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送东阳马生序通假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 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典书籍中的一种用字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之意,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我们只有识别并掌握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才有可能理解文章。初中文言文课本共计出现了60多个通假字,平均每册书有10个左右。现将9年级上册出现的通假字及其意义归纳于下(其余5册书中大约有50个,希望考生能够结合语文教科书自己归纳)
九年级(上册)包含的通假字: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適”(zhé) 通“谪”,被罚流放。
为天下唱(《陈涉世家》) “唱”(chàng) 通“倡”,倡导。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以”(yǐ) 通“已”,已经。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被”(pī) 通“披”,披着。
故不错意也(《唐睢不辱使命》) “错”(cuò) 通“措”,放置。
仓鹰击于地上(《唐睢不辱使命》) “仓”(chāng) 通“苍”。
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信”(xìn) 通“伸”,伸张。
自董卓已来(《隆中对》) “已”(yǐ) 通“以”。
是以先帝简拔以(《出师表》) “简”(jiǎn) 通“拣”,挑选。
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 “阙”(qūe) 通“缺”,缺漏。
二、 词类活用
(一) 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文言文中,一类词用作了另一类词的现象就叫做“词类活用”。比如,“书诗四句”中的“书”就属于词类的活用,它由名词“书”活用为动词“写,作”。“活用”后的词义,与原来的词义联系紧密。在文言文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现象最为普遍。
(二) 如何判断词类的活用
如何判断文言文中的词是否活用,我们可以用直接翻译为现代汉语的方法来断定。如果文言文中的某个词无法直接翻译通顺,它就极有可能属于词类的活用。例如:
原文:其一犬坐于前。(《狼》)直接翻译为:
1. 其中的一只狗坐在前面。(直译,不通顺,因为这与课文的意思没有任何联系)
2. 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直译,句意通顺)
从中可以看出“犬”是词类的活用,意为“像狗一样”,属名词用作状语。
(三) 词类活用常见的类型
词类的活用在中考中不考理论概念,只考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掌握情况。但是我们在语文课堂中经常向学生讲解各种词类的活用,直接有助于答题。活用常见的类型有: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动词用作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下面将对这些常见的活用现象予以解析、归纳。
1.名词活用作动词
(1)一狼洞其中。(《狼》)“洞”,原为名词,洞穴,这里是动词“打洞”之意。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名词“名” 在这用作动词,意为“出名”。
2. 名词作状语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这里的“斗”与“蛇”都是名词,这里要译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与“像蛇爬行那样”。
(2)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狐”为名词,译为作状语“像狐狸”。
3. 动词活用作名词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愚公移山》)“疑”原为动词“怀疑”,现活用为名词,意为“疑问”。
(2)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述”原为动词“记述”,这里活用为名词,意为“记述的文字”。
4.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原为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名词,意为“善良老实的人”。
(2)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形容词“鲜肥”在这里用作名词,意为“新鲜肥美的东西”。
5.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苦”在此意为动词“(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2)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乱”这里用作动词,意为“使……乱,扰乱”。
6. 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的一些实词要翻译为现代汉语,必须译为“使……怎么样”,这样的实词就是使动用法。主要有: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 “忿恚”意为“使……恼怒”。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凄神寒骨。(《小石潭记》)这里的“凄”,“寒”都是使动用法,译为“使……凄凉”,“使……寒冷”。
7. 意动用法
所谓某个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这个词翻译为“认为(以为)……怎么样”或“把……当作……”。
(1) 名词的意动用法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这里的“宾客”是名词,在这用作动词,意为“把……当做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为形容词,在此活用作动词,意为“以……为异”。
三、文言文词语复习应试策略
中考文言文比较浅显,但是要想拿到高分也并非易事,而且近年来出题也越来越活,尤其有课外的阅读试题。但是不管如何,文言文的词语复习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言,再加上平时的强化训练,我们还是能够把握住这类试题的。下面谈一谈初中文言文词语复习的应试策略,希望能对考生有帮助。
1. “以本为本”, 强化记诵
文言文中的词语比较多,需要认真记忆。记什么?怎么记?多数文言文需要在背诵中记忆,巩固。需要记忆的词语也多数是课文中的注释与课后的练习题。
2. 多在“活多异通”上下工夫
这里说的“活多异通”分别指的是“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与“通假字”。比如,古今异义的词语考查出现的频率就比较高,如“阡陌交通”、“牺牲玉帛”中的“交通”与“牺牲”历年都会在不同的省份中考试题中出现。
3. 多做一些中考试题
中考试题是一个导向。它可以让考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更好地把握好重点和难点;还可以帮助考生更多地了解中考题型,放眼中考;还会使考生在心理上不惧怕中考,成竹在胸。总之,多做一些文言文中考试题是提高考生应试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4. 善于归纳,富于联想
综观近几年高考涉及的文言实词,可以看出主要考查的有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等。
1. 一词多义
这种情况包含两层含意:一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一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
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形成比较复杂,一般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延伸出来。如“间”:① 间:间缝。《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② 中间。《送东阳马生序》:“余则袍敝衣处其间。”③ 缝隙,空隙。《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④ 介入其间,参与。《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⑤ 隔开,隔绝。《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⑥ 断断续续,间或。《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⑦ 隔阂。《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故君臣多间”。⑧ 挑拨离间。《史记・屈原列传》:“谗人间之,可谓穷矣。”⑨ 暗中,偷偷地,悄悄地。《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乃屏人间语……”⑩ 抄近路,抄小路。《鸿门宴》:“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识记一词多义可以从词语的本义入手,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按照发散特点进行记忆。
2. 通假字
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通假字包括三类: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通假字和本字本来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但是,阅读时如果按该字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解释不通时,那么它可能就是通假字了。
(1) 通用字。指两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如“反”通“返”,“知”通“智”。
(2) 假借字。指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代。假借字中“本有其字”而古人不用的情况比较突出,如“蚤”通“早”,“惠”通“慧”。
(3) 古今字,是指古时候有某一字,后来为了指导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造成了一个或几个今字,让原来的古字表示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如“莫”通“暮”,“益”通“溢”。
通假字基本上是同音代替,或完全同音,或声母相同,或韵母相同。但也有少数特殊的情况,如“弟子趣之”的“趣”通“促”,声母、韵母都不相同。
3. 古今异义词
古代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但由于词义的演变,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照读,而应该掌握这种词义的演变规律。
(1) 词义扩大。即原来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如“皮”本义是指兽皮,现指“植物动物表面的一层组织”,如“树皮”“封皮”。有利用通感方法扩大的,如“甘”,原义是“美”“甜”,现在除了“味美”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也有由只表示某事物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事物整体的,如“秋”,泛指“秋天”,后扩大到“一年”,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还有由专有名称扩大到通用名称的,如“江”“河”,原专指“长江”“黄河”,现泛指一般的“大江大河”等。
(2) 词义缩小。即一个词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由较宽泛变为较狭窄了。有的表示范围缩小了,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专指“妻子的配偶”;有的词义义项减少了,如“劝”,古代有“鼓励”“劝说”之意,如今只有“劝说”之义,“让”在文言文中既可以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只表示前义了。
(3) 词义转移。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币”古代指礼物,现代指“钱”;“假”古代是“借”的意思,今义与“真”相对;“慢”古代是“怠慢”之义,今义与“快”相对。这些例子涉及事物的转移、动作的转称、范围的转移和词性的变化等。
(4) 词义强化/弱化。如“诛”,最初只是责问、谴责之义,后来有了杀戮、杀死之义,词义强化了;再如“怨”,古义表示仇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词义弱化了。
(5) 感彩变化。如“爪牙”,古代指武士,褒义词;现代指坏人的帮凶,贬义词。“乖”古义是“偏执”,贬义词;现代是“听话,安顺”,褒义词。“谤”古义是“议论、批评别人的过错”,中性词;现代是“诽谤”,贬义词。
4. 同义复词
同义复词,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完全相同。它在修辞中是镶嵌的增字,目的是拉长音节,使语气更加充足,使语意更加充实。如“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意思一致,“谤讥”两个词语都是“批评”的意思。
5. 偏义复词
古代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近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这类词就是偏义复词。
(1)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句中的“异同”用义偏在“异”,不在“同”。
(2)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圃”只作陪衬。
高考文言文阅读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命题形式十分灵活,一般第I卷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① 判断所选几个词语解释的正误;② 对某个词语作出多种解释,要求从中选出正确的一项;③ 区分几个句子中相同实词的不同意义;④ 题干举出某处实词特殊现象(如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要求从中选出与这一现象相同或不同的词;⑤ 与现代汉语比较,选择加点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或不同的选项;⑥ 通过文言翻译考查对重点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总的来说,文言文考点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20个实词,在复习和学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积累这些实词,另外,课本和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具有某种特殊现象的文言实词也要留心。
二、 解题技巧
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要紧紧围绕具体的语言环境,以前后文的意思为依据,认真推敲,仔细辨别。
1. 语境分析法。词义是不确定的,但上下文的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文言实词的含义。如“视其舟,则离败而胶”中的“胶”,可以从“胶”出现的语境去分析。上文的“视其沼,则浅混而污”,意思是说这个地方的水位很浅并且很脏;下文写庭院荒芜、房子残破。由上下文的理解可以看出,中间一句是说舟船残破并搁浅在河边。由此可推断“胶”是“搁浅”的意思。
2. 结构分析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中的“谏”和“追”,只有从结构上对举分析,才能推知是“挽回、补救”的意思。
3. 语法分析法。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所处的语法位置是在名词的后面,应该是谓语,所以它不是数词,而是数词活用为动词,是“统一”的意思。
4. 联想推断法。有些文言实词,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试卷中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每独处幽暗之中,容止瞻望未尝倾邪”中的“容止”一词,结合我们平时熟悉的“音容笑貌”和“言行举止”,即可理解为“容貌举止”。
5. 成语对应法。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便可推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常赦臣”中的“从”字,由成语“言听计从”可知其义为“听从”。
6. 代入检验法。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者即为正确答案。如“孔子如审先知,当早易道”中的“审”字,其义项有“自知”“详细”“审察”“确实”等,分别代入检验后,可知其应为“确实”之意。
三、 链接高考
(2009年高考语文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卖酒者传
魏 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②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③。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术者谈五行④,决卖酒者宜死。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① 平事:评议事情。② 子母:利息和本金。③ 责券:求取借据。④ 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数:多次,屡次
B. 事连吾侪 吾侪:我辈
C. 能偿者捐其息 捐:舍弃
D. 贫者立券还之 立:订立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112-01
学习文言文是为了打好学生的古代文化的根基,加强文化素养,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初中文言文教学是学好文言知识的最关键环节,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以诵读教学为主要方式,以理解文言文大意为基本学习任务,在精当、好懂的前提下学习文言常识和文言词汇,在词句篇章的积累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1 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
文言文教学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要注重诵读,可使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
首先,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尤其要读准,在诵读中正字正音。文言课文中生僻的字较多,这类字要能认会写。而那些多音字、通假字,读音特殊,务必读准。比如文言文《马说》“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这里的“食”念shí,就是“吃”的意思;而《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这句中的“食”则是“拿东西给人吃”的意思,是动词,念去声si。再如《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这里的“王”念去声wàng,是动词,当“称王”讲。
其次,在诵读中学会断句。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地方千里”,读的时候,“地”后面应停顿一下,因为这里的“地方”不同于今天的“地方”,它是两个词,“地”是土地,“方”是方圆,指面积。再如文言文《狼》“其一犬坐于前”,读的时候,就应在“一”后面停顿一下,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前面。如果在“犬”后面停顿,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其中一条狗坐在(屠夫)前面。这是不了解“一”字后省略“狼”字,“犬”字是名词用作状语而造成的误读。
再次,在诵读中读出一点语气。主要是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这四种语气。判断语气的根据主要是文意,也要看用了哪些虚词。这一条有一定的难度,在起始阶段教师无妨作一点示范性的说明。
最后,一定要在课上争取达到成诵或基本成诵。第一,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把诵读的指导跟疏通文意结合起来,要在读中求解,以解助读;第二,教师要讲得精炼,凡是不该讲的或不需要讲的都不讲;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科学背诵。读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教师要范读,必要时还要领读;学生要有集体朗读,还要有个别朗读;可读全篇,亦可读某几段、某一段,还可读某几句、某一句。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常进行这样的朗读背诵训练,自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在课堂上成诵或基本成诵,提高学生诵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2 练习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才能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现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一种过分强调熟读,不管懂不懂,背了再说的教法,效果并不好。比如说,只串讲课文大意而不落实字词句,甚至只对照教参的译文讲一通,讲完之后就是读,就是背,至于文章中字词的意义,句式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一点也不知道。这样的读法,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就没有多大帮助。
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不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它只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增进文言语感的一种训练方式。翻译可以全面集中地训练对实词意义的确认,对虚词功能的把握,对句子语气的理解,对提高现代汉语表达水平也是大有裨益的。
大家都知道,文言文的翻译有三项翻译原则:“信、达、雅”,所谓“信”,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要准确;所谓“达”,指译文的表达要通顺、晓畅;所谓“雅”,则指译文的语言要典雅,能反映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的翻译采用六字法:留、删、扩、换、补、调。课堂上教师最应该做好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不断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增强学生学习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积累文言文常用词语和句式
文言文阅读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从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看,主要是语法和词汇方面,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词汇,最难的也是词汇。因此,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一、注音错误 需要改正
1.第四册课文《察今》第97页注释(27)“[遽契(qì)其舟]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下记号。‘契’,同‘锲’,刻”。
同套教材第一册第83页《文言文阅读知识(一)》:“有时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甲字代替乙字,甲字即为乙字的通假字,读乙字的音,作乙字的意义讲。”
很显然,“遽契其舟”中“契”通“锲”应该读“qiè”.
2.第四册第237页《文言虚词》:“为wèi1介词③介绍出动作的主动者,用在被动句中,有时与所字组成‘为…所…’格式。可译为‘被’。2。语气助词,无实在意思,常与疑问代词‘何’‘焉’合用,相当于‘呢’。‘秦――何施之为?’”
笔者查《现代汉语词典》第1304页“为wéi,介词,被(跟所字合用)”“为wéi 助词,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
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293-294页:“为wéi ⑧ 介词,被 ⑨句末语气词。”
本套教材第二册第104页注释⑤[何辞为(wéi)] 两处说法自相矛盾。笔者认为“为”字作以上两种用法时都应该读“wéi”,而不是读“wèi”。
3.第二册246页“胜shèng 2尽,完何可胜道也哉”本册105页注释(28)“[刑人如恐不胜(shēng)]举、胜,都有‘尽’的意思”两处说法矛盾。笔者查阅了于非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两书均认为“胜”作“尽”讲时应读shēng。因此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何可胜道也哉”“胜”应读shēng,作“尽”讲。
4. 第二册244页“当dāng 1 对着、面对。‘有大石当中流’2(dǎng)挡住,抵挡。‘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笔者查成语词典:“锐不可当”“螳臂当车”中“当”均读“dāng”,“挡住,抵挡”的意思。显然“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一句中“当”应读“dāng”,而不是“dǎng”
第三册第80页“二省略句。2谓语省略。‘鼎铛玉石’(《阿房宫》)意思是‘宝鼎(当成了)铁锅,美玉(当成了)石块’”。
二、解释方面有待商榷
1.第三册71页注释⒅“〔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显然这里编者是将“鼎”“玉”当作意动来理解,意为“把宝鼎看作”“把美玉看作”。本教材第一册94页注释⒀“〔瓮牖绳枢〕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门枢”“瓮”“绳”编者仍把他们作为意动来理解的。这样两处说法自相矛盾。笔者认为“鼎”“玉”作意动讲较为合适。
2.第一册71页注释“(1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闻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和注释(12)一样“友”都理解成“朋友”。再看本页注释(14)“[乐节礼乐……]以有节度的礼乐为快乐……”将第一个“乐”解释为“以……为乐”意动用法。本教材第三册101页“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第三册67页注释“(24)[侣鱼虾]以鱼虾为伴。侣,以……为伴侣,下文‘友麋鹿’的‘友’用法相同。”笔者认为“友直,友谅”应译成“以正直的人为友,以诚实的人为友”更为合适。
3.第二册112页,《兰亭集序》注释“(13)[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的旁边。次,座次。”从编者的翻译不难看出该句应理解成省略句,即“列坐(于)其次”,“次”,应该是“旁边”之意解释成座次,显然说不通。于非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519页注释(2)“次,旁边,这里指水边。”
4.第一册第5页注释“(3)[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城,合称六朝。”第三册32页注释“(7)[六朝文]……六朝一般指东吴、晋、宋、齐、梁、陈。”两处解释有出入,不严谨。笔者查阅历史资料,认为“六朝”应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三、教学重点安排应该调整
第三册第四单元第82页:“学习本单元,重点要了解文言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知识。”
本单元安排的三篇讲读课文《师说》《送东阳马生序》《六国论》仅出现“李牧连却之”一个有使动用法现象的例子。
笔者认为这样安排不够合理,不妨将使动用法例子较多《鸿门宴》等文章编入本单元,这样的话能够增强教材的生动性。
本套教材用两篇知识短文介绍文言句式。在第二册98页,第三册80页,分别介绍了文言句式有:“判断句、陈述句、疑问句、否定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这样分类会出现交叉现象,给教学、学生高考带来很大不便,这些都应做一些调整。
四、教材部分说法要统一
关键词:读准确;读通文意;读出感情;读懂思想
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文言文的教学非常重要,新《标准》规定:“初中学生要能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第四学段背诵古诗文80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由此可见,新的课程改革已将文言文的学习提高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其中文言文的“读”尤为重要。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笔者认为,在实践中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就需要按一定的步骤、一定的程序,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读,使之读好,为培养思维和鉴赏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一、要求读准确
读准确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是理解、品味教材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读准确了,才有可能正确理解,否则,理解便无从谈起。所谓读准确,即字音要读准,句子、词语不能读破,能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停顿。首先是读准字音,一般而言,教材中初次出现的异读字和个别冷僻的生字,课本下面的注释中都有注音,这一部分要求学生借助注释来读准确,此部分学生一般在课前就能完成,不会读错。而对于有些学生不认识且课本下面也没有注音的字,教师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来查阅解决。但有些在文章里起关键作用的多音、多义字,教材未加注音,学生查阅工具书也不能完全理解,往往容易读错,这就需要学生反复推敲,弄清该字在具体环境中的意思,结合字意确定读音。例如,文言文中的“为”字出现频率比较高,用法也活,《庖丁解牛》中“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一句,就有四个“为”字,如果能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仔细推敲,也就能读准确了。《送东阳马生序》中“主人日再食”之“食”应读成“sì”而不是“shí”。因为“食”字在这里应作“喂养”而不作“吃”解。教材中还有一些常见的通假字,书中在前面出现的后面将不再重复注音,在初读时学生就应辨析清楚,并读成原字的音,读准了音,意义自然也就理解到位了。对于课本中涉及到的古代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等,要保留古音。例如,“吴广者,阳夏人也”中的“夏”应该按古音读作“jiǎ”,而不能读作“xià”;《木兰诗》中的“可汗”应读成“kèhán”而不能够读成“kěhàn”;“单于夜循逃”中的“单”应读如“chán”而不读“dān”等。其次是不读破句子和词语。读破有种种原因,可能是因为不了解句子的意思造成的。“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因为学生通过读,就能有所悟,进而有所感,在语境中体会到语意。例如,“今天下三分”,句意是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应读成“今天下三/分”;“荆州之地方千里”应读为“荆州之地/方千里”。否则,就会读成破句,而无法准确理解句子的含意。遇到这种情况,可通过不同句读来做比较,边读边结合上下文语境感悟语意,从而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再次是要读好停顿。这里说的停顿是句中的停顿,一要先弄懂句子的意思,正确读准停顿。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此句在文中之意是: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在朗读时应在“不病”后停顿,即“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如果读成了“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句意就变成“医生喜欢治,没有大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功劳”,这就不对了。二要根据句子结构知识,读好停顿。在弄懂句意的基础上,可以用语法知识去分析句子的结构。先判断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在句中各充当什么成分,这样就能把握文言文中句子的自然停顿。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等句子的读法。三是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例如,“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盖/大苏泛赤壁云”。诸如此类,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要读通文意
读准确了,就能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整体的了解,而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还须学生进一步读通文意,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正确解决问题。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文意,这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读,是思考性的读、研究性的读。对于这个层次的学习,一是要求读清注释,根据课本注释理解句子,进而理解文意;二是对于一些课本注释不全或者没有注释的句子,尤其是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句子,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研读,再根据上下文意来理解。例如《五柳先生传》中“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句,“乐”字若按本意解,意思就很难理解了,但若是让学生把其余三字的意思弄明白以后,再读读自然就理解了它的用法,意思也就明了了。又如在读《过秦论》第四段时,为了进一步巩固词类活用的知识,可根据教材中的注解,再读一读“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句,思考一下,其中哪些词是名词作状语的,句中“去”“景”二字,细读便知,但“响”字难以发现,一是由于“响应”混淆于现代汉语中的“响应”,二是对“响”字的本义不懂。根据文言文构词的一般规律再读读、想想,原来“云集响应”应该是四个词,“云”和“响”都应该是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