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历正月十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正月十三是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中国风俗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
2、南通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举,即正月十三上灯之日吃圆子,正月十八落灯之日吃面条。
(来源:文章屋网 )
2、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2014年1月8日。
3、小年夜(农历腊月二十三):2014年1月23日。
4、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2014年1月24日。
5、除夕(农历腊月三十):2014年1月30日。
6、春节(农历正月初一):2014年1月31日。
7、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2014年2月14日。
8、春龙节(农历二月初二):2014年3月2日。
9、清明节(农历三月初六):2014年4月5日。
10、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2014年6月2日。
11、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2014年8月2日。
12、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2014年8月10日。
13、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2014年9月8日。
14、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2014年10月2日。
15、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2014年11月22日。
春节过年习俗与禁忌大全:正月初一忌动扫帚及拖地。
腊月二十三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四可以开始贴对联了。“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 “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奉灶神为掌管家庭饮食的神明,认为灶神要在小年这天晚上到玉帝那去述职,玉帝对这家的赏罚全在灶神的汇报了.祭灶的祭品中最具民俗的是“糖瓜”,一说糖瓜是甜的,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只说甜言蜜语;一说糖瓜是粘的,可以粘灶神的牙,使他的坏话出不了口.祭祀时,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至今民间仍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之说。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三十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 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今年公历二月六日),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旧岁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禳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其中最有特点的还是守岁。
守岁 俗称“熬夜”,即除夕之夜,达旦不眠。传说,远古时侯有一种凶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出来吞食人畜,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发现它的弱点是怕火光,怕声音,于是人们便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燃起火堆,焚烧青竹,使其发出爆响,年这个怪物也就不敢出来为非作歹了。从此就留下了除夕晚上熬夜和放炮的习俗。不过,守岁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包饺子,而且还必须包素馅的饺子,这是为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素素净净,平安顺利”。还有人在饺子里放糖,花生等物,吃到糖者意味着生活甜蜜,吃到花生者意味着长寿。
注意,守岁还有不少禁忌,如禁扫地,过小年时,平时很难触及的角落都要打扫干净,而进入除夕至大年初一早晨,即使地面再乱也不能扫,习惯上认为那样会“破财”。再如,禁用剪刀,禁说“没有了”凡此种种,都是人们盼望吉祥的心理反映。
正月初一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
正月初五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饮食习惯
春节的饮食却实很有讲究,北方民谚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饼卷鸡蛋”之说。饺子是春节的重要食品之一,除了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吃饺子外,正月初一,初五也要吃饺子,但这三天吃饺子的讲法就大不一样了。除夕吃的饺子必是素馅,取来年平安,素素净净之意,而且饺子不能一下煮完;初一吃的饺子一定是除夕(即昨晚)没煮完剩下的,取吉庆有余之意;初五吃饺子则一定要做成“花边形”,俗称“捏小人嘴”,目的是为了防止来年小人拨弄是非,图个吉利。
春节的另一种传统是年糕,年糕由糯米制成,分南北两种,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多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等作法,味道也是甜咸皆有,由于年与粘谐音,高与糕谐音,故吃粘糕即包含着年年高,即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久而久之,粘糕也就变成了年糕。
居室部置
传统上,春节的居室布置要四贴,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贴窗花。
贴春联:
起源于民间为驱鬼避邪而在门两侧悬挂的桃木板,(古人认为桃木有驱邪之功效),后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要求天下百姓于春节张贴对联歌颂天下统一国泰民安,乃有此俗。《宋史*蜀世家》记载了历史上最早的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新春"
贴年画:
从内容上看,多迎合广大群众的求吉庆心理,以丰收,多子,多福,多寿为题材常见的有"麻姑献寿","天女散花","麒麟送子","钟馗卫福"等。我国着名的年画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北武强,山东潍坊等地。
贴福字:
俗称迎春贴福,是祈求新的一年丰调雨顺,人寿年丰,贴福字时还要把福字倒过来,谐音"福倒(道)了".此俗至今仍久盛不衰。
贴窗花:
窗花来布置居室,其形式通常有"窗花","门笺","墙花","灯花"等,形状不一,创作自由,其题材也十分丰富,常见的有"肥猪拱门""老鼠娶亲","连年有余".但所用材料却十分统一,大红纸配少量金铂,彩光纸,此俗在广大农村历经百代,至今不衰……
关键词:马街书会文化传承
一、马街书会的起源
马街书会起源于元代,盛行于明清,马街书会源远流长,至于起因则众说不一,目前,比较一致的说法有三种:(一)、马街村地处八百里伏牛山东麓,是从山区通往豫东平原的咽喉要道,古代经商的驼队、马帮往返贩运必经此地,也是文人雅士、说书艺人来往的必经之路,久而久之,这里成了说书艺人们以曲会友、交流感情的场所。(二)、在公元660年前,马街村隐居着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人,他的弟子遍及全国各地。农历正月十三,正是老艺人的生日。每逢这天,弟子们便从四面八方赶来为老人祝寿,并争先恐后向老人献艺献技,以期得到老人的夸奖,从此慢慢地便形成了农历正月十三的马街书会。(三)、马街书会来自民间传说,传说马街村有个张百全,他性情耿直,仗义疏财,很受乡邻的爱戴。张百全喜欢说书弹唱,善于结交,家里常常艺客盈门,往来不绝。一天傍晚,张百全散步来到村东应河边,遇到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这老人也爱吹拉弹唱,两人一见如故,很是投机。此后老人邀请张百全到他家做客,谈论间老人愁容满面地告诉张百全,说应河水里有个水怪,经常将水“鼓”出水面,淹没田地。去年正月十三,老人与水怪发生争执,将水怪赶回了应河。今年正月十三没到,水怪又给他下战书,说要报复他。老人言语间流露出不知如何是好的表情。张百全很理解老人的心事,就建议想法治一治这害人的水怪。两人想了整整一个晚上也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正当张百全起身告辞的时候,老人突然想起来曾经有人告诉他,说这水怪怕琴声,琴声能使它全身发抖,疼痛难忍。张百全一听,连夜回到村里开始准备。在正月十三那天,他叫上自己的艺伴,还有外村来说唱的朋友,浩浩荡荡来到应河边,众艺人面对应河水尽情地弹唱三天三夜。到了第三天的晚上,老人高兴地跑来告诉大家,水怪已被琴声和歌声震死啦!整个应水河畔的乡亲们像过节一样跑来向张百全道喜,并对他带领众人为百姓除害的行为大加赞赏。谁知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十三这天,张百全却得了一种怪病无法医治离开了人世。从此以后,为了庆祝战胜水怪的胜利,也为了纪念张百全,在每年的正月十三,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一直流传至今。
二、马街书会的艺术形式
(一)、马街书会的传统存在形式
正月十三是马街书会的正会。为了赶会期,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因路途遥远,从初八就开始赶往马街村。每逢正月十三,马街村东头的田野间如同一个大都市,到处是比肩接踵的人群。凡到马街书会亮书的艺人大多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会场上的火神庙里烧香朝拜,然后规规矩矩地为神说唱一段,希望能得到神的保佑,能把书尽快“写出去”。火神庙位于马街村东北侧,应河桥北端的田野间,此庙是沙河、汝河流域中众多火神庙的总庙。在书会的艺人堆里,有名家大腕、高龄老人,也有四、五岁孩童。相互之间你拉,我唱,他演,我说,配合十分默契。
(二)、马街书会的发展
每年的马街书会都要评出“书会状元”。“状元”都是书价最高的,最受群众欢迎的艺人。这种民间的评选方式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马街书会无疑是众多艺人吹拉弹唱,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一种农民文化盛会。尤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乐器的发明、应用和不同地区文明的碰撞,也不断对马街书会的发展起着很好的推动作用,乐器种类之多,尤其电子乐器的发明和应用,曲种曲目(如三弦书、大调曲子、大鼓书、评书、徐州琴书、道情、湖北渔鼓、凤阳花鼓、四川清音、山东快书、陕西快板、相声、小品的加入马街书会)之繁杂,令人称奇。在这众多的曲种当中,其中“河南坠子”以内容简捷明快,演技幽默传神,听众听之易懂的特点受到很高的追捧。
(三)、马街书会的涵
艺人在书会上说唱为“亮书”,邀请艺人说唱为“写书”。“亮书”是指艺人们在浩瀚的书会会场上摆阵对歌,以展示自己吹拉弹唱的技能。而“书”词并非指著书立传,它是随着中原民间文化的发展,自然形成的一种文化交流现象。在乡下如果家里“过事”,就来到书会上选择说书人,他们以质论价,即通过对演唱者水平的评估,选择自认为好的,便私下与说书人商议书价,或找经纪人在袖筒里比划价格,说定后就留下日子,请说书人家中演唱。书价一般是根据上年收成的好坏和艺人说唱水平的高低而定。小则一棚百十元,多则一棚几千元(一个说书摊为一棚)。有时,一个村竟能写回去十几棚。这样只好就街说唱,一摊挨一摊,争相亮绝活,形成了对台戏局面。在热闹非凡的书会上,观众除了看热闹,还要像相亲一样地把中意的艺人请回家中痛痛快快的说唱几天。他们当中有致富后还愿的,有盖新房图吉利的,有娶媳妇助兴的,总觉得这样办才会更隆重些、体面些。
三、马街书会的传承危机
曲艺作为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承载,随着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文明艺术形式的变化,马街书会这一古老文化面临着传承危机,面临着艺人越来越少,技艺无人继承的尴尬。宝丰马街书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马街书会的辉煌时期,据宝丰县文化局每年的到会艺人登记表显示:1996年到会610摊1800名艺人;但是到了2005年,到会仅有82摊,不足500人,近年来,马街书会参会艺人更是越来越少,参会艺人的平均年龄却越来越大,大部分艺人因生活困难纷纷改行,年轻艺人鲜有出现,曲艺市场逐渐枯萎
四、马街书会文化的保护
面对马街书会的发展危机,也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马街书会现已被列入“河南省濒危民俗文化抢救工程”之一,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马街书会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河南省政府启动“河南省濒危民俗文化抢救工程”对马街书会进行抢救性保护,如扩大会期,引入竞拍机制,最大限度的保证艺人利益等,使得一度萎缩的书会重现盛况,2009年度书会艺人达1000多,书棚达180多棚,听书人次达20多万人次,基本重现历史最盛时期,相信马街书会在得力有效措施的保护下继续发展壮大,再迈上新的台阶。(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
参考文献:
[1]《马街书会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王青华中师范大学
[2]《关于河南马街书会起源的音乐研究》马强青岛大学
2、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3、大年三十是春节,要放鞭炮,吃饺子;
4、正月初一回婆家,就是小孩子的奶奶家;
5、正月初二回娘家,就是小孩子的姥姥家;
6、正月初五吃饺子;
7、正月初七吃面条;
8、正月十五,元宵节,赏灯猜字谜;
9、吃元宵,春节基本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