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就业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然而,今天某些大学校园里的艺术教育已经自觉“祛魅”,步出神圣的殿堂。艺术,这个解决温饱之后的精神寄托,成为解决温饱的一个手段。本是精神产品,却通过物质衡量,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兴趣和特长已经被“好找工作”取代,成为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选择专业方向时的第一动机。
建立在这一前提下的艺术教育,艺术含金量已明显不足。据笔者所知,在一些学生在心里将课程分为“有用”的和“没用”的,时间分配和精力投入以此为出发点。根据到课率、课堂气氛和作业认真程度来看,这种倾向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来说“有用”的课程包括写生、各类设计实践和图形软件课等,而“没用”的以理论课居多。“有用”的基本为动手类课程,技术性强,见效快,“没用”的比如中外美术史和艺术概论等课程相比之下要“艺术”一些,短期内不易见效。这种学习上的偏食有各方面因素,但多少映射出学习目的的实用主义倾向。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这样一个事实:2008年法国巴黎关闭了最后一个教授现实主义绘画技法的画室,也就是说,如今在巴黎要想学习写实绘画已经找不着门了。
表面上看实践性是艺术专业的表征之一,但如果没有理论内核的支撑,到达一定程度后难有突破性的成就。建立在艺术观念更新基础上的艺术风格的探索和创新,是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高等艺术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区别所在,今天这个差别在某些院校已经日趋模糊。大家都知道艺术教育不能止步于实用,但这个共识在现实的窘迫中却已处于尴尬的地位。
尴尬首先来自于生源。对庞大的“艺术类考生”中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学习艺术并非天赋和兴趣使然,仅仅是一个“最不坏”的选择。这个事实的后果,是把原本充满乐趣和目标追求的艺术学习变成一个痛苦的经历,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目的和就业之间的因果关系自然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直接。
另一个尴尬来自校园外的“艺术世界”。中国当代艺术真正融入到了大众之中,融入到由画廊、拍卖行、批评家和收藏家共同营造的艺术商业链中,艺术的实用功能被具体发扬到了每一个平方尺。在这样的语境下,一厢情愿地以超功利主义的理想诉求要求学生不仅显得不合时宜,通常也不具备实效性。
但最尴尬的还是大学自身。“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在上世纪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如是说。然而今天的大学在研究高深学问的同时,还承担着提高就业率的任务,并担当由此引起的后续效应,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课时分配的倾斜,以及不可避免的培养目标的实质性改变。而处于这一局面下的教师也被置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既寄望于学生志存高远,“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设身处地为学生的“稻粱谋”着想并授之以渔,去功利化的艺术理想虽未绝响,却已经不那么理直气壮了。大学自觉模糊了和职业培训所的区别,“研究高深学问”被“找到工作”所取代,这恐怕不仅是先生,也是现在的大学校长和老师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还有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在社会总就业份额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单独讨论各大学自身的就业率提升,基本不具备实质性意义,因为最终的结果无非是此消彼长,从宏观的维度衡量效益为零。我们有理由怀疑“就业率”至少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研究高深学问”。在目前情况下,最需要做的也许不是强调就业率,而是鼓励继续深造和充电,既然就业低迷,与其在一条本就不宽的道路上挤,不如养精蓄锐蓄势待发,为长期发展做好准备,比如扩大研究生招生就是一个有效举措。
伴随工业文明发展而来的科技崇拜及工具理性迷信,导致了现代社会的价值冷漠,其后果之一是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弥漫,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谓的“祛魅的世界”。在这样的风气下,教育的实用化倾向在所难免,并可能发展出好好学习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工作的观念,这很容易使人想起“书中自有黄金屋”和“学而优则仕”。
“专业瘦身”的消息一出,本来就已经话题百出的教育界又如被投入一枚“生化武器”,顿时掀起各方口水时评无数。由于许多考生对社会需求的不了解,“就业率”凭借其数据的直观和一目了然的特点,成为一直以来考生报考专业时的主要参考标准。但就业率,能否定夺一个专业的价值?
社会声音 :
以就业断去留,一刀切,太武断
一个好的专业,不能保证就有一个好的就业率;有好的就业率,也不一定就是好的专业。这两个命题,是不矛盾的,我们不应该以就业率来衡量一个所谓的好的专业,社会需要的是实用性、创新性的人才,如果一味地以就业率来衡量专业的好坏问题,笔者认为,这是非常愚蠢的事,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去看待专业与就业率的问题,不应该单方面的肯定或否定专业与就业率的好坏。(荆楚网)
社会声音 :
就业率,本身就不可靠
先说就业率的质量,对于一些高校来说,也许他们的某些专业设置都是一样的,但是从教学设备、教育师资等方面来看,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虽然他们的毕业生都已经签约了,虽然就业率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在毕业生的工作环境或福利待遇等方面却有着天壤之别,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专业就业率。(荆楚网)
而对于就业率公开的数字,本身真实性就成疑――
某名校毕业生小李说:“毕业时,其实好多同学都还没找到工作,一大帮人一起去办‘暂缓就业’,听说‘暂缓就业’都统计到就业率里去了,我们接近100%的就业率就是这么来的。”
而广州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小张则表示,他学的是营销,学校公布的就业率高达98%,但是都是有水分的,因为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同学都难找工作。
大学不断扩招的背后面临的是每年汹涌而出的毕业生潮,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就将达惊人的680万人,比2011年增加20万。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迫在眉睫。但专业瘦身的实质,是将专业更多地限制在实用和社会需求的范围之内。可需求总有上限,若将许多就业率偏低的专业缩减招生甚至去掉,则意味着,竞争将更集中在原先热门的专业中。所谓的就业率高的专业,不少本身的优势就是招生人数较少,一旦这些专业人数限制的大门打开,恐怕高就业率的辉煌也将不复存在。
在国外发达国家,除了应用型专业外,本科阶段均施行通识教育。即在大学最初的两年,学生并不选择专业,而是通过哲学、历史、文学和宗教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逻辑常识。由于这些科目本身的非功利性,也注定无法用“就业率”衡量。根据数据调查的结果,如果美国实行这条标准,美国第一批应被取消的专业是:心理学、美国历史和军事技术。
国内将金融、工商管理、法律等容易踏入金领行业的专业奉为至宝,但实际上,法、商、政类的课程本科阶段都只是一个常识基础教育,真正的重头戏应该在研究生及后期,本科专业虽然能够轻松就业,但如不继续深造往往会缺少了继续发展提高的后劲。我国许多行业也存在这种问题,譬如英语专业,就业率一直不算太高,但其实我国对高级英语人才还是相当需要的,如同声传译、国贸英语人才、会展英语人才等,趋势是逐渐向复合型人才靠拢。故而这些专业,都需要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结合才能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对待一些基础性专业,如数学、物理、生物等,以及一些新开设的专业,我们需要多一些宽容和呵护。一些专业所需的人才库的规模需要长远地建设,比如生物这个专业,它对中国成为全球科技领导者的目标至关重要,但当前的市场需求却并不强劲。所以在选择这些专业时,也应该长远地、全面地考虑社会需求。
研究生就业率低并非空穴来风。据有关统计,2009年以来,硕士生的总体就业率不及本科生。如同本科生就业难一样,许多人将研究生就业不佳归咎于扩招政策。人招得多了,教育质量难免会下降,就业率低也就在所难免了。但以此否定研究生现有招生政策和培养方式,笔者并不完全赞同。
诚然,现有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由于研究生扩招,存在一些导师忙科研无暇顾及所带学生、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但总体而言,相对于我国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并不过量。统计显示,近十多年来,我国大学招生人数扩张了6倍,而研究生招生人数只是原来的2倍,而且研究生大幅扩招也仅是近几年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从教育主管部门的招生计划中,人们不难发现,从2009年以来,所谓的研究生大幅扩招,主要集中在旨在培养国家产业升级所需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专业硕士上,学术性硕士并没有扩招。不同于大学扩招,硕士研究生扩招除了规模上的扩大,更加注重教育结构的调整,是为了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再从就业能力上看,本科毕业,再多学几年,难道会技不如人?显然不是。从社会大环境看,人们对高学历的推崇并没有根本性改变。无论是进招聘会还是网上应聘,都有诸如“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硬性要求。一些本科生宁愿放弃工作而选择考研这条路,除了就业难这个因素,也不可否认是对社会追求高学历的迎合。就拿当下最火热的公务员考试来说,明确表明要求研究生学历的岗位比比皆是。
当时,政府为了扩大内需,把高校扩招作为重要措施之一。
次年,高校开始迈开扩招的步伐,招生人数增加了51万多人,
招生总数接近160万人,增加速度达到47.4%;
2000年,扩招幅度为38.16%,2001年为21.61%,2002年为19.46%,
到2003年,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
如此快速的递增,却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2004年,蓝领市场出现“民工荒”,而大学生毕业季则出现“就业难”,
每年的此时此刻几乎都以“最难就业季”来形容。
相对应地,我国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遭到质疑,2005年钱学森发问:
“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此即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政府、高校与企业博弈
恢复高考制度之初,大学生毕业都在国家统一分配下,不存在就业压力,很多同学在60分万岁下度过大学时光。而在下海潮等影响下,社会上一度出现过脑体倒挂、知识贬值的现象,但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风气得到初步扭转,重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风尚。然而, 90年代末的大学扩招政策,又逐步打破了这一正常发展的轨迹。在大学生就业由分配制转型为自由择业以来,大学扩招所引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在短短的几年内便迅速上升,打破了原本相对均衡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业困境日益显现。
在公务员考试中,出现了几千人谋一职位的现象,在企业招聘中则呈现出一个职位众多学生投递简历,招聘会上拥挤不堪的状态。更为严重的是,一到毕业季,从电视到网络、报纸等媒体的报道中,无不透露出大学生就业越来越严峻的趋势;高校则从系、院到班级都要求对毕业的学生就业签约情况实行一周一报制度,在此过程中甚至要求动用一切资源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校学生、企业、政府主管部门渐趋改变了对待教育的心态,纷纷用就业率来考衡高等院校的教育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百年树人的教育本质。
学生层面,就业紧张的困境使学生们产生了功利化和短期化取向。通过高年级学生向下传递、新闻媒介等的大肆宣传,就业的压力或焦虑已经从早期的大四学生逐步下移到了刚入校的学生。由此迫使学生在一入学就开始考虑就业,本科生普遍加大了学业向考研、出国、实习转移,研究生则向实习、考证集中,功利取向更加明显。在课程的选择上,学生们更加集中到一些必需的主干课和应用型课程上,而对其他的基础性课程则基本以学分多少、是否容易通过、是否能获得高分来决定,否则就不再进入学生的选课范围之内。同时,伴随大学生由天之骄子、知识精英向劳动者角色的转换,大学生学业取向等方面基本按照自身的利益为核心,更多呈现机会主义行为,改变了以学习为主的初衷,转而走向以就业所需条件为导向,利用关系寻求实习、考证等短期化行为大增。在此情况下,学校教育无疑就成为大学生们套取毕业证、学位证的一个机构,迎合就业时的一个敲门砖,渐趋失去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而沦落为企业代工式的“培训”功能。
企业层面上,几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的场景,使企业在招聘中养成了一种培训成本学校化的惯性思维。大学生就业由行政配置转向市场化转换以来,1999年的大学扩招打破了就业市场相对均衡的格局,导致大学生就业的供需失衡。大学生就业供大于求的格局,给企业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更加注重技工式的条件,对招聘职位具有相当明确的要求,基本忽视了新招员工必须通过自身的培训以融入企业文化的过程,转而把培训成本转嫁给学校以降低企业培训费用,企图直接按照内部员工的要求对待新员工的招聘,这局面无疑在社会上造成了一种大学教育不适应企业要求、大学教育无用论等假象,迫使大学改革教育机制以迎合企业的用工要求。另一方面,技工式招聘使企业在招聘中产生了较强的机会主义行为,不但对所招学生提出越来越严格的实用性要求、招聘条件,而且还会在供需失衡的条件下引致知识失业现象。即博士挤占硕士、硕士挤占本科、本科挤占专科、专科挤占中专等行为,呈现出普遍化趋势。显然,扩招所引致的企业招聘员工的学位上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中国的知识失业现象,造成大量高学位人才浪费。
政府主管部门层面,在就业压力下形成了以就业率为导向的管理与激励机制。伴随1999年高校的持续扩招,从首批扩招后的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以来,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局。在此背景下,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教育部及其地方延伸管理机构,不得不改变以前的管理考核体制和目标,把大学生的就业率列为各级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由此转变的结果在教育中的影响日益显现出来:首先,就业率考核导向下大学专业的动态化,使大学教育明显以就业市场为中心旋转,专业越分越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企业培训功能的替代品。其次,大学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就业率考核下,明显呈现出机会主义倾向以达到提升就业率的目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等院校,往往与企业联手,把毕业生通过实习的途径廉价输送给企业,企业几乎免费利用大量学生,而作为回报则给相应院校提供学生的就业证明,等到学生毕业则通常也是学生失业之时,而此时又可以利用相应院校提供的下一批实习学生以接替已毕业的学生。每到毕业季,高校还会调动一切力量给尚未就业的学生开出种种的就业证明,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率,迎合政府主管部门的就业偏好。再次,政府的就业率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育事业百年树人的长期,使高校教育短期化,以致出现了高等院校发展中的“”思维。
就业率倒逼教育功利化?
面对日益紧张的学生就业形势,在社会和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就业率导向下,给高等院校的教育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人为干预教育的行为,促使当前高等院校教育渐趋由基础性转向了实用性,百年树人向短期化、功利化和职业化转变。
一是不断调整大学招生专业。自从大学生就业紧张以来,教育部及各省的主管部门都把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作为对学校考核的重要指标,对每年各高校的各个专业就业率进行比较,排名靠后的专业在招生计划中都给予名额的缩减,甚至要求高校对此进行调整,按就业市场需求重新设定各自的招生专业和相应的人数。这种格局几乎使每个高校招生最多的专业几乎都集中在市场最热的专业中,而一些基础性专业,甚至对国家长期发展必需的专业出现了无学生报考的局面,以致像北京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也出现了古生物专业几年才只有一个学生报考的尴尬现象。高校的教育难以维持一个稳定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招生专业,不得不频繁变更所讲授的课程。为此,出现了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完全分离,为了授课,不得不时时调整时间和精力以应付新设的课程;而高校的各种排名、学科建设、种种申请等活动则又以、出版专著、各个级别的课题等依托,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在科研中出现了数量替代质量,以应付教学频繁变动下的科研目标和短期化考核。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显然难以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只能根据就业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自身的专业以应对扩招后的就业率目标考衡。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就业率;成因
职业教育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今年,我国有六百多万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却成为就业市场的热点。高等职业教育高就业率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一、市场需要,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
据了解,在当前不容乐观的就业背景下,职业教育就业率却连创新高,最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所设专业面向市场,为企业所急需,如汽修、食品加工、机电等专业未来仍有巨大的就业市场。
目前,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集中在技能型人才上。企业需求量最大的是具有中专、大专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力占市场比例约为30%,可需求的比例约为50%。就像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的那样:“从总需求上讲,我国确实缺乏技能型人才。”另有统计数据显示,到2012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将达1746万人至2665万人。在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职业教育正是严格以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的发展方针成就了其高就业率。不难看出,从就市场和企业需求角度而言,职业教育的就业形势一片光明。
二、注重实践,知识实用、有效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这也就决定了职业教育有很强的实用性。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上有其自身的优势:以就业为办学方针、以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以项目实训为主要课程、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以校企合作为主促进就业及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纵览职业教育,其不但具有专业性、实用性特点,还具有开放性、时代性、产业性等优点。针对细微的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职业院校也会很快地进行教学调整,这也更加有利于学生所学的专业和课程贴近市场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多数高职学校的基础课以必需、够用为度,部分院校还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定制特殊岗位的人才,专业知识讲究有效实用,这种做法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赞许。为了使毕业生更好地实现就业,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提出了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注重学生技能的实践,把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实训占的比例较大,一般会占到专业课时量的60%~70%。同时,根据社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三分理论、七分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采用模拟式教学模式,模拟生产环境,让学生融入环境实践,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目前,很多学校遵循“1+1+1”的培养模式,即“一年学基础、一年学专业、一年顶岗实习”,毕业后,学生可直接就业投入工作,不需要再适应环境,这是其他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
三、观念转变,企业注重用人成本
当前,用人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如何招聘到技能过硬、适合岗位需求、能够尽快融入工作的人才,从而实现用人效益最大化。可是大多数普通大学的相关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训练还是偏于理论并且更新不及时,与用人单位希望的“实战能力”有相当的差距,这也导致了人力资源和企业成本的极大浪费。而大部分高职毕业生通过工学结合,既具备了必需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职业素养高,岗位技能掌握熟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工作状态,用人单位招聘这样的人才大大节省了企业成本和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