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书的比喻句

关于书的比喻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书的比喻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书的比喻句范文第1篇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从来如此,便对吗。(作者:鲁迅)

我不想自己被某种东西束缚住。(作者:村上春树)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作者:龙应台)

这世上有些事就像一场不知名的花开,粗心的人只嗅到香,有人却会停下来问一问,记住它的样子。(作者:八月长安)

关于书的比喻句范文第2篇

聚乙烯醇海绵是一种新型材料,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鼻止血、鼻手术后进行鼻腔填塞。我科已将它应用于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后,代替以往使用的凡士林油纱条进行鼻腔填塞,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观察到的鼻腔止血海绵,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填塞效果与以往使用的凡士林油纱条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2-12~2004-07收入我院耳鼻喉科进行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的患者350例,年龄15~65岁。其中,男192例,女158例。其一般资料和手术类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5例,2组患者治疗方案均按常规方法进行。

1.2研究方法

1.2.1分组:功能性鼻窦内镜术后采用聚乙烯醇海绵进行鼻腔填塞(观察组)。功能性鼻窦内镜术后采用凡士林油纱条进行鼻腔填塞(对照组)。

1.2.2观察指标:1术后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间接评估镇痛效果:0级为无痛;Ⅰ级为轻微疼痛;Ⅱ级为中度疼痛,能忍受;Ⅲ级为重度或剧痛,需用止痛药。(2)眼部症状;(3)填塞后鼻腔局部渗血情况;(4)患者的心理承受和舒适度;(5)进食情况;6填塞物撤出时对病人的观察。

2 结果

以上指标均由功能性鼻窦内镜术后鼻腔填塞2 d内获得,经医学统计学检验处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2.1两组术后疼痛比较见

观察组175人其中Ⅰ级135例,Ⅱ级40例;对照组175人其中Ⅱ极100例,Ⅲ级25例。病人术后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舒适程度优于对照组。

2.2眼部刺激症状

观察组:出现双眼刺痛的1例,术后6 h后缓解,24 h后消失;流泪42例,均在6h后缓解。对照组:出现双眼刺痛伴流泪的85例,26例在24 h后缓解,59例在纱条撤出后缓解。

2.3填塞后鼻腔渗血量的观察

观察组:因填塞后海绵膨胀压力均匀,术后无渗血或少量渗血。撤出海绵时,海绵表面无凝血块。对照组:往往渗血量较多,严重时还需再次进行鼻腔填塞。

2.4患者的心理承受及舒适度的观察

对照组患者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后,为防止鼻腔出血,术者往往采取紧密加压填塞的方法,局部压力不均匀,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在与患者交流中发现,多数患者感觉填塞的痛苦往往大于手术本身,舒适程度明显下降,甚至不能很好配合治疗。心理承受能力明显低于观察组。

2.5进食情况

观察组:全麻术后6h,大多数患者均可顺利进食流食。

12h后进软食。对照组:因凡士林填塞,鼻腔堵塞严重,多数患者术后不愿进食。

2.6填充物撤出时对患者的观察

观察组:因无痛止血海绵完整、体积小、质地柔软,撤出时迅速,疼痛轻,一般可1次撤出。对照组:因凡士林油纱条填充物体积大、质地粗糙,对黏膜摩擦大,出血量多,患者感觉疼痛明显,一般不能1次完全撤出,需间隔1天分次进行。甚至再隔日再撤,延长了填充物在鼻腔内存留的时间。在观察中,患者因疼痛和心理上对撤纱条的恐惧,有6例在撤纱条时发生虚脱,而且术者往往担心会有纤维在鼻腔内残留,需反复检查。再一次加重了患者和术者的负担。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新的医疗技术,新的医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因其具有多角度、视角大、照明效果好、分辨率高、损伤小、视野清晰、病灶清除彻底等诸多优点[1],而在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而新的术后填充物—聚乙烯醇海绵的使用,将使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更加趋于完善,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手术后的痛苦。在长期工作中发现,无痛鼻腔止血海绵有其产品明显优势:①高度安全,无毒副作用;②不含纤维,避免异物的存留;③使用简单、方便;④病人舒适无痛苦等,受到临床医护人员和术后患者的广泛认可。

关于书的比喻句范文第3篇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the information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cost management in a certain degre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level, it is necessary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rge data and BI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project cost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expounds project cost big data the application of BIM in e project cost big data, 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project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关键词:工程造价;大数据;BIM

Key words: project cost;big data;BIM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031-03

0 引言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专家学者从BIM的角度研究分析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问题,并且研究结果显示,BIM可以有效地解决工程造价中存在的数据不准确、数据滞后等问题。借助BIM的技术优势、功能优势,可以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BIM技术为构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无论是信息获取,还是信息处理,工程造价管理要求都比较高,在计算工程量等工程造价信息方面BIM技术有着自身的优势,在数据获取、处理分析等方面,大数据的优势则更加明显。基于此,在组织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需要充分挖掘BIM技术和大数据的优势,通过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1 影响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因素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是影响造价管理水平的关键性因素。

1.1 信息的全面性

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来说,能否准确判断企业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投标阶段编制报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于参与竞标的企业来说,通常情况下,需要准确掌握自身的实际成本、竞争对手的成本,以及自身在投标工程中竞争力等信息。当工程项目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需要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实时的更新,以便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总而言之,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工程项目建设企业需要全面掌握工程造价所需的各种信息。一般来说,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掌握的信息越全面、越完整、越准确,与之相对应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也就越高,并且管理质量也会比较高。

1.2 处理信息的水平

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来说,在M织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都要以特定的信息处理做基础。在参与投标时,工程项目建设企业需要对工程项目的真实成本进行测算,这些同样需要信息处理做支撑,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内外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投标报价。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分析、处理信息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决策。从本质上说,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处理工程造价信息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合理性,通常情况下,处理信息的水平越高,工程造价管理越有效,相应的管理目标也就越容易实现。

2 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制约了工程造价管理效果。

2.1 数据获取方面

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来说,在组织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忽视了工程造价数据的积累,或者工程造价管理不规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获得足够的信息满足编制施工定额的需要,难以真实了解自身的真实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无法准确地确定利润。另外,获取外部数据的渠道、方法较为单一,难以实时获取市场信息,无法掌握社会成本,同时也难以掌握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

2.2 数据处理方面

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一些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应用了BIM,虽然BIM在处理工程信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对于施工中影响工程造价的数据,缺乏有效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

3 工程造价大数据

3.1 工程造价大数据的含义

所谓工程造价大数据就是一个信息集合,包含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内部、外部环境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信息。通常情况下,工程造价大数据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数据的海量性、异构的多源性、动态性等。对于工程造价大数据来说,其内容主要涉及项目级、企业级、企业集团级、企业生态级四个层面的造价数据。其中,项目级造价数据主要包括与目标工程项目有关的造价数据、工程项目形成的造价数据等。

3.2 工程造价大数据的特点

①采用多主体、多层级方式收集数。

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来说,采用多主体、多层级方式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通常情况下,企业或企业集团作为工程造价大数据库的建立主体,如果企业不属于企业集团,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企业作为工程造价大数据库的建立主体,具体流程为从工程项目到企业;如果企业集团作为工程造价大数据库构建主体,这时的流程应为工程项目到企业最后到企业集团。

②数据价值的层次性。

对于工程造价来说,数据的来源、项目的相关性、准确性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数据的价值。一般来说,如果数据来自企业或企业集团,以及近期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的价值相对比较高。

③数据更新的选择性。

与商业大数据库相比,工程造价大数据库中造价信息普遍存在更新的选择性。在传统模式下,如果没有技术突破,工程数据相对来说较为稳定,但是一些标准规范需要进行更新,确保数据信息的实时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市场行情信息、竞争对手情况等对工程造价大数据库中数据进行选择性的更新。

4 BIM在工程造价大数据中的应用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造价大数据库可以涵盖一切信息,但是却不能包含工程项目建设企业的投标信息,这一问题可以通过BIM来解决。

4.1 投标阶段

在工程项目投标阶段,利用工程造价大数据库中的企业信息,对工程项目涉及到的人、材、机等消耗量进行估算,同时编制相应的定额,然后根据投标工程的实际情况,调整企业定额。借助BIM对工程数据进行输出,然后根据工程造价大数据库对市场行情信息进行确定,进一步计算实际的投标成本。

4.2 施工阶段

在组织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施工阶段就是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首先借助BIM模拟实际的施工,对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出事先的预估,然后借助变更、技术核定的方式进行确定,进而对工程造价成本进行控制;其次,借助工程造价大数据对市场的未来趋势进行预判,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降低采购原材料的成本,以及库存成本等。最后,借助工程造价大数据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结合BIM进行调整,从技术的层面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管理。

4.3 结算阶段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进入结算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工程造价实施管理,一方面,在拨付工程进度款的前提下,解决没有处理的造价遗留问题,例如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程变更、质量问题、工程索赔等,然后根据合同条款的相关规定开展工程结算工作,同时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另一方面,对工程造价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根据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考核结果,总结分析工程造价管理经验,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同时形成相应资料,为后续工程造价管理积累经验。

5 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措施

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以大数据和BIM为基础,组织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人员,这三者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推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5.1 加强合作、购买专业数据库

在组织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通过加强合作、购买专业数据库的方式,从根本上弥补工程造价大数据库信息来源单一的不足。对于文件规范类的工程造价信息,以及一些外部工程造价信息等,一般情况下获取的相应信息比较少。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来说,可借助合作、购买专业工程造价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外部信息,首先,与同行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对工程造价数据库实施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工程造价大数据信息来源;其次,与专业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其专业工程造价数据信息补充自身的工程造价信息;最后,结合工程目标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商业化的方式购买专业造价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

5.2 借助BIM解决信息技术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BIM在工程项目建设企业中得到广泛使用,以此提升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在市场上,由于BIM种类众多,或者工程造价人员对其操作不熟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造价管理效能。基于此,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在选择BIM时,注重BIM的兼容性,一方面便于操作,另一方面为传输工程造价数据奠定基础。利用大数据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处理时,需要对信息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侧重处理技术的成熟性、实用性等,在积累一定的数据处理经验后,再使用功能更加完善的技术,例如云计算等。

5.3 对工程造价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来说,需要对工程造价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培养复合型造价人才。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一方面要求工程造价人员拥有丰富的造价管理知识,另一方面具有专业的大数据处理能力。然而,在实践中,工程造价人员严重依赖技术,难以满足复合人才发展的需要。基于此,首先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帮助造价管理人员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其次,组建工程造价管理队伍;最后,通过业务外包的方式将造价大数据信息处理业务交给专业机构处理。

6 结论

以SOHO中国在北京东二环的银河SOHO为例,其建筑面积32.8万m2,计划工期36个月。时间紧张,因采用了BIM管理系统,不但在计划时间内如期完工,且工程成本仅为6300元/m2,而在同地段做的直上直下的建筑成本大概要1万元/m2。那么成本是如何降低的呢?举个例子,未应用BIM系统之前,每建一个项目,像三里屯SOHO,建完之后专门有一个20多人的打孔队,在设计不完善的地方打个洞让管子下去和上来,而银河SOHO应用BIM管理系统在模型中找到了4000多个碰撞和错误,提前纠正,大大减少了返工,节约了时间,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可全面提升工程造价行业效率与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流程,高效率、高精准度的完成工程量计算工作,有利于加强全过程成本控制,做好设计变更应对,方便历史数据积累和共享,对于建筑项目造价管理工作而言有诸多优越性,应充分挖掘BIM技术和大数据的优势,通过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殷小非.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05-01.

关于书的比喻句范文第4篇

根据保障性住房待遇资格条件,审计组围绕审计目标对审查享受保障性住房待遇家庭的真实性,被保障家庭及成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保障性住房补贴发放是否合规。通过将房管部门取得的保障房租赁补贴发放或承租保障房名单,与工商注册登记信息、公安交管车辆登记信息、房产信息、死亡人员等信息进行关联比对分析,审计分析领取了保障房租赁补贴或承租保障房的家庭中是否存在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情况。

二、分析所需数据及参考的SQL语句

分别从房管部门取得保障房租赁补贴发放或承租保障房明细,从公安、工商、民政等部门取得相关数据,进行关联比对分析。主要数据描述如下:

1.租赁补贴名单。数据字段:受理居委会,申请人,姓名,身份证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共同申请家庭人数,月补贴金额,季补贴金额,申请人账号。

2.承租保障房明细。数据字段:门牌地址,承租户,账号,身份证号码,户型,建筑面积,租金单价,核定应收,物业费。

3.房产信息。数据字段:编号, 姓名,身份证号, 坐落,建筑面积,房屋用途,登记时间 select * from 租赁补贴名单表名,房产信息表名

where租赁补贴名单表名.身份证号码=房产信息表名.身份证号码

select * from承租保障房名单表名,房产信息表名

where承租保障房名单表名.身份证号码=房产信息表名.身份证号码

通过补贴或承租保障房名单与房管部门提供的房产信息进行比对,查看是否存在享受了保障房待遇的家庭拥有房产,有则说明享受保障房待遇的资格存在问题。将结果生成拥有房产的享受保障房待遇家庭疑点数据,待延伸审计核实面积是否超过人均15平方米。

4.车管信息。数据字段:车牌号,所有人,身份证号码,发动机号,初次登记时间。

select * from租赁补贴名单表名,车辆信息表名

where租赁补贴名单表名.身份证号码=车辆信息表名.身份证号码

select * from承租保障房名单表名,车辆信息表名

where承租保障房名单表名.身份证号码=车辆信息表名.身份证号码

通过补贴或承租保障房名单与公安交管部门提供的车辆信息进行比对,查看是否存在享受了保障房待遇的家庭拥有车辆,有则说明享受保障房待遇的资格存在问题。将结果生成拥有车辆的享受保障房待遇家庭疑点数据,再筛选超过1.6排量或车价超10万元以上,再进一步核实。

5.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信息。数据字段:注册号,注册机构,企业名,企业地址,企业法定代表人名称,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注册资本,币种,企业行业类型,企业类型,成立日期,本次登记日期,营业期限起,营业期限,经营范围。

select * from租赁补贴名单表名,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信息表名

where租赁补贴名单表名.身份证号码=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信息表名.身份证号码

select * from承租保障房名单表名,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信息表名

where承租保障房名单表名.身份证号码=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信息表名.身份证号码

通过补贴或承租保障房名单与工商部门提供的注册登记信息进行比对,查看是否存在享受了保障房待遇的家庭登记有企业,有则说明享受保障房待遇的资格存在问题。将结果生成登记有企业的享受保障房待遇家庭疑点数据,再进一步核实。

6.死亡人员信息。数据字段:行政区划代码,姓名,身份证号码,火化时间

select * from租赁补贴名单表名,死亡人员信息表名

where租赁补贴名单表名.身份证号码=死亡人员信息表名.身份证号码

select * from承租保障房名单表名,死亡人员信息表名

where承租保障房名单表名.身份证号码=死亡人员信息表名.身份证号码

通过补贴或承租保障房名单与工商部门提供的注册登记信息进行比对,查看是否存在享受了保障房待遇的家庭登记有死亡人员,有则说明享受保障房待遇的资格存在问题。将结果生成登记有死亡人员的享受保障房待遇家庭疑点数据,再进一步核实。

三、发现的问题或疑点

关于书的比喻句范文第5篇

摘要:货币供给量变动对我国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近年来成为货币经济学和政策界中的充满争议的问题。本文以2001年到2012 年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给量(M0 、M1 、M2)和消费物价指数的月度数据对货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M1 和M2都与产出和物价长期协整,但只有M1 与产出互为格兰杰因果。因此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更应侧重于对M1 的监控;并且因为各层次的货币供给量在样本期均不是物价的格兰因因果,其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作用力并不确定,需要适时转换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实现宏观调控目的。

关键词 :总产出;货币;物价;协整检验;Granger 因果检验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2008 年2 月我国CPI 同比增长8.7% ,这一轮通胀不仅引起了民众和媒体的热议,更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后危机时代各国政府出台各种经济刺激政策,此类政策的时滞是否会带来新一轮物价上涨甚至实体经济的疲软等,这些问题都必须落实到货币供给量变化与物价变动、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上,寻求解决路径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宏观经济目标实现都有重要应用价值。

在经济学领域中,达成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货币在短期非中性,在长期则倾向于中性。国外学者M.friedman和Schwartz(1963)对货币与经济周期关系做出了经典研究,以美国近百年来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得出了货币增长率变化引起实际经济活动变化的证据,支持了货币量变动可以解释产出波动的结论。B.Friedman(1992)曾以大量资料证明,美国到了1982年以后,货币与产出的相关关系可能出现了中断,两者之间的联系不再明显。国内相关研究始于邹至庄(Chow 1987)的实证,他通过1952-1983 的年度数据检验显示支持货币数量论,而且模型拟合很好。董青马、雷洪光和胡正(2011)利用VAR 模型证明了短期内产出和价格受货币供给冲击,且产出变动更明显;但长期来看,M1存在显著的中性特征,需要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目标来调控价格水平以促进经济增长。然而,我国学术界对“货币中性”并未达成共识。张成思(2012)认为,货币增长率无论在短期还是中长期都是通货膨胀的增长因素,但不影响实际经济增长率;调控货币供应量可以有效遏制通胀,达到稳定物价的最终货币政策目标。

面临全球宽松货币政策,我们仍存在关于通胀和实体经济增长放缓的疑虑。

而控制好货币供应量是否有助于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我国央行是否仍可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监测目标更应该倾向于哪一个口径?这些问题仍需要结合最新数据的深入研究,谨慎做出结论。

本文以2001年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给量( M0 、M1 、M2)的季度数据和消费物价指数的月度数据对中国在样本期内的货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采用协整理论检验各层次货币供给量与产出和物价的长期关系,利用Granger检验测算货币与产出及物价的因果关系。

二、M0 、M1 和M2 与价格及产出的相关性

基于我国现有统计口径,M0 是流通中的现金,M1 =流通中现金+可交易用存款;M2 = M1 +准货币。M0 和M1 流动性较强作为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媒介,反映了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对当期的价格水平影响更为直接。若M0 和M1 增速较快,说明货币需求强劲,表现为价格水平上涨;反之,则引起价格水平下降。广义货币M2 中的准货币主要以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和其他长期存款的形式存在,对准货币的持有主要是为了保值或增殖。准货币作为延期的、潜在的购买力对现期的价格水平并不产生直接的影响。

从图一发现,虽然M1 和M2 都有所增长,但就增长幅度来看,M1 远不及M2 迅速,准货币占M2 的比例在1994年以后均保持在60%以上,为M2 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解释。准货币比重上升,导致大量的货币供给无法进入流通领域,以存款的形式贮存起来,结合费雪交易方程式MV =PY ,准货币以存款沉淀下来,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在实际经济增长一定的条件下,就造成了M2 的增长对物价的影响不显著。

M2 包含了居民储蓄和企业定期存款,它代表着社会拥有的存款规模,主要反映了社会财富的变化情况,难以体现出经济冷暖,对产出变化的解释力不够。一般而言,无论经济好坏,M2 都会呈上升趋势。准货币与经济产出同步增长,这只能说明人们的财富水平与收入存在函数关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特别是对生产活动的调节,主要反映在企业活期存款上,而M1 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活期存款。因此,M1 的变化更能反映央行货币政策导向,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

三、数据统计描述

本文采用2001年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货币供给量( M0 、M1 、M2)的季度数据和2001到2012年的货币供给量和消费物价指数(CPI )的月度数据,对中国在样本期内的货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分别采用产出的季度数据和物价的月度数据对货币供给在经济波动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检验。为了消除时间序列的波动性,对数据进行对数处理,以字母Y 、M0 、M1 、M2 和P 表示它们取对数后的序列。

下面是各个变量时间序列的线形图,从图中可看出变量的波动情况。样本期内我国的总产生、物价和货币供给都没有太大的波动,波动最小的是我国的消费物价水平,波动最大的是M2 。

从各线型图可看出产出和货币供给M0 具有明显的趋势和季节波动,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特别是07、08、09三年,价格大起大落,这与08年的金融危机密切相关。M1 和M2 则是稳步上涨,几乎没有波动。

四、实证检验

本部分的实证分析将利用ADF检验测算变量序列的变化规律及其平稳性特征,采用协整理论检验各层次货币供给量与产出及价格的长期关系,并利用Grang?er检验测算货币与两者的因果关系。

总产出、货币供给和物价指数皆采用2001年1月到2012年10月的月度数据,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伪回归问题,对上述序列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经过检验:Y 、M0 、M1 、M2 和P 都是I(1)序列,因此可以做协整检验。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序列,只有产出Y 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是一阶单整,其余皆在5%的显著水平下即为一阶单整。因此可以对各序列进行协整检验。检验模型如下:

t =1、2 ....表示时序,αi 、βi 、γi 、λi 。。。等表示第i 期M 、Y 、P 的系数,求和号上的小s 表示滞后阶数,ε 表示随机误差项。式(1)表示货币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式(2)表示货币与物价间的关系。

下面对货币、价格和产出进行协整分析,运用EVIEWS软件,分别使用E-G两步法对产出和货币、价格和货币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表1 中的第一组到第三组为产出与货币的协整检验,第四组到第六组为物价与货币的协整检验。第一组变量结果表明,Y 与M0 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所以,在该检验中GDP 与M0 之间没有表现出相关关系。第二组变量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GDP 与M1 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GDP 与M1 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具有共同的随机趋势,说明货币政策能够通过M1 对GDP 的增长发挥作用。同样第三组检验表明,GDP 与M2 之间在10%的显著水平下存在协整关系。

第四组到第六组为物价与货币供应的协整结果,结果表明物价与M0 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协整关系,物价与M1 、M2 在10%的显著水平下存在协整关系。

从上文结果可见,货币变量M1 、M2与产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与M0 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针对这个现象,可以做出以下解释:1989 年以来M0 占我国货币供给总量的比例一直都低于20%,近年来,更是只在10%上下波动,M0 的变化已经不能说明全社会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动情况,因此无法将其与总产出进行对应分析。同时,M0 作为现金收入和支出的结果,其本身并不是直接可控的。现金收入主要是由商品销售收入、工资性现金支出和储蓄收支等因素决定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贷款规模、利率以及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对其施加间接的影响,但无法进行直接的调控。因此从协整检验中体现出M0 与GDP 之间没有稳定相关的关系。

从协整检验结果可知,GDP 与M1 、M2 协整关系稳定,只有与M0 稳定性略差,所以从总体上来看,近十年内数据显示,样本期内我国货币与实际产出和价格之间存在稳定协整关系。但需要进一步检验它们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存在,那到底是货币供应量增长拉动了产出和物价,还是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受产出影响,通过货币需求创造了货币供给,从而支持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解释?

本文采用Granger检验来验证货币变量和产出变量、价格变量的关系,测算货币在多大程度上是引发后两者变化的原因。下面分别以滞后期一年、两年、三年对货币与产出、价格间的Granger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与表3。

表2中货币与产出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在短期中M0 与Y互为因果的关系,长期来看Y 是M0 的Granger因果,但M0 不是Y 的Granger因果,这与货币的内生性相符;M1 与Y 的Granger检验表明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M1 都与Y 互为因果的关系;M2 与Y 的Granger检验得出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Y 都是M2 的Granger因果,但M2 都不是Y 的Granger因果。

表3中货币与物价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M0 和M2 与物价的Granger因果分析结果相似,它们互不为Granger因果关系;而M1 始终不是P 的Granger因果,但在滞后期半年短期和两年以上的长期内,P 都是M1 的Granger因果,只有在中期1年内P 不是M1 的Granger因果;从以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知,总体来说,M0 和M2 在长期内都不是Y 的Granger 原因,只有狭义货币M1 ,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变量Y ;但是,Y 却始终是M0 、M1 还有M2 的Granger原因。实证结果表明,就M0 和M2 口径来看,中国在样本期内货币供应量不是产出的原因,而产出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货币供给,证实了古典货币数量论,符合货币主义的观点;但是具体到M1 层次,狭义货币对产出的影响说明货币具有弱内生性,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内,M1 的变动都可以对产出造成影响。

五、研究结论

货币中介目标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经济变量的可控性、可操作性和相关性。通过货币供应量、产出和物价三个变量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

1.就协整关系来看,M0 与产出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但与物价存在协整关系

M1 与M2 与产出和物价的关系都是协整的,且M1 与产出和物价间的协整关系优于

M2 与产出和物价间的协整关系,因此,M1 更适合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控制目标;再者,在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的Granger 因果检验中,M0 和M2 在长期内都不是产出的Granger因果,产出反过来影响着它们,只有M1 不管在长期还是短期都是产出的Granger因果,这说明控制好M1 波动能显著地影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变量,进一步说明M1 更适合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控制目标;

2.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目标在实现另一最终目标——稳定物价的传导机制中作用并不显著

在货币供应量与物价的Granger因果检验中,只存在物价对M1 的Granger因果关系,M0 、M2 与物价互不为Granger因果关系,总体来看,货币供应量对物价的影响不显著。综合来看,为了兼顾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这两个最终目标,现阶段的货币中介目标一方面应控制好以M1 为主的货币供应量以促进产出;另一方面为了稳定物价,应培养更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如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进程等为转化货币中介目标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旺霞. 魏克塞尔以来货币产出相关论研究综述[J]. 当代经济,2010(15):124-125.

[2]范涛,张涤新.确定情形下的货币、利率与内生经济增长[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04):22-35.

[3]耿中元,曾令华.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物价和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02):40-41.

[4]邹至庄.市场导向经济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摘要)[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0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