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赞美泰山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承蒙诗人马启代的厚爱,新近由线装书局出版的新著《黑如白昼》,已赠我几个月了,看到它就读上这么几首,每次都被那诗句牵引着,额头几乎拧出汗来,这汗一半是黑色的思索,一半是白昼里艳阳下诗美的陶醉。这“黑如白昼”是什么?是没有白哪有黑,是没有黑就没有白的黑白辩证法?是艺术之光折射的对人生社会的思索。这样说来自然繁琐,那暗夜里的万家灯火,正是我们惯常的比喻:黑如白昼。这样就多了温暖和希望。
文学是一种圣洁的艺术,诗是文学中的文学,是顶尖的艺术。必须以一种参禅的心境写诗,必须以一种朝拜的虔诚读诗,写诗缺了禅悟的心,诗就没有了宏阔和温暖;读诗没了虔诚的朝拜,就无法领略诗的柔软与深刻。马启代的诗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参禅悟心的机会,在这个写诗比读诗的人还多的时代,在这个红尘肆扬、浮躁无根的年代,马启代的诗是个特例和意外,在这个诗歌完全迷失的时代,他的诗却有自己对生活的判定和命名,他知道自己是谁,知道把灵魂放在哪个高度,知道用诗的语言把心引领向何处,他对这个时代的黑白思考就注定了他的诗的来路和方向,他的诗在黑暗中疼痛,在疼痛中涅槃与重生,也许这是对黑白思考的最好诠释:黑是生命的背景,白是未来的蓝光。
诗人马启代这本集子所收入的诗均写于2011年元旦到2012年底。时间标注到“日”,极为详细,地点均为“泰山”,泰山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黑如白昼》是诗人以一个“诗囚”的身份,在泰山炼狱般的生活境遇,是在心灵深处对泰山天地万物的一种祭拜。炼狱即涅檠,这《黑如白昼》的释义也应该包含这个意义——黑的炼狱,白的涅槃重生。
这种关于黑白的双色艺术孤独的思考,思考的孤独,是如何表现的?我想应该有这么几点考虑:
一是在“我”和万物的对话中,表现孤独。“——只有风,隔着铁窗和判决,给我说话/天空无云,阳光和风一定非常孤独”(《天空无云,阳光和风一定非常孤独》)。这里诗人置身在黑暗中,把自己完全融人到面对白昼的万物中去了,风、云、阳光是他的伙伴,“我”也是他们的伙伴,“我”是物,物是“我”,物我同在的境界,也就是物我两忘的境界。到这里我终于理解作为泰山“诗囚”的诗人,能够这样“三生炼得浩然气,抛却浮名作诗囚”(《许多年,我为诗找一个家,其实它一直在我心里》)的坚强、乐观、豁达的生存哲学,这应该首先感谢诗这个媒介了;其次应该感谢诗人作为泰山之子与山的相濡以沫,和谐共处,与泰山天地万物的物我两忘。“那些去南方串门的云朵、飞鸟/以及绿叶和花朵,忘了回来/我听到阳光和风在天上走动”,这种以动写静,以物喻人的写法,彰显了诗人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二是对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赞美,可以理解为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对自由的渴望。诗人写星星“北斗七星,七个的小孩,一直望我/那么干净的眼神”,“的小孩”即为赤子,老子曾赞美“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还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这是得道之人达到的境界,也是一个赤诚的诗人应该达到的境界。所以,诗人还说“星星,泰山上的灯,哪一盏是你在望我”,这是孤独者的渴望。他写各种各样的风,“春风只在它耳旁,说了几句温柔话/这位老先生,就迫不及待地返老还童/冒充多情的样子/不知趣地吐出绿来”,这是温柔的春风,生机勃勃的风。“风不停地吹/直到把一湖的波纹吹进我心里……风不停地吹/再吹/天空,我将把这些皱纹还给你”,这是奇妙和力量的风,是魔力的风,能把皱纹吹开,可见诗人想象力的奇特。在另一首诗《一阵风把我吹回童年》巾,风的这种力量更加强大:“一阵风把我吹到中年/岁月涌过来,被礁岩撕得粉碎……一阵风把我吹回童年/我已无法再退。世界,我要生长!”这种力量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因为没有任何理由,任何势力,能够阻止成长的力量。“世界,我要生长!”这一声喊出了巨石下平凡的小草。还有那成熟的风,“这是秋天,风压在监狱的上空,不断成熟/一枚胚胎爆芽的声音/让天地颤栗”;还有那邪恶的风,“活在风中,我一直与风/较劲,撞头/直到把风碰得喊疼,落荒而逃”;还有那凶恶的风,“天空的伤口上/有风的队伍在集结//天空的痛是风咬出来的/风的影子,在天空自由地生长//天空,长满了风的牙印……”纵观这本集子,写风和阳光恐怕是最多的了。
三是诗是“我”的生命,万物是“我”的代言人,是心灵的白昼。是什么支撑起了泰山“诗囚”两年炼狱般的日子?
首先是诗歌,诗就是白昼。“我一直在这里坚持/今天,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诗行”,“诗是黑夜里活的阳光”,诗和阳光对于诗人同等重要,诗就是诗人的未来,阳光就是诗人的呼吸:“有一天,我要关闭呼吸,给阳光断电,把世界含在眼帘/我的诗句,会保存我的心跳和体温”,诗还是他的伴侣:“诗,让你受委屈了,陪我坐监,不是我的本意/淮让我们志趣相投呢?”这些白昼的意象,应该为诗人欢呼歌唱。“我的诗行里又飘荡起雪花,轻柔,凛冽/还伴着呼呼的小北风”,季节在诗人的诗里变幻交替,是诗支撑着诗人独守着囚禁的生活,诗支撑着诗人的每一天,每一天的天地万物都会飘进诗人的诗里与之相依为命。“——风走过三遍,就是霜,再走,就是漫天的雪花/一直走,我知道百花就要开了”(《我双手攥紧了那句谶语,怕风生雷动一直没有打开》)。季节还在诗人的诗里变换,在另一首诗里我们可喜地看到诗的收获和庄稼的收获一样可贵:“熟透的黄金已颗粒归仓,秋风累了/熟透的词汇也趋向内敛”(《我的诗行里又飘荡起雪花,轻柔,凛冽》)。卢克莱修说:“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物性论》)诗囚的心灵黑暗必须用阳光和诗来驱逐。
其次是天地万物生态和谐。诗人以泰山之子的情怀,以参禅祭拜的虔诚,以平等和谐共处的生态观,面对置身囚禁的遭际,这样泰山的天地万物都被诗人调动起来了,天地人三才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和谐,诗人的心空才黑如白昼。这种和谐在《天堂里有翅膀的扑棱声》中表现得十分充分:“一只麻雀,落入树冠里//又一只麻雀,落入树冠里//许多只麻雀,落入树冠里//……松树,激动地晃了晃/夜晚也一块落了进去//——我站在树下,成为夜的一部分/几丝灯光来救我//天堂里有翅膀的扑棱声……”一只又一只到很多只麻雀在诗人的眼前落入树冠的巢穴,这大自然动植物生态和谐的一幕,让身在炼狱的诗人十分艳羡,也十分温暖。“我”和夜色融为一体,听那天堂翅膀的声音。“枯黄里浸透太阳的颜色/我恐一叶阳光的重量,把大地压疼”,这里阳光浓缩在一片叶子里,诗人奇特的想象不单在把无重量的阳光想象成有重量,而且还将无感觉的大地想象成有感觉,更重要的是天地人都有了相同的情感。
第三是对天地万物的尊重,物是诗人写诗的意象,本来可褒可贬无足轻重,诗人却十分珍视。“风,和尘是万物的形式,浮名没有体重/诗是有重量的//我和诗站在一起,历尽浮尘,迎风不倒/诗句闪耀出铁质的光芒”。诗人要把“风”和“浮尘”用到对立面,还要做一句不分贵贱的解释,足见对天地万物的尊重了。这种对万物的敬重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与肯定。
第四是这本集子里最重要的意象——阳光。在黑暗生命的背景中,诗人多次写到阳光:“这一缸春水,一冬天的阳光/喂养着,几尾婴儿般的鱼”(《电脑屏幕上的鱼》),没有阳光,哪有“那小嘴,举着忘忧的岁月,游来游去”的电脑屏幕上的鱼,让人羡慕的鱼。诗人是这样描写阳光和阳光的力量的:“阳光那么厚,贪婪地俯身在重峦之上/它仿佛铺开了整个世界的光/在向我一个人示威”,因此,诗人高呼:“我被震撼了,这种力量叫浩大!”阳光的力量,在诗人笔下还很司‘爱和神奇:“久雨之后,阳光正好打在那株野菊上/我分明看到它使劲摇摆了一下/整个正午都跟着晃了晃//我不知道它要说什么,连问三声,它一动不动/阳光在我头上抓了一下/我拍了拍额头,把天空拍打得直掉金子”。(《我拍了拍额头,把天空拍打得直掉金子》)因为阳光这个意象,“诗人让见惯不奇的生命和大自然的细枝末节,重新焕发出人性的温暖。”“我一直在这里坚持/今天,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诗行//终于,太阳把干净的天空和属于我的蓝/统统还给了我”(《今天,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诗行》),阳光不但照耀了诗人孤独黑暗的生活,还照耀了诗人健康的心灵和诗人如植物般四季生长的诗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阳光只看成是未来的希望,他的诗对人心抱有希望,对人性抱有希望,甚至是对自己囚徒生活抱有希望,因为那是反抗黑暗的心灵之光。
关于阳光的意象还有那么多意义包含在那么多诗意浓郁的句子里,还是采摘几句与大家分享:“冷眼观世界。阳光走过的地方水都活着/一闪一闪的眼神在说话”,有阳光走来,就有万物的灵动。“突然进来的一束阳光.照在我端坐的泰山上/我脸色宁静,牙齿咬着一座山的心事”,阳光照来,一座山一样沉重的心事,也显得不那么沉重了。阳光总是美好的和美丽的:“阳光被冰滤过,透明的冷,阳光还是阳光/有阳光的地方,就让它们去填满”,“我看到雪花站在阳光的指尖上摇晃,它桃红的唇/在天空种植脆嫩的鸟鸣”,“看那渴死也不曾闭眼的阳光卜—一我摸一口,想吐出几口绿”。
诗人马启代的这本集子,诗艺上成熟老到,结构精益求精,炼字如金,诗意练达,意境优美中饱含感伤和哲理,这是很特别的。总之,正如钱锺书总结过的:“作出好诗,得经历卑屈、乱离等愁事恨事,‘失意’一辈子,换来‘得意’诗一联,这代价可不算低,不是每个作诗的人所乐意付出的。”最后还回到诗集的最后一首诗上——《蚯蚓,是地下诗人》:“它让土地穿越身体,如诗人让黑暗穿越灵魂//……所谓精耕细作就是从泥土里打磨词语/它不以柔克刚,只以小搏大”,这是灵魂的洗礼,是黑如白昼的哲理升华。
①由于诗人大部分诗作的标题都很长,篇幅有限,文中相关诗句均出自线装书局2014年4月第1版的“长河文丛”中马启代的《黑如白昼》。
参考文献:
[1]牛殿庆、傅祖栋、王岩.和谐:文学的承担[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 3.
[2]钱锺书.诗可以怨[J].文学评论,1981(1).
[关键词]泰山旅游;旅游史;名人泰山
旅游活动自古有之,但古代的“旅游”与现代的“旅游”存在很大的差异。谢彦君先生认为“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1]强调了旅游的审美性和休闲性。而古代的旅游只能概括为“旅行游历”之意。与现在的旅游观光相比,古代的旅游活动内容更广泛,古代旅游活动包括:帝王巡游、士人漫游、官员宦游、商贸旅游、僧道释游、平民旅游等类型。
泰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名山、圣山,泰山旅游活动源远流长。从远古时代就有先人巡猎泰山,蟠柴祭天的行为,是原始的山神崇拜;到封建社会更是有历代帝王到泰山进行封禅大典,以彰显其天命正统;文人名士登泰山以明志,抒感;僧道到泰山参禅悟道云游;平民百姓到泰山朝拜进香;泰山的旅游活动日益兴盛起来。本文主要探析历代帝王的泰山封禅祭祀和文人名士的泰山旅游活动。
一、帝王的封禅与祭祀
泰山,一直是历代帝王们向往的朝拜之山。据《史记・封禅书》载,秦以前就有七十二位君王到泰山巡狩祭祀,这种仪式被以后帝王逐渐演变成了封禅大典,“以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以泰山下小山上祭地,报地之功,故曰禅。”此即封禅。[2]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六位皇在泰山举行了封禅典礼。
帝王巡游封禅泰山始于秦始皇。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效法古帝王“受命”举行封禅的做法,率群臣从咸阳出发,跋涉千里巡行登封泰山。始皇“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于梁父。”[2]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继位不久即东巡泰山,举行祭祀之礼,并命丞相李斯在秦始皇原刻石上再行刻辞,即《李斯篆碑》,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刻之一。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曾八至泰山,六次封禅泰山。汉武帝如此频繁的登封泰山,为泰山留下了众多古迹。如立于泰山极顶玉皇宫门前的无字碑,相传为汉武帝亲手所植的岱庙千年汉柏,以及位于泰安汶水边的汉明堂基址。汉武帝登泰山留下的赞语是:“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他从不同角度赞美了泰山,他的赞语古雅浑朴,毫无雕饰。
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三月过泰山,命官员祭泰山、梁父山。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封泰山,禅梁父山。“二月……辛卯,柴望岱宗,登封太山。甲午,禅于梁父”。[3]从臣马第伯撰写《封禅仪记》,虽题为《封禅仪记》但内容多描述景物、风俗,可谓是中国最早的游记散文。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二月,章帝东巡至泰山,举行柴祭,并于明堂祭祀。东汉延光三年(124年)二月丙子,安帝东巡至泰山,举行柴祭。
北魏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十一月,太武帝率军南下伐宋,经泰山,行祭礼。魏孝文帝大和四年(公元480年)七月巡行泰山。隋开皇十五年(595年)正月,隋文帝东巡至泰山,柴燎祭天。
唐朝时期,高宗李治同皇后武则天于麟德三年(666年)举行封禅泰山,唐高宗与武则天从洛阳出发,率文武百官,亲赴泰山封禅,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举行过封禅大典的女性。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十一月七日抵达泰山,举行封禅,玄宗从泰山南麓登封泰山,在岱顶筑坛举行封禅大典,并亲笔撰书记述这次封禅经过,即《纪泰山铭》,镌刻在泰山之顶的峰峦绝壁上,即今岱顶大观峰上的唐摩崖刻石,摩崖书法遒劲婉润,庄严雄厚,在阳光下金光闪烁,蔚为壮观。
最后一位举行过泰山封禅的皇帝是宋真宗,他于大中祥符元年十月登封泰山,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碑山下。并且建造了昭真祠、岱庙、天书观三座庙宇。并且留下了回马岭、御帐坪等地名。
明永乐七年(1409年)三月,明成祖东巡,驻东平,望祭泰山。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春,世宗为求子东巡,祭泰山。清朝康熙和乾隆也都亲临泰山,为了不伤民力财力也没有举行封禅仪式,而是巡游致祭。康熙帝曾三次登临泰山,并两次登上了岱顶,拜祭泰山神。乾隆帝十次巡幸泰山,六次登临。并且留下了许多赞美泰山的诗词,据记载,乾隆登岱所赋泰山风景的诗章,共有170余首。
古代帝王登封泰山,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为了彰显大一统和应天受命,并且都对自己的王位进行了一番宣扬,表示其 “功德卓著”;二是祈求天地神灵保佑国泰民安,江山永固;三是为了祈求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之方。
二、文人名士的泰山旅游
除了帝王登泰山的政治性,还有历代文人名士登泰山的休闲性。随着泰山信仰的兴起,泰山已不再仅是帝王巡游封禅的地方,有越来越多的士人大夫也慕泰山之名,前往登览。这些文人士宦游览泰山,感悟泰山的雄奇伟岸,寄托百般心绪,抒怀,吟诗作赋,为今日泰山文化的形成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孔子登临泰山,抒怀畅志,开阔胸襟;考察封禅,学习礼仪;了解民情,观知时政,活动内容与历史遗迹十分丰富。明代《泰山志》说:“泰山胜迹,孔子称首。”孔子登游泰山,还有观览名胜,开阔眼界,增强道德文化修养的目的。并以“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名言为泰山增添儒雅之韵。还感悟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最早的旅游文化学。
司马迁一生曾多次来往于泰山。他二十岁时奉父命南游,并在向往已久的泰山领略峰峦之伟岸,考察封禅的遗迹,流连忘返。武帝历次到泰山,司马迁皆为随从。[4]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他才写出了“承敝通变”的《封禅书》。
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与泰山渊源极深。不仅生于泰山,他的六处封地均与泰山相去不远。曹植多次经过、登临泰山,既有寻仙访道的优游,也有抒发积极入世、建功立业政治热情。并于黄初年间创作了大量有关泰山的游仙诗,成为第一位创作泰山游仙诗的诗人。
南朝刘宋时期的大诗人谢灵运,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旅行家,游泰山时曾写下了“岱宗秀维岳,崔萃刺云天”(《泰山吟》)的名句。现刻于岱庙汉柏亭南的墙壁的诗碑上。
唐代两大著名诗人,“诗仙”的李白和“诗圣”杜甫都曾游览泰山。杜甫在他25岁游泰山时,留下一首千古绝唱《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元年游鲁地时登临泰山,也留下了《游泰山)(六首),“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名山雅句相得益彰。
元著名诗人元好问偕友人进行泰山之游,著《东游略记》及诗数十首,,以写实手法为主,叙述整个游览全程,其中主要是泰山及泰城见闻。延佑年间,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游岱期间,见王母池西侧的岱岳观有古柏、古松十余株,其枝干如虬如龙,挥毫泼墨,留题“汉柏”二字。[5]
明朝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也曾游历泰山。在五岳之中,他率先拜访的就是东岳泰山。 徐霞客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 年)游览了泰山,徐霞客沿十八盘径登泰山绝顶,只见泰山雄中藏秀,秀中藏奇,美不胜收,令其叹为观止。
清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曾多次到泰山。《聊斋志异》中有关泰山的作品有26篇,约占全部篇目的百分之五。除小说外,还有一批赞颂泰山的诗、文、赋等作品,如其描写泰山之高的诗句“白云之上接天界,山巅又出白云外”。
历代登游泰山的文人名士还有孔子弟子颜回、曾子、林放,俞伯牙,史圣左丘明,秦相李斯,宋代政治家范仲淹、欧阳修,词人辛弃疾、苏辙,元代诗人诗人张养浩,清代文人纪昀等等,数不胜数,再此不一一列举。总之,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名士,都将泰山作为其人生的标尽,人格的高度,精神的超越。他们在进行游览的同时,或题字石刻,或建庙立碑,或吟诗作赋,为泰山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气息与宝贵的历史古迹。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49.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8卷28.
[3]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卷1.
[4]王国维.王国维文集・太史公行年考[M].北京:线装书局,2009.
一、感受古典诗词的音律美
因为中国古典诗词特别讲究诗歌语言的节奏与韵律。所以大多诗词都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美和韵律美。这种美学特质是我国古代诗人丰富多彩的情感意蕴在古典诗词作品中的自然流露,是美妙的音乐与深邃的思想、复杂的情感的有机结合。故此,教学古典诗词时,我们应该借助音乐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这样,一方面使古典诗词阅读教学课堂呈现出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阅读、鉴赏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学生把握古典诗词的节奏感与音律感的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鉴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古典诗词鲜明的节奏与美妙的旋律。
例如,教学《诗经》中的《关雎》与《蒹葭》、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古典诗词时,可以播放从网络下载的名家配乐朗读音画视频,供学生欣赏或者模仿,让学生充分感受古典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当然,鉴于已经有很多古典诗词被谱曲歌唱之现状,也可以将这些歌曲直接播放给学生听,并引导学生跟音乐深情演唱学唱。事实证明:学生在学唱上述古典诗词歌曲的过程中,均能感受与体味到古典诗词美妙的音律。学生在美的享受中陶冶了自己的性情,涵养了自己的心灵,感受了古典诗词中美丽可爱的艺术形象,品味了古典诗词中精美凝练的语言,并由此强烈地激发出诵读、品鉴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把诵读、品鉴古典诗词当做一种妙不可言的艺术审美体验。
二、体味古典诗词的情感美
在古典诗词艺术作品中,诗人复杂丰富的情感变化大多是通过古典诗词语言的节奏、韵律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诗人内在情感的不平静,必将导致古典诗词语言节奏与音律的巨大变化。因此,当学生初步学会感知古典诗词的节奏与音律后,对诗人寄寓在古典诗词文本中的感情的理解就易如反掌了。
比如,杜甫写于青年时期的《望岳》,整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青年杜甫锐意进取、蓬勃向上的奋发精神。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传递出的是作者乍一望见高大雄伟的泰山时无法形容的高兴劲儿,诗句中传达出的是“揣摹―惊叹―仰慕”之递进关系的音律感,音律应是大起的。接下来的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颈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诗人因细望泰山层出不穷的山中云气而心胸亦为之荡漾,因薄暮时分了,诗人仍在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投林还巢的鸟儿而产生眼眶有似决裂之感,传递出的是诗人对泰山雄伟壮丽景色的惊叹与赞美,对祖国美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此时的音律应该由首联的大起转为平缓悠扬与绵远深沉,诵读的语速应该比首联稍快。诗歌的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意双关,既是写作者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意愿和假想登岳后“一览众山小”的开阔视野,又委婉含蓄地表达出了诗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雄心与壮志。此时的音律应该由颔联、颈联的平缓悠扬与绵远深沉转为豪壮激越、气吞山河,诵读的语速也应该一顿一挫,声调应该拉长,调值由低到高,然后戛然而止,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回味之感。
由上可见,如此大起大落的音律皆由诗人的情感变化所致。因此,应该指导学生对诗词节奏进行把握,使学生的情感因为《望岳》音律的跌宕起伏之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依次体会诗人时而向往、时而惊喜、时而赞叹、时而高扬豪迈的情感,体会《望岳》中蕴涵的美丽丰富的情感。
三、品味古典诗词的语言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不同于戏剧、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语言。戏剧、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可以采用对话、描写、铺陈等多种方式与很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内容,抒感,而中国古典诗词诗不管是古乐府还是近体诗,都有着严格的字数限制,都要求以最少、最精练的语言文字,描绘出最丰富最美丽的画面,传达出最丰富最复杂的感情。并且其精练、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不仅都是经过诗人认真思考、反复斟酌、细细推敲而来的,更是作者情感、精神、品格、节操、命运、理想乃至时代风范、民族精神的艺术载体。正因为如此,中国古典诗词被称为语言高度凝练的文学艺术样式,被称为所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精粹。故此,在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品味古典诗词的语言魅力,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济南周边的春季赏花线路很多,不管是自驾车出游还是徒步踏青,甚至骑自行车出行,都很方便。
迎春花
迎春花又名金腰带,属木犀科,半常绿灌木。主要分布在华北、辽宁、陕西、山东等省。因为早春2-3月开花,故名迎春花,被称为“春天的使者”。白居易在《玩迎春花赠杨郎中》一诗中这样赞美迎春花: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恁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迎春花的盛花期在2月底至3月底,遍布济南南部山区。被称为泉城后花园的南部山区,以石灰岩山地为多。不论是近郊的乡义寺、龙洞、黄石崖,还是远郊的梯子山、千条沟都可观赏。
杏花
杏花,因春而发,春尽而逝,既有绚丽灿烂的无限风光,也有凋零空寂的凄楚悲怆,不同的人因不同的人生际遇,对杏花的联想感慨也千姿百态:有人在羁旅漂泊中感受到杏花盛开的热烈温馨,有人在惆怅莫名中发现杏花绽放的蒙蒙灰暗,有人在历尽坎坷后感叹杏花飘飞的落寞凄凉,也有人在相思离别时哀怨杏花凋谢的苍凉无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唐代诗人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就通过对比杏花和幽竹来抒发自己的人生志趣。“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如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杏花的盛花期在3月中旬,在济南南部山区的林果种植带分布较多,尤以长清区张夏镇焦台村至于家盘村一带较为集中,每年3月中旬当地举办杏花节。自驾车经104国道张夏转经莲台山景区路口前往,也可经仲宫-高而-诗庄前往;在济南长途汽车站乘济南至泰安的客车到莲台山下车转乘旅游专车可进山游览;也可在青龙山客运站乘济南至诗庄的客车直达风景区;喜欢徒步的朋友可以从四道沟(卧虎山滑雪场往西南翻过天马寨山口)到于家盘村。
桃花
桃花总是随处可见于乡村。她的普通与平凡来自于桃树的绝对民间性。不管天南地北,不讲气候土质,只要与民间百姓一同落地就能生根、开花和结果。因此,即便再孤寂和再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一树桃花开放,就会有袅袅的炊烟升起。桃花就是这样陪伴着人间百姓走过了数千年。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我们也不难找到一树桃花的美丽之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此外桃花还纷纷开放在唐诗宋词以及历朝历代的众多美文天地里。杜甫的“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王维的“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以及李贺的“桃花乱落红如雨”等等歌颂桃花的诗句,今天读起来还是四个字:妙不可言。而晋代的陶渊明则干脆在其《桃花源记》中幻化了一个世外桃园的理想乐土。即便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每当现代游子引发思乡和归乡之情时,也常常借桃花以寄情。歌唱家蒋大为的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就常让今天的许多听众产生共鸣而动容。
桃花的盛花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按不同品种略有先后,在济南南部山区的林果种植带分布较多。历城区彩石镇玉龙村的玉龙雪桃盛开于3月底,自驾车沿经十东路到彩石路口右转过狼猫山水库大坝,经大龙堂往东即可,或乘3路历城公交车前往。顺便可以游览仙人堂或虎门空心山。
肥城十万亩桃园,盛花期在4月中旬,自驾车经泰安转肥城或长清、马山、老城到肥城转桃园镇,全程140公里。也可在济南各长途客运站乘长途客车到肥城转乘短线车。
连翘
连翘又称黄金条、黄寿丹,属木器科落叶丛生灌木。连翘株高八至九尺,茎丛生直立,枝条开展而下垂,节间中空,节部有木髓。三四月先花后叶,花可开至五月。花一至数朵腋生,花冠金黄色,长约半寸余,花冠内有橘红色条纹。
连翘药用部分主要是果实。它的果壳,即“羚翘解毒丸”中的“翘”,含有连翘酚、香豆精、齐墩果酸、皂甙、维生素P等。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排脓等功效。
连翘花的盛花期在4至5月初,多生长于济南南部花岗岩结构深山区,以梯子山和泰山最为集中,花型如迎春但较大,色嫩黄。自驾车经西营、降甘到梯子山村,徒步登山观赏。或乘65路公交车、12路历城公交车到西营租面的前往。泰山连翘集中带在樱桃园-腰边-龙角山,岜山至北猎石屋一带,或玉泉寺-老平台途中,均需徒步进山。
梨花
梨花有花团锦簇、洁白如雪的壮观,有随风飘零、满目破碎的凄凉,也有沐浴朗月、临溪绽放的高洁……凡此种种,千姿百态,意趣万千,构成了一个充满奇情异彩的世界。一树梨花,一段风月,人生道路上的每一处客栈,每一座庭院,每一条小溪,每一缕春风,都有一段故事,都有一颗心灵,就那么静静地凝固在梨花的意境里。梨花也开在唐诗宋词里,一千年过去了,又一千年过去了,它默默地等候你的到来,等你来静静地聆听,细细地品味……
梨花的盛花期在4月上旬,广泛分布于济南南部山区,重点在仲宫镇南,西起卧虎山水库南岸东到锦绣川水库一线,以太甲山、透明山之阴最为集中,距济南市区20公里,自驾车很方便。乘88、65、67路公交车可达。
暗香透春杜鹃花
杜鹃花有“花中西施”之称。白居易曾赞它“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艳山红,为杜鹃花科杜鹃属植物,我国有650多种,大部分生长在西南部的高山地区。杜鹃花为常绿直立小乔木或大灌木,高1-5米,主要在春季开花,花开季节,千姿百态的花朵挂满枝头,五彩缤纷,艳丽可爱,是著名的观赏植物。
杜鹃花的盛花期在5月上中旬,品种为灌木小叶迎红杜鹃,在泰山北侧固顶山药山一带多见集中生长。
刺槐花
一、在吟诵中体验古诗的情趣
在古诗教学课上教师要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要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学诗氛围,让学生融入到古诗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使古诗教学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验古诗情趣,享受到韵律之美。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仅用28个字就写了9种意象,组成了一幅极富特色的“深秋黄昏行旅图”。在教学这首诗时,我让学生在会背的基础上进行课本剧表演。一名女生表演村妇做饭,读“小桥流水人家”,一名男生扮演马致远,牵了一只玩具布偶当马,来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扮演马致远的同学读得很慢,把“人”字的音拉得很长很缓慢,“天涯”重音但轻读,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听了这一名男同学的朗读后,学生们开始发言。有的学生说:“我从他的朗读中听到了悲伤与凄凉。”有的学生说:“我从他的朗读中听到了孤独与伤感。”还有的学生说:“这一首诗是通过对比的描写方式有效地突出了作者此时的孤独。”……这样,不同的学生对这一首诗所蕴含的情趣进行了充分的理解与感受。
俗话说,“好诗不厌百回读”,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上巧妙运用各种朗读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读出味、读出景、读出情、读出美……享受“诗中有画,画中有情”的美好感觉。可见,引导初中生对古诗进行吟诵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就能够充分地体验到古诗的情趣。
二、在想象中悟得古诗的妙趣
诗歌的语言极为凝练,其美妙之处不仅在意境的优美,更多的在一句之美和一字之妙。诗歌有特殊的诗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品读想象的过程中悟得古诗的妙趣。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与古诗的语言、意境进行充分的对话。
还是以《天净沙・秋思》一诗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范读和自由读后,让学生说一下在脑海中呈现出的画面,学生的发言比较踊跃。有的学生说:“我从‘枯藤老树昏鸦’这一诗句中好像看到了一株已经干枯的、没有生命力了的枯藤,这一种画面具有悲凉之感!”有的学生说:“我从‘古道西风瘦马’这一句好像看到了在瑟瑟的秋风中缓缓走来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从这一画面中,我仿佛看到了诗人的孤独之感。”……在这些同学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继续追问:“你们的想象力特别丰富。在这一首诗里读出了悲凄愁苦的画面,有没有快乐点的画面呢?”这时一名女同学发言:“我觉得作者也有快乐的情绪。通过‘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句,我就看见一座古朴的小桥下有缓缓流淌的河水,旁边还有几户人家正在做晚饭,炊烟袅袅升起,好一幅温馨的‘梦里水乡图’!”我赞美道:“这名同学描绘得真形象,好像这幅画面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为她丰富的想象鼓掌!”学生通过诵读,边读边想,诗与画完美结合在一起,达到了“人在诗中行,心在画中游”的效果。
以上教学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引导学生对古诗的意境进行大胆的想象,有效地让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古诗的妙趣,从而让他们走到古诗所蕴含的深远意境中去。
三、在比较中探究古诗的理趣
我们在阅读古诗、理解作品主旨的过程中,会发现同一诗人写于不同时期的作品因其境遇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表达,同一主题的诗因作者不同、时代背景不同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表达风格。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这些古诗加以比较,求同辨异,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内涵、探究古诗的理趣,同时提高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
例如,《敕勒歌》《使至塞上》和《渔家傲・ 秋思》都是写边塞风景的作品,但情感表达和风格却大有不同。《敕勒歌》以民歌形式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色调昏暗,感情更为苍凉;《沁园春》感情更奔放;《观沧海》则感情更含蓄。而同一诗人写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作品也会出现不同的感情和理趣。比较《望岳》和《春望》,我们发现:杜甫年轻时登泰山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语,到了晚年时却只能发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瞥”的感慨了。这里面既有国家从盛世到衰败的原因,更饱含了诗人仕途遭挫、理想破灭的悲哀。诗人从年轻时的踌躇满志到中年的落魄潦倒,学生在比较后领悟到时光的无情、青春的易逝,还有个人命运和国家盛衰是紧密相连的,引发了更多对于祖国和人才的哲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