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视觉艺术语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视觉艺术教育中的视觉思维特征
视觉是人类直观地获得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感知手段,它在大量接受信息和感知的过程中也为视觉艺术语言创造了载体,确保了视觉的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有机融合。视觉形态与色彩构成的视觉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视觉艺术元素,如点、线、面、体、肌理、色彩等,根据特定的信息传达需要,选择和调节视觉词汇间的组织结构关系。在视觉艺术教育中,这些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如对事物形态、色彩组织的构成的分析等,可以构建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实现对重要信息的有效传达。从视觉效果层面看,水彩画是最注重主观精神信息传达的绘画类型之一,因为传统中国水彩画非常重视对再造特征视觉语言的渲染,其中体现的审美主体的精神内容非常理想化,能够实现对艺术形象的有效塑造,将图形、色彩等内容有意识地融入语言及语调形式,实现对传统信息的有效凸显,进而形成表现鲜明的视觉艺术语言内容。水彩画的材料语言丰富,所以在视觉艺术教育中应用水彩画可深入挖掘其材料语言内容,形成一种视觉语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认知事物,并对事物的形成状态有了主观的了解后,学生可能就会产生与客观事实不同的知觉印象,而知觉印象也是产生错觉的主要因素。在运用水彩画材料语言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这种视觉错觉,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对比、同化以及对人、事物的有效观察,利用知觉惯性分析已知条件内容。如,两条等长线中有垂直线和水平线,其中垂直线给人的错觉就是它更长,特别是垂直线位于水平线中部位置时,给人的错觉效果最强烈;如果将其移动到旁边位置,这种错觉会有所减弱。又如,在水彩画材料语言中,同为灰色颜料,当其被放置于紫色中会让人感觉偏黄,将其放置于黄色中又会显得偏紫。上述两个例子说明,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的背景形态上会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让人拥有了视觉识别能力。
二、视觉艺术教育中水彩画材料语言的应用分析
设计中的“五感”概念由日本设计师杉浦康平提出,其理论源于佛教观点。“五感”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这五种感官共同作用,形成最后的感知结果。通常认为设计应该是创造某物,而“五感”设计的目的却“不是如何创造,而是如何让某人感觉某物”,是对人的感官的创造性唤醒,即“感觉设计”,这种感觉设计只关乎人的感官,是一种感知方式的设计。杉浦康平致力于书籍设计,“五感”理论的提出给书籍设计带来了一次革命性转变。传统的书籍设计着重于视觉感官的刺激与表现,装饰性较浓,企图利用视觉美博取人的眼球,推动销售。之后,由原研哉应用于平面设计的其他领域中,他认为设计不应只局限于视觉领域,而应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去收集信息,感受世界,通过“五感”接受外部刺激,形成最后的综合结果,得到最真切的愉悦体验。原研哉还举办了一次针对“五感”的设计展览,参加者的作品必须通过感官的设计传达设计思想,将感觉与感受相互渗透、交织,令人在脑海中浮现出别样的景象。“五感”理论打破了只关乎视觉的传统设计形式,将设计延伸至感觉系统的各个方面,且此理论现已在设计领域中广布开来,尤其是包装设计和工业设计,相关的设计产品已相继问世,在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也罗列了许多相关的设计作品。另外,该理论已被国际设计界所接受,国外的一些设计院校也开始将此理论引入教学中,在网易公开课中已可查阅到相关的教学视频。在书籍设计方面,由于电子媒介的冲击,书籍阅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全民阅读缺失,为了让人们重新重视纸质书籍阅读,一些书籍设计开始将“五感”理论应用其中,从人的情感入手,借助于材质,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因子。因此,该理论现已应用于设计的方方面面。
二、视觉艺术教育的局限性及原因
时代在变,艺术教育也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变化,恰恰相反的是,我国设计艺术教育长久以来没有太大变化,仍旧以绘画式教学模式为基础,以视觉审美为教学目的,设计教学的重点仍然落在纯视觉的表象上。视觉感官教学作为培养设计人才的主要模式,教学内容停留在空洞的视觉表现层面上,技能训练成为课程的重中之重,将设计形式化,将人的感官与审美体验孤立化,在启发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方面比较欠缺。艺术教育强调感受性与创作性,重点是培养学生心智。很多学生的思维被固化,作品总围绕着视觉表现展开,满脑子都是如何以视觉取悦受众,而不是如何唤醒受众的感知。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有独立的思考与创作能力,而我国当前艺术教育的重点却倾向于视觉效果的制造,使学生的感受与分析能力下降,自觉思考能力缺乏,更不用说具备优秀的创作能力了。纵观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上述局限性的形成可能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受早期设计教育模式的影响
我国早期美术教育的学科知识较为普及,这也是它被纳入学校系统的原因所在。由于早期美术教育的教育体系、办学规模都比设计教育成熟,所以当时设计教育的教学活动以美术教育为标榜,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绘画展开,教育观念也多倾向于纯美术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设计教育中设计的成分被冷落。当时从事设计教育的教师大多是绘画出身,知识面较窄,教学中只能按照原有的绘画模式进行授课,造成了学生创作意识缺乏的局面。然而,这种错误的教学模式一直被沿用,影响至今。
(二)受技能型专才教育模式影响
纵观我国各个时期的手工艺教学,师徒相授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教育模式,被沿用至今,现在被称之为技能型教育。教师思想的局限性连同知识与经验一并传授给了学生,使其很难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人的创造性就是在独立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这种技能型专才教育模式将人束缚在狭窄的技术层面上,使受教育者成为技工,而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思想活力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者,不能将授课内容只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上,而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成为具有综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有用人才。高校的培养目标也不仅仅是培养具有设计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是培养其创造能力。美国芝加哥大学前任校长罗伯特•M•赫金斯曾说过,“大学教育不是教授具体的事物、理论和法则,……不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专门的技术人员。大学教育宁可拨乱学生的固有思想,从而促使他们开阔眼界,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
(三)急功近利的市场化影响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能否创造效益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有相当数量的高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只开设适应社会需求的对口课程,人为割裂了各学科间的联系,这无疑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扼杀。计算机是提高办公效率的重要工具,在设计中,它能加快画面的呈现速度,因此,现在各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虽然在课程的命名上有“辅助”二字,但它的学时远远超出了设计理论课程。计算机的功能过分夸大,而与设计相关的一些人文、社会课程却甚少涉及。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人始终是社会的主体,思维才是创新的根本。计算机只是作品实现的一种技术手段,对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作用甚微,因此,不能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课程。这种过分市场化的教学形式只能让艺术设计教育与培养目标相背离。
(四)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
我国大部分高校课程之间缺少联系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缺少衔接。在我国大部分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基础教学不分专业、统一授课,时间为一年,授课内容以空间和形体塑造为主,不涉及专业知识,而后两年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两者之间缺少衔接与过渡,致使学生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不能很好地融合。二是专业课程之间缺少联系性。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往往都是独立的,不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知识的渗透与交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将知识相互联系应用的意识,不能做到承上启下、融会贯通。
(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少交集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贯穿高等教育专业教学的全过程,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然而,近几年来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是实践教学倾向于职业化培训,过于重视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对学生缺乏设计意识的培养;另一种是理论教学中的理论空洞、落后,不能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必须以理论为依托。英国课程理论家斯坦豪斯曾经指出:“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知识的理解及智力的发展,而不是外在的行为训练……”教学中应该正视二者的关系,将二者完美结合,发挥其培养学生设计思维与设计意识的作用,推动学生欣赏力与创造力的开发,使之成为真正的设计人才。
(六)受课程设置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参考标准,课程的技能性、实践性较强,围绕着技艺训练展开,对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创意课程的设置较少,致使学生的设计审美依然停留在形式表现层面上,即“视觉”感官的体验,忽视对其他感官审美体验的开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本质是培养具有独立创作能力的创新人才,而当前的设计教育所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这种独立自主的创作能力,创新更是无从谈起。创新是知识、经验、经历等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多方面的积累,仅通过应用能力的培养远达不到这一目标。除专业知识外,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人文、社会、艺术等领域的补充,只有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艺术设计教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艺术教育要想有长足发展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这也是时代的必然。据国内部分院校开设的课程实践证明,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势必成为我国未来艺术设计教育的主导。综合教育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有裨益,同时,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方向的把握,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传统教学只重视视觉审美意识培养的弊端。如1999年11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合并)成立之际,采用的教学模式即跨学科合作,采取综合授课的形式,课程内容囊括了艺术、人文、社会等学科,为学院培养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优秀人才产生了积极作用,也提高了学院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2003年江南大学推出教育改革,对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重要调整,明确提出了“学科交叉”“不同专业的学科背景教师组成特体教学团队……实施教学”“重视综合素质的考察”等规定,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设计创造力建立在综合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基础之上。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的过分细化根本实现不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只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且限制了其设计思路与创造力的发挥。由此可见,视觉艺术教育要想改变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造力与欣赏力的现状,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调整原有的课程结构,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重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必须本着全面提升人的素质的角度,注重学生情商的培养,扭转原有的教育观念,这既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发挥个性,也有利于高校未来的发展。我国高校中的艺术设计教育问题颇多,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理念与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国实际,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四、结语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视觉语言;多样表现
严格来说,现代设计并不是简单地追求外在美化,而是一种艺术二次创造的行为。在现代设计发展的过程中,艺术的变化和革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中,体现了其对不同艺术派别中反思和总结,吸收多种艺术派别的精髓,同时通过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实现对传统艺术的推陈出新。艺术作为一种观赏性与主观性极强的存在,并不只是为了艺术创作者本身而存在,而应该将广大的人类群体作为创作的服务对象,满足甚至是引导人们的审美需求,体现出人们的情感渴求。艺术创作具有情感慰藉的作用,并由此体现其社会价值,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肩负着在人与物之间建立联系、实现主观和客观之间融合的责任,将社会上特定群体的情感诉求通过不同的媒介体现出来,同时完成主体与客体之间自由化的统一与结合,共同作用。
一、现代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表现
现代艺术与技术的变革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平面设计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使得设计者的设计思维发生改变,并将这种思维改变直接作用于创作作品中。随着平面设计功能的多样化,其表现形式以及应用技术方面均面临着更大的要求。历史上福田繁雄、齐藤诚、霍尔戈•马蒂斯、冈特•兰堡、田中一光等众多优秀的设计大师均追求表现方式的福特性,运用电脑技术、现代影响的技术手段,在设计理念和设计形式两方面实现形态的拆分和重组,完成对传统平面设计中平铺直述的突破,极大地提高了设计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强化了其艺术作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感染力,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实现平面艺术的大众化。①
(一)影像的发明与电脑的应用对形态语言的重释。在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的发展历程中,其鲜明的个性以及复制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批判性的放弃来实现,由此使得艺术语言的边界模糊化,象征的意义较为紊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艺术形式的模仿性和破碎化,艺术创作过程和结果。自从二战之后,平面设计逐渐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深入人心,在1970年之后同样如此,基本上所有的艺术成果中都会体现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的特色。第一,形式的重复与拼接。首先就是要肯定重复的存在。例如沃霍尔在设计自身的风格方面就进行过很多次的重复,可口可乐包装没有穷尽地排列和组合,使观赏者容易觉察到恐惧和异常。我们平日所见的广告中,玛丽莲•梦露作为一个经典人物形象,也经常被运用于其中,多次使用形成了现代艺术的波普风格,由此使得艺术从被束之高阁转变为平民化。艺术形式的重复并不只是单调的多次使用,也包括了有所改变的使用,艺术工作者的思想中始终认为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加入一点变化就会使得作品有非常突出的效果以及魅力。再者就是允许拼接。对于艺术的创作往往都需要经过一个非常杂糅的过程,经常会使用联系并不紧密且并不和谐的两种客体进行糅合和拼接,进行这种创作有时候会使得欣赏者产生一种荒诞以及幽默的感觉,但是可以很好地让欣赏者看到作品的使用性能。例如毕加索的拼贴艺术就受到了非洲面具艺术的很大影响,其在艺术创作中很好地对其进行了运用,从而创作出质感丰富且具有独特空间的画面,表现出饱满的原始艺术。第二,技术的弱化与强化。如果说古典艺术是对经典的一种沿袭,那么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就是对技术的一种革新。在后现代主体的艺术风格中,有很多都是对技术的强化或者弱化,这个和影响文化有很大的联系。技术的弱化主要指的是在艺术创作中尽量地减少技术成分,很多的艺术包括涂鸦艺术、波普艺术以及偶发艺术等都是在变化上显得比较枯燥的作品,这些作品同时也建立起非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热情,利于艺术创作的平民化。②艺术创作中的技术强化主要是指艺术创作中的复制性。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来说,在和商品、科技以及技术的融合过程中,复制是其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很多的艺术家都很好地运用这一点,例如沃霍尔以及劳申伯格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来自于德国的著名设计师冈特兰堡也是运用后现代主体艺术风格思想的一个典范。借助于电脑的合成技术,在技术强化的过程中,体现出对艺术观念淋漓尽致的运用。摄影作为一项直接有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产生的作用能直接碰触到人体的感官和直觉,让人们对该作品的内容形成直接具体的认识。随着摄影技术和印刷工艺的变革和深入使用,摄影的作品的表现更为直观、迅速以及准确,跃居为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中尤为主要的一种。不同的摄影师有不同的摄影风格和摄影习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尽可能采集到丰富和生动的摄影内容,通过具有创作性的色彩组合,对客观物体的形象实现超现实的拼接,使无生命的客体洋溢出有生命的特性,成为平面设计中一种特别的形式。
(二)现代平面设计的绘画性表现。比较来说,古典主义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只是针对自然光影的重复,但是对于客体没有进行真实的再现,而现代主义风格平面设计则借助设计思想的更新和绘画技术及材料甚至是表现手法的丰富性,让作品中的绘画部分能够较大程度地直接表现创作者的构思,减少失真。由于需求不同以及创作构思的不同,创作者借助绘画技术和材料展现出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不仅可以实现写实和简化二者的自由转换和协调,同时还可以生动且夸张,对所要描绘的客体的特征有所取舍,同时加以设计者的主观筛选,使其展现出比实际更为饱满且典型的特征,体现创造性,实现更好的视觉效果。此外,绘画图形也能对客体进行很大程度的艺术加工。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可以对客体进行概括和处理,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简化层次、进行取舍,这样可以使得客体比较真实地进行再现,对于线条进行简化和处理,明暗搭配更加合理,这样处理之后得到的效果往往比单纯写实的描绘更具备冲击感。③扬•柯尼察的绘画当中针对抽象以及自由进行了很好的表现,很好地运用了线条及火热颜色,对线的分割有一种非常理性的需求。美国的图形设计师兰尼•索曼斯的绘画也有很好的表现,使得作品富含诙谐以及超现实主体的气息。
(三)现代平面设计中形态的抽象性与装饰性表现。不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对于人类的美术历史来说都是有比较久远的历史,其艺术表现能力都很好地体现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财富,很好地表现了不同人群之间的关系以及精神,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均具有深厚的美学价值。平面设计造型语言的基本特征,即语言形式的单纯化,其可以把客体空间的三维空间组成部分以及色彩、材质等因素,简化为不为“再现”三维空间的平面设计。平面化的表现手法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有多种方式,可以是二维的,也可以是三维视觉效果,总是使要表达的复杂尽量间接地表达,并遵循视觉需求去繁求简,将三维立体形态二维化,利用象征的手法使要表现的客体神秘化,为观赏者迸发出更多的共鸣和灵感。现代设计往往遵循着抽象性和装饰性这两大基本造型规律,在图形和线条的表现上尤其注意对客体进行概括和特征提取,运用简化的处理方法缩减客体的描述,只求精髓部分,为作品营造出简单明了的视觉效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抽象主要是一种逆向的思维过程,同时还可以进行多方面的类比、概括和总结并抽取其关键特性的一个过程。现代信息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别的绘图以及效果往往具备较为突出的表现能力,同时也遵循技术逻辑规律,因此被视为一个特殊的设计方法。平面设计中设计语言越是简练,作品中的语汇就愈加的明了,简而言之,抽象化的客体通过平面设计这种形式体现出来,可以清晰明了地表现出客体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此外,抽象化了的客体由于表现内容的简化而内涵深刻,因此往往能激发观赏者的想象力。在历史发展上,原始艺术的功能大概是体现宗教成分,而现代设计则主要是展现奇特的构成形式以及综合运用材料特性。现代设计形式及材料虽然在拼贴方面基本一致,然而在审美功能上则具有较大的差别。一般而言,装饰性让绘图增添主观性,美感的认可往往带着更为主观的成分,设计出来的作品形似却不全是客体的直接影像,强调视觉韵律和节奏感,同时也很注重造型平面化,展现鲜明的轮廓外形以及不同方位之间的平面构件的相互关系,图形简单明了。现代平面设计可以采用具象写实的表现手法,也可以抽象化地表现客体。生活中我们所能见到的广告里,绝大多数是由明星作为代言人,其追求的就是一种公共效应,其高度写实性让人们能在短时间内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实现广告的作用。抽象绘图与高度写实的摄影表现形式截然相反,其即使不包含直接的含义,但是一样充分传达一定的信息,引导观赏者的想象。因此,在高度写实的设计中也可以适当采用抽象化的方法,让作品的意蕴更加深厚。
二、现代平面设计的表现手法
受后现代意识的影响,现代设计思维和方法突破了传统图像的组成部分以及存在方式,给作品增加情感成分,可以很好地创造一种在深度和空间感方面的效果。因此,现代主义风格设计还主要受立体主义的影响而经常采用形体解构的方式。立体派和未来派是这种变形方式的主要创始派别,通过对形体空间直接的集合化分解,同时注重其解构形式,使得分解的形体在主观分解解构中单纯化,根据不同的视角对物体进行构造的分解,以打造新的视觉形象。在历史上解构的出现,绘画要晚于图案。史料证明,我国在很早以前的古代器物图案中就可以看到图形的变化,例如我国的很多纹饰,包括藻井图式、半坡鱼纹图案以及变异的宝相花。远古的考证中针对图腾进行了实例文献以及实物的考证,国内外许多图形其实际上就是各种动物形象的组合,比如龙和凤,马王堆文物里的图案往往是将凤的构造进行分解,其中凤头、凤翅、凤尾三部分的解构是最明显的,之外还有很多的部分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用来进行装饰的器皿都是不一样的,很多的凤尾构成方法都是比较多样的,这样就可以变化出很多的形态和风格。例如陕西文化中的“人面含鱼图腾”以及“人面鸟首图腾”都属于彩陶艺术,还包括甘肃马家窑文化的“人面八足图腾”和“日首蛙人图腾”,在我国的《山海经》中都有相关的神话传说以及故事与之相对应,甚至是包括人类历史上的伏羲、女娲等都是人首蛇身的一个形象。国外也有类似的情况,这样肢解之后重新构图的艺术处理方式的案例有很多,在古希腊以及古罗马中有很多的神话都与之有关,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上的文明成果,这些作品均是在人们与大自然以及社会环境进行斗争而产生的,具备一定的现实主义艺术的表现思想。很多的历史事件以及人物都是来自于宇宙的图腾,而经过解构和充足之后又超越了所表述客体的实际形态,由此添加了一份神秘的气息。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进步,现代设计将这一解构的思想进行优化,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表现的含义以及形象也都是不一样的。在新的形象下就会产生很多新的语言以及功能、观念,在现代主体风格的设计中是主要的构成元素,这些新的视觉语言在新的创造过程中会显得更加具有心理印象,相互之间的组合以及联系也就没有那么复杂。但是万事万物之间都遵循着联系性这一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基本规律,并用特定的组合方式和联系方式组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整体。来自日本的著名设计师齐藤诚以及来自德国的著名设计师冈特•兰堡在其工作中就大量地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设计,主要是广告设计中,利用形态解构的方式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利用重叠以及不同方向的线条进行处理,产生的视觉效果非常好。④在现实主义风格中,有很多都是不存在解构的形态,这就给平面设计的解构操作创造了丰富的素材。一旦将现实中不可以变形和解构的形体进行弯曲和变形,就会激起观赏者的好奇、疑问以及想象空间,此外借助绘图技术和工艺,使得作品的视觉效果更为生动和逼真,增强视觉形象神秘感。图形的视觉传达往往会因为观赏者的思维方式而产生不一样的表现形式,其可以拥有一个完整的视觉冲击以及传达的效果。在视觉以及心理方面的研究表明,生物的视觉心理都是受到视觉的冲击,同时还会受到经验判断的影响。在人的视觉偏好里面,往往更加倾向于新鲜活跃、规整有序的信息,而容易对平淡无奇、司空见惯的信息表现出视觉疲劳。由于人的视觉偏好倾向于变革性和创造性较强且有序的,在现代主义风格的平面设计中应该针对性地利用好图形的解构以及处理,形成形态各异、空间错乱以及梦幻大胆的创造,促使视觉效果达到一个最佳的效果,这样作品就体现了创作者主动出击的创作行为,保证图形是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采用主动出击的方式进行,使得整个图形的处理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使其能持续地发展。生理学研究表明,同一个观察对象在一个人的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影像并非是单一不变的,当观察对象清晰度较低时,其未显真的那一部分信息就由观察者的视觉经验来进行填充,从而形成一个主观性更为增强的观影过程。观察对象越是不清晰,解读产生歧义的可能性就越大,甚至该物体的认知完全颠覆其自身的原貌。由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当人们特别频繁接受一个视觉影像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联系到原有的观影经验,即所谓的“习惯”和“常规”,一旦出现观影结果与原有的经验极为不符的情况下,就会引发观赏者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双重的感官刺激,在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下会促使观众更加积极地寻找相关的内涵以及信息。因此,在多重的传导过程中,很多都是借助了人类的视觉心理,通过有悖于其“常规”的外形特征,或者空间特征等,让观赏者产生意料之外而合理的感觉,进而推动其对所观赏的艺术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在现代主义风格的平面设计中,人们借助两个物象之间的共用形成一个整体,该共用图形是以联想作为基础存在的,借助视觉上的幻象和形体的特别配置,让原有的物体模样产生变换,使得物体的原有形象切换为原先不存在的新形象,进而实现常态向异态转化的特殊过程,冲击观赏者的惯有思维。毕加索的代表作《和平的面容》即是使用这种借形法的典型,把和平鸽和橄榄枝放置于一个画面中,营造出和平的蕴含。在现代设计中,共用形式这一个表现手法能使表现简单化,将所需要表现的物象按照设计需求组合在一起,达到笔墨精简却能传递更加丰富的信息和内容,这种构形的效果往往与设计者的经验、逻辑和想象能力相关。我们所熟悉的自然和社会中的各种存在都是由设计者本人进行调整的媒介,只要没有超出一定的限制范围和创作所要遵循的规律,设计者就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去筛选最具代表性、最具表现力的素材,充分发挥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去建立各种素材之间的关系,进而对这些素材进行重组,完成奇妙而具有想象力的创作。
三、现代平面设计中视觉语言的功能转变
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艺术表现方式,在现代主义风格的平面设计中,针对图形的处理和应用都是不可缺少的,例如目前的广告设计、封面设计、包装设计等,都是在设计中有不同的用途的,采取的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在书籍艺术中,采用多样的表现手段和方式就被很多的大师运用,在大范围的绘画以及装饰中不同的贴拼也是非常不同的艺术风格,产生较强的视觉效果。此外,平面设计中对某一个形态一个部分的夸张表现可以体现出现代设计的奇特,可以满足现代审美需求。而文字编排方面,随意的编排可以让形态的表现更为简洁明了。至于类似漫画的图形,这是一种广泛运用于插图和报刊的表现形式,其往往具有夸张的色彩,对所表现事物进行特征筛选,突出其主要特征以实现典型化的表现需求。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心态会受到现实主义的影响,在设计中的表现就是会带来新的元素,对审美的标准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在早期社会中,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崇拜是传统统治阶级强化思想控制、稳定统治的重要工具,在原始艺术及民间艺术里面,基本上都采取平面设计的方式对物象进行刻画。在一定程度上,很多艺术创作主要是根据创造者对整个空间的认知以及需要的表达方式来定的,例如非洲的雕刻艺术就对整个立体派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为其提供了很多的灵感,毕加索受到的影响是最深的。在强化了技术处理手段之后,就可以采用一种原始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强调符号在设计中的挖掘和运用。随着影像技术和电脑应用的深入,设计者逐渐从繁琐的手工绘制中脱离出来,运用先进的技术将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及表现客体以一个直观明了的形式表现出来,使观赏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随着实践的推移,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日益丰富,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国际通用的语言,其表现手法的丰富性让作品的画面对观赏者形成更大的视觉冲击。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平面设计都是针对客体进行分解和表现的,进行重新的构建之后很好地增加了空间的神秘感,有效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内心世界,而这种多变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一份焦虑和担忧,其实际是精神世界寻求平静的一场探索。
作者:叶林心 单位: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注释:
①崔勇:《艺术设计观念、思维和表现的创新》,《艺术教育》2006年第3期。
②董顺伟:《当代语境中应用艺术设计的表现特征解读》,《前沿》2012年第16期。
视觉是信息艺术设计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在信息的视觉化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将繁复多样的信息准确地转译为各种视觉符号元素,并借助视觉语言把信息有效的传达给受众。
视觉语言的多层次性
视觉语言的形成是将点、线、面、形状、明暗、色彩、肌理、体积、空间等视觉基本要素(语构要素)按照视觉设计的原则进行造型和组织形成语义要素,从而使得全部形式成为传播信息和意义的视觉符号。
从人对视觉语义的认知角度来看,可以从人的心理活动水平将视觉语言划分为四个层次,它们对应于人的感觉、知觉、情感、思维等由浅及深的四种水平。
1. 感觉层次,涉及视觉生理和视觉心理的反应,如色彩、肌理等带给人的视觉感受。色彩对心理上有温度感的反应,比如暖色可产生热烈、前进、引人注意的效果;而冷色可产生冷峻、后退、内敛低调的效果。色彩的语义也往往与文化背景相关,使色彩对应的意义具有变化性,例如传统色彩。肌理和色彩的结合处理可以扩大表现手段和意义指涉,肌理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视觉肌理可视不可触,而触觉肌理可视可触。通过肌理的视觉感受可引发人丰富的情绪和联想,如粗糙的肌理使人感到沧桑、凝重;光滑的肌理使人感到清洁、细腻。
2. 是知觉层次,涉及视觉符号要素的形式及关系,要求视觉符号要素要可解读、可认知。信息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达信息,因而设计时所使用的视觉信息符号一定要语义明确、有所指向,使受众通过对符号的视觉认知瞬间便可对信息做出辨认和解析。此外,视觉符号要建立在人的视觉经验和视觉规律之上,还要考虑文化背景,要使受众能够理解和接受,避免使用过于生涩含蓄的语言。
3. 是情感层次,涉及视觉元素建构的情绪语境。首先视觉信息要具有审美性,信息艺术设计是有目的的审美创造活动,只有创作出富有感染力、视觉张力、风格独特的视觉形象,才能唤起人的审美享受、吸引注视和获得更广泛的传播;不论是商业性、社会性或学术研究型的信息艺术设计,都是传播给既定的受众群,应关注受众的诉求,如需求、爱好、情趣等;再者还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素质、生活阅历、理解能力等问题。
4. 是修辞层次,涉及借代、隐喻、象征等符号化的手法。借代是形象上的关联,隐喻是意义上的关联,这些视觉语言的修辞方法,可以沟通互相的关系,传达有意义的直观感受;而象征的形式感受需要有共同的视觉经验,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之上。视觉传达的信息内容不应仅是表面的浮浅,须利用视觉语言构建起有层次、定位和内涵的视觉内容,引导人对信息背后文化、历史等的兴趣和研究。
视觉语言的符号学维度
信息艺术设计的视觉语言是视觉符号系统,而符号系统由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构成。
广度是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特定的含义,或符号的能指和能指的关系,在视觉语言中表现为符号与符号之间在形式上的关系。从符号和语境的关系来理解,语境因符号而生,一幅视觉作品里所有符号具有的意义汇聚在一起生成了作品的语境,反过来,这些符号所具有的意义又是由这个语境来规定,又可以说符号因语境而存在;从符号系统来理解,同一个客观信息对象,如“小明的一天”,可以用不同的符号系统来描述。一个符号系统,可以完全或部分的映射翻译为另一个符号系统。所以,每个符号系统都是可以完全或部分地被替代的。
深度是符号自身的内涵,或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在视觉语言中表现为符号的形式与其内涵的关系,可以理解为语言符号的修辞功能。视觉符号修辞功能表现在隐喻等所构建的创造性意义表达上。隐喻最为基本的内涵是通过喻体对本体隐含相似性的联想与关联实现意义的转换。皮尔斯根据符号和其指涉对象的关联向度(表义程度)将符号划分为图像符号(icon)、标识符号(index)、象征符号(symbol)。图像符号是指符号与被表征的对象之间具有形象的相似性;标识符号是指符号与被表征的对象之间有某种联系(空间、因果或逻辑),它简略的图式语言具有直观的特性,它是群体视界约定的结果;象征符号是指符号与被表征的对象之间无直接联系,它被视作含蓄的表意符号,它将所指转化为意指,属于约定俗成的某种观念的同一联想,象征是隐喻的一种特殊形式。
结语
【关键词】数字技术 视觉艺术成果转化 互联网+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更新,全球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视觉艺术产业的发展,纵观现代建筑、影视、服装等各个领域中的艺术设计无不显现着数字技术的影迹。可以预见,数字技术下的视觉艺术产业将成为下一阶段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 视觉艺术产业
视觉数字技术下视觉艺术成果转化与创新方法研究
文/李婷婷 陈发禄艺术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分支,它运用各种材料、工具,以艺术设计方式创造出艺术商品。在当下视觉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语境中,数字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以视觉信息为标示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
3 视觉艺术成果转化
视觉艺术成果转化过程中,可以逐步构建“视觉艺术成果转化产业链”。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核心的生产要素是高质量、创新型的人力资本,依靠人的智慧、灵感、想象力及创造力,借助高科技技术手段对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将艺术与科技进行有机融合。
3.1 数字技术融入视觉艺术产品设计
数字技术为人们展示了一个新颖的视觉天地,以往用手工很难实现的视觉效果,被计算机轻而易举地完成。同时,数字技术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空间,开拓了艺术家的创意潜能,将数字技术融入视觉艺术产品设计中将赋予文化创意成果更多的科技内涵,既缩短了创意和成品之间的距离,又能给予人们丰富的想象,实现产品的价值创新。
3.2 数字技术融入视觉艺术产品展示
随着近些年网络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对视觉体验产生了更高的需求,为了提升展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艺术作品在时与互联网和三维虚拟技术相结合,以高清数字影像包围观众的全部视野,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再加上环绕的立体声效,可以高度准确地再现真实现场的声音,为观众带来极强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3.3 数字技术融入生产阶段
在体验经济时代,随着视觉艺术产业和制造业的快速成长,企业的生产制造应结合数字技术,在设计制作中大量的使用图形图像,并且在构思创作时求新求异,运用数字化手段吸引群众眼球。
3.4 数字技术融入视觉艺术产品宣传推广
数字时代,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过去以纸媒介为主的成果推广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要了。如今,数字化虚拟网络、手机网络、数字电视占据着人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空间。视觉艺术成果推广也应顺应数字媒体的特点,以文字、图像辅以声音等多种形式表达。在推广中融入文化创意,引起消费者的文化认同,并充分利用多种类的数字化平台打造文化创意品牌形象,最终使品牌推广成为视觉艺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达到拓展市场的目的。
3.5 互联网+成果销售
虚拟的互联网产业+真实的视觉艺术成果构成创意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借助互联网的线上手段,将视觉艺术产业链整合,构建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艺术作品展示平台,并融入数字体验、电子商务、形象塑造还有顾客回馈等模块,打造文化创意成果生存的新空间――创意成果品牌虚拟空间。
4 未来视觉艺术产业发展方向
未来,视觉艺术成果将在游戏、动漫、微电影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应用,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幻影成像技术、球幕拼接技术等。“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指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数字技术下,视觉艺术创新人才将形成“视觉艺术产业联盟”,为视觉艺术成果转化带来新的活力与生命力。
4.1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可以构建虚拟视觉艺术成果展示场馆,并将视觉艺术作品在展馆中进行展示。人们通过互联网平台,采用第一人称漫游方式详细了解视觉艺术成果的样式、材质、艺术价值等信息,为艺术品鉴赏者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4.2 利用增强现实技术
可以将设计完成后的艺术作品直观地呈现出三维全貌和展品细节,在成果转化论证中,便于专家们对成果设计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
4.3 利用幻影成像技术
可以将视频画面悬浮在一个实景半空间成像,利用玻璃的透射、反射方式,通过与模型、多媒体等技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亦真亦幻的氛围,运用现代化数字技术为整个艺术品鉴赏过程添上神秘色彩,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
4.4 利用球幕拼接技术
可拼接出半球形银幕,将艺术品鉴赏者包围其中,放映视域范围可达前后180度,左右360度。艺术品鉴赏者目光所及几乎全是绚丽多彩栩栩如生的电影画面,视银幕如同苍弯,加上立体声环音,使鉴赏者如置身艺术海洋。
4.5 利用互联网+技术
可以实现视觉艺术产业联盟。中国视觉艺术产业要实现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整合资源,形成视觉艺术产业联盟,打造视觉艺术成果转化产业链,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交流合作平台,企业和相关成员间通过合作方式组织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
5 总结
因此,数字技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新型表达方式,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时代特征,在推动了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同时,有利于打造出高技术、高智力的文化艺术作品,繁荣我国艺术品市场,提升我国文化艺术产业的竞争力水平,促进我国文化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巨大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坚勇.平板显示与3D显示技术[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2]王艺湘.商业展示与视觉导识系统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陈宏京.数字化博物馆的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张慧.真实感遗址三维重建及虚拟展示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