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法结构

语法结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法结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法结构范文第1篇

语法既考察考生对简单句和复杂句的综合运用能力,还考察考生对不同的句型的掌握情况。不管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写的占主导地位的句子还是简单句,并且写简单句也是有技巧的。

第一种情况就是状语前置

意思就是把一个修饰动词的状语结构,如介词短语,分词形式或动词不定式引导的短语放到句首。雅思写作中状语前置是很拿分的句式,考生可以多尝试。例如:

Throughout the century, the largest quantity of water was used for agricultural purposes.

使用状语前置的最大优点是让单调的句子有节奏感。考官每天看很多考卷,如果句式都雷同的话,就会觉得很枯燥,看到这样的句子也会心情愉悦。

第二种语法结构就是插入语,它将状语结构提到了主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

插入语也是相对地道的英语表达方法。例如:

1)Universities, when it is functioning well, should offer bo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as well as professional training.插入语也能使句子有跳跃感和地道。建议考生模仿。

第三种语法结构就是倒装句

这种语法现象就是把谓语提前到主语之前,用在作文中比较新颖。

例如:

Not only should parents spend time on their children, they are also advised to interact with them.

语法结构范文第2篇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语法结构在翻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最近几年来, 不少人提出淡化语法, 甚至有的人呼吁干脆取消语法在大学英语考试中的存在。

【关键词】语法结构在翻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页关键词】论文写作 期刊征稿

【正文】

三、语法结构在翻译思维中的重构作用语法重构指的是通过语法解构对原语的语句的语义分布结构形成定型理解, 然后再对照目的语的语法结构习惯等将原语语言单位转换成目的语的语言单位, 并将转换后的目的语语言单位根据相应的语法结构习惯进行结构整合, 重新布局其语义分配, 在翻译思维中初步打造出目的语“句坯”。这个过程重心在于如何实现原语向目的语的结构转换。这种语际转换有四种模式——对应式转换、平行式转换、替代式转换和冲突式转换[4 ]。那么语法结构又是如何指导这个转换重构的过程的呢?在对应式转换中, 原语和目的语不论是在语义层次还是在语法结构上都是基本对应的。这时我们只要按照相应的语法规定直接翻译就可以了(当然也可能需要局部的调节, 但主要还是直接转换的) , 语法结构的指导意义比较明显。典型的例子如:“2加2 等于4”可直接对应“Two p lus two equals four. ”; “If youemp ty your glass, Iw ill let you go. ”对应于“如个你干了你那杯, 我就让你走。”在平行式的转换中, 由于其涉及双语独特文化, 尽管表面形式不同, 但内在意义并无二致, 也就不需要再考虑语法结构问题。不过这种转换毕竟是相对少数。替代式转换和冲突式转换则都涉及措辞或者语句结构样式的调整变通, 必然需要语法结构的指导。例如:“众口相传, 就把这件事说开了。”我们要先把宾语“这件事”转换成英语中的“the incident”作为主语, 将表示主动的“传、把、说开”转换成表被动的“w as passed on by mouth”, 表时态的“了”转换为“w as”。整个转换过程明显是在语法结构知识的指导下进行的。

四、结语经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语法结构在翻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最近几年来, 不少人提出淡化语法, 甚至有的人呼吁干脆取消语法在大学英语考试中的存在。这无疑走入了极端, 对于我们翻译学科的发展和翻译教育的延续, 都是有着不可低估的伤害的。是的, 不可向学八股文那样过分的拘泥与语法形式, 但是我们必须把语法结构知识教育和研究还原到应有的高度。我们不仅需要给予英语语法足够的重视, 对于汉语语法也要一视同仁。这样, 或许连续几年来,“韩素音青年翻译奖”中的特等奖一等奖出现空缺的现象就可以有所改进了。

【文章来源】/article/65/3189.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语法结构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汉语双音节比喻词 语法结构 词义获得机制

1.前言

语词的繁衍归根于人类的认知活动。人们总是从已知事物出发来认识未知事物,以相似点为纽带,借用已知事物的名称指代新事物。反映到语词上,这样通过比喻得到的词往往被叫做比喻词。举例来说,“担子”原本表示“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是农业生产中的生活用具。“重量大”这个相似点激发了人们的类比联想,于是借用这个词表示抽象的意义:“担负的责任”。

关于比喻词的定义与分类,前人多有论述。有些学者沿用修辞学概念,将比喻词看作比喻,分为明喻型、隐喻型和借喻型(应雨田,1993;史锡尧,1996;杨振兰,1996)。有些学者从语义学角度对比喻词进行定义和分类,如张培成(2000)分为形式比喻词、意义比喻词、形式意义比喻词和限制比喻词。有些学者根据语素位置进行分类,如刘兰民(2001)分为前比喻式、后比喻式、前后比喻式、整体比喻式和中比喻式。

这些比喻词的定义、分类均是广义的。比喻词还有狭义的定义,即本身只包含喻体,整体带有比喻义的词,相当于上述三种分类提法中的隐喻型比喻词、意义比喻词和整体比喻词。本文对“比喻词”采用狭义的界定,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双音节比喻词进行定量与定形结合的分析。

2.双音节比喻词的语法关系类型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以不同释义方式标注的双音节比喻词共有926个。按比喻词的整体语法功能来看,其中名词527个,动词354个,形容词43个,数量词2个(千斤、第一)。

2.1双音节名词性比喻词的语法关系类型

经统计,《现代汉语词典》(2005)中的名词性比喻词共527个,多为体词性向心结构,包括偏正式、并列式、补充式、词根加词缀式、转化词类构词、专有名词、外来词等。

2.1.1偏正式

共314条,占所有名词性比喻词的59.6%。可细分为:

(1)形容词性语素+名词性语素,共123条。如同调、怪圈。

(2)名词性语素+名词性语素,共149条。如风势、病根。

(3)动词性语素+名词性语素,共43条。如经纶、钓饵。

(4)数量词性语素+名词性语素,共8条。如两级、九鼎。

2.1.2并列式

共171条,占所有名词性比喻词的32.4%。可细分为:

(1)同义语素互文构词。

这一类词的两个语素意思完全相同。如藩篱、雷霆。

同义语素连缀成复合词,起先并无定序,曾经有过两种形式并存的现象。然而,这样的现象一般不会长久,或者其中一个词义发生变化,或者一个由于使用频率低而被淘汰。也有依然保存于现代汉语中的,如架构和构架。

(2)反义语素构词。

此处的“反义”概念参考石安石的标准,并列式名词性比喻词均属于互补对立关系,意味着就两个语素A和B而言,否定A即肯定B,否定B即肯定A。又可细分为:

①反对关系。如甘苦、雌雄。这类词中语素一般为形容词性,并列成词时表示语素所摹状的两种相反对立的状态或事件。其词义有时会表现为偏指某一方,如“甘苦”偏指苦。

②依存关系。具有依存关系的语素除了逻辑上的对立之外,两者的存在以对方为前提,如本末。

③时空上的相向关系。复合词的两个语素在时间、空间上相互对立。这类词的词义可能合取其语素的意义,表示一定的范围,如天地;也可能通过两个语素的对立来表示抽象的差距,如天壤、天渊。

④不相容关系。具有不相容关系的语素并列,往往由具体的对立物引申为任何对立物,如冰炭、水火。

(3)同类语素并列。

这类词的两个名词性语素虽表示不同的事物,但具有共同的特征。并列时,其共同特征得到突出,构成了意义一致的比喻义。如粪土、龟鉴。

(4)种属关系构词。

这类词前后两个语素之间具有种属关系。往往前语素为属,后语素为种,是前语素的义类范围。这类词的前语素往往可以表示词整体的意思,只是为了凑足音节等原因而加上后语素。如烽火、蠹虫。

2.1.3补充式

名词性语素加量词性语素。这类词的意义以前语素为主,后语素只起补充作用。如诗篇、涓滴。

2.1.4词根加词缀式

词根语素加词缀语素构成的派生词。如钉子、担子、关子、架子、骨头等。

2.1.5转化词类型

这类词按本义或字面意义理解,属于谓词性结构,然而当其表示比喻义时表示体词性的指称意义。包括:

(1)两个动词性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如【摆设】①摆设的东西(多指供欣赏的艺术品);②比喻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汉语中有这样一类词,其动作性的本义,往往容易引申为动作的对象或结果,从而形成兼类。“摆”和“设”这两个语素原本并不具备这样的引申义,当它们构成并列关系的复合词时,动作性意义弱化,指称性意义增强,引申为动作的对象。

(2)陈述式,如连理。

(3)述宾式,如指南。

2.1.6其他

还有一些词的生成途径有所不同,包括专有名词,如长城;外来词,如菩萨;人名,如伯乐,等等。

2.2双音节动词性比喻词的语法关系类型

《现代汉语词典》(2005)中动词性比喻词共354个,多为谓词性向心结构,包括支配式、并列式、偏正式、补充式、转化词类构词、外来词等。

2.2.1支配式

共212条,占所有动词性比喻词的59.9%。绝大部分为动词性语素+名词性语素,如接榫、联姻;也有一些动词性语素+动词性语素构成的比喻词,如挨宰、作呕。

2.2.2并列式

共83条,占所有动词性比喻词的23.4%。具体可细分为:

(1)同义语素互文构词。两个语素意义完全相同。如咀嚼、。

(2)反义语素构词。两个语素表示的活动方向或进程呈逆反关系。如漂泊、沉浮。

(3)同类语素并列。既有表示同时发生的动作行为的,如压榨;也有表示完成同一件事先后施行的两个行为,后一个行为是前一个的接续或目的,如堆砌。

2.2.3偏正式

共34条,占所有动词性比喻词的9.6%。如蚕食、雪藏。

2.2.4陈述式

共8条,如响应、肢解;补充式有5条,如浸透、抹黑。

2.2.5转化词类型

这类词按本义或字面意义理解,属于体词性结构,然而当其表示比喻义时表示谓词性的指称意义。包括:

名词性语素的并列式,如权衡。

形容词性语素+名词性语素构成的偏正式,如蝉蜕。

2.2.6其他

动词性比喻词中也有外来词,如克隆、超生。

2.3双音节形容词性比喻词的语法关系类型

其中很大一部分词的字面意义或本义是名词或动词性的,语法结构类型多为词类转化。43个比喻词中,按字面意义或本义理解为名词性结构的16个,为动词性结构的10个,共占总数的60.5%。

2.3.1按字面意义理解为名词性结构

包括:偏正式,如安澜、老牌、连环、裙带、双料、铁杆、草鸡、朝阳;并列式,如机械、锦绣;种属关系构词如灰色。

2.3.2按字面意义理解为动词性结构

包括:偏正式,如过热、近视;支配式,如靠边、刻骨、烫手;并列式,如漂浮;陈述式,如荣华、牙碜。

2.3.3按字面意义理解为形容词性结构

包括:并列式,如疯狂、黑暗、麻木、茂盛、辛辣;偏正式,如并茂。

3.双音节比喻词的词义获得机制

3.1比喻新造词和比喻扩展词的区分

词的比喻义与比喻词是不同的两个问题。周荐(1993)指出:“比喻词语和词语的比喻义是不同质的现象,前者属词汇问题,后者属语义问题;两者一般也不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我们必须将两者区别对待。

肖模艳(2008)将比喻词区分为比喻新造词语和比喻扩展词语。比喻新造词语指人们通过隐喻认知对现有的词或词素进行重新组合,形成的新词新语。比喻扩展词语指就已有语词通过比喻手段扩展义项。比喻扩展词具有比喻义,即词原有某义,后因比喻而新衍生出的意义。其界定为我们在构词框架内研究比喻义提供了一种可能途径。

肖文给出了区别比喻新造词语的五种方式:(1)事实上不存在的事物或现象,这样的词一般只是为了比喻说明而产生,如鬼胎;(2)原为句法成分,后来凝固成词,如蚕食;(3)化用古代典故、诗文而成的词,如“乔迁”出自《诗经・小雅》;(4)对古代成语简缩而成的词,如续貂;(5)需要查找词源加以确定的词,如粹器。我们对(1)有不同的看法。

在古代,一些现象虽然事实上并不存在,然而由于宗教、迷信等思想的影响,人们在使用时并不能意识到其虚幻性,而常常使用其字面体现的指称意义。与不存在的事物现象相关联的词并不一定就是新造的。如【见鬼】①比喻离奇古怪;②指死亡或毁灭。

《庄子・达生》:桓公田於泽,管仲御,见鬼焉。

桓公看见鬼而管仲未见,桓公因此而得病。皇子告敖认为桓公得的乃是心病,并不真的因为见鬼的缘故。这里的“见鬼”并没有表示“离奇古怪”的比喻义,而确实就是“看见鬼”的字面意义。

因而,我们主张,将肖文提出的方式(1)并入方式(5)中,即“采用查找词源的方式,验证其并不具有本义”。这也是我们判断比喻新造词和比喻扩展词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对926个双音节比喻词的词源学意义上的考察,我们分析出70个比喻新造词:

冰炭、覆辙、肝肠、瓜葛、龟鉴、鬼胎、黑窝、喉舌、坏水、祸水、救星、涓埃、口碑、绿肺、鸾俦、媚骨、谜团、魔掌、魔爪、墨鸦、青紫、蛇足、书虫、铁拳、头筹、涂炭、纤毫、小鞋、银弹、银鹰、鱼雁、渊薮、渊源、尘芥、唇舌、智囊、布网、顶缸、堵嘴、揩油、离辙、喷粪、青睐、退坡、崴泥、续貂、彻骨、宰人、折桂、并茂、刻骨、病魔、宦海、火龙、法网、商海、网海、题海、铁律、铁则、愁云、战云、龟缩、鹊起、兔脱、鼠窜、云散、蚕食、瓦解、鲸吞

这些词大多从出现时起就伴随着比喻。它们的本义并不存在,因而也就无所谓比喻义。它们的词义获得方式各异,有些由典故得来,有些是古代句法结构造词得来,并不具有统一的规律。况且这一类词相对而言数量较少。因而,我们重点分析比喻扩展词的词义获得机制。

3.2双音节比喻扩展词的语义成分分析

比喻连接的两类事物的关系其实是两个不同语义场之间的关系。人们通过比喻,借用已知事物的名称指代新事物,其中的纽带即两者之间的相似点。要想弄清楚从本义到比喻义的引申过程,必须从语义成分分析下手。

我们借鉴施春宏(2003)提出的{描述性语义成分+关涉性语义成分}语义框架。关涉性成分是描述性成分所关涉的对象,描述性成分是关涉性成分所必要的修饰。如【暗箭】①暗中射出的箭;②比喻暗中伤人的行为或诡计。其中“箭”和“行为或诡计”是关涉性成分,“暗”是描述性语义成分。

我们用D代指描述性语义成分,用R代指关涉性语义成分,则这个语义框架可以符号化为:{D+R}。施春宏(2003)指出,两者的语义关系有以下四种形式:

(1)字面上同时较显著地显现两者。语义框架为{D+R},如敝屣。

(2)词语字面上没有明确的关涉性语义成分,而主要显现描述性语义成分,关涉性语义成分实际蕴含其中而为交际所默认。语义框架为{D(+R)},如并茂。

(3)通过词语内各字的特定表现显现描述性语义特征。语义框架为{(D+)R},如把柄。

(4)通过社会交际赋予关涉对象特定的含义并凝定而成描述性语义成分。语义框架为{(D+)R}。与3类来源不同,一般为专有名词和特定社会内涵的词,如阿斗、长城。

分析偏正式结构时,我们发现有这样一类形式,其似乎同时出现关涉性和描述性语义成分,但其前语素强调的特征与连接比喻两端事物的相似点并不一致。如【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时间非常短促的事物。

“露”泛化为一般事物,然而“朝”并不就是描述性语义成分。只有整体理解“朝露”时,才能意识到“非常短促”这一描述性成分的存在。因此,我们认为还应增加一类:(5)字面上只显著地显现关涉性语义成分,描述性语义成分蕴含在整体形象之中。语义框架为:{(D)+(R)}。

利用此语义框架,我们对筛选出的比喻扩展词进行分类。为了数据的直观简洁,我只分析占比喻扩展词绝大部分的几类。由于第4种框架一般与专有名词、人名等对应,我们不作分析。得到如下表格:

(1)名词性偏正式比喻扩展词呈现两种语义关系,即{D+R}、{(D)+(R)}。形素加名素,如热气、寒窗;名素加名素,如王牌、秋毫;动素加名素,如逃兵、剪影。

【王牌】桥牌等游戏中最强的牌,比喻最强有力的人物、手段等。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比喻微小的事物。

“牌”和“毫”都是关涉性对象。王牌的“王”是描述性语义成分。“王牌”的语义衍化过程可以表述为:最强的牌最强的人物、手段最强有力的人物、手段。两种语义成分在本义和比喻义中的关系没有发生变化,是{D+R}。然而,秋毫的“秋”无法成为比喻两端的桥梁。“微小”的含义不是从“秋”这个语义成分得到的,而是从“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这个意义整体中引申抽取而来。这里偏正式结构中前语素强调特征与连接比喻两端事物的相似点并不一致,是{(D)+(R)}。

(2)名词性和动词性并列式比喻扩展词呈现一致的语义关系,即{(D+)R}。

两个语素为同义或同类并列时,共同特征得到强化。如【粪土】粪便和泥土,比喻不值钱的东西。“粪”和“土”均为关涉对象,具有一致的特征“没有价值”。两者并列,描述性语义特征“不值钱”得到强化。

两个语素为反义或相对关系时,如【本末】①树的下部和上部,东西的底部和顶部,比喻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②比喻主要的与次要的。“本末”中“本”和“末”在同一个整体中相互依存,其意义发生迁移扩展到抽象的事物,这是两者关系在起作用。

(3)动词性支配式比喻扩展词呈现三种语义关系:{D+R}、{(D)+(R)}、{D(+R)}。

{D+R},如【跌跤】①摔跟头;②比喻犯错误或受挫折。“跤”是关涉对象,虚化为抽象的“错误”和“挫折”。“跌”是陈述性成分,从“跌”到“犯、受”,基础意义没有根本性变化,是受所指对象语义搭配的制约而作了相应调整,变得更加虚化。

{(D)+(R)},如【逼命】①指用暴力威胁人;②比喻催促得十分紧急,使人感到紧张。两个动作状态之间的类比,此处的关涉对象是“逼”,强调“催促”意。描写性语义特征则蕴含于“逼命”这个词的整体形象状态之中。

{D(+R)},如【回潮】①已经晒干或烤干的东西又变湿;②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旧事物、旧习惯、旧思想等重新出现。以“变湿”类比“重新出现”,其字面意义整体显现为陈述性成分,关涉性语义成分没有出现,蕴含于其中。

以上比喻义生成的五类途径具有共同的特点:词义的变化就是词义结构中两个不同性质的语义成分发生互动,而在整个变动过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性质和地位)相对不变。在此基础上,施春宏(2003)提出了词义衍化过程假设:在词义框架中,词义衍化开始是关涉性语义成分发生迁移,描述性语义成分随之发生调试性变化。

参考文献:

[1]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语法结构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作格结构现代汉语语法辨析

现代汉语的传统语法中,常常将这种类型的句子,如“水开了,工作完成了”看做是“无标记被动句”,而这种观点仅仅是对语义考虑,而不考虑句法。准确地说,这类句式应该被称作为“作格结构”,在转换生成语法时,我们再研究作格结构,往往具有较强的优势。本文以“特征核查”作为手段,从最新的“最简方案”理论出发,可从全新的角度解释现代汉语作格结构的语法生成。

一、现代汉语的作格结构和“无标记被动句”辨析

在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句子,诸如:

(1)作业完成了。

(2)门开了。

(3)被子淋湿了。

(4)雪融化了。

(5)玻璃打碎了。

以上这些句型,从表面上看,这种结构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被动结构。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的主语都是客体或受事,都代表一种被动的意味,仅仅是“被”字没有出现在句子中而已。因此这些句子被一些学者看做是被动句,并被视为“没有标示的被动句”或者是“没有被字的被动式”,但对句式的同一性,判定的依据仅仅是从语义出发,并不是恰当的。首先,作为被字句,都有主动的对应形式,如:

(6)日本人炸了那座桥。

(7)那座桥被日本人炸了。

(8)妈妈打了小明。

(9)小明被妈妈打了。

如果说做为一种显性标记,“被”代表着被动,那么在例(1)~(5)中,有的句子并没有被动句形式与之对应,有的句子中不能插入“被”,有的却可以插入“被”,并有着与之对应的变换句,如:被子被淋湿了;玻璃被打碎了;作业被完成了”。这种现象只能从“被动”的语义出发,而不是仅仅考虑句子的句法,这样才能做出正确和合理的解释。

在(1)~(5)中,句型的结构并不是被动结构,而属于汉语的作格结构,本文从转换生成语法的角度出发,初步探讨这类结构的语法生成。

二、现代汉语的作格理论研究

作格结构是和非作格结构相对的一种概念,又称非宾格结构。1978年,Perlmutter将不及物动词分为两类,即非作格动词和非宾格动词。从传统意义上,非作格动词也叫不及物动词。深层结构中外部论元是其主语,而深层结构中的内部论元是其非宾格动词的唯一论元。1981年,Buriz吸收了这一研究成果,并通过进一步转换,而生成语法的管辖约束理论,由此Burizo定律诞生,这个理论的基本内容为:动词不能对主语位置的题元角色进行指派,也不能赋格给其内部论元,反之亦然。用公式可做如下表示:外部题元角色宾语格位。这个定律的运用,可分离出不及物动词的作格动词。显然,可通过句法推导,将非宾格结构的显性主语由论元位置上升为外部元位置。

自从提出了Burizo定律之后,一直争论不断。因为格理论和题元理论归属的理论要件不同,若混在一起,必然会有很多问题产生。同时在一些语言中,语言学家还找到了与该规律相违背的例子。但后期通过研究证实,将格(Case)的等级要素和投射条件(EPP)进行扩充,会造成Burizo定律出现这种现象。

针对汉语的作格动词,如何才能进行正确地确认呢?2006年,曾立英以作格动词的进入句式为立足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鉴定标准,对汉语作格动词进行鉴定,这个标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动词中是否具有“NP2+V”和“NP1+V+NP2”等同义句式的转换;

(2)在“NP+自己+V了”的修饰中,是否有动词出现;

(3)在“使+NP+V”的句式中,是否有动词出现;

1994年,Rappaport和Levin提出,以语义和词汇为出发点,对“及物化”及“致使化”两个不同句法和词汇层面的操作进行考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帮助我们对汉语中的作格结构进行鉴别。

根据动词的含义,2006年,曾立英将作格动词分为四类:

(1)对状态变化进行表述的动词,如:改革、改善、改进、改变等;

(2)对心理状态变化进行表述的作格动词,如感动、感慨、震动、震惊等;

(3)作格动词兼有形容词功能,如:稳定、破坏、方便、繁荣等;

(4)能够对自身变化做出反应的作格动词,如:暴露、化、开、关等;

三、现代汉语作格结构语法研究

分析上述几个人的观点能够看出。曾立英所提出作格动词可进入“致使替”,及物性是其最基本的用法,由动词构成的及物句可对由外部致因所引发的事件进行表达。下面的一组例子就是“致使替”的对子:

(1)门开了。

(2)小明开了门。

在这对句子中,例(1)是作格句,而例(2)是及物句,表明致使性事件的发生。

在国际语言学上,目前的一种主流理论就是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它对研究作格现象,优势非常强。可从该理论的“最简方案”为立足点,合理解释汉语中的作格现象。通常观点为:在作格的句法上,由功能语类Pr引入外部致因论元,是事件句法表达最上层的构成部分。由动词V和内部论元构成了表达事件状态或结果的部分,并由一个轻动词v*联系上下两层。在事件语义上,v*可对“致使”的涵义进行表达。这样在逻辑结构上,能够被分辨出来,如例(2)。但这些动词只能对事件中状态改变的结构进行表达,其不及物动词的对应形式,只是一种最下层结构,由动词V和内部论元构成,如例(1)。

利用作格句、及物句和“致使替”的生成推导,对内部论元活动范围的划定,应以v*为界,协约操作在及物句中在v*层实现,经过核查内部论元的格特征后,即在[Spec v*]位置被冻结,所以这个范围限定了狭义句法运算的第一个语段。而作格结构中,没有v*存在,所以无法核查Pr层的内部论元的格特征,它所处的状态依然活跃,此特征的核查需要在Pr层语段进行,因此在推倒形式上,两种句型差别非常明显。

四、结语

本文首先简单地介绍了作格概念,同时指出了现代汉语中作格结构和“无标记被动句”的区别,并进一步对现代汉语作格的语法结构进行了研究。关于现代汉语的存现动词句能否被看做是作格结构,目前学术界中众说纷纭,看法不一,还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和探索,本文对现代汉语作格结构语法进行研究,旨在对今后关于汉语语法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探宙.作格动词带宾语现象[J].中国语文,2009(02):110-119.

[2]王全智,徐健.念的延伸及其解释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01):55-59.

[3]赵霞.构及其概念框架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6):10-13.

[4]秦德娟,袁毅敏.析法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136-139.

[5]曾立英.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7(04):424-432.

[6]曾立英,杨小卫.“作格”角度谈主语系统的选择[J].汉语学报,2005(04).

[7]邓思颖.作格化和汉语被动句[J].中国语文,2004(04):291-301.

语法结构范文第5篇

关键词:A+着 语义 句法 动态性

“形容词+着”是现代汉语中不太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由形容词和动态结构助词“着”组合而成的一种语法结构,为叙述方便,将其简称为“A+着”结构。对“A+着”结构作单篇整体研究的文献不多,主要零散地分布在有关现代汉语形容词时体研究的文献中。而有关形容词时体的研究又多附丽于动词体的研究之中,亦呈零散的态势。代表性的人物有黎锦熙、吕叔湘、王力、赵元任、熙等一些大家。主要关注两个问题:1.“形容词+动态助词”结构中形容词的类属;2.形容词体标记的确定。本文拟对“形容词+着”作一整体剖析,对其句法语义特征作详细的描写并给出相关解释。

一、“着”及持续体的句法形式

“着”是持续体的标记,一般认为它是动词的一个语法范畴,只能用在持续动词后边,表动作正在进行,成为持续性动词与瞬间动词的标记。其实,不仅动词可以有体形式,部分形容词亦可以有体表现。《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对“体”作了如下解释:体的范畴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过程,即: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泛指全过程或特指开始或结束,多次发生或一次发生,时断时续或瞬息即止等。在现代汉语中,典型的体标记主要有三个:完成体“了”、经历体“过”、持续体“着”。就表达的体意义而言,“了、过”是点结构体标记,着眼于时点,表明动作、性状已经实现。“着”是续段结构体标记,着眼于时段,表明动作、性状在变化过程中,它反映的是对事件构成持续段的观察,不反映事件的起始,不反映事件的终结,也不反映事件的整体。由“着”和形容词构成的句法格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1.A+着

在形容词后加“着”,不再跟其它成分。如:

衣服还湿着 饭还热着(没凉) 在家里闲着 耳朵竖着 天还阴着 这事一直在他心里憋闷着 我还饱着,不太想吃饭

2.A+着+NP

在“A+着”结构后加名词或名词短语。如:

红着脸 厚着脸皮 竖着耳朵 歪着脑袋 斜着眼 阴着脸

凶着脸 硬着头皮 哑着嗓子 秃着头 铁青着脸

白着一张脸 空着一个座儿 家里闲着一台电脑

流行着这样一句话 活跃着一支小分队

3.A+着+VP

在“A+着”结构后加动词或动词短语

急着出门 愁着嫁人 忙着做饭

4.A+着+点儿 别+A+着 A+着+呢(啊)

在A着前后加副词或语气词

机灵着点儿 小心着点儿 精神着点儿

别凉着 别烫着手 别冤着好人

远着呢 沉着呢 懒着呢

在以上所举的“A+着”的四种结构中,除了1.4或者表示命令、祈求,或者表示强调,持续性特征不明显外,其他三种结构中的表性状的静态形容词A由于附着了持续体标记“着”都具有了动态性、变化性及持续性。现代汉语中,名词表示事物,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形容词表事物的性质,状态。一般而言,事物的某种性状一旦达成,便具有了静态性和均质性。如事物的大小、新旧、颜色的黑白。它们只有程度性而无空间性和时间性,现代汉语对这种性状一般用性质形容词的零形式来表达。其实,事物的动态与静态都是相对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事物达成的某种性状即使存在,也是暂时的,仍具有不稳定性和时间上的异质性。现代汉语对这种变化性状一般用“A+动态助词”来表达,其中“着”是用来凸显事物状态“动态持续”的。例如:

①a.她上了车,继续吃冰棍。冰棍在她嘴里久久不出来,一出来就小掉很多。如此一次次地小着,甚至完全消失。

b.这花虽然小,却开得满山遍野都是。

②a.904的老板娘胖着身子在老冯前面走,那花衬衣就随风飘起来,老冯看花了眼,以为是自己的女人在前面走。

b.他很胖,只好侧着身子从门里挤出来。

语法学界早就有了对形容词表动态性的认识。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文语法》中指出:诸如“黄了,天气也凉了。”、“孩子大了,今年要请一个先生。”、“你的胡子却也白了许多。”中的“黄”、“凉”、“大”、“白”,由于其后添附了动态助词“了”,“这就证明:它们不但在句法结构上是动性,便在实质的意义上,也含有迁变流转的动态了”[1]。王力的有关形容词的论述中,认为“形容词最不适宜作叙述词,在这一点上,它和动词是恰恰相反的。凡形容词用为叙述词的时候,往往是靠‘了’字或‘着’字的力量。”,“而且形容词一旦带上这些词,就表示动态性的”[2]。邢福义认为“形容词的动态化是指形容词带上了某种表示性状变化的成分,具有一定的动态,但并未完全转化为动词。这是形容词在性质上向动词临时转移的现象。”,“动态化的条件,总归起来说,就是形容词作谓语时前后出现了常在动词前后出现的语言因素。”[3]因此,“着”作为表动态持续状态的典型的体标记形式,与形容词组成“A+着”句法结构后具有明显的动态性。该结构正是形容词动态化的诱因。而且,“形容词+体标记”和“动词+体标记”又有所不同。张国宪认为:“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体标记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是在动词短语的环境中语法化的结果。形容词的体没有经历过这种演化的过程,而是将语法化到一定程度的体标记由动词后面直接‘移植’于形容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