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口技阅读答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多媒体使用是学科整合必然要求
学生的成长需要综合能力的增强,需要综合利用所学去认识新问题,找出方法解决新问题。多媒体教学能够将丰富的教学知识、资源,形式新颖且易于接受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在形象性、趣味性中获得知识的吸纳。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这篇说明文,我们可以多媒体展示浮雕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解说内容学会用语言表述浮雕画面。在学生阅读之后,可以多媒体出示《》《》的视频剪辑,让学生视听结合,他们对先烈的敬仰和钦佩之情就油然而生,也能较好地理解纪念碑的主题,生成继承先烈未完成的事业,奋勇向前的信念。当然,在教学之前,可让学生分成小组,利用班级电脑和学生家里的网络资源,自己选择一两副浮雕内容,找找有关的历史史实或者故事,在课上展示。如此,学生们在交流和互动中,更好地投入并理解和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学会有条理地表述。
可见,在素质教育实施中,我们要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指导他们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从而在语文实践中获得知识和语文运用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整合多媒体技术以及学科知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兴趣,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创设了学生愿意进入和参与的学习情境,还能启迪思维,发挥想象,帮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成为课堂学习与活动的主人,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乐园,为语文教学创新打开一片新天地。
二、合理运用需要以生为本进行设计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但在丰富多彩、饶有趣味的前提下更要注意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能力提高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在网上挑一个比较好的就用,而是应该结合学情,根据自己学生的状况进行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获得深入文本、自主学习和有效探究的开展。如笔者听过一个年轻教师开设的《口技》公开课,该老师以视频展示千手观音的表演,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进入了别具匠心的话题探讨,之后进入阅读文本组织学习活动,但是到了字词疏通环节还有不少学生还在回味着视频上的精彩表演,还没进入文言文学习状态。这篇文言文学习,掌握文言实词是重点,感受口技的高超技艺和课文的学法也是重点。我们也不是不能用千手观音的视频导入,但是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将其作为一种技艺切入,导入新课,让学生找找文章口技高人高在什么地方。让学生自主识记文言课下注释,疏通内容,谈谈文中口技高超的表现;让学生学会对文言实词的分类把握,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文言理解能力。多媒体教学不是素材越多彩越好,而是要从学生接受的角度切入;否则,分散学生课堂注意力和关注点,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在多媒体手段运用中,要贴近教材,对教材内容精加工;但不能什么都放在课件上,否则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思考探索就会受到限制,不利于他们课堂学习。而且要给学生消化吸纳的时间,再就是教师不能成为幻灯片播放工,那种“教师围着电脑转,学生瞪眼睛看”的现象,使师生进行的对话、交流不流畅,课堂的动态、互动性不足,也影响学生学习和堂n效果。
另外,优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我们还要让学生参与。现在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课堂问题的答案全部呈现给学生,钳制学生的个性阅读和思考;另一种是非常简洁,不给学生提供参考的问题解决结果,使得学生无法比较自己的阅读情况,也形不成优化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多采用实物投影,把学生作答情况展示出来;也就是展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成果,让全班同学再思考,再探讨,从而使得他们对问题的解决有新的认识和思维的拓展。如“《海燕》结尾部分三个叹号的运用有何作用”的分析与准确的表述,可以展示学生的回答,集体讨论,形成答案。《我的叔叔于勒》中谁是主人公?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你认为于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们结合文本进行合理推断,并通过展示,提高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顺应时代和发展的要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效果,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有声的课堂更有色;不断优化多媒体教学设计和流程,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平台,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安秋红.浅谈多媒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6,(10).
1.考点: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1)标示句子的朗读节奏;(2)选出朗读停顿,标示有误或正确的一项。
2.解法:划分节奏应遵循四个停顿原则:主谓之间、连词之间、动宾之间、状语中心词之间。不能停顿应遵循的两个原则是:(1)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2)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3.示例:(2012年江西卷)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4.解析:在这个句子中,“上”是主语,“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是谓语,主谓之间应该停顿。所以正确答案为A。
二、翻译加点词语
1.考点:常见文言实词,通假字及其意思,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使动、意动、名动等)。
2.解法:首先,要了解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这些文言现象;其次,要注意分类搜集整理常见的文言实词;第三,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第四,要注意“考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3.示例:(2011年江西卷)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忧( ) (2)备( )
4.解析:“忧”在文中是意动用法,是“以……为忧,对……感到担忧”的意思。“备”是动词用作形容词,是“详细、详尽”的意思。这两个词我们在《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前人之述备矣”这两句中学过,只要注意积累,并稍加回忆,便能准确解答。
三、翻译文言句子
1.考点:(1)文中有深层意义、表现力强、表达主旨的句子;(2)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语句;(3)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的句子。
2.解法:(1)保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国名、官名、年号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2)补充。即补充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补出省略的句子成分等。(3)省略。即省略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4)替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替换古汉语。(5)调整。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用语习惯。
3.示例:(2011年江西卷)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
4.解析:前半句是一个省略句;后半句“摇愕”是倒装句。“愕”“摇”由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所以,整句的意思为:“(士兵们)听说金兵大队人马逼近,惊讶不已,军心动摇。”
四、归纳信息要点
1.考点:归纳文中记叙的事件,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找出某个论点的依据,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表达的感情。
2.解法:首先大体了解整篇内容,再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信息。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语句回答;第二,摘录文中的关键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回答。
3.示例:
(1)(2011年江西卷)《口技》中写宾客“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口技人的技艺高超。请找出选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2)(2010年江西卷)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
(3)(2009年江西卷)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4.解析:
示例1:只要扣住“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高超技艺”和“找出文中的句子”这两个关键点,就可顺利找到答案:“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这是引用原文语句回答。
示例2:要扣住题干中的信息,“看法”是指人物的心理,“鲜明”含有对比之意。由此可知:这两个词是“疑”和“信”。这是摘录原文中的关键词语回答。
示例3:要联系原文的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可得到答案:“辛庆忌认为朱云一向狂颠耿直,假如他的话说得对,不可以杀他;即使他的话说得不对,也本该宽容他。”
五、感受作品特色
1.考点: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倾向作出评价;对作品的人物形象说出自己的感受。
2.解法:首先,要准确、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其次,要紧扣题目所问进行感悟;再次,一定要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进行感悟;最后,要言之有理,富有新意。
3.示例:(2011年江西卷)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解元的哪两个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导入语“激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尤为重要,成功的导语不在长,而在精,在有情。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利用导语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将注意力引到所要讲授的内容上来。“激趣”导入法有以下几种。
1.诗词、歌曲、名句导入法。为创设情境,渲染气氛,适度引用一些诗词、名言、俗语、歌曲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他们较快地进入新课程的学习。例如:师生可背诵写长江的系列古诗句来导入学习《三峡》;播放《好汉歌》来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引用李春波的《一封家书》来导入《傅雷家书两则》;引用范琳琳的《我热恋的故乡》来导入《故乡》;引用“打仗还是亲兄弟,上阵还是父子兵”这句俗语来导入《我的叔叔于勒》。
2. 重大时事、故事导入法。教师先叙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重大时事或故事(典故、轶事、寓言、笑话等),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思考。例如:讲述“事件”这一重大时事来导入《亲爱的爸爸妈妈》;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导入《天上的街市》;讲述“三顾茅庐”“七擒孟获”的故事来导入《出师表》。
3.影视导入法。采用多媒体工具等放映精彩片断,吸引学生,激发兴趣。例如:教《范进中举》《智取生辰纲》时,先放映一些影片的精彩片段,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到人物的初步形象,为教学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等打下基础。
4.悬念导入法。教师从课文中提炼出悬念,在课堂开始就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例如:教学《山市》时,教师先用语言描述“海市蜃楼”的奇怪景象,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不是有一些超自然的力量存在呢?教学《论求知》时,教师一上课就将一只空手袋用手提起又放下,接连几次袋子都瘫软桌面,之后又用口袋装满书再往桌上一放,袋子却能端正地立起来。教师要求学生说出看到这一过程的感想,并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教师通过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产生一种探究心理,自然地进入了新课学习。
5.图像导入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课文内容制成课件,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导入所学内容。例如:各种形式的桥、苏州园林图、愚公移山动画片等。
当然,课文的导入因文而异,教师要把握文章的精神内涵。文质兼美的文章,常注重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运用一些诗文警句或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渲染气氛,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故事性强的文章,可以通过讲述背景故事或影视情节导入,引人入胜……总之,导入语应具有“新”“趣”等特点。“新”就是要创出新意,要独具匠心、别具一格,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趣”就是有趣味性,有愉悦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抓提问“激趣”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置疑问,常常会激励学生去思考“山重水复”,去寻求“柳暗花明”。课堂中有效设疑能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课堂中该如何提问,才更科学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认为“激趣”性的提问应具备以下三点特征。
1.要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针对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直奔主题,不蔓不枝,干脆利落。如教学《口技》时,“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善”一词是本文的题眼,文章从哪些方面突出这个“善”?通过这样的提问紧扣住重点,从而让学生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的写作手法。再如教学《变色龙》时,“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变了几次?不变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既立足于文本,又吸引了学生。学生顺着这一问题既能深入了解课文的主旨,又能引发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探讨。这样的切入点针对性强,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
2.要有艺术性。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如果教师只是平铺直叙地提问,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如果能“直题曲问”,反而会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如教学《孔已己》时,在学习孔已己最后一次出场的外貌描写时,我提出这样一问:“孔已己那件长衫哪去了?”一时间,讨论声此起彼伏,最后学生结合当时背景,积极思考,得出了“被丁举人毁了或卖给了和孔已己一样的人”的答案,这一答案从侧面紧扣文章主题,有力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更深广的意义上暴露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3.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课堂是倡导和推进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突破口和主阵地,只有课堂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才能引起其他情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只有课堂上强化了探究的兴趣、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才能为学生的课外探究提供示范、基础和条件,在设好问、穷追问的基础上,我采用定向探究、情境探究、激趣探究、比较探究等多样化探究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教学《羚羊木雕》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评价“我”这个人物形象。学习《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通过多角度的思考达到对问题的全方位理解。如教学莫怀戚的《热爱生命》一文,将其和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同题文章作一比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学以致用,又将探究性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拓宽了学生视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总之,“激趣”性的提问如海面上的灯塔,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创设思维的情境,能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
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促成功“激趣”
一堂成功的课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照本宣科式的表演,它离不开学生的全过程参与,所以教师要娴熟地驾驭课堂,调节课堂节奏,让学生体验成功,让成功来带动兴趣,并将此转换成新的学习动机,形成可喜的良性循环。兴趣会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这种动力会指引学生走向成功;而成功同样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1.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创设有趣的情境,能拓展学生思维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预设情趣浓、意味浓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内在的兴奋点,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为教学的动态生成设计多种“通道”。如教学《羚羊木雕》时,师生共同创设如下情境:(1)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此时,你眼里的父母是怎样的?(2)面对这样的父母,你会产生哪些想法?会有何感受?(3)其实文中的“我”是有机会化解矛盾的,假如换成你,你会怎样去化解呢?通过大胆假设,抓住情境,实现探究目的,激发了学生自主意识。如教学《观潮》时,先通过多媒体播放钱塘江涌潮的情景、观众观潮的盛况,接着提出问题:如果让你作为一名主持人介绍观潮盛况,你会怎么报道?然后让学生模拟主持人报道群众弄潮和观潮的情景,这样一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堂语文课,在课前设计教学目标时,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深浅不一的数个目标,学生说得有道理就鼓励,抓住时机毫不吝啬地表扬,会使学生燃起自信之火;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在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同时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化的反应,使学生真正成为推动课堂的主体。老师要创造条件,让每个同学都有发挥的机会,发现他们细微的进步,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鼓励。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得到思维的训练,都能从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竞争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语文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求知欲旺盛、好胜心强特点,营造竞争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中自主学习。教师适时开展“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小组pk赛”“情节表演赛”等竞赛活动。如教学《羚羊木雕》时让各组派出代表表演妈妈、“我”、爸爸、奶奶等角色,并开展比赛评判。如教学《核舟记》时让两组同学上台表演苏轼、黄庭坚共阅一手卷时的动作、神情,师生结合表演加以评析。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并从竞争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励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化延伸“激趣”
好的文章总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课堂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课堂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有限的,更谈不上能力的形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将学生的兴趣由课堂向课外延伸,将生活语文化,会大大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从学生的学习对象上看,不能局限于课本,“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要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材料,含蓄隽永的诗歌,针砭时弊的杂文,清新活泼的散文,都可以成为教学的内容。《智慧背囊》《小小说选刊》《散文》《读者》《杂文选》甚至影视剧等都可以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如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可以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习余光中的《乡愁》,可以让学生比较阅读席慕容的《乡愁》和琼瑶的《剪不断的乡愁》。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思辩能力。
鲁迅先生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不满足已有的知识,会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教师的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将这种兴趣和热情延伸到生活中,通过课外阅读、写作、研究性学习等途径,实现“文学即人学,语文即生活”的理想境界。
乐趣是语文课的生命。如果学生爱上了语文课,爱上了语文,那就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语文潜力的发挥,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教师的作用在于“激”,从课堂教学的第一分钟开始就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贯穿于课堂始终,延伸到生活中去。
参考资料:
一、阅读课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所以,我先设置了阅读课。一般是每一单元的第一、二课时,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5分钟左右的必要的启发讲解:或背名言、或讲个小故事、或讲个成语的来历等,针对每课的具体内容,确定启发讲解的内容和形式,提出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第二,指导读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阅读的路标和向导。关于读书方法,我向学生提出了“三到”的要求,就阅读的全过程来说要看到、读到、写到。所谓看到就是要快,要全。了解全貌,掌握全局。所谓读到就是心到,边读边思考。写到就是要动笔进行点、划、摘、记,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记忆。上述读书法,从导言课开始逐步向学生介绍,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好笔记,写出体会,以推动学习向纵深发展。“发现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这话很有哲理。学习中的问题,就是推动学习深入前进的动力。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时刻,才真正开始了向这个问题的进击。在学习阅读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四种方法。
1、联系实际提问题。有些学生在阅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后,联系实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见过文中那样的桥吗?古代的人造出的石拱桥,和现代人造出的形式各异的立交桥,那个更美、更先进?它们就仅仅像文中所说的‘天上的彩虹吗’”?于是出示了自己制作的关于各种桥的幻灯片(即自制的课件)和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这样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便加深印象。
2、反过来想想提问题。如学生在阅读《口技》一文时,先放几段有关艺人吹拉弹唱的录像,再放几段音乐,问“这几幅图画上的人和录音中那些人的演奏好听吗?为什么?”“对,好听,因为演奏技艺高超!”再提出“如果他们的演奏很一般,你愿意听吗?”这样反过来想想提出问题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增强记忆。
3、前后对照提问题。在学习《故宫博物院》时,首先介绍有关故宫的一些历史,再出示几幅有关图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照《苏州园林》一文,向学生提出问题“两文都力图将有关的事物的各方面知识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但在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联系各科提问题。如《气候的威力》一课,先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南极的冰川,然后让学生联系地理、数学、理化提出问题。当然,提问题的方法很多,这是普遍常用的四种方法而已。
二、讨论课
阅读课之后,我设置了讨论课。讨论课上教师把学生阅读时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筛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首先讨论的重点力求符合教材重点和学生思想实际。有时围绕对某个概念理解展开讨论。
其次,提出明确讨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组织,具体指导,对学生要求勇于发表自己见解,虚心听取和思考别人意见,在平等的氛围中展开争论或辩论,坚持真理。
第三,指导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讨论题目的中心点;充分运用课本中的要点,针对讨论题目进行分析,恰当运用已学文化知识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讨论,分析综合,提出观点。然后紧扣要点,理清思路,做出结论。
教师组织重点问题全班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代表围绕重点问题展开全班讨论。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直接参讨论,但应做到“引而不发”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起穿针引线、因势利导的作用。在全班学生对讨论的问题产生兴趣时,教师应作画龙点睛的讲解,使学生对问题有明确认识。
三、解惑课
讨论课上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尚未解决,特别是全班争论的重点问题,意见不统一,或理解不够深透。这时,学生把希望寄托于老师,教师重点讲解的时机到了。为此,我设置了解惑课,教师在课上的讲解要力求生动有趣,言简易明,掷地有声,富有启发性。
第一、教师讲解的重点应放在“三点”上,所谓“三点”指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前后各节之间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点,这些都是教材最本质的东西。
第二、教师的讲解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兴奋点是为学生普遍关注且同教材有紧密联系的问题,教师应力求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同学生的兴奋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愉快地进入思考过程。
第三、教师的讲解要从形象入手,注意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语文课上的内容和有关问题,都是属于理性的抽象的,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应使学生以形象为入门的向导,步步深入的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道理。
四、探索课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应培养具有创造能力人。为达此目的,也就不能只要求学生做完几道教师规定的练习题,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前进的能力。于是我就在解惑课后设置了探索课。做法如下:
第一、专题探索。每学习一课,都要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思想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并在各自分析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第二、自拟复习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拟定本单元的复习提纲和自测题目。不搞束缚学生思想的所谓答案格式,而是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对具体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归纳总结出分析各种问题的思路。
第三、单元小结及写小论文。指导学生书面表达每单元的知识序列纵横结构,写出学习每一个单元的心得体会,或小论文,初步联系实际解决一些思想问题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总之,运用“四课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觉悟;有利于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素英.中学语文课堂预习及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一、让自学小组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基地
升入初中的孩子虽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在主动学习方面还需老师的督促,刚接初一新生的时候,我就要求每个学生备齐《新华字典》和《成语词典》两本工具书,指导他们复习两种查字法,要求他们每课必备,每天必用。然后让坐在前后位、语文学习水平不一的四个学生组成自学小组,全班共设12个小组,配小组长一名。学习小组的任务之一是集中小组力量,在语文课前依靠工具书解决课本中出现的字词障碍。对于一些易错难记的字词,则要求他们在小组预习时辨清并牢记掌握,语文课上,只要稍加检查就可以了。学生身上不可低估的自学能力,只要能调动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完全可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对学生来说,这种主动学习的习惯是终身受益的。
二、让提问式预习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预习是培养学生主动自学的习惯和能力的有效措施。学生预习的效果好,就会为教者的讲读课文提供充分的准备。因此,在教学每篇课文时,我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作为课文学习的预习课,这种预习不同于以前的字词预习,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上,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提出疑问,并让每个学生准备好提问本,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记在提问本上,小组之间共同寻找答案,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预习。教师进行适时的检查,发现学生难于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点拨,并且对那些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样既可以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解决学生最想解决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又可以采用整体把握——发现疑问——提出问题——共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预习时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明代学者陈献章就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允许学生提出问题,能使学生由配角地位变为活动主体,而提问式预习让学生的疑问更有准备、更完整,也可以较大程度地满足他们语文阅读上的求知渴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促使课堂教学更快地进入到师生互动的理想教学情境中。
三、让鼓励式课堂教学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阵地
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成了所有老师探索的重点。我认为教师适时的鼓励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师生共同活动、共同探究成为课改的一个亮点。
首先,要,巧言鼓励。语文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学术上尚无定论或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应当容许学生对教材内容和教师讲授内容持有不同的看法,既承认学生对教材内容或讲授内容的创造性见解,又维护对教材的传统理解或教师的讲解。例如,《口技》一课,对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重复写道具,一般认为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目的是反复强调、首尾呼应,突出口技人技艺的高超。但有学生认为,如果去掉开头对道具的描写,将会使文章更添悬念。学生的提问,正好可以印证古人的话—— “文无定法”。此时可以适时的鼓励:“同一个内容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原文采用首尾呼应的写法,如果有设置悬念的方法也很好,课文不可死学,要活学、创造性的学,这样收获更大。”学生面对教师这样的鼓励,谁不愿意好好主动的学习呢?
其次,要追求民主,善用鼓励。有次在上《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正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标题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时,一名学生提出“把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更好”,他的理由是“‘横渡长江’只说出了这次军事行动,而‘胜利渡江’不仅说出了军事行动,而且说出了结果”。这一问题我在备课时根本没有想到,乍一听还真有点回答不上来,于是我就说:“这一问题是一个新问题,老师确实没有想到,咱们现在一起来探讨一下。”老师的诚实,让学生充满了挑战,积极主动的去寻找答案,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启动思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培养了主动学习的习惯。
四、让课后作业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演练场
随着课改的深入,记忆性的课外作业越来越少,主观性的作业越来越多,但真正符合学生实际的作业只有任课教师自己才能掌握,买来的作业题做了很多,学生直喊累,可效果并不好。为此,只能教师自己设计题目,尽量精选习题,提高学生的兴趣。另外,要力求改变过去单纯教师出题目、学生埋头做的作法,开辟多渠道的练习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来。比如让他们以自学小组为单位,课后自己组织复习、出练习作业、出分项复习题、出期中期末模拟试题;再比如让他们针对自己平时学习中常出现的知识性错误,自己分类整理自己的错题本,学会自我订正。这样学生在出题、正错的过程中实现了再学习、再创造,养成了主动复习的好习惯。
课改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他们的个体是有差异的,因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也不可能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必须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以提高学生语文学科学习兴趣为中心,努力投身到当前改革的洪流中,千方百计探寻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汤立宏语文教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