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研究

社会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研究

社会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9-0114-02

1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理论渊源

1.1 社会分层理论渊源

分层最初是个地质学的概念,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们借用这个概念来解释社会的纵向结构。在这里所说的社会分层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它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在社会学界,基本上认为社会分层根源在于社会差别的存在。正是因为有了差别的存在,就意味着有高低和层次之分,因此只要有社会差别就会有社会分层。

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马克思•韦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结构必须按照三重标准。它们分别是财富、威望和权力。首先,财富是经济标准,他认为依据财产的差别,就可以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其次,威望是社会标准,他认为个人在所处环境中得到的声誉差别,可以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的身份群体,从而来划分阶层;最后,权力是政治标准,权力地位取决于人们强行实行自己权力的可能性和程度,权力最关键的来源是科层制。在他看来,这三个标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又可各自独立来划分阶层结构。韦伯的三位一体社会分层理论对社会学界影响很大,也正是由于这一理论的出现,在方法论上,形成了与马克思一元阶级分层理论相对应的多元分层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沃纳继承和运用了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他提出了六个阶层的划分方法:上上层,指老财阀,他们不但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具有上流社会特有的生活方式;下上层,指新财阀,他们实际上是一些暴发户,虽然在财产上不少于上上层,但却没有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上中层,也就是高级白领阶层,如医生、教授等;下中层,指所谓的下层白领阶层,如秘书、工厂职员等;上下层,就是所谓的蓝领阶层,如工厂里的技术工人,农业技术工人等;下下层,指一些没有技术专长的体力劳动者和失业者等。

除此之外,西方的社会学家还根据人们在职业分工、工资收入和身份威望等方面具体而细微的差别,把社会成员划分为连续排列的若干个小层次,即续谱。在西方社会中还有布劳―邓肯的职业分层学说以及帕森斯的分层功能论、达伦多夫等人代表的分层冲突论等。在最近的十年中,西方社会分层理论发展成了三大派别:第一派是阶级学派,仍主张划分社会的各阶级,这一派有两个分支:一支是新学派,以怀特为代表,另一支是以高德索普教授为代表的新韦伯学派,因为他强调从非经济资源的占有来划分社会阶层;第二派是以美国的戴蒙为代表的主张以职业声望来划分阶层;第三派是以布迪厄为代表的以人的消费嗜好或者是偏好来划分阶层。

1.2 社会流动理论渊源

社会流动研究的创始人是索罗金,他在1927年发表了《社会流动》这本著作,从而也开创了社会流动概念的先河。在索罗金的著作中,社会流动可以被理解为个人或社会对象或价值,被人类活动创造的或修改的任何变化,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转变。在当今社会学界对于社会流动的定义为: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社会学中所强调的社会流动是区别于人口学所研究的“人口流动”和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劳动力流动”,因为人口学和劳动经济学所强调的是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即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而在这里社会流动指的是阶层流动,是从一个社会阶层流向另一个社会阶层的变动过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社会流动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学中最常见的划分有三种,即根据流动的向度将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水平流动是阶层内部的位置转移,垂直流动是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垂直流动还可分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除此,根据流动是否为代内,将社会流动分为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代际流动是与上一代地位的比较,而代内流动是一个人一生中地位的升降变化,是以自己最初的位置为基础比较。根据流动的原因,又将社会流动分为结构性流动与自由流动。所谓结构性流动就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从而产生流动;而自由流动多是由于社会成员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流动,这也可以称为非结构性社会流动。社会流动的目的就是要解释个人是如何分配到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中去的,即社会分层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在学术界中,解释社会流动的理论不是很多,主要有推拉理论,帕累托的精英循环论和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等理论。

“推拉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拉文斯坦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迁移法则”,当时拉文斯坦已提出了这一理论的基本框架。到了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李(Everett SLee)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迁移理论,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研究人口流动和移民的最有影响的“推拉理论”这一理论就是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流出地具有社会流动的推力,而流入地是具有社会流动的拉力。正是由于这一推力和拉力促使了社会流动。用这一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当今农村社会流动的现象。

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可以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角度来解释:精英―精英流动,这一模式主要强调了个体之间的循环,另一个模式是社会底层群众―精英阶层流动,这强调的是阶层性流动。当今的社会流动就包含着精英取代和精英流动的过程。

布劳―邓肯对美国阶级结构和职业地位获得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们运用路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地位获得模型”,这也称为布劳―邓肯模型,这一模型同时涵盖了个人的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他们认为,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受到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的共同作用,并且先赋因素一方面对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存在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先赋因素还作为中介变量存在,通过影响个人的自致因素间接影响个人的职业地位获得。布劳―邓肯的这一模型奠定了社会流动理论的基础。

2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状况概述

2.1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状况综述

当前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主要是倾向于按照多元社会分层理论来架构其分层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也在不断深入,而这种分化主要是以职业为基础。由于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社会地位、权力大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以及发展机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国的学者大多是以职业分化为主的多元标准来分析我国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这种以职业分层为标准的依据主要是来源于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理论,他认为,在任何社会中总有某些工作被视为比其他工作更重要,因此,社会上由富至贫的分层体系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对于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社会地位重要性的规定。

在我国不同的学者按照职业这一标准将农村社会分为不同的阶层。陆学艺将我国农村社会分为八个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农民雇工阶层、个体工商户和个体劳动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知识型劳动者阶层、乡村集体企业管理者阶层和农村社会管理者阶层。刘成斌、卢福营根据农村社会成员分化的状况将我国农村分为九个职业阶层:农业劳动者、第二产业劳动者、第三产业劳动者、农村知识分子、农村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兼业劳动者及无业人员。林坚和马彦丽认为,以职业为基础,以不同职业农民的收入为主要依据,结合农村中对不同职业的美誉程度,将农村社会阶层进一步划分为上层(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和农村管理者),中上层(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智力劳动者),中下层(雇工和农民工)和下层(纯农业劳动者)四大类。从这样的分层标准来看,我国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大体上呈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越往上层走人越少,下层仍然占有非常大的比例。除此,20世纪90年代初,有的学者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调查,认为划分这些阶层的标准应是农民所从事的职业类型、使用生产资料的方式和对所使用生产资料的权力三个因素的组合,从而证明农村有十个阶层,即农村干部、集体企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智力型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农业劳动者、雇工、外聘工人、无职业者。而有的学者则主张将当代中国农民阶级应该分为十七个阶层:单纯农业劳动者阶层、以兼业为辅的第一兼业农阶层、以兼业为主的第二兼业农阶层、不稳定农阶层、农村工人阶层、城市农民工阶层、农民企业家阶层、农村技术阶层、农村乡务管理者阶层、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个体劳动者阶层和个体工商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宗教职业管理者阶层、游民阶层、阶层和准社会阶层。有的学者按照收入的标准将农村阶层分为贫困户阶层、温饱户阶层、宽裕户阶层以及小康户阶层。除此,有的学者根据韦伯所强调的财富、权力和声望的分层标准,将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社会分为以政治性标准为主的社会分层体系称为“政治―身份型”分层体系;把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以经济性标准为主的社会分层体系称为“经济―能力型”分层体系;把合理综合经济收入、政治权力、社会声望三位一体为标准的社会分层体系称为“社会―综合型”分层体系。还有的学者引入了“象征性资源”作为分层的标准。所谓象征性资源可以理解为“潜在的经济资源”。这种资源不是现实的经济资源,而是知识、权力以及社会关系等。而在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衡量这种资源的唯一标准应是“社会权力”。因此我国学者根据这样的分层标准把农村居民分为精英阶层、普通村民和弱势群体。

2.2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流动状况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社会流动的趋势开始加速,长期被禁锢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始了从无序到有序的社会流动。可以说农村的社会流动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产物,也是我国迈向现代化的前提。按照大多数学者的理解,农村社会流动是指在农村社会里,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转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转变的过程。也可以理解成,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转变为其他职业劳动者的纵向流动和农村社区转移到城市社区的水平流动。通过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献,发现我国的农村社会流动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行业间的向上流动,这种流动主要是通过工作的顶替、婚嫁流动、参军或是通过高考来跳出农门,改变自己农民的身份;二是行业间的水平流动,由于现代化、机械化的农业发展,农村产生了很多的剩余劳动力,当今的农民不在仅仅是被束缚在土地上,慢慢地开始向乡镇企业、手工业、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流动;三是混合型流动,这种流动是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即农民工大量的涌向城市。学者们分析,出现这些农村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除此,城镇化的加速、农村户籍制度的逐渐消除,还有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进一步打破,城乡收入的差距,比较利益的驱使等,都促使了我国农村成员的社会流动。因此,在我国农村社会流动主要是呈一种上升流动的趋势。这种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我国社会变迁的过程。

3 结 论

以上是笔者对近十年来,学界对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这一领域研究的综述。过往的研究是对于这一领域初步的探索,主要集中在理论的研究上,真正通过个案反映其理论的研究很少。因此笔者在以后的研究中,会进入个案村庄,运用已有的理论来进入具体的场景,进行个案研究,从而在实际的运用中得出一定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曾钊新,孙仲文,陆立德.社会学教程[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3]张云昊.中国西部农村社会分层框架分析[J].理论研究,2005(5):10.

社会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武术 社会功能 文化功能 经济功能

1.引言

中国武术是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中发展起来的,在这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武术虽然历尽艰难与曲折,但终得以发扬光大,成为一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武术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因为武术运动的传承发展总是与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社会因素紧密相联、相互交融的。武术运动发展的动力在于它承担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社会功能。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获得与本文相关的信息,为本文积累理论及数据依据。

2.2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法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好分析,对研究资料进行逻辑梳理与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

2.3归纳法

通过对所参考文献资料的归纳总结,继而得出相关结论。

3.武术的社会功能

3.1武术的政治、军事功能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政治与军事总是相互联系、相互服务,武术又是军事中永恒的主题。因此,在研究武术的政治、军事功能时,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兵者,国之大事”,在我国历朝历代,作为军事格斗术的武术一直是富国强兵的重要一环。在谈到武术的政治、军事功能时,值得一提的是唐武举制的设立,其对武术后来的传播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武举制开创了以武人仕的先河,给习武之人开辟了一扇晋升之门,人们可以通过练好武术来进宫加爵。由于武举制为处于生活底层的人士提供了一个向上流动、晋职升官、改变命运的机会,有效遏制了因社会机遇流动不公所造成的社会越轨行为和社会动乱,既让许多武艺高强的武林人士为国效力,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随着时代的变迁武术的军事功能随着热武器的兴起而变弱,其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社会交流方面上的功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体育项目,在国际交往中有特殊的政治功能。在中美建交中,中国组建武术队访问了美国,使美国人了解中国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武术的国际化,国内外各种武术交流活动越来越多,武术社会交往价值功能日益突出。

3.2武术的经济功能

武术的经济功能表现在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武术的产生是在原始社会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原始人为了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灾害与猛兽的侵袭,无意识中将自身的一种攻击本能行为逐渐转化为外在的生存格斗技能,并在这种本能的行为中获得了安全与温饱,此是其实现经济功能的首要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的经济价值越来越明显。中国武术产业是可持续发掘、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人才资源、人文资源等。从人才资源来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民间拳师已达数万人,高级武术教练员人数达百人,高水平武术运动员千余人,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多达两百余人。从人文资源看,武术与各地优美的的自然风光相结合,成为体育旅游的一大亮点。例如河南嵩山少林寺、湖北武当山、山东梁山等武术旅游名胜的开发不仅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壮大的武术消费群体、拓展了武术消费市场,更带动了武术的发展,真所谓一举多得。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不完全统计,中国武术人口已超过6500万,占我国体育人口的一半,我国现有武术馆、校、院、社1.2万余所,常年在馆习武人数达100万。作为一种高效率、低风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体育产业,武术不仅在国内体现着它的经济势力与价值,还将以自己的优势打人国际市场,与国外的一些体育产业一比高下,赢得一定的国际地位。

3.3武术的文化功能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军事思想、社会伦理习俗、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等互相联系,共同组成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整体。由此说明,武术文化在某方面能代表反映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

首先,武术教育历来重视“武德”,以“尚武崇德”作为武术教育的重要部分。“未曾习武先学礼,夫曾习武先习德”包含了深刻广泛的道德内容,武德内容主要有以武会友,互教互学;讲礼守信,一诺千金;见义勇为、拔刀相助,不逞强凌弱等优秀品德,是中国武术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

其次,中国武术中的“和谐”理念,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种和谐理念的背景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天”就是自然,认为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体的,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例如太极拳,讲究“道法自然”,自然为“大太极”,而人为一个“小太极”。人们在练太极拳时,将身心融入自然之中,与大自然静静地交流,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体现一种顺应自然、追求生态和谐的自然观。这些理念都折射出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顺应、尊重和敬仰。

4.小结

武术运动蕴涵丰富,技理相通,入门之后会有“艺无止境”之感。群众性的武术活动,是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武术在世界的广泛传播,可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许多国家的武术爱好者都喜爱武术套路,也喜爱武术散手,他们通过练武了解认识中国文化,探求东方的文明。武术通过体育竞赛、文化交流等途径,在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黎慧.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2]邱丕相.论现代武术运动的主要发展特征.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7(2):85-87.

[3]席饼嗣.当代武术的价值功能[J].搏击・武术科学,2008,5(2):8-9.

[4]陈义.我国古代军队武术传播的特点和价值[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3):75-78.

社会研究范文第3篇

1、社会救助的发展历史。开近代社会救济制度先河的是欧洲国家出现的国家济贫制度。由国家通过立法,直接出面管理或是兴办慈善事业,救济贫民。1601年英国制定的《济贫法》在社会救助的历史上更为有名,这是世界上解决贫困问题的第一部立法。立法第一次明确承认政府在解决社会贫困问题中负有责任。在其影响下,其他的欧洲国家也相继颁布了类似的即济贫法规。其中,德国还把济贫和早期的社会工作相结合,创立了颇有特色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瑞典则在政府设立专门的救济机构的同时,继续发挥教区的赈济贫民,救死扶伤等慈善职能。并通过立法把教区的济贫作为其法定的责任。20世纪初,在欧美各个国家中,以“自助助人”为核心理念的社会工作已经得到较大的发展,它作为一门专业和学科,以及社会工作者视之为一项职业,都以已为社会普遍认可。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创造的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的三大方法是济贫事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社会工作者针对“济贫”这一代表旧的伦理思想的旧概念,提出了“公共救助”的新概念,后来也被官方认可。随着其发展,“公共救助”又衍生出“社会救助”一词。到了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从而导致了大量的贫困问题的出现,各国不得不尝试建立社会救助制度,以弥补社会保险的不足。美国与1935年通过了10 项不同但彼此相关的法案。比较具体的社会救助制度应以贝弗利奇的报告为标志。该报告详细的制定了一套社会安全制度,并且拟定了一个社会救助方案,对社会保险未能完全保护的人给予各项救助。此后各国的社会救助政策大多由慈善恩惠的观念,转变为国民的权利和政府的责任理念,教会或私人及各级政府办理的事物,转变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的职能。这种现代化的普遍的社会救助制度,象一个个最后一道社会安全网,保护每一个因主观或者客观原因无法维持生计着,不会陷入绝望中。

2、社会救助的理论基础。(1)贫困理论 贫困是对一种生存状态的描述,是指满足特定人群生存需要的物质供给、技能保障、意识引导、与社会平均水平向比处在匮乏乃至严重匮乏,甚至不足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状态。有的学者指出,世界上从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角度去研究贫困问题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有的学者从不同的需要出发,从不同的角度给“贫困”下了定义。其中,普遍用的是世界银行下的定义: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在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够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出于贫困状态。(2) 旧福利经济思想与社会救助 庇谷的福利经济学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在理论上论证了社会救助在增进已过福利方面的作用,其收入均等化、国家干预理论等观点及转移支付主张,对世界各国以社会公平为出发点,实行有利于穷人的社会救助政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3)新福利经济学思想与社会救助 虽然新福利经济学更多的是关于效率问题的研究,但它与强调公平分配的社会救助制度不仅不矛盾,而且新福利经济学能从更为宏观的角度为社会救助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的现状

1、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 与城市贫困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产生,是我国在城市实施反贫困,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在新的改革形势下,城市出现了新的贫困群体,于是,就有了新的城市救助制度。这一制度从提出到现在,发展的相当迅速。在其资金由个地方政府负担的前提下,有三种救助方式:一是完全采取现金救助,二是采取现金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三是采取完全实物发放的方式。各个地区的救助方式因地制宜,比如,上海采用了实物救助与现金救助相结合的方式,而云南的某些地方则采取了完全实物发放的方式。我国城市生活保障制度是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产物,最初只是地方政府的创意,但是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却获得了飞快的进步和喜人的成绩。许多地方政府也纷纷效仿。Bjorn Gustafsson和邓曲峰认为:中国的低保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成功的,它减轻了许多城市贫困者的贫困程度,如果没有低保,这些家庭的与正常家庭的收入差距会更大。

2、当前我国农村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同时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的贫困问题仍然很突出, 迫切需要加强农村社会救助工作。1992 年、 1994 年分别在山西省和上海市的个区开展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试点。民政部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于 1994 年在全国第十次民政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在农村初步建立起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层次不同、 标准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 1996 年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并且制定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指导方案, 把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以点带面,逐步实施。2003 年,民政部门全面排查了全国农村特困户底数,初步建立了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截至 2003 年底,全国农村共定期救济困难群众1160. 5 万人。在开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地区,有367. 1 万村民、 176. 8 万户家庭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全国有 21 个省份以农村特困户救济为主, 有 10 个省份已经或正在全面推行农村低保制度。但是受资金限制, 保障面较窄,很多农村特困人口仍然只享受临时救济.

二、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

尽管社会救助事业已经初见成果,然而,仍然存在问题。我国的一些学者在研究中指出了一点缺陷。“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完善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课题组调研得出结论:政府对社会救助的稳定效用认识不足,政社不分,抑制了民间救助组织的发展。刘春湘 刘 莎认为:社会救助缺乏社会性别意识,资格的审核过程没有考虑到弱势妇女的现实障碍。谢永行认为还存在着如下问题:观念偏差,认识不足,,政府垄断了社会救助事务;社会救助法制化滞后。

通过以上国内学者的观点以及分析现行的社会救助制度,可以看到我国现行的救助制度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社会救助制度标准单一,覆盖面狭窄。现有标准的确立基本还是以个人为对象。除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城市,多数地区没有针对不同家庭的具体情况确定弹性保障标准 ,而是简单地实施统一固定标准,多数地区没有针对不同家庭的具体情况确定弹性保障标准 ,而是简单地实施统一固定标准。

2、社会救助制度法律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的社会救助还处于没有法律的状态,虽然国家也在不断出台新的政策和措施,但这对于现代民主政治国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由于政出多门,社会救助的标准不统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使得社会救助事务缺乏总体协调机制,难以形成合力。

3、政府在社会救助中扮演了全能的角色,抑制了民间组织的发展。学者刘京希认为,在一般意义上说,政府能力与社会能力是一种此强彼弱,此弱彼强的能量转换和互补关系。也就是说,当政府能力趋强时,社会能力就趋弱.

4、没有考虑到社会救助者的群体差异,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救助者的贫困状况。农村贫困人群里有重度残疾、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有高龄老年人,有 70岁、 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比较困难。还有贫困儿童,这些人口都属于农村人口的特殊困难群体。我们现行的平均式低保很难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目前,大多数的低保制度对保障对象都是实行单一的保障标准,没有按照低保对象类别如家庭规模、 身体状况、 劳动能力等进行细分.

5、缺乏对社会救助者的人文关怀,使其生活质量不高。国外的学者已经研究得出,长期的社会救助者其心理都有问题,长期发展下去,对社会产生复杂的影响。我国在注重一些物质层面上的救助,却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救助。

参考文献:

[1]宋林飞.社会救助与建设和谐社会序言[].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2]陈成文.社会救助与建设和谐社会[].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郭明霞.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J].社科纵横,2006(2)

社会研究范文第4篇

英文名称:Social Science Research

主管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4769

国内刊号:51-1037/C

邮发代号:62-1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社会科学研究杂志》创刊于1979年,本刊为双月刊,主编:赵景来。国内统一刊号:CN51-1037/C,国际刊号:ISSN1000-4769。

《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以大学师生及研究机构研究人员为读者对象。

社会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化商务;商务模式;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203;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11-0006-04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商业计算开始从公司层面的组织计算向社会计算转移,表现在组织形式去中心化,组织边界更加流动,信息内容动态性更强等多个方面。社会计算是应用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技术和服务理念,它将计算转移到网络的边界,使每个用户都可以利用“设计、实施和评估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协作的各种信息技术”[1],实现高效交流。社会计算为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商业模式的变化。通过社会化媒体作为商业媒介的新方式,消费者和商家都从中受益。消费者不但依据商家信息,而且依据其他消费者的信息做出购买决定,商家可以借助已存在消费者肯定的推荐吸引潜在的消费者而赚取更多的利润。Mardsen(2010)[2]认为社会化商务作为一种通过应用双向战略货币化社会化媒体的替代方式:帮助人们链接到他们通常购买站点或通过引导人们到他们通常链接处去购买。商业模式是企业如何生存的基本框架,它提出企业应该为哪部分细分市场服务,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用什么方式来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3]。互联网为我们带来了基于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社会计算技术的出现则需要我们重新思考现在应该怎么赚钱,并且从长远来看已有的商业模式应该如何演进。

1 社会化电子商务的特征

社会化商务(Social Commerce)在2005年正式出现,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新的衍生模式,它借助社交网站、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博客(Blog)、微博(MicroBlog)、社交媒介、网络媒介等传播途径,通过社交互动、用户自己创造内容等手段来辅助商品购买和销售的行为。社会化商务使消费者分享关于在哪、从谁那里购买什么产品的信息、经验和建议[4]。社会化电子商务有以下特征。

人们越来越多地寻求社会化媒体的货币化,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寻求销售的优化和业务模式的创新,社会化商务集成了多个迅速发展和迅速扩大的工具集。社会化商务解决方案可以组织为6个不同的维度,每一个维度基于通用的工具集。

(1)维度一:社会化购物。社会化购物是新的社会化商务模块,社会化购物工具允许人们分享在线购物的经验。

(2)维度二:评级及评论。评级及评论是最初的商业工具,允许人们互相交换产品的反馈信息,带有独立的意见和经验告诉彼此的选择。

(3)维度三:建议和推荐。评级和评论通常是对所有人可见的,建议和推荐通常是个性化的社会化媒体支持的在线商品和服务设计,旨在实现客户和崇尚者的参考价值。

(4)维度四:论坛和社区。论坛作为社会化媒体的无名英雄,是受欢迎的、有用的和有效的。对社会化商务来说,论坛链接到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围绕某个特定的主题、任务或类别提供合适的、经过策划的环境协助产品的发现、选择和推荐。

(5)维度五:社会化媒体的优化。在社会化商务背景下,通过社会化媒体设计的工具集的推广及宣传这些目的站点和内容来吸引游客到电子商务站点。典型的通常包括散播营销材料到主要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并链接他们到电子商务网站。通过改善搜索引擎排名(搜索引擎优化)提高电子商务流量。

(6)维度六:社会化广告和应用。在社会化商务环境下,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付费广告,推广应用或嵌入到社会化媒体平台链接的部件用于实现电子商务的目的。

商家向顾客A提品信息,顾客A向商家反馈意见和要求;商家向处理程序和沟通平台提品信息,处理程序和沟通平台向商家返回评论、反馈意见和要求;顾客A、顾客B和沟通平台三者之间可以两两互通评论和产品信息;沟通平台接收商家的产品信息,然后发给处理程序,处理程序处理完信息返回评论和反馈意见、要求到沟通平台,沟通平台把相关信息再反馈给商家;顾客B接收沟通平台发来的产品信息,再把评论和反馈意见、要求返回给处理程序;处理程序接收沟通平台发来的产品信息,再把评论和反馈意见、要求返回给沟通平台[6]。

受一个朋友(如图4中的顾客A)的邀请,一位消费者(如图4中的顾客B)参加社交购物平台活动,消费者有一个博客,几个最喜爱或很想买的商品清单,这些信息与其他社交成员共享。社交购物平台的用户安排自己在不同的组,并找到兴趣相投的朋友或其他用户。一个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可以讨论产品,标签产品以突出此产品,在产品上写上建议和意见,创建自己的产品排名并向其他人展示他们喜爱的产品。在B2C(Business to Customer)、C2C(Customer to Customer)模式中顾客不能共享产品评价信息。

商家(供应商)的所有产品都是他的资料库的一部分。他有一个博客,以告知消费者产品信息。供应商能够在后端管理产品,根据用户的行为开始定向运动和其他营销活动。供应商的主要目标是向消费者提供功能性的环境,使他们成为永久的客户[7]。

处理程序要支持强关系社交。强关系存在于亲人、熟人或好友之间,强关系间有其他关系不可比拟的信任度,所以当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强关系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在社会化商务网站中,首先,这个网站处理程序要支持强关系社交。支持强关系社交,需要有相应的功能,并且,这个功能要有利于用户的高频度使用,还要利于隐私信息的保护;其次,在前者的基础之上,一些与商业行为相关的功能,也应适当有所体现,如,采图或贴图、信息分享、评论、在线问答等。第三,对一个网站平台来说,如果想让强关系间产生影响力,就必须开发那些能够促进强关系社交的功能,还要了解强关系间的信息交换规律并实现与之相关的信息流设计。强关系网络平台的价值不在于其能否介入或操控强关系,而在于其内部因强关系而形成的社交粘性,以及由此社交粘性产生的巨大的附加价值[8]。

权威和内行的影响力。一个社会化商务网站中,一定数量的权威或内行的存在,是衡量一个社会化商务平台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权威和内行是网络中的中心节点,它对整个网络结构有巨大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它也是信息传播的关键节点,而信息的传播,无疑是前述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前提。

普通用户的影响力。普通用户的影响力,实际来自对信息的分类汇聚和数据挖掘(信息的二次加工)。也就是,当大量的消费者提供的信息被分类、统计和分析时,很多与购买决策相关的因素就会呈现出相关性,虽然统计上的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但消费者们并不是专家,这种统计上的相关性就足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一个社会化商务网站中,这种基本的数据统计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大众点评中,好评、差评的数量统计,微博中的企业舆情统计(正负面关键字元素等)。多数的社会化商务网络平台,都会通过这种统计来汇聚平台自身的影响力。

4 结 语

随着社交网站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社会化电子商务正变得炙手可热。未来社会化电子商务发展中,构建集网络、信息化业务、渠道、客户与终端的一体化运营能力,以及基于用户需求研究的客户价值提供,将决定着企业盈利模式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