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导游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导游培训;导游基础;宗教;道教;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83-02

目前导游队伍难以胜任宗教景观的导游,成为导游知识结构欠完善的突出标志。因此,加强宗教知识的培训势在必行。

一、树立正确的宗教观是完成宗教知识教学任务的前提

应该说,受教育背景、知识结构、社会转型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宗教的认识有较大偏差,甚至导游培训的教师对宗教知识的了解也相对欠缺。所以,正确认识宗教,是讲解好宗教知识的基本前提。

(一)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有意识形态方面的社会功能,它为社会提供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一套评判社会行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

(二)宗教是一种社会实体,宗教又有它实体方面的社会功能,它为社会提供一种组织社会的形式,一套调适和整合、凝聚社会的机制和体系。

(三)宗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渊源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宗教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人类的各种思想文化,与政治、哲学、法律、文化包括文学、诗歌、建筑、艺术、绘画、雕塑、音乐、道德等意识形式相互渗透、相互包容,成为世界丰富文化的重要成份。另一方面,宗教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全球依据被划分为以基督教文化为主的西方世界与以伊斯兰教为主的伊斯兰世界和以儒教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圈。

(四)宗教与有根本区别,也不完全是一种迷信。

1. 宗教与有本质区别。首先,信仰对象不同。所崇拜的对象是教主,教主即神,神即教主,以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欺骗群众,以所谓“特异功能”招徕信徒,使成员产生敬畏感,从而达到对成员精神控制的目的。其次,理论学说不同。教义是由宗教剽窃而来,并糅合一些危言耸听的歪理邪说。同时,还通过借用、曲解宗教中的一些名词、概念,进行“标新立异”的解释,贬低宗教,神化自己,扰乱人心,造成恐慌,骗人入教。再次,活动方式不同。活动诡秘,内部组织很严密,活动秘而不宣,它们采取地下活动方式,串联、聚会活动多在比较隐蔽的地点进行。最后,与社会的关系不同。具有反人类、性质,蔑视社会的伦理制度,无视法律,对抗政府,它盗用宗教术语装扮门面,蛊惑煽动成员仇视社会,危害社会,甚至带有政治野心。

2. 宗教不完全是一种迷信。虽然宗教与迷信都是以有神论观念作为思想基础的,相信和崇拜神灵或超自然力量,但是,宗教与迷信的也存在本质区别:首先,经典、教义不同,迷信的理论、教义带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牵强附会、随心所欲其活动方式是利用骗术、巫术来编造所谓“神迹”,通过鼓吹所谓“神力”,以达到谋取功利的目的。其次,文化内涵的价值不同,迷信从来就没有起过任何积极的作用,更谈不上对人类的历史文化做出有价值的贡献。最后,组织形式不同迷信,迷信只是少数迷信职业者用来骗取钱财的骗术,其组织形式多为秘密结社,不为社会所承认,某些迷信组织及场所还是藏污纳垢、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庇护所。

二、树立正确的宗教教育观,因势利导,是完成宗教教学的基础

(一)要还原宗教的真实面目,把宗教看成是对人生和未知世界的一种探讨与思考

1. 认识到宗教的世俗基础和客观根源。宗教是借助非现实的力量,或用非现实的方式去解决现实的问题的一种社会存在。从宗教的起源上来说,宗教产生的基础,是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和行为能力的局限,一切宗教观念,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无论是佛、上帝,还是鬼神,其实,都是人类向自己的未知领域进行猜测性思维的观念性成果,都是人们对自然现象背后的那个“可能存在物”的猜测。

2. 正确理解宗教的功能。对宗教的认识,片面强调意识形态方面的功能贬低社会实体方面的功能,或者片面强调社会实体方面的功能而贬低其意识形态方面功能,都不符合历史和代中国宗教的实际,因而不是实事求是的。从历史和当代宗教的事实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宗教的社会功能各有侧重。宗教的社会功能积极或消极,其评判的标准不在宗教本身,而在于其赖以存在的根源即社会本身。

3. 把宗教看成是对人生和未知世界的一种探讨与思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宗教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隐含着非常丰富的人生修养与道德教育思想。其实,正如冯今源、胡安所说 “……宗教的主要社会功能,或者说它发挥作用最大的地方是思想道德领域。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思想体系。表面上它信仰神、供奉神,实际上它更关注人,是一门人生的学问、生命的学问……”,宗教与哲学、科学等一样,其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的理由,就是其本身也是对人生和未知世界的一种探讨和思考。如佛教认为人有生老病死等痛苦,所以应该用“信、解、行”等办法来实现“四大皆空”;基督教认为人有“原罪”,所以得祈祷、行善以谋求往升天堂;道教则认为要避免痛苦,最好的办法就是能长生不老,羽化登仙。

(二)正确引导,防止宗教知识培训成为变相的宗教宣传课。

在宗教知识讲述过程中,务必要遵守国家宗教政策,把握好授课的视角和分寸,防止把宗教知识培训变成变相的宗教宣传。一方面,分析当代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长期纷争的宗教学原因及其对中国宗教的影响。如分析道教在一个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持续冲突、我国倡导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利用道教的思想资源来为解决越来越多的冲突提供思路和方法。一方面,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其恶劣影响,指出其与传统宗教的区别所在,为维护国家稳定、实现民族振兴出力。

三、贯穿“三教合流”主线是讲好道教的关键

儒、道、佛互相接触、交流、碰撞、包容、吸收、融合,是贯穿近二千年中国思想文化史中一股重要的流,在哲学、文学、艺术、伦理等社会学领域,在医学、化学、天文学、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甚至在中国文化乃至社会的变迁领域均产生巨大影响,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社会历史价值。可以讲,中华民族如果离开儒、道、佛,就没有完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抛弃“三教合流”这条主线,单独来讲授道教知识,是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实际的,也当然是残缺和肤浅的。

(一)从宗教三要素的角度讲授道教时注意横向比较

道教是我国的土著宗教,也是中国四大宗教之一。为此,要认识道教自身的主要特征,我们就需要在与其他宗教进行横向比较中进行理解和把握。

1. 从宗教观念来看,道教是唯一以追求长生不老为目的的宗教 。(1)道教长生成仙的基本信仰,它是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根本标志。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这个信仰使得相对于其他宗教而言,道教更关注于抱朴归真的价值取向和重生养生的人生追求,显得特立独行。(2)道教的道统万物、自然无为、柔弱不争的观念与其他宗教思想大异其趣,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其他宗教的缺陷的同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3)道教与道家存在一定的区别。原则上说,道家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种重要学术派别,而道教则是追认道家创始人老子为教祖的宗教。

2. 从宗教体验来看,画符、炼丹、房中术是道教的独特修行方式 :(1)独特的信仰决定了道教修行方式的独特性 ;(2)画符、炼丹、房中术是道教修行的独特方式。

3.从宗教行为来看,道教是最中国化的传统宗教。

(1)道教的思想与道术来源于中国早期文化中的鬼神思想、巫术和神仙方术、谶纬之学、黄老思想,是早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正如李约瑟博士说:道教思想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道教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塑造中国形象、扩大中国影响做出了重大贡献。如四大发明、中医中药、山水诗画等。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徒绝大部分为中国人。而道教之所以未能成为世界级的宗教,也与道教自身的中国特色太重有关,如其炼丹、画符、房中术等。道家和道教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塑造、改善产生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中华民族性格中的整体直观、重德求善、柔弱克己、贵和守中、朴实节俭、随遇而安等成分与道教的养生修德、效法自然、无欲自朴等内容一脉相承,息息相关。

(二)从“三教合流”主线讲授道教时注意纵向联系

1. 汉魏时期儒道互补以排挤佛教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后,因其宣扬人生一切皆苦、现实世界一切皆空,主张勘破红尘、超脱尘世、出家修行、落发为僧,这就与儒家所宣扬的伦理纲常、忠孝之道,直接发生了矛盾,受到了儒家的抵制与排斥。

道教于东汉创立后,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借助儒家对抗佛教以求发展的现实需要的影响,从出世、消极退避、主张自然、重养性、崇尚天然的主张出发,延续西汉以来儒道(家)互补的做法,尝试弥补儒家入世、乐观积极、规范严格,讲实用、追求功名所产生的种种不足,进而导致中国古代传统的士大夫很少有纯粹的儒家或是道家,他们往往具有进取与退隐的双重矛盾心理,往往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来处世,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

2. 隋唐时期佛道合流以抗衡儒家

隋唐时期佛教与儒、道两家所形成的三足鼎立之势,为三教的融合提供了客观条件,而三教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也都深切地感受到了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因而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融合他人理论精华的主观意向,儒佛道三教在理论上呈现出的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唐朝时期,儒家相对稳定,佛道则受到了帝王政策的严重影响,命运多舛。例如为了抬高李姓的地位,自称是道教教祖老子的后裔,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都采取了“兴道抑佛”的政策。而武则天时期则反其道而行之,针锋相对地采取了“兴佛抑道”的政策。后唐中宗复位,又想“兴道抑佛”。至唐武宗时期则更是大肆灭佛,不但摧毁了佛教所依赖的经济基础,而且损坏大量经籍文书如《华严经》和《法华经》。唐朝帝王整体上采取的是道佛并行的政策,这为佛道合流提供了重要的机遇。首先,为提高地位、扩大影响,改变理论比较粗俗、戒条教规欠缺,缺乏系统性等传统弊病,隋唐道教大力向佛教学习以创立理论体系,完善戒条教规。从宗教理论(成玄英的“双遣”体道,王玄览的“三世皆空”、司马承祯的“净除心垢”、“与道冥合”)到修持方式(五戒、八戒和十戒),乃至宗教仪礼规范(如宫观布局、神仙体系、道教音乐)等,都基本上是模仿了佛教。其次,佛教为进一步适应中国社会,也向道教和儒家进行学习。如在神仙体系方面,吸纳关羽为迦蓝神、改观音为女性神等;在宗教体制方面,实施了百仗改制;在宗教建筑方面,采用了四合院式布局等。

参考文献

[1] 陈宗荣.准确把握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处境下的历史方位[J].中国宗教. 2007,(2).

[2] 牟钟鉴、李平晔.对我国宗教问题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J].当代宗教研究.2001,(5).

[3] 夏莹.视界融合下的道德、宗教与文化[J].哲学动态.2003,(5).

[4] 吕锡琛.道家与民族性格[M].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8).

[6] 沈民权.浅谈导游培训中的道教基础知识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5)..

导游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导游基础知识 PowerPoint课件 制作

导游基础知识是中职旅游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相关旅游知识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知识点多,涵盖了历史常识、年节民俗、自然景观,宗教知识、古代建筑、古代园林、旅游文学、烹饪、名烟酒、工艺书画等各方面内容。这些内容是旅游专业的核心知识,相对于中职生已有认知水平和文化基础来说,学习难度不小。

PowerPoint课件是导游基础知识课堂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来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制作高质量的导游基础知识PowerPoint课件,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一、PowerPoint课件的定位

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第一步是明确其定位。PowerPoint课件是导游基础知识课堂上的辅助教学手段,要体现“以课堂为本”,为课堂教学服务。PowerPoint课件的定位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以教师为本

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不是PowerPoint课件的“操作师”,PowerPoint课件应为教师和教学服务,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2.以学生为本

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成功,不仅要看老师教的怎么样,课件做得怎么样,更要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PowerPoint课件是为学生服务的,通过学生、PowerPoint课件、老师的三边交流,使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

3.以教学环节为本

一节完整的课有提问导入、讲授新课、板书、课堂小结、课堂反馈、布置作业等多个教学环节,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PowerPoint课件是为几个教学环节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

4.以教学内容为本

要呈现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一般要用到2~3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教学手段的选择应以是否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原则。从教师技能水平和环保的角度考虑,若达到的教学效果相同,则优先选择传统教学手段。

二、PowerPoint课件制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体验,笔者发现当前中职校导游基础知识PowerPoint课件制作存在如下问题。

1.制作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PowerPoint课件的制作人员主要以学校的各个教研组为单位,由该课程任课老师组成。老师们平时教育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有的教师甚至身兼好几门课程的教学,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制作高质量的PowerPoint课件。

2.课件内容单调

以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第三章《中国自然景观》第一节《山地自然景观》的讲授为例。许多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只是找出了花岗岩名山、石灰岩景观、丹霞风光和其他自然因素形成的名山这四类名山相应的实景图片,写上类型名称,就成了一个PowerPoint课件。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样的课件显得单调无味,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3.课件的完整性不够

通常来说,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公开课、技能大赛和两课评比的PowerPoint课件资料详实、制作精美,堪称经典。而在平时教学中,很多教学单元并没有制作完整;且学校与学校之间缺乏沟通,存在着内容重复制作、浪费人力物力等一系列问题。

4.课件的重点不够突出

每章节的教学内容的重点在课程大纲中有明确体现,但老师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过程中,却往往忽略了这一方面,反而对于那些不是重点却比较容易找到素材的内容着墨过多。

5.偏重知识传授,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不够

由于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导游资格考试的核心课程,因此大部分PowerPoint课件以知识传授为主,而对学生任务、学生活动的体现不够,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明显不足。

三、PowerPoint课件的制作思路

导游基础知识课堂上使用的PowerPoint课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思路,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1.突出重点

(1)教学重点。根据江苏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所有知识点都有“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其中“掌握”为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即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如:第一章《中国历史概述》中的天干地支和第五章《中国的古代建筑》中的开间、进深、须弥座、斗拱、彩画等内容。

(3)容易混淆的内容。如:第一章《中国历史概述》中各王朝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领先于世界的成就,第五章《中国的古代建筑》中的屋顶形式、南朝陵墓三种镇墓神兽、佛塔类型等内容,都是学生最容易混淆、难以记忆的内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导游专业的能力要求包括讲解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其中讲解能力是核心能力。PowerPoint课件应体现课改精神和能力要求,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注重讲练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讲解能力。

3.重视课堂反馈

在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学反馈往往是教师容易忽视的环节,而这个环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教师在制作PowerPoint课件时,可以设计出几套难易程度不同的反馈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通过学生的反馈检查学习的效果,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能动作用。

4.整体知识和个例相结合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第五章《中国的古代建筑》和第六章《中国古典园林》的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先整体学习古建和古典园林知识,然后再学习具体案例。例如先学习古代宫殿布局的四大特点,这是整体知识,再学习古代宫殿的代表——北京故宫。笔者做课件时,将这两块内容合二为一:在故宫实景图上制作动画,直观、形象地归纳出故宫布局的四个特点,从而将古代宫殿的整体知识和个例相结合,效果很好。

四、PowerPoint课件的制作步骤

要制作出优秀的导游基础知识PowerPoint课件,需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力组织和各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1.专门培训

教育主管部门围绕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教师进行PowerPoint课件制作方面的专门培训,以确保教师制作出来的PowerPoint 课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专业教学的需要,符合课程的特点,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专业课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2.分工协作

培训工作完成后,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学校,按章节进行分工,让各校教师有较充足时间,针对专门章节制作出高水平的课件。

3.交流监督

在PowerPoint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应组建核心成员组,根据分工进行进度检查,并组织学校之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对于制作完成的PowerPoint课件,请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把关,确保课件质量。

4.资源共享

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制作完成的课件应在校与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广泛应用于课堂,从而促进各学校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5.反馈改进

导游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导游基础知识”,特别是其中“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部分,因为涉及面广,知识要求高,所以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中相对较难的一门,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师,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分析这一门课程的定位与特点,进而探讨该课程的教法与学法,将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课程的定位由于笔者认为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命名能较好体现《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定位,故以下皆以“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中“导游基础知识”(全国部分)的课程和教材。

1.“知识”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功能性定位,明确这是一门知识性课程。“知识”与“技能”相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与《导游业务》(上海市考试教材称为“导游服务规范与技能”)相对。我们常说导游是“杂家”,要求“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也就是说导游要广闻博识,要有丰富的知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广博的知识,导游技能也就无从发挥,导游服务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2.“导游”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职业性定位,明确这是一门导游的课程,也就是从导游的职业特点出发,明确导游“应知”的内容,基本框定导游的知识结构。

3.“文化”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范围定位,明确这是一门文化类课程。笔者认为“导游基础知识”的定位太宽,导游的“基础知识”涵盖了从政治到经济,从科学到军事,从游客的职业知识到国内外热点时事,“天文文/沈民权地理‘鸡毛蒜皮”,几乎都要了解,都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但是,作为课程,却不可能无所不包,“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不同于“鸡毛蒜皮”,突出了“天文地理”的部分,强调的是对未来导游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与大多数同样性质的教材内容涵盖相符。

4.“基础”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定位,明确这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基础”的理解,笔者认为要强调两点,一是“入门”,定位在“入门教材”,即职业资格准入标准,也就是初级导游员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二是“基石”,导游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必定是最能体现“终身学习”特点的。而这时候的“基石”很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它已经为导游员的职业成长搭建了文化知识的基本框架,起“索引”的作用,以便他们顺藤摸瓜地去学习和积累,为导游今后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特点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基本特点,可以用“面广点散”四个字来概括。“面广”是指导游文化知识的“包罗万象”,课程涵盖了历史、地理、民俗、建筑、园林、宗教、饮食等等,真正地体现出导游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要求。但是教材的篇幅毕竟有限,“面广”的特点同时必然带来“点散”的特点。以“中国历史”一章为例,篇幅较多的教材,如北京、浙江、上海、江苏、河南、山西,一般在1.8~3万字之间,而篇幅较少的教材,如广东、海南、江西等,就只有1~1.5万字了。其中的“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在陕西、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市的教材中已经缩减为短短的一首《中国历史歌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重大成就”只是罗列式的“选介”。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要浓缩在l~3万字的篇幅里面,必然被压缩、抽干,呈现出来的只能是零散的、缺乏逻辑关联的“点”。其他章节也是这般情况。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面广点散”的特点,给教学上带来很多难题,对学生和老师都是考验。学生没头绪,常常记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老师也没有头绪,常常以“划书(重点)”代替授课,以“做题”应付考试,或者以天南地北的闲聊代替严谨的课堂教学。

因而,我想在《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教与学上,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导游的培养与成长有所裨益。

三1、对老师教学的建议

1.反对灌输,不提倡“背书”导游知识犹如浩瀚海洋,需要我们日积月累,不断吸收和掌握;导游知识也是生动鲜活的,很多“知识点”的背后,都有有趣的故事。所以我们反对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提倡让学生背书。很多学生起先都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津津乐道,可是到后来却对它望而生畏,为什么?就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太枯燥、太死板了12.激发兴趣。讲究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导游知识是教不完的,学校的课时量有限,导游短期培训班的教学时间更少,笔者认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比起教会学生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更为重要。

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用学生喜欢的、能接受的方法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导游员的讲解服务必须在研究游客、了解游客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强。那么,在导游的教学培训中,教师就更应该自觉地站在学生——未来导游的角度和立场进行教学。

其次,要帮助学生寻找知识规律。“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既然有“面广点散”的特点,教师就一定要善于寻找一条“线”,从而完善“点线面”的关系。就像夏夜的满天繁星,如果我们用“线”串起,便能明确地指认这是“××星座”了,知识也就容易辨识和记忆了。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笔者推荐几种本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大家分享:(1)共建博客。笔者和学生一起建立了一个名为“未来导游俱乐部”的博客,在博客成员中,又分为“普通成员”“高级成员”“管理者”等几个级别,鼓励学生发贴和晋升。其中“旅游文化”一栏,要求学生从书本和网络中寻找一些知识。然而书本和网络的知识难免鱼龙混杂,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辨析这些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它们。共建博客,也建立起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关系,共同学习,教学相长,效果非常显著。

(2)学案导学。学案导学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导游文化知识量大,学生学得累,就特别需要教师的学法指导。而教师设计好学案,提示学习的路径,使得学习内容问题化,学法指导具体化,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情景教学。情境教学模式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景区网站虚拟游,以及众多的图片、视频资料,可以极大地改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模式。不过教师切忌被大量影像资料牵着鼻子走,更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过分使用影像资料,而是应该有所选择、组合与提炼。

3.热爱传统,自觉传承

导游是“文化使者”,弘扬民族文化,实现伟大复兴,导游员实则担负着历史的责任。因而,教授《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老师应当树立“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意识,并且自觉践行之,使中华文明得以薪火相传。教师要把这种意识和精神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激发其学习兴趣。

四、对学生学习的建议

1.导游成长,素质优先随着旅游内涵的不断拓展,文化旅游的不断深化,对导游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让良好的内在素养支持外在形象,导游的整体形象才能立起来。导游必须多读书,通过“知识”特别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来提升导游的内涵,修炼涵养,做好文化使者。知识是优秀导游的“源头活水”,导游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找到与游客共鸣的话题,越容易使游客作出“这个导游很有修养,很有文化”的评价。

2.活读书本,活用教材

导游要博览群书,更要活读书本、活用教材,千万不能迷信书本。由于受编著者水平与教材篇幅的限制,现行考试教材不可避免地有很多局限,学生死读死记的方法实在不可取。笔者认为,学生既然把教材当作入门之本,不妨以此为导游知识学习的线索和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顺藤摸瓜地学习。

3.掌握方法,事半功倍

导游的学习,靠勤奋,二靠方法。

(i)列表归纳法。正是对应于导游知识的“面广点散”,所以老师们往往会建议学生用“列表法归纳法”来学习,这是非常适用于《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方法。不过笔者不是很赞成老师给学生列好表格,也不赞成学生把表格列得很大,写得密密麻麻,因为表格是为自己学习用的,表格里的知识点是学生自己提炼出来的,所以,这些知识点的归纳力求简洁精练,~目了然。

导游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一、油库输油管道泄漏事故特点及原因分析

输油管道泄漏事故是指管道因老化、焊缝缺陷和外力破坏等原因造成的油料损失事故。泄漏事故可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两类:即持续泄漏事故和突发泄漏事故:

1.持续泄漏事故。持续泄漏事故主要是因设施设备老化、焊缝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小流量油料泄漏,因流量小、不易察觉造成长期持续的泄漏。油库输油管道长度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持续泄漏事故发生后,漏油点极难发现,堵漏困难;同时,泄漏油料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引发军民纠纷,且油料回收难度大,对环境的破坏无法恢复。总结输油管道持续泄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1)设施设备老化。多数油库输油管道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使用年限接近或超过三十年,由于腐蚀、磨损、意外损伤等原因导致的管道泄漏时有发生。其中,内腐蚀是输油管道泄漏的最常见原因。

(2)焊接缺陷。大部分的输油管道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的,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材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等会造成焊缝存在各种缺陷,这些缺陷是引起泄漏的直接原因。

(3)振动。管道的振动会造成管道连接附件的紧固件松动(如法兰的连接螺栓)、密封件失效(如降低法兰垫片的密封比压),也会造成管道焊缝内的缺陷扩展,最终导致泄漏现象的发生。引起管道振动而产生破坏的因素包括共振、脉动、机械振动与振动传递。

(4)管道附件故障。输油管道的安全运行与管道附件的技术状况密切相关。管道附件出现故障也会造成管道泄漏。管道附件故障造成泄漏通常发生在连接法兰、连接螺纹、流体转向的弯头及三通、阀门填料等部位。

2.突发泄漏事故。突发泄漏事故是因外力破坏造成的大流量突发性油料泄漏。突发泄漏事故突发性强、危害巨大,一旦应对不及时、不恰当,即会酿成重大事故。总结输油管道突发泄漏的原因,主要有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两种:

(1)人为破坏。人为破坏导致管道泄漏的情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施工单位不按规定对施工区进行“地勘”,野蛮作业造成管线破裂;二是受利益驱使的盗窃油料,盗油分子主要在埋地管道上钻孔盗油,由于其技能水平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经常在实施盗窃后留下隐患,如盗放油料后不关闭阀门、盗油器具连接的密封件失效、阀门质量问题等。

(2)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力巨大,一旦波及机场输油管线,极易造成管道的破裂。

二、油库输油管线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基本步骤

1.停止作业、关闭阀门。一旦发现管道泄漏,应立即通知停止作业,停泵或关闭相应油罐、输油管线的阀门,派出人员快速到达现场了解情况,检查输油管线的损坏情况和各种阀门的关闭情况。参与泄漏事故现场处理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装备,防止中毒。

2.封锁现场、疏散人员。根据泄漏情况合理封锁范围,指派专人封锁现场,疏散油料泄漏区域的人员、车辆和牲畜,加强现场指挥管理。切断可能进入事故现场的所有点火源,在事故现场的所有车辆不准发动。视情况构筑拦油堤防止油料扩散,组织人员及时回收泄漏油料,回收作业现场必须使用防爆型工具,防止引起二次事故。

3.科学抢修。如果输油管线破损不严重,本部人员快速采用不动火修补方法进行堵漏或修补;如果泄漏量大、影响范围大,应动用消防、管道抢修等力量联合处置。防止乱干蛮干,造成事故扩大。

4.善后处理。对抢修处理后的管线加大巡查力度,进行事故调查,整理资料,总结经验教训,实施奖励和处分,不断提高预防输油管道泄漏事故能力。

三、加强油库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应急管理主要措施

1.严格执行油库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油库安全规章制度是保证油库安全的底线。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落实输油管道的常规巡查,定期进行漏点监测,确保泄漏事故隐患早发现;依照规定进行管线标识,严禁单位和个人在管线上及附近区域私自建设。

2.协调关系,聚合应急力量。油库应急力量较为薄弱,单凭自身力量很难有效处理油料管道泄漏事故,需要周边应急力量协助来保证管线安全。泄漏事故应急管理涉及的单位、部门、人员多,需要公安、消防在内的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同时也要依托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建立统一组织、统一决策、统一指挥、顺畅高效的应急管理领导机构。要按照专业应急和群众性参与、平时防范与应急抢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一支专业队伍为主体的输油管道事故应急处置队伍。

3.加强油库泄漏事故警示教育。抓好油库的人员教育,使全体油库人员切实掌握辨别和处理管道泄漏的方法;通过在输油管线区树立警示标语和印发管道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手册等方式,向当地居民宣传泄漏事故对安全、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以及泄漏事故发生后的正确处置方法。通过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方式鼓励当地群众及时报告输油管道相关情况,对盗油犯罪严惩不待、决不姑息。

导游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职业能力 专业英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Employment-oriented, to Achieve a Combination of Vocational Basic

English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ZHANG Lixing, ZHANG Mei, YANG Jinling

(Heilongjiang Forestry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1)

Abstract Realiz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needs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each course must be based on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improve. Voc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reform to employment-oriented, established English training objectives; competency-based, select the content of English teaching; take students as main body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professional english

高职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全面就业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从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跨越“就业鸿沟”,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并为整个职业生涯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11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木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规定:“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一定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强调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基础性、适用性和自主性,突出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1 以就业为导向,确立英语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各门课程必须立足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其职业性和实用性,高职英语课程除体现英语共性外,还要突出其实用性价值,强调能力化,增加实践性材料等等,以就业为导向,确定英语课程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对岗位人员综合素质及英语能力的需求就是我们课程的培养目标。我们应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出发,为其精确定位,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外语技能的要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强调应用性。

高职英语教学应融学习于使用之中,面向市场,将“基础型”英语教学转向“应用型”英语教学。教学中既应加强专业基础知识,更应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实际应用的能力对于英语课程来讲,不同职业岗位所对应的专业所需的英语能力有共同的部分,同时也有专业的特殊要求。共同的部分可以作为所以专业的共同培养目标来完成,这是英语教学目标的重点,即主干内容,其对各专业适用,突出通用性特点,同时突出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培养目标既体现不同专业的共性又强调专业自身的个性,即专用性特点,如文秘等文科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职业岗位中,面临最多的是与客户在电话、网络、商务会谈中面对面地直接交流。要求毕业生有较强的英语听、说、写能力。类似于模具、电气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是有关产品说明书、技术指导、维修指南等书面文字,职业岗位要求就业者在业务资料阅读和翻译方面有所擅长。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可以根据其专业特点在共同培养目标基础上增加专业所需的个性培养目标。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可以增设导游口才、古今中外与自然、人文景观关联的经典之作等。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可以增设广告文案、营销口才、汽修、机电、建筑等专业可以增设阅读获取信息能力方面的知识如:产品说明书阅读等。

高职英语培养目标可以细化为以下内容:第一,口头获取信息、口头传递信息能力、具备交际沟通能力;第二,阅读获取信息能力,书面文字处理能力,写作实际职业工作中所需文书能力;第三,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开拓能力;第四,继续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及其就业弹性。(下转第30页)(上接第19页)

2 以能力为本位,选择高职英语教学内容

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组成。有些学者将高职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细分为六大部分:动手操作能力、市场竞争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可以通过英语课程中听、说、读、写、赏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来实现的。总之,要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只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才行。

选择高职英语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体现高职英语特色。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应分为三个方面:(1)夯实英语基础,提高英语素养及英语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和终身学习需要的内容;(2)与专业相关、与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素质有联系的内容;(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文化素质、健全人格、审美情趣等)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五种能力模块:一般性阅读、词汇、交际听说、交际写作、CAD英语专业性阅读。高职教育因专业不同,对英语教育要求区别较大,高职英语教学既要考虑到主干内容对专业均适用,又要考虑到各专业的特殊性。

3 以学生为主体,加强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性

加强高职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就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树立“大课堂”教育观,教师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及从业人员基本要求进行英语教学项目设计,根据不同模块进行内容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关联的契合点,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网络、走进社会,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在提高学生职业英语能力同时,促进其职业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3.1 模拟仿真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其一,教学中创设学生参与的职业言语实践交际情境;其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言语交际任务;其三,提供在具体的职业言语环境中展开言语实践的机会。

模拟求职应聘会,创设真实情境,可以采用项目活动式训练,做到教学练一体。一名学生担任用人公司经理,一名学生为公司秘书,多名学生作为应聘者轮流应聘。公司秘书介绍公司的情况、所要招聘的岗位及人员要求,应聘者自我介绍、阐述自身优势,展开真实环境中的招聘及应聘言语训练。

3.2 结合专业实训,提高学生交际沟通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导游员工作岗位可以到旅游景点进行讲解训练,旅游社外联工作岗位可以到旅行社实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及游客沟通协调能力;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学生利用木博会召开之契机,在产品博览会客户商洽的氛围中实训。

3.3 完成项目任务,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应用文因其实用性的本质属性,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具有较强写作能力的毕业生拥有更大的就业与未来发展空间。

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项目设计,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中,训练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同时专业能力也得以提升。强化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性,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既要遵循英语教育自身规律,又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融入实践要素;(2)借鉴专业课常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实践教学,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3)课内教学实践活动与学生课外间接学习实践活动及直接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4)根据不同的高职英语教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注:本论文属于“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内容衔接的对策”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51516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