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多彩的世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喜欢红色。红色给予我们火一样的炽热,由于红的热情和火的温暖,使我们感到生活是美好的、光明的。在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中,肆虐的洪水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危机,就在这时,人民子弟兵来到群众们的身边,帮助他们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虽然这次洪灾的损失很大,但是祖国各地的人民都献出了他们的援助之手,给受灾的群众捐财捐粮,给那儿的人民带来火一般的温暖,心中充满了感激,对生活又产生了新的希望。
我喜欢白色。白色是纯洁的,毫无污垢的。白色代表着和平,制止战争的触发;白色代表着无数医护人员的身影。还记得那只和平鸽吗?它是多么的洁白,它寄托着无数人民渴望和平,乞求幸福的话语。它嘴中叼着的橄榄枝条不也是一样吗?白色是纯真的呀!2001年那场突如其来又没有硝烟的战争??非典型肺炎是多么的可怕。可是白衣天使们毫不畏惧,舍小家,保大家,一起投入到这场战斗中去。他们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我喜欢绿色。绿色给予人青春的梦幻,人们期盼在有限的生命中寻觅绿色的美丽,追求绿色的希望。道路两旁,那郁郁葱葱的是什么?
是绿树。花草树木齐为环保作贡献,使我们的家园成为绿的海洋。因为,我们向往绿树成荫,碧空如洗的理想世界,我们追求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生活,而这一切的功臣又是谁?是绿色!绿色孕育着新的希望,绿色不就是生命之树的象征吗?
今年五?一节,我们全家人一同游览了位于沈阳东部的世博园,这是一座充满色彩和生机的大花园,她美丽神奇,让人陶醉,流连忘返。
爷爷奶奶最喜欢世博园里的大草坪,绿绿的、柔柔的,葱葱茏茏,看到它,人人都想在这里躺一躺,玩一玩,翻个跟头,打个滚,像孩子般尽情玩耍。他们说世博园是绿色的世界,让人回到快乐的童年。
爸爸妈妈最喜欢世博园里各式各样的建筑,国内园有小桥流水江南风情;也有沙滩渔船热带景观……,国外园有荷兰特色的风车、木鞋;还有印度、巴基斯坦的金色庙宇、佛像等等,他们说世博园是神奇的世界,世界建筑在这里微缩,人们可以在世博园快速环游世界。
我最喜欢世博园里的鲜花,娇艳挺拔的郁金香、美丽多情的玫瑰花、高雅富贵的牡丹花、朴实淡雅的芍药花……,还有许多许多漂亮芬芳的鲜花,虽然,我记不住这些花的名字,但它们那美丽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异彩分呈,美得让我难以忘怀。我说世博园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会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最爱,她的美丽会让世界惊叹。
一天的游览让我兴奋不已,我要告诉所有的人:来世博园吧,在这个多彩的世界,欣赏美丽,寻找梦想,投入大自然怀抱吧!
最具有代表性的,那肯定是鱼儿们了!这些在海底的鱼儿们比海上的鱼儿漂亮多许多呢!
有小丑鱼,调皮的游来游去;有剑鱼,顶着一把剑刃锋利的剑耀武扬威;还有令人生畏的鲨鱼,看见鲜美可口的鱼,它就会张大嘴巴,露出两排锋利的牙齿,冷笑一声,便贪婪地吃了起来……
其实,还有许多鱼,我叫都叫不出名字来。
这些鱼儿随时都有着生命的危险,那些冷酷无情的大鱼会毫不留情的吃掉它们,这时它们就需要一个温暖而安全的家啦!
在许多洞里就住着许多鱼,不要贸然把手伸进去,说不定里面就住着刺豚鱼、海蛇或灯笼鱼。黑乎乎的洞在人们看来好像很危险,但对鱼儿们来说,这是它们最舒适温暖的家了。
海底,还有许多植物,像海藻、珊瑚、海带等等。
不过,最让人惊讶的还是—海底的树!海底怎么会长树呢?真是稀奇。这些树没有叶子,但却有颜色;没有果实却有树枝……这些海底的树有些长的比陆地上的还要高,有的树居然长在石缝里,树没有充足的阳光怎么活啊?没关系,白天,太阳光是可以直射到海里的,这也是它们能生存下来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LED工作原理;特性;白LED;彩色LED
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其特点是功耗低、高亮度、色彩艳丽、抗振动、寿命长(正常发光8-10万小时),是真正的“绿色照明”。以LED为光源的灯饰产品在21世纪的将来,必然取代白织灯,成为人类照明的又一次革命。
一、LED发光机理
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PN结。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
其发光原理跟激光的产生非常相似。(一个原子中的电子有很多能级,当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跳变时,电子的能量就减少了,而减少的能量则转变成光子发射出去。大量的这些光子就是激光了。)
不过不同的是,LED并不是通过原子内部的电子跃变来发光的,而是通过将电压加在LED的PN结两端,使PN结本身形成一系列的能级,然后电子在这个能级上跃变放出能量产生光子发光。
二、LED制造主要工艺过程
基本结构:
普通LED的基本结构,它是用银浆把管芯装在引线框架(支架)上,再用金线把管芯的一侧连接到支架的一极,然后用环氧树脂封装成型。
组成LED的主要材料包括:管芯、粘合剂、金线、支架和环氧树脂。
管芯:管芯是一个由化合物半导体组成的PN结。
粘合剂:粘合剂的作用是把管芯粘在支架的反射杯上,一般使用导电银浆作为粘合剂。粘合剂的性能对LED的可靠性及透光效果有直接影响。
金线:金线的作用是把管芯的电极连接到支架上。主要有φ25μm和φ30μm两种规格,一般场合使用φ25μm金线,对于通过电流较大,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则使用φ30μm金线。
支架:支架也即LED的外引线,一般使用基体为铁并镀银的支架,有时为了提高制品的散热性能,则使用基体为铜的支架,当然,其材料成本也相应增加。
环氧树脂:LED采用环氧树脂作为封装材料。环氧树脂的性能对LED的光电特性尤其是可靠性有很大影响。它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其可靠性、出光效果、工艺可行性及价格等。
三、LED发光效率
一般称为组件的外部量子效率,其为组件的内部量子效率与组件的取出效率的乘积。
四、LED电气特性
电流控制型器件,负载特性类似PN结的UI曲线,正向导通电压的极小变化会引起正向电流的很大变化(指数级别),反向漏电流很小,有反向击穿电压。LED正向电压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具有负温度系数。LED消耗功率,一部分转化为光能,这是我们需要的。剩下的就转化为热能,使PN结结温升高。
五、LED光学特性
LED提供的是宽度很大的单色光,由于半导体的能隙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因此它所发射的峰值波长随温度的上升而增长,即光谱红移。LED发光亮度L与正向电流I近似成比例。电流增大,发光亮度也近似增大。另外发光亮度也与环境温度有关,环境温度高时,复合效率下降,发光强度减小。
六、LED热学特性
小电流下,LED温升不明显。若环境温度较高,LED的主波长就会红移,亮度会下降,发光均匀性、一致性变差。尤其点阵、大显示屏的温升对LED的可靠性、稳定性影响更为显著。所以散热设计很关键。
七、LED寿命
LED的长时间工作会光衰引起老化,尤其对大功率LED来说,光衰问题更加严重。在衡量LED的寿命时,仅仅以灯的损坏来作为LED寿命的终点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以LED的光衰减百分比来规定LED的寿命,比如35%,这样更有意义。
八、大功率LED封装
主要考虑散热和出光。散热方面,用铜基热衬,再连接到铝基散热器上,晶粒与热衬之间以锡片焊作为连接,这种散热方式效果较好,性价比较高。出光方面,采用芯片倒装技术,并在底面和侧面增加反射面反射出浪费的光能,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有效出光。
九、白光LED
类自然光谱白光LED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比较成熟且已商业化的蓝光芯片+黄色荧光粉来获得白光,这种白光成本最低,但是蓝光晶粒发光波长的偏移、强度的变化及荧光粉涂布厚度的改变均会影响白光的均匀度,而且光谱呈带状较窄,色彩不全,色温偏高,显色性偏低,灯光对眼睛不柔和不协调。人眼经过进化最适应的是太阳光,白炽灯的连续光谱是最好的,色温为2500K,显色指数为100。所以这种白光还需要改进。第二种是紫外光或紫光芯片+红、蓝、绿三基色荧光粉来获得白光,发光原理类似于日光灯,该方法显色性更好,但同样存在所用荧光粉有效转化效率低,尤其是红色荧光粉的效率需要大幅度提高的问题。第三种是利用三基色原理将RGB三种超高亮度LED混合成白光,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经过荧光粉的转换而直接配出白光,除了可避免荧光粉转换的损失而得到较佳的发光效率外,更可以分开控制红、绿、蓝光LED的发光强度,达成全彩的变色效果(可变色温),并可由LED波长及强度的选择得到较佳的演色性。但这种办法的问题是绿光的转换效率低,混光困难,驱动电路设计复杂。另外,由于这三种光色都是热源,散热问题更是其它封装形式的3倍,增加了使用上的困难。
十、彩色LED灯珠
半导体晶体可以发射从紫外到红外不同颜色的光线,光的强弱与电流有关。
以下是发光二极管发光颜色使用材料及波长
普通红 磷化镓 (GaP)700
高亮度红 磷砷化镓 (GaAsP) 630
超高亮红 铝砷化镓 (AlGaAs) 660
超高亮红 磷化铝铟
镓 (AlGaInP) 625-640
普通绿、黄绿 磷化镓 (GaP)565-572
高亮绿 镓铟铝磷 (AlGaInP)572
超高亮绿 氮化镓 (InGaN)505-540
普通黄、橙 磷砷镓 (GaAsP)590,610
超高亮黄橙 镓铟铝磷 (AlGaInP) 590-610
蓝 氮化镓 (InGaN)455-480
紫 氮化镓 (GaN)400,430
白 氮化镓+荧光粉 460
教材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有大致
的了解。
2、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天平的使用、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探究过程
(2)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用已知的规律去解释具体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绘制知识树,构建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2)培养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使其具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2)使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难点: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
问题
教法及学法:
教法:通过导学案把各个知识点涉及的内容、问题展示给学生,以学生的讨论、分析、点评解决问题为主,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把该章知识有机的进行归纳,得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提炼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
学法:本节课通过学生参与探究,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上台讲解,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程序设计
环节 一“透析中考考点”
1、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了解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知道质量的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知道天平是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4、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会查密度表;会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鉴别物质;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和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5、回忆探究过程认识同种物质的质
量与体积成正比;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能熟练地用天平和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环节二 建构知识网络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2、银河系的直径约为几十万光年,分子的直径约为0.3-0.4nm。
3、自然界中物质的三种存在状态及其微观模型
宇宙和微观世界⒈宇宙是由 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 和 中。
2.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是由 组成的,原子是由 和 组的,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微粒 和 组成的。
3.纳米是一个 单位,符号是 。1纳米= 米。(中考试题)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C、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
的中心是原子核
D、分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
的中心是原子分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组成,所以分子和原子都不是最小的粒子,原子具有核式结构,与太阳系相似。 选项C正确。
(中考试题)根据物体尺度的大小将①银河系 ② 电子 ③ 分子 ④ 太阳系从大到小排列,其正确的是( )
A、④②③① B、①④③②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质量
1、概念及其理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不随物置、形状、状态、温度等的改变而
改变。
2、单位及换算国际主单位:Kg常用
单位:t、g、mg1t=103 Kg=106 g=109 mg
3、测量托盘天平测量使用前:放平,拨零,调平
使用时:“左物右码”,用镊子加减砝码、由大到小读数:m物 = m码 + m游
如何测固体、测液体的质量
1、一只鸡的质量为2.15千克
2、该纸的质量是1.6克=
3、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 )
4、一个鸡蛋的质量( )
用调好的天平测某物体质量,所用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6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g。
密度
1、定义及其理解: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变。
2、公式:
3、单位及换算:
4、测量测固体的密度测液体的密度
1、一瓶铭牌标有5L(1L=10-3m3)的“鲁花”牌花生油,密度为0.94×103/m3,质量为________。这瓶花生油用去一半后,剩下花生油的密度为_______g/cm3。
2、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 1.0 103 kg/m3
B. 1.16 103 kg/m3
C. 1.75 103 kg/m3
D. 1.2 103 kg/m3
3、一个铜球的质量是890g,体积是110cm3,那么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约是多少?(铜的密度为8.9×103kg/m3)
设计环节
基础知识点回眸
学生行为: 学生自主来完成填空试题。对于此环节学生可以采用抢答式回答,也可以使用小组组长共同完成。
教师行为
(1)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每个学生在课下构建的网络知识给收集上来,在课上及时检查。
(2)深入各小组,了解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适当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