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英语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2-0045-02
小学英语教材呈现给大家的是:四个小伙伴(Daming,Lingling,Sam,Amy),还有一些其他人和小动物,他们带来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游戏、歌谣。教材故事情节生动,趣味性强,学生可通过观察、思维、想象,结合插图猜测故事大意;老师可通过提问、引导让学生理解故事。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语言发生的背景,明白语言的意义,还能理解语言使用的具体情况。
对于故事教学,有人主张先教授词汇和语法,然后进行故事教学;也有人主张先进行故事教学,然后再教故事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程晓堂老师的《小学英语课程与教材》中也提出要在完整语境中理解语言,并明确提出故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真实、完整的语境中接触、体验、理解语言,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可见,语言应当回归真实世界,孤立的单词、句子、段落、语法现象没有确定的意义,应该在故事整体呈现过程中解决词汇、语法问题,融词汇、语法于故事之中。
一、故事教学创设语境,符合课标精神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现代外语教育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故事教学要突出“讲故事”,教学重点是理解,通过提问引导让学生理解故事。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但不是故事教学的重点。只关注词汇、语法,没有与句型、语篇联系起来,使学生无法在真实具体的语境中自如使用英语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显然,脱离语境先教授词汇和语法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相违背。在故事教学中通过故事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情节以及师生参与表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复习了学过的知识,还了解了一定的西方文化。这样,透过故事,启发学生思考,可使学生悟出故事蕴含的道理。这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二、结合词汇、语法学习故事,提升教学效果
结合故事的词汇、语法学习故事,要求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中的词汇的特点、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接受能力,找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取学生比较熟悉、比较感兴趣的故事进行教学设计。故事应该简单易懂,围绕教授词汇展开情节,尽量提高词汇的复现率,以便学生理解、记忆单词,理解语法现象,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一)先进行故事教学,让教学更具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小学生进行活动的主要动力,小学生的兴趣总是和一些积极的、肯定的故事情节相联系。由于故事知识涵盖面广、语言信息量大,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和语言知识,同时又蕴涵了一定的寓意,因此先进行故事教学,然后学习故事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能轻而易举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既符合其思维习惯,又能满足其积极的参与意识,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浓厚的求知欲。
(二)先进行故事教学使教学更自然、有趣
词汇教学以故事为依托,有趣的故事能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和兴趣,在运用词汇的活动中掌握英语词汇。故事是有角色、有情节的,小学生可以根据情节理解新词汇。还可以模仿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在表演的过程中实现有意义的操练,并内化新词汇。他们在无意中自然地把词汇储存到长期记忆系统中,并始终保持注意力。
(三)先进行故事教学能让教学内容更具整体性
故事本身都有一个完整的情节,有人物和人物交谈的内容。教学时要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对话内容或故事内容入手,用话题这一主线将会话中的语言知识点串连起来。我在故事教学中是先让学生对故事进行整体感知,有一个初读――精读――再读的过程,让学生保持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的兴趣,培养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结合插图理解大意的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而不是一上课就进行重点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先进行故事教学,体会单词运用的语境,让学生完成了从情景到语言,再从语言到情景的过程,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如果教师先教授单词、句型和语法,容易破坏语言情景的整体性,影响学生的思维和交流。
【案例】
以新课程标准英语《We’ll pick oranges》为例。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掌握词汇“oranges”“peach”“pear”以及句型“We’ll pick …”,教师以故事创设情境,先教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故事梗概:有一天,猪八戒来到果园。看到满园果树,欣喜若狂。他走到orange树下,直流口水,说:“Orange,orange. Yummy,yummy. I’ll pick oranges.”说完,他走上前去摘下三四个oranges揣在手里大吃起来。走着走着,八戒看见了peaches,赶紧跑过去说:“Peach, peach. Yummy, yummy. I’ll pick peaches.”于是席地而坐大吃起来,后来,又摘了四五个peaches带走。没走两步,八戒看到了喜爱的pears,虽然肚子已经鼓鼓的了,但还是二话不说跑了过去又摘又吃,谁知扑通一声,八戒摔倒了,拿着的果子掉了一地。八戒说道:“Oh no, my oranges, my peaches, and my favourite pears.”
它也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他们生活阅历的不同、掌握语言的能力不同,教会他们不同的阅读的学习策略。阅读学习策略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在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1956)提出“认知策略”以后出现的。O’Malley和Chamot(1990)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其中,“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实施管理时采取的种种方法,主要与外语学习的过程有关,涉及学习目标的制订、学习进程的规划、学习时间的安排、具体策略的选择、学习状况的评估以及根据检查与评估所进行的调整;“认知策略”直接作用于学习的具体任务,用于对语言材料的分析、归纳和转换,通常称为语言学习策略;“社会/情意策略”即运用所学的语言与人交往,这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及不同风格的作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1、师生互动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利于师生共同参与。它的过程是:教师导入学生意知、精读教师讲解巩固操练,最后学生内化语言。操作过程:
(1)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还可以设计一些YesNoquestions或简单的Choice。这一步要求学生反复阅读,仔细体会。
(3)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
2、主动参与型策略。它的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点是:自读理解交流讨论小结巩固。这种教学策略比较适合与中高年级,一般选择的阅读材料语言难度不大,接近他们PEP教材中所学的内容,并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以上两种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第三种则适用于课外阅读。
一、巧用故事,提升学习兴趣
英语学习是比较枯燥的,而且教材的呈现方式也比较单调,再加上为了让学生记忆,往往在课堂上教师要反复地重复相同的内容进行训练,这样的课堂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容易分心。而我们运用故事吸引人的情节架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在故事的情境里集中注意力,获得快乐感受,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bag /tape /book等单词时,我编了一个魔盒的故事,现在有很多学习用具、玩具等东西也正有序的躲在老师的bag里,但是老师可以从bag里拿出这些东西,看谁猜得到,就奖给谁。老师拿出一样文具给学生看,问到:“what’s this?”学生站起来说:“It’s a pencil”,然后学生拼出单词,教师将pencil奖给学生。这样的活动由于有了故事的情境,学生对几个单词的练习不再感到单调无聊,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二、巧用故事,营造学习氛围
当前我们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就是看课堂氛围活跃不活跃,学生参与积极不积极,因此营造一种热闹的学习氛围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非常关注的问题。选择故事情节,让学生根据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形成一种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在生动活泼的过程中,实现高效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colours》的内容时,我结合学生喜欢看的卡通故事《喜羊羊与灰太狼》,编成狼和羊的故事。不同的羊头上戴上不同颜色的头巾,由个头大的一个学生扮演灰太狼,当羊羊们通过灰太狼把守的关口时,必须要正确的说出和拼出自己所戴头巾的颜色,说错的就被“吃掉”出局。游戏开始,戴红色头巾的懒羊羊经过关口,灰太狼问:“What colour ?”懒羊羊说:“I am red, r-e-d.”懒羊羊顺利过关。接着其他羊经过关口,进行这样的重复,然后顺利通过的羊群又更换自己头上的头巾,重新过关。学生在这样趣味性的故事情境中,进入自己的角色,很快就把几个单词记牢了。
三、巧用故事,培养想象能力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的思维由于受到的约束较少,因此往往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在故事情境中,学生在获得快乐的故事体验的同时,能够激发他们无尽的想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孩子们的活动。在课堂上出示一幅美图、一个故事的片段,让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进行故事创编或续写活动,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得到英语语言的应用,并激发他们求知的主动性,体验到更丰富的成就感。
例如,在学习《The nature world》一课内容时,在学生学习了相应的内容后,结合故事In the jungle,我给学生创设了故事续编的任务,当一只口渴的小猴子来到水边喝水时,一只巨大的鳄鱼正偷偷靠近,在这危险的时刻,将要发生什么?小猴子能躲过劫难吗?然后,孩子们放飞想象,在使用英语续编的同时,得到了新知的训练和巩固,并培养了他们的书写能力、思维能力。
四、巧用故事,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英语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上提到,要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在综合运用语言的活动中,获得语言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这样的要求,我们依托所学的英语知识,借助当前先进的网络科技,以英语故事为载体,指导孩子们进行英语故事创作活动、英语故事演讲活动等,能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了一定的单词和句式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童话故事创作。学生分工合作,首先利用网络,收集相关的英语小故事,并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改编,为故事配上相应的图片,图片可以是网上下载,也可以是自己使用制图工具创作。或者将这样的故事改编成视频,由学生设计故事表演活动,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把自己的扮演活动拍成视频,并由几位读音地道的学生进行配音,这样一个有声的视频故事就创作成功了。然后,我再指导他们把这样的作品上传到QQ空间或微博上,与他人分享。
关键词: 讲故事 小学英语课堂 素材选择 讲故事的过程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多小学生对英语学习既没有信心,又没有兴趣,致使教学效率很低。如何增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成为众多英语教师研究的课题。故事,是小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小学生们可以在故事中学习知识、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如果让小学生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的形式学习英语,把故事和学习英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果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讲故事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选择小学生喜欢的故事作为英语教学素材
有时,英语教师会发现一个问题,自己明明在给学生讲故事,可是小学生们不但不兴致昂扬,还显得特别疲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选择的故事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那些趣味性强、有吸引力的故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的故事情节不要过于复杂,而要生动有趣,故事开头要有一定悬念,结尾要有一些意外,故事的语言要简单易懂,对话的内容要多一些,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1.英语教师可以自己编写一些小故事。
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学生的英语水平,结合教材的内容编写一些英语小故事。故事要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情节要简单,长短适宜,富有趣味性与戏剧性。
如在教小学生英语字母时,教师可以结合童话故事,为每一个字母编一个小故事,让字母活起来。如“Hi!I’m ‘A’.What’s your name?I like making friends.In my home,there are so many brothers and sisters ...”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兴趣浓厚。
2.改编一些小故事。
大部分小学生的记忆方式都是机械记忆,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让小学生更快更牢固地记忆单词和相关语法知识。英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改编一些小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如在学习了一些动物的单词后,可教授turtle,cat,dog,bird,rabbit等,英语教师可以把小学生们特别熟悉的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改编成Little rabbit to find Mummy,这样一来,小学生们就会既觉得熟悉,又有新奇之感,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3.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英语动画。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一些具体的、鲜明的、活泼生动的事物,英语动画中的故事内容和形式更为广大小学生所喜爱,那些妙趣横生的卡通形象、生动活泼的人物语言,精彩绝伦的故事情节,都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故事的兴趣,从而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学要多播放一些英语动画,让学生在欣赏中培养英语语感,学习英语知识。
二、课堂讲英语故事的过程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讲故事的方式,目的是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在听故事中学习英语知识,培养语言技能。这一切都离不开课堂教学。在课堂讲英语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走进听故事的情境中。
小学生在学习上有一个特点,他们不善于迅速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比如第一节课上了语文课,接下来再上英语课,小学生们的思想还停留在语文课上,所以,每次上课前,我都尽力调动起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尽快走进英语故事的情境中。如用“Let’s chant”,“Sing a story”或者一些带有夸张意味的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中,比如可以故作神秘地问:“Boys and girls,I like story.Do you like story?I have a very interesting story,Would you like to listen to?”这样学生的情绪立刻被调动起来,他们急切地想听老师讲故事,学习自然就会变得非常认真。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把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接下来的英语教学也会变得轻松而愉快,学生可以很自然地进入课堂情境中。
2.巧妙展开故事,让学生乐学。
讲故事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故事展开时,必须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故事成为教学的主要线索,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如在讲颜色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制作一些图片,如苹果、橘子、西瓜等,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一个水果王国,然后讲水果对应的各种颜色。突然来了好多大盗,偷走了水果,可是留下了线索,只要能够揭开颜色之锁,就能找回丢失的水果。这样的授课方式,学习兴趣浓厚,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学生们也学习到了英语知识。
3.听故事与复述故事,增强学生的听力和表达能力。
一、故事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故事表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排除学生怕开口说英语的心理障碍,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1、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小学生对枯燥的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即使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往往满足于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句型,满足于考试取得好成绩,真正把英语学习变为乐趣,主动积极去学的很少。
那天,在上第七模块的教学时,有一个老爷爷的表演。我让同学提前准备一些道具,上课是学生就拿出了自己的道具开始表演。学生弯腰驼背的带着一个老爷爷的面具上台了,那样的逼真形象连我都有些吃惊,同学门的情绪高涨起来了。一个个争着上去表演。很快句子背会了,同学门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我再依次尝到了表演的甜头。
故事表演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熟知很多有趣的童话故事,用英语去表演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新鲜的事。有限的英语知识局限了他们,却使他们产生了学习英语的需要。表演成功的愉快体验会促使学生不断地去揣摩故事的内容,又会推动他们进一步去学习新的英语知识,以获得新的成功的体验。这样,学英语变成了获得表演成功的手段,学习的过程更多地充满了一种探索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2、形成健康人格,培养合作精神
故事表演需要孩子动脑动口,耳听目视,手脚并用,穿插跳、唱、说等多种活动形式,非常符合孩子好动爱玩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英语课上他们总是喜欢保持沉默,开口说英语比让他们说中文要困难得多,对老师提的问题也会由于心理紧张的原因而吞吞吐吐难以流畅回答,对英语学习自信心不足,长此以往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而故事表演所营造出来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会缓解他们心中的紧张情绪,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择相应的角色。在故事扮演中,他们可以随意地大声“喊”英语或小声说英语。这样的活动,有助于让那些心理有障碍的同学克服自卑的心理,对学生的健康人格形成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现在的小学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体验他人的感受。由于故事表演的形式基本上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必须分工合作,在合作中他们能够逐步学会协商,尊重他人,不断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二、应用故事表演需要注意的问题
成功的故事表演不仅可以拉近英语和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还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
1.故事的选择:改编与创作
故事表演对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导演技能,更重要的教师还应善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材特点选择故事,进行适当的改编。如果剧本太难,学生会因为困难太大而失去信心。
表演活动的设计是把故事表演引入英语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虽然每个故事的内容都不一样,表演的形式也会千变万化,可是表演活动的设计是有规律可循的。
2.分组分角 呈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