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业生涯规划

学业生涯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业生涯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业生涯规划

学业生涯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字]学风;学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目标;调查研究

为进一步推动学院学风建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业指导,针对本院各年级学生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学业生涯规划认知和执行情况的调研。调研采取随机发放的形式,抽查各年级30%的学生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330份,回收330份,其中有效问卷330份,有效率为100%,基本能够反映大学生对于学业生涯规划的认识、需求和目前的实施效果。

一、学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维度

此次问卷设计共20题,包括3道多项选择题,要求学生如实填写,旨在全方面了解学生需求,为进一步开展学业生涯指导工作提供思路。本次问卷共设置5个维度,分别为:自我认知,对学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对学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学业生涯的执行和学业生涯规划的效果。

其中,自我认知部分包括学生对自身的了解程度,对自己未来的信心值,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和选择专业的依据4道问题;对学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包括对大学进行的规划,对学业生涯的兴趣,学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学业生涯规划的了解及渠道5道问题;对学业生涯规划的需求部分包括是否需要有关辅导,规划途径,提供学业规划的内容及达到目的4道问题;在学业生涯的执行方面,包括制定学业生涯规划的途径,执行情况,在学业迷茫、出现学业困难时的处理办法4道问题;学业生涯规划的效果方面,包括受访者的认可程度,对学业自查的态度和学业生涯规划后对于未来的认知3个问题。

二、参与问卷学生的基本信息分析

此次问卷调查针对不同年级的330名学生开展,在受调查的学生中,各年级学生分布较为平均,旨在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对于学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以及学业生涯规划在不同年级的实行情况,男女受访比例适中,保证了问卷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覆盖面。受访者中还包含学期内有挂科的学生,对其学业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各专业的人数平均分配问卷发放,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不同专业学生对于学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及实施情况。

从调研结果看,该问卷能够全方位覆盖本校的大学生,有助于从是否挂科、各专业特点、各个年级特点等多方面了解学生对于学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及目前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助于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业生涯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构建良好的学风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大学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学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的质量有待提高

通过问卷调研可知,大学生入校后,虽普遍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学院各专业的学科要求,但尚未有系统性的学业生涯课程制度,学生对于学业生涯课程的兴趣不高,未能意识到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沦为形式。

2.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

目前,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的学业生涯规划活动仅限于讲座,形式单一。学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不仅包括针对全年级学生的学业生涯讲座,还包括针对小众的团体辅导和针对个体的个人辅导。除此之外,学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和辅导不仅仅是年级辅导员的工作,学生更偏向于想与专业课教师进行学术交流。但实际情况是学生遇到学业困难时向同学、朋友寻求帮助,通过自己的渠道寻找答案,甚至放弃学业。因此,大学生的学业生涯指导缺乏专业课教师这座桥梁。同时,学业自查模式在学生中的认可程度也比较高,值得在大学生中试行或全面推广。

3.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缺乏针对性

目前大多数学院开展的学业生涯规划活动都集中在新生入学教育,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涉及得较少,大四的学生基本上脱离了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其实,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包括大一新生的适应性学习教育,大二学生的发展式教育,大三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大四学生的职业教育,对不同的学生应提供不同的教学设计。在调研中发现,大三的学生因受到课业压力、求职压力等多方压力的影响,自我认同、专业认同、未来认同感反而低于大二、大一两个年级,更需要开展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为其指点迷津。同时,学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本宣科的学业指导势必不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势必下降。

4.学生对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调研了解到,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学业生涯规划,但真正认为其行之有效的、认知制定并执行的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专业性、针对性不强,导致学业生涯规划成为一句口号。众所周知,大学的学习方法与高中有很大不同,一学期学习多门课程且课业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但又不愿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导致他们不重视学业生涯规划。

四、进一步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意见

1.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业指导

在开展学业生涯规划时存在一个误区,就是仅仅针对大一学生开展指导,而针对大二、大三甚至大四的学生,因为意识上认为学生已经熟悉校园环境或熟悉学习方法,却鲜少展开。从调研的纵向数据比较,高年级学生因课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大,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专业的认可度反而小于低年级同学。另一方面,目前的学业生涯指导缺乏针对少数群体和个体的指导。因此,未来的学业生涯规划要做到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主题讲座、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真正发挥学业生涯指导的作用。

2.在学生层面进一步强化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从入学之初就开展系统性的学业生涯规划,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讲座不断在学生层面强调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让学生首先意识到学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家校联动、朋辈指导的方法,扩大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圈,让每个学生都能重视此项教育工作。

3.提高学业生涯指导的质量

通过问卷可知,学生对于学业生涯指导认可度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认为学业生涯指导质量不高,不能M足其对学业指导的需求,认为“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此,未来的学业生涯指导一方面从大局上讲,完成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顶层设计,学院层面要重视学业生涯规划,调动一起可以调配的资源完成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另一方面从具体实践上看,开展学业生涯的教师要了解学业的需求,将需求与专业实际相结合,做到真正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课业问题,实现学业指导和规划,让学业生涯规划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思想上的正确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做好这项工作。所谓“知己”就是自我认识与自我了解;“知彼”即是熟悉周围的环境,特别是与职业生涯发展有关的工作环境。知己与知彼相互关联,确定的个人生涯目标要符合现实,而不是一厢情愿;对从事的职业要感兴趣,而不是被动地去做;所从事的工作要能发挥专长,而不是自己的短板;对工作的环境能够适应,而不是感到处处困难,难以维系。只有这样,才是科学、正确的学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赵伟.以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高等院校学风建设[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

[2]张建宝.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5).

学业生涯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学业困难 原因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3.084

Career Planning Guidance to Help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YU Lianguo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0)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general strokes.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enrollment so that many college students did not complete the normal school,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s also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ir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college has carried out the work of academic assistance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words academic difficulties; cause analysis; career planning; countermeasures

1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在校大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之前必然要经历的职业生涯教育。通过系统化、集中式教育,明确个体特征,校正自身的职业理念和就业规划,进而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及就业,全面提升大学生将来求职就业、职业发展的质量,提高大学生学习生活质量。一旦开始接触职业生涯规划,就意味着大学生开始步入社会,要正视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给自己信心与动力去提升个人素质与能力,时刻准备投身职业化行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专业知识角度引导大学生全面、深入、客观地分析和了解自己,从而根据个人特点做出具有显著差异性的人生发展规划与职业化角色定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让大学生对本专业学业的未完成部分充满信心,时刻保持对未来理想职业的憧憬与向往,看清了本专业的市场潜力与职业竞争力,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目标制定奠定基础。大学生可以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督促自己,完善自己,从而能够真正塑造自己的理想型人格,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榜样和标杆。

2 大学生的学业困难缘由解读

2.1 角色与环境的改变

大一新生自开学起就努力适应大学新环境,必然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如果不能很好适应,很容易出现学业问题。众所周知,现今中国的x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仍然属于填鸭式应试教育,高中生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就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并且已经依赖于这种教育模式。进入大学,学生是以自主学习为主。

2.2 缺乏大学阶段的目标与规划

高中阶段,考上大学成了大部分高中生学习的终极目标。进入大学,很多学生很少或者基本没有科学确立自己大学阶段目标和规划,从而懈怠学业,大学阶段碌碌无为、得过且过。大学阶段如果没有规划、没有为理想做出应有的准备,那么将难以在高等教育阶段取得实质上的提高。

2.3 专业错位与钻研不够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由于对专业不甚了解,学生选择专业时往往会盲从社会舆论,没有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来选择专业。从而造成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造成学业困难。还有部分同学对本专业的钻研努力不够,随着专业课的深入,发现本专业的学习比较困难,进而畏苦怕难,导致学业问题。

2.4 众多家庭因素的不良影响

(1)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模式中,很多家长认为通过物质奖励就能够换得学生对学业的重视。殊不知,这样的方式恰恰易对学生的学业观念造成扭曲。家长不能从人生观、价值观方面予以引导,容易造成学生一遇到挫折就会产生厌学行为,进而出现学业问题。

(2)特殊家庭如单亲家庭、父母离异或生活受挫的学生,得不到家庭的关怀出现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学业;校园内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生,为满足生计需求,解决学杂费用问题,常常占用大量学习时间赶做兼职,进而影响学业。

2.5 社会影响分析

(1)现今社会的一些错误价值观念(如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读书无用论等)误导大学生的认知,进而可能造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

(2)手机、网络游戏、暴力等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交等领域,导致出现旷课、厌学、考试作弊等现象。

(3) “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以及规模扩张导致生源质量下降。随着考试作弊、学术造假等不良风气的侵染影响,一些学生常对高校学业的完成存在侥幸心理,态度极其恶劣不端正,影响高校学术氛围的营造与校规校纪的建设。

3 对学业困难学生帮扶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对策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承担着更多培育社会可用之才的重任。在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表明,职业生涯规划不局限于指导学生完善自我、人生规划以及就业和生涯发展,事实上对在校学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指导效果也很显著。本文将以下述七途径来推动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业困难学生提升实践。

(1)就大学生学业阶段特性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系列讲座,通过开展校级校规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生涯发展教育以及专业导论专题报告会、学术沙龙、座谈会、案例经验交流会等系列活动,帮助新生认清社会的竞争形势、了解高校学业的必要性、透析自我个性,从而有效划定职业考察范围,找准学习方向和目标,以自信、自主、自强的方式在高校中生活学习,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进一步提升自我管理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随着大学生的学业变化,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一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如进一步深化自我认知和专业素质等。

(2)学业预警贯穿整个学业,进而改进职业生涯规划。在校大学生需要在高校完成既定学分,必然在日常学生活动中参与选课、考勤、期中测试、期末考试、修课学分、学籍更改、毕业资格审查等环节,这些环节都应该建立预警机制,确保“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整改”的原则落实,始终保持校、师、生、亲等不同角色的联系。对于在受控环节中出现问题的,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警或开展针对教育。通过学业预警改进大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而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

(3)构建“成长导师”、朋辈辅导帮扶团队。通过邀请社会精英等组建“大学生人生成长导师队伍”,等帮助大学生解惑答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通过邀请优秀的学生骨干、优秀学生党员等与学业困难的同学组成“一对一”、“结对子”朋辈辅导帮扶团队,进而帮助学业困难同学转变学习态度、改进方法、提高效率。

(4) 建立家校联合双协同机制,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功效。高校有针对各院系专业设置的辅导员、班主任岗位,这些岗位的主要职责就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加强制度与纪律建设,这些岗位人员应不定期地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建立家校联合双协同机制,每学期寄附有学生成绩单的家长信,对学业困难同学进一步做好家校联合教育工作,进而有力保障大学生成长。

(5)构建智能化的综合评价体系,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情况,综合评价体系转向学生过程化学习考核,尽量让每个学生在当中都有展现的一面,从而提高学业帮扶的成功率,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6)校园中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营造美好的校园文化,大学生身心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特别是注重引导学业困难的同学从中得到表现机会以施展才华,进而可以引导学业困难大学生全面客观地认清现实、认识自我、系统分析、综合评价、适度调节、合理改善,促成个人素质的良性发展,巩固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健全人格。

(7)多方面照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提供贫困奖助学金、增设勤工助学岗位等,多方面考虑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减轻经济压力,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同时在学业上进行指导从而帮助他们完成学业、顺利就业。

4 小结

现在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和其他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这也要求大学培养出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也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等。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健康快速发展,能否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他们能否适应时代的使命,关键在于对自我有一个全面、深入、科学的了解进而提高和完善自我,并根据大学生的特性对大学生进行持续有效的科学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成为一名适应时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秀明. 朋辈辅导在高校学业预警中的意义及实践方法[J].大学教育,2014(3).

学业生涯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业评价标准;调查报告

2012年7月广州纺织服装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业评价标准的应用性研究”课题获得市级立项。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希望借此次课题的研究之际认真学习关于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确立与时俱进的评价观,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学业评价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已明确规定了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目前,学生学业评价的具w研究以普通教育为主,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业评价研究也可一定程度地借鉴其做法。如从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业过程”的评价;从重“甄别”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发展”的评价;从重“知识”的评价转变为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等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被试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广州纺织服装职业学校抽取一年级学生 426名进行了开设课程时的前期调查和课程结束的后期调查。前期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99份,无效问卷27份;后期调查回收有效问卷 402份,无效问卷24份。

2.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所用问卷采用课题组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情况前期与后期问题。

3.施测

采取以班级为单位方式施测。量表前附有指导语,发放问卷前向被试明确提出回答问卷的要求,问卷当场收回,数据使用人工进行统计。

三、结果分析

1.学生对未来的规划调查

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前的调查中发现:36%的学生已为自己设计好未来的职业发展;49%的学生基本为自己设计好未来的职业发展;15%的学生没有为自己设计好未来的职业发展。

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后期调查中发现,58%的学生已为自己设计好未来的职业发展;29%的学生基本为自己设计好未来的职业发展;13%的学生没有为自己设计好未来的职业发展。

2.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前和学习完成后的认识与感想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前的调查中发现:85%的学生对这门课程不了解, 他们希望在该课程中能学到对日后有用的知识,也希望教师在课堂中多开展轻松愉快的职业实践活动。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借助纸笔考试来实现。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是最不喜欢这种评价方式,不希望这门课程开设得像中学政治课一样。

对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满意度:37%的学生选择满意,48%的学生选择基本满意,7%的学生选择不满意,8%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学生选择不满意的原因是因为多元化评价方式太复杂,要自评又要小组评,并且每一个模块完成一次都要进行自我评价。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后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的该课程考核的方法有如下几种:①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并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占27%;②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课程布置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并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占48%;③开卷理论考试与日常行为考察相结合占11%;④闭卷理论考试与日常行为考察相结合占5%;⑤说不清占11%。

3.学生设想未来10~30年可能会从事的工作及具体规划

80%的学生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会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 ,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会在未来10~30年得到很大的帮助,自己的社会地位会提高;13%的学生会依靠父母所创立的企业进行事业发展,并会得到父母的经济与技术支持自己创业做老板;剩下的学生对未来表示茫然,无任何具体规划。

在上述80%的学生中:34%的学生设想毕业后将从事服装事业,首先是做服装设计助理,然后逐步升为高级设计师或首席设计师,月薪约10000元,累积几年经验并积攒资金,最后创立自己的品牌。49%的学生希望未来10~30年能当上一名知名服装设计师 ,收入5000~8000元,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即可。17%的学生希望能成为一名高级打板师,收入6000~10000元。

本次调查收获颇多,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学生都喜欢我们研究的教学评价方式,笔者更坚定了本课题组进行改革的信心。在本次调查也收集了许多学生所提及的有关教学评价方式的意见和建议,能更好地促进本课题组进一步改进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学业生涯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 影响因素 对策

大学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使得大学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长,虽然我国正逢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但是此时也正是需要大量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来推动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但是,现在中国大学生面临的是“结构性失业”。即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单位招不到人。可见,造成大学就业难的大部分原因是大学生没有对自身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影响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着诸多因素,主要还是大学生自我因素的调控,本文通过对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影响因素分析,并给出相应对策。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1 样本来源说明

此次调查样本主体是对北京市八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书面问卷和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正式调查中,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92份,其中有效问卷418份,占总问卷数的83.6%。其中男生185名,占44.3%,女生233名,占55.7%。

1.2 因子分析

对所得各影响因素统计数据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程度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家庭、社会因素没有明显差异,而个人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有明显差异。因此得出结论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导因素是个人因素。应用SPSS软件对个人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如下。

运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首先对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以确定数据的适用性。(如表1)

Bartlett's球形检验x平方分布为2141.258,自由度为153,显著性=0.000

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选取原则确定提取公因子数量。

确定提取的公因子数为5个,方差累计解释量为63.708%,说明问卷的效度构建良好。

运用主要成分分析法,采用标准化正交旋转,得到各因子的载荷矩阵如表3。

根据每个因子的相关因素大于3的原则,提取1、2、3、4四个因子,因子5由于包含的题目数量2

根据该分析结果,结合问卷设计问题,可以知道在个人因素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的调查中,4个主要因子影响最大:目标理想、学业规划、目标效能、社会实践。

1.3 方差分析

1.3.1 控制变量的方差分析

(1)性别在职业生涯规划各因子上的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职业生涯规划各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

表4结果表明,二者在学业规划、目标效能、社会实践、目标理想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

(2)年级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各个因子的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将年级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一、研二、研三七个组。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描述统计结果见表5。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在目标理想和社会实践因子上差异显著。在社会实践上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01,在目标理想上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41,但不同年级在目标效能及学业规划因子上差异不显著。

(3)生源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各个因子的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将学生的生源分为城市、乡镇、农村共三类,不同生源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描述统计结果见表6。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生源的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各因子上表现不同,其中在目标效能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相比于农村,乡镇的学生目标效能更强;而在学业规划、社会实践及目标理想因子上差异不显著。

(4)大学生是否加入学生社团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各个因子的差异性分析。

不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描述统计结果见表7。

结果表明,在目标效能、社会实践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参加学生会的学生目标效能高于其他学生;在学业规划和目标理想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

1.3.2 方差分析结果讨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因素的差异分析。总体上来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年级、生源和参加社团情况上都有显著的差异。

对于男女生而言在个人因素各因子上没有明显差异,男女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表现大致相同,但是实际上女生的就业情况远不如男生的就业情况。这表明在当今时代仍然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在年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对于初入学的新生,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想象,在内心为自己人生做了一个完美的计划,但是很少从实际出发,所以此时的大学生具有很高的目标理想。因此对大一新生应给与更多的现实教育,培养他们树立目标理想的同时应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去了解一些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为以后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对于高年级的同学经过时间的积累他们往往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是不知所措。在这一阶段应该更多的给予学生关怀与希望,同时应该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适时地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方向。到了大四更多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找到一份价位合适的工作,但也极有可能有一些同学到处碰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应该帮助学生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锻炼其坚强的意志,加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在生源上的差异不是较为明显。农村的学生在个人因素的各因子得分上均表现较差,可能是由于教育方式的差距以及家庭环境和培养方式的不同,让农村学生难以融入社会或者说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更多的是不自信,所以农村学生往往在理论上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往往认识比较深刻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相比乡镇、城市学生略显不足,尤为在自我效能方面农村学生的表现更加不尽如人意。但在目标理想、学业规划因子上没有明显差异,尽管经济基础与培养方式的不同,但是对于未来都有所规划。

在参加社团的差异符合预期情况,参加社团的同学相比而言其社会实践能力已目标效能显著高于没有参加社团的同学。大学时代的社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但是如果过多的投身于社团工作也会影响自身的发展,毕竟作为一名学生而言学习应该放在首位。

2 对策与建议

本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年级、生源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研究特提出以下建议来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1)自我认识。充分的自我认识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那么就对应着适合自己的一份工作。因此,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对此做好充分的认识与准备,进而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2)在实践中自我提升。大学环境对于大学生而言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从学校生活到社会生活的一个过渡区域。作为一名大学生应以学习为主,但在课余时间应该尽量的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3)目标确认。在对自己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首先确定自己的适合的职业发展道路。其次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为自己制定更加符合自己职业发展道路的学习计划,以适时的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在实践加以不断的重新学习,巩固自己知识。

(4)建立自信心。自信是每一件事成功的一个影响因素,作为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才能对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及时加以修正。

(5)抓紧大学生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的师资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指导工作队伍是同学们的热切需求。对于适应能力差的同学而言往往到毕业来临之际也未能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这就在就业问题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因此他们迫切的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周西安,王立军.高校大学生学业规划研究[J].教育探索,2012,04:83-86.

学业生涯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88-01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以惊人的速度向大众化时代迈进。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559万,2009年达到611万,2010年将超过631万。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逐年扩大的同时,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逐年严峻。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由原来的“精英”转变为“大众”,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走向“买方”,大学生的待就业率逐年递增,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及残酷的社会竞争下,凸显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漫漫人生路的核心就是职业生涯。不管是谁,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其职业生涯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可以遵循传统观念,按部就班,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同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以及工作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职业甚至行业。但无论你选择哪一者,都一样必须每天要为自己的工作而辛劳奔波,刻苦奋斗。因而,人的生命价值,在很大意义上来说,就在于其职业生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成功。

那么,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曾指出:“职业生涯设计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换句话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大学生在进行自我剖析,在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去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1]

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义重大。大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一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成功的首要保证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因此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清楚认识自己的性格能力以及爱好等对于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个人的意义

(一)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他们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引导他们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引导他们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引导大学生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引导他们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使他们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等。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主动性,彻底摒除基础教育阶段的依赖性与盲目性,自觉而能动的学习。

(二)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

生制定好了自己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了在事业上的具体目标,进而确定了学业发展方向,同时也好比给自己的成长之路点亮了一盏指示灯,令其在日常学习及日常生活中不仅有了方向,更有动力,敢于鞭策自己,不让自己松懈。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一步地向自己事业之塔靠近,而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思想方式和学习方式又会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当这些规划内容的逐步实现,增强了自己对职业目标的成就感,也促进自己向更高一层的目标前进。为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事业打下基础。

(三)能够激发大学生个人潜能

有了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更有远见,更有责任感。如果一个大学生没有制定他的职业生涯规划,那么他就很容易陷入生活中的各种事务所带来的烦恼中,导致精力分散,无法全神贯注地学习生活,也很难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其实,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是无限的,需要我们充分地挖掘。天赋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善于激发自己的潜能,努力学习,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得以锻炼和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在朝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内在潜能。

因此,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经过个人的努力,激发潜能,进而实现人生的事业目标。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相对多数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大学生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大学生就业基本趋于市场化。

大学生必须认清楚当前的就业形势,迎接挑战,面对现实,积极应对,及时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就业观,大学生面对当今形势会不断的变革自己,管理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使自己有较高的适应性。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就业形势的缓解,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其实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大学生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社会人才资本的浪费。同时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促进了学生职业和自身能力的匹配,更易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既节约社会人力成本,又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每个大学生都应该真正的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其意义,从而尽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自己的全面发展,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曾美英,窦秀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2]周宏岩,苏文平主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

[3] 李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的系统分析[J].文教材料,2008,(6)

[4] 马援.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之我见[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