工作。将《儿纲》纳入全县国民经济规划、纳入县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文明创建规划、纳入家庭教育规划、儿童教育卫生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三是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形成关爱儿童的大格局。县委县政府经常听取儿童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儿纲》实施中的重难点问题,更是积极努力给予解决。县人大、政协加强对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实施《儿童纲要》工作的监督,定期进行视察、检查。县教育、卫生、公安、法院、司法、民政、残联等部门把儿童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计划,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县上下形成了“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做表率、为儿童办实事”的良好社会氛围。

2、立足民生,推进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资金救助。通过开展“春蕾计划”、“希望工程”、“栋梁工程”、“两免一补”、残疾救助、大病救助、低保救助、科级干部结对帮扶、双女户独女户结对帮扶等形式,对生活贫困的家庭和儿童直接给予资金救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和解决必要的生活物品,使贫困的儿童得以完成学业。二是技能培训。通过“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工程开展对贫困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家庭成员的就业技能,达到脱贫致富,减少贫困儿童数量;通过实施连环脱贫、整村推进等项目,发展地方经济,带动群众致富,从而提高儿童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三是亲情关爱。对心理缺失的儿童的关爱工作,一直是我县儿童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近10%,解决“留守儿童”的亲情、家教缺失问题,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我县儿童工作的一大品牌。自2006年县妇联实施“关爱留守儿童”项目以来,通过调研走访,分析“留守儿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关爱活动,全县上下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呵护、学校监管、亲属监护“五大关系”网络,留守儿童学业上有人辅导、生活中有人指导、心理上有人疏导。我县稼祥中学的“留守儿童”托教中心和王直老人创办“留守儿童助教中心”获得国家、省、市领导的赞扬肯定和媒体的高度评价。

3、着力难点,不断改善儿童生存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县通过调研,积极争取上级部门重视关心,先后被联合国儿基会确定为NPA、CRC社会动员项目县,是全国“母亲安全”活动项目县、“降消”项目县、儿纲后续培训项目县,在全省带头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项目、“婚前医学免费检查”项目、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干预项目、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干预项目,创办“希望小学”、“春蕾小学”和“春蕾女童班”,关爱关注了数万名儿童,对于帮助困境中的儿童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极大的改善了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

三、几点思考

困境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困境儿童的生存、保护与发展不仅要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也要聚集社会各方面力量给予特别的关爱。作为妇联组织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履职尽责,不断创新载体、提升品牌,使关爱困境儿童工作成为落实《儿童发展纲要》的基础;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载体;成为弘扬文明新风、建设和谐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公益平台。

1、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和谐理念

强化宣传,引导人们由传统扶贫观念向现代帮扶观念转变。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人权的角度做好救助弱势群体工作,注重培养挖掘热心公益的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精心设计富有时代特色和实际效益的“亮点”活动,大力弘扬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积极倡导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和谐理念,不断扩大妇联救助工作的影响面和美誉度。

2、积极参与协同,促进成果共享

积极发挥妇联联系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的促使决策层更加关注困境儿童的社会救助、家庭保护和素质教育,结合劳动、农业、扶贫和群团等部门实施的各类培训、救助等活动,积极发挥公检法司的维权作用,保障和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更好的帮助弱势妇女儿童摆脱贫穷,多角度、全方位的优化妇女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

3、创新活动载体,转变救助重点

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实施和对贫困生各类助学政策的实行,要将资助重点,由过去的农村贫困儿童调整向城乡特困家庭儿童,特别是孤、残、大病儿童拓展,同时向高中、大学教育阶段延伸,引导和鼓励困境儿童提升受教育层次,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组织开展大龄儿童实用技术、职能技术、家政知识培训,帮助困境儿童实现就业创业,增强脱贫能力和造血功能。

中学贫困生帮扶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心育网络

长治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职业中学,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学生一般中考分数较低,不能进入普通高中就读,还有部分没有参加中考甚至初中辍学在社会上的学生。学生特点是男生多,女生少;住校生多,非住校生少。面对生源质量差、教学难度大、管理不易的困境,学校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确立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突破口的办学新思路,以强化组织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实施师资培训,打造专业队伍;健全心育制度,推进科学咨询;坚持纵横结合,构筑心育网络;搭建活动平台,优化心育环境。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心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经过几年的实践,学校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强化组织管理,完善工作机制

学校确定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从2004年根据教育部职成司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通知中的要求,详细地制订了《长治市第二职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校长牵头的首届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2006年9月,为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该校率先在全市职业学校中专门设置了心理辅导中心,并通过该中心有针对性地为全校师生提供个体或团体业务咨询服务以及承担校级心理辅导教师和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任务,建立起了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团队,坚持以课堂教学和德育活动为

有效载体,积极组织广大师生有目标、有步骤、有秩序地开展一系列的教研工作。

二、实施师资培训,打造专业队伍

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是一个学校能否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

关键所在。学校针对当前校内学困生、贫困生、心困生等“三困生”数量多的特点,在管理工作中确立了“全员培训、全员参与、全员负责”的教育方针,将心理健康教育业务培训列入了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计划,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每位教师都必须积极投身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每位教师都必须选择若干名“三困生”进行定点辅导和结对帮扶,并对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全程跟踪负责。学校利用

寒、暑假的校本培训时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外聘蒋乃平、缑国禧、黄云汉、李玉清等多名优秀教育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派遣教学骨干远赴河北衡水、江苏洋思、山西平遥、太谷等省内外学校学习经验,切实提高了本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专业业

务技能。在对专职教师和班主任的培训上,学校持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为学校图书馆和心理辅导中心购置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书籍、光盘,订阅了多种相关报纸、杂志,并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相关教师通过实地和网络两种方式进行业务知识的有效补充和业务技能的锤炼升级。对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业绩突出、表现优异的心理教师和班主任,该校除重点奖励外,还优先解决他们的职称、评优问题。通过实施专业师资培训计划,该校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专兼职教师和班主任为主导,广大任课教师为辅的具有较强心理健康教育业务能力的专业师资队伍,这为不断提高该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健全心育制度,推进科学咨询

为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学校先后制订了《心理咨询中心工作制度》《校内心理咨询师工作守则》《校内心理咨询工作流程》《校内心理咨询保密制度》《学生心理档案收集办法》《学校团体咨询活动规程》《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制度》《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逐步驶入了目标化、常态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作为该校德育工作的一项中心内容,心理健康教育领导组每年都会制订详细而

周密的年度和学期工作计划,按照相关规定有条件、有选择、有步骤地开展一些针对性很强的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领导组还定期召开心理工作例会,总结前阶段的工作情况,部署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学校开辟了专门的心理活动区和心理访谈区,而且提供了强有力的软硬件支持,建立健全了学生电子心理档案,购置了专业的心理测评系统软件。学校长期坚持实行了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制度,引导一批又一批“三困生”逐步走出了心理泥潭,步入新的生活。通过每月一期的心理论坛和每周一次的心育科研活动,给专兼职心理教师和班主任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和进行业务探讨的机会,通过持久有效的双向沟通,最

终达到了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坚持纵横结合,构筑心育网络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中,该校经过长期的深入探

究,逐渐摸索出了一条“纵横结合、三位一体”的教育新路子,在全校范围内构筑起了一张融学校、家庭和社会为一体,实行多边响

应、多级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所谓“纵”,指的是在学校内部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组―心理辅导中心―学生心理互助协

会―班级心理委员会―心理委员―学生个体”的垂直教育管理模

式。心理健康教育领导组负责制订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为心理咨询提供必要的硬软件教育设施设备,并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内容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心理辅导中心则充分依托心理辅导室和心理教研组,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心

理状况,开展个别心理咨询、班级心理辅导和团体咨询活动等。学生心理互助协会是在心理辅导中心指导下成立的学生社团组织,是由一群喜欢心理学、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有博爱心的学生心理爱好者组成的,他们通过观看心理电影、同做心理游戏、举办心理沙龙、阅读心理资料、接受心理培训等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和朋辈心理辅导。首先,从学校教育来看,通过校内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在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条件对学生心理状况及异常变动进行有效的干预,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始终保持一种较为积极、健康、平和的心态。其次,从家庭教育来看,该校不断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通过设置校园开放日、开通家校热线等多种方式建立起与家长的经常性

联系,并对广大学生家长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专题培训,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状况的关注度,使家庭教育顺延学校教育的步伐,帮助学生提高个人心理素质。在必要的情况下,学校会征得学生同意采取班主任或心理教师专题回访学生家庭的常规教育模式,以增进对“三困生”的教育效果。

五、搭建活动平台,优化心育环境

面对中职学生管理不易的困境,学校本着“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原则,主动搭建活动平台,努力畅通各类教育渠道,为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坚持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了学

校的整体教学计划。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科任教师要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加入相应

的心育内容。(2)坚持心理辅导室定时开放和心理教研活动定期举办的原则,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不丢失。每周一下午的三点至五点是学校的心理咨询时间,学生和教师可在前一个工作日进行提前预约,心理咨询教师将针对个体的不同心理状况进行一对一的当面辅导,帮助广大师生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情感困惑。每周三下午两节课后是学校心理教研组的集体活动时间,该校通

过举办心理沙龙的形式为心理教师和班主任搭建起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3)该校坚持借助学生社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的主导方针,通过生帮生、生带生,使学生在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基础上共同进步。学校成立的学生心理互助协会充分依靠各班级心理委员会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开办专门的心理小报,定期举办专题心理讲座,为促进学生和谐相处发挥了积极作用。(4)坚持以课余活动为载体,时时、事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媒介,本着“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的精神,大力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驶入了科学

中学贫困生帮扶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做好需要特别关心的青少年工作,省关工委组织调查组从2002年10月下旬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开始,先后到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鸡西、绥化等6市,会同市关工委的同志深入到15个区、4县(市)和基层社区、中小学、幼儿园、少年犯管教所等单位,分别召开了有党政领导同志、有关部门及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总的看,所到市、县的关工委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为广大青少年办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取得很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各级党委给以高度重视,切实做好需要特别关心的青少年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需要特别关心的青少年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1、特困学生。据对2个县、2个街道、3所中学、1所小学校的不完全统计,在校生中有特困生15598名,占在校生总数的9.5%。这些特困生缴纳不起学杂费,买不起学习用品,甚至连吃饭都比较困难。

2、辍学生、流失生。现在中小学生辍学、流失现象值得注意,特别是农村比较严重。据对一个县的调查,在小学阶段辍学、流失的学生占20%,在初中阶段辍学、流失的学生占50%,巩固率仅占一半。有些辍学、流失生流浪街头巷尾,染上不良习惯,甚至走向犯罪,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据齐齐哈尔铁锋区调查,在有劣迹的青少年中,30%是初中没毕业的流失生。牡丹江市少年管教所对20名16岁至17岁劳教人员的分析,有17人是辍学生。

3、初中没考上高中,高中没考上大学的落榜生。2002年,全省应届高中毕业生考取各种大专院校占70%。而初中毕业考上高中的只占39.8%,特别是县里高级中学少,又过于集中,农村初中毕业生能考上高中的数量很少。据对一市一县的调查,市里有42所中学,2001年农

村报考高中的学生1733名,考取448名,占25.8%,县里有18所中学,报考高中的1501名,考取473名,占31%。据省少年犯管教所调查,在近两年关押的少年犯中,初、高中毕业没有升学的就有797名,占全所青少年犯的61.7%。

4、家庭结构不健全的子女。据对2个区、l个街道、6所中小学校的调查,家庭结构不健全的子女有3080名,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5%。其中:父母双亡的孤困少年儿童95名,占3%;父母一方死亡的单亲子女有645名,占21%;父母离异的子女2340名,占76%。这些孩子由于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约束,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有些人甚至丧失生活和学习的信心,经常出没于网吧和“三厅一室”,在一些有劣迹行为的人影响和教唆下,违法犯罪。

5、有严重不良行为和“两放”青少年。据对4个区、2个街道、3所中小学的调查,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劣迹青少年479人。其中,齐齐哈尔铁锋区有246人,占青少年总数的7‰。他们有学不上,有业不就;拉帮结伙,打架斗殴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小偷小摸,酗酒赌博。另据对3个区、l个县、2个街道的调查,近几年,劳改、劳教的“两放”青少年827人。由于接茬帮教和安置、管理工作跟不上,有些人又重操“旧业”,重新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牡丹江市劳教所分析,在全所552名少年犯中,重新犯罪的就有265名,占48%。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社会上需要特别关心的青少年虽然情况比较复杂,也不是只有以上几种类型。但从总体上来说,他们中90%以上是中小学生,正处于尚未成熟的年龄段,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发展的潜力很大,助其一臂之力,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成为国家未来的有用之材。就是那些有严重不良行为和“两放”的青少年也是处于教育、挽救、改好率最高时期,只要多给一些爱,多关心、多帮助他们,就能收到“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效果。因此,切实做好需要特别关心的青少年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各级关工委组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做好需要特别关心的青少年工作。

二、从实际出发,扎实有效地做好救助工作

l、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捐资助学。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困难而失学,各地都在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保证他们完成学业。大庆市关工委对四县一区一院的536名特困生与市内二级单位结对子进行救助,直至完成学业。绥化市关工委组织企事业单位与特困学生结成助学对子。仅2002年全市共捐资544万元,对28143名大中小学特困生进行了捐助。齐齐哈尔市从上到下形成了4条特困学生资助线:一是政府资助线,三年各级政府累计拨款519万元,及时救助灾区特困生;二是社会资助线,市五大班子领导带头与贫困生结对子帮扶,每人每年400元,社会各界共资助450多万元;三是教育资助线,学校对困难学生免收学杂费,师生开展“大手拉小手”,同学间开展“手拉手”、“二帮一”等救助活动,全市共捐助2千多万元;四是基金资助线,市政府出台了《资助特困初、高中学生资金筹集的使用办法乱设立资助特困学生的专项资金。这些措施有效地资助了特困学生,使他们完成学业。

2、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积极做好辍学生、流失生重返校园工作。一是在群众中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同时依法制定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的有关规定,实行责任制。富裕县从2000年起,乡镇、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制定相关规定,常抓不懈,使辍学流失率由13.6%降到3.5%。二是组织离退休老同志配合学校做好辍学、流失生及其家长的工作,有效地控制辍学生和流失生。绥化市关工委组织“五老”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使157名高中生、4815名初中生、3685名小学生重返校园。三是农村中学增设专业技术课,培养适应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和劳动者。呼兰县大用镇中学85%以上的毕业生升不了学、学生流失率高达20%。针对就业无技术、致富无门路等问题,进行了学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增设养殖、种植、农机维修、服装、商服等专业课,并备有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使学生既学到了文化课、又学到专业实用技术,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3、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做好落榜生的培养教育工作。对初中没考上高中、高中没考上大学的落榜生,要从战略高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疏导、教育和管理,使他们健康成长。一是积极办好各种职业学校,吸纳更多未考上高中的“落榜生”入校学习,既能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又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社会培养了合格的劳动后备军。二是举办各种培训班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哈市动力区两年来通过办技能培训班等形式先后培训了1127人次,其中90%以上找到了工作。三是充分发挥社区优势,做好疏导和管理工作。对那些可以到社会就业的,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找职业、谋生路。

4、家庭、学校和社区紧密结合,做好家庭结构不健全子女的培育。一是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绥化八中有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父母双亡的学生252名,占全校学生总数的9.5%。针对这些学生,学校组织教师和同学把自立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教育贯彻到全部教育活动中,开展了三项工程:(1)承包责任工程。建立学生档案,实行领导承包,列入班主任工作计划,开展爱心、关心、诚心、热心和细心活动,给其体贴和尊重;(2)全面发展工程。根据每个人的特长、爱好,细心发现优点,因材施教,使个性获得充分发挥;(3)心理教育工程。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高他们自强自信的心理素质,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膛做人。二是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做到五个“不得”: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人单独居住;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三个“应当”即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发现该团伙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对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的监督制度,对认真履行监护职责、教子有方的典型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履行职责或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依法追究责任,并选择典型公开处理;对经教育仍不改悔的监护人,申请法院判决,强制其履行监护人责任,情节严重恶劣的,撤销其监护人资格,把那些家庭失教的孩子从家庭中剥离出来,为他们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帮助那些不能很好履行监护职责的家庭,抚育孩子健康成长。哈尔滨市香坊区新城街道辖区内有不健全家庭子女126人。街道关工委为了不让一个孩子走上邪路,对无人管护的孩子聘

请了家长。每次确定家长时,关工委都召开聘请大会,并建立档案,确定专人负责与他们联系;经常走访,帮助家长排忧解难;定期总结,及时表彰,充分调动了家长真诚关爱的积极性,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5、积极开展帮教工作,努力挽救失足劣迹青少年。组织老同志配合公安司法机关,对有严重不良行为和“两放”青少年开展帮教活动,促使他们改过自新,成为社会有用之人。齐齐哈尔市由综治委牵头,司法机关和关工委组织积极配合,建立青少年维权岗342处,对失足劣迹青少年进行法律知识、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学法、懂法、守法。还组成失足劣迹青少年帮教小组4770个,成员12758人,与5020名失足劣迹青少年结成帮教对子。经过耐心细致的帮教工作,全市失足青少年改好率达85%以上。

三、紧紧依靠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充分发挥关工委组织的参谋助手作用

1、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做好需要特别关心的青少年工作,是各级关工委组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

作。县以上关工委要组织力量,主动与有关部门配合,搞好调查研究,摸清本地需要特别关心的青少年具体情况和应该解决的重点问题,提出具体工作方案或工作计划,报请党委、政府批准,按照各有关部门的职能进行分工,明确任务,各司其职,优势互补,总体推进,同心协力做好对需要特别关心的青少年“雪中送炭”工作;要经常了解工作开展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抓好落实工作;要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和推广做好需要特别关心青少年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的带动、影响和辐射作用,不断推动这项工作向深广发展。

2、加强指导,抓好基层。县以上关工委必须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要指导基层关工委组织配合有关部门对辖区和本单位需要特别关心的青少年登记造册,建立起动态管理档案,做到情况明,底数清;要把需要救助的青少年逐人落实到救助单位和救助人身上,明确救助任务和责任;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成绩显著的要总结经验,给予表扬奖励。要搞好舆论宣传工作,营造一个全社会关爱、教育青少年的浓厚

中学贫困生帮扶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关心每一名教师,关爱每一名学生,关注每一所学校已经成为打造和谐教育的重点课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深入,如何满足社会对人才日益迫切的需求,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高的需求?因而很多教育专家通过研究,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在松北区教育局提出学习共同体构建的要求后,我校积极组织开展,先后构建了教学研究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家校合作共同体,我们在彼此之间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时,体会到了共同学习成长的乐趣。

一、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必然选择

我校在职教师113人,临聘教师5人,实际一线教师92人,在校学生922人,然而就目前的师资结构看,平均年龄接近43.1岁,35岁以下教师仅有44人,45岁以上55人,师资队伍趋于老化。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有的村小已经无力将所有的课程开齐,特别是信息技术、英语、美术等。而__小学集中了全镇中心校优秀教师的五分之四。长期以来,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20__年9月松北区教育局号召成立了小学学习共同体。这一举措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促进,按照“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原则,根据学校所在区域位置、师资状况、教学成绩等综合因素,将下属的村小有机结合,构建了多维度的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全面发展。从而拉开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序幕。

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平台

学习共同体在内部倡扬开放,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渗透辐射,重在推进均衡.在共同体之间倡扬竞争,努力促进办学质量、办学品位的提升,重在谋求发展,在纵向均衡、横向竞争中充分激发基础教育的强劲发展活力。

1、理顺体制,明确责任。

中心校设立学习共同体办公室,研究、部署、考核各共同体的工作,中心校校长为该共同体第一责任人,业务校长为业务负责人,具体负责共同体工作,教务处为责任科室,具体负责各项活动的开展。村小校长为小组成员。

中心校月初召开校长例会,研究部署教学共同体工作,参加人员为村小校长和相关负责人。会议的内容主要有:总结上月的成绩与不足、制定本月工作计划。

2、建章立制,保障运行。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的热情,一是中心校出台了与实施方案相配套的具体制度和工作细则,将每个共同体的四个学校捆绑在一起进行综合量化评估,中心校涉及小学的视导、评估、竞赛、考核等活动,应发挥共同体和龙头校的作用。中心校依据本办法每学年对共同体工作进行一次综合化、捆绑式的全面考核。对共同体工作成效突出的,有关评优等予以倾斜。共同体工作情况也作为校长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是要求学校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如教学共同体工作制度、校长碰头例会制度、成员校际间开放制度、共同体校际间集体备课制度,共同体教师集体培训制度,教师支教制度、名优教师培养制度、家校合作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使教师的思想从“校本位”扩大到“团体本位”乃至“中心校本位”,确立了“团兴我荣,团衰我耻”的理念,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促使了学习共同体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学习共同体是促进学校发展的甘露

(一)、教学研究共同体

为切实加强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在龙头学校__小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基础上,进一步克服教师个体之间的缺失和差异,克服校校之间在突破课改难题时方法的单一与途径的狭窄,拓宽学习视野和研究方式。创建了教学研究共同体,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校本教研、课题实验、教育科研等活动形式,使我校下属的村小达到取长补短,互补互修,共同提高的最好效果。并能够有效地达成师生的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共同体发展目标。

通过实践证明,实施“教学共同体”,是一项使弱校受益,师生受益、群众满意的举措,能有效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联片教研改变方式,集体备课扎扎实实。

集体备课以中心校为单位,每月第二周的周五下午集中活动。学期初,各学年组制定出详细的集体备课计划报教研办公室,审核通过后再实施。集体备课时,一般是以年级组为单位,分学科小组研讨,有的学年组还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进行课时备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资源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我们充分发挥教学骨干的带头辐射作用,开展了大量工作。

(1)课堂教学对外开放。为了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各校的骨干教师每个学期对外开放课堂教学一周,这期间各校的教师可以随时到骨干教师班级来听课。

(2)艺体教师继续支教。我校艺体教师师资力量薄弱,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主要还是采取龙头学校专业教师支教的方式,要求__小学的音体美教师每周到所帮扶学校支教。

(3)组织新教师的过关课、老教师的引领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层层推进,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教 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想使我校教育工作能持续、优质、高效地向前发展,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必须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我们认为通过构建校内的学习共同体来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从而满足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我校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是作为教师主动研究的平台而出现的,它体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点。多元化指构成人员多元,其中涵盖了我校各个学科的所有教师、学校管理者等;同时,各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内容和形式也是多元的。多层次指的是组织结构包括多个层次:年级备课组、学科教研组、科研课题组、非英语教师组、骨干教师组、名优教师组、青蓝互助组等等,从而构成了网络状、立体的组织结构。

我们建立教师业务成长档案,针对教师的学科特点我们分别组织了多个协助促进组。如:“飞鹰社”,英语教师协助非英语教师加强英语能力的提高,同时非英语教师也给英语教师一个反促进的作用,英语教师在给别人培训的同时自己的业务也不断的增强。而且像班主任教师在英语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还是辅助英语教师抓好学生的英语学习;“艺馨社”,艺体教师协助其他学科教师通过舞蹈、音乐、体育技能等方面提高个人才艺和综合素质;“清雅社”心理健康教师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等等。教师们在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中逐渐成长起来。我校的林森老师获得国家级赛课一等奖,而且林森刚刚被区教育局派往吉林参加骨干教师讲座,许晓旭老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法在国家级网络经验交流会获得推广,李冬梅等20余名教师在国家、省、市赛课中获奖。李清雪等10余名教师在各级岗位练兵等竞赛中获奖。

通过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构建,我们不仅可以实现对新课程教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而且还会实现对学校、教师的发展促进作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与问题研究同步。使我们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工作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与光彩。

(三)、家校合作共同体

一所优秀的学校,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有一位优秀的校长、有一群优秀的教师、有一批优秀的学生、有众多懂教育的家长。我校地处松北区西部,属于比较“落后”的地区,在松北区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却发现家庭教育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有些家长漠视子女的教育,有些家长与学校教育产生了反作用力,有些家长本身素质问题,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品质养成教育,更不要说什么家庭教育的方法、技巧等等了,这些与学校教育相违背的家庭教育问题,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为此我们积极构建家校合作共同体,通过家校合作,调动了社会各种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多方位、多元化形成对学生教育的体系。家校合作,构建教育共同体,不仅能在思想和认识层面上拓宽了学校德育管理的途径,而且学校如能抓住这一宝贵资源的开发,还能扩大社会办学的途径,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家校合作的资源开发,真正从实处拓宽了社会办学的途径,做到了“一石三鸟”,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化教育的共同体。

1、家长学校——为孩子的成长奠基

认真配合学校做好“家长学校”工作。采用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以及广播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争取有效的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做到了“有教材,有教师,有学员,有计划,有记录。”同时组织开好每学期一次的全校学生家长会,共同探讨有效教育好下一代的有力途径,以争得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最大的支持。

本学期我校聘请著名家教教授来校为家长讲座,10月26日家教导报副主编,曾任黑龙江大学副院长的郑新春教授来我校进行家庭教育讲座,郑教授结合研究和咨询案例,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讲座从正反两方面深入浅出的对家庭教育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剖析,家长们中途没有离场,一直是很认真的听讲,部分家长还在会后与郑教授做了交流。

2、学校开放周——让家长走进学校的捷径

为了搞好“开放周”活动,我们要求各完小分别制定了“开放周”活动方案,每天都有家长参与的内容,每天都有记录。在各完小精心准备周密的安排下,活动的项目丰富多彩。

学校为家长精心准备了班级随堂听课、优质观摩课、参观校园文化建设、“让我们一起分享快乐”游戏活动、家教讲座、课间活动展示等。

3、家访——成为家校联系的纽带

为了让家访工作取得实效,我们组织了“百师进千家,家校合力助成才”活动,并设计了家访记录单,保证每学期对每一名学生家访一次。尤其对特殊家庭学生(贫困生、单亲生等)和学困生、后进生要完全掌握。学校要求教师在家访过程中树立“六种”意识,即树立主动意识,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热情与真诚,建立学校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的感情基础;树立研究意识,了解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组成结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教育情况等第一手资料,为学校教育提供依据;树立沟通意识,与学生家庭不断加强联系,使教师与家长统一认识,形成教育合力;树立实效意识,留心观察,细致分析,把握家访最佳时机,争取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树立平等意识,注意交流方式,把握谈话分寸,努力创设和谐的家访氛围;树立服务意识,上门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家长客观分析子女的思想道德现状,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细致入微的工作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邱莹老师、张文文、牟凤艳、张少红等很多优秀的老师都 收到了家长赠送的锦旗。

因为家校合作共同体的构建,使家校形成了教育合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家长最大限度的支持。运动会上学生整齐的服装、大型课间操上学生手中耀眼的太极扇、教室中擦玻璃,操场上扫雪时忙碌的身影……无不展现出家长甘心为学生为学校奉献一切力量的质朴心情!

四、有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教学研究共同体、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家校合作共同体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与家长的沟通和对家长教育方法的指导,家校形成教育合力也就会打造出和谐的优质的教育。学校、教师与家庭的有机结合,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我们都在倡导一种理念:那就是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一起成长。以巨宝小学为例,我们为了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确定中队名、制作中队牌、布置班级展板……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从而使有限的中队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现在,该校每个中队不仅有响亮甚至“古怪”的名字,如“小松鼠中队”、“雏鹰中队”、“喜羊羊中队”、“鸿鹄中队”、“小蜜蜂中队”等,这些中队的名称并不是单一的名字,而是蕴含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在中队中形成了一种凝聚力。而且还有催人奋进的班训或口号,极富育人氛围,使学生得到了有益的熏陶,获取了前进的动力。

因为中队文化的有效创设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积极踊跃的活跃在各项活动之中,像“爱家乡赞家乡建设美好家园”演讲比赛、“班班唱红歌人人唱好歌”合唱比赛、“书写时代华章描绘祖国江山”书画大赛、“放飞梦想快乐无限”“六一”文艺汇演暨表彰奖励大会、“祖国您好”校园艺术节展示活动、“英语欢乐周”活动、数学科的“小小神算手”,“解题精英”竞赛、语文科百字百词竞赛等等,学生在学校为他们搭建的一个又一个的平台中展示自我锻炼自我。

我校曾派3名同学参加哈市“红领巾迎奥运冰城娃盼大冬”知识竞赛获得二等奖;王月等20多名同学获得中华魂读书活动省、市级先进个人;有10多名同学在哈市书信活动周“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中获奖;蒋宇航等23名同学获得市区校园艺术节各类单项比赛的奖励,我校合唱队被选入参加市级合唱比赛。看到学生的不断成长我们倍感欣喜与感动,这就是学习共同体折射出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