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作文指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利用画面结合教学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勾起小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并能阶段性的掌握作文写作的技巧,在平常的教学中,只要能有效利用画面结合文化,就能很好的对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进行训练。
【关键词】
画面 文化指导 小学生作文
作为语文的压轴题,作文一直都是语文教学重中之重,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文学素养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在教育自制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时,要十分注意技巧,结合画面就是一种让小学生融入作文的学习中的好方法。
1.小学生的学习心态分析
小学生处于一个无知却又充满好奇的阶段,这个时候接触到的东西对他们以后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很多习惯在这个时候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掉,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把双刃剑,而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帮助小学生往好的方向发展,给他们灌输正确的思想,帮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到了一定阶段,在二年级或者三年级的时候,小学生开始接触作文,这是很关键的时刻,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这个时候能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将会终生受益。所以好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小学生良好成长的必要因素。
2. 结合画面指导小学生作文教学概述
结合画面指导小学生作文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画面准确地向小学生传递一些有利于提高写作技巧的信息,让小学生能够很快地理解并吸收,为以后更深入地学习作文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为什么要对小学生使用这个方法呢?答案就是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很好地让小学生融入其中,培养起学习的兴趣。
3.结合画面文化指导小学生作文的意义
结合画面指导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够很好地帮助小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对小学生的写作训练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各方面。
3.1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一般对文字的东西不太敏感,反而对图片情有独钟。小学生拿到书本的第一反应是翻看课本里有没有精彩的图片,对文字描述性的段子却不屑一顾。这个时候应该在教材里面加入大量的图画,帮助小学生学会怎样组织语言,对写作基础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写作训练时,让小学生单独写一段描述性的话,估计都会变成丈二的和尚,还会对写作产生畏惧。在枯燥的写作训练时如果能够有一幅图画作为提示,就会激起小学生的情绪,他们也不会觉得毫无头绪,自然就有东西可写了,教师再从旁加以指导,只要多加训练,写作技巧必然提高。
比如三年级第一单元的单元练习,最后是一幅小学生模样的女儿帮妈妈穿线的画面,妈妈手上拿的是做给女儿的衣服。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很快掌握图片的寓意,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写出自己的文章,这样的画面不但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兴趣,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同样作为写作练习的小学生三年级练习册后面的话题作文,则没有勾起小学生的兴趣。
3.2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处于一个好奇的阶段,处于一个开拓思想的年龄段。如果能够很好的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而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看到的东西,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不局限于固定模式,必将对写作技巧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一些寓意并不明确的图片让小学生去自由发挥。比如在《高尔基》一文中有这样一幅插图:一个小男孩拿着相机站在沙发前,沙发上坐着一个看报纸的成年人,课后写作练习:请根据本文提供的画面,抛开文章原意,根据自己的想象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作文。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百个小学生必然构思出一百个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小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和锻炼。
3.3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写作技巧的培养,改掉一开始时写文章的随意性,要明确主题,抓住重点,同时注意语言的美化和连贯性。比如老师可以给一个人物肖像来让同学们描述,这个时候必须抓住重点,学会通过人物肖像的形态特征刻画人物心理。如果不能抓住重点,看到的仅仅只是个人,那写作技巧永远得不到提高。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通过不同的人物神态锻炼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了,通过不同的人物肖像,加上老师的指导,就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这方面的技巧。在《春蚕》一文中,画面很好地切合了文章主旨,通过画面可以看到抚养孩子的艰辛被深刻在母亲的脸上,形成一道道皱纹,而后面则是孩子睡眼朦胧的背景,母爱在这一刻尽显无疑,同时也影射出孩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我利用阅读课给学生补充阅读了这篇课文,引导他们通过仔细观察插图掌握人物特征描写技巧,抓住文章的情感线,在写作时就不会偏离文章主题。
4.如何有效结合画面指导小学生的作文
结合画面指导小学生的作文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将画面应用到日常作文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同学们把看到的一些文章,在美术课时画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然后再和同学交换自己的作品。拿到别人的作品后,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把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再和交换的人进行交流。老师也可以给几个寓意不是很明确的图片给同学们,让大家自由发挥,写一定字数的文章。教师在讲解作文时可以用语言结合画面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及时吸收要学习的写作技巧。
利用画面结合教学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勾起小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并能阶段性的掌握作文写作的技巧,为中学打好良好的基础。在平常的教学中,只要能有效利用画面结合文化,就能很好的对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进行训练,为文学界培养更多的可造之材。
【参考文献】
【1】 杨柳.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 入手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同时也符合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我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1.我们要通过丰富生活来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某教育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知道“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所以要解决学生这个问题,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指导学生的作文从内容入手,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1.1 尽量开展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配合学校开展以“学雷锋、学赖宁”为中心的学英雄、讲礼议、创文明的教育,我设计了“读介绍童话的书籍”、“讲有关童话的故事”、“唱颂扬某童话里人物的歌曲”、“学童话中人物的优秀品质”等系列主题活动。“读介绍童话的书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阅读,并认真作好笔记;讲“有关童话的故事”,要求学生在故事会上人人讲一个不同英雄或同一英雄不同内容的故事,力求做到脱离书本,声情并茂;“唱颂扬童话里人物的歌曲”,要求学生每人唱一首颂扬童话人物的歌曲,或独唱,或小组唱,或表演唱,然后举行演唱会;“学童话人物的优秀品质”,要求学生在学校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做学校的小主人;在家中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学做家务,做家乡的小主人;在社会上大做好人好事,送温暖,搞调查,提建议,做家庭的小主人。然后举行系列活动事迹报告会和成果展览。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作好了铺垫。
1.2 要求学生积极参观访问
当学生对某些题材缺乏细致了解时,可指导学生到实地去参观访问。如,我们这附近有什么景色,班上有学生都去过,可一写有关风景的作文时,却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可见,他们平日对一些景物观察没有留心,对一些游乐设施了解不具体。作文前,我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再次游览附近景色,并布置学生回来写游记。游览时,我指导学生注意观赏园中的花草树木,逐个了解附近景色的名称、特点,认真附近景色悬挂的字牌,重点观察几处并作好笔记。回来后,稍作指点,大多学生都能写出内容具体的好文章。又如,沙头角镇退休工人陈观玉,几十年来如一日,做好人好事,不为名不图利,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被人们誉为“九十年代的活雷锋”。利用假日,我组织学生登门采访。回来后,让学生写《值得敬佩的人》这篇作文。通过调查采访,学生既受到了教育,又丰富了作文素材。
1.3 要教会学生观察积累
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解决学生写作缺乏材料即"治本"的有效措施是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指导时,老师要培养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必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1.4 让他们学会阅读积累
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所以我们要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1.5 要让他们学会创设情境
作文指导课上,为帮助学生作文,老师可创设一些情境,利用多种媒体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观察录像、幻灯片,听录音或动手演示,也可进行课堂素描,拼图剪贴,观察图片,或小实验、小制作等。让学生动手演示,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口描述,拿笔记载。
2.要加强交流,让学生打好写作文的基础
实践证明,从说到写是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文字是表达思想的符号,“说”是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桥梁,想得清楚,说得就清楚,写出来就明白。作文指导中,安排课堂交流这一环节,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人和事搬到课堂里,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视野,帮助学生克服了没有材料可写的困难,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矗如,每次课外组织一些参观访问及观察活动后,我都让学生在课堂交流,就是平常的一般作文,我也让学生先说后写。国庆节期间,大多数学生家长都领学生去外面参观、游乐。他们有的去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有的去工人文化宫、儿童公园,有的去东方神曲、大小梅沙;还有的亲临洪湖公园目睹焰火晚会的壮观场景。回来后,他们争着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班上本地和从内地转来的学生抢着介绍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外渡假的学生返楼后争先恐后地介绍外地的风土人情、名胜景观。他们一个个讲得绘声绘色,其他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后来,我索性在语文课上隔周开设一节"交流课",布置学生把观察材料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感受都整理记录下来,还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科技书刊,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要求阅读后,选择一则内容新颖有趣的科技珍闻,做好介绍的准备。
在组织学生交流及口述作文时,教师要注意抓住典型事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评论,遇到不同的看法,不统一的意见,老师不能急于纠正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再去搜集资料,进行学习、观察和研究,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
在交流时,老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步做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有条理地具体讲述。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回忆生活,想像情景,再现情景。学生“常说口里顺,提笔手不笨”,写起作文来就能下笔如有神了。
3.训练要灵活,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产生了写作的欲望,老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倾吐、表达的机会,给学生开辟用武之地。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教学;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6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中年级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为了让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小学作文训练中,笔者引导学生从记实作文入手,写身边的实事,写熟悉的真人,学生从生活中获得了更多的素材,缓解了学生习作心理压力,消除了怕作文的困惑,激发了写作文的兴趣。
一、拟实题
在作文命题中,为了避免学生找不到写作材料,搜肠刮肚编故事、找词语、凑空话的困惑,笔者通常以看得见、摸得着、感知得到的、实实在在的话题做题目,特别强调内容真实,让学生写的时候必须说实话,写出生活的真实。如:“今天下午我值日”、“一道难题”、“帮助困难同学二三事”等等,由于写的内容亲身经历、过程熟悉,学生普遍感到有事可写,有感可发。
就拿《一道难题》为例,学生在学习中是经常碰到难题的,生活中也是如此对于学生经历过很多次的事,笔者只需要引导学生想想这道题难在哪里?碰到难题我的心里想法是什么?我又是如何做的?最后难题是如何破解的?我的感想又是什么?结果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顺利完成了这篇文章的写作。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一天,老师出了一道求阴影部分面积的数学题给我们做,说“这道题很难,大家要认真思考。”听了老师的话,我想:“哼,这有什么难的,凭我的智商,呵呵,绝对小菜一碟。”
“翻到第110页,15分钟完成第2大题的第1小题。”
我一看这么简单的图形,不用5分钟就能搞定。开始我写的比较顺利,后来我的脑子里的“路”被堵住了,费尽心机,却怎么也理不出头绪,开始挖耳挠腮。旁边的同学也都在苦思冥想。可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们仍然坐在椅子上苦苦思索着。我心想:“哎,我以为这道题是多么简单。原来有这么难,不过为了我们大家能吃到肯德基,我不管了,一定要把这道该死的数学题做出来。”
漫长而短暂的15分钟过去了,老师得意洋洋地说:“哈哈,投降了吧,还是看我的。”老师指着图形说,“这道题其实很简单。只要你们添一根‘钢丝’就可以了。”老师用笔在阴影部分中心画了一条对角线。“啊――”大家都张大了嘴巴,“这么简单怎么没想到呢,哎,……”
这篇短文写出了学生们从开始得意忘形到后来遇到难题时的动作和神态,文章特别真实,也特别朴实。
二、写真人
指导学生写人时,笔者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自己熟悉的人的外貌、神态、表情、语言、动作特征,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描写,把人写像、写活。可以写教师、邻居、同学等。凡写身边同学的,作文写完了读给大家听,请大家猜猜写的是谁;请大家评价、补充。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了锻炼学生观察、分析、选择、判断的初步能力,为进一步提高选择取舍写作素材的水平培养奠定了基础。如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田野因特别负责,也特爱管闲事,才当上了我班的卫生委员。你别看他“官”小、个矮,可嗓门儿高。每天下午做好值日我们都要找他来检查,他就真像一个大领导似的,背着手在教室转一圈,然后指着桌子说:“谁擦的,没擦干净,再擦一遍?”看看地面说:“这里还有一点垃圾,扫起来,每次给你们说地要扫干净,你们就是不。”同学们对他真是又有点气,又有点恨,可是却都很听他的话,不然,他就会说:“如果你不执行,我就去请老师来。”
这篇文章真实地写出了一个小“领导”得意的神情,同时也写出了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很有特点。
三、叙实事
指导学生写事,要求学生写身边发生的生活小事,如班级中、学校里、家事和上下学的路途中的事;是什么就写什么,怎样发生的就怎样写,还原事情的本身,不准虚假或者借鉴的别人的见闻。如一个学生写自身经历的《一件忘不了的小事》,这样写道:
这件小事真小,只有二毛钱的事。
周一早上,我到便民服务店买一支笔和一支笔芯,我问多少钱,阿姨说两块五。我给了五元钱,那个阿姨给我补了钱,我拿着就走了。我匆匆回到教室,仔细一看一张五毛钱里面还卷着一张两毛的,补了我两块七毛钱,多找了我两毛钱。我想:今天好,从天上掉下两毛钱。下课后,我就买了一颗棒棒糖吃了。但是我从第二天路过那个小店,总是偷偷地走过,感到没脸见人似的,一连三天心里憋屈,闷闷不乐。
昨天我又去买笔芯,只要一块钱,我给了阿姨一块二。阿姨把两毛钱退回来,说是多给了两毛。我说:“你收着吧。”阿姨说:“我多收你两毛钱,我就做了亏心事。”我心里一震,说:“阿姨那天你多给我补了两毛,我要退给你。”阿姨说:“事情都过去了,算了吧。我说:要是不退给你,我就是做了亏心事。”我丢下两毛钱,拔腿就跑了。我听阿姨在后面说了一句:“这个女儿好诚实!”自从把那两毛钱退回去了,我心里一下就舒服了。
这篇短文叙述的事实非常实在,也很耐读。
四、抒真情
在指导学生记实作文的时候,笔者要求学生写自己真实的体会和感悟,抒发真实的感情。如笔者班上一个学生写《亲爱的妈妈》,就这样表达了真情实感:
我回到家,妈妈已经把饭菜做好了,煨在锅里。
妈妈刚做完手术,身体还没恢复,爸爸又不在家,她是多么无助啊。想到这里,我鼻子酸了,眼泪唰唰地流出来。我扑到妈妈的怀里,说:“妈妈你明天不要这么幸苦为我做饭了,等我回来帮你做吧。”妈妈说“你马上要升五年级了,学习那么紧张,我怎么不为女儿做饭呢?只要你学习好,将来考个好大学,妈妈就是累死了也闭眼啊。”我再也忍不住了,抱着妈妈大哭了一场。”
写事的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在小学作文中占很大比例,而学生对这类作文的选材已不是难题,写什么事,学生基本能选定。但有些学生的作文却可以说是事情的简介,干枯无味,没有具体内容,没有真情实感,达不到小学语文作文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在指导学生写记事的作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直接推动儿童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而人的兴趣总是建立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的。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我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创造各种机会,提供必要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成立写作小组、小记者站、墙报小组、作文编辑部等,还让学生写班级中的好人好事,写了以后,在黑板报上,在广播站把好人好事表扬一下,使学生感到作文既是练习,也是生活的需要。人是有自尊心的,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自己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积累,及时捕捉生活中的镜头,如学校、家庭、社会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
因为生活的素材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见所闻及时记录下来,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使学生能记下更多的材料,到课堂作文教学时再指导学生从日记中选材,让学生切实感到日记是作文材料的“仓库”,是练笔的重要途径。
三、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作文
大教育家叶圣陶向来主张写文章必须是“诚实的自己的话。”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没有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深刻的认识,就不能正确地反映生活。胡编乱造之所以不能写好作文,就在于它脱离了生活,写出来的文章就必然不真实,漏洞百出,难以使人相信,当然也就谈不上有意义了。如有个学生曾经在作文中写过这样一件事:
一天,我带弟弟上街玩,弟弟不小心把一颗糖掉在地上,我没注意到,他就把糖拾起来吃,结果马上就喊肚子疼,过了一会儿,我走路不小心,踩在香蕉皮上,重重地摔了一跤,把大腿骨摔折了,害得我休息了一年多。
读这个片段,就很难相信有这样的事:
1.弟弟吃了掉在地上的糖,一般不会“马上”肚子疼。
2.“我”跑路摔跟头,一般不会摔这么重,休息一年多显然是夸张。
这样写假事,不能抒发真情,不能打动读者。这个片段也就没有意义。
四、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记叙
有条理地叙述一件事是叙事的基本要求。材料选好后,什么材料放在前,什么材料放在后,一定要合理。不能将所有材料都放进去煮成“一锅粥”,而应该将材料认真“排个队”,这样叙事才有条理。文章有了条理,别人读了才会留下清晰的印象。
要按一定的顺序写文章,使文章有条理。小学生常用的顺序有: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②按地点的先后顺序写;③按地点变换顺序写;④按内容类别顺序写。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供我们选用,具体处理时可以根据作文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要一概而论。有时为了使文章有波澜,也可以以一种方法为主,兼用其他方法,或各种方法交错使用形成倒叙、插叙、补叙。这样每篇文章才各有不同,形成文章的千姿百态。因此在安排文章顺序时,还要在“巧”字上做文章。这样的文章才会更有条理。
五、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叙事
小学生写叙事作文时,常常要求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叙写一件事,如要求写“一件趣事”、“一件难忘的事”、“一件快乐的事”、“一件傻事”……这些题目中的“趣”、“难忘”、“快乐”、“傻”……就是叙事的中心意思,所叙述的事情要能充分突出规定的中心意思,否则就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围绕中心清楚具体地叙写一件事呢?
1.围绕中心意思选取材料。要围绕中心意思叙事,首先所选的材料要切合中心意思。
有一个学生,要写“一件趣事”这篇作文,他想了两件事,一时决定不了。
事情一:吃饭时把米粒撒到了地上,妈妈教育他爱惜粮食。
事情二:用放大镜、火柴、爆竹、香烟等做聚光实验。
如果指导学生选会选哪一种呢?你肯定选第二件。因为从题目看,必须选趣事,而第一件虽然有意义,但缺少趣味,只有第二件事是有意思的,切合题中的“趣”字。
2.紧扣中心叙写事情。围绕中心选取了材料,在叙写时还得处处突出中心思想。
有位学生写《一件趣事》写的是捉老鼠,在作文的每一层中都含有一个“趣”字,如:
你听说过用爆竹炸洞赶老鼠的事吗?这一炸弄巧成拙,老鼠跑出来了,猫却吓跑了。更有趣的是猫不在,我竟用猫捉老鼠的方法,自己去捉老鼠,双手一扑结果老鼠没捉到,我却连人带棍都趴在地上。
由于叙事过程中紧扣“趣”字,所以中心意思很突出。
六、引导学生叙事要具体
一件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有它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我们指导学生叙事时一定要抓住“六要素”,特别是把“经过”写具体。写事情的经过,要写清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事情的开始、发展、变化和结局一定要写清楚,让读者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把事情的发展变化写清楚、写仔细,叙事“具体”的目的就达到了。要把文章写具体,还应当学会对事情的关键部分进行具体的记叙、描写。事情的关键部分,是指表现人物品质起重要作用的地方,是文章的中心不可忽视的内容。如事情中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那些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关键的地方一定要具体,除此以外还要对关键的内容学会做一些联想、猜测,使内容更丰富,同时表达自己的情感更真实。
七、引导学生写作文之前编写提纲
“提纲”是写好记事作文的一盏“指路灯”,有了它,就容易一步一步写下去。反之,学生就会写完这段不知下段该写啥。因此,小学生写作,必须学会编写提纲。作文提纲主要有题目、中心、写作顺序三项内容(甚至详略安排)。在题目、中心确定后,材料安排一项在行文中是最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它决定先写啥再写啥,直至把文章写完。
如《难忘的第一次》这篇作文,提纲大致可以这样定:
题目:难忘的第一次
中心:通过对第一次的记叙,突出它难忘的原因。
材料安排顺序:
1.运用比较法引出难忘的第一次是什么。
2.具体叙述此事的经过,详写能体现“难忘”的细节。
3.谈自己的启发和感受,照应开头。
有了这份提纲,便能把这篇记事作文写得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详略得当,使人读后深受感染。
八、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一、 调适作文心理 培养作文意识
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指导小学生把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用自己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出来。但在实际作文中,部分小学生作文喜欢抄袭:机械地套用别人东西,没有自创语言文字;部分小学生作文语言干瘪无味,缺乏诱人魅力,渗透情感不浓。这些严重影响了小学生作文质量,给小学作文教学带来不利影响。追其根源,许多小学生没有学会积累生活体验,缺乏写作素材,加上没有写作经验,他们害怕作文。教师让他们作文,他们则常常东拼西凑,或凭空编造,作文往往缺乏真凭实据,且没融入自己情感,导致作文质量差,缺少审美价值。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探究小学生作文心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作文意识,引导他们“从生活来,到生活中去”,让小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体验,助其作文赋有生命活力和生活气息,使其情感完全融入作文语言文字之中,具有较大诱人魅力和实际欣赏价值。这样,教师才能消除小学生初步作文心理障碍,培养学生正确作文意识, 逐步提高他们作文创新能力。
二、 积累生活体验 提升作文素质
作文是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是他们所见所闻在头脑中正确反映。按理说,作文应是小学生心声所言,应该言而不尽;但他们往往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惑。这与他们厌恶作文,无心积累生活体验,缺乏认识经验,思想情感不浓,写作基础较差等综合因素戚戚相关。教师如果要提升学生作文能力,就必须让学生积累生活体验,着力解决小学生作文基本素质问题。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用心积累作文所需素材:如身边大小故事,大自然四季变化,人世间冷暖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科技进步情况等等,皆可作为作文素材。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形象地说明生活是小学生作文营养库,是作文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源,是作文丰富情感的萌生之地。诚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去,让他们学会种树、种花草和饲养小动物等生活小技巧;学会煮饭、拖地和洗衣服等家务活;学会购物、旅游和野炊等生活常识,千方百计丰富学生生活,促其获得生活乐趣,培养他们爱心、善心和诚心,助其形成良好品格。小学生只有形成了积极向上先进思想,才逐步提升作文素质。《红楼梦》能够举世闻名,正是因为它是中国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相当好的作品。同样,小学生作文是否具有审美价值,既与他们巧妙设计分不开,又与他们思想情感紧密相连。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没有思想情感的作文是干瘪无味的,没有欣赏价值的作文是毫无意义的。那些文学巨人之所以能够写出好作品,与他们良好个人素质戚戚相关。因此,教师提升小学生作文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 重视作文训练 提高作文能力
小学生作文,除了具备个人基本素质外,还必须提高自己写作能力,才能使他们用自己语言把所见、所闻和所感表达清楚。因此,教师必须对小学生进行必要作文训练,使他们掌握写作一些基本技巧,助其顺利写出其心仪的作品。
1、 以生活为背景,指导用心观察。
学生作文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反应,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以日常生活为立足点,细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比如乡村变化、房屋搬迁、人心善恶、尊老爱幼、团结友爱、树木花草、温度高低、昼夜更替 、日月星辰、稻田禾苗,蔬菜水果等等),促使小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生活体验,提高写作兴趣,陶冶艺术情操。
2、以写作为导向 ,把握作文要领。
教师训练小学生作文,应让学生明白写作要求,懂得构思谋篇, 把握写作要领,适当选择材料,合理使用表达方式,使作文显得有血有肉,浑然一体。如教师要引导学生标新立异、编写提纲、确定重难点,如实写出自己所见、所闻和所感等。
3、培养写作习惯 重视修改作文。
教师平时要安排学生多写日记,要求他们把一天中所遇到的重大事情,用简短文字记录下来,久而久之,他们便会熟能生巧,渐渐地养成写作习惯。与此同时,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因为成功作文的关键在于作者细心修改作文。在作文初稿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认真地修改。如作文中标点使用是否正确,字词搭配是否恰当,句子衔接是否合理,有没有错别字和病句,作文修辞有没有问题等,要求学生把作文的字、词、句、段、篇彻底弄明白,使作文语言能够表达出自己真实感受。
4、强调师生互动 ,完善作文评价。
教师在阅读完学生习作后,应认真写上自己对其作文的评语,既要说出学生作文优点,又要指出其作文存在不足,以引导学生学会赏析作文;教师还可以找出学生中的好作文,作为该次作文范本,在班上宣读,然后指导学生共同探讨,指出文章好坏;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合作交流,彼此进行作文评语,从字、词、句、段到布局谋篇,引导学生认真斟酌,找到评价作文最佳途径。