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战争本能

战争本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战争本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战争本能

战争本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理论价值;实践价值

一、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 概念界定。

“民办高校”这一概念出现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当时这一提法主要是相对于公立高校而言。究其根源,这类学校在我国古代被称为“私学”,到了近现代则被称作“民办高校”、“私立教育”等,主要是指与公立高校相对的、非政府主办的高等学校。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外一般将这类高校称为“私立高校”。在日本,私立高校指的是除了国家设立的国立高校以及地方政府设立的公立高校以外的、由学校法人来设立的高校。本文将其称为“民办高校”。

政府职能,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就是政府组织的职责和功能。在法治国家,政府职能指的是政府依法应当行使的职责以及所具有的功能。而本文中所提及的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应该说政府要为民办高校创建适宜的发展环境、提供制度支持等,而不是用行政干预的手段直接控制民办高校的发展,即政府在其中的角色是服务型政府,

在以上概念的基础上,本文拟对日本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进行研究,并针对我国民办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问题提出可借鉴和参考之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近年来针对日本民办高校的研究很多,但总体来看角度较为分散。陈永明(1996)对日本民办高校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胡建华(2001)对日本民办高校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概括:日本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资助政策、日本政府通过立法管理民办高校、民办高校的学科特点是以文科为主等,最后归纳出了对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启示;马凌波(2000)则认为日本政府的政策扶持是日本民办高校发展的首要前提,政府的经费资助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健全的法制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可靠保障;阙海宝(2005)从经费筹措的角度对日本民办高校的运营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启示;王金瑶(2003)通过对日本民办高校资金来源的分析,得出了其资金支撑所具有的特点。

国外对日本民办高校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日本著名教育家天城勋(1982)认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是日本民办高校扩大办学规模和放宽认可基准;小林哲也(1981)则系统地梳理了日本教育的简史、国民教育原则和制度以及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同时还对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经费问题进行了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尽管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日本民办高校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成果,但总体来看研究的角度较为分散,很多还只是停留在概括特点的层面上。而对于在日本民办高校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日本政府,还缺乏深入的、详细的、多角度的剖析。

二、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理论价值。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断深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问题越来越突显出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另一方面,虽然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不尽相同,但日本无疑是民办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事实上,如今日本民办高校的数量和在校学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日本大学总数和在校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也就是说,在规模和数量上,日本的民办高校已经远远超过了公办高校,撑起了日本高等教育的大半个天空。其中,代表日本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学校中也有很多是民办高校。可以说,日本民办高校不但为日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因而研究日本的民办高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

在日本民办高校发展的过程中,日本政府通过立法手段、经济手段和评估手段等方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达到了即确保民办高校的公共性,又不损害其自主性,有效地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目的。

本文的研究能够从理论层面,针对日本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问题,对日本政府在通过完善民办高校立法保证民办高校的发展、通过财政资助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通过建设学校法人制度维持民办高校优势,以及通过完善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监控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详细梳理和深入分析,对日本政府在民办高校发展中的定位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与总结。

2. 实践意义。

在我国,高等教育一直都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的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因此高等教育得到了国家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今,大众化、市场化、国际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为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数量,大众化要求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进入到高等教育中来;市场化要求政府以服务意识为高等教育提供便利,即放开严格苛刻的行政干预,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公立、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为了应对全球化的竞争,国际化则要求政府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大力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转变其对高等学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管理职能。但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放开对民办高校的管理,任其自由发展。实际上,在我国的经济转型时期,政府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

本文旨在对日本民办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定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对于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我国民办高校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民办高校发展中日本政府职能的定位分析

1. 日本政府怎样完善民办高校立法。

二战之后的几十年来,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完善民办高校的立法。日本政府于1949年制定了新的《私立学校法》,接着又于957年制定了《关于给予私立大学研究设置国家补助的法律》,于1970年制定了《日本私学振兴财团法》并于1997年将其修订为《日本私立学校振兴共济事业团法》、于1975年制定了《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等有关私立学校的法律。文部省也根据《私立学校法》于1950年颁布了《私立学校法施行令》和《私立学校法施行规则》,并进行了多次修订。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战后日本民办高校教育法规体系,政府依法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2. 日本政府怎样对民办高校给予财政资助。

进入上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大规模、制度化地资助民办高校。二战后,日本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教育民主化改革,民办高校公益性机构的地位因而得到了法律上的承认,终于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时期;同时,战后日本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日本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强烈的人才需求,这也为日本的民办高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当时日本民办高校的经费与如今的我国一样,主要来源于民间资本,基本依靠学费的收入。而国立和公立高校,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拨款,所以在办学条件上,民办高校一般都逊色于国立和公立高校。

而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弥补经费短缺的途径是大幅度提高学费和入学率,于是,民办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但是,这种直接的做法一方面解决了一定程度的经费问题,另一方面也使自身陷入了经费危机和质量危机。不久,日本社会就因学费昂贵而不断爆发学生运动,使政府不得不出面对民办高校进行经费的资助,以减轻学生的学费负担,进而保证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这是日本政府资助民办高等学校的根本原因。

日本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资助,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民办高校的经费危机,同时也维护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公共性。从那时起,日本历届政府都把公助私学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已经形成了一套包括政府补助金、长期低息贷款、税收优惠政策、对民办高校学生的资助及对民办学校学生家长的优惠政策等在内的成熟完善的资助体系。

3. 日本政府怎样在民办高校建设学校法人制度。

(1)设立学校法人及其他的管理机构。日本《私立学校法》规定:学校法人是指根据本法的规定,以设置学校为目的而设立的法人。学校法人需要在民办高校设立理事会和评议会。其中理事会由5人以上组成,理事长从理事中选任,总揽学校法人的内部事务。评议会则由10-20人组成,从以下三类人中选任:有捐资行为的学校教职员、该校毕业生以及其他有捐资行为的人,并由他们对学校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和表决。除理事和评议员外,还设有两名以上的监事,监事的主要职责在于监查学校法人的财产状况及理事的工作情况。

(2)明确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管理权限。日本对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实行中央和地方对口管理体制。民办高校的法人均归属文部大臣管理,文部省高等教育局私学部是对其进行管理的职能部门。在中央层面,日本在文部省附设大学设置与学校法人审议会,在地方层面,日本在各都道府县附设民办高校审议会,以此来做为文部大臣与都道府县知事管理民办高校的咨询机构,其人员主要由民办高校校长和社会贤达组成。这种审议会既有权威性,又有审定权,能够制约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行为。

4. 日本政府怎样完善民办高等教育评价及监控体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开启了高校的评价时代。如前所述,为了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日本政府于1989年成立了大学审议会。大学审议会于1991年发表了《关于改善大学教育》的报告,该报告明确提出了建立日本民办高校评价体系的问题,阐述了建立民办高校自我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同年,文部省对将高校设置的基准大纲化,对《大学设置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将一些诸如课程设置等原属于政府的权力下放给民办高校,允许高校依据社会实际需要和自身的条件在课程与教学上进行改革。政府权力的下放使民办高校拥有了更大的办学自,并使政府加强对民办高校的宏观,同时从具体的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与此同时,文部省要求各民办高校建立自我评价机制以保证教育质量得到持续的监控。这种建立民办高校自我评价机制的努力,其目的是防止因为权力下放而造成教育质量滑坡,实际上是政府对加强民办高校办学自治权的一种补充措施。

四、对我国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问题的借鉴之处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其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何解决民办高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促使其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已成为民办高校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日本民办高校的发展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为了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要完善法规体系,加快法规建设。民办高校的发展及其所面临的问题应通过国家立法进行规范,为了使民办高校稳定、健康地发展,国家应通过卓有成效的立法,把既定的发展民办高校的方针确定下来,保障学校及办学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办学行为,从而使我国民办高校办学的社会环境更加理想。其次,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仍显狭窄,应想方设法拓宽其经费筹措渠道。充裕的经费是保证高校教育质量的物质前提,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的经费主要依赖于收取高额的学费。但收费过高不但影响了较低收入人群的子女入学,过分单一的经费渠道也会制约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最后,加强宏观管理,促进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保证民办高校的质量,政府应对民办高校的设置和发展做出统筹规划。与此同时,民办高校自身也应努力提高质量,打造教育名牌,办出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董丽敏.中日私立高等教育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04,(2).

[2]汪芳.日本私立高校经费来源及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2,(1).

[3]鲍健强.日本私立大学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4]史亚杰.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战争本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式;本质;功能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1―0174―04

植根于社会与人的发展诉求之中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既是对现代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现实回应,也为现代社会和人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能之路,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如概念、本质、功能、价值、目标、内容、方法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体制的贯彻落实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其活动的方式、本质、功能和价值又必然会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式、本质、功能和价值的发展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有认识并积极适应这种发展,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式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活动的方式应从单子式主体向交互式主体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活动方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式。

从人的活动的视角来看,由于人们有更好地生存并发展自己的需要,尤其是有德行修养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刚好能满足人的这种需要,于是就成为人们发展自己,尤其是发展思想品德的一种重要方式。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本身的一个业已形成的、特有的生存发展方式”“是人们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的需要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德育功能之所以能够展现和实现,根本在于人有德行修养的需求”。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社会主导的思想道德文化为共同的活动客体结成了“主体一客体一主体”的交互式主体关系,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情感的交流互动,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构建活动的动力系统、导向系统和调控系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引导受教育者吸纳、认同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发展由自发状态转变为自觉的思想品德构建活动。而且,当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目标完成后,教育者也能够得到更多的教育知识和经验,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价值与意义也能有更深的理解。因此,对教师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思想品德构建的活动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在与社会主导的思想道德文化相互作用中不断构建其精神世界和价值生活的过程,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将外在的思想道德文化、社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自身思想品德发展并创造新的思想道德文化的过程。

因此,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再也不能以单子式主体开展活动,而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和自己的一种生存和活动方式,在按一定方式形成的教育共同体中与学生进行合作、沟通、交流、对话、竞赛等交往教育实践,关注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并促进自身的发展。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任何单一的主体观都可能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主体一客体”的模式中,使本应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成一种“工艺性”的工作流程而产生机械化模式倾向。为什么以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受欢迎,实效性不佳,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往往把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只知道“我打你通”式地单向灌输,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

二、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活动的本质应从工具性向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活动本质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决定。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意识形态的宣扬满足了阶级统治的需要而成为工具。在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具有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认为,“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也就是说,统治阶级为了确保本阶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就要像支配物质生产资料一样,支配精神生产资料,也就是发展与一定经济基础相适应并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其中包括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机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出于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统治地位的需要,任何阶级社会都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然而,我们并不能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了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具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的政治功能就认为它的本质只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满足人的需要,促进或实现人的发展与完善才是最根本的事情。这种以人为目的,为人的发展和完善服务的内在价值,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所在。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为阶级、为社会服务的一面,也应该看到它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有其“建设人自身”的根本属性。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属人性,以及它对人实行精神引导,促进人的发展,才使其具有根本目的性。也就是说,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既需要考察其满足阶级与社会需要的一面,更需要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去追求它的属人性,既要看到它的工具性本质,也应该看到其目的性本质。

表面上看,工具性与目的性是对立的,但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表现,在实质上,两者是统一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工具性是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的表现,目的性本身就包含有工具性的成分。两者的区分只不过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角度与层次不同而已,“相较而言,工具性是低层次的属性,目的性是其终极属性”。强调工具性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的意识形态、所表现的阶级实质,不会因为全球化、社会化的趋势而消失;而以人为本、建设人自身的目的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之使然,是其教育职能的深层应用,这不仅没有违背工具的效能,相反却使思想政治教育为阶级、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放置于目的性基础之上。工具性正因为有了目的性而有了发展的根基,目的性正因为有了工具性而有了社会的支撑。

综上所述,只有工具性(维护阶级统治需要)与目的性(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或忽视、淡化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可取的。

因此,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本质上是疏离社会生活,只是满足政治需要、服务政治要求的工具的“传声筒”、“社会代言人”角色,转而从“现实的个人”的需要出发,贴

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站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的高度,向受教育者宣讲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理论的宣讲者;同时也要以人为本,尊重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做他们健康成长的引导者。从“传声筒”角色向“宣讲者与引导者”角色的发展,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新要求。

三、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活动的功能和价值应从侧重社会功能、社会价值向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执行者,其活动的功能和价值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决定的。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定义,揭示了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和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

认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作为人与社会中介的教育,其基本功能在于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促进人的发展,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致性决定了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这两个功能和价值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教育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提高人的个体和群体的素质;教育为促进人的发展,就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使社会能提供人的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资源。

作为教育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人的思想品德的发展这两种基本功能和价值,而且两者是统一的。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为实现或维护统治阶级统治服务的同时,也对整个国家、社会的正常运转与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与精神引导,是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这基本上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即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时呈现出来的“维系社会生存、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管理”等功能和价值。的确,从‘‘社会哲学的视野来看,作为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并且在社会大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维持现存社会正常运转,支持社会良性运行的一个重要系统,其“服从和服务于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和“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地位是独立的和不可替代的。

另一方面,正如前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与目的性时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教育塑造社会的人、满足人的政治文化需要,固然有维护一个阶级政治统治的现实,但对人的发展与完善的推动才是其真正的目的所在。“提升人性、促进人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本质表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是价值主体的需要――人的政治社会化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属性――满足人的政治社会化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总和,是两者质的规定性联系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质的规定性的综合统一。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有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其目的性本质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引导个体思想和行为、激发个体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规范调控个体思想和行为等个体功能和个体价值。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只能是通过其个体功能来实现。“德育的个体主要表现为教育对象的品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最一般的意义和最直接的、个体的、本体的功能就在于人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是要通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来推动社会进步。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和价值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教育实践上,人们却总是更加侧重其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相对忽视了个体功能和个体价值。这种认识和实践上的片面性,必然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事实上,尽管侧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是历史地形成的,但历史也同样告诉我们,只有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相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能持久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

因此,无论是从理论要求来讲,还是从借鉴历史经验来讲,或是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来讲,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必须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的社会哲学范式中走出来,更加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和个体价值,实现角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以人为本,通过引导、规范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激发受教育者的精神动力。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涵盖了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和旨归。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实现其活动的方式从单子式主体向交互式主体发展,活动的本质从工具性向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发展,活动的功能和价值从侧重社会功能、社会价值向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发展,就是要与受教育者一起,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情感的交流互动,引导受教育者吸纳、认同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促进受教育者知、情、意、信、行均衡发展和思想品德自主建构。

[参考文献]

[1]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2,(12).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起源及本质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鲁洁,等,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战争本能范文第3篇

1、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2、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3、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4、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5、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6、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7、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8、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9、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10、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11、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12、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1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4、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15、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16、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17、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战争本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 自动写作

中图分类号:I561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97-01

一、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产生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而超现实主义的兴旺时期恰恰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即1919-1939年间。战争的浩劫使法国开始真正地与过去的“美妙时期”告别,政治上平稳安定,经济上繁荣发展。当相互厮杀代替了过去所谓的“博爱”,工业革命的硕果在战争中成为屠杀的工具,人们对科学进步产生了怀疑。战场上暴露出的任性的野蛮和残暴,颠覆了人类与死亡关系的传统观念和理性思考,而导致青年一代对固有的伦理道德产生极端叛逆的情绪。在这一氛围中产生了第一次超现实主义运动,它与传统的文流相对峙。超现实主义运动的领导者和中坚人物布勒东和阿拉贡等重要成员都经历了这次残酷的战争,这段经历让他们决心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思考现实,去进行艺术创作,超现实主义就应运而生。

二、布勒东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和象征主义主张诗歌仅仅由语言构成,诗歌讲究音乐美,不仅仅建立在灵感上的理论相反;布勒东认为诗歌的创作就是把脑子里涌现出来的东西迅速记下来,不需要进行筛选,而词语之间也不一定有所联系。特别是一个人处于睡意朦胧的时候所想到的诗句,所写下的诗句完全是自发的,是一种“偶然”,不受理性的控制,也不受主题的约束。就好像布勒东在《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说的:“我们的生活是在逻辑的控制下,它像在一只鸟的樊篱中越来越得不到自由……”布勒东重视诗的意境,主张挖掘人的“潜意识”并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他把一切理性的东西都看作是对精神和人的本能需要的束缚。因此在他的创作当中,那些“潜意识”领域的梦境,感觉都成为他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布勒东试图把想象和梦幻带到日常生活中,突破理性的桎梏,找到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在《警觉》里,他把意象写得支离破碎,句与句之间难以找到关联,但是我们还是发现通过意象的转换布勒东用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了他想表达的思想内涵。从逻辑的角度讲《爱之自由》也写得杂乱无章,字词之间,形象之间难以找到联系,完全是自由的结合。布勒东再一次向我们证明真正的文学不需要遣词造句,不需要冥思苦想,只需要灵感的喷涌而出,作家需要做的只是记录下闪现的灵感。在《爱之自由》里通过外部世界的明显对抗,表达出布勒东不愿意接受残酷的现实,希望通过超现实来与之进行决裂。而在读《爱之自由》的时候我们还发现,虽然诗是诗人无意识的创作,向人们展示了诗歌创作的偶然性,但是我们也在偶然中发现了必然。因为在这首超现实主义的爱情诗当中出现了28次“我的妻”,它就像音乐作品的副歌部分一样通过不断的重复得到强化,情感表达一次次加深,喷涌而出,使读者感受到直接又强大的感情力量。这种词句的重复是我们在超现实主义诗歌中经常看到的一种创作方法。

三、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分析

布勒东声称,超现实主义的意义在于重新发现了精神世界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超越现实的梦想的世界。试图在梦境中寻找灵感的自动写作,这其实就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无意识的自动喷涌。超现实主义理论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致力于挖掘人潜意识的力量,把人内心的情感直接呈现在现实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相融合进行文学诗歌创作。超现实主义早期的作品很多是体现爱、梦幻、人性的,这是一种欲望展现。在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阐述:“性本能和情节的角度可以演示人的心灵深处存在一个不为人所知的,也很少被开发的精力积蓄场所,人们通过绘画和写作将内心深处无方向、无约束的本能欲望加以表达。”①而这点也体现了超现实主义强调的“自动写作”,通过“做梦”进行诗歌创作,并借此探索人的内心机制和无意识空间的“真实世界”。

超现实主义诗歌是主张“自动写作”,通过梦幻这种最原始、最真实的力量去实现与“真我”的连接。超现实主义诗歌是超现实主义者面对战争带来的物质破坏和精神崩溃的一种新的探索,也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曲折反映。超现实主义诗歌虽然如今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已经淡出,但是它的影响仍然寓于各种文艺形式和现实生活中。

参考文献:

战争本能范文第5篇

那是春季里的一天。雨帘缓缓地从空中飘落,阻挡了我远眺的视线。那种感觉很是朦胧,可阻挡不了我的思绪。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选择在这种天气游崂山。这与以往的感受是迥然不同的。细雨中的崂山不仅朦胧,还有些神秘,好像身处仙境般的幻觉。此刻,我的心情就如同崂山的山脉,有别于其他山脉一样,很是独特的。

崂山是青岛有名的旅游胜地。它也是国内沿海最高的山峰。我站在高高的山峰之巅,低头朝下看去,隐藏在绿树中的太清宫,便尽收眼中了。

据史书记载,太清宫始建于公元前140年的西汉时期。当时江西瑞州府主乐县张廉夫来崂山创建的。他生于汉文帝九年,官至大夫,后弃职入道,来崂山修建庙宇。

崂山离江西那么远的路程。在远古时代交通不方便,信息也不畅通,张廉夫怎么会知道崂山的呢?我不得而知,也无处考证。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这崂山密林之处,他是怎么修起太清宫的?那种动力又从何而来?

我敬佩他的智慧与魄力,更敬佩他选择修建太清宫的地点。他能选择来崂山休养身心,绝对是了不起的事情。

因为这是很特别的地理位置。

太清宫处在崂山之南,海岸线之北,面朝阳光,背风之处。在这深山之处,当年的人能选择在这种最佳境地修建庙宇,这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在远古时候,没有现代化取暖设备。在崂山深处,又不能经常用火,选择在这里居住是最佳选择。因为从北面而来,无论多么大的风,无论多么大的寒流,都无法跨越高耸入云的崂山山脉。而从南方海面上会有暖流不断地涌来,并且会有暖阳,整天的照耀这里。因为有海水调解温度,这里的温差总是不大,冬暖夏凉,非常适合人的居住。

人们总是在寻找适合生存的最佳环境。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与天性。

青岛是座移民城市。在这座城市中,外来的人员占的比重相当大。走在大街上,随时都能遇到操着异乡口音的人。

这也是青岛这座沿海城市的一道景观与特色。

青岛最早只是个小渔村。1891年李鸿章巡视胶州湾后,上奏清政府建议在青岛设防。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批准了李鸿章的奏折,同意在青岛设防。而1891年6月14日这一天,也就成为青岛建置的开始。

青岛这座城市算来也就120多年。这个时间对一座副省级城市来讲并不算长,更谈不上悠久。但青岛的发展是飞速的。这座城市之所以发展得比较快,主要还是占了地理位置的优势。

一座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人不能改变的。

最初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并不在青岛,而是在即墨。现在即墨已经成为青岛市行政下属的一个县级市了。虽然即墨比青岛行政建制要早很多年,历史也早。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存环境观念的转变,在不觉中就向海边移来。

人们对生存的选择是一种本能。这就好比战争年代人们都往沂蒙山区而去,用天然的地理环境来躲避战争对人的伤害。而战争结束过后,人们便会离开那里,到更好的环境中生活。人们对大自然的选择与依赖是一种生存的本能,也是一种天性。不用教,不用学,生来就会。

我来青岛时,青岛最繁华的香港路还不叫香港路呢,那时叫湛山路。路两边也没有像样的建筑物。近二十多年过去了,这条路上建起了许多建筑,高楼林立。从而,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