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景观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生态湿地的综合环境价值
湿地是一种自然景观,一个自然综合体,是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的生态系统,湿地分布广泛,具有较多的自然类型。关于湿地的定义也有多种表述,通常采用的最有代表性的是《湿地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中关于湿地的定义,即:"不问其为自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因此,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是地球上具有重要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和多种生物的栖息地和孳生地,也是若干原材料和能源的地矿资源。
湿地的水陆两相性使它在生态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湿地是一个半开放的系统,一方面它是一个较独立的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演替过程;另一方面它在许多地方又需要依赖相邻的地貌景观,和他们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也影响临近系统的活动。因此,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各类湿地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水质,显著净化水体
湿地能显著地净化水体。当水流经湿地时,流速减慢,加上植物枝叶的阻挡,悬浮物沉积;附着在湿地植物上的细菌、真菌、单细胞生物等将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植物根系可以吸收的无机物,从而促进了碳、氢、氮、磷、氧和微量元素的循环;捕食细菌消灭水中的病毒、病菌和其他病原体;湿地植物在其根、茎、叶中吸收和储存重金属物质。湿地改善水质并促进物质循环,从而防止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所以,人们常称湿地为“地球之肾”。
(2)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缓旱涝灾害
江河湖畔的湿地具有天然的水量调节作用,因此减缓了旱涝灾害,同时改善小气候,湿地周边区域的空气比其他地区湿润。湿地存积了大量的碳,破坏湿地意味着其储存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造成气候变暖。
(3)提供多种生物的天然栖息地
湿地丰富的水源和多样的食物来源决定了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湿地是多种生物的天然栖息地。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据统计,中国湿地已知高等植物825种,被子植物639种,鸟类300余种,鱼类1040种,其中许多是濒危或者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类群[1]。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的31种,如丹顶鹤、黑颈鹤、遗鸥等就生活在湿地环境中。
湿地自然风景优美,具有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西方国家为保护湿地制定政策、法规,并提供专项基金,众多的自然湿地得以保护并恢复其功能,但是,我国的湿地状况不容乐观。
二、我国生态湿地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拥有湿地面积六千五百九十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百分之十,居亚洲第一位。自一九九二年中国正式签署《国际湿地公约》以来,青海湖的鸟岛、湖南省洞庭湖和香港米浦等七处湿地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湿地面积急剧萎缩。统计显示,近四十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累计丧失海滨滩涂湿地大约一百多万公顷以上,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一半[2]。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规划设计,湿地受污染的情况也日益严重,其生态服务功能不断下降。
近年来,我国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都与湿地的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有关。由于江河湖泊的湿地大幅减少,其蓄洪、滞洪、行洪能力降低,暴雨成灾的情况日益加剧;淡水蓄积能力下降,旱灾发生频率加大;土壤侵蚀严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在景观设计中加强生态湿地建设
生态湿地在自然平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人们对湿地的了解不够全面,它们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面对中国湿地急剧减少,湿地生态受到严重干扰的现状,景观设计师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重视生态湿地的恢复和建设,创造有利于生态平衡的景观空间。
(1)进行科学的湿地规划,保护天然湿地,拓展人工湿地
天然湿地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历史上,我国许多地区将湿地开发为水田和旱田,破坏了天然湿地的生境。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湿地进行开发区建设的情况也很普遍,这样就导致了局部生态环境的恶化。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应力争保护天然湿地,避免将其开发为工农业用地;对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不高的农田,可以“退田还湖”;对已经废弃的工矿用地,符合建设湿地条件的,可以规划为湿地,恢复其生态功能。
人工湿地模拟天然湿地建造,也有较高的环境功能。世界各地建设了多种类型的人工湿地,主要用来处理废水,具有运营成本低、消耗能源少、处理成效显著的特点。美国密西西比OceanSpring城的人造湿地处理系统每天处理的污水达到11,35,000升,污水直接进入沉积湖,然后流入人工湿地或者泵入草场进行喷洒,最后排放到附近的海湾[3]。这样的系统值得借鉴。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规划引入了湿地系统规划的理念,形成了可持续湿地环境的营造模式。该方案设计了以湖泊水面、挺水植物为主的中央湿地和环绕园区的线状湿地系统。来自实验室和建筑组团的污水经过污水处理中心初步处理后,进入线状湿地系统,缓慢绕园一周后成为干净水源;园区径流直接进入湿地系统;湿地同时可作为绿地的灌溉水源。[4]
在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规划中,设计师们带来这样的理念: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园区的生活污水和雨水径流,尽量维持开发区域的生态平衡,可以减少开发区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样可以创造富有吸引力的景观。
(2)进行科学的湿地建设,尽快恢复湿地生态功能
在进行湿地建设时,对影响湿地生态的因素要加以细致考虑。
在湿地重建过程中,水文功能恢复得比较快,但水位的波动对湿地生境有较大的影响。建成的湿地应控制人为干扰,避免水位的过度波动,减少污染物和垃圾的倾倒,保持相对稳定的湿地环境,这样才能加快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
在选择湿地植物时,乡土物种具有天然的优势。在土壤和其他条件不良的地区,乡土物种可以依靠其较强的抗性来维持正常生长,具有成活率高,维护费用低的特点,同时较能体现地方特色,而这种特色往往是城市建设所缺少的。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
中图分类号: K915 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根据《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根据《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 试行 )》对湿地公园的定义“: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
2 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
欧美等发达国家较早地进行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尝试与推广,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英国伦敦的湿地中心、美国圣保罗市的安姆斯湖、法国的尼斯湖公园等。国内对湿地的认识较晚,但发展却是十分的迅速。2011年,我国12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成为首批正式国家湿地公园。截至2013年2月,我国已有298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但同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与设计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缺乏对湿地公园的系统性研究、地域特色不突出、破坏原有自然风貌与独特野趣、过分追求商业利益等。
3 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
(1)引入生态美学,打造有机湿地。首先,基于自然、尊重自然无疑会成为湿地公园设计的第一原则。在湿地公园地设计中应遵循自然的内在规律,最大限度地减轻对湿地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的破坏。同时利用植被、水塘、生态浮岛等技术,促进生态系统的相互渗透,使其产生丰富的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从而发挥其净化空气和水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护动植物群落,改善城市环境等功能。其次,不断飞速发展的社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多方面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消费方式逐渐发生了改变,崇尚自然、返璞归真将成为人们的主流取向,传统美学向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转向,人们对于美的认同不仅仅局限于视觉形式上,原生、自发、荒野的景致,符合生态原则的,也会被认为是美的。
(2)挖掘场所精神,营造文化湿地。场所精神是挪威当代建筑历史和理论学家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于60年代提出的,它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环境场所具体现象特征的总和或“气氛”。戈登・库伦将场所感描述为“:一种特殊的视觉表现能够让人体会到一种场所感,以激发人们进入空间。”场所精神依赖于具体的空间结构和抽象地称之为“氛围”的空间性格,对应的是多样性、地域性和不同的文脉。同样,从“人”这个角度来说,人不仅需要寻求自然,即与外界自然环境的融合,也需要从眼前的景观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即对于历史文脉、地域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得到精神上的升华,由景生情亦寄情于景。因此,在时间纬度上,公园的设计不是直接照搬原有的景观形式或元素。对于历史的辉煌设计成就应谨慎地借鉴。一方面,应尊重社会进程中留下的伟大印记,认可已存在的环境物质及其变化进程,并加以保护和强化;另一方面,应意识到人类社会终究是处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如若500年后的今天跟500年前呈现一样的景观形态,也定难以为当代人所接受与认同,故在景观设计中当代意识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公园景观设计必须处理好历史的保护与当代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关系,运用现代的艺术与技术手段,形成传统文化的乡土景观与当代标识在时间延续中的文脉关系。
(3)增强体验互动,创造“情景”湿地。都市人基于生活的经验,在空间中产生共鸣与记忆。因此,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不应只是创造一个“物体”,而是创造一种“情景”,在情景中唤醒人们多元的体验与感动,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运用当代科技的互动形式,充分调动声音、光线、视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让观众从“观看者”转化为情境中的“参与者”,让人们走进湿地,深入了解湿地、感知湿地,在不知不觉中懂得湿地的特性、物种的特征和生态运行机制,从而带动全民保护湿地,并在自然中感受情趣,在情趣中体验生活。
4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生态景观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根据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生态景观廊道类型,分别从铁路廊道、桥梁廊道、道路廊道来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初步构想,从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推动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来进行规划设计,以满足鹰潭市西湖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不断增长的生态旅游需求。
4. 1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铁路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针对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内铁路廊道周边无减噪设施、植物种植种类相对单一等问题,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一是对主要景观留有窗口同时增加铁路廊道周边植物种类;二是设置降噪减噪设施。对于鹰潭市西湖湿地生态景观铁路廊道的开发利用,一方面为降低铁路噪声,需建立声音屏障或绿化带;另一方面,为展示城市景观与广告,使二者完美结合,作到既有效保护环境,又充分展示城市景观。达到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重效果。
4. 2鹰潭市公园桥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西湖湿地跨线桥,作为联通南北的城市交通桥梁,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它的景观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笔者通过资料查找,了解到“绿色桥梁廊道”的概念。“绿色桥梁廊道”可定义为,将风景园林艺术根植于连接自然斑块的桥梁上,设计出的可连接或修补绿色廊道网络体系断点的特有绿色廊道。对于鹰潭市西湖湿地桥梁廊道景观的构建笔者将借鉴“绿色桥梁廊道”的概念进行规划设计。因为其从根本上解决了鹰潭市跨线桥对西湖湿地公园的分隔问题。起到了连接湿地,保护动物迁徙的作用,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道路联通作用。
4. 3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道路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1) 栈道。栈道是湿地公园内特有的游览设施,其形式将人为活动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通过架空,可以避免对于湿地基底的破坏,保证动植物的生态廊道,从而有效地将人类活动对湿地生境的破坏降到最低。木栈道是湿地环境中最常见的栈道类型,依据不同的环境特征,木栈道形式多样:如在湿地较浅的环境,可设置无扶手的木栈道,以最大化的满足人们接近自然的需求,在临江、湖一侧,常常也设置木栈道,以满足人们临水观景的需求。在部分空间狭小的密林湿地环境中,可设置单扶手的窄浮桥栈道,将对湿地环境的干扰减小到最小。
(2) 小品设施。形态独特、造型新颖的雕塑小品常常能成为湿地环境中的亮点,对儿童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应当充分利用此点将科普知识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融于景观小品中,达到对于少年儿童教育的作用。在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内还可将富有乡村野趣的农家设施作为雕塑小品放置在湿地公园中,以体现湿地环境的地域特征。湿地公园中还可以利用环境中的一些景观元素加以重组再生,形成独特视觉魅力的景观小品。
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遵循地域文化,融合人文艺术,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来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观。在湿地公园中,对于自然的理解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湿地公园应该是不仅融合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的场所,还应融合当地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它不只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因此,在尊重新自然的前提下,湿地公园应与景观艺术、自然生态与乡土文化相结合,充分尊重积累着时间烙印的大地肌理,并将其作为新的景观生长的基质,激发出它的艺术感染力,产生充满生命力的当代景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园林景观建设探讨;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绿地观感质量
Abstract: in 2010, wenzhou start "six city habitat since construction, always fine of urban green space ma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unty green way nets construction, mountain park, green to upgrade, garden district (street), unit to create and other and create the index and six main content. According to a single, the built-up always fine greening greening area too little, landscape the visual quality of general green are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inuity is bad, in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discusses take "CaWei built green", and "borrow to build green", and "the original green space transformation" all three methods of land cracked restrict, arouse the masses with green space to develop for, for the successful green coverage and improve the visual quality of increase green space support.
Keyword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discusses; Improve green coverage; Increase the visual quality of green space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永嘉气候温润,光、热、水条件充足,很适合植物生长。但由于历史建设原因,建城区目前的绿化密度不高,且景观质量较低。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建成区内还是有比较多的地方可以用来建设绿化。这几年永嘉建成区规模不断扩大,基本上都已扩展到东、南、北城街道的边缘地带,现上述三个街道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建筑在前期建设之中,市政绿化配套建设也紧随而上。正时值温州市政府2010年启动 “六城联创”建设,永嘉搞绿化基础条件好,空间条件也好,加上城市化发展到现在,县政府的财力能够支撑,老百姓的需求也迫切,通过园林景观建设,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搞绿化,一定能够做成一个环境优美的园林县城。
2、目前存在的问题
2.1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规模发展不同步。无长远规划,侵占绿地、滥伐林木、绿地被小摊小贩长期占用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建成区规划绿地被挪作他用。例如各个街道的行道树树桩基脚经常被小摊小贩堆积经营的东西,各个绿化带内随意被人占道经营。
2.2园林专业人才缺乏。这里存在以下三大问题:一是园林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不管是管理还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相应地对园林工程的建设监管和技术支持比较贫乏;二是项目建设主管部门都是非专业技术人员在主抓工程建设(即缺乏园林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不能很好对工程质量进行现场监管和把握,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三是上述两部门在规划、建设管理和技术上存在交接漏洞,导致规划和建设脱节,造成园林绿化滞后建设,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园林绿地景观观感质量一般或较差,后期养护管理薄弱。
2.3主管部门对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和在建项目监管不到位。“六城联创”带动上塘县城增绿工程、41省道绿化、绿嶂山公园建设等“造绿”工程的相继上马,大家纷纷看到了园林行业的无限生机;相对于温州园林行业发展比较薄弱,公司规模小,业务能力不够强,导致外地企业蜂拥而进入温州市场,永嘉也不例外,一度造成永嘉园林绿化施工招投标混乱、挂靠现象严重、非专业人才进行园林绿化施工,对在建项目现场质量监督不到位,导致园林绿化质量偏低,后期养护质量效果较差,造成一定的经济浪费。而主管部门对园林绿化施工企业的监管力度较弱,不管从行政体制上,还是行业监管上力度都需加强。
2.4单位、本地居民和外来新居民法制观念淡薄。公用绿地被侵占、花草树木被攀折、草坪被踩压、景观遭毁坏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人流量比较集中的绿地,如上塘沿江河岸绿化损坏最严重,不仅植被被踩踏,公共小品也被破坏的一塌糊涂。
2.5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倾向性。不考虑当地的实际、当地地理环境特点和树木生物学特性,设计单位“鬼画符”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加上某些领导对设计单位的过于干涉,盲目引进外地树种和重名贵品种轻乡土品种,重人工造景轻自然景观,重草轻树,造成设计功能不齐全、植物引种失败和病虫害大发生。
2.6养护管理水平低。忽视了“三分建,七分管”的园林绿化建设原则,无统一规范的经营管理措施,粗放养护管理,养护管理单位技术含量低。该修剪而长期无人修剪、该除草而长期无人除草,致使花园、绿地杂乱无章,病虫害无人防治,并且许多该间苗的苗木因没有及时间去除,导致种植密度过大,树木严重生长不良。还存在着如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不健全,管理技术力量薄弱,缺乏景观造景技术,管理手段滞后,赏罚不明等问题,这些都是造成我县园林绿化事业目前落后于其它城市,落后于浙江省发达县城的主要原因。
3、园林景观建设探讨
3.1做好建成区(含规划拓展区)的园林绿地规划
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同时要引进园林和规划专业人才,根据永嘉实际,结合市政建设和新城区发展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城市规划建设。
【关键词】高校;人文景观;环境建设
前言
一直以来,大学是无数人向往和追求的地方,它做为一种特殊的场所,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追求进步、渴求知识的青年一代,被誉为“象牙塔”。校园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载体,哺育各类人才的摇篮,优美的校园环境给人以高层次的享受,而优美的校园环境,离不开人文景观建设。
1.人文景观的内涵及特点
1.1 内涵
高校人文景观的内涵,即:高校校园内建筑、雕塑、植物等园林要素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符合本校园所处地域的人文特征以及能反映本校园历史背景和办学理念的园林景观。
1.2 特点
校园是育人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它应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
2.校园人文环境的影响及作用
“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可以适应环境并改造着环境,环境反过来影响着人类。” [1]我们可以通过校园建筑物和环境的规划设计将人们所希望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哲学取向以及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意志品格等融入规划设计之中,传达给在校园中学习、生活学子,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塑造自己的人格和品质,在熏陶激励中激发他们产生学习知识、探索未来的激情。
3.高校人文景观建设的成功与不足
无论是清华“尊贵与和谐”的建筑,还是那些有着深刻纪念意义的雕塑和石碑……,以及北大的燕园广场,或是民族风格的建筑群体和诗情画意般的园林艺术融为一体的武大校园,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报效祖国的“红楼”……,国内的高校人文景观建设有许多的成功之处,武大校园充分利用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工造景与天然景观有机结合,形成其优美的自然风景和秀丽的山水风光而蜚声中外,中国地质大学特有的化石林和中南民族学院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围墙等一些校园景观也充分体现了其各自的特色,是很多综合性大学不具备的。
与上述相反,大学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根据对武汉各高校校园建设的调查、总结,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方面:一,人们看重的往往是校园够不够漂亮,够不够气派,够不够现代,从而在建设过程忽略了最初办学的理念,无法形成特色。二,国家宏观调控不力,大学城遍地开花,简单的几栋教学楼和几栋教工、学生宿舍,再加上毫无创意和含义、仅仅是为了绿化而绿化的园林设计就组成了一个所谓的大学,在精神上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真正的大学在于大气,要给人一种博大的感觉,即在这里可以索求真理,开创大业的感觉;同时,真正的大学还要有自己的人文特色,一种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起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的氛围。这种一走进校园便自然而然产生的感觉,没有人文景观的刺激是不会凭空产生的。三,过于追求图面的轴线和形体视觉艺术效果,随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理念的改变、景观设计中新技术的运用、设计内涵及人际互动需求却考虑较少。此外,在进行建设时,对基地及周边环境的自然要素往往“重改轻保”。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大学校园都保持着基地原有的自然地貌和生态印痕,并形成特定的环境特色。
4.高校人文景观建设的思路及原则
校园环境,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对青年的健康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寄教学于课堂之内,寓学习于环境之中”,是体现现代学校设计思想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校园环境中应力求塑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在校园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中,要注意人文与自然的融合。校园建设在总体上应该给人一种精神感召,制造一种整体的环境氛围,够成一种整体育人气氛,这就需要与大学的办学理念结合,营造实现大学理念的氛围。
4.1 确立高校人文景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高校人文景观建设是一项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具有一定历史的高校,本身就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教科书, 其校园中有许多有价值的文化遗迹, 包括自然形态、建筑风格和人工纪念物等等,它们总是伴随着学校的发展在不断创建、整修和维护。因此,高校人文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是学校制定高校人文景观建设长远发展目标的依据。
4.2 以人为本的原则
师生员工是校园环境的真正使用者,设计者根据他们的各方面的需要来规划设计校园景观,“校园环境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特殊环境,其环境空间应是一种物质的三维空间与历史的时序空间、精神审美空间相互统一的多元化的人文空间。” [2]因此,要创建富有高校特色的人文景观,就必须挖掘出其特有的校园文化特色,作为创造的主题,创造适宜师生活动的环境空间;就必须把校园环境提升到环境艺术设计的高度来重视,依据艺术的原理和法则来进行组织和设计。使人们在环境中体现出其所蕴涵的文化气息,人文精神及较高的审美情趣。
4.3 人文性、艺术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人文景观作为大学校园里一个必不可少的环境组成部分,其建设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校园环境现状的制约、建设资金的有限等。遵循人文性、艺术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要让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通过对校园环境进行合理的改造和调整使其美化和人性化。在人文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摒弃粗放型的设计观念,从环境总体规划到一草一木都要反复推敲,巧妙安排。遵循这一原则则可有效避免因盲目改造、设计失误而造成的不良后果,使校园环境建设形成整治见效果、投入有回报的良性循环,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人文景观 。
5. 结束语
高校的校园环境和和一般的环境有区别,它具有鲜明的教育属性,高校人文景观设计与实施以及达到的成果直接影响着广大学子的身心。高雅的艺术设计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影响人们的心理,造就良好的素质,即“有形的景物陶冶无形的精神”[3],也形成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因此,高等院校人文景观的设计应遵循园林美学原则,运用多种园林手法,并紧密结合高校自身特点,集中体现个性化的人文景观,努力为师生员工营造出一个优美、怡情的学习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岳堂. 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刍议.高等农业教育. 2002.11:88-89.
[2] 王雄.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探讨.本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1:70-72.
[3] 孙晓林.关于大连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思考.大连大学学报.2002.5:74-78.
摘要:作者针对广西乡村景观建设的思考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乡村景观建设呈现的问题,并对乡村景观建设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广西 乡村景观 建设
乡村除了承担粮食生产的功能之外,也扮演着乡村游憩、资源保护、景观保护、人类文明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等诸多功能,乡村景观建设应是对乡村功能保护和形式美化统筹规划的过程,但是目前很多乡村景观建设盲目追求现代化,忽略乡村功能的首要性和乡村意境的归属感,以牺牲乡村优良景观资源为代价。在这种非理性的乡村景观建设势头下,对乡村景观建设呈现的问题及建设对策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1、广西乡村景观建设呈现的问题
目前广西乡村景观建设呈现三大问题:一是“乡村新圈地运动”大肆侵占乡村土地,威胁乡村生产功能:二是各地乡村政府非理性的“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模式吞噬着传统乡村景观:三是盲目的乡村旅游开发破坏了耕地、林地、水域等乡村景观资源。
1.1乡村新圈地运动
在“新圈地运动”原指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初房地产业大肆侵占城市土地的浪潮。如今“新圈地运动”向乡村迅速蔓延,呈现一种乡村新圈地运动趋势,我认为,乡村新圈地运动概念可定义为,以房地产业、工业为代表的非第一产业侵占乡村土地的现象。表面上乡村新圈地运动引领了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中国乡村众多的人口,有限的资源和几千年不断的开垦,致使中国土地生态异常脆弱,乡村新圈地运动更是加速突出人地关系矛盾、威胁乡村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增加了未来乡村景观修复性工作的难度和强度,其侵略性和危害性甚于“新圈地运动”。
1.2逐渐丧失乡土景观本色
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乡村政府广泛提出“乡村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景观建设过程则大多按照城市建设模式拆平房建楼房:与此同时,相关规划设计人员对乡村了解太少且深入调查研究不足,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套用城市建设模板的规划方案屡见不鲜。“大拆大建”“、城市特色”在乡村滋生、蔓延,乡村在羡慕并追求城市文明的同时,忽视了自身有价值的东西,造成传统乡土文化的消失,失去乡村可识别性。
1.3盲目开发乡村旅游
旅游开发是把双刃剑,为乡村注入建设资金、给村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渠道、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往往是以牺牲传统风土文化和空间为代价。就目前发展来看,盲目的乡村旅游开发造成了乡村旅游市场的紊乱和乡村景观的不可恢复性破坏,主要呈现为以下三点:
一是由于对乡村景观资源不透彻的分析与对旅游市场错误定位造成的乡村旅游项目数量多、性质乱、质量差、过饱和的局面:二是随着旅游市场从过去的观光型向现在的休闲度假型转变,各地乡政府不惜置换出农田,在水边、或是林间大建度假区,破坏乡村耕作景观及乡村生产功能:三是追求过宽、过多的景观大道,使得乡村地块规则化,破坏景观斑块,影响乡村良好的小气候条件和生态平衡,许多珍贵生物资源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急剧减少。
2、乡村景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2.1加强规划
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传统,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的内容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延续原有乡村特色,保护整体景观:体现景观生态、景观资源化和景观美学原则,突出重点,明确时序、适当超前。
2.2推动跨文化理解
深刻理解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及相互间的关系、警惕“文化失语”现象,才能很好地整合“乡村文化”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的作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要倡导多元宽容精神。坚守乡村文化、民族文化精神,承认差异、宽容差异,倡导个性。对海外而言要能弘扬出中国特色,对国内而言要弘扬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对本地而言要弘扬出自我特色;要研究历史化、民族化、乡土化、个性化等问题。积极发掘景观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资源。从文化个性培育的视角,要求将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在当代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进而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贡献。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这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根深叶茂的文化。
2.3发展产业支撑、形成部门联动、坚持农民自愿
如果没有产业作为支撑,乡村景观建设就不可能取得成功。要根据乡村自然禀赋和区域特点,寻找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提高自身竞争力。乡村景观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各个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在规划先行的前提下,形成下情上达、部门联动的支农局面。要充分调动农民主体的积极性,使农民自愿成为旧村改造的主体。
乡村景观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们平凡的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因此,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研究全球化进程中的景观“文化失语”现象以及乡村景观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十分有益。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艺术形象,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广西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2.4教育宣传
乡村居民大多缺乏正确的景观观念,更不清楚乡村景观潜在的社会、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加强对乡村居民进行景观价值的宣传和教育,可以让他们认识到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不仅仅是改善居住生活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与他们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这样才能激发他们支持乡村景观建设,才能自觉地投入到乡村景观建设中。一旦乡村居民意识到自己家园的重要性,开始组织动员起来,政府自然无需大费周折地推广与宣传,只要顺势而为,并给予适当的协助,则所有改善乡村景观的事务,皆可以顺利进行。因此通过教育宣传让乡村居民找到共同的价值观和认同感,就能发挥公众参与性,维护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